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药汤剂处方剂量日趋增大的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1 16:4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药汤剂处方剂量日趋增大的原因分析
   陈天朝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中药汤剂是一种传统剂型,以其独特的特点延用至今,但近年来其用药剂量有日趋增大,如我院草药从1990年至2000年的年销售量从425万元~1210万元,其中每张处方的总剂量增加为主要因素,其次为物价和处方张数增加的因素。对郑州市四家医院(我院、郑州市中医院、省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中药处方统计发现,每张处方剂量在150~250g之间的占总量的60%以上,最大的达506g,最多药味达22味。而《伤寒论》中处方剂量在50~100g的占90%以上。用药剂量、药味增加的后果是临床疗效降低,毒性、副作用增加。为此,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1.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低    不规范的采收、种植、加工是造成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低的主要因素。人口增加,药材资源增加不够,导致过早采收;因生长年限不够,有效成分含量低(中药有效成分为植物代谢产物)。中药材的异地不规范种植、采收,以及不规范的加工炮制,均可导致中药有效成分含量偏低。其直接的临床反馈是,只有加大用药剂量,才能奏效。如黄芪、益母草120g成为常用量,甚至毒性药材如细辛用至9~12g、马钱子达8g、制附子达60g等等。
2.临床组方不合理或配伍不当     由于临床诊断模糊,无法“单发命中”,只好“多管齐下”,以“侥幸命中”的想法组方的有之,结果处方愈来愈大。同时,中药有“七情配伍”“十八反、十九畏”,不依法组方,不仅不能发挥复方增效降毒作用,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各种药物含有不同的成分,成分的性质不同或性质相反,配伍后在汤剂制备时造成成分间发生反应,或分解或沉淀,使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临床疗效不佳。
3.不规范煎药   由于汤剂多数由病人自己煎煮,专业知识有限,煎药时或加水量过少、过多,时间或过长、过短,掌握火候不当等均会影响汤剂的质量。再加上后下的不后下,造成热敏性、挥发性有效成分破坏或挥发;先煎的不先煎,造成动物、矿物、滋补类等有效成分浸出量少。从而影响其临床疗效。
4、服用方法不当   服药方法有时效性,如病在上焦或对胃肠有刺激性的宜饭后服,病在下焦宜饭前服,补益、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宜按时服,急重证不拘服等。服药讲究方法,据病情、病位、病的性质服药,一般为一日1剂,分2~3次服用;有些病可以一日数次,或代茶服;有热证宜寒药冷服,寒证宜热药热服;重证宜寒药热服、热药寒服,以防邪药格拒;峻烈药、毒性药剂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大剂量服,以防过伤阴阳或中毒等(产生毒性、副作用)。服药同时应重视身体的调养,注意冷暖、劳役结合。服药应注意饮食禁忌,如因病忌食有水肿少食盐、消渴忌糖、泻痢慎油腻、生冷,因药忌食如地黄忌土茯苓、人参忌萝卜、荆芥忌河豚等。而目前多数大夫只交待病人日一剂,分2次服用,是不够的。
总之,只有注重药材质量,遵法炮制,临床组方合理,科学煎药,适法服药才能解决中药处方剂量日趋增大的问题,保证临床疗效、降低中药临床的毒性、副作用。

2
发表于 2005-3-11 18:37:4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药汤剂处方剂量日趋增大的原因分析

顶一下
3
匿名  发表于 2005-3-11 21:20:52

[转帖]中药汤剂处方剂量日趋增大的原因分析

假药(市场经济吗),中医基础理论不扎实(现代社会吗),辨证针对性不强(急功近利),药性不熟(现代中药药理科学吗)。总之,路子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3 12:50 , Processed in 0.0529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