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angweih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古代名医临证用姜选议:张仲景“经方”姜溢香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0-15 21:5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代名医临证用姜选议:张仲景“经方”姜溢香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勇123在 2009/10/15 09:52pm 第 1 次编辑]

祝味菊治湿温用温药探析(续)
:《步入中医之门》之二

通过对当时医界之流弊的反复思考,祝味菊提出了“治疗伤寒,首当重阳”,“善护真阳者,即善治伤寒”的思想。批驳时方派滥施寒凉,系“流毒所致,惨比刃戮”,“医者以为温是阳邪,始终用寒,正气馁则邪日张,强者延期而幸愈,虽愈亦弱;弱者因逆而致变,因变遂夭。孰令致之,医妄清之咎也!”他说:“吾治伤寒,着眼于正邪相搏之趋势,随时予以匡扶之方”。对于肠伤寒(湿温病)治疗,认为“盖江南之人,浜海而居,地卑湿重……脾运多困”,治疗宜用“茅术、半夏,宣发中阳,助麻、桂以收达表之效;形虚气怯,神萎力疲,独任附子振奋细胞,活跃抗力,以奏捍邪之功。”系其“苦心揣摩而得也。”并衷中参以西学,认为“伤寒患者,邪留于营,正气欲邪之趋势向表,心脏不得不奋其余勇,努力促使血液循环加速,鼓舞汗腺,奋为发汗,……伤寒极期,下邪交搏,互争存亡危急之秋也,短兵相接,不胜即败,是以用心衰弱者,预后不良。……西药强心,效力准确,而药效不能持久,……中药枣、附之强心,绝少副作用,而药力之持久,又为西药之不及也”。对于伤寒极期之神昏,一般多主张清营凉血开窍为治,但祝氏力排众议,提出为医者,当明辨热入心包与神疲昏厥,对于阳虚欲脱之“神衰” ,强调伤寒极期而见阳衰者,必用麻、桂、附片、龙、磁等辛开兼以温潜,断不用时医清表与寒下之法,其辨治伤寒极期的真识灼见,为其最得力处,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理论。其学术思想影响了重多医家。
上海儿科名家徐小圃用药主“清”。后来由于其子患“伤寒病”垂危,请挚友祝味菊先生诊治,用附子等药化险为夷,乃虚心向祝氏求教,此后广泛应用也成为擅用附子的大家。其治丹痧、湿温、暑热证,亦常用附子。徐氏用附子的指征是:神疲、色晄、肢清、脉软、舌润、小便清长、大便溏泄不化,但见一、二症,便放手应用。他认为既有所见,自当大胆敢用,以求心之所安。常谓:“宁曲突徙薪,勿焦头烂额。”“阳虚症端倪既露,变幻最速,若疑惧附子辛热而举棋不定,必待少阴证悉具而后用,往往贻噬脐莫及之悔。”
江西名医杨志一其子患湿温病经徐小圃治愈,受其影响,认为湿温日久不解,加上服用辛凉苦寒过度,湿热变为寒湿,出现太阴、少阴阳气不足之症。如症见精神萎糜,倦卧身重,四肢清冷,大便溏泻,舌淡润,苔白腻,脉象软弱,其治疗多遵徐氏之法,以明附片、川桂枝、葛根扶正祛邪,助阳温解,以仙半夏、厚朴、藿梗、陈皮等燥湿化湿,以活磁石、黑锡丹镇潜浮阳,以党参、茯苓、淫羊藿、巴戟天培补脾肾,所治重症都能在服药后发热渐退,诸症悉愈,最后以药物和饮食调理而安。
