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的头号难题——人类精神生命的结构、性能及运作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10 13:4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确有一种性质、一种结构、一种类本能的倾向和能力的骨架结构,然而,从我们身上认清它,却是伟大的、难以获得的成就。
——马斯洛




人类的头号难题无疑是如何认识自己!
人类文明已诞生上万年。在这上万年中,人类已认识、掌握了地球上无数种事物,但人类至今还没能认识、掌握好自己。人类社会的发展之所以屡屡陷入迷途和困境,这是首要原因。因而,对于人类来说,人之为人问题的解决,是最迫切、最重要的事情。
我的这本书,是不是解决了这一难题,还有待社会的、时间的评判,但我自信:我至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人的精神生命,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有无精
神生命!只有揭开人的精神生命的奥秘,才能使人类真正地认识自己、掌握自己,从而使人类社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对于每个人类成员来说,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为此,本人历时17年,潜心研究,数易其稿,终于写出《马斯洛的头号难题——人类精生命的结构、性能及运作方式》一书,现寻求指导、商讨和出版。


目 录
提要 /4
引言 人之为人:人的精神生命 /15
第一章《黄帝内经》、五行学说与人类精神机体 / 20
第二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A)
先从总体上说说 /37
第三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B)
大体说说其中三个系统 /52
第四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C)
专门谈谈知识—信息系统 /56
第五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D)
特别谈谈主控—享受系统 /73
第六章 精神机体的功能系统
自我实现——求智求能系统 /128

(全书分为提要、引言和六章,约14万字,现呈示
的是提要、引言和第一、二章,约5万字。)
提 要
引言 人之为人:人的精神生命
☆ 人类有着各种各样的精神追求,如对真理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及对成功的追求等等,这些追求既然是从人身上产生出来的,那么它们是不是产生自人身上的不同部位,这些不同的部位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正是这个整体决定了人的特性呢?
☆ 精神疾病只能产生自我们人类身上的精神机体。那么,如果不了解我们精神机体的正常情况,怎么能了解它的病变情况呢?论说起来,精神机体是体,精神疾病不过是象而已。
☆ 在人的精神机体的研究方面,精神病学是研究其病变情况的学科,它必须而且只能以一门研究其正常情况的学科为基础——这门学科大体上应该被称作“精神学”,还有待我们去创立。
第一章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与人类精神机体
☆ 人体是人的精神机体与人的生理机体的混合体,因而人体的绝大部分活动、绝大部分现象,你都很难说是纯生理性的或是纯精神性的,而只能说是精神机体与生理机体混合作用的结果。
☆ 《黄帝内经》中的生理学理论是建立在研究人的活体的功能的基础上的, 而人体的绝大多数功能(包括精神功能和生理功能)的发挥,要靠人的精神机体和人的生理机体的共同作用,要靠两个机体内部许多以至所有器官的协同作用。这样,《黄帝内经》在向我们描摹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类生理机体时,也向我们勾勒出了人类精神机体的轮廓。也即,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集精神机体与生理机体于一体的人类生命机体。
☆ 在中医学对人的生理机体已研究了至少两千多年、并已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我们所要做的是:把中医学中所涉及到的人的精神机体的部分抽绎出来,对它们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细致的研究。
☆ 纵观古今中外,也许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种学说能象“五行学说” 一样,遭遇过如此大起大落的命运了,用从被捧至九天到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形容,恐怕也过分不了多少。
☆ “五行学说”这种不正常的遭遇,倒并不怪乎“五行学说”本身,而是反映
了我们心智的不正常。它既不象我们祖先所认为的那样神乎其神,无所不能, 也不象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这样毫无价值,不值一提。“五行学说”作为一种 思维工具、一种方法论,象任何工具、任何方法论一样,也有它的适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外使用,难免要出现谬误;在这个范围内使用,它还是很有价值的。
☆ 最使“五行学说”免于解体之厄运的是:我们的祖先抓住了“五”这个数字。因为我们地球世界的结构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所以抓住了“五”这个数字, 就抓住了我们地球世界的关键,切中了我们地球世界的肯綮——这才是“五行学说”最神奇、最有价值的地方。
☆ “五”这个数字大可能是激活地球世界的密码:输入这个密码,地球世界才活动起来;不输入这个密码,地球世界则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另外,地球世界的结构是五行结构,所以抓住了“五”这个数字,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地球世界——“五”这个数目又对应着地球世界的整体性。因而,中国人由于建立起了“五行学说”,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动态的地球世界。
☆ 我想,我们现在应该正视“五行学说”,拨开笼罩在它身上的重重迷雾,解
开缠绕在它身上的层层乱藤,还原一个朴素的“五行学说”,或重建一个科学的“五行学说”,从头理清它的内容,重新确立它的价值。如此,“五行学说” 必将大有益于现代人类。
☆ 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理机体可以说是浓缩了的地球:与地球机体一样,我们人类和动物的机体也是由气系统、地系统、水系统、植物系统和动物系统组成的。
☆ 人类的出现,既标志着地球物质机体的形成,也标志着地球精神机体的形成,也就是说,地球物质机体的形成过程和地球精神机体的形成过程同时完结于人类的出现。从内容的角度讲,人的物质机体是地球世界所有物质的总和,而人的精神机体是地球世界所有物质之精神的总和。
☆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山,那么中国人是站在山顶,能看到山的全貌,却看不 清山的各个部分;而西方人,对山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精细的考察,却看不到山的全貌。无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都不是健全的思维方式。健全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既能象中国人一样进行动态的整合,又能象西方人一样进行静态的分析;在把握好动态整体的的同时又能进行静态的分析,在进行静态分析的同时又不失去动态的整体。
第二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A)
先从总体上说说
☆ 自我形成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关健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 它问题都好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其它问题都不能得到真正解决。
☆ 一个人的自主需要的产生,并不是外部强加给他的,而是当他成长到一定阶 段上,在他的机体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如果没有产生,那么要么是他的精神机体有先天的缺陷,要么是受到过严重的精神伤害。一个人,如果不能为自己的事做决定,如果不肯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如果不敢为自己做的决定承担后果,那么他的自我就不能形成,他的精神机体就不会成熟。
☆ 正是有无贮藏能力最先构成了并最终决定了人与动物的分野,无论是对物质的贮藏还是对物质认识结果的贮藏。
☆ 个体的功能系统是个生命系统,需要保持动态的平衡,所收贮的能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同样,人类社会也是个生命系统,也需要保持动态的平衡,既不能让每个个体所收贮的能量太少,也不能让每个个体所收贮的能量太多。
☆ 在不成熟、不健全的人类社会中,正如物质财富的分配很不平衡一样,精神能量的分配也很不平衡:绝大多数无权无势的人只享有太少的精神能量,而极少数有权有势的人则享有太多的精神能量。

