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肾不纳气病案一例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4-7-31 16:03:21 | 只看该作者
老渔翁 发表于 2014-7-31 13:51
中医处方开药时基于中医理论而来,并不是被西医检查的各种指标牵着鼻子走。中医是要发展但是脱离中医理论 ...

争议、包含这些词都不必用,不用想那么多,咱们就讨论问题。

本例中,我说,检查没有心肺病变,不考虑肾不纳气。您觉得有不合中医理论处。这样,咱们分两步讨论:

1:在本例中,您想想,还有什么支持或否定肾不纳气的辨证的没有?
2:理化检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是肯定要做的,在中医的辨证思维过程中,要不要考虑?

我以前知道您是中医学医在校学生,所以和您讨论,也可以探讨如何认识(或对待)中医理论,
62
发表于 2014-7-31 22:0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7-31 14:17 编辑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7-30 19:09
支持先生对瓜蒌用药的解释。



        谢谢!        对于医源前面提到的“喘证”,病案中无此证据,故不应以喘证论,提出喘证之名,是看贴和肾不纳气所诱导,但最主要还是本人看贴不仔细、立言不谨所致,特此更正!
63
发表于 2014-7-31 23:5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7-31 16:24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7-31 00:58
没看清楚先生认为本例是不是喘了。
喘,胸闷,憋气,是三个症状,还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是三个症状, ...

一、没看清楚先生认为本例是不是喘了。
二、喘,胸闷,憋气,是三个症状,还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是三个症状,原帖是没有喘字的。如果是一个症状,请先生解读一下,胸闷,憋气和喘是不是一一样的意思。
另外,胸闷和憋气,是一个症状还是两个,也请大家讲讲。


回复:
      一、此病应未到喘的程度,且病历中未言喘证,故应不为喘证!但有向喘证发展的方向,见下二条。
      二、胸闷、憋气、喘,此三症在临床中应该是顺递关系,即喘证形成时经历的症状。胸闷,无论寒邪、血淤或气郁,均为阴邪,郁阻气机舒发,故而有堵压之感-“闷”,其所用行气活血的药物多为温热之性;气机郁阻过盛,内阳被压制过盛,则形成“憋气”之感。此时邪正相较,外邪亢盛。若历时太久或阴邪加剧,则正气无以从表而散,迫走气道而发喘。
       上述针对阴邪所致的喘证,不适于虚喘,学者当注意!
     

点评

基本同意。  发表于 2014-8-1 09:26
64
发表于 2014-8-1 00:50:53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7-31 01:34
好!讨论得很热烈,中医论坛就应讨论这样的东西才有用。
     提示:
       “寒邪束肺” ...

“寒邪束肺”的认识,解释不了如下三大症状:
     1、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气息悬而不降,躺下后则越感不适,必须起立于室内游走。
     2、服用中成药补肾生精丸,服后可缓解病情,但不能彻底根除病情。
     3、测血压110/90mmhg。


回复:
        三大症状,唯1、2有用!
        1,寒邪束肺,完全可以解释胸闷及憋胀感。只有胃脘部憋胀很多人难以理解,其实机理很简单,憋-胀可以这样理解:寒邪向内憋压,内阳抗邪,向外胀撑。六经中阳明与厥阴同处四分之气分-浅层(六经与四分的理论暂不多述),表-卫分层被寒邪入侵收引内压,气分浅层的阳气外抗,肺胃在此机理作用下,肺之肃降,胃之降浊功能被减弱,故有憋胀、悬而不降之感。人直立时,使逆气受压,病人稍适;平卧则重力之下压之力减,胀感增加而无法躺下,唯有立身则稍减。请参《伤寒》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其中机理与此症相同。用气机四分学说更能明了的认识此机理,如在充气的大气球中装充气的小气球,在大气球外加压,内里小气球如何变化?此理相同。
        2,此成药应该多温肾助阳之品,但无法袪外寒,因其力不及!药理须与病理相参,理解不难;
        3,对本症诊断意义不大!
     

点评

“寒邪束肺”的认识,解释不了如下三大症状: 1、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气息悬而不降,躺下后则越感不适,必须起立于室内游走。 2、服用中成药补肾生精丸,服后可缓解病情,但不能彻底根除病情。 3、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09:37
65
发表于 2014-8-1 09:3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8-1 10:00 编辑
医源 发表于 2014-8-1 00:50
“寒邪束肺”的认识,解释不了如下三大症状:
     1、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气息悬而不降,躺下后则越感不 ...