江苏名医马云翔,曾随祝味菊先生临床实习一段时期,受其影响,在治疗湿温病中屡屡使用附片,其认湿热病表解后,常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湿重于热,发展为发热淹缠,昏沉困倦,胸痞纳呆,四肢烦躁,口不渴,或渴不甚饮,体查客观上测得体温很高(39或39度以上)但病人自己并不感到热甚,只感到昏沉瞀闷,也无烦躁不安;一是热重于湿,发展成为阳明经证或腑证。对于湿温病,历代医家多采分消湿热的办法,即使用芳香化湿、苦辛燥湿、淡渗利湿,但在临床疗效仍不快,仍旧有一部分病人病情反复稽留,淹缠不解,所以前人对它有抽丝剥茧层出不穷之喻。马氏认为寒湿可以伤阳,湿温病湿重于热者亦可伤阳,在临床上,对于湿重于热,每加附子,根据湿的比重(主要看苔腻与精神困倦)。每次处方以5~10克附片,另外配以青蒿、藿香、佩兰、陈皮、蔻仁、苍术之属,不但疗效可靠,而且毫无不良反应,自用附子治疗治湿温病后,热退快而稳定,病程大为缩短,认为以前的抽丝剥茧之喻已失去其意义了。
章次公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常见黄体仁先生于夏季以通脉四逆汤加吴萸、黄连治疗吐泻交作,肢冷脉茯之霍乱,时机未失者多获奇效,后又虚心向徐小圃先生学习,擅用温法治疗温病。但其认为温热病用附子并非治疗常规,而是权且之变法。因“体弱之人,而病极严重之温邪,缠绵时日,正气更伤”,此时“医者当权衡其轻重缓急,不可墨守成规”。认为“夫正气旺盛则生,衰竭则死”,“在此惊涛骇浪之中,只有夫正气最为紧要”,如“纯用清温开泄,则祸不旋踵”,“苦寒香开之药,势再难进”。
其辨证要点在于脉象与神色,凡见脉细数、浮数、沉细不鼓指、、脉微欲绝,而面色萎黄、神气萧然、或面容黯淡,多属正气衰弱,治疗必须着眼于扶正强心,保护阳气顾护阴液,用药常以附子配生地,而用药后确能收到热退、心脏已无问题之忧,不得不让人佩服其认证准确,用药胆识,配伍巧妙,效果之优良。环球中医网
&k o$qi';v)^0
后人五版高等中医药学校《温病学》副主编王乐  教授,也认为湿温证中,邪留气分,充斥三焦,若素体阳亏,湿邪适逢阴寒之邪之助暗中滋蔓,阳气愈被湿困,无以透发,每多病程缠绵,对此强调“用药宜刚而忌柔……治疗中当用附子扶阳逐湿,使阳得援而振奋,湿浊之邪自然可逐。如蓦然热情以苦寒之剂,其热将不可挽回。”可谓真识灼见。江苏名医陈树人,治湿温亦善用附子,其认为湿温病湿重于热,阳气不振,用附子扶阳逐湿,可使阳气振奋,阴邪自祛,取效快捷,屡经验证,实有良效,值得效法。
t(_"tr#uLt;q0
综上所述,湿温病中使用附片为变法,适用于湿温病湿重于热并显见阳气虚馁,或病程缠绵,阳气日亏,或过用苦寒,损伤阳气。湿重于热证见发热淹绵、渴不欲饮,无烦躁,虽有高热而自不觉热,或证见阳气不足,精神萎糜,蜷卧身重,四肢不温,大便溏泻,舌质淡润,脉象软弱,便可以附子温补扶阳,顾护正气,但作为湿温病的分消湿热法仍为治疗基本大法,并未抛弃。诸多名家经验证明,湿温病顾护阳气极为重要,合理地运用附片温阳,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后人学习和重视。环球中医网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21:57: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代名医临证用姜选议:张仲景“经方”姜溢香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09/10/15 09:50pm 发表的内容:
祝味菊治湿温用温药探析(续)
:《步入中医之门》之二
通过对当时医界之流弊的反复思考,祝味菊提出了“治疗伤寒,首当重阳”,“善护真阳者,即善治伤寒”的思想。批驳时方派滥施寒凉,系“流毒所致,惨比刃 ...
