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杏林箫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挈要》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4:22:2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挈要》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少阴,为足少阴肾经。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人跟中,以上脯内,出胭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少阴肾脏为阴阳之根,真气所系之地。若邪客其脏,则真气受损,阴阳不相平衡,故可出现阳虚的寒证,阴虚的热证,以及阴阳相离的预后不良之证。
    少阴病有原发和续发两种。原发多为阳气素虚,寒邪可以直中少阴;续发则或从太阳传人(名为表里传),或从太阴传人。
    少阴同太阳为表里,而居太阴、厥阴两阴之间,故其发病,有邪在太阳,而已内及少阴;或寒中少阴而仍外连太阳;亦有邪在少阴而或内兼厥阴。一般地说,连太阳则多发热,连厥阴则病厥逆下利等症。
    少阴为主水之脏,若少阴阳虚,主水无权则有水邪泛滥的真武汤证;也有火炎于上,。肾水不济,心烦不寐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证。
    少阴病的提纲证候,以脉微细、但欲寐的心肾机能衰减、阴阳虚衰、精神不足的证候为特点。
    少阴主心肾阴阳,关系生命存亡,不可等闲视之。在治疗中,见微知著,回阳救逆,不得坐失时机,以免成为危亡局面。
第一节  少阴病提纲
    【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注解】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根。少阴为病,阴阳皆虚,心肾精神,为之不振。反映于脉,阳气虚则脉微,阴虚则脉细。
     阴阳皆虚,又以阳虚为主,是以昏沉欲睡而萎靡不振。
     按:风寒初感,若气血充盛,抗邪有力,则发为太阳病;若气血虚衰,不能抵抗,由阳入阴则发为少阴病。故感邪虽同,阴阳从化不同。而取决于患者正气盛衰。此证不仅见于伤寒,而实亦包括杂病在内。总由心肾阴阳虚衰所致。

    【原文】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   
    【注解】欲吐不叶、心烦、口渴很像有热的证候,惟但欲寐,小便色白,则属虚寒之证。
     此证初起寒侵,正邪交争,欲受不甘,欲却不能,故见欲吐不吐和心烦。少阴之阳本衰,故但欲寐。至五六日邪人已深,肾主水而心主火;下水无阳以温则自下利,下水无阳以升则口渴。津不上承,故引水自救。下焦阳虚不能制水,故小便色白。
    按:本条指出少阴为病水寒火冷的病理变化,其根本的问题是下焦阳虚有寒。“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三症,应以‘‘但欲寐’’为辨证要点;“自利”、“口渴”、“小便色白”三症,以小便色白为辨证要点。因为从但欲寐、小便色白二症,方能看出阳虚的实质,故文中指出,“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这是在辨证上一锤定音之句;“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又在病理上进行了分析。可见小便色白一症是辨证的主要依据。
    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反映了心肾阴阳皆虚,尤以阳虚为重。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自利而渴,小便色白等证候,反映了火上水下、水寒火冷的病变,尤以肾阳虚寒,无气以化生津液,为本条辨证重点。

第二节少阴病证治
一、寒化证
    (一)四逆汤证
    【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注解】少阴病,阳虚寒盛,而见脉沉、但欲寐等症,病已及脏,伏有亡阳之变,当急用四逆汤温寒扶阳,如救水溺不得因循观望。
     按:少阴病急温之法,贯彻始终弗替。
    【治法】扶阳消阴
    【方药】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方解】附子温经回阳,干姜温中散寒,甘草扶虚补中。
     按:此方先用甘草以缓阴气之盛,然后用附子以扶肾阳,干姜以扶脾阳,两药又辛温大热以消阴寒之势。然姜、附势猛又恐伤阴,故以甘草而将之,方为有制之师。另外,甘草又有治心通脉的作用亦不可不知。
    【附医案】苏某妻,三十岁余。月经期中不慎冲水,夜间忽发寒战,继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脉微细欲绝,手足厥逆。……此因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急当温经散寒挽扶阳气,拟大剂四逆汤一方。
    处方:炮附子八钱,北干姜四钱,炙甘草四钱,水煎,嘱分四次温服,每半小时灌服一次。
    病者家属问:此证如此严重,为何将药分作四次,而不一次服下使其速愈?我说:正因其症状严重,才取“重剂缓服”办法。其目的为使药力相继,缓缓振奋其阳气而驱散阴寒。譬如春临大地,冰雪自然溶解;如果一剂顿服,恐有“脉暴出”之变,譬如突然烈日当空,冰雪骤解,反致弥漫成灾。服全剂未完,果然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  (录自《伤寒论汇要分析》)

    【原文】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324)
    【注解】少阴病虚寒或胸中寒实,均可见吐逆。但由于有虚实之不同,故其脉症表现及治法方药各异。若初病即见脉弦迟,手足寒,弦脉主饮,迟脉主寒;寒饮阻格,阳气不达四末而致手足寒,此为胸中寒实上逆而作吐。寒饮在上,因其高者而越之,当治以吐法,因势利导,不能用泻下的方法治疗。若属少阴虚寒,阳虚失温,水饮不化,水寒之气逆于膈上,见欲吐不吐、干呕者,就不能用吐法治疗,当用四逆汤扶阳以抑阴。
     按:少阴虚寒之四逆汤证,除见呕逆外,常伴有下利清谷,畏寒,厥逆,脉微等症,自当与胸中寒实不同,临证时当仔细辨别。
    【原文】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54)
    【注解】大汗、若大下利,内外虽殊,其亡津液、损阳气则同。阳虚阴盛,故生厥逆,与四逆汤固阳退阴。
     按:此证虽阴阳两伤,但阴液不能速生,而阳气所当急固,故用四逆汤先扶阳。

    【原文】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53)
    【注解】此条当与35l条作对比,彼是血虚作厥。此是阳虚作厥,脉证之间有所分别。
     大汗出,则热当去。热反不去者,阳欲亡矣。内拘急下利者,阴寒复盛于里而筋脉失养、挛急不舒之象。四肢厥逆而又
疼痛恶寒的,乃阳气虚阴寒盛而充斥内外的反映。治用四逆汤复阳以消阴。
    【原文】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88)
    【注解】虚寒吐利,吐利愈甚则阳气愈虚、阴寒愈盛。阳主煦之,阳虚不达四末,则手足厥冷;不能温煦固护肌表,所以恶寒汗出;不能柔养筋脉,因而四肢拘急不舒。阴盛格阳,虚阳浮越于外,故见发热。阴阳有离绝之势,其证重笃,当以四逆汤急温。
    按:吐利汗出,为寒盛于里,阳虚于外。此证不仅亡阳,而且伤阴。四肢拘急、手足厥冷,实寓有阴阳两伤、筋脉失濡之象,治以四逆汤,取其助阳以摄阴,回阳为急务之意。

    【原文】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389)
    【注解】此条原载《霍乱病篇》。既呕吐而又下利,挥霍撩乱,津液大量亡失,小便本当少而不利,今反清利者,是少阴阳虚,固摄无权所致。阳气大伤,不能固护皮腠,则大汗出;不能温焙脾胃而腐熟水谷,则下利清谷;阴盛于内,迫阳于外,则呈内寒外热之象;阳气虚衰,阴血虚损,无以鼓动脉道,所以脉来极微而欲绝。此证吐利、汗出而小便复利,则泄路大开,走动津液,莫此为甚。病之关键在于阳虚不能固摄阴液,故急以四逆汤回阳以敛津液。
     按:从脉微欲绝看,似当加人参为允。

  (二)四逆加人参汤证
    【原文】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385)
    【注解】恶寒脉微,而复泻利,为阳虚阴胜之证,治用四逆汤可矣。若其人不经治疗,而下利自止,是寒随利减,其病当愈;若不愈而上证仍在的,为津液内竭无复可利。此证不但伤阳,且也伤阴,即所谓“亡血也”故治以四逆加人参汤。
    【治法】补阳兼生气津
    【方药】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四逆汤温经扶阳,加人参生气津益血阴。
    【附医案】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置而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汹汹急以承气与服。余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余日:阳欲暴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以姜附投之,尚恐不胜回阳之任,况敢以纯阴之药,重劫其阳乎?观其得水不欲咽,情已大露,岂水尚不能咽,而反可咽大黄、芒硝乎?天气燠热,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于是,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棉和头覆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录自《寓意草》)

  (三)通脉四逆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注解】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阳虚而寒盛于里。身反不恶寒,面色发赤,为“格阳”、“戴阳”的反映,概称之为“里寒外热”。里寒是本质,外热是假象。阳气浮散于外,阴寒盛结于内,阴阳有离绝之势。或见腹痛下利,或见干呕咽痛,或利止而脉仍不出,无非阳虚寒盛所致,故治用通脉四逆汤。
    按:此证为阴盛格阳,最易迷惑诊断。文中指出“里寒外热”说明由于里寒才造成的外热;寒是真寒,热是假热。从手足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可知其为真寒;从身反不恶寒,面色赤则知其为格阳的假热。肾间阳气被阴寒所逼,或上或外,已成离根之势,故伏有亡阳的危机在内。
    【治法】扶阳消阴通脉
    【方药】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方解】本方即四逆汤原方加大剂量所组成。附子用大者一枚,干姜由一两半增到三两,则扶阳力大,消阴功显。若其人面赤者,为戴阳之象,加葱九茎以通阳破阴;腹中痛者,为肝脾之阴不和之证,去葱白之走阳加芍药以和阴;呕者,胃因寒而生饮,加生姜温胃散饮以止呕;咽痛者,少阴经脉不利,故去芍药之酸收,加桔梗以利咽;利止脉不出者,主亡血,故去桔梗之开,加人参以补血生脉。

