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胡来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温病条辩知要(二)中焦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15:22:4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温病条辩知要(二)中焦

(四):两少阴合治
由于热邪内闭心包,出现神志昏糊,讲话好象舌短似的不能清楚,口渴而引饮不止,这是阳明邪热既灼心经,又耗肾液,症情有闭厥的危险,比前第五条先与牛黄丸,再与调胃承气汤的治例更为紧急,所以用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而救足少阴肾阴的消亡,称为两少阴合治法。copy Bookmark http://www.gltcm.cn/13855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15:38:28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温病条辩知要(二)中焦

(五):气血合治
由于阳明气热灼津,津液枯耗;以致大便闭结不通,正如船舶无水不能行驶一样。治疗方法,先可用增液汤,目的在滋养阴液,使大便通行,如果服用增液汤后,而大便仍不排泄,就应该用增液承气汤,既养阴,又荡结,名为腑中一一气血合治。copy Bookmark http://www.gltcm.cn/13855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15:45:01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温病条辩知要(二)中焦

(十八):
原文: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甚至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加甘草;若呕者,加姜汁。copy Bookmark http://www.gltcm.cn/13855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15:46:47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温病条辩知要(二)中焦

关注点
下后里气巳虚而尚有余邪留于胸膈间之故,宜用栀子豉汤,宣泄上焦余邪。copy Bookmark http://www.gltcm.cn/13855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8:49:1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温病条辩知要(二)中焦

(十九):
原文: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黄连黄芩汤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属湿温。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8:50:3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温病条辩知要(二)中焦

关注点
假如:见到滑苔及口不觉渴的,这是湿温病,当另用治湿温的方法处理。http://www.gltcm.cn/138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20:23 , Processed in 0.0938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