谢谢分享!学习了
13
发表于 2009-10-15 22:0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代名医临证用姜选议:张仲景“经方”姜溢香

华夏中医药论坛 » 药物(中草药,中药中成药等)研究 » [原创]古代名医临证用姜选议:吴鞠通佩姜与用姜  wangweiheng
{吴鞠通佩姜与用姜}
    清代名医吴鞠通,名瑭,字配珩,以号行。清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县)河下镇人。生于公元1758年6月(清乾隆23年),卒于公元1836年2月(清道光16年),享年79岁。他是“温热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所著《温病条辨》是“温热”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吴鞠通最善用姜。据说,他常将一块老干姜用小绢袋盛装佩带身上,称佩姜,以避瘟疫邪气。
    一天,他去郊外,遇许多人在围观。走进人堆,只见一村妇面白昏仆,守候一旁的丈夫顿足捶胸。问原因,知妇人连日泄泻,是日强挣出门,不想如此情状。吴鞠通诊其脉舌,为寒湿泄泻虚脱日晒晕厥,便取佩姜嘱其夫速煎送来,即于树荫处为之揭穴揉按。村妇服姜汤后四肢渐转温暖,目睁神复。夫妻拜谢救命之恩,吴鞠通续开方一笺嘱回家调理。
    有贾姓富商年过半百始得一子。其子十多岁,时常偕友上临江楼饮汤食鲜竹鸡。一年后,形体渐消瘦,易躁怒,常昏眩。老父着急,请医诊治,却无效果。遂远道迎请吴鞠通为之诊病。吴鞠通细察后又详询饮食起居,便以生姜两斤捣汁,取一盅拌白矾细末调匀,以竹筷撬齿频频灌饲,顷刻苏醒。竹鸡喜食半夏,患者食竹鸡致间接半夏中毒,生姜解半夏毒,所以取效。
    另一老妇,多年顽固哮喘,入冬症重,多治不效,求吴鞠通施诊。吴鞠通嘱其以生姜五斤捣汁,浸内衣使透,复于烈日下晒干,贴身穿上,自立冬起,每九日一换,至冬尽春来,症大减,神清息畅;次年冬天如法炮制再用一次,顽症告愈。生姜辛温,发表散寒祛风,化痰缓痉止哮。老妇体弱,服药难进,以姜汁浸内衣,让药效透皮作用肌肤渗达脏腑,搜剔肺肾伏邪,兴奋呼吸中枢,扩张上呼吸道血管,使血循环改善,促支气管排痰解痉,廉药奇法,竟收异效。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姜汁背心和用干姜配制的咳喘背心的外治方法:
【姜汁背心祛风寒】  取鲜生姜5000克,捣碎,纱布包,榨取姜汁,以姜汁浸棉花,晒干,做成背心。令患者穿之,日夜护住胸背,或每天使用8小时以上。姜汁背心能散寒解表,主治风寒咳嗽、哮喘。
【咳喘背心疗“慢支”】  药用干姜10克,白檀香各5克,麻黄、细辛、生白芥子、桂枝、紫菀、冬花、苍术各10克,鹅不食草、艾叶各20克。上药共研为粗末,艾叶捣绒,铺掺于棉花中间,用布缝制成背心。凡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人,常由感冒诱发,缠绵难愈。故在缓解期宜穿此背心,能起到防治结合的作用。
    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用姜之方剂也很多。仅举几例述之:
    [辛温淡法]  方有小半夏加茯苓加厚朴杏仁方:半夏八钱(24克)、茯苓六钱(18克)、厚朴三钱(9克)、生姜五钱(15克)、杏仁三钱(9克)。以甘澜水八杯,煮取三杯,温服,每日3次。主治:湿温,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
苦辛热法  方有桂枝姜附汤:桂枝六钱(18克)、干姜三钱(9克)、生白术三钱(9克)、熟附子三钱(9克)。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服。主治: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
    [酸苦温法]  方有栀子豉加姜汁方:栀子(捣碎)五枚,香豆豉六钱(18克),生姜汁五匙。以水四杯,先煮栀子数沸,后纳香豉,煮取二杯,调入姜汁,温服一杯,每日2次。 主治:阳明温病误下后,虚烦不眠,心中懊憹,甚至反复颠倒,兼见呕吐者;呕加生姜者,胃中未至甚热燥结,误下伤胃中阳气,肝(木)气乘之,故呕,加姜汁,和肝而降胃气也,胃气降,则不呕矣。