    【原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70)
    【注解】本条当与317条合观,以见阳虚甚者,而又有汗出肢厥的险象,故亦当急用通脉四逆汤,以挽回垂危欲脱之阳气。
     按:以上两条论述了阴盛格阳,里寒外热的病证。至于前边介绍的四逆汤证,虽也有阴盛阳浮,真寒假热的类似病情,但二者从临床表现上看,是有轻重不同的。通脉四逆汤证有身反不恶寒、面色赤以及利止脉不出等症,反映了其阴阳格拒之势,比四逆汤证为重。故其治法亦重用姜、附,并加葱白、人参,以通阳破阴复脉,而又为四逆汤药力所不及。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原文】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390)
    【注解】吐已下断,指原有的呕吐与下利俱止。若手足变。温,脉来以和的,当是阳回阴消欲愈之征。今者吐利虽止,但仍见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的阳虚阴盛等证,说明此证乃因于吐泻过度,使阴阳气血俱虚,水谷津液为之涸竭所致。当急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治之。
    【治法】回阳救逆,益阴补液。
    【方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猪胆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方解】本方以通脉四逆汤回阳、消阴、通脉;加猪胆汁,取其有情之品,直滋吐下伤亡之阴,诚非草木之品所能及。

    (五)白通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314)
    【注解】少阴虚寒下利,一般用四逆汤为主。本节但云“少阴病,下利”而反不用四逆汤者何?盖少阴下利,若阳气虚甚,寒邪太盛,致下利清谷者,乃用四逆汤以扶阳;若肾阳不振,寒水不行而下利者,则用真武汤振奋肾阳,以温化水寒;若阳气为阴寒所拒,既虚且抑,脉微而沉状,故用白通汤扶阳破阴为宜。
    【治法】破阴通阳止利
    【方药】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此方为四逆汤减甘草之缓恋,加葱白之辛通,其散寒破阴之效用,而胜于四逆汤。
     按:阳虚者用四逆汤;若阳虚阴盛而郁勃不舒的,则用白通汤。又古人以人尿谓“白通”,主张此方应有人尿为是,录
之以供参考。

    (六)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315)
    【注解】少阴病下利,脉微,主阴盛寒拒,阳虚且抑,脉证与白通汤相符。第服药后,前之下利变为不止,前之脉微而至于无;又增厥逆之寒甚、干呕心烦之热象,是为何故?盖以热治寒,为正治之法;若阴寒太甚,拒不受药,反激发其寒势,变本加厉者有之。故治疗之法,仍用白通汤另加猪胆汁之苦寒,人尿之咸寒,从阴寒之性引阳药内入,使其不加格拒,达到治疗目的。这是“甚者从之”、“反佐以取之”的治疗方法。服药后,其脉微续出现,反映了阳气陆续恢复,阴邪逐渐消退,为可愈之证;若脉暴出,或浮或散,反映了无根之阳气
骤然暴露,预后则不乐观。
    按:少阴病下利,不但伤阳,且也伤阴,伤阴脱液,是以服白通汤无效而反甚。今加人尿、猪胆汁以滋液,故其病可愈。
    【治法】补阳破阴滋液
    【方药】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方解】于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滋已竭之阴,续将涸之液,引阳药下达肝肾不致拒格于上,此制方之大旨。方名白通加猪胆汁,文中没提加人尿,果白通汤原有人尿欤?

  (七)附子汤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注解】少阴病得之一二日,为时尚浅,证见口中和(指不干、不渴、不苦)为里无热。背部恶寒者,背为阳之府,阳气虚衰,恶寒则见于背。灸之者,亦急温之义,助阳消阴为最捷。继以附子汤,“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按:无热恶寒,为病发于阴,何况又在于背,故属阳虚无疑。灸何穴未载,陈修园主张的“灸膈关二穴,以救太阳之寒;灸关元一穴,以助元阳之气……”,可作参考。
    【治法】培阳固本温寒
    【方药】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此方为培阳固本,以御寒邪而设。方中重用附子补阳气以胜阴寒;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先天肾阳必借后天脾胃为之温养,故用人参佐白术补气以助脾;茯苓甘淡补脾以利水,加芍药调阴和阳,自无偏颇之弊。
    按:本方善治少阴阳虚寒盛兼脾胃气虚之证,大能温经益气以除阴寒。这个方子同真武汤只人参与生姜之差,可见一补一散,而各有所专。后世的参附汤、术附汤都从此方化裁而来。

     【原文】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注解】身体疼痛,脉浮者宜发汗;脉沉迟者宜补营卫。今少阴病身疼痛,骨节疼痛,脉沉而手足寒者,为阳虚阴盛,寒邪肆虐而使荣卫气血不利。治用附子汤扶阳以温寒。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4:24:08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挈要》

(八)真武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注解】少阴病,二三日,其病不愈,至四五日则邪入已深。若寒邪内伤肾阳,阳衰不能制水,则水邪泛滥而为患。水寒在内,则腹痛;水寒外溢,则四肢沉重疼痛;水寒在下,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寒下注于肠,则腹泻下利;水寒犯胃则作呕,上射于肺则致咳。水性变动不居,或见之证最多。凡此,皆因。肾寒水泛,阳不制阴之所致。
    按:本证有寒,寒主痛,故见腹痛、四肢疼痛、头痛、肩背痛、腰痛等症。本证有水,故见小便不利、大便反泻、四肢沉重、头晕心悸、肩背酸凝等症。此证阳虚水泛,临床每见筋惕肉颤,振振欲擗地的证候。应与第82条互参。
    【治法】扶阳驱寒镇水
    【方药】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方解】茯苓、白术利水补脾;附子、生姜温阳散寒;芍药和阴以制术附之峻;若咳者,为肺气寒,加干姜、细辛、五味子辛以散之,酸以收之;若小便利,则去茯苓之淡渗;若里寒下利,则去芍药之酸寒,并加干姜以温脾;若呕者,胃中有饮而上逆,故去附子之补,加大生姜用量以散饮和蔼胃止呕。
    【附医案】李某,男,32岁.患头痛病,每在夜间发作,疼痛剧烈,必以拳击头始能缓解。血压正常,心肺正常,西医检查未明确诊断。头痛不耐时,只好服止痛药片。问如何得病?答:夏天开车苦热,休息时先痛饮冰镇汽水或啤酒,每日无间,至秋即觉头痛。问头痛外尚有何症?答:两目视物有时黑花缭乱。望其面色黧黑,舌质淡嫩,苔水滑,脉沉弦而缓。此证乃阳虚水泛上蔽清阳所致,从其色脉之诊可以决定。为疏:附子四钱,生姜四钱,桂枝二钱,茯苓八钱,白术三钱,炙甘草二钱,白芍三钱。
    共服六剂获安,又服苓桂术甘汤四剂巩固疗效而愈。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注解】太阳病发汗为正法,若汗出不解,非表邪不解,系指少阴阳虚而言。少阴阳虚而不固藏,故仍然发热;阳不制水,水寒上凌故心下作悸;头为阳而阴乘之,故头目作眩;周身阳气不足,经脉失于充养,故身体咽动,而振振欲擗地,故用真武汤补阳以制水寒。
     按:此证汗出亡阳,水寒内生,以致里虚为悸,上虚为眩,经虚为身嘲<---->动。然阳虚之地,即水邪散漫之处,正虚与水寒交相为病,故不用四逆汤而用真武汤。“擗地”二字,擗,倒也,《类篇》当“仆”讲,形容身体站立不稳而欲倒地之状。
    【治法】温阳化水
    【方药】真武汤方(见前)

    (九)吴茱萸汤证
    【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注解】此条应与296条对比,彼言不治,此言可治。少阴寒邪犯脾胃则见上吐下利;阳虚而寒则手足厥冷,然不及于四肢,反映了阳虽虚而未绝。烦躁欲死和躁烦欲死不同,此以烦为主,为阳有力而与阴争之象。况且本证又手足冷在前,而烦躁欲死在后,就和296条的下利在前,四肢逆冷在后的不同。所以,彼条是亡阳的死证,本条为阳未亡的可治之证。
     按:郭雍曾说:“四逆而烦躁者,不问其余证,宜先服吴”茱萸汤;四逆不见烦躁,宜先服四逆汤;四逆而下利脉不出,宜先服通脉四逆汤。”以上皆经验之谈,当记而不忘。
    【治法】温中降逆散寒
    【方药】吴茱萸汤方(见《阳明病篇》)

    (十)桃花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
    【注解】少阴阳虚寒证,本有下利或下利清谷之症。但亦有少阴阳虚,不能约束下焦,阳不绾阴,气不摄血,血液外渗,而滑脱不禁下利便脓血的,治用桃花汤。
    按:少阴下利脓血,其粪便必稀冷暗黑不泽,味必腥,便必滑脱。此证多续发于虚寒下利日久及于阴血。
    【治法】温里涩下固脱
    【方药】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方解】下利滑脱,脓血俱出,故用赤石脂填补下焦,固涩气血滑脱;干姜温中散寒,粳米养胃扶正。为温以摄血,涩以固脱之方。
    【附医案】胡某.男,68岁.患下利脓血,已一年有余,时好时坏,起初不甚介意。最近以来,每日利七八次,肛门似无约束,入厕稍迟,即便裤里,不得已,只好在痰盂里大便。其脉迟缓无力,舌质淡嫩。辨为脾肾虚寒,下焦滑脱之下利。为疏:赤石脂二两(一两研末,一两煎服)炮姜三钱,粳米一大撮,煨肉蔻三钱,服三剂而效,五剂而下利止。又嘱服用四神丸,治有月余而病愈。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
    【注解】此条承上条进一步补充了桃花汤的临床见证。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若阳虚而阴寒凝滞,故腹痛幽幽不止;下利则津液内夺,故小便少而不利;下利不止而有脓血,反映了不但下焦不约而气血亦为之不固,与桃花汤,以固肠止利。

  (十一)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159)
    【注解】此条载于《太阳病篇》,属于太阳病误治的变证。“此利在下焦”,下焦者肾,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如下焦失约,关门不固,可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以固涩下焦则愈。“复不止者”是又一层意思。指湿盛作泻,其人当有小便不利;所以应当利其小便,分利水湿,使水道通而谷道实,疾病痊愈。总之,治下焦下利,有固涩与通利两法。柯韵伯认为这是张仲景的“理下焦之二法”。
    【治法】涩以固脱
    【方药】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  赤石脂与禹余粮皆味涩质重,善能固涩下焦,而治滑脱下利。古人认为这两味药还有补益心脾的作用,但与桃花汤相比,其温中祛寒的作用则弗能及。

