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疹病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5-22 11:2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引起麻疹的病原体,属副粘液病毒。麻疹是儿童最常见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
一、生物学性状
麻疹病毒的形态与结构大致与流感病毒相似,为球形、丝状等多种形态,直径为140~180nm,长者可达270nm ;其结构由内向外分为核衣壳和外面的脂蛋白囊膜两部分,其核衣壳内的核酸为直径17nm的单股负链RNA,不分节段,不易发生重组;其衣壳呈管状螺旋对称结构,为10--20nm厚的囊膜结构,与流感病毒相似,囊膜上也有刺突:含有三种蛋白:①M蛋白,系非糖化蛋白,位于囊膜脂质双层内,与病毒装配、芽生、维持病毒颗粒完整性有关。缺乏M蛋白,则形成缺损麻疹病毒(abortive measles virus),可能是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原因。②糖化蛋白HA,位于囊膜表面。HA即血凝素,有吸咐于宿主细胞的作用;还能凝集猴、狒狒等动物的红细胞。③F1蛋白,是细胞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或血溶素(haemolysin, HL)位于囊膜表面,具促使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及溶血功能;在组织培养中,可见因细胞融合形成的多核巨细胞,且胞核呈梭形或放腺状。麻疹病毒无神经氨酸酶,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除灵长类动物外,一般动物都不易感,在人胚肾、人羊膜细胞及 Hela、Vero 等多种传代细胞中可增殖,出现细胞病变,形成多核巨细胞。该病毒外界抵抗力不强,易被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灭活;耐寒不耐热,4℃可存活5个月,-15℃存活5年;而20~37℃仅存活2小时,56℃30分钟即被破坏。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麻疹是一种典型的全身出疹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易感接触后90%以上都发生麻疹,儿童初次感染几乎都发病,传染源是麻疹患儿。患者从潜伏期到出疹期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鼻咽和眼分泌物中,通过用具、玩具、飞沫等传播,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及周围淋巴结,潜伏期9~12天(平均10天)。病毒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人出现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斑等前马铃薯期症状,病毒随血流到达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内增殖,3~5天后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进一步播散至全身皮肤粘膜的毛细血管周围增殖(有时可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血管内皮,使全身相继出现红疹。其损伤血管的机理一般认为与Ⅲ、Ⅳ型变态反应有关。若无并发症,数天后红疹消褪,麻疹自然痊愈。年幼体弱的患儿易发细菌感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中耳炎等。
麻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一般以麻疹病毒从体内完全清除而终止。但极个别患者在患疹数年后会患一种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该病是一种慢发性病毒感染,患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最后会痉挛、昏迷而死亡。在患者脑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中可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和抗原,电镜下可看到核衣壳及包涵体,但无完整的麻疹病毒颗粒,故认为该病可能由于麻疹病毒变异所致。
麻疹病毒感染的免疫力持久,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感染。过去一直认为麻诊病毒抗原性稳定,但近年有人认为麻诊病毒抗原也有变异。
三、微生物学诊断和预防
麻疹因临床症状典型,一般无需作微生物学检查。不典型病例,可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取鼻咽部脱落细胞或血液中胞用IFA或IEA检测麻疹病毒抗原;采取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观察抗体滴度是否增长4倍或4倍以上。
六个月以内的婴儿有被动免疫力,但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易感性增加,给6个月~1岁的儿童普遍接种疹病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好方法。给有接触麻疹患儿病史的体弱易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或健康成人全血,有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的作用。
2
发表于 2003-5-22 19:58:51 | 只看该作者

麻疹病毒

很好的一篇专业文章。现在麻疹的发病率不是很高,病人较少,好多医生都不识得了。
3
发表于 2003-5-22 21:08:22 | 只看该作者

麻疹病毒

我们有效期到的麻疹,不是少,而是多。并且不同如以前的规律:
1/注射过麻疹疫苗,还是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估计是疫苗在出厂到人的身上应用,这中间环节有失误;
2/年龄不仅在于儿童。中年人,老年人都有。是不是疫苗不能使人终身免疫?不得而知;
3/以往,麻疹,仅见于春季,现在一年四季都在散在的病例;
5/由于,输液、激素的使用,掩盖了病情,令医生容易误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7:21 , Processed in 0.0478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