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握玉成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6-8-29 11:36: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这个贴子最后由陈鑫剑在 2006/08/29 11:39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苍穹八尺2006/08/24 07:05pm 发表的内容:
...对于陈老师的意见 学生不敢苟同 中医与西医本就跟于不同的理论基础 影像学作为西医的辅助诊断是不能与中医的诊断混为一谈的 作为医者 应有容人之量的胸怀 不能不加分析就随便给人扣上无知的帽子 我们在此只重在讨论知医求医行医之法 若有不同见解 提出应有实据 这样才能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若只因一方与己意见相悖就冷言相激 心胸是否有些狭窄 有道是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还希望陈老师有所改进
本人乃一黄口小儿 若所言有忤还望见谅
你查看《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7361&show=50)后,就不至于这样了。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7361&show=50
32
发表于 2006-8-29 11:5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下面引用由一枝杏2006/08/23 08:03pm 发表的内容:
 ...与陈先生商榷:
我理解决定是否中医的标志性因素也是有三条:
第一,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来分析、研究人体和疾病。
第二,主要以理、法、方、药为形式的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
第三,以传统中药和针灸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
我对先生所提(第一、第三)内容是认同的;对(第二)有点意见。
因咱俩这个话题是个哲学意义的话题,应达成“用最少字数把事情界限概括最清”的特征。而(第二)无法排除《以细胞生理、局部治法、激素抗生素配方的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的内容,因而是一个比实际内容大的概念。
先生不妨也将我提的那三条给评点评点?!
33
发表于 2006-9-7 19:47: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学习中医的人要对她有信心,特别是中医院校的学生,要相信不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也能把病治好,我们要对自己要求高一点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21:28: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我想大家谈谈自己的脉诊心得,不要讨论"脉诊"可不可行了.能用心学得自然有所悟,不愿学的,自然一辈子只沦为"中等医生"而已.
我就简单问陈兄会不会把脉啊?会就一定有对脉象分别的感受吧,交流一下啊
不会您就请出楼吧.我就晕了......
35
发表于 2009-3-2 13:15: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谢谢大家的讨论。学习了。
36
发表于 2009-11-10 21:3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摸脉诊病刍议
(文章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2009年4月第6卷第12期)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导读]摸脉诊病是中医的传统诊法,有些人片面的认为中医诊病就是摸脉。
摸脉即诊脉,乃中医传统诊法四诊(望、闻、问、切)之一。 有人认为中医诊病就是摸脉,摸脉诊病最神奇、最神秘和最准确。故有的病人找中医看病,忌讳你问,总是先让你摸脉,以摸脉是否准确来判断你的医术。客观地说单凭摸脉诊病或以此来判断大夫医术的高低是片面的,也是不可取的。
1.2.1 古代医家强调“四诊合参”,反对以脉诊带四诊
中医诊病历来就主张四诊合参,反对以一概全,以脉诊带四诊。古代医家早有明训,如《濒湖脉学•自序》:“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1]李中梓云:“有讳疾不言,有隐性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至于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2]并在《诊家正眼》中云:“古之神圣,未尝不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审察病情。然必先望其气色,次则闻其声音,次则问其病源,次则诊其脉状,此先后之次第也。近世医者,既自附于知脉,而病家亦欲试其本领,遂绝口不言,惟伸手就诊,而医者即强为揣摩。若揣摩偶合,则信为神手;而揣摩不合,则薄为愚昧。”[3]李时珍《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一部重要专著,为中医诊断学—脉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对脉学非常有研究,但仍强调四诊合参。而李中梓《诊家正眼》亦是一部重要的脉学专著,该书对后世影响巨大。今之28病脉,就是在《濒湖脉学》27病脉基础上,再由《诊家正眼》加一“疾脉” 增定脉象28种而成。李中梓虽对脉学造诣至深,但又不偏执一端,却十分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客观的讲,在四诊中诊断价值最重要的当属问诊。
1.2.2 诊病必先“问”明原由