  (十二)少阴可灸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325)
    【注解】  少阴阳虚寒利,脉来微涩,不但阳虚,阴亦竭矣。呕而汗出,寒邪上逆而阳虚于外;“必数更衣”,乃下利之甚;“反少者”,乃无物可下之阴阳两伤的重证。治当灸百会温其上,以升下陷之阳,然后以附子汤或白通加猪胆汁汤消息。
     小结:少阴寒化证为少阴病之主证,故其治法亦甚为详尽。四逆汤治少阴病阳虚阴盛,厥利脉沉,或膈上寒饮干呕等证,为急温之法;若因亡血而利止者,用四逆加人参汤,为回阳生津法。通脉四逆汤治阴盛格阳,厥利、脉微欲绝、面色赤者,为招纳亡阳法;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又当加猪胆汁为滋液和阳法;白通汤治下利脉微,为通阳破阴法;若寒格不纳,仍下利不止,厥逆无脉,更增干呕烦者,应加猪胆汁、人尿,是为从治之法;附子汤治口中和,背恶寒,身疼痛,手足寒,其脉沉,为扶阳固本法;真武汤治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为温阳镇水法;吴茱萸汤治吐逆烦躁欲死,手足逆冷,为温中降逆法;桃花汤治虚寒下利便脓血,为温寒固脱法;赤石脂禹余粮汤治下焦失约,关门不固,下利不止,为涩以固脱法。少阴下利,脉见微涩,是阳虚及阴,可施以艾灸,又为回阳摄阴之法。

二、热化证
    (一)黄连阿胶汤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注解】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若阳虚而寒者,以但欲寐为主;若阴虚而热者,则以心烦不得卧寐为主。治用黄连阿胶汤。
    【治法】泻火滋水
    【方药】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芩连泻心火以下降,阿胶滋肾阴以上潮,鸡子黄“”滋养心血,芍药平肝和血以育阴。
     按:此证心烦不寐,入夜尤甚,舌尖绛,舌乳头突出如杨莓,苔多净,偶见薄黄,脉细数,小便黄,即可使用本方。
    【附医案】金某,女,25岁
     头晕面发麻,心烦失眠,脉滑数,舌红如草莓。辨证:心火上炎,引动肝风,阴不能潜之所致,治当泻南补北。
     黄连三钱黄芩二钱  白芍四钱  阿胶三钱(烊化)  鸡子黄二枚生龙牡各八钱服三剂得睡且长,醒后诸症尽释。
     其二:曾某,34岁。辛苦异常,日夜劳瘁,一经感寒,邪传少阴,即从火化。一身手足尽热,不能语言,舌黑且燥,脉微细而数……凡操劳者病人少阴,从热化者多,从寒化者少,今一身手足壮热所谓火旺生风,风淫末疾也。少阴肾脉夹喉咙,萦于舌底,其火一升,故舌强不能言。舌黑者,现出火极似水之色也。黄连阿胶汤主之。方用黄连、黄芩之大苦大寒以折之,白芍之苦以降之,又取鸡子黄、阿胶气血有情之物,交媒其水火,则壮热退而能言,热退而舌不黑矣……服二剂,病势渐平,再服一剂,诸证皆退。(录自《曾月根医案》)

    (二)猪苓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
    【注解】少阴肾为主水之脏,若。肾阳虚,气化不行而停水,治用真武汤。若阴虚有热,气化不利而水蓄,治用猪苓汤。这说明肾能主水,阴阳并重,非贱阴而贵阳之谓。然阴虚则生热,热与水搏必小便不利;水邪渗于肠则下利;上犯肺、胃则咳呕;肾阴虚不济心火,则心烦不得眠。此证,水热相搏,。肾阴复虚,故用猪苓汤治疗。
    按:此证临床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结核等病。尿检常有红血球,而且小便不利,或尿道灼痛,心烦少寐,咳嗽或低烧,脉弦细而数,舌质绛,但舌苔反白,用此方都有较好的疗效。
    【治法】育阴清热利水
    【方药】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泽泻滑石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猪苓、茯苓、泽泻利水以行津;滑石清热通淋;阿胶滋阴补肾。黄连阿胶汤泻火以滋阴,本方利水以滋阴;一在于上,一在于下;火上水下,反映了少阴为病水火阴阳不调的特点。
    【附医案】崔某,女,35岁.产后患下利,误认为虚,迭进温补,非但无效,且增口渴。其脉沉而略滑,舌绛而苔白薄。初诊,因其腹泻口渴,作厥阴下利治之,投以白头翁汤,服药症情有所减轻未能全瘳。
    一日又来诊,自述睡眠不佳,咳嗽而下肢浮肿,小便也不畅利。聆后思之良久,乃恍然而悟,此乃猪苓汤证。仲景不云乎“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正指此证而言。此证阴虚有热,而水邪复泛滥,犯于上则作咳;走于肠则作泻;阴虚有热则睡眠不佳;少阴不能司水,故小便不利而肿。遂书原方与之,服5剂而诸症全瘳。

    (三)肾热外合膀胱证
    【原文】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293)
    【注解】少阴太阳为表里。少阴病至八九日,寒邪变热,外出合于太阳。太阳属膀胱,为诸阳主气,故热在太阳,则一身手足尽热。太阳为热所迫,则血从下行,而有便血之症。
     按:由于少阴与太阳经脉相连,互为络属,构成了阴阳表里关系,故其病变常可相互影响。如少阴阳气不支,太阳卫外不固,寒邪入侵,由表及里,形成阴阳同病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见301条),以及本条所述的肾热外合膀胱的一身手足尽热证候,都是很好的说明。
     少阴病外出于阳经。不仅是太阳一经,而后面要介绍的少阴三急下证,亦属阴病转阳之例。但前者为由里出表,后者则为“中阴溜腑”。
    “必便血”一症,方有执与喻嘉言皆认为从阴窍溺出。而日人丹波元简则说:“未必从小便出也?”如果从“热在膀胱”体会,似未必能从他窍而出。

  (四)少阴下利脓血可刺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308)
    【注解】下利日久而便脓血,属于下焦滑脱的,可用桃花汤治疗;若先下脓血,属于热伤阴络的,就不能使用桃花汤,应以针刺之法,以泻阴中伏藏之热则愈。
    按:可刺幽门、交信等穴。或酌情选用黄连阿胶汤与猪苓汤。此条当与307条对比,以见少阴下利分寒热,而治法不同。
    少阴热化证,有热在上焦,离火自焚坎水不济的黄连阿胶汤,治以滋阴降火为主;亦有热在下焦,阴虚停水,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治以滋阴利水为主。若少阴病八九日,见一身手足尽热而便血,是少阴邪热由里出表而外合膀胱之证。若少阴热伤阴络,而见下利便脓血者,当治以刺法,以泻阴中伏藏之热。

    三、咽痛诸证
    【原文】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
    【注解】脉阴阳俱紧,如属太阳伤寒,法当无汗。今反汗出者,为‘‘亡阳也”,乃少阴在内之阳已虚,不能固表而致。此病不属太阳而属少阴。邪在少阴之脏则吐利,邪在少阴之经则咽痛。经与脏皆寒,故咽痛而复吐利。
    按:因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故少阴病有咽痛一证。
    (一)猪肤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
    【注解】少阴病虚寒下利,有时寒从利减,而肠胃津液反伤,则使阴虚热浮,循经上扰,故见咽痛、胸满、心烦的证候。似此下虚上热、水火失济的证机,用温用凉均为不妥,以用猪肤汤为宜。
    【治法】滋润肺肾以清虚热。
    【方药】猪肤汤方: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服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方解】猪肤即猪皮,能滋肺。肾,清浮游之火。此物虽润,但无滑肠之弊。白蜜生津润燥,益气除烦。白米炒香,醒胃和脾以补下利之虚。
    【附医案】李某,女,22岁.擅唱歌之能,经常业余演出,一日忽嗓音嘶哑,屡服麦冬、胖大海等药无效。诊为肺肾津液亏耗,授以猪肤汤,调和鸡子白,徐徐咽服,四五次即音出而愈。
    (二)甘草汤与桔梗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311)
    【注解】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故少阴阴中之热循经上犯,可发咽痛。然只有咽痛,别无兼证,故寒热之治,皆非所宜,治以甘草汤主之。服后不差,再加桔梗以开喉痹。
    【治法】清阴中伏热
    【方药】甘草汤方: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芳解】  用一味生甘草,清阴中之热,使解毒止痛之力则专。若服汤不差,治当开痹消炎。
     桔梗汤方: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三)苦酒汤证
    【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312)
    【注解】少阴虚热或谓阴火,循经上炎,熏灼咽喉,以致咽喉肿痛、破溃生疮,不能语言,声音不出者,治以苦酒汤,消肿散结,敛疮止痛。
    按:咽为胃之系,主通利水谷,乃胃气之通道。喉为肺之系,主气息出入,乃肺气之通道。二者虽为人体口腔内两个不同的解剖部位,但因其邻近而相附,故在病变上常可互相影响。少阴病诸咽部疾患,实际均包括喉的病变。
    【治法】消肿散结,敛疮止痛。
    【方药】苦酒汤方: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方解】半夏辛辣,能涤痰散结以消肿。鸡子清甘寒,可清虚热而润燥。苦酒即米醋,用以敛疮消肿解毒。采取“少少含咽”的服法,是为了使药效能持续外用于咽部。
     刀环,是汉代的一种古钱。因其形狭长如刀,柄端中空如环,故名。今无刀环,可用铁丝作圆环带柄,以置蛋壳。

  (四)半夏散及汤证
  【原文】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
  【注解】本条叙证简略,通过以方药测证,并与上述诸少阴咽痛比较,可知本条之“咽中痛”属少阴感寒所致。手少阴支脉挟咽,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风寒邪气客于少阴,阳气郁而不宣,津液凝而为痰涎,闭阻经脉,故咽喉肿痛,分泌物增多。用半夏散及汤,散寒开结,涤痰止痛。
   半夏散及汤:半夏  桂枝  炙甘草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方解】半夏涤痰开结,桂枝疏风散寒,甘草缓急止痛。三药合用,共奏散寒涤痰、开结止痛的功效,使少阴经之寒邪,由经脉而出于肌表,从太阳开发。白饮即米汤,性甘温,和药内服,可健脾胃,益津气,扶正以祛邪,且可制半夏、桂枝之辛燥,以防劫阴。
    因少阴经脉行咽喉,故少阴病多见咽喉的病变。然少阴病咽痛,多属病变之标,故治咽诸方,亦实属治标之法。以上介绍的几种少阴咽痛,虽有虚火上浮、客热、客寒等不同病情,但总以水火失济、上热下寒为病变的主要内在依据。仲景治咽痛,或润,或温,或投以清解甘润之轻剂,而却始终不用苦寒直折,其理亦即在于此。

