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医家关于营卫的认识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19-6-9 23:50:19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9-6-9 23:40
谷气吃吸收天气

食谷于胃,胃之阳明经气化去糟粕,经气者,真气,元气,神气也。
202
发表于 2019-6-9 23:57:14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6-9 20:25
夫气血从乎营卫,营卫又宗乎经隧。营卫者神精气之化,为先天清浊之始;经隧者,胃之谷水之化;此经隧不能不 ...

内经明言:营卫是谷气,血气是神气,营行脉中,得真气化血。卫行脉外,得太阳之气化气。
203
发表于 2019-6-10 00:02:39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6-9 20:19
愚按∶人身不过表里,表里不过阴阳,阴阳即营卫,营卫即血气。

的确愚,何为人身?何为表里?何为阴阳?何为营卫?何为血气?请读《阴阳离合论》
204
发表于 2019-6-10 00:24:4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2-3 22:17
营卫学说,构建不起来脏腑辨证论治、气血津液辩证论治、经络辨证论治、六经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

中医无脏腑学说,中医脏腑各主一经,脏腑即是经脉,无经脉何来脏腑?中医所谓脏腑辨证就是六经辨证;中医所谓经络辨证,是辨六经之血气,还是六经辨证;中医之卫气营血,是营行脉里则生血,卫行脉外则生津,仍然是六经辨证。中医之三焦辨证适于厉气,病从口入。
205
发表于 2019-6-11 13:43:1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辨营卫与现代病理学生理药理有何相同不相同
206
发表于 2019-6-11 13:43:52 | 只看该作者
无经脉何来脏腑?
207
发表于 2019-6-11 13:44:27 | 只看该作者
无脏腑经脉何来
208
发表于 2019-6-11 13:45:25 | 只看该作者
无脏腑气何来
209
发表于 2019-6-14 14:28:21 | 只看该作者
中药药理作用与现代药理学化学合成药作用最主要不同,就是中药可以治愈一些症状,如失眠等。
而化学合成药是不能治愈症状的,如失眠等因为病理学研究还并不知失眠等症状形成全部的原因。
生理学病理学对于症状信号系联级反应,生理非生理部各分部还没研究清楚,研究不清楚。
当然这部分研究微观方面现代技术也还做不到,是未来生理学病理学研究。
但是古代中医现代中医也并不知失眠等症状形成全部的原因是什么,古代中医现代中医也并不知中药可以治愈一些症状药理是什么。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20:1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6-16 12:20 编辑

营卫解

肺主气,气行于皮毛则为卫,肝主血,血行于经络则为营。然肺藏卫气,肝藏营血,而实则皆出于中焦,以气血乃水谷之变化。中焦者,消磨水谷,变化气血之枢轴也。《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盖水谷之气,有清有浊。水谷入胃,脾阳消磨,散其精华,化生气血,内自脏腑,外达经络。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剽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营者,脉中之血,血中之气,是谓营气。营气在脉,随宗气流行。谷精之化营气,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宗气。宗气者,贯心肺而行呼吸。营气之行,以息往来,血之流动,气送之也。

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六动,气行六寸。人之经脉,六阴六阳以及任、督、两跷,计合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之中,漏下百刻,以分昼夜。二百七十息,水下二刻,气行十六丈二尺,是谓一周。一万三千五百息,水下百刻,脉行八百一十丈,人气五十营于身,一日之度毕矣。

营气初行,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以肺主气而朝百脉也。自手之太阴阳明,注足之阳明太阴,自手之少阴太阳,注足之太阳少阴,自手之厥阴少阳,注足之少阳厥阴,终于两跷、督、任。周而复始,阴阳相贯,营周五十,明日寅时,又会于气口。此营气之度也。

卫气者,不随宗气,而自行于脉外,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脏二十五周。其行于阳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灵枢·卫气行》: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名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内眦,循手太阳,至名指之端。别者,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下至跗上,入中指之端。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跷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如是者,二十五度,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是者,二十五度,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从肾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亦周五十。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卫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出乎阳则寤,入乎阴则寐。此卫气之度也。

营起于气口,卫起于睛明,营气之行,阴阳相间,卫气之行,夜阴昼阳。起止不同,道路各异,非同行于一经也。

伤寒说意  黄元御

点评

肺主气,气行于皮毛则为卫,肝主血,血行于经络则为营。然肺藏卫气,肝藏营血,而实则皆出于中焦,以气血乃水谷之变化。中焦者,消磨水谷,变化气血之枢轴也。《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8 22: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7:24 , Processed in 0.0596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