第三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B)
大体说说其中三个系统
☆ 关于尊重、关爱及安全,我请大家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这三种东西:它们除 了具备我们素常所了解的作用和意义外,还是维持我们人类精神生命的三种能量。
☆ 尊重能量非正常的消耗大体上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
一是被别人超出;
二是受到别人的侮辱,如嘲笑、挖苦及戏弄等。
☆ 关爱能量的非正常消耗情况有两种:
1.与自己的爱人、亲人或所属的集体分离时;
2.虽未分离,但被其冷落以至排斥时。
☆ 安全能量的非正常消耗情况也分两种:
1.当处于危险境地时;
2.当意识到自己将要受到侵害时。
☆ 关于能量的正常消耗:大脑每天都要做许多事情,因而每天都要消耗五个能 量系统所提供的各种能量,因而五个能量系统要及时补充各自所要贮存的能量。
☆ 关爱乃是精神意义上的空气,它虽然不象物质的空气那样须臾不可离,但须臾间意识到自己不被人关爱的滋味——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曾体味过——的确是一种异常沉重的窒息感。
第四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C)
专门谈谈知识——信息系统
☆ 有一句话经常被我们引用:“知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从人类精神生命的角度看,这句话也是非常合理的。正如粮食是维持人类物质(生理)生命存在和活动的最基本能量一样,知识也是维持我们人类精神生命存在和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大到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及国家治理等,小到衣食住行等,几乎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知识。
☆ 有一点应该给予注意:正如不良食品,如溲了的饭、糊了的饭及杂质太多的饭等等会损害我们的生理机体一样,不良信息,如诲淫诲盗的书籍、登载小道消息的小报及眩目的光色、噪杂的声音也会损害我们的精神机体。
☆ 至于自言自语,既可能是关爱需要的变相满足,因为有些自言自语者像是在对别人倾诉;也可能是尊重需要的变相满足,因为有些自言自语者像是在怒气冲冲地斥责别人;还可能是自我实现需要的变相满足,因为有些自言自语者像是在发表获奖演说……
☆ 大体上可以这样概括精神变态者:由于他们的某些精神需要长期得不到正当的满足,只能用替代物或替代方式予以变相的满足,久而久之,引发了他们精神机体中某些部位的病变,使得这些部位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当他们遇到相关事情时,他们便会产生不正常的、怪异的反应,如在言语、行为以至神情等方面。
☆ 条件不好时作恶,可能是精神变态;条件变好后仍继续作恶,可能就是心理痼疾了。
☆ 也许有些朋友会对精神变态者的表现感到可笑,但是,在笑别人的同时,可能就是在笑我们自己,因为,正如基本上不存在生理意义上完全健康的人一样,基本上也不存在精神意义上完全健康的人。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类型不一的精神变态。
☆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一提到某种性格,就认为指的是某种特征、某种性质或某种表现,即认为性格是单一性的。实际上,性格是复合性的,更准确地说是复合体。格者,格局也;性格者,性之格局也;性者,五个能量系统之性质、性能也。因而,性格指的是五个能量的性质、性能的格局。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实际上倒不如说是五个能量系统在整个精神机体中分别所占比重的格局。
☆ 几乎所有的杰出人物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性格。性格鲜明也即性格强,也即某个能量系统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也即这个系统的功能非常强,也即主体具有某方面非常突出的才能。主体的这种才能若被挖掘、被施展出来,他就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物。
☆ 被称为天才,是因为具有某方面异常突出的才能。某方面才能异常突出,意味着某个能量系统所占的比重异常大,50%?60%?70%?抑或更多?这是天才的性格,同时也是危险的性格,因为太失衡了,太容易发生冲突了。
第五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D)
特别谈谈主控——享受系统
☆ 我们看,佛教所信奉的是佛,伊斯兰教所信奉的是真主,儒教所信奉的是仁,基督教所信奉的是上帝,并且它们都分别宣称:佛在我们心中,真主在我们心中,仁在我们心中,上帝在我们心中。既然同属于人类,难道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的人们心中会有不同的东西?
☆ 实际上,佛、真主、仁和上帝指的是同一种东西,我们人类心中共有这样一种东西,我们人类心中只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就是我们在第一章中提到的精神性地球,或称为地球精神。
☆ 对于汉语中的“人”字,我愿做出这样的解释:左边的一撇,指的是人所拥有的精神性地球、活动的精神生命;右边的一捺,指的是人所拥有的物质性地球、活动的物质生命——少去哪一边,“人”都不复存在。
☆ 许多人也看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却只认为这是量的区别,因而便把人说成是“高级动物”。然而,只要把人当成动物看待,无论把人看得多么高级,都不会获得对人的真正认识。人与动物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有无精神生命。
☆ 血缘可以说是与动物生活一样混沌的人类生活中绽现出的第一条脉络,它不但是联系人类成员的纽带,同时也是分隔人类生活与动物生活的界限。
☆ 人类社会的进程呈现出逐渐汇聚的趋势——由零汇整、由小聚大的趋势:个人汇聚成家族,家族汇聚成城邦,城邦汇聚成国家,国家又汇聚成世界——人类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 人类精神机体中的第五个系统是个具有整合性的系统:对内部,它要整合它和在它以前形成的四个系统,以共同构成完整的人类精神机体,使人类的精神生命得以成熟;对外部,它要整合地球世界,使地球万物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地球精神在人类精神生命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启动了人类精神生命的萌生,它推动了人类精神生命的成长,最终它又将促成人类精神生命的成熟。
☆ 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掌握,就是对存在于自身内部的地球精神的认识和掌握,因为它是人之为人的枢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掌握,也是对地球精神的认识和掌握,因为地球精神乃地球万物之精神的总和。人类吸收的文明成果越充分,就越能与存于自身内部的地球精神接近、共振以至契合,从而使地球精神转化为人类精神,使人类自我得以形成。
☆ 只有当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类共同拥有人类精神,他们才能真正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融合,才能共同创造出一个统一的、和谐的、美好的人类世界,那就是孔子所追求的大同世界、柏拉图所向往的理想国、马克思所憧憬的共产主义社会。到那时,人类将共有一个家园——地球世界;人类将共有一个心灵——人类精神。
☆ 我们经常骄傲地宣称,如今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但我们却很少意识到,它同时也是个智慧大萎缩的时代。知识是对世界个别性的认识,智慧则是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知识如果不能上升为智慧、统一为智慧,那么知识愈是增多,人类就愈是感到惶惑和无能。
☆ 没有人类整体的成熟,也就不会有人类个体的真正成熟;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或亲身体验到的个体成熟,都只是相对意义上的成熟。
真正成熟的人类是未来的人类,真正成熟的个人是未来的个人。
☆ 婴幼儿要多看、多听、多嗅、多摸及多尝:一方面,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信息会将婴幼儿的各种器官、特别是感觉器官激活,使它们开始正常地、充分地运转;另一方面,信息及知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因而婴幼儿又好象是在为他即将开始的、漫长的生命旅程准备下尽可能充足的“物资”。
☆ 青年人身上的力量增强了,但他们身上驾驭这些力量的自我却还未形成、心智还未成熟,就象一个驾驭技术还很不纯熟的骑手骑上了一匹性情暴烈的骏马一样,难免会横冲直撞,摔跤碰壁。青春是美好的,但青春也是痛苦的。
☆ 地球精神存在于人类身上,具体地存在于人类每个成员的身上。当我们向外追逐的时候,我们身上的地球精神便隐遁起来;当我们向内返顾的时候,我们身上的地球精神才彰显出来。
☆ 每个人内部的地球精神都是一样的,但由于每个人所接受的东西——他出生的时间、他出生的地点、他的家庭情况、他的受教育情况、他所属地区的风俗、他所属时代的风尚、他所属社会的价值标准以及他所属国家的法律制度等等等等,都与别人不尽相同,因而每个人的自我都与别人不一样,而是各有各的特点。
☆ 形成自我需要的第一个条件:要达到相应的成长阶段;第二个条件:接受的东西足够多,既包括书本知识,也包括生活阅历;第三个条件:进行的内省足够深。此外,还有第四个条件:通过内省形成的自我还要与现实生活磨合,在现实生活中锤炼,然后才能确定。
☆ 内省,从其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省视我们内部的地球精神。通过内省,我们与它接近、与它面对、与它融合,它便以它自己为核心,将我们身上的一切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这便是我们的个体精神、个体自我;而在这个过程中,地球精神也便逐渐地转化成了我们的个体精神、个体自我。
☆ 地球精神乃是整个的地球世界,我们享有了它,也就享有了整个地球世界。我们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这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成了我们自己的主宰,我们要主宰好这个世界的事情,我们要主宰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从整体意义上讲,是所有形成自我的人类成员共同主宰好地球世界的事情;从个体意义上讲,是每个形成自我的人类成员主宰好自己的事情。
☆ 我们心灵的容量,就是地球世界的容量,我们心灵的历程,就是地球世界的历程。我们就是地球世界!我们并不多么伟大,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因而我们人类不能狂妄自大,自封为宇宙的主宰;我们又不多么渺小,与浑浑噩噩的动物相比,我们非常地博大精深,因而我们人类又不能妄自菲薄,自命为一粒微尘。
☆ 本书的一大宗旨就是揭去笼罩在地球精神上的神秘面纱,让大家看到它的真实面目。以往我们听惯了象“佛祖在你心中”、“上帝在你心中”以及“真主在你心中”之类的宗教说辞,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地球精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 人类之弊,就在于只恣意于向外求索,而不知向内求索。实际上,外部世界拥有为我们生存所必不可缺的物质财富,而内部世界拥有同样为我们生存所 必不可缺的精神财富。
☆ 揭示地球精神,并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然而,包括笔者在内的我们所有人要想省视到它、体悟到它,达到与它融合的境界,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是件需要下深功夫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真正成为一个人!
☆ 一个形成自我的人,会象爱惜自己一样爱惜地球万物,因为他自己就是地球世界,地球世界就是他自己;对地球万物的损害,就是对他自己的损害。
☆ 一个形成自我的人,是一个享有地球精神的人。我们不妨把谢林的那句话引伸得具体一点:地球精神是精神化了的地球世界,地球世界则是自然化了的地球精神。因而,一个形成自我的人,能够与地球世界相互沟通、相互融合,不但能够与整体的地球世界如此,也能够与具体的地球万物如此。
☆ 成熟的人与成熟的人之间每每息息相通,而不成熟的人与不成熟的人之间往往格格不入。
☆ 人的生命是地球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晶,其中凝聚着地球世界的全部精华——这样的生命是何等地富有价值,怎么就轻易舍弃了呢?象孔子这样形成自我、或在做人方面达到相当高境界的人,能够充分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因而非常地珍视生命,不会做冒险的事情,不会去危险的地方。
☆ 形成自我的人,珍惜自己的生命,但绝不贪生怕死。为了伟大的目标,为了崇高的事业,他们会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最充分地体现出它的价值。
☆ 一个人的自我的形成,一方面,意味着这个人从他出生到他的自我形成的过程中在他身上所形成的一切都被整合进了他的生命系统中、或他的自我中,并为他的自我所掌握;另一方面,意味着一直潜在于他身上的地球精神已显现出来,也为他的自我所掌握。这样,他就有了相应的智慧、能力、行为方式及道德标准等,使他能够主宰好自己的事务。
☆ 系统较之组成它的各个部分而言,是一种新的东西。当然,系统在形成以后,也把它的新意赋予了组成它的各个部分。系统能否形成,关键看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能不能找到一个能将它们聚合为一体的核心。这个核心必须是精神性的,因为物质只具有聚集到一块的性质,而精神则既具有聚集到一块的性质、又有融合为一体的性质,合称聚合性。
☆ 大量的事实向我们表明,那些优秀的人们,大多出身于虽不富裕,但也不多么贫穷,并且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他们既不缺吃少穿,又没有多余的物质可供享受,并且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有条件得到基本的学校教育。所以他们的精神生命往往能较健康的成长,他们的自我往往能较顺利的形成,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优秀人物乃至杰出人物。
☆ 健康的精神生命是良好的生命,它的自然表现往往是良好的表现,这可能就是善的根源;有缺陷的生命——既包括有过足缺陷的生命,也包括有不足缺陷的生命——是不良的生命,它的自然表现往往是不良的表现,这可能就是恶的根源。
☆ 占人类成员绝大多数的没有形成自我的人,也并不是都绝对没有自我,这绝大多数人中的大多数人共同拥有一个“大众自我”。 大众自我由宗教偶像、名人偶像、明星偶像、风俗人情、时代风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法律法规、家庭责任、地区利益、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等成份组成,此外还有大众倾向。
第六章 精神机体的功能系统
自我实现——求智求能系统
☆ 功能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呢?一句话,认识、驾驭和改造地球万物。万物中有一物特殊,即人类自己:人类既是认识、驾驭和改造的主体,又是被认识、驾驭和改造的对象。
☆ 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是因为在人类的物质生命中寓有精神生命,当人类诞生之初,人类的精神生命还很幼弱,但就是这幼弱的精神生命,也使人类能够从最低级的层次上开始对事物进行内在的认识和驾驭,而人类不断对事物进行内在认识和驾驭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激活、不断唤醒、不断促生人类精神生命的过程。
☆ 从根本上来说,地球精神是不能揭示的,因为它是无法言喻的。它除了是基督教所指的上帝、伊斯兰教所指的真主和佛教所指的佛外,还是中国哲人所说的道、至道、大道、天、天心、天理、一、大一、良知及良心等。我们不能真正地揭示它,只能越来越深地领悟它,并在领悟的基础上遵循它。
☆ 无数的宗教家宣扬过它,无数的哲学家探讨过它,本书只是让它由宗教家所立的外在偶像回归到我们的内心,回归到它应属的位置上;让它由哲学家漫无边际的谈论回复为具体化的实在,回复成它本来的面目。
☆ 地球精神赋予了我们人类精神生命,精神生命赋予了我们人类对地球事物的高水平的外在认识和驾驭能力、对地球事物的独有的内在认识和驾驭能力以及对地球事物的独有的改造能力,还赋予了我们人类道义、权利、至高的尊严和神圣的使命等。
☆ 一棵树中还包含着以年轮为代表的关于这棵树的种种信息,一块化石中还包 含着关于某种古生物的种种信息,在地球精神中则包含着关于地球上所有事物的种种信息。它们天然地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即中国先哲们所说的大道、天道或至道,我称之为“大智慧”。通过对它的领悟,人类能达到对地球世界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 能动不能静——能热闹不能安静,能扎堆不能独处,能物质不能精神——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大通病。在物质文明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精神文明水平却在不断下降;人类在将所有物品的质量改造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人类自身的质量却在越来越退化。如果单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没有相应的精神文明,人类只会得到低俗的快乐,而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 在没有面对巨大挫折或灾难时,人类总是在其物质生命的主导下盲目地胡干乱干,直到胡干乱干导致了巨大的挫折或灾难时,人类才不由地停下脚步凝思或反思。正是在凝思或反思中,人类的精神生命才开始占据上风,帮助人类超脱出盲目性的迷雾,认清自己的生存状况及应该选择的道路。
☆ 进入21世纪,人类不能再以巨大的挫折或灾难为代价换取短暂的清醒,人类应该经常地、主动地进行反思、反省或内省,用这样的方式接触存在于自身内部的地球精神,用地球精神的光芒照清自己前进的道路,让精神生命成为自身命运的主宰。
引言 人之为人:人的精神生命