第三节少阴病兼证
一、兼太阳证
  (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注解】少阴初得病已入阴,本应无热。今反发热,主正气能达表驱邪,脉当见浮;今脉反沉,此乃下虚之人,感受寒邪,表气初郁即见少阴之脉,为太阳少阴表里俱病,又称“太少两感”之证。
     按:此条应与92条对比合参更有意义。
    【治法】温经解表
    【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麻黄散太阳在表之寒,细辛散少阴在里之寒。重用附子大补少阴之阳,助正祛邪,发汗温经,使麻黄、细辛自无倒戈之患。

  (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302)
    【注解】此条承301条,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正气有所不足,已非始病之可比。然细观其证,尚无下利清谷、手足厥逆等里证,意在言外,仍保持原有的发热脉沉之象。
     此时的治法,只能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不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峻发其汗。
     按:“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是作者自注句,它说明两个意思:其一,虽迟至二三日,里气受挫,但无他证;其二,虽可发汗,但宜微而不宜过峻。因峻汗有伤少阴阳气之弊。
    【治法】温经取微汗
    【方药】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本方即麻黄细辛附子汤去细辛加甘草而成。去细辛之散,加甘草之守,使其温经解表,而又不至于发散太过。
    【附医案】唐叟古稀之年,偶患外感,头痛发热,流清涕,周身为之不适。自服银翘解毒丸无效。诊脉时侧头欲睡,脉不浮而反沉。此少阴之伤寒证。为疏:附子四钱,炙甘草二钱。麻黄二钱。服一剂汗出表解,转以保元汤进退获安。

二、兼阳明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注解】少阴病,得之二三日,若腹胀而不大便,又见口燥而咽干的,乃为燥热伤阴之证,反映了燥气盛而阴气少,燥实不去,阴必立亡,故应急下以存阴。

    【原文】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注解】少阴病下利为绿黑色污水,中间不杂谷物,乃热迫津液下注旁流,燥热(糟粕)反结而不下,故心下必疼痛拒按,方为燥实之候。
口干燥者,热盛津枯,不能上承之象。此证叫“热结旁流”,泻下无已,必使阴液枯涸而死。然热结不除,必旁流不止,故急下阳明,实乃救少阴之法。
    按:此证本为阳明病。云少阴病者,言少阴被燥热所劫,趋于亡阴,以示证情之重。观阳明病之急下存阴,皆以燥结或大便难为主。少阴病的急下症,则以自利清水色纯青为主,其亡阴程度较大便难者更甚。
    由上述可见,少阴有阳虚胃寒的下利清谷症,当以四逆汤急温;有热结旁流的下利清水症,应以大承气急下。前者为火衰脾寒,后者为水竭胃燥.

    【原文】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注解】少阴病,六七日,若中脏溜腑,少阴而转阳明,则见腹胀满不大便之症。夫土实则水干,故非急下不可,而用大承气汤。
     按:以上少阴三急下,应与前边的阳明三急下互参。阳明病三急下证,是从腑病而及于脏;少阴病的三急下证,则是脏邪而及于腑。从腑者则言其邪;从脏者则言其正。至于下竭少阴之阴则一,同以急下存阴之法则无异。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4:27:40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挈要》

三、兼少阳证
    【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注解】厥逆证,分为寒热两种。寒厥,为阳虚有寒,四肢逆冷,伴有吐利等证;热厥,为阳热内盛,格阴于外,虽四肢不温,必伴有烦渴或大便秘结等症。若因于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得宣达四末,亦可见四逆。此证之厥逆,既无可温之寒,又无可下可清之热,当治以四逆散疏达阳郁。
    【治法】疏达阳郁
    【方药】四逆散方: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方解】少阴阳气郁,不达四肢,发为四逆,治当和阴通阳,使阴阳顺接则手足自温。此方用柴胡、芍药以疏肝之气血;枳实、甘草以调和脾胃之气。盖少阴为阴枢,介于太阴、厥阴之间,其气郁遏,枢纽不利,则肝脾二经不调。此方能疏通肝郁,即所以疏通少阴阳郁,故能治气郁之厥。本证若肺寒作咳,加干姜、五味子,并主久利;若心虚作悸,加桂枝以助心气;若水聚于下,小便不利,加茯苓以利水邪;若里寒而腹中疼痛,加附子温寒气;若胃肠气滞,泄利下重,加薤白以利气滞。
    【附医案】全某,男,33岁.患手足厥冷证。手足越冷则手足出汗越多,出汗越多,则手足厥逆为更甚。余握其手凉似冰铁,几不信为人手。其脉弦沉有力,舌红而苔白。其人面部丰腴,两目有神,诚非阳虚之征。辨其脉沉主气郁,弦而有力,主肝胆气结,气结则阳郁,疏泄失调,不达手足因而成厥;阳气有余,势必迫阴外渗,故又手足多汗;汗出则伤阴,使阳气无偶而更郁,故又厥冷更甚。治法必以疏达阳气为宜:柴胡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炙甘草二钱。
    服药后,自觉气往下行,非常舒适,抵至小腹则微微而动,有一种特殊的轻快感,而手足变温,汗出亦少。照方又。服,而手足之汗复不能控制,因之手足慢慢又变成厥冷。此证服四逆散而有效,但巩固不住,而咎在未补其阴。王太仆有一句名言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于是在服四逆散疏解阳郁同时,又服以大剂六味地黄汤,凡八剂而厥温汗止。

第四节少阴病治疗禁忌
    【原文】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284)
    【注解】少阴病,寒邪上逆而作咳,下注而为利,治当扶阳以抑阴。如果误用火法劫汗而强发少阴之液,则有亡阴、亡阳之变。若谵语者,为火邪熏于心;火邪伤阴,其人小便必难,究其原因,“以强责少阴汗也”。
    【原文】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285)
    【注解】少阴病,脉细沉数,为病在里。若阳为阴格,其证或有发热,切不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因其阴寒在里,阳浮于外而非“两感”之比;若属阴虚发热,亦不可发汗以解表。无论阳虚或阴虚,强发少阴之汗,必生亡阳、竭阴之变。

    【原文】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286)
    【注解】少阴病,有汗下之法,然亦有汗下之禁,故不可不知。微脉是少阴阳虚的主脉,阳气已虚,所以不可发汗。“亡阳故也”,一语双关,既说出了不可发汗之因,又指出了发少阴阳虚之汗的严重后果。尺主里,若见弱涩之脉,反映了精血不足,荣气衰微,所以,又不可泻下以竭其阴。从“尺脉弱涩,复不可下之”,可推断少阴之大承气汤急下证,必尺脉沉滑有力可知。

第五节  少阴病预后
一、少阴病欲愈证
    【原文】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287)
    【注解】少阴病无热恶寒,肢冷脉紧主寒邪盛而病在里。至七八日,若自下利,脉由紧变微,手足由厥变温,反映了寒从下泄,阳复阴退,其人虽烦下利,亦必自止,故为欲解之象。
     按:“脉暴微”的微,是与紧脉相对而言,非微脉之微。“脉紧反去”,指“脉暴微”,是寒邪去的佳象,故为欲解之兆。

    【原文】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290)
    【注解】阳,指寸脉;阴,指尺脉。少阴为病,若寸脉虽微而尺脉却浮的,为阴病见阳脉,故为欲愈。
     按:成无己的注解则认为:“少阴中风,阳脉当浮,而阳脉微者,为表邪缓也;阴脉当沉,而阴脉浮者,里气和也。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调和,故为欲愈。”

二、少阴病可治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288)
    【注解】此条承上条,论少阴病可治之证。下利,恶寒而蜷卧,即蜷<---->身而卧,为恶寒甚之貌,属寒盛收引,是为寒重而阳欲亡;若其人下利自止,而手足由厥变温,则标志着里和阳气得复,故不能断为死证,而属可治之证。

    【原文】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89)
    【注解】少阴病,阳虚寒盛,直至恶寒而身蜷,病势不轻,而有亡阳的危险。如果不见厥利之证,其人时自烦热,欲去身上衣被的,反映了阴寒退散,阳气得复,故云可治。

    【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292)
    【注解】少阴病吐利,若更见手足逆冷、恶寒身躇者,是纯阴无阳之证;若手足厥逆不回,吐利不止而反发热,又当考虑是阴盛格阳、残阳欲脱之兆。以上两种情况皆属危重证候,预后不良。今少阴病虽见吐利,但手足不逆冷,反见发热,说明机体阳气尚存,蕴有生发之机,故为“不死”的可治之证。既使由于吐利而升降失常,阴阳气不相顺接,或因暴虚,而致一时性脉不至的,尚可灸少阴太溪、涌泉等穴以温通阳气来急救。
三、少阴病危重证
    【原文】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294)
    【注解】少阴病,但厥无汗,为阳气虚衰,不能温煦四肢、蒸发津液所致。治当扶阳消阴,而严忌发汗。若强发少阴阳虚之汗,则不但伤阳,而又必动其血。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连目系,故其血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此证阳气亡于下而厥,阴血涸于上而竭,是名下厥上竭之证。阴阳气血俱伤,而有上下离绝之势,故日难治。
    【附医案】一妇人得伤寒数日,咽干、烦渴、脉弦细。医者汗之,其始衄血,继而脐中出血,医者惊骇而遁。予日:少阴强汗之所致也。盖少阴不当发汗,仲景云:少阴强发汗,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而出,或从口鼻,或从耳目,是为“下厥上竭”,此为难治。仲景无治法,无药方,予投以姜附汤,数服血止,后得微汗愈。(录自《伤寒九十论》)
     余在山西太原带学生毕业实习,会诊一慢性肾炎患者,徐姓,女,36岁,病势已发展到尿中毒的程度,问其小便点点滴滴,每日不到二百毫升,并且鼻时衄血,呕吐,肢冷,周身浮肿不消。切其脉沉微如无,舌胖而苔白。
     余语同学:此乃“下厥上竭”之证。下厥而阳气不化,则小便短少;上竭而阴血不摄,则生鼻衄。今阴竭于上,阳厥于下,两者不相维系,此属难治之证。为疏真武汤加牛膝扶阳以摄阴。然服药无效,未及一周而殁。