    “寒邪束肺”的认识,解释不了如下三大症状:
     1、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气息悬而不降,躺下后则越感不适,必须起立于室内游走。
     2、服用中成药补肾生精丸,服后可缓解病情,但不能彻底根除病情。
     3、测血压110/90mmhg。
——————————————————————————
三大症状,唯1、2有用!
        1,寒邪束肺,完全可以解释胸闷及憋胀感。只有胃脘部憋胀很多人难以理解,其实机理很简单,憋-胀可以这样理解:寒邪向内憋压,内阳抗邪,向外胀撑。六经中阳明与厥阴同处四分之气分-浅层(六经与四分的理论暂不多述),表-卫分层被寒邪入侵收引内压,气分浅层的阳气外抗,肺胃在此机理作用下,肺之肃降,胃之降浊功能被减弱,故有憋胀、悬而不降之感。人直立时,使逆气受压,病人稍适;平卧则重力之下压之力减,胀感增加而无法躺下,唯有立身则稍减。请参《伤寒》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其中机理与此症相同。用气机四分学说更能明了的认识此机理,如在充气的大气球中装充气的小气球,在大气球外加压,内里小气球如何变化?此理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若是寒邪束肺,肺气失于宣发,出现肺卫证候,症见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等。此病人一概没有,连个咳嗽都没有,所以,没有理由证明胸闷来自于寒邪束肺。况临床上所见风寒束肺病人很少有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感。即便是有胸部憋胀感,也很轻微,不象这个病人憋得受不了,需要下地走。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功能解肌祛风、降气平喘,实属素有咳喘而兼外感之良方。
       此证已三年,非外感所能解释,自然不符这个病机。

相反,胸闷及憋胀感是心脏病人的常见症状。所以,只能来源于心脏功能太差,即心气不足。
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气息悬而不降,躺下后则越感不适,必须起立于室内游走。应是气机居上不下、气滞胸中的表现。胃脘部憋涨的感觉,不是通常所说的胃胀满,而是心脏供血不足的反射而来。

      2、与我的分析一致,不再重复。
      3,血压的变化有用,但各位不知原理,我也不便多说了。
     以上浅见,仅供参考。
   



点评

胸闷及憋胀感、胃脘部憋胀,都有可能是心脏功能差引起。不过心功能不足出现憋胀时,病人一般都疲乏不想动,这是轻的,重的喘不得卧,不能平躺,又没有力气活动,只好端坐着。不喘的时候,一般还能躺卧。 此例病人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22:06
     一、1、若是寒邪束肺,肺气失于宣发,出现肺卫证候,症见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等。此病人一概没有,连个咳嗽都没有,所以,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18:23
66
发表于 2014-8-1 12:06:5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8-1 09:37
“寒邪束肺”的认识,解释不了如下三大症状:
     1、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气息悬而不降,躺下后则 ...

血压的变化有用,但各位不知原理,我也不便多说了。


哈哈,这个血压肯定是有用处的,对辨证论治肯定有知道作用,杨金峰先生颇知其中之诀窍,但是杨先生也是讳莫如深,我多次用激将法也未能让杨先生透漏一二!
王教授既已点破,可以略略透漏一点嘛,毕竟这个血压计太常用了!

点评

还是梁院长目光敏锐啊? 我在读大三那一年,就开始参与高血压的研究,自然有自己的视角。 在论坛上想说,又恐思想落后者说我这是“中医西化”,不能参考西医的标准,所以,就没说。说了,别人也不领,照样瞎犟。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16:06
67
发表于 2014-8-1 14:59:2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7-31 16:03
争议、包含这些词都不必用,不用想那么多,咱们就讨论问题。

本例中,我说,检查没有心肺病变,不考虑 ...

这只是一个病案,每个医生从病人身上得到的信息不一样,这个最好的是实际接触,自己总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看得到只是文字上的,和实际的还是有点差距,这就是说为啥子同一个病人,十个医生会开出十个不同的处方。您也知道如果看一个病人,需要想这个帖子里面的那么多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相信您的门诊量肯定很大。这就需要医生自己的能力,我相信您肯定能办到。
根据病人的需要理化检查必要的时候是肯定要做的,但是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全信,人是活的,机器是死的,但是开中药的时候就按照中医理论来处方,不能被理化检查套死了。
是的,我的确是在校学生,所以经验还没有老前辈们的丰富,不对的地方多指教

点评

从本条看出,渔翁同学看的中医书不少,喜欢思考,专业思想坚定,难得。 我接触的中医院校学生,年轻的也是90年代后期毕业的,现在的大学生对中医专业如何认识,对专业学习怎么个态度,我不了解。不过,像渔翁同学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16:35
68
发表于 2014-8-1 15:21:47 | 只看该作者
医源 发表于 2014-7-31 00:14
此病应归属太阴(寒)厥阴病,也就是寒中厥阴。厥阴气机与肺相同(此机理涉及内容甚多,无法 ...

请教:先生能不能讲一讲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里面为什么要加这两味药,为什么“喘家加厚朴杏子佳”?

点评

套现中医语:营卫不和兼喘,肺与大肠相表里!桂枝汤调和营卫;厚朴杏仁下行肠腑之气。大肠气降则肺气降。营卫和则肺气宣肃正常,该方外助肺宣,内使肠气下降则助肺之肃降之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 18:41
69
发表于 2014-8-1 16:0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8-1 16:41 编辑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8-1 12:06
血压的变化有用,但各位不知原理,我也不便多说了。


      还是梁院长目光敏锐啊?
      我在读大