我们又来触碰这一千古难题,因为我认为解决它的条件已经成熟。

有象必定有体,解象须先知体。
我们明白阳光,是因为我们了解太阳;我们明白琴声,是因为我们了解钢琴;我们明白像片,是因为我们了解相机……
然而,我们明白从我们人类身上产生出的诸多现象吗?大到我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小到眼下你我正在做的事情:(此时)我在写这本书,(在另一个此时)你在读这本书。的确,是我们人类创造了这一切,是人类中的你我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但是,是我们人类身上的什么创造了这一切、在做着这样的事情?是我们身上的生理生命吗?许多动物有着与我们人类一样的生理生命,它们却创造不了这一切、做不了这样的事情;同样,我们人类身上的生理生命也创造不了这一切,做不了这样的事情。
答案是:是我们人类身上的精神生命创造了这一切,是你我身上的精神生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精神病学,无论从理论意义上讲,还是从实践意义上讲,已产生很久,到现在已颇具规模。但是,精神病学却是空中楼阁,因为,它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呢?具体地问,精神病是产生自我们人类身上的什么地方呢?不可能产生自我们的生理机体,因为那就属于生理疾病、属于医学研究的范围了。精神疾病只能产生自我们人类身上的精神机体。那么,如果不了解我们精神机体的正常情况,怎么能了解它的病变情况呢?论说起来,精神机体是体,精神疾病不过是象而已。与此相对的是,在人的生理机体的研究方面,生理学是研究其正常情况的学科,医学是研究其病变情况的学科,医学必须而且只能以生理学为基础。同样,在人的精神机体的研究方面,精神病学是研究其病变情况的学科,它必须而且只能以一门研究其正常情况的学科为基础——这门学科大体上应该被称作“精神学”,还有待我们去创立。
在创立这门学科之前,我们应该先探明人的精神机体的基本情况,包括它的结构、性能及运作方式等。

以上我们不过是用两个方面的事实说明精神机体在我们人类身上的存在。的确,如果我们身上不存在这样一个机体,我们人类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岂不是至今还在森林里光着屁股采摘野果吃!
其实,我们人类关注这个机体已很久了,几乎可以涵盖人类认识自身的整个过程。在古代(并可上溯至远古时代),它主要被中国哲人当作“心”问题探究,被西方哲人当作“灵魂”问题探究;进入近现代,则主要被当作“心理”问题探究。但是,所有这些探究基本上都是局限在“象”的层次上进行的,而没有深入到“体”的层次上。不知体,对象的解析也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根本的依据,也就难免错讹屡现、矛盾百出。因而,你将古今中外研究人的专著读上几百种、甚至上千种,到头来你对人的认识仍是一片茫然。
很明显,如果不揭开人的精神机体的奥秘,也就不能达到对人的真正认识。有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马克斯·舍勒就指出:“如果存在着一个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拼命地寻求其答案的哲学任务的话,那么它就是一门关于人的本质和构造的基本哲学。”
可能就在他发出这一呼吁的同时,情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先是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自我、本我和超我组成的。在他之后不久,荣格提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自我、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组成的。他们的提法,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人也曾将“心”分为人心和道心。这些观点涉及的都只是人的意识部分,而没有涉及意识所赖以产生的机制:这样的研究仍局限在“象”的层次上,而没有深入到“体”的层次上。
在弗、荣之后,又一位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并没有在人的心理结构方面提出他的理论,但读他的著作,我们一次又一次听到他发出的与马克斯·舍勒一样焦灼的声音:
看来,每个人出生时并不是社会可以任意塑造的一团陶土,而是已经具备了一种结构。
我现在正苦苦思索这样一个概念,即“基本的”或者“天然的”人格结构或者框架。
我们的确有一种性质、一种结构、一种类本能的倾向和能力的骨架结构,然则,从我们身上认清它,却是伟大的、难以获得的成就。1
……
马斯洛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也是局限在“象”的层次上进行的,但由于他定位的准确(研究健康人、特别是自我实现的人)、非凡的才智以及锲而不舍的努力,使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因此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接触马斯洛的理论是在1987年。在那之前,一直萦绕于我脑海的一个问题是:人类有着各种各样的精神追求,如对真理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对成功的追求等等,这些追求既然是从人身上产生出来的,那么它们是不是产生自人身上的不同部位,这些不同的部位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正是这个整体决定了人的特性呢?
关键的问题是:人到底有多少种精神追求呢?
我把随时想到的、读书时碰到的一种种精神追求都记到我的笔记本上,累积下来竟记到五、六十种之多。记的多了,我倒犯愁了:本来想为人的各种精神追求理出个头绪,这下更没头绪可寻了。
正在此时,我有幸买到了一本介绍马斯洛理论的书,其中的“需要层次论“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这一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居于第一层次的是生理需要;
居于第二层次的是安全需要;
居于第三层次的是爱与归属需要;
居于第四层次的是尊重需要;
居于第五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要。
我想,这既是对人类需要在层次上的划分,同时也是对人类需要在类型上的划分。虽然这五种需要并不都是精神需要,但它毕竟为从整体上认识人的精神需要提供了一个框架。
有了这个框架,我已隐约看到我寻觅已久的人类精神机体的轮廓,因为由它使我联想起《黄帝内经》中的“藏象”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生理机体是由五个分别以五脏为主的系统组成的,这五个系统大体上都是由一脏一腑一体一官组成的。具体的组成形式分别是:
系 统 脏 腑 体 官
心所主系统 心 小肠 脉 舌;
肝所主系统 肝 胆 筋 目;
肺所主系统 肺 大肠 皮肤 鼻;
肾所主系统 肾 膀胱 骨 耳;
脾所主系统 脾 骨 肌肉 口。
另外,“藏象”理论还指出:当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不同精神刺激时,会在这五个系统中引发不同的精神反应,即情志。在此,我不一一罗列各个系统的各种情志,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引导我进入人类精神机体的肝所主系统的情志—怒、肺所主系统的情志—悲和肾所主系统的情志—恐。
到此,我们就触及到了问题的关键部分——
问:怒这种情志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
答:是在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
推论:那么,尊重需要是不是产生自肝所主系统呢?
问:悲这种情志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
答:是在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
推论:那么,爱与归属需要是不是产生自肺所主系统呢?
问:恐这种情志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
答;是在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
推论:那么,安全需要是不是产生自肾所主系统呢?
就这样,我终于走进了人类精神机体,开始了对它内部情况的探究。
这一探究工作我已进行了十六、七年。87年当年,我就把探究的初步结果写了出来,那应该说是本书的第一稿。88年我写出第二稿。以后又断断续续地写出第三稿。2002年3月1日,我开始写这本书的第四稿,也即读者现在看到的这一稿。
第一章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
与人类精神机体

既然我对人类精神机体的探究工作与《黄帝内经》联系在了一起,那么就让我们先来谈谈《黄帝内经》,谈谈《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所赖以建立的“五行学说”。

应该说,发现人类精神机体的并不是我,而是《黄帝内经》;或者说,我发现《黄帝内经》所解析的人的机体,并不只是人的生理机体,同时也是人的精神机体。
为什么这样说呢?
让我们先引述《黄帝内经》中的几段文字看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灵枢·本神第八》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
面对这样的文字,谁能说得清它们解析的究竟是人的生理机体,还是人的精神机体呢?因而只能说:它们解析的既是人的生理机体,又是人的精神机体。
对比西方生理学,我们承认,那里面解析的是地地道道的人类生理机体,而《黄帝内经》就没有这么“纯粹”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首先,在中国古人的意识中,生理与心理、或物质与精神的区别还不象我们现代人这样明确。
其次,人体是人的精神机体与人的生理机体的混合体(我没有用“统一体”这个词),因而人体的绝大部分活动、绝大部分现象,你都很难说是纯生理性的或是纯精神性的,而只能说是精神机体与生理机体混合作用的结果。譬如吃饭,应该说是典型的生理活动,象动物那样茹毛饮血、生吞活剥,我们承认是地地道道的生理活动;但我们人类,却要对食物择洗切,煎炒炸,要求有色香味,然后才开口进食。很明显,人已对食物进行了再创造,而创造是唯独精神机体才有的功能,只有生理机体的动物是创造不出任何东西的。因而,人的吃饭是一项兼具精神性与生理性的活动。
再次,《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医学著作,它主要是阐示人的生理机体的病变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疾病,作为人体的一种现象,除去少量几种外,绝大部分都不是单纯的生理疾病或单纯的精神疾病,而是精神机体和生理机体共同作用或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黄帝内经》在探究人的生理疾病的病因时,也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人的精神机体。
有人会问,西方医学也是研究人的生理机体的病变情况及治疗方法的,为什么它就没有涉及到人的精神机体呢?这是因为,西方医学,正如前面听说,是建立在西方生理学的基础上的,而西方生理学是建立在对人的尸体的解剖的基础上的。当一个人死去时,首先他的精神机体已消失了,接下来他的生理机体也被解剖得七零八落,这样西方生理学所揭示的人的生理机体就只是人体各部分器官、各部分组织机械的组合。因而,当人的生理机体的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西方医学不但不能从精神和生理两个方面去探寻其原因,而且不能从生理机体的整体角度去探寻其原因,而只能“头病医头,脚病医脚”。
而《黄帝内经》中的生理学理论是建立在研究人的活体的功能的基础上的,而人体的绝大多数功能(包括精神功能和生理功能)的发挥,要靠人的精神机体和人的生理机体的共同作用,要靠两个机体内部许多以至所有器官的协同作用。这样,《黄帝内经》在向我们描摹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类生理机体时,也向我们勾勒出了人类精神机体的轮廓。
也即,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集精神机体与生理机体于一体的人类生命机体。
将人的精神机体与生理机体混起来有混起来的好处,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人的活动、人的现象;分开来则有分开来的益处,有利于我们对两个机体分别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比较明确地了解各个机体的具体情况。
在中医学对人的生理机体已研究了至少两千多年、并已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我们所要做的是:把中医学中涉及到的人的精神机体的部分抽绎出来,对它们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细致的研究。
首先,人的精神机体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很简单,人的精神机体与《黄帝内经》中所揭示的人的生理机体的结构是一样的,都是“五行结构”。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五行学说”。