    【原文】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5)
    【注解】此条应与289条对比,以见可治与不可治的辨证所在。此证一派阴寒,无丝毫阳气之可言,纯阴无阳,故云不治。
    【原文】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6)
    【注解】此证为阴盛阳绝之死证。夫先厥而后烦躁,乃阳与阴争,非为死候;若先吐利躁烦,而后发现四肢厥逆,反映
了阳气已绝,故可断之为死。
    按:仲景凡提躁烦者,皆躁甚于烦,而与烦躁不能同日而语。今躁甚于烦,反映了阴来搏阳,阳不能争之象。

    【原文】少阴病,四逆、恶寒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8)
    【注解】本节与207条的吴茱萸汤证颇似,但彼主生,此主死,何悬殊之甚?察吴茱萸汤证是手足逆冷,局限在手足范围,阳气虽虚而未绝;本条的证候叫“四逆”,是四肢厥逆超出手足范围以外,说明阳气已绝。并且吴茱萸汤证是“烦躁欲死”,以烦为主,躁证为次,阳与阴犹能力争,主阳气未亡;本条的见证是“躁烦”,躁多于烦,以躁为主,属无阳则阴独,故主死。

    【原文】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297)
    【注解】冒,冒其明而目无所见,眩之甚矣,主少阴精气已夺,故主死。
     按:下利止若寒邪去,阳气复者,其人精神当慧。今头眩,时时自冒,而有神识不清之象,是水谷之精竭于下,而阳气复脱于上,故死。
    【原文】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299)
    【注解】少阴病阳虚寒证,至六七日,不惟症状不减,反见息高作喘,主肺肾之气不能相续,但能呼出心与肺,不能吸入肾与肝,似此无根之气,岂能长久,故亦主死。
     按:肺主气,为气之标;肾纳气,为气之本。若肾不纳气而息高,为根气已竭,最后则肺亦无气可主。此证不为不重,应急补少阴之元气,用人参、附子、肉桂、甘草、五味子、黄芪、麦冬浓煎以进,或者有一线希望。
    【原文】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300)
    【注解】此条论少阴病当温不温,贻误病机,因而构成死证。少阴病脉微细沉,为可温之脉;但欲卧(寐)、汗出不烦、自欲吐,为可温之症。医者不察脉症之可温,延迟至五六日之久,则少阴之病变重,增添了下利、烦躁而又使人不得卧寐,反映了阳虚已甚,病邪胜脏,故死。
    少阴病系诸生死,其预后诊断,借以唤起急温扶阳有重要意义。少阴病,以阳回者生,阳绝者死,故阳气之有无,实为生死预后的关键。阳回者生,如少阴病,恶寒而蜷,利止而手足反温,时自魏烦,欲去衣被者是。阳绝者死,如少阴病,恶寒身躇而利,手足逆冷,吐利躁烦,四逆等症是。
    《伤寒论》所提的死证,是根据当时医疗条件说的。我们要用两点论加以正确对待,并一定要充分利用我们今天既有的各种治疗措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进行抢救,不能认为是“死”证就消极观望。

第六节  少阴病欲解时
    【原文】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注解】少阴病寒化证,若阴消阳复而有欲解之机,当从子至寅上,值阳气生升之时而为愈。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4:31:36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挈要》

第六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厥阴,指足厥阴肝经。它起于足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胭内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人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因肝胆相连,是以少阳与之为表里。
    厥阴为病,或从少阴传来,或由少阳传人,以续发者为多,原发者为少,故直中之邪则比较少见。两阴交尽,谓之厥阴。病至厥阴,则阴气极盛。然阴盛之极,则必由盛而转衰;阳衰之极,则必由衰而转复,故虽阴寒过盛,而寓有阳气来复之机。为此,厥阴病以阴中有阳,寒中有热而为其特点。然而由于来复之阳有强弱,已病之寒有盛衰,所以,厥阴为病又有阴阳消长、厥热胜复的表现。
    除此之外,厥阴病也有单纯的寒证,和单纯的热证,以及阴盛亡阳的死证。
    厥阴病变在于肝,肝有病则疏泄不利而影响胃肠不和,致有呕吐、哕、下利等症。
    厥阴病的治法,寒证宜温,热证宜清,而寒热错杂者,则兼而治之,不得局限一边。

第一节  厥阴病提纲
    【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注解】本节是厥阴病的提纲,其证候是寒热皆见,反映了阴极阳生的辩证关系。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厥阴风木外合少阳相火上冲的反映。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脾寒阳虚、阴寒内盛的证候。似此上热下寒、阴阳错杂之证,反映了厥阴为病的特点。此证如误以消渴、心中疼热为实热而误下之,则脾胃阳气受挫,中寒更甚,故下利不止。
    按:其人有蛔则吐蛔,如无蛔则吐食。
    【原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注解】厥逆有寒热虚实之分,就其病机来说,总不外乎阴阳偏盛偏衰,相互之间不相顺接而成。例如:阴盛则阳虚,阳气不充于四肢则为寒厥;若阳盛则阴虚,阳气内阻,拒阴于外,亦不能充于四肢的则为热厥。由此可见,寒厥、热厥虽不同,然阴阳不相顺接则一。至于厥的症状,无论属寒属热,都表现为手足的厥冷。
    按:仲景在论中多次明确提出阴阳的问题。如第7条是用阴阳以辨证;第58条是以阴阳自和为治疗之目的;第337条则以阴阳气不相顺接作为论证厥逆病机的依据。我们如果联系在一起体会,则辨证、治法、病机无不包含着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二节  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一、乌梅丸证
    【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叉主久利。(338)
    【注解】此条应和厥阴病提纲326条互参。326条是厥阴寒热错杂的提纲,但没有具体治法。本条则承上条以辨析“蛔厥,与"脏厥"的不同,并为寒热错杂证出其治法。伤寒在发病中出现脉微、手足厥逆,为阴盛阳虚的寒证。至七八日之久,手足厥冷不回,而通身皮肤扪之发冷,其人又躁扰不安的,此为‘脏厥”,非为“蛔厥”。蛔厥的证候,不但手足厥冷,还有吐蛔的特点,并且精神比较安静,虽然有时也出现烦
躁,但程度很轻。“蛔厥”的病理变化,为厥阴寒热错杂,内脏有寒,影响蛔虫的寄生而发生搔动,若蛔上扰其膈,则发生心烦;如果蛔虫下行。则须臾复止;如果其人进餐时,不久必引起呕吐,而心烦又可发作。这是由于饮食气味引诱蛔回骚动,胃气不胜其扰,失其和降,则上涌作吐,蛔亦随之吐出。蛔厥证,治以乌梅丸温脏以安蛔。
    按:脏厥,属于脏气虚寒的病变。本节所论之蛔厥,包括饥不欲食,食则吐蛔”的证候。我们认为其人当先有蛔虫,然后得了厥阴病,才构成了上述一系列的证候。如果其人无蛔,就谈不到“蛔厥”的问题。临床实践证明,凡是有蛔虫的人患了极寒或极热的病证,往往引发吐蛔。如曾看到一位八岁小女孩,因患麻疹高烧就吐出三条蛔虫,这样的例子还是比较多见的。
    【治法】安胃杀蛔以治寒热
    【方药】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解】此方治厥阴病寒热错杂之邪,以及蛔厥的病证,为厥阴病的主方。乌梅味酸而厚安胃和肝,敛阴止渴,能制蛔虫之扰动;蜀椒、细辛味极麻辣,通阳疏肝,散寒破阴,又能杀蛔;附子、干姜、桂枝扶阳以胜阴寒;黄连、黄柏苦寒以清热,并能驱蛔下行而止呕吐;人参补气以健脾,当归补血以养肝。务使寒热之邪去,则阴阳协调,蛔安胃和,气血恢复,为制方之旨。方药虽寒热并用,但温药偏多,又得乌梅酸收敛固,故又治寒热滑脱之久利。用米与蜜捣丸,不但养胃气且有诱蛔而杀之的意义。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注解】伤寒下利,有寒热之分。今下利本于寒,故称“寒下”。医不用四逆辈,反用吐下之药,则脾胃之气更虚,以致形成寒格而吐利交作的病变。食后有间时而吐者为胃寒,食有入口即吐者属胃热。此证胃热肠寒,寒热错杂,治以干姜芩连人参汤清上温下、寒热平调。
     按:“本自寒下”的“下”字,《医宗金鉴》作“格”字,可供参考。
    【治法】调和中焦寒热
    【方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本方用干姜、人参以理中焦之虚寒;黄芩、黄连清上热以降胃气之逆。此为寒热并用以和脾胃阴阳之法。
     按:此方治寒热邪气格拒之呕吐有效。如果说乌梅能治寒热错杂之久利,此方则治寒热格拒之呕吐。

三、麻黄升麻汤证
    【原文】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357)
    【注解】  伤寒六七日,若寒已化热而尚未成实,医用大下之法,则使阳热内陷,浮数之脉变为沉迟;下则阴气受伤、阳气复郁,故手足为厥;阴伤于下,阳郁于上,故下部脉不至;邪热上淫则咽喉不利,而唾脓血;寒邪在下又为下利不止。此证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而虚实寒热又混淆不清,故为难治。
    【治法】宣透阳郁,滋液温中。
    【方药】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葳蕤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方解】麻黄、升麻透发陷入之阳邪;黄芩、石膏清肺胃之邪热;桂枝、干姜温中通阳;当归养血柔肝;知母、天冬、葳蕤养阴滋液;甘草、白术、茯苓补下利之虚,以交通上下阴阳。
    按:麻黄升麻汤寒热并用而偏散;乌梅丸寒热并用而偏敛;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而偏和;干姜芩连人参汤寒热并用而偏降,四方虽皆能调寒热,但其治疗作用又有所不同,不可不知。

