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共同学习“中医现代化”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3-2 09:12:1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7-3-1 23:12
我的看法,中医内容庞杂,中医理论的研究工作,虽然进行了几十年,但还属于探索阶段。要中医理论完全和现 ...

任何理论都是对实践的解释和总结,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的,一般是滞后于实践的。

这话有些片面。我比较认同“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理想,而且科学的进步意义更在于其高于实践,即能对实践反过来起指导作用的部分。最著名的两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一是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二是相对论的提出,都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两次大飞跃,从其中推论作出未知事物的预言进而反过来指导实践。譬如爱因斯坦相对论有个预言是直到去年才得到证实。

但不是所有的科学实践都能达到这种境界。譬如超导理论,近二十年前关心过他们的研究,发现他们的实验和理论其实还相当原始,远未达到突破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的程度。

中医的理论至今为止只能说还停留在源于实践的阶段。中医人可能觉得八纲气血等理论能指导实践,其实只是指导新入行的人重复前人的实践而已,与周期表或相对论所达到的指导作用并不是同一个层次。

这里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时代,当时不具备必要的技术条件把中医药起作用的真正机制原理搞清楚(比较一下青蒿素的发现),所以只能用证候方药这模式来组织经验提升成稍高于经验的认识,譬如大家知道石膏加知母可以清热,或甘草制甘遂可治腹水,但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中医人并不关心,甚至想通过实验证明其机理的冲动都没有。如果这种心态不改变,如何可能有高于实践的认识?


点评

萧先生这一段,内容多,重要,要慢慢说。 1,从认识……推论作出未知事物的预言进而反过来指导实践。 --------------------------------------------------------- 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认定科学理论了。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23:21
12
发表于 2017-3-2 11:15:05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3-2 09:11
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才能依据基础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和药物研究,只要基础理论有所突破 ...

请先生把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现代化

点评

“基础理论是不能现代化地” 有人简单地理解成译成现代话(白话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1:18
13
发表于 2017-3-2 14:36:28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7-3-1 17:32
这一条的问题是讲得太虚。关键在于如何做的细节。譬如之前提到某中医药大学有人搞所谓精液按摩的奇葩研究 ...

中医现代化的根本在于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没有这个根本,其他末节都不会走得太远。
…………………………
同意。
14
发表于 2017-3-2 14:37:17 | 只看该作者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3-1 23:04
没有中医理论的科学化,中医的现代化走不远。

同意。
15
发表于 2017-3-2 14:38:58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3-2 09:11
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才能依据基础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和药物研究,只要基础理论有所突破 ...

同意。
16
发表于 2017-3-2 14:42:51 | 只看该作者
好高骛远,舍本逐末,愿望是好的,但是结果肯定是胡扯。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7:53:03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7-3-2 05:07
支持现代化,我们总应该知道我们喝进去了什么,若泛泛的用四气五味包括是远远不够的。

光明先生做学问的,能想到问题的实质。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对已经发现的中药功效的总结,用四气五味来描述、归纳。四气五味不能用来说明药物的作用原理,也不能用来指导发现药物的新用途,只能用来指导学习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


以前本论坛争论过四气五味,有人认为,中药学的内涵就可以用四气五味包括,我说,这是“欺师灭祖”,因为,这种说法,否定了中药的大部分宝贵内容。再说,五味的总结,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干扰,把气味还有其他内容都丢下了,这是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的妨碍。


研究中药的成分,就是光明先生说的“我们喝进去了什么”,这个工作大概做开快一百年了,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任务还很重,尤其是复方的研究,才刚开始。不管怎么说,只能这么研究下去。要是不研究,古人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就会丢失。
18
发表于 2017-3-2 19:1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3-2 22:10 编辑

中医现代化是一个很好的命题,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中医药也应该与时俱进,把自己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中医药千百年来的“三个指头一个枕头”,和“一根针一把草,一锅苦汤能喝饱。”的传统诊疗局面,为什么不可以改观一下呢?如果有了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查脉观舌,望色辨声的诊断仪器和指标,如果有了精确,方便的给药方法,又何乐而不为呢?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望诊可以看到内脏和骨骼的影像,使问诊可以获得血液和骨髓等人体组织细胞层次的变化,我们为什么要视而不见呢?中医药应该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而不应与现代科技老死不相往来!

有人说到中医理论现代化,这是个严肃的根本的问题,必须慎之又慎!中医理论是中医的基因和灵魂,必须保持其特色和精髓,而决不允许有人打着改革的旗号,把中医进行阉割、转基因和肢解!这是中医药改革的底线,必须坚守!

点评

这个确实是中医的底线了,基础理论是不能现代化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 05:33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23:21:39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7-3-2 09:12
这话有些片面。我比较认同“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理想,而且科学的进步意义更在于其高于实践,即能对 ...



萧先生这一段,内容多,重要,要慢慢说。


1,从认识……推论作出未知事物的预言进而反过来指导实践。
---------------------------------------------------------
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认定科学理论了。我了解的不多,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只有天文学理论才算科学理论,其他各科都不算,举例就是天体运行规律,可以测算的分秒不差,而其他学科都不行。这个说法对不对咱不要管,医学,不论中医西医,其“理论”,其实都是对“实验”结果的解读,没有这个预见功能。
我大学学的是化学,较低层次的。化学就可以说没有理论,和物理学的力学定律之类比较,化学理论的预测作用很差的,基本靠不住。


2,,中医人可能觉得八纲气血等理论能指导实践,其实只是指导新入行的人重复前人的实践而已,
---------------------------
对,这话准确。中医理论,就是应用前人医疗经验的方法指导,离开前人经验,中医理论起不到任何作用。
保留中医理论的意义在于,中医的经验太多,不应用这些理论(其实是方法),就不能利用前人经验。
西医理论其实也差不多。


3,中药的药理研究,开始了几十年了,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青蒿素只是其中一例,但中医中药的经验实在太多,研究出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最难的是复方研究,基本没有进行。
这种研究方法,有很多问题:第一,太费功夫,任务太重。第二,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为临床还需要应用前人经验,许多研究结论不能指导,只好沿用传统的方法,也就是传统的理论。第三,有许多东西,可能没等研究出来,就要淘汰了。比如,中医过去有许多治肠道寄生虫的方药,现在谁要去研究,不是白费功夫吗?再比如,中医儿科,麻痘惊疳,书籍汗牛充栋,绝大部分都没用了。


4,想通过实验证明其机理的冲动都没有。
这种情况确实有,这些年有所加重,以前不是这样。我对高校、研究机构的情况不了解,以前了解一些,科研曾经搞得轰轰烈烈。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不过,从媒体上的一些报道、文章,有关人士的讲话对待看,这些年,务虚务玄的情况很严重,甚至许多人攻击科学研究,就是您说的那个“倒骑驴”。
倒骑驴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不了解不能乱说,但在网络论坛里看,几乎是完全占上风的,本论坛的事就摆在眼前。国务院制定的“中医现代化”规划,竟也敢直接否定。






点评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实用中药学”, 就很适用,作者:马清钧,王淑玲。 里面涉及到了: 1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2 临床运用:现代临床应用报道;古方剂选用;配伍效用 3 注意事项:毒副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 06:40
20
发表于 2017-3-3 05:33:2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3-2 19:13
中医现代化是一个很好的命题,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中医药也应该与时俱进,把自己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 ...

这个确实是中医的底线了,基础理论是不能现代化地。

点评

为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 09:03
谢谢理解和支持!中医的诊疗技术可以改进,但中医的理论不可动摇!  发表于 2017-3-3 06:13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8 22:44 , Processed in 0.1722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