纵观古今中外,也许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种学说能象“五行学说” 一样,遭遇过如此大起大落的命运了,用从被捧至九天到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形容,恐怕也过分不了多少。
“五行学说”大概产生于殷朝,从秦汉始,便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并至少持续了上千年。在那个时代,“五行学说”可以说成了中国古人进行思维活动的基本平台(就象现在被应用于绝大多数计算机的操作平台——windows软件一样),涉入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医学、农学、建筑学等领域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另外,卜筮、星占、堪舆、相学、符咒及炼丹等迷信活动也借“五行学说”兴妖作怪,盎惑人心,正是这些迷信活动导致了“五行学说”后来的厄运,以至到近现代,它被当作“迷信的大本营”扫进了“回收站”。
“五行学说”这种不正常的遭遇,倒并不怪乎“五行学说”本身,而是反映了我们心智的不正常。它既不象我们祖先所认为的那样神乎其神、无所不能,也不象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这样毫无价值、不值一提。“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方法论,象任何工具、任何方法论一样,也有它的适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外使用,难免要出现谬误;在这个范围内使用,它还是很有价值的——中医学不是籍助它取得了大量有益于人类的辉煌成果么!那么,“五行学说”的应用范围在哪里呢?
让我们从“五行学说”的来源说起。
关于“五行学说”的来源,学术界有好几种观点,比较可靠、并得到公认的只有一种,即“五材说”。“五材说”可以说是一种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的学说,它认为世间万物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
能将世界纷繁多样、数不胜数的物质分为五大类,说明已具备了相当高的概括能力。我感兴趣的是原始意义上的“五材说”,或曰“五材说”之前的“×材说”。
动物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是即时即地式的,因而是零散的。人类在刚产生的时候,对世界的认识差不多也是这样。我们前面说过,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在于它拥有精神机体。随着其精神机体的发育,人类首先具有了贮存能力,既能贮存物质实物也能贮存对物质认识的结果。日积月累,贮存的东西逐渐多了起来,同时人类的精神机体也发育到了新的水平,这时人类就开始对贮存的东西进行整理,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分类。在中国先人(比古人还要古的人)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的同时,印度先人和希腊先人也在着手做同样的事情。开始的时候,可能分出十几类、几十类乃至上百类,就象当初我对人的精神追求的分类那样。经过反复的筛选,最后印度先人将世界万物分为地、火、风、水四类;希腊先人分为水、火、土、气四类;中国先人则是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类。
但是,这三种分类结果都有明显的缺陷,即不该把火、风罗列进去,因为它们属于物质的现象,而不是物质,因而应予删除。删除的结果,印度先人的分类只剩下两类,希腊先人的只剩下三类,中国先人的则只剩下四类。
现在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份遗产上。我们发现,在将火删除掉以后,金又可归并到土中,这样只剩下了土、水、木三类物质。这是不是意味着“五材说”以至“五行学说”破产了呢?不!因为恰好有另外两种物质应被收纳进来:一是气,二是动物。这样新的分类结果仍是五类,即:土、水、木、气和动物。不过,我觉得将“土”改为“地”、将“木”改为“植物”更好一些,它们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应该是:土行—气;金行—地;水行—水;木行—植物;火行—动物。
这一分类结果正确与否,我想它应符合三个原则:
1.都是物质——没有象火、风之类的现象;
2.不可兼并——五类物质中任何一类都不能被兼并到其它类中;
3.此外万物——世界万物没有不能被归并到这五类物质中的。
读者朋友不妨用这三个原则衡量一下这一分类结果的正谬。
分类分好了,系统也就出来了。因为每一类物质组成一个系统,这五个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现代科学认为,地球的表面结构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如果再将生物圈细分为植物圈和动物圈,就与我们以上的划分结果基本上一致起来了。
有人会说,五行指的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形态、五种功能或五种属性。对此,我的回答是:“五行学说”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分出许多个层次,而它的基础、它的第一个层次必须是、也只能是五种物质,因为形态也好,功能也好,还是属性也好,都不能单独存在,而必须依附于物质,因为它们都是在对物质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都是五行学说中次于五种物质的另外几个层次,都是在五种物质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可能正是由于这些推演,才使“五行学说”避免了解体的厄运,因为正如前面所述,作为五行学说之来源的“五材说”有着明显的缺陷。
尽管这样说,我们却可以抛开这一切,而认为最使“五行学说”免于解体之厄运的是:我们的祖先抓住了“五”这个数字。因为我们地球世界的结构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所以抓住了“五”这个数目,就抓住了我们地球世界的关键,切中了我们地球世界的肯綮:这才是“五行学说”最神奇、最有价值的地方。
如果有人对地球世界的结构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这一观点持有疑议,那么我再给你举一个事实:《黄帝内经》揭示出的人类生理机体也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人类生理机体是地球世界的产物,既然人类生理机体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那么地球世界也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两眼一鼻的子女不可能由两鼻一眼的父母生育出来。
如果有人对人类生理机体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也持有疑议,那么我还可以再举一个事实:我们人的手指为什么偏偏是五个?答案是:因为我们的生理机体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它的各个部位也相应地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五个手指分别代表着五个系统。手是这样,脚是这样,眼、耳、头等部位是这样,甚至手上的一个手指、脚上的一个脚趾也是这样。
同样,既然地球世界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那么地球世界的所有产物都是由五个系统组成的:地球世界在结构上统一于五行结构。
但是,不同等级的产物却在结构上有完整与不完整的区别,人类生理机体是结构最完整的产物之一。这一点,我们留待后面细论。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五行学说适用于研究地球世界的产物,也即自然界的产物(如上面所提到的地球、人类生理机体等),却不适用于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因为前者具有确定性,而后者不具备确定性。同样,五行学说也不适于研究人文领域的现象。至于人文领域的产物,因为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确定性,所以“五行学说”也很少能适用。
关于“五行学说”不适用和很少能适用的地方,下面我举几个例子谈一下。
一、声音。无论自然界的声音,还是人为的声音,都属于象。有人套用“五行学说”,将声音分为宫、商、角、征、羽五个音阶,现代人则分为1 、2、 3 、4 、5、 6、7七个音阶,其实也可分为21个(高、中、低各七个音阶),甚至还可分得更多。为了能将声音与“五行”套上,所以只分五个音阶,这就实在是削足适履了。
二、时令。寒暑更替,是自然界的现象。人们为了把握一年中寒暑交替的规律,分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有人为了在这方面套用“五行学说”,硬从夏季中又分出个长夏以凑成五季。但季节是人为划分的结果,可以分成四季,又可分成一季(如赤道地区),也可分成两季(冷季和暖季),还可分成六季(每两月一季)、十二季(每月一季)及二十四季(每个节气一季)……总之没有什么确定性可言,“五行学说”如何适用?
三、五德终始说。“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末期齐人邹衍将“五行学说”应用于政治领域而建立的一套学说。邹衍的著述基本上都已失传,但在《吕氏春秋·应用篇》中保留着关于“五德终始说”的比较完整的记述,由于篇幅不长,我们兹引述如下:
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伐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现代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套荒唐可笑的杜撰,但“五德终始说”却影响中国的政治历史长达两千多年之久。实际上,王朝的兴替、帝王的更换基本上都是人为的结果,其中很少有确定性可言,因而套用“五行学说”进行解释和预测就过于荒谬。
至于董仲舒等人将五行学说套用到伦理领域,就更是牵强附会了。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可举出许多,总之误用、滥用“五行学说”的现象非常严重。实际上,在第一部比较完整地记载“五行学说”的典籍《尚书》中,“五行学说”就被应用于事、德、福及庶征等不适用的地方。谬种流传,愈传愈谬,到后来连许多巫术也借“五行学说”树起自己的大旗,壮已声威,唬弄众生,使“五行学说”背上了很坏的名声。
以至于到现在,谁若对“五行学说”感兴趣,人们就认为他有迷信思想;以至于到现在,学者们大都不敢、不愿或不屑涉足“五行学说”,想找一本专门介绍和研究“五行学说”的书都很困难;以至于到现在,不但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五行学说”,连中国人自己对它都很隔膜。
如此对待一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长达两千多年广泛影响的学说,是很不应该的事情。我想,我们现在应该正视“五行学说”,拨开笼罩在它身上的重重迷雾,解开缠绕在它身上的层层乱藤,还原一个朴素的“五行学说”,或重建一个科学的“五行学说”,从头理清它的内容,重新确立它的价值。
如此,“五行学说”必将大有益于现代人类。

前面已经说过,“五行学说”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分出许多层次,现在,我们只粗略地勾勒以下几个层次。
居于次一层次的是“五行归类论”,即将世间万物分为五大类,它们不是金、木、水、火、土,而是气、地、水、植物、动物。
居于再次层次的是“五行系统论”,即五大类物质中每一类构成一个系统,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金、木、水、火、土不是专指五类物质,我们仍用它们作为五个系统的名称。
接下来的层次有——
“五行关系论”,即五个系统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以共同维持整体的动态平衡。
“五行性能论”,即五个系统中,土行系统具有稼穑的性能,金行系统具有从革的性能,水行系统具有润下的性能,木行系统具有曲直的性能,火行系统具有炎上的性能。
以上几个层次的内容,是人们公认的、经常提到的“五行学说”的内容。另外,我认为,“五行学说”中还有一个层次的内容,即“五行生成论”。这一层次的内容按说应从属于“五行关系论”,但“五行关系论”解析的是“关系”,而“五行生成论”解析的是“过程”,因而应被视为一个单独的层次。
“五行生成论”的内容是:从土行生化出金行生化出水行生化出木行生化出火行的过程,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的整个形成过程。
下面,我就用“五行生成论”解析一下地球机体的形成过程。
最早的时候,地球只是一个巨大的气团,这时它正处于它的土行—气系统的形成阶段;
土行—气系统形成以后,慢慢地,它自身发生了分化,其中轻清的部分仍氤氲在周围,继续作为土行—气系统存在;而其中重浊的部分则向中间凝聚,开始形成金行—地系统;
金行—地系统形成以后,它与土行—气系统时时相濡,久而久之,地面上就出现了水,这就进入了水行—水系统的形成阶段;
有气、地和水,便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于是地球世界渐次进入了木行—植物系统和火行—动物系统的形成阶段1。
这一过程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量的由大到小:气系统大于地系统大于水系统大于植物系统大于动物系统。
二是质的由低到高:气系统低于地系统低于水系统低于植物系统低于动物系统。
此外,这一过程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前面的系统在生化出后面的系统之后,一方面它或它们继续存在,一方面它或它们又内化到了后面的系统中,成为后面系统中的子系统。因而——
气系统有一个系统:气系统;
地系统有两个子系统:气系统和地系统;
水系统有三个子系统:气系统、地系统和水系统2;
植物系统有四个子系统:气系统、地系统、水系统和植物系统;
动物系统有五个子系统:气系统、地系统、水系统、植物系统和动物系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理机体都有五个系统的原因。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地球万物都是同构的、都是五行结构、但有全与不全的原因。
这还只是从结构上说的,在前面系统内化到后面系统中去的同时,前面系统中的内容也随着内化到了后面的系统中。
因而,我们人类和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的生理机体在结构上最完整、在内容上最完备。
因而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理机体可以说是浓缩了的地球:与地球机体一样,我们人类和动物的机体也是由气系统、地系统、水系统、植物系统和动物系统组成的。
作为生命机体的五个系统,它们也要进行生命活动,因而也要不断地吸收入能量。人类和动物生理机体内的五个系统需要不断地从地球机体的五个系统中分别吸收入相应的能量。这一点就为每个人所熟知了,因为:
我们体内的气系统需要不断地从地球气系统中吸收入空气;
我们体内的地系统需要经常地从地球地系统中吸收入钙、铁、磷、锌等;
我们体内的水系统需要经常地从地球水系统中吸收入水;
我们体内的植物系统需要经常地从地球植物系统中吸收进粮食、蔬菜、水果等;
我们体内的动物系统需要经常地从地球动物系统中吸收进肉。
在即将结束这部分叙述的时候,我想提一个在我脑海中萦绕了很久、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问题。
如果我们谈论一个人,譬如张三,他为什么长成这样一副样子,我们会归因于他父母的遗传。如果我们问,为什么我们人类长成这样一副样子,我们可以归因于地球的造化,因为地球是我们的父母。然而,地球为什么长成这样一副样子,我们是不是也该归因于地球的父母?那么,地球的父母是谁,他们又在何处呢?
前面我们在叙述地球形成过程的时候说到,地球最初的时候只是一个巨大的气团,但那个气团不是工厂烟囱里冒出的煤烟,不是农村土路上马车过后扬起的灰土,不是春季从中国北边刮来的沙尘——在几十亿年前的那个气团中,是不是已潜藏着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地球的种因,而这个种因又是从何处而来的呢?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难以解答的问题,却也是一个非常非常耐人寻味的问题。