第三节  厥阴病寒证
    一、吴茱萸汤证
   
    【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注解】“干呕吐涎沫”.乃干呕多次之后,吐出涎沫,属肝胃虚寒挟水之证。厥阴经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阴寒邪气循经上攻,故见头痛。
    按:本节论述厥阴寒邪上逆之证。世人皆知肝阳上亢,而忽略肝阴之上逆。肝阳上亢多挟风,肝阴上逆多挟水。足厥阴肝与督脉会于巅,下焦浊阴之气随经冲逆,故有呕吐、巅顶作痛、吐涎沫等症。
    【治法】降浊化饮,暖肝温胃。
    【方药】吴茱萸汤方(见《阳明病篇》)
    【附医案】闫某,男,37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年余,近来发作剧烈,疼痛难忍,某医院外科建议手术。症状:每夜间十二点钟左右,出现左下腹胀痛,且伴有反酸、呕吐、周身寒战、头目眩晕,每夜届时则发,脉弦缓无力,舌淡嫩,苔白润。
    辨证: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治法:温肝暖胃,降逆消水。
    方药:吴萸四钱,生姜四钱,党参三钱,大枣十二枚。
    服两剂诸症皆见减轻,惟大便略干。上方又加当归三钱,连服十余剂获愈。

    二、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厥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注解】手足厥寒,而脉微的,为阳虚不达四肢,四逆汤主之。今脉细欲绝,乃血虚有寒,不能运行四肢,故以当归四_逆汤主之。
    【治法】补血散寒
    【方药】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当归、芍药补肝养血以调荣,桂枝、细辛通阳疏肝以散寒,甘草、大枣补脾胃而滋津液,通草轻以去实、淡以利湿并能疏通血脉。
     按:肝为藏血之脏,病人厥阴,久之未有不伤血分者。经云:脉绵绵如泄添之绝者,亡其血也。”少阴重在存阳,四逆故用姜附;厥阴重在养血,四逆故用归芍;四逆汤药少力专,回阳宜急,本方药多义广,善能温通血脉。
    【附医案】白某。女,37岁.因经期劳动,入厕受寒.腰尻作痛不已。某医用独活寄生汤治之不效。脉弦细,舌苔白质略淡。辨为经期血虚,风寒下袭客入厥阴之经。为疏:当归四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细辛二钱,炙甘草二钱,通草二钱,大枣十二枚。服一剂痛减大半,二剂全瘳。
    【原文】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注解】本条承上条,指出不但厥阴在外经络有寒,而且厥阴之脏内有久寒,见呕吐涎沫,或小腹两侧疼痛等症者,应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
    【治法】温经暖脏,养血散寒。
    【方药】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方解】此为厥阴经脏俱寒出其治法。厥阴血虚,寒在经络,用当归四逆汤;若肝脏内有久寒,呕吐涎沫,少腹疼痛的,则加吴萸、生姜。不用干姜、附子者,恐劫肝阴。
    【附医案】刘妇,年四旬余。体素虚弱,某日农作过劳,傍晚归途遇雨,衣服尽湿,不甚介意。晚间又经房事,而风雨之夜,寒气砭骨,夜半时起人厕,未久,睡感寒意,数被不温,少腹拘急绞痛,次第加剧,待天将明,阴户遂现紧缩,自觉向腹中牵引,冷汗阵出,手足厥冷,头晕神困,不能起立,服药鲜效。诊脉微细,舌润不渴。乃阴寒之证,书当归四逆加茱姜汤,一日服完两大碗,并以艾灸气海、关元十余炷,又锡壶盛开水时熨脐下,次日愈。(录自《赵守真经验回忆录》)

    三、茯苓甘草汤证
     
    【原文】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356)
    【注解】引起厥证的原因很多,若手足厥冷而又见心下悸者,当考虑是水饮为患。水停中焦,阻遏胃阳不能达于四末,故手足厥逆;水饮凌心,所以心下悸动。既然悸厥皆由水饮所致,故法当先治其水,以茯苓甘草汤温阳化饮,水饮去阳气通则厥自回。若饮去而厥仍不回,则当另议治厥之法。否则,不先治水,将贻误病机,使水饮浸渍肠胃,可发生下利之变。
    按:茯苓甘草汤证之手足厥逆,是因水饮阻遏清阳所致,与阳虚之四逆有别。本证是水停中焦,无关膀胱气化,故口不渴、小便利。本条当与73条互参。

    四、冷结膀胱关元证(或厥阴经脏俱寒证)
    【原文】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340)
    【注解】病人手足厥冷,小腹胀满,按之疼痛,自言“不结胸”,即不见心下痞硬疼痛等证候,说明病不在上,而在于下,是寒滞肝脉,冷结膀胱关元之证。足厥阴之脉,起于足大趾,上行,循阴股,人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小腹胀满,按之痛,乃厥阴经脏俱病,寒凝气滞,经气不通所致。关元,为任脉经穴,在脐下三寸。此言“膀胱关元”,是指病变部位在下焦,非指病变在膀胱。
    按:太阳蓄水与蓄血,均属病在下焦,亦可见少腹满,或少腹急结,但蓄水证必见小便不利,而蓄血证又当见如狂或发狂等精神症状,故亦与本证有别。
    本证在原书中未提出治法方药,根据寒滞肝脉、经脏俱病的病机,可施以灸法,或用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若小腹冷痛,可再加吴萸、生姜。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4:32:22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挈要》

五、厥寒可灸证
    【原文】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349)
    【注解】脉来数而中止是谓促。脉促而搏指有力为阳盛,促而无力是阳虚。伤寒脉促无力而手足厥冷,是阳气亏虚,脉不接续,温煦失职所致。治用灸法,可助阳以温通经脉。
    按:本条“脉促,手足厥逆”,亦有人认为是因于阳郁所致的。如章虚谷说,脉数而有止无定数者名促,此阳气为邪所郁,不得循度周行而手足厥逆,灸之以通经络,气行则厥愈也。此说有一定道理,可供参考。但统观《伤寒论》所用灸法者,皆属虚寒而无一热证,故本证断为阳虚为宜。
      小结:厥阴病的寒证,可分为经寒与脏寒。经有寒则脉细而手足寒,治用当归四逆汤;脏有寒则少腹痛或干呕吐涎沫,治用吴茱萸汤。若冷结在膀胱、关元而手足厥冷,小腹满,按之痛,则可先用灸法以急温,后用四逆汤以回阳。

第四节 厥阴病热证
    一、热厥证
    【原文】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
    【注解】厥证有因阳虚寒盛而致者,脉必见微细,或促急无力之象。今手足厥冷而见滑脉,滑有动数流利之象为阳脉,故属“里有热”。阳热盛于内,不能达于外,致阴阳气不相顺接,所以手足厥逆。且阳热内伏越深,则手足厥逆越甚,即所谓“厥深者热亦深”。既属里热.则意在言外必见身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等症。治以辛凉重剂白虎汤清解里热,热除则阴阳和而厥自回。
    由于热厥是热伏阳郁、阳盛格阴所致,故又称阳厥。其证情、治法与阳虚寒盛所致之阴厥截然不同。热厥的特点是必见发热,且发热在先而厥逆在后,热势深重则厥逆亦深重,热势轻浅厥逆亦轻浅,即如本论335条所说“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也。
    《医宗金鉴》对《伤寒论》中的几种厥证作了较精辟的分析比较,现录之于后以供参考。“伤寒脉微细,身无热,小便清白而厥者,是寒虚噘也,当温之。脉乍紧,身无热,胸满而烦厥者,是寒实厥也,当吐之。脉实小,大便闭,腹满硬痛而厥者,热实厥也,当下之。今脉滑而厥,滑为阳脉,里热可知,是热厥也。然内无腹满痛不大便之证,是虽有热而里未实,不可下而可清,故以白虎汤主之。”
    【治法】清热回厥
    【方药】  白虎汤方(见阳明篇)

二、热利便脓血证
    【原文】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367)
    【注解】下利脉数而渴,为寒去阳复,故云自愈。设不差,为热复太过,热陷下焦,伤及阴络,必便脓血。
     按:下利有寒热之分,寒利见热为阳复主病愈;若阳复太过者,亦为病进。
    【原文】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i者。(363)
    【注解】虚寒下利,脉必见沉迟。今下利,寸脉反见浮数,而尺中自涩,是阳盛灼阴,阴络伤故必清脓血。寸以候阳,尺以候阴;浮数为阳盛,涩则为阴伤。阳盛不解,必下乘其阴而伤及血络,血腐为脓,随利下血,所以必清脓血。
     按:若本为虚寒下利,而脉反见浮数,是阳复太过。
    【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注解】肝性喜条达而有疏泄之能,若湿热蕴郁阻碍疏泄,以致气滞壅塞,血被热腐,故发生里急后重,下利便脓血的病变。
    【治法】清热燥湿止利
    【方药】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方解】白头翁性味苦寒,清肠热治毒利,又能疏达肝气;黄连、黄柏清肠间之湿热,兼有厚肠止利之功;秦皮苦寒、能清肝胆湿热,凉血以坚下焦之阴。此方有清利湿热,疏达肝木,凉血滋阴等作用,对热利下重便脓,疗效卓著。
    【附医案】时某,男,38岁.夏末秋初,患腹痛下痢,有红白粘液,红多而白少.每日十数次,里急而后重,每次只便脓液数滴,小便黄短,口渴时呕,不欲饮食,体温38.4℃,脉弦滑,舌苔黄腻。
    此证为内有湿热蕴郁,值初秋金气收敛之时,而热与湿合,使肝不疏泄,迫于肠中腐灼气血以为痢。唐容川所谓“金木渗、湿热煎”者是矣。
    为疏:白头翁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秦皮三钱,滑石四钱,生甘草五分,鲜荷叶二钱,鲜菖蒲二钱,鲜竹叶二钱。
    服三剂而下利逐渐减轻,然后用药调理而愈。