    [苦辛温法]  方有苓姜术桂汤:茯苓块五钱(15克)、生姜三钱(9克)、炒白术三钱(9克)、桂枝三钱(9克)。以水五杯,煮二杯,分温再服。主治:寒湿伤脾胃之阳气,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或酒客湿聚之证。
    [苦辛甘法复微寒法]  方有茵陈四逆汤:附子三钱(9克)、干姜五钱(15克)、炙甘草二钱(6克)、茵陈六钱(18克)。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温服一杯,厥回止后服;仍厥,再服;尽剂,厥不回,再作服。主治:脾虚寒湿中阻,舌灰滑,中焦滞痞;面目俱黄,四肢常厥(四肢厥冷)者。如中医学所说之“阴黄”之证相符。
    此外,《温病条辨》中还载有治“霍乱”之理中汤;“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之四逆汤;治“霍乱,转筋”之救中汤;治湿温之“身痛呕逆”之新制橘皮竹茹汤;治“阳明湿温,呕而不渴”之小半夏加茯苓汤……等等,均以姜必用之药,恕不一一例举。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10月15日 10:17pm 时添加 -=-=-=-=-
谢谢分享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22:18: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代名医临证用姜选议:张仲景“经方”姜溢香

华夏中医药网引用了本论坛《姜》的几篇文章。谢王勇先生指引,我今天才知道这个论坛,是中国中医药报联谊论坛吗?
15
发表于 2009-10-15 22:46: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代名医临证用姜选议:张仲景“经方”姜溢香

鲜姜延缓衰老 干姜治疗肾虚
男子吃姜要吃“对”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中医科 王珏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所以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而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发现,姜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抗炎镇痛、同时兴奋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还能调节男性前列腺的机能,治疗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碍,因此,姜常被用于男性保健。
  鲜姜:增强食欲,延缓衰老
  中老年男性常会因胃寒、食欲不振导致身体虚弱,可以经常含服鲜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鲜姜又不如干姜有强烈的燥性,滋润而不伤阴,每天切四五薄片鲜生姜,早上起来饮一杯温开水,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干姜:治疗肾虚阳痿
  取雄鲤鱼1尾(约500克),干姜、枸杞子各10克。取鲤鱼肚内之鱼臛(雄鱼腹中白色果冻样物质,为雄鱼精囊腺),加入干姜、枸杞子同煎。煮开,加料酒、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空腹时服食,隔日吃1次,连服5日。
  干姜温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此药膳可以治疗由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软、倦怠等。
  不过,姜性辛温,只能在受寒情况下应用,且用量大了很可能破血伤阴。如果有喉痛、喉干、大便干燥等阴虚火旺症状,就不适宜用姜了。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10月15日 10:48pm 时添加 -=-=-=-=-
三仁汤加干姜治疗发热不退2例徐世刚
安徽省毫州市城里第二卫生院,236800