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精神机体是从哪里来的,或者,人的精神机体是如何形成的?
人的精神机体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演化的结果。
在上一节中,我们介绍了地球机体的形成过程,但那是物质性地球机体,我们可以称为地球物质机体。它的形成过程呈现为它的五个系统渐次形成的过程,相应地,这五个系统也是物质性的。
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什么呢?
在地球物质机体形成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地球精神机体的形成过程,它同样呈现为它的五个精神系统渐次形成的过程。这五个精神系统与五个物质系统是一一对应的,在每一个物质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一个精神系统的形成过程。
当第五个物质系统在某类物质身上形成时,这类物质便动了起来,因而它被称为动物;同样,当第五个精神系统在某类精神身上形成时,这类精神也动了起来,按照传统的叫法,我们称它为灵魂。
某类精神!难道精神也可分类吗?可分,也不可分。
之所以说可以分,是因为在只有一个物质系统的气身上有着一个只有一个精神系统的东西,我们不再专门为它命名,只称它为气精神系统,相应地还有有着两个精神系统的地精神系统、有着三个精神系统的水精神系统、有着四个精神系统的植物精神系统和有着五个精神系统的动物精神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万物有灵论”是正确的。
之所以说不可以分,是因为精神作为整体才能存在。这一点不同于物质,物质可以作为只有一个系统的气存在,可以作为只有两个系统的地存在,可以作为只有三个系统的水存在,也可以作为只有四个系统的植物存在,还可以作为有着五个系统的动物存在,但精神却只能作为有着五个系统、并且这五个系统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的灵魂才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万物有灵论”又是错误的。
由此,就涉及到了本书的一个重要命题,即:精神是一个整体。
由此,就需要对前面的一句话给予纠正。这句话是:“当第五个物质系统在某类物质身上形成时,这类物质便动了起来,因而它被称为动物;同样,当第五个精神系统在某类精神身上形成时,这类精神也动了起来,我们称它为灵魂。”这句话的前半句是正确的,即:“当第五个物质系统在某类物质身上形成时,这类物质便动了起来,我们称它为动物”。的确,当第五个物质系统在这类物质身上开始形成时,这类物质便动了起来,但最先动的是最低级的动物。从开始形成到完全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进行当中,出现的动物越来越高级。当这个物质系统完全形成时,地球物质机体也完全形成了,其标志就是最高级动物的产生。
这句话的后半句是:“当第五个精神系统在某类精神身上形成时,这种精神也动了起来,我们称它为灵魂。”这后半句就说得不正确、或不准确了。实际上,无论在第五个精神系统在这类精神身上开始形成时,还是在形成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上,这类精神都没有动。一直到第五个精神系统完全形成时,这类精神才动了起来,这就是灵魂。其原因也就是:精神是一个整体,因而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存在。
灵魂的出现,或者灵魂的形成,标志着地球精神机体的形成。
灵魂是伴随着最高级动物的形成而形成的,它是在最高级动物的内部形成的,这种有灵魂的最高级动物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人类。
人类的出现,既标志着地球物质机体的形成,也标志着地球精神机体的形成,也就是说,地球物质机体的形成过程和地球精神机体的形成过程同时完结于人类的出现。
自从生化出人类已来,地球世界就再没有生化出更高级的产物,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地球世界的发展就由自然的进化转变成了人为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既使自己的精神机体得到成长,同时也创造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个文明世界。
当然,尽管人类已在地球上出现几百万年,但人类的精神机体却远未成熟,人类还经常做出许多幼稚而愚蠢的事情;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世界也远未完善,还有着许多不文明的地方。因而人类还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既使自己的精神机体渐趋成熟,也使自己创造的文明世界日臻完善。

上一节中我们谈到,当第五个物质系统在某类物质身上开始形成时,这类物质便动了起来;当第五个精神系统在某类精神身上完全形成时,这类精神便也动了起来。由此我们揣想,“五”这个数字大可能是激活地球世界的密码:输入这个密码,地球世界才活动起来;不输入这个密码,地球世界则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
另外,地球世界的结构是五行结构,所以抓住了“五”这个数字,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地球世界——“五”这个数目又对应着地球世界的整体性。
因而,上面所说的“动”是整体的动。能动的物质——动物是这样:动物是包含有五个物质系统的整体;能动的精神——灵魂也是这样:灵魂是包含有五个精神系统的整体。
因而,中国人由于建立了“五行学说”,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动态的地球世界。但我认为,“五行学说”只是“蛋”而已,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才是“鸡”。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地、动态地看待地球世界。至于这种思维方式是先天的,还是由地理、气候、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等后天因素造成的,现在还不好下结论。但正是有了这个“鸡”,才有了“五行学说”“这个蛋”。
与中国人相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静态地、孤立地看待地球世界。地球世界本来是一个整体,西方人却把它孤立成一个个的部分进行静态的分析研究。西方人认识世界的理论基础大概就是希腊先人提出的“四根说”(即认为地球万物是由水、火、土、气四类基本物质组成的),但无论是四类物质还是由四类物质构成的四个系统,都不能构成地球世界的整体,都不能激活地球世界。这种思维方式的弊处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它的益处也很明显,即:西方人对他们孤立起来的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这一点可以说表现在西方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单就生理学领域而言,西方人不仅研究透了人体中的每一个系统、系统中的每一个器官,而且研究透了组成器官的组织、组成组织的细胞以及组成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直到今天,西方人还在执着地继续细分下去。
西方人却不能把他们研究透了的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有人会说,西方生理学所揭示出的人类生理机体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吗?这与其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如说是一个机械组合的“全体”。组成人体的各个零件、各条线,西方人都清理出来了,并且他们对各个零件、各条线都进行了精细的研究,然后他们把各个零件组装起来,用线连好,再通上电——于是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是一个电器,一个机械,一个只能吃喝拉撒睡的植物人,一个动不起来的人体。用对它的认识结果不但不能解释人的种种活动,就连动物的追逐、打斗、嬉戏、好奇及求偶之类的活动也解释不了。
上面提到了植物人,实际上我一直在想,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植物水平上的地球世界相契合:西方人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四根说”,植物机体也是由四个系统组成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静态的,植物也是静态的……二者还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在此我们就不细论了。
以上这段话好象是在贬低西方人,但我说的是一个方面的事实。我要说的另一个方面的事实是:中国人好象是揭示出了一个整体的、动态的人类生命机体,但是,中国人却没有研究好这个机体中的任何一个器官,即便心肝肺脾肾这些器官名称,在中医学中所指的也并不是五个器官,而是五个分别发挥着某种特定功能的系统。实际上,中医学所揭示出的人类生命机体,主要就是这五个系统的关系而已。如果对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缺乏精细的研究,那么所揭示的这个整体就只是一种表像而已。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山,那么中国人是站在山顶,能看到山的全貌,却看不清山的各个部分;而西方人,对山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精细的考察,却看不到山的全貌。
看来,在贬低西方人的同时,我们也无法抬高自己。无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都不是健全的思维方式。健全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既能象中国人一样进行动态的整合,又能象西方人一样进行静态的分析;在把握好动态整体的的同时又能进行静态的分析,在进行静态分析的同时又不失去动态的整体。

前面我在写到“当第五个物质系统在某类物质身上开始形成时,这类物质便动了起来;当第五个精神系统在某类精神身上完全形成时,这类精神便也动了起来”这段话时,为其中的“开始”和“完全”两个词加了着重标志,这里面有什么涵义吗?
当第五个物质系统刚开始在动物身上形成,动物就动了起来,也就是说,第五个物质系统还没有在动物身上完全形成,特别是还没有与其它四个物质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动物的动并不需要五个物质系统的统一;最关键的是:物质不具有统一性。
精神则不一样,当第五个精神系统完全形成,特别是已与其它四个精神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时,灵魂才动了起来。也就是说,精神之动需要五个精神系统的统一;最关键的是:精神具有统一性。
这个问题非常非常重要,它是决定人之为人的关键,到后面我们还会好好探讨。在此我先举两个事例简述一下。
第一个事例是:动物的行为没有统一性,饿了它就吃,渴了它就喝,困了它就睡,胀了它就拉撒……非常随意,非常机械;而人,由于精神具有统一性,所以人的行为往往出于前思后想、统筹安排,所以人能建立统一的自我,所以将来人类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健全的、美好的人类世界。
第二个事例是:水泥、钢筋、砖瓦及玻璃等物质并不能构成一个整体,是人的设计和建造使它们构成了楼房这样的整体,而设计和建造都是出于人的精神机体的作用。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可以举出无数个。
地球物质机体的形成过程和地球精神机体的形成过程同时完结于人的出现,因而人的生命机体既是一个有着五个物质系统的物质机体,又是一个有着五个精神系统的精神机体。
因而,无论从物质意义上讲,还是从精神意义上讲,人的生命机体都是一个浓缩了的地球。
由于人的物质机体没有统一性,而人的精神机体具有统一性,因而人的生命机体统一于人的精神机体。相应地,地球世界也是统一于地球精神机体,具体地说,是统一于人的精神机体。
因而,将人类说成是宇宙之主宰是过分抬高了人类,将人类说成是一具躯壳、一粒微尘又是过分贬低了人类。确切地讲,人类是地球世界的最高产物,也是地球世界的主宰。
但是,由于人类的精神机体还远不成熟,人类还很不胜任他作为地球主宰的职责。
另外,研究一个对象,首先应该为它选择一个合适的背景:研究阿胶,就应选择山东省东阿县作为背景;研究煤块,就应选择煤矿作为背景;研究北极熊,就应选择北极作为背景……选择的背景不当,就会使所研究的对象失去很多原貌,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就会大打折扣。宋儒真德秀有句话说得好:“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于树头枝底见活精神也。”
那么,研究人类的合适背景是什么呢?选择宇宙作为背景是太大了:同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比起来,人类真等同于区区微尘、昙花一现;选择社会以至实验室又太小了:社会生活并不能反映人的全貌,而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类更如同管中窥豹。
人类既然是地球世界的产物,又以地球世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那么研究人的恰当背景就应当是地球世界。