    【原文】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注解】 承上文,补出厥阴热利有渴欲饮水一症。其所以然者,以其人脏有热而伤津液之故。
     按:清人王潜斋善用白头翁汤治痢,请参考《潜斋医书五种》。

第五节厥热胜复证
    【原文】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331)
    【注解】“伤寒先厥”的“厥”,指寒厥而言。阴胜则厥,见厥则下利。若其人阳气能复,复则发热,发热则寒减,下利亦必自止。若更见厥则复下利。故热与厥不两立,厥则下利,热则利止,阴阳胜复。厥热与之相应。
    【原文】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出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334)
    【注解】先厥是述阴盛,后发热是述阳复,阳复则阴退,故下利必自止。若发热同时而反见汗出者,是阳复太过迫津外渗之候;阳热太盛而上行,其人则为喉痹。若其人阳复只发热无汗,则阳复不为过,而利必自止,因其阴寒已退;若继续下利不止,乃阳热之邪下行,必伤阴而便脓血。热下行而不上熏,故喉不痹。
    按:此节论阳复阴退为病愈,若阳复太过为病不愈;有汗者阳热上行则为喉痹,无汗者阳热下行,虽不病喉痹,而有便脓血之患。从中可见厥阴热炽伤阴病机的特点。

    【原文】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336)
    【注解】厥五日,为阴盛五日;热亦五日,为阳复五日。设六日复厥者,阴又胜阳;如不厥,阴不偏盛;阳复而阴不偏盛,故知自愈。自“厥终不过五日”以次是为注文,说明厥热相等,阴阳平衡,故能自愈。
     按:此理可推,而指导临床,以察阴阳胜复之变,而断寒热虚实之情。

    【原文】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41)
    【注解】此节发热在前,手足厥在后,又复热四日,对比之下为厥少热多,阳复阴退,故其病当愈。若四日至七日,而热继续不除者,则为阳复太过,热太过则伤阴络必便脓血。

    【原文】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342)
    【注解】此节与上节互相发明。上节言阳复阴退,此节言阳退阴进,故其病为未愈,而有加重之意。

第六节厥阴病治疗禁忌
    【原文】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330)
    【注解】“诸”,为发语词,非众多之意。此指阳虚阴盛之四肢厥逆者,和体虚正衰之人,皆应禁下。因下则更伤阳气,阳气伤则厥更甚。
    【原文】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347)
    【注解】此节论伤寒五六日,虽为邪人里之时,然无结胸之热实,更无腹胀满之燥结,其人脉虚复厥者,反映了阳虚有寒,故虽有不大便,亦不可下。若误下阳虚之人,则必亡其血,阴阳皆亡,故死。

    【原文】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5)
    【注解】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病程不长,正气不衰,伤于寒可化为热。先发热而后见厥,厥从发热得之,是属热厥。阳郁于内,格阴于外,故为热厥。由于厥从阳郁热伏而得,因此厥逆的程度,就与热伏的浅深有着密切的关系。“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即指出厥之微甚,是判断热势浅深的一个重要标志。既是邪热内盛,阳郁不达而致厥,则当根据热势之轻重及结聚的程度,治以寒凉清下之法,而不能用辛温发汗之方。若误用解表的治法反发其汗,则必助阳劫津,致阳热升腾而火上行,出现口舌红赤,甚至糜烂的病变。
    按:热厥除见身热(以胸腹部为甚)、肢厥外,还必见舌红苔黄、口渴喜冷、便秘尿赤等症。此与寒厥阴盛格阳、里寒外热之寒厥证迥然不同。
    第330条“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是针对寒厥而言的;本条所谓“厥应下之”,又是为热厥提出的治法。厥证有寒热虚实之分,治有可下与不可下之别,这正是辨证论治精神的具体体现。当然“厥应下之”,也并不是说一切热厥均应用下法,有可下之症则下,无可下之症则不能下。总之,要掌握辨证论治。

    【原文】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364)
    【注解】本条与9l条、372条前后呼应,互相发明,以示病证有表里,治法有先后缓急。治疗失序,亦为误治,将引起变证发生。
     下利清谷,是阳虚寒盛之证,既使有表证,根据表里缓急治疗法则,亦应先温里而后再攻表;若不循此序,先行发汗攻表,汗出则脾阳更虚,转输失职,必生胀满。

    【原文】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376)
    【注解】“呕家”,指有呕吐证的患者。致呕的原因很多,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如因内有痈脓而引起的呕吐,不能见呕止呕,当先治其痈脓,待脓液排尽则呕吐自愈。
    按:厥阴病有厥热胜复、寒热之变。厥阴之脏主藏血。若阳复太过,热气有余,常可腐败气血而成痈脓。痈脓秽浊之气逆于胃则呕,脓不尽则呕不止。文中指出“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正是治病求本之法。

第七节厥阴病预后
    【原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327)
    【注解】厥阴者,阴病也;脉浮者,阳脉也。阴病见阳脉,是正气渐复、邪气衰减、阳长阴消之象,故为欲愈。脉不浮,说明正气未复,抗邪无力,其病仍要迁延,故为未愈。
    按:尤在泾对此条有较详尽的分析,今录之于后而供参考:“此厥阴经自受风邪之证。脉微为邪气少,浮为病在经,经病而邪少,故为欲愈。或始先脉不微浮,继乃转而为浮者,为自阴之阳之候,亦为欲愈,所谓阴病得阳脉者生是也。然必兼有发热、微汗等候,仲景不言者,以脉该证也。若不浮则邪著阴中,漫无出路,其愈正未可期,故日不浮为未愈。”

    【原文】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329)
    【注解】厥阴病为阴寒之证,阳复阴消则病愈。渴欲饮水,正是阳气来复,津液一时不及上承所致。因阳气初复,故虽口渴亦不能多饮,以防饮多抑阳而伤胃。只须少少与之,以润干燥,使阴阳自和,必自愈。
     按:厥阴病本有消渴,是厥阴风火炎灼耗伤津液所致,故其渴势较为厉害,绝非少少饮水所能解者,自与本条所述之病情不同。

    【原文】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332)
    【注解】伤寒开始发热六日,而手足厥冷反九日,厥冷时兼见下利;厥至九日以后,复又发热三日,而下利仍不止。凡厥利阴寒之证,其人当不能食,今反能食的,似为胃气已回,而又恐为“除中”,虑其胃中垂绝之阳暂来而复去,尚未可知。姑且食以索饼试探之。若食后不发热的,则知胃气尚存而能消谷,故其病必愈;若食索饼后发热,知为残灯复明,恐昙花一现而不可为生。今食后经过三日,日期不为短少,而厥后之热续在,自非暂时发热之可比,此乃胃气已复之佳象,非为胃气外亡之危候。故可期以次日夜半阳生之时而病愈。何以故?本
发热六日,复发热三日,共得九日,与厥之九日其数相应,且九日后反能食,胃气得复,故可期之“旦日夜半愈”。若后三日再诊,脉反数而发热不罢者,又为阳复太过,热气有余,故有发痈脓之变。
    按: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除中者死,其理即在于此。“除中”是指中气除去,犹言胃气已无。索饼,面食而成条索状者,如今之面条之类。旦日夜半,即次日半夜。

    【原文】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333)
    【注解】伤寒脉迟,其病为寒,当治以温,而不应用黄芩汤之类的酸苦寒性药物彻除其热。之所以投黄芩汤以除热,是因为医者不晓厥阴病有厥热胜复之机,而误认为是太少合病。厥利、脉迟本为虚寒,今又与黄芩汤复除其热,寒以寒治,势必更伤阳气,因而出现腹中冷痛、不能食等症。中阳虚衰,腐熟受纳无权,本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是胃气败绝,反欲引食自救的除中证,故日“必死”。
    按:除中与某些危重病人临终前突然精神转佳一样,都是一种虚假现象,俗称谓“回光反照”、“残灯复明”,是疾病迅速恶化,以致发展为死证的先兆。临证时当细心观察,认真辨别。

    【原文】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339)
    【注解】热少厥微,仅指头寒,为病本不甚:默默不欲食,为肝胆之气郁而不舒;烦躁数日,而又小便赤者,为阳郁而热邪偏盛,病犹未解。如果其人小便利而尿色白者,此为热除之象;若欲得食,则肝胃之气调和,故其病为愈。若不如是而手足厥冷且呕,又胸胁烦满不解,反映了邪热郁于肝胆而病不解。肝为藏血之脏,热在肝必影响于血,故其人将有便血之变。

    【原文】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343)
    【注解】伤寒六七日,病至厥阴,见脉微、手足厥冷,是阳衰阴盛之象。弱阳极力与盛阴相争,神气浮越于外,故烦躁不宁。此时可施以灸法急救回阳。手足转温者,是阳气来复,为可治之征;若厥逆不还,说明阳气已亡,是不可救治之兆,故主死。
     按:根据烦属阳、躁属阴的道理,可知本条所云之烦躁,当以燥为主。
     关于“灸厥阴”,原文中并未指明具体穴位,各注家对此萋有不同见解,有认为是灸足厥阴肝经输穴太冲者,有认为是灸足厥阴肝经之荥穴行间与章门的,也有认为当灸任脉关元、气海等穴。据考,关元、气海为全身强壮穴,灸关元、气海,或配以百会、神阙等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故当以灸关元、气海为宜。

    【原文】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344)
    【注解】伤寒病至厥阴,阳虚阴盛,故下利、厥逆。若见发热属阳回阴消者,当利止、手足转温;而今虽见发热,但仍下利不止、厥逆不回,说明是阴盛极而格阳于外。此时如果更见躁扰不宁、不得卧寐,乃是虚阳欲脱之象,病情极为危重,故曰死。

    【原文】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345)
    【注解】伤寒发热而利止,厥回,是阳气来复,其病向愈;若下利至甚,厥逆不止,则是阴竭于下,阳浮于外,阴不敛阳,阳不摄阴,阴阳欲有离绝之势,故亦主死。
    按:关键在于下利至甚和厥不止之症,故可沦其死。若下利不甚,厥有时者,便非死证可言。