文章主题:三仁汤 干姜 发热 中医药疗法 文章内容:208?三仁汤加干姜治疗发热不退2例徐世刚安徽省亳州市城里第二卫生院236800关键词三仁汤干姜发热三仁汤是吴鞠通治疗湿温的代表方剂,笔者常用此方加于姜为基础方剂治疗发热不退疑难病症,有效率高,现举2例,求证同道.朱某,13岁,亳州一中学生,1996年6月12日就诊.因过食生冷感冒,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前往某医院治疗半个月,一直不效;又转某分院治疗2周未愈.当时就诊时,脉细濡数,面黄,舌苔白滑而腻,腹胀,口渴而不欲饮,胸闷欲吐,饮食不佳,病情没有好转.笔者诊断为湿温症,为误用寒凉之品,伤及脾阳,证属涅重于热,宜温中宣化,清利涅热,拟方:杏仁6,滑石12,通草3,竹叶3,厚朴5,白蔻仁4,半夏8,炒薏苡仁15,干姜3.服2剂后,病情向愈,又诊嘱其禁食寒冷,以小麦面之食调养.袁某,男,2周岁,住亳州市古泉路,1998年7月2日就诊.已发热数天,经某医院医治,发热不降反升,体温39℃阻上,家庭多处求医不效.症状:神志不清,目闭不言,面色淡黄,苔白腻,不饥不渴,腹胀,无大小便,指纹青紫已过气关,情况十分危急.笔者诊断为湿温证,圆误下寒凉伤脾阳,脾阳被遏,湿邪乘热由渍,又目食垮粽子而更发.证属标热本寒,故投:杏仁2,白蔻仁2,炒薏苡仁5,厚朴2,半夏2001年6月第13卷第32,滑石6,竹叶1.5,通草1.5,干姜1,台保和丸,嘱其少服多饮.缓慢细服1荆后,大小便通畅,排出粘液,形如鱼冻.湿邪已去,热退目睁,能饮面汤.又诊去保和丸,加青蒿,地骨皮之类搜其余热而获愈.体会湿为阴寒之邪,非温而不化,又有无寒不生湿之说,其性粘滞,是万病之源.三仁汤是芳化利湿的常用方剂,加于姜增强温化之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阳气和协,湿邪得祛,万物得安.于姜其性温中散寒,温补脾阳,特别是对误下寒凉之疾有独到的疗效.杏仁苦温,开上焦肺气.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纵观全方,杏仁是君中之君药,又有提壶揭盖之功;白蔻仁芳香醒脾,宣中焦,脾健则清利,湿自去;炒薏苡仁甘淡利水掺湿,输导下焦.三者柏伍,宣上畅中清下,祛湿而不助热,是方中圣药.气畅湿行,湿化热清,脾气健旺,三焦畅通,诸证自除.辅以半夏,厚朴宣化中焦而利气机,除湿而治胸闷;竹叶清心利尿,解热除烦;滑石,通草渗利下焦湿热,使上下分利,三焦宣畅,湿热自去.筒言之,干姜之"温",杏仁之"宣",厚朴,半夏,白蔻仁之"化",竹叶,滑石之"清",合通草,薏苡仁之"利",共达祛湿清热,宣遗渗湿的目的.本人习用三仁汤加于姜治误下寒凉引起的发热,不用退热药而热自退,其奥妙在于利小便化湿.小便利,病邪有出路,而病自解,屡用之,见效甚速.收稿日期:2601—03—19本方药物组成非常精练,全方以12味药组成,计量大小亦较为严谨,具有醒脑开窍,清热解毒,芳香开郁,透邪外这之功.然就其药理分析,其功效并有通行经络,解痉止痛之力.可见本方不仅局限于厥证,又可广泛用于临床其他疑难的功能性和实质性病证.例如方中多半为清肝泄热和醒脑开窍之品,而巧用麝香,冰片以取走而不守之力,以协同诸药,共这病所,合凑全功.今就本文所列举的例证,取用一个成方.治疗几种不同的疾病,而收到同样的效果,显然关键在于辨证.以上4例,归纳起来均属内伤案证,为郁热性疾病,一为热厥,二属湿热,三为狂证,四属郁证,其病名虽为不同,而病因病机皆有责于肝.案例3,案例4所出现的体征,实由情志所伤,致使肝失条达,抑郁生火,上扰于心,二火相搏,神志受扰,而出现恼怒惊恐,忧郁不安等症情;例2虽属湿热,病在脾胃,但也由土虚术侮,肝郁化火,湿邪热化,产生内热,然取安宫(牛黄丸)意在芳香化浊,清热解毒.用之应效,功在变通.可见"郁"之为病,在临床上颇为常见,正如元代王履所云:"凡病之起,多由于郁."说明郁证尽管表现往往不一,各有差异,但"郁"之产生在肝,肝主条达,主司疏泄,一旦失其所常,则出现忧郁;郁之为热,上忧于心,或及其他,诸证峰起.所以治郁当先从肝,使肝气条达,则他疾随之则和.收稿日期:2601—04一6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7:46: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代名医临证用姜选议:张仲景“经方”姜溢香

抛砖引得珍玉来。感谢王勇版主添加的精彩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19:49 , Processed in 0.0525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