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对传统文化也应该有严肃的态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4 19:3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传统文化也应该有严肃的态度
读杨振宁教授“《易经》与中国文化”一文的思考
刘力红 广西中医学院
  杨振宁教授在去年北京文化高峰论坛上,作了“《易经》与中国文化”的演讲,演讲一出,引来不少关心《易经》和中国文化的各界人士的关注,纷纷在报上、网上发表意见,我也在此谈一点看法。
  杨振宁教授是理论物理学界的一位贡献卓著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关注的学者。1999年12月3日他在新亚书院作“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演讲时就已经提到中国文化缺少推演的这个问题,我想他这次谈“《易经》与中国文化”应该是这个观点的进一步深入与具体化。我与杨教授一样,也不是研究《易经》的专家,只是因为研究中医的关系,在许多方面受到了《易经》思想的启发。诚如杨教授所说,《易经》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当然,这类影响与其说是对易学专家的那种影响,不如说更多地是对非易学专家的思想、文化、观念方面的影响。若从这个角度来谈《易经》与中国文化,那么有三个方面是必须要注重的。
  第一,《易经》所涉及到的四个方面,即象、数、理、占。象即是阴阳二象,由它构成整个易系统的六十四卦。那么“象”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呢?象其实就是一门归纳的学问。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从这段话中,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象”这门学问的高度归纳特质。亦正是因为这个特质,所以易这门学问可以包罗万象,作为百科典祖。那么数呢?数指的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数学,这门数学最重要和最原始的两个模型就是河图、洛书。孔子在《系辞》中提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明除象以外,数是构筑易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既然构筑易系统的象具有归纳的特质,那数的特质当然就是推演了。有关数的推演性,可以从清代钦定的《四库全书总目》的数学定义中得到说明:“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原者,是谓数学。”
  为什么天地万物都可以归纳为一定的象?为什么万事万物的生杀变化都能与一定的象对应?为什么一定的象又可以通过数来进行演算呢?这就牵涉到“理”的问题了。而“占”则是对象(归纳)与数(推演)的具体操作应用,它属于技术的范畴。可是我们通观整个中国历史,对于“占”都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或者将其视为下九流的东西,或者只隐匿于少数人的手里,所谓“善易者不占”即是很好的一个说明。但“占”毕竟关系到归纳与推演的具体问题,是极有可能发展出“科技”的一个东西,这是否应该是杨先生考虑的中国近代没有走出科技之路的更重要、也是更实际的一个方面呢?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易对中国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主要是“理”的部分。而象与数则只是部分地留在了医、卜、星、相等学问里面。因此,如果对于易的实际运用系统医、卜、星、相完全没有涉及与研究,而仅就我们所理解的这一点“理”来言易,其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
  第二,“三易”的问题。哪三易呢?就是不易、变易、简易。这是探讨易这门学问起码要考虑的问题。不易讲的是常量,在《黄帝内经》里甚至已经出现“常数”这样的概念。变易讲的是变量。我们看到,一个常量,一个变量,这两个近现代科学理论中最要命的问题同样是易系统的核心问题。简易其实就是爱因斯坦所追求的简单性,科学理论的创建要符合简单性,易的学问同样如此。
  第三,人天观的问题。从易这门学问里确实发展起来很完善的天、地、人合一的“人天观”,就像孔子在《系辞》里面说的:“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而且这个观念蔓延到了传统文化的其他学问里面,像《老子·二十五章》就明确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在中医里面,这个观念显得尤其重要,以至后世的学者把它说成是中医的两个重要特色之一。
  人天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自然的法则,这种规律和法则基本可以用阴阳这门学问来表述。我们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一段话:“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应该能够感受到人天观在这一方面的份量。
  人天观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强调对天地自然也要有对人一样的态度,由这一方面发展出很可贵的自然保护意识。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因素,所以中国的文化似乎从一开始就在杜绝“技术”的发生。我们看《列子》就知道,在当时已经有了水车这样一些农用“机械”,但古人认为这是机巧心所使,而耻于用。机巧心是发展技术的必然因素,可是为什么古人会这样害怕它、排斥它呢?根本的一个因素就是由机巧心发展起来的技术会破坏人天观,会导致人天的对立。这一点杨教授显然已经意识到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只是他没有继续深究下去。如果继续深究,我想对于近代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科技,当会有另外的结论。
  由技术发展的东西虽然方便、省力,但要以消耗能源为前提。对于能源古人是怎么认识的呢?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回看一下人身就知道了。在人身上,有什么东西是割剪以后又会重新长出来,而且割剪掉以后不会对人体产生丝毫的伤害呢?大概只有头发、指甲吧。古人用能源主要是柴草,柴草就像人的发甲,割掉以后又会长出来,因此,古人的能源都是可再生的能源。可再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可持续。而技术所消耗的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技术产生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也就画上了句号。
  我想易的问题如果离开了理、数、象、占,离开了三易,离开了人天观,那就缺乏了最起码的依据。
  科技是严肃而精密的话题,尽管需要大胆,需要直言不讳,但是不能违背这个原则。杨先生是现代科学的精英,由于他的智慧以及严肃大胆的作风,促成“守称不守恒”定律得以发现。但是杨先生在传统文化方面,可不可以说恰恰犯了不严肃的错误?杨先生对《易经》与中医显然都没有系统的研究,那么何以说“和《易经》结合,中医没有前途”?何以说“要抛弃掉现有的中医理论,代之以近代科学化的方法才是中医的前途”呢?众所周知,中医20世纪50年代起所走的路,实际就是杨先生所设想的路子,但结果怎么样呢?中医的水平、疗效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大幅度下降,如果杨先生能够很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医的这段历史,我相信他会有另外的看法。
  引用朱学勤教授的一段话:“回到杨振宁先生这里来。他出席北京文化峰会,签署《甲申文化宣言》,这一立场似乎证明他应该是中国文化本位者,坚决反对文化上的普世主义。而他又在同一个地方发表演说,抨击中国传统思维不合亚里士多德逻辑体系,此次演说以及此后在清华大学的再次重申,岂不证明他也是挖古根的西化论者,只是‘挖’得更深,是坚定的普世主义者?到目前为止,杨氏演说引起轰动甚多,但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文化立场已经出现首尾不一,如此逻辑矛盾,出现在一个批评中国人逻辑思维不过关的著名学者身上,是说不过去的。”(引自《南方周末》“2004:传统文化思潮激起波澜”)同样,这样一位在现代科学领域硕果累累的严肃的科学家,对于传统文化却表现出如此的不严肃,这种作风上的矛盾也是说不过去的。
  梁漱溟先生在谈到世间的学问时,曾作了三个分类,第一是人与物的学问;第二是人与人的学问;第三是人与己的学问,科技仅仅是第一类的学问。这也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太单一。从这几十年我们经历的事情看,是不是都能依靠科技来解决呢?伊拉克问题、中东问题靠科技解决了吗?如果不能解决,那就应该意识到,科技以外的其它学问对于这个世界是同等重要的。
  杨教授以八十二岁的高龄,尚自对感兴趣的问题学习、研究不懈,这是值得每一位有志于学问的人效法的。而对于真正有志于学问的人来说,他所看到的见解,不论是砖或玉,应该都是有意义的。(注:本文的部分观点已在《凤凰周刊》发表。)
2
发表于 2005-2-26 16:29:5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对传统文化也应该有严肃的态度

刘力红先生在回答凤凰卫视时,以“中庸”的中字释“中医”之中,实在是不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6:28 , Processed in 0.0994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