人类生命机体是地球世界的缩影。前面我们主要从结构方面讲述这个观点,下面我们再从内容方面讲述一下。
人类精神机体和人类物质机体内分别包含着什么内容呢?这还须从地球精神机体和地球物质机体说起。
地球物质机体内包含的当然是物质,地球精神机体内包含的当然是精神。物质的基本存在1是质料——我称之为物质质料,精神的基本存在则是精神质料。最初的时候,地球只是一大堆物质质料,在物质质料内则包含着相应的精神质料;随着地球的演化,物质质料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成了物体,物质质料中的精神质料也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成了物体的精神;具有同样组合方式的一种种物体组合成一类物质,这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物质系统,这一种种物体内的精神也相应地组合成一类精神,这类精神构成了一个精神系统;旧的物质系统生化出新的物质系统,新的物质系统又生化出更新的物质系统,最后总共形成了五个物质系统,这五个物质系统共同构成了地球物质机体;相应地,最后总共形成的五个精神系统共同构成了地球精神机体。
地球物质机体的生成过程和地球精神机体的生成过程同时完结于人的出现,因而,从内容的角度讲,人的物质机体是地球世界所有物质的总和;人的精神机体是地球世界所有物质之精神的总和1。
至于最初的物质质料、最初的精神质料是如何进一步演化成了有机体,有了生命;生命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演化出了一级高过一级的生命,直到演化出人类这种最高级的生命——这是当代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正孜孜探究的一个艰深课题。本书当然不能解决这个课题,我们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结合关于这个课题的所有研究成果,对这个过程做出尽可能系统、尽可能详细、尽可能准确的解述。
第二章 人类精神机体的能量系统(A)
先从总体上说说

本书的主题是人类精神机体。由于人类精神机体与人类物质机体是一对双胞胎(一对体相同、性相异的双胞胎),所以在谈这个的时候不能不扯到另一个。
就我们的主题而言,前面可以说主要是从外部的角度、形成过程的角度粗略地勾勒了它的轮廓。从现在开始,我们从内部的角度、运作的角度继续对它进行探究。
极其复杂的人类精神机体在构造上倒类同一部简单的手机,也是由功能部分和能量部分组成。它的能量部分是以五脏为主的部分,它的功能部分是以大脑为主的部分。
下面,我们首先进入能量部分。

人的精神机体作为生命机体,在不断地进行着生命活动,也就在不断地损耗着能量,因而也就需要不断地补充能量。人的精神机体需要补充的是什么能量呢?
前面我们在探究人的物质机体时说,人的物质机体是地球物质机体的缩影。反过来,地球物质机体又是人类物质机体的生存环境,人类物质机体需要从地球物质机体中补充能量,具体地说,是人类物质机体的五个系统需要分别从地球物质机体的五个系统中补充进气、地、水、木、肉五种能量。人的精神机体是地球精神机体的缩影,按说它的五个系统也需要从地球精神机体的五个系统中补充进五种相应的能量。地球精神机体的五个系统中分别包含着什么东西呢:五种精神?五种信息?五种能量?或者五种其它什么东西?总之现在看来里面黑洞洞的,还看不清到底是什么。我们暂且先回到它们的出口处,从它们与外界的交流中一点点摸索它们的踪迹。
既然人的精神机体是地球精神机体的缩影,那么研究地球精神机体就应从研究人的精神机体入手。在引言中,我们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中医学的“藏象学说”,初步确定人体的肝主系统(以肝为主的系统)需要的能量是尊重,肺主系统需要的能量是爱与归属,肾主系统需要的能量是安全。但是,人类精神机体从根本上需要的并不是这些能量,而是由这些能量形成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们在本书中将进行初步的探究。
事实上,人类物质机体从根本上需要的也并不是地、气、水、木、肉,而是由这些物质形成的某些东西,如维生素、蛋白质之类;而且即便维生素、蛋白质之类也不是人体从根本上需要的东西,而是其它什么东西。至于具体是什么东西,这是有关学科已揭示或正研究的问题。
因而,尊重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及安全需要等,不是人类精神机体的目的性需要,而是手段性需要。我们暂且从这个层次上研究人类精神机体所需要的能量。
肝主系统需要的是尊重,肺主系统需要的是爱与归属,肾主系统需要的是安全,那么心主系统和脾主系统需要的各是什么呢?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列出的基本需要是五种,人类精神机体的系统恰好也是五个,如果按这二者的对应关系推的话,那么心主系统的需要应该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脾主系统的需要应该是生理需要。
但并非如此简单,在此我们先指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三个错误。
首先,它将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混为一谈,因为居于第一层次上的生理需要是物质需要,而居于其它层次上的大体都是精神需要。而在人的精神机体中,脾主系统所产生的需要应是一种精神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知识。因为在人的物质机体中,脾主系统的腑——胃收纳进来的是食粮,脾需要储藏的能量是从食粮中分化出来的精气;而在人的精神机体中,胃收纳的同样是“食粮”,不过精神意义上的“食粮”是信息,脾需要储藏的能量是由信息加工而成的知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有很多话要说。
其次,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居于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自我实现之前首先要形成个“自我”。也就是说,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之前,首先产生的是自我形成的需要、或自我统一的需要。譬如,在让一部计算机工作之前,首先得把它的基本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实际上,马斯洛倒也没忽略自我形成的需要,而是把自我形成的需要包含进自我实现的需要中了——也就是说,马斯各所忽略的是:没有将自我形成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区分开。这一点是不能被允许的,因为自我形成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它问题都好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其它问题都不能得到真正解决。
因而,我认为:心主系统所产生的需要是自我形成的需要,或自我统一的需要。
这倒是一个目的性需要。但为了与其它系统的手段性需要一致起来,我们应该找出与自我形成需要相关的手段性需要,即自我形成的需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性需要的满足而满足的呢?是自主需要。
在欣赏西方文艺作品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你长大了,该是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了。”一个人,如果不能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如果不肯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如果不敢为自己做的决定承担后果,那么他的自我就不能形成,他的精神机体就不会成熟。
一个人的自主需要的产生,并不是外部强加给他的,而是当他成长到一定阶段上,在他的机体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如果没有产生,那么要么是他的精神机体有先天的缺陷,要么是受到过严重的精神伤害。早的话,产生在一个人的十六、七岁到十八、九岁上,一般是产生在二十来岁上。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他只有顺利地或比较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他的自我才能形成,他的精神机体才能成熟,他才能真正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
所以,我将心主系统的需要确定为自主需要。
第三.马斯洛颠倒了爱与归属需要和安全需要的顺序。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居于第二层次的是安全需要,居于第三层次的是爱与归属需要,即安全需要先于爱与归属需要而产生;或者在两种需要都没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更为强烈、更具优势、更能支配一个人的行为。但是按“五行生成论”的顺序,是土——金——水——木——火,即居于金行的肺主系统的爱与归属的需要先于居于水行的肾主系统的安全需要而产生,前者比后者更基本、更具优势,因而更应先得到满足。
按五行生成论推出的结果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我们不妨设计一种情境:有一个人,他的家中有他的父母妻儿,这天他从外面回来,看到家里着了大火。试想,这时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去救他的亲人呢,还是为保住性命而置他的亲人于不顾呢?答案很明确: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选择前一种。也就是说,爱与归属的需要比安全需要更为基本、更具优势、更能支配一个人的行为。因而,居于第二层次的应是爱与归属需要,居于第三层次的才是安全需要。
为使五个系统的五种需要的名称大体一致,我将“爱与归属需要”简称为“关爱需要”。“关爱”的含义能包容“归属”的含义,“归属”的含义却不一定能包含“关爱”的含义:得到关爱必能有所归依,有所归依却并不一定能得到关爱;一个人归属到一个集体中不一定能得到关爱,得到关爱的地方才应是他的归属所在。
到此为止,我们将人类精神机体中五个系统的需要暂拟如下——
五行 五个系统 五个系统的生理组成 五个系统的精神需要
土 脾主系统 脾—胃—肌肉—口 知识需要
金 肺主系统 肺—大肠—皮肤—鼻 关爱需要
水 肾主系统 肾—膀胱—骨—耳 安全需要
木 肝主系统 肝—胆—筋—目 尊重需要
火 心主系统 心—小肠—脉—舌 自主需要