    【原文】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346)
    【注解】伤寒六七日,不见下利,今忽然发热、下利并汗出不止,可知此‘发热’为格阳,下利为阴盛,阴盛格阳本属危象,若更见汗出不止,则显示阳气已经外亡,“有阴无阳”,故其人主死。
    按:厥阴发热,若属阳气来复,本当不死;而上述三条皆见发热,又均为死证,其理何在?盖厥阴阳气来复而见发热者,其下利必自止,.而今不仅下利不止,且更见躁不得卧、厥逆不回、汗出不止,说明此发热非为阳复,乃是阳气被阴寒所逼而亡脱于外,故俱主死。“有阴无阳”,可以说是对以上三条死证机理的概括。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4:33:1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挈要》

【原文】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348)
    【注解】先发热而后见厥,厥热相等为正邪斗争处于相持阶段;再见发热而不利,为正胜阳复,主病愈;而今厥逆七日后复见下利者,为正衰邪盛,阳气不能固护于里,故其病为难治。
    按:本条应与上述几条互参,虽病机相似,但病势有轻重之分,故前三条属死证,而本条仅言难治。张隐庵指出:“此节乃通承上文死证之意,而言发热而厥至七日而犹然下利者,病虽未死,亦为难治。上文言死证之已见,此言未死之先机。”张氏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可资参考。
    【原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360)
    【注解】疾病转归,取决于正邪力量的对比。正复邪衰者为向愈;正虚邪实者多预后不良。厥阴病下利而厥逆,是阳虚阴盛,正不胜邪;下利脉实,是正虚邪实,预后皆不良。今下利而见弱脉,说明邪随利减而胃气尚存;身有微热而口渴,是阳气来复的征兆,故其病有自愈之机。
    【原文】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361)
    【注解】厥阴虚寒下利是阴证,数脉为阳脉,阴病见阳脉者生;更见微热汗出,是阳气来复能通达于表,故病有自愈之机。“设复紧”,即脉又见紧象,紧则为寒,寒邪复盛,故其病为未解。
     按:本条以脉象变化,反映正邪斗争情况,从而预断疾病的转归。
    【原文】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362)
    【注解】下利、手足厥冷、无脉,是阳气极虚,阴寒独盛,病属危证,但还可施以灸法,以温经回阳。若灸后手足仍不温,脉亦不还,而反增微喘者,是肾不纳气,呼吸无根,真阳虚脱之象,故为死候。当此时诊下部脉,如果跌阳脉胜于太溪脉,即“少阴负趺阳者”,说明其人先天之阳虽为阴寒所抑,但后天脾胃之阳气尚存,“有胃气则生”,故为顺。
    按:少阴,肾脉也;趺阳,胃脉也。。肾气与胃气是人体先后天之气的本源,故诊少阴与趺阳,对了解先后天气之盛衰存亡,以断生死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又,脉为血之府,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脉不绝则脉可续而生机存,所谓“少阴负趺阳为顺”,其理亦在于此。

    【原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365)
    【注解】脉沉主里,弦为肝脉而主痛。厥阴下利,脉见沉弦,是邪结在里,气机不畅,大肠壅滞之征,故见里急下重,滞下不爽;脉大主邪气盛,“大则病进”,故为未止;若脉由沉弦或大,而转见微弱数者,是邪气衰减而正气恢复佳象,预示下利将自止,此时见发热,是脉证相应,并非邪气盛实、阳气外亡之兆,故主“不死”。
    按:厥阴下利而见下重者,是为热利,即后世所说的“痢疾”。

    【原文】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366)
    【注解】脉沉迟而下利清谷,是阴盛阳虚,水谷不能腐熟而下注,此即所谓“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阴寒盛于里,格阳于外,戴阳于上,可见身热、面赤。今其人面部仅少少发红,身上略微发热,手足厥逆亦不甚,说明阳气虽虚,但格拒不甚,阳气尚有能力与阴寒邪气斗争。正邪相争则昏晕眩冒,正胜邪却,阳气得伸,则汗出而病解。
    按:少阴病篇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与本条相似,也属阴盛格阳之证。但彼条阳虚阴盛之势重,而本系之证轻,故彼条非用通脉四逆汤不足以回阳救逆,而本条却有郁冒汗出自解之机。

    【原文】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啐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368)
    【注解】久利脉绝而致手足厥逆,阳气渐尽,心肾机能不续,危亡未可逆料。若周时其脉自还,手足由厥变温的,为心肾阴阳犹能接续,则主生不主死。若周时脉不还,手足亦不变温,生机无望,认是死证。
    按:啐,读“醉”,其原义为小儿周岁,此处作对头的时间,即经过24小时。

    【原文】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369)
    【注解】伤寒下利,即虚寒性下利,日行十余次,越利正气越虚.脉当见沉迟微弱,方为脉证相符。而今下利,脉却反见实象,脉证不符,表明正气衰败,而邪气盛实,正不胜邪故为死证。
    按:脉证相应,主顺;脉证相反,为逆。下利是属里虚,本不当见实而有力或洪大的脉象,见则即为逆。《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泄而脉大,难治。”《灵枢·五禁篇》云:“病泄脉洪大,是逆也。”《灵枢·玉版篇》云:“腹鸣而满,四肢清,泄,脉大,是逆也,不过十五日而死矣。”都讲的这个道理。

    【原文】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377)
    【注解】呕而脉弱,是胃阳之气衰败,阴寒之气上逆之象。小便清而复利,是下焦阳虚固摄无权。此时若见身有微热而手足温者,是阳气来复、阴寒消退的欲愈之象;而今见身热、肢厥,说明阴盛格阳,阳气浮越而有欲脱之势,故为难治之证。急以四逆汤回阳救逆,或可挽回垂危欲脱之阳。
    【原文】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381)
    【注解】哕者,呃也。哕而腹满,有因于虚者,也有因于实者。从“利之即愈”的治法看,可知本条所述之哕而腹满,是因实所致。
     若由于腑气不通,胃气不降而致腹满哕逆者,必有大便不通的见证;如因水饮内停而致腹满哕逆的,则必见小便不利。治病当审其因而治其本,所谓“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也就是治本之法。“前后”这里指二便。大便不通则通其大便,小便不利而利其小便,二便通利,气机能转输升降,则腹满哕逆自愈。
     按:本条虽讲的是实证腹满哕逆的施治法则,但也提示实证腹满哕逆预后是好的,只要辨证准确,治疗得法,“利之即愈”。此与232条所述的由于胃气败绝而致“不尿、腹满加哕”的不治之证,显然不同。

     第八节  厥阴病欲解时
    【原文】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注解】厥阴与少阳为表里。少阳旺于寅至辰。从丑至卯,为阴尽阳生之时,厥阴中见少阳之化,故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阴得阳助则病解。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原文】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382)   
    【注解】此条出于《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霍乱每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脾胃失调,遂成此病。此证轻者,只名吐利;重者则仓卒而至,挥霍撩乱,心胃大痛,吐利不止。若心腹绞痛难堪,而又吐利不出的,则叫干霍乱。
    【原文】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383)
    【注解】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若不吐利者,其名伤寒,为邪在于表。若有吐利,并且吐利为甚,则名日霍乱。若吐利止,而复更发热不解的,是里解而表未和,治当解其表,似以桂枝汤小和之为得。
     按:霍乱为病,往往兼表,然以吐利为主,故名霍乱而不名伤寒。
    【原文】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384)
    【注解】霍乱之吐利,开始即见。因吐下之后,阴阳俱伤,其脉则见微涩,故日“本是霍乱”。今伤寒之吐利,却在四五日传至阴经,因“转入阴必利”,故伤寒之吐利不在前而在后。为此,“本呕下利者”,是为霍乱,而不可以伤寒之法治之。若伤寒四五日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此胃肠有燥热,病属阳明,大便必硬。“十三日愈”者,因邪传经尽,则阴阳气和,大邪已去而病愈。若下利后亡津液,大便当硬,能食为胃和,必自愈。今反不能食者,为未和,到后经中,为复过一经(指经过七天),若其人颇能食的,反映了胃气方和,再过一天其病当愈;若不愈者,必另有其它原因,所以说不属阳明。
     按:此条论霍乱与伤寒各自的吐利特点,以资鉴别。并指出阳明胃气得复的大便硬和硬则能食的自解机转。虽云伤寒,亦包括霍乱在内,触类而长之可矣。 中医的霍乱是以证候立名,与现代传染病霍乱不同。
    【原文】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391)
    【注解】吐、利、发汗,是说经过的治法;脉平,是说病邪已解;小烦,是指现有的证候;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是说明小烦不解的原因。自可减谷则愈。
     按:小烦,指小有烦热不解。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原文】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392)
    【注解】据成无己说:“大病新差,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得病者名日易。男子病新差,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得病,名日阳易;妇人病新差,未平复,男子与之交,得病,名日阴易。以阴阳相感,动其余毒相染着,如换易也。其人病身体重,少气者,损动真气也;少腹里急,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阴气极也;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牛花者,感动之毒,所易之气,熏蒸于上也。”
”   按:此证辨认重点,在于头重不欲举(头抬不起)而又膝胫拘急者。
    【治法】导邪外出
    【方药】烧裈散方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方解】《医宗金鉴》曰:“男女棍裆浊败之物也,烧灰用者,取其通散,亦同气相求之义耳。服后或汗出,或小便利则愈,阴头微肿者,是所易之毒,从阴窍而出,故肿也。”
    山西名老中医李汉卿曾用此法治愈此病有六七例之多,一九六二年余在太原时亲聆其事,故幸勿以方废治为告。
    【原文】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398)
    【注解】此条应与391条合参。夫病解脉平,只是日暮时微烦,此以大病新差,脾胃气尚弱;而人情之常,每强与饮食以为爱,殊不知脾胃不能消谷。致胃气生郁而日暮微烦。然非宿食之变,故令病人损减谷食、恢复消化机能,使胃气不郁则愈。
     按:本书以六经分证立论,而又打破原文次第重新组合归类。为此,已把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的有关方证归于六经分证范围。所剩以上六条原文,归纳而有一定困难,故仍按原来篇次而附于后加以介绍。

27
发表于 2008-5-17 18:23:20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挈要》

多谢学长!仔细读,细心学,作以回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 03:39 , Processed in 0.0653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