历代医者都知道,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对于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史、自觉症状、既往健康状况和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知道,摸脉是摸不出来的。若不问明白,仓促诊脉,难以作出正确诊断。中医经典亦有明示,《素问•征四失篇》:“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气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时贤胡天雄云:“盖不问病因,仓促持脉以应病家之问,惟妄言诈名以欺人耳。妄言,是信口胡说。诈名,是杜撰病名……本只不问病因,卒持寸口两点,但因仅凭切脉,不能全部掌握病情,而欲妄行施治,已属粗工,病情未掌握,指下难明,心中无数,当病家询问病情时,就只能信口胡说,杜撰病名来进行搪塞,粗工的伎俩,至此就完全而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是为粗尽极。”[4]而古代医家在诊病时就非常强调问诊的重要性,如《景岳全书•十问篇》说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症之首务也” [5],并创立了“十问歌”,至今仍沿用。清•赵晴初云:“脉居四诊之末,望、闻、问贵焉。其中一问字,尤为辨证之要。”(《存存斋医话稿续集》)但有的医生为了显示医技,故弄玄虚,在诊病时不是详细询问病情,而是巧言诓人,过分夸大摸脉,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声望,结果让病人误认为只要一摸脉,什么病都知道了。久而久之,便对中医产生了在诊断上“只摸脉”的片面认识。
1.2.3 诊脉的临床意义
中医摸脉诊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擅长摸脉诊病。《史记•扁鹊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由摸脉而确诊、得知疾病还有 “神”、“巧”等称谓。《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难经•六十一难》:“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李时珍之“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正源于此。
中医诊病虽主张四诊合参,但历代医家还是非常强调诊脉的重要性。中医经典《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诊家枢要•自序》:“医之要,莫先于脉。”[6]时贤郭博信先生说:“一个好中医,必然精于脉诊;换言之,只有精于脉诊,才能做一个好中医。昧于脉诊,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或者说‘不通脉诊非中医’,亦不为过。”[7] 何也?因“ 诊脉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8]那么摸脉到底能诊断出什么病呢?诊脉的临床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辨别病证的部位 机体患病后,病邪在表或在里,或侵犯机体的何脏何腑,此脏腑主要指五脏六腑之气血,与西医的脏器不等同。
(2)判断病证的性质 是属寒证或热证,以及痰饮、瘀血、气滞、食积等。
(3)分辨邪正的盛衰 是属虚证或属实证。凡无力脉象,多为气血不足、精亏、阳气虚弱所致的虚证;凡有力脉象,多为邪气亢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剧烈所致之实证。
(4)推断病证的进退 结合症状,脉证合参,可以推断病证的进退,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观察疗效的好坏[8]。
1.2.4 中西医名词术语不同
我们国家目前中西医并存,医学术语不同。中医术语,如虚证(阴虚、阳虚、心气虚弱、脾胃虚弱等)、实证(实火、有积、肝阳上亢、肺热炽盛、肝火犯肺等)、寒证、热症、痰饮瘀血、气滞水湿等,经四诊合参摸脉只能说出这些术语。如患腰痛水肿病,经摸脉诊为“肾虚”证,此是中医功能学概念、证候学名称,非等同于西医的肾脏器质性病变,经检查如化验尿、血生化肾功能检查、肾脏彩超等皆无异常,既非肾炎,亦非肾病。所以摸脉既摸不出肝炎,也摸不出肾炎,更摸不出冠心病、糖尿病、不孕症、癌症、脑出血、梗塞等疾病,因为这些都是西医病名,需要通过仪器检查才能确诊。如果一摸脉就能摸出这些西医疾病,那干脆不用仪器检查了,因为你摸脉比现代化的仪器如化验、X线、B超、心电图、CT、MRI等还要准确,有些疾病用仪器检查还不能确诊,而一摸脉就能摸出来,岂不怪哉!
1.2.5 中西结合,四诊+仪器检查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别说摸脉,就是四诊合参,有时也很难作出正确的诊断。为适应目前临床需要,现代中医学者主张中西结合,提倡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在诊断上除传统四诊之外,还必须借助先进仪器检查给予定病即西医诊断。根据病情若需要中医治疗,再按中医进行辨证施治,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误诊和误治。否则单凭摸脉诊病,贻误大焉![9]
参 考 文 献
[1] 李时珍.濒湖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7.
[2]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医宗必读[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9184.
[3] 李中梓.诊家正眼[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6.
[4] 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404.
[5]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9.
[6] 滑寿.诊家枢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7] 曹培琳.详谈细论二十八脉•郭博信代序[M].第2版.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8] 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25,125-126.
[9] 金栋.单凭脉诊 贻误大焉[N].健康报,2009,02,26(4版).
         2009-11-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04:37 , Processed in 0.0557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