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中医的“脾”脏(藏)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7-10-16 11:4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10-16 11:52 编辑

            金栋先生这篇论述脾脏的文章很全面,既有经典原文,又有后世医家解读,还有现代中医理论教材内容。全文一气呵成,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建议大家写文章或发言,都要这样做,才是做学问。我给予点赞。
      对于那些不懂装懂的“小柴胡”似的半瓶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此文与我对于脾的认识及观点完全一致。但我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文的观点与我写了那篇““脾主运化”这一中医思维、方法是错误的“张冠李戴”思维方法 ”一文的观点并不矛盾,毫无冲突。
金先生此文展现的是中医理论的原貌,而拙文“脾主运化”这一中医思维、方法是错误的‘张冠李戴’思维方法 ”指出的则是中医理论中存在着的张冠李戴的错误。金先生此文,恰恰证明拙文所指出的事实是客观的,更进一步证明拙文的观点是正确的。
       正是由于“脾主运化”这种张冠李戴错误的存在,以及中医理论中其他错误的存在,才导致中医界内部,以及中医界外部才会产生了各种雷人的错误观点。
       这些雷人的错误观点如下:
       1、误以为中医是伪科学
        2、中医传统文化论
        3、中医玄学论
        4、中医非科学论
        5、现代科学和西医不能解释中医论
        6、中医是超科学论
        以上这些错误的观点,严重地阻碍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使传统中医的发展陷入停滞不前的迷茫之中,至今难以自拔。因此,必须突破目前错误思维的约束,使中医真正走向科学研究的正确轨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2
发表于 2017-10-16 12:0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10-16 12:21 编辑

         古人所说的脾,是指脾胰,脾是主脏、胰是副脏,这已没有疑问了。古代医家一直都是这么认识的,从没有怀疑过。

       直到西医解剖学、生理学传入之后,人们才知道脾与运化对不上号。于是就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反中医,说中医是伪科学;另一方则自我辨护说,中医脏象理论源于解剖又高于解剖。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不是古中医的观点。古中医就是认为脾就脾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3
发表于 2017-10-16 12:19: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10-16 12:20 编辑

用现代解剖生理去验证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
        从表面现象上看,中西医理论是两种不同的体系,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中西医研究的是同一人体。尽管在认识上有一些差异,但实际上只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中医理论研究的是现象,西医理论研究的是本质,现象与本质既对立又统一,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我的研究,中医理论中90%以上的精华部分都是与现代医学理论相对应的,只有不到10%的张冠李戴及牵强附会的内容不相符。只要将这些不相符的内容给予纠正,中西医理论便会完全统一。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4:18:50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10-16 11:41
金栋先生这篇论述脾脏的文章很全面,既有经典原文,又有后世医家解读,还有现代中医理论教材内 ...

谢谢客观、公正的点评。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4:21:0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10-16 12:19
用现代解剖生理去验证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 ...

中西合参,赛过神仙!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4:30:14 | 只看该作者
李同宪 发表于 2017-10-16 10:11
所谓“藏”(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其命名虽由人体实体解剖而来, ...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经典的这种说法,与“临床实践反推”有关系吗?有五行、有四时,有五行之土,有不主时之脾,有道是“五行四时”之脾!

点评

《说文·肉部》云:“脾,土脏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9 16:12
一年明明是春、夏、秋、冬之四时(季),人体为了与五行之土相配,人为地增加了一个长夏,附以脾脏,结果导致时间上的矛盾、不统一。一说脾主长夏,一说脾不主时(即每季之末十八日由脾主之)。这与“临床实践反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14:40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4:4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10-16 14:47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0-16 14:30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经典 ...

一年明明是春、夏、秋、冬之四时(季),人体为了与五行之土相配,人为地增加了一个长夏,附以脾脏,结果导致时间上的矛盾、不统一。一说脾主长夏(《素问·脏气法时论》),一说脾不主时(即每季之末各十八日由脾主之)。这与“临床实践反推”有关系吗?
28
发表于 2017-10-16 15:0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同宪 于 2017-10-16 15:18 编辑

          藏象不是按照阴阳五行推演而来,是把临床实践的验证的正确结论归类于阴阳五行的框架之内,
         那些不正确的部分,在临床实践中被淘汰了,或者说扬弃了。这段话,我在以前的贴子里特意强调过。
29
发表于 2017-10-16 15:22: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把中医脾的问题解决了,中西医融合的问题就解决了。
          现在集中到 “脾主运化”中医是怎么说的,是怎么理解的;脾主运化能不能转换为西医语言?转换为西医的什么概念比较全面,比较合适?怎么样判断这个转换是正确的?是符合临床实际要求的?
30
发表于 2017-10-16 15:26:52 | 只看该作者
         脾主运化是不是西医消化功能?还包括哪些功能?根据是什么?
         要不要我把《中西医融合观续》中的重要内容再次转载过来?还是大家去中西医融合观专栏中看《中西医融合观续》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9 13:04 , Processed in 0.3930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