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纳洛酮在抢救危重急症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5 22: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纳洛酮在抢救危重急症中的应用
    现在,很多中医医院的急诊科在抢救、治疗危重急症患者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西药应用问题,为了使中医急诊医师对西医药增加了解,笔者现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总结有关纳洛酮在救治危重急症中应用的经验介绍如下,希望能对同道有所帮助。
    纳洛酮是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美国医师于1971年初,开始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拮抗镇静、镇痛药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近年来,随着对该药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临床急救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现已成为急性酒精中毒、海洛因中毒及安眠镇静药中毒的首选药,而且对休克、脑梗塞等危重病人的抢救有着重要作用和较好疗效。由于纳洛酮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明显及毒副作用少等特点,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危重急症人抢救。
  急性海洛因中毒
    急性海洛因中毒,多由于静脉注射了过量的海洛因,而直接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昏迷、呼吸抑制和瞳孔缩小,严重者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的拮抗剂,对海洛因有特异性拮抗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特效解毒剂”。用药后,短期内能迅速使病人转危为安,神志转清。
    其具体用法是:纳洛酮0.8毫克。溶于2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注,3-5分钟内注射完。此时,即可见病人呼吸增快、昏迷变浅,2小时后又可重复用药。亦可将纳洛酮1.2毫克加入5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维持。
  急性酒精中毒
    纳洛酮是目前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选药,因而有“醒酒妙药”之美誉。过去治疗酒精中毒,主要是洗胃、催吐、利尿及输液治疗,以加快体内酒精的氧化和排泄,但仍存在苏醒慢、效果不稳定等情况。应用靜脉注射纳洛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可迅速解除中毒所致的昏睡或狂躁症状。
    其用法为:纳洛酮0.8毫克,每1--2小时,静注1次,连续2-3次,病人即可恢复正常。
  安眠镇靜药中毒
    各种原因所致的安眠镇静药中毒,常引起病人昏迷不醒和呼吸抑制。由于纳洛酮能拮抗内源性内啡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可以迅速解除安眠镇静药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并有迅速催醒作用,能使病人神志转清、呼吸平稳。这将大大减少血液透析的机会,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抗休克治疗
    许多研究证实,纳洛酮能迅速逆转休克病人的低血压和改善微循环,提高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率。因此,临床上常把纳洛酮作为各种顽固性休克的抢救用药。其作用机制是:休克时体内的β一内啡呔大量增加,β—内啡呔可抑制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对循环的兴奋作用,而纳洛酮可拮抗体内的β一内啡肽,从而逆转休克的低血压。临床上,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
    使用方法是:在抗休克扩容、纠酸治疗的同时,尤其是对升压药不敏感的病人,开始时,将1.2-1.6毫克纳洛酮溶于20毫升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推注,此后,根据病情在0.5~1小时后重复给药,连续3~4次;或将l.2~3.2毫克纳洛酮加入250毫升液体中,在3小时内静脉滴完。
  治疗脑梗塞或脑血栓形成
    近年来,许多临床观察和研究证明,纳洛酮治疗脑梗塞或脑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疗效。它能使瘫痪的肌力明显改善;还能缩短口、眼歪斜和四肢麻木的恢复时间;对语言的恢复也确有帮助。其机制是:缺血性脑卒中与β-内啡肽有密切关系,纳洛酮可拮抗β-内啡肽,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其用法是:纳洛酮0.4毫克加生理盐水10毫升静脉推注,每日3次,连续10天为1疗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13:36 , Processed in 0.0744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