在上一节末尾的列表中我们看到,每个系统分别是由四种器官组成的,四种器官分别属于四个范畴。具体分属情况是——
脏 心 肝 肾 肺 脾;
腑 小肠 胆 膀胱 大肠 胃;
体 脉 筋 骨 皮肤 肌肉;
官 舌 目 耳 鼻 口。
也就是说,每个系统是由一种脏、一种腑、一种体和一种官组成的。说“一种”而不说“一个”,是因为象脉、筋这样的器官不能论个,并且称它们为“器官”是否合适还成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们暂且先这样使用。
每个系统内的四种器官各有分工:脏为主官,腑为副官,官是情报人员,体为执行人员。
“脏”在中医学里称为“藏”,它既有名词的含义,即指脏器官;又有动词的含义,即指“贮藏”。可以说,名词含义指的是脏器官们的名称,动词含义指的是脏器官们的功能或职责。
每个能量系统都担负着向功能系统供应某种能量的工作,为了保证这种工作的正常进行,每个系统都要贮藏一定量的某种能量,贮藏的工作就由每个系统的脏器官负责。当一个系统贮藏的某种能量出现不足、需要补充时,该系统的脏先指使该系统的官从外界收集有关这种能量的情报,然后根据官收集来的情报,指挥腑,腑又带领着体从外界摄取这种能量。
这是一种摄取能量的方式。另一种摄取能量的方式是:脏只需向腑发出所贮能量出现不足、需要补充的信号,腑在接到脏的信号后,先指使官从外界收集有关这种能量的情报,然后根据官收集来的情报指挥体去从外界摄取这种能量。
这样两种摄取能量的方式实际上代表着两种操作机制:
第一种方式代表的机制中,脏是指挥官,官是情报员,腑是执行者——我们称它们为第一套机制;
第二种方式代表的机制中,腑是指挥官,官是情报员,体是执行者——我们称它为第二套机制。
在第一种方式中,第二套机制实际上是被包含在第一套机制中,或者说是受第一套机制控制的;
在第二种方式中,如果腑不听从脏发出的信号,或者脏没有发出信号,以至于根本就不存在——这时情况会怎样呢?
我们说,腑也有它的需要。在它听从脏的要求时,它的需要就是脏的手段性需要。腑按照脏的需要摄取到的能量还比较粗糙,它要先进行一番粗加工后再传送给脏;脏将腑呈送来的能量再进行一番细加工后贮藏起来——这样一次以脏为主的收集能量的工作就完成了。
当腑不听从脏的要求、或听不到脏的要求时,腑的需要就成了腑自己的需要。
那么腑的需要是什么呢?从作为脏的需要的手段性需要的角度,我们暂且推出五个腑的需要分别是——
脾主系统中的脏是脾,腑是胃,脾的需要是“知识”,那么胃的需要就应该是“信息”。将脾的需要和胃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收集信息的需要。因而,脾主系统可以命名为“知识——信息系统”。
肺主系统中的脏是肺,腑是大肠,肺的需要是“关爱”,那么大肠的需要就应该是“亲合”。将肺的需要和大肠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为了得到关爱而进行亲合的需要。肺主系统可以命名为“关爱——亲合系统”。
肾主系统中的脏是肾,腑是膀胱,肾的需要是“安全”,那么膀胱的需要就应该是“护卫”。将肾的需要和膀胱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为了保证安全而进行护卫的需要。肾主系统可以命名为“安全——护卫系统”。
肝主系统的脏是肝,腑是胆,肝的需要是“尊重”,那么胆的需要就应该是“争强”。将肝的需要和胆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为了获得尊重而争强的需要。肝主系统可以命名为“尊重——争强系统”。
心主系统的脏是心,腑是小肠。心的需要原拟为“自主”,但“自主”是主体(机体的主人)针对外界而言,就主体内部而言,我觉得拟为“主控”更为合适。心的需要是主控,那么小肠的需要就应该是“享受”。为什么认为小肠的需要是“享受”呢?在《黄帝内经》中,“小肠”被称为“受盛之官”,此处“享受”一词既包含着这个意思,即“享纳、接受”的意思,也包含着普通意义上“享受”一词的意思。将心的需要与小肠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为了主控而要求享受的需要。心主系统可以命名为“主控——享受系统”。
由此,单从能量的角度看,人的五个精神系统与五个物质系统的对应情况是——
知识——信息系统:脾—胃肌—肉—口;
关爱——亲合系统:肺—大肠—皮肤—鼻;
安全——护卫系统:肾—膀胱—骨—耳;
尊重——争强系统:肝—胆—筋—目;
主控——享受系统:心—小肠—脉—舌。

上面我们是从腑的需要作为脏的需要的手段性需要谈的。
当腑不听从脏的需要、或听不到脏的信号时,腑的需要就成了它自己的需要,小肠、胆、膀胱、大肠和胃这五个腑自己的需要便分别是单纯的享受需要、争强需要、护卫需要、亲合需要和收集信息的需要。
每个腑也有自己的需要?的确如此。就人类精神机体而言,整个机体有整个机体的需要,机体中每个系统有每个系统的需要,每个系统中每个器官有每个器官的需要。这还只是具体到器官的层次上说的,如果对人类精神机体的研究进一步具体到组织的层次上、细胞的层次上,可能我们会发现,每个组织也有每个组织的需要,每个细胞也有每个细胞的需要。
单从我们已具体到的器官的层次上看,每个脏有每个脏的需要,每个腑有每个腑的需要,另外,每个官也有每个官的需要,每个体也有每个体的需要。耳鼻口目舌这五官的需要应该分别是听嗅吃看尝。有人会说,五官的听嗅吃看尝的活动是受大脑支使的,应该是出于大脑的需要。五官在大脑支使下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另外五官还有不在大脑支使下进行的无意识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该说出自五官自身的需要。
至于脉、筋、胃、皮肤、肌肉这五体的需要分别是什么,我还没有细究。只是许多年前,我曾读到一篇题目大概为“皮肤的饥饿”的文章,其大意是:人和动物的皮肤天生具有一种与同类皮肤接触的需要,这种需要经常得到满足的人就表现得活泼、开朗,如西方人;这种需要很少得到满足的人就表现得郁闷、内向,如东方人。皮肤的这种需要倒与与它处于同一系统的肺的关爱需要和大肠的亲合需要相一致。
尽管每个系统的脏、腑、官、体各有各的需要,但每个系统的主官是脏,腑、官、体都要服从脏的需要。但是,如果腑、官、体不服从脏呢?在此我们只谈腑不服从脏的情况。
为了维持功能系统的正常工作,能量系统的各个系统都要时时向它供应适量的各种能量;为了能时时向功能系统供应适量的各种能量,各个能量系统就要时时贮藏适量的各种能量;为了能时时贮藏适量的各种能量,各脏就要时时补充适量的各种能量;为了能时时补充适量的各种能量,各脏就要指使各腑时时从外界摄取适量的各种能量。
如果腑听从脏的指令,事情就简单了。但事情往往并不这么简单,腑不服从脏的情况大体有三种:第一种,当脏要求腑为它摄取能量时,腑不为脏去摄取能量,或者摄取的能量不够多;第二种,脏没有指令腑摄取能量,腑出于自己的需要擅自摄取能量;第三种,腑虽然遵从脏的指令摄取能量,但在摄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刺激而兴奋起来,一下子摄取了太多的能量。
这三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只有一样:没有为脏提供适量的能量。对于脏所需要的能量来说,只有“适量”和“太少”,而没有“太多”。太多也是太少,因为腑在摄取到能量后,先要进行一番加工,把其中精细的成份分化出来后再传送给脏。如果腑摄取的能量太多,它就难以做这种加工,也就难以分化出精细的能量供给脏,对于脏所需要的能量来说仍是“太少”。更不应该的是,腑在摄取能量的过程中,还把脏已告短缺的能量消耗了一部分,因而对于脏所需要的能量来说,是少而又少了。
在此我们先举一个生理方面的例子,人体的脾脏总要储藏适量的某种精气,这种精气是由胃从自己所摄取的食物中分化出来的。当脾脏看到自己所储藏的精气出现不足、需要补充时,便指使胃为自己传送精气。胃为了获得分化精气的能量,便指使口吃进食物。而胃觉得口送进来的食物味道非常好,便指使口多多吃进。口听从胃的指令,送进来太多的食物,胃被鼓胀起来,难以从食物中分化出精气给脾脏。另外,胃在摄取食物的过程中还消耗了一些脾脏本已告短缺的精气。如此一来,脾脏的状况倒比指使胃补充能量以前更危急了。
我们再举一个精神方面的例子,这种例子恐怕我们每个人都经验过多次。当肝脏感到自己所储藏的尊重能量出现不足时,便指使胆通过争强为自己补充进这种能量。胆在争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刺激而变得兴奋起来,置肝脏所要求的量于不顾,无节制地争强起来。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从主体的外部讲,不但没有增加主体本应获得的尊重,反而减少了主体已获得的尊重;从主体内部讲,不但没有让肝脏得到想补充的尊重能量,反而损耗了肝脏原有的尊重能量。

以上我们是把整个能量系统分解成各个系统介绍它摄取能量的工作的。可能有的读者早已对这种介绍方式持有意见了,因为每种能量的摄取工作都需要整个能量系统的整体调控、各个系统的协同配合才能进行。譬如,当肾脏补充安全能量时,不会光由它所主系统的官——耳去收集情报,还必须由眼、鼻、口、舌协助它才行;在具体摄取安全能量时,不能光靠该系统的体——骨进行,也必须靠脉、筋、皮肤和肌肉与它配合才行。不只如此,还必须由所有的脏、所有的腑都参与进来、共同配合才能进行。
但是为了能真正了解整体,我们必须先弄清它的各个部分。而且,当某种能量出现不足、需要补充时,信号都是从相应的某个系统发出的;当这种能量补充进来后也是归入这个系统进行加工和储藏。从这种意义上讲,这种分解还是可行的。
脏需要摄取的能量是适量的,表明它们是有节制的、有理智的;腑在服从脏的时候,它们在摄取能量时也表现得有节制、有理智。当腑不服从脏时,它们摄取起能量来就没有节制、没有理智了。在不服从脏时,腑摄取能量的行动是完全情绪化的:高兴就多摄取,不高兴就少摄取以至不摄取。特别是,腑没有贮藏能力,即便在它们情绪高涨时一下子摄取了大量能量,它们却只是痛快一时,很快就又都排泄出去了,结果什么也没存下。
地球世界中,什么东西有节制、有理智呢?人类;什么东西没节制、没理智呢?动物。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源于脏和腑的区别,因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有无节制、有无理智,而这一区别来源于脏和腑有无贮藏能力。动物的物质机体和人的物质机体一样,都是有脏有腑;动物的精神机体和人的精神机体则不一样:人有脏有腑,动物有腑无脏,因而,动物的精神机体不存在;或者说,只是潜在,还没有完全形成,还不能发挥作用。
前面我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在此我再强调一下:正是有无贮藏能力最先构成了并最终决定了人与动物的分野,无论是对物质的贮藏还是对物质认识结果的贮藏。在此再提这个观点,我们对它的理解就更深一些了。
而脏有贮藏能力、腑无贮藏能力的观点是从《黄帝内经》中得来的。这一观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素问·五脏别论》中的这样一段话中:“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五脏所贮藏的精气虽然不泻出去,却随着人体的活动而消耗出去了。当时消耗的少,可以当时补充,也可以过一段时间补充;当时消耗的多以至太多,则需要尽快补充以至立即补充。
由以上的探究我们大体上已可以归结出动物“精神机体”的结构情况,其能量系统由以下五个子系统组成:
享受系统:小肠——脉——舌;
争强系统:胆——筋——目;
护卫系统:膀胱——骨——耳;
亲合系统:大肠——皮肤——鼻;
信息系统:胃——肌肉——口。
由这样一个“精神机体”可以解释动物们的好奇行为、亲合行为、护卫行为、争强行为及享受行为,这些行为应该说都是精神性行为;而西方生理学所揭示的动物及人的生理机体只能解释吃喝拉撒睡之类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纯粹的生理性行为。
之所以为动物的“精神机体”加上引号,是因为动物只有潜在的精神机体或准精神机体,而没有显在的或正式的精神机体。
因为,动物的好奇行为、亲合行为、护卫行为、争强行为及享受行为都是即时的、被动的、由外界刺激引发的,它们只是通过这些行为将相应的各种需要满足,而不是通过这些行为摄取相应的各种精神能量,以传送给相应的各个脏器官,由各个脏器官进行贮存并传送给功能系统,因为精神意义上的脏器官及功能系统在它们身上并不存在。
而人类则有显在的或正式的精神机体,至于显在的或正式的精神机体与潜在的或准精神机体有什么不同,就无需赘言了。
脏所贮藏的能量应该是多少呢?我们说,在充足量和必须量之间:充足量为最大限度,指的是脏所贮藏的能量已达到饱和,不能再往里添加了;必须量是最低限度,指脏所贮藏的能量若低于这个限度就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有碍于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危及人体生命的正常存在。
每个人能量系统的充足量是不同的,这与每个人精神机体的“功率”有关。即便是同一个人,他的每个能量系统的充足量也是不一样,这也与每个能量系统的功率有关。譬如说,有的人能承载得了很多的关爱,却承载不了很多的尊重。
每个人所贮藏的能量既很少能达到充足量,也很少会低到必需量,一般都是处在充足量和必需量之间。
精神生命的活动范围主要是社会,每个人的精神能量主要是在社会中消耗掉的,每个人的精神量也主要是在社会中补充的。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精神能量的消耗—补充活动是时常在进行的,我们很少会觉察到我们机体所进行的这类活动。关于我们身上的精神能量是如何消耗的,我们留待后面介绍,在此我们先主要谈谈我们的精神能量是如何补充的。
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单位和家庭,这是两个小社会,就在这两个小社会中,我们每天都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自主能量、尊重能量、安全能量、关爱能量和知识能量。
对得到其它三种能量容易理解,只是对得到知识能量和自主能量需要赘言几句。
先说得到知识能量。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从单位和家庭中得到大量信息,得到信息后我们还要对它们进行加工,加工的方式主要是思考,对信息思考的结果就是知识,就是我们的脾脏所需要、所贮藏的能量。
再说得到自主能量。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作主、在单位里作主或至少在其中一处作主,那么说他从中得到自主能量就好理解了。
但有的人会说,我在单位里也不当家,在家里也不当家,我怎么能从中得到自主能量呢?
关于单位,首先,你在单位里的工作是你选择的,你必须对你选择的工作负责;你在单位里的工作即便不是你自己选择的,也是社会分派给你的,你也必须对社会分派给你的工作负责。其次,你只有做好你的工作,社会才承认你的自我、你的人格、你的价值。再次,你只有做好你的工作,你才能拿到相应的报酬,才能养活你自己和你的家庭,而不必依赖别人。至少从这三个层次上,你获得了你需要的自主能量。当然,在这当中,你也在消耗着你的自主能量。总之,你在做好单位里工作的同时,你的机体也在进行着自主能量的消耗——补充工作。
关于家庭,情况差不多也是这样:首先,你的家庭是通过你的选择(对爱人的选择)而建立的,你必须对你选择的结果负责;其次,你只有建立好你的家庭,社会才承认你的自我、你的人格、你的价值;再次,你只有建立好你的家庭,你才不用依附父母、亲戚或朋友而生活。因而,一个人在过家庭生活的同时,他的机体同样也在做着自主能量的消耗——补充工作。

当某个脏所贮藏的能量已告短缺、需要补充时,它会发出某种信号,这种信号一方面传达到它所主系统的各个部分,命令它们行动起来摄取它所需的某种能量;另一方面会传达到机体的各个部分,吁请它们协助它摄取它所需的某种能量。
我们将脏发出的信号统称为志:将心脏发出的信号称为哀志,将肝脏发出的信号称为怒志,将肺脏发出的信号称为悲志,将肾脏发出的信号称为恐志,将脾脏发出的信号称为忧志。
腑也会发出摄取能量的信号,我们将它们发出的信号统称为情:将小肠发出的信号称为哀情,将胆发出的信号称为怒情,将膀胱发出的信号称为恐情,将大肠发出的信号称为悲情,将胃发出的信号称为忧情。
将每个系统的脏和腑发出的信号合二为一,即为情志。因而,主控——享受系统的情志是“哀”;尊重——争强系统的情志是“怒”;安全——护卫系统的情志是“恐”;关爱——亲合系统的情志是“悲”;而知识——信息系统的情志是“忧”。
这五种情志还都属于缺失性情志,即这五个能量系统当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得不够时所产生的情志;而当这五个能量的需要被满足得过分时,它们会产生同样的一种过足性情志,这种情志是“喜”。
此外,当功能系统,即自我实现——求智求能系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被满足得不够时,它也会产生一种缺失情情志,这种情志是“躁”。而当这个系统的需要被满足得过分时,它所产生的过足性情志也是“喜”。
到此,由本书梳理出的七种情志便是忧、悲、恐、怒、哀、躁、喜。
虽然将它们并列提出,但它们并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喜之情志是能量系统的五个系统及功能系统的需要被满足得过分时,它们所产生的同样一种过足性情志;躁之情志是整个功能系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被满足得不够时,它所产生的一种缺失性情志;而忧、悲、恐、怒、哀则是能量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被满足得不够时,它们分别产生的五种缺失性情志。
各种情志都是通过联通全身各部位的脉管进行传递的。各种不同的情志在进行传递的过程中,会在脉管中造成各种不同的感应,此即“脉象”。关于这个问题,应结合中医学中的“脉象”进行探究,可惜我既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更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而在此只能先做点粗浅的勾勒,以就教于在此方面造诣深的读者朋友。
大体说来——
怒之脉象应是:脉管只欲胀,不欲缩;
悲之脉象应是:脉管只欲缩,不欲胀;
忧之脉象应是:脉管既不欲胀,也不欲缩;
哀之脉象应是:脉管既不能胀,也不能缩;
恐之脉象应是:脉管胀时忽又缩,缩时忽又胀;
躁之脉象应是:脉管欲胀忽又欲缩,欲缩忽又欲胀;
喜之脉象应是:脉管胀得只欲缩,缩了却还胀。
喜之情志的发生,并不是件喜事。暂时先撇开功能系统的情况不论,喜之情志,是各个能量系统在其腑官收纳进的能量太多的情况下发生的。各个腑官收纳进的能量太多,它们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加工,然后传送给相应的各个脏,就需要对多出的能量进行排解了。喜之情志发生时,就说明需要对多出的能量进行排解了。
从主体本身的角度讲,排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笑,笑的过程就是对多出的能量进行排解的过程;一是用尚存的理智提醒自己。
关于后一种排解方式,譬如,主体若由于亲合过分而变得放肆时,他应该收敛自己;若由于护卫过分而变得疏忽时,他应该警告自己;若由于争强过分而骄傲时,他应该责斥自己,等等。
如果还能保存一定的理智,还能提醒自己,说明主体收纳进的能量虽然多,但还没有多到可怕的程度。如果多到可怕的程度,主体就失去理智了,完全以本能的方式进行排解。他所表现出的就不止是喜之情状,而是狂之情状,如眉飞色舞,胡言乱语,手舞足蹈,狂叫大喊,捶胸顿足,乃至以头抢地等。《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了举人时所表现的就是情状。
而范进的情况还不是最严重的,在日本电影《望乡》中,那位妓院老板正忙得不亦乐乎地收取一大队水兵的钱时,突然倒下去气绝身亡——他是高兴死了。
人有被吓坏的,有被气坏的,也有被喜坏的;人有被吓死的,有被气死的,也有被喜死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腑官由于不听从脏官的指令而收纳进了太多的能量,对多出的能量就要进行排解:如果多出的不是太多,那么排解的工作就不是很急迫繁重;如果多出的太多,那么排解的工作就很急迫繁重;如果多出的太多太多,那么排解的工作就极其急迫繁重。排解工作的进行,需要消耗脏官所贮存的能量,象眉飞色舞、胡言乱语、手舞足蹈、狂叫大喊、捶胸顿足乃至以头抢地这类剧烈的举动,实际上是在将脏官所贮藏的能量急遽耗空,因而就会导致精神生命的突然休克或崩溃,极端的情况是象范进那样一下子变疯;最极端的情况是,由于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是相互联通的,精神生命的崩溃会连带引起物质生命的崩溃,因而就会有象那位妓院老板那样被喜死的情况发生。
关键还在于脏官的理性不是足够强,不能总是有效地控制住腑官的冲动行为。那些理性很强或精神超脱的人,基本上总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不摄取太多的能量。他们既能在物质能量的摄取方面不贪婪,也能在精神能量的摄取方面不贪婪,真正能做到“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连自控能力极强的周恩来也犯过那么几次因喝醉了酒而误事的过失。
以上我们是从主体本身的角度探讨如何对摄取得过多的能量进行排解,现在我们再从主体所处的社会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个体的功能系统是个生命系统,需要保持动态的平衡,所收贮的能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同样,人类社会也是个生命系统,也需要保持动态的平衡,既不能让每个个体所收贮的能量太少,也不能让每个个体所收贮的能量太多。
对于那些所收贮的能量太少的人,社会要对他们给予补充:对有的人需要给予知识——信息,对有的人需要给予关爱——亲合,对有的人需要给予安全——护卫,对有的人需要给予尊重——争强,对有的人需要给予自主——享受,对有的人则需要给予以上几种乃至所有各种能量。当然,不成熟、不健全的人类社会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而对于那些所收贮的能量太多的人,如果他们自己不知道或不能够进行排解的话,社会就要帮着他们进行排解了:对那些因享受过分而变得霸道的人,人们要给予抗拒;对那些因争强过分而变得骄傲的人,人们要给予讥刺;对那些因护卫过分而变得疏忽的人,人们要给予警告;对那些因亲合过分而变得放肆的人,人们要给予冷落;对那些因收取信息太多而炫耀的人,人们要给予讽劝。同样,不成熟、不健全的人类社会在这方面也做的很不好。
而且,在不成熟、不健全的人类社会中,正如物质财富的分配很不平衡一样,精神能量的分配也很不平衡:绝大多数无权无势的人只享有太少的精神能量,而极少数有权有势的人则享有太多的精神能量。
这极少数有权有势的人享有太多的权利——特权;享有太多的尊重——阿谀奉承;享有太多的安全——特别而不必要的保护;享有太多的关爱——虚情假意的关爱;享有太多的信息——不该掌握、更不该利用的信息1。这些太多的精神能量,如果是他们自己攫取的,那么就是精神贪污;如果是别人奉送的,那么就是精神贿赂。
享有太多的精神能量,不但会破坏享有者本人的精神平衡,也会破坏他们所处社会的精神平衡。


作者 于 德 昌
E-mail Dechang-yu@163.com
网址 http://www.2005spirit.com
电话 010-80678755;13611163905
2
匿名  发表于 2004-9-10 17:58:50

人类的头号难题——人类精神生命的结构、性能及运作方式

论述的确很有开创性,希望发展推广,是人类认识精神生命的重要性。可为中医的发展指明一个崭新的路径。
3
发表于 2004-9-11 22:37:29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的头号难题——人类精神生命的结构、性能及运作方式

先生若欲出书,可登陆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网站,他们搞了一个按需出版,可满足作者的不同需要。
4
发表于 2004-9-12 14:54:15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的头号难题——人类精神生命的结构、性能及运作方式


看不懂,但感觉是在胡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3:25 , Processed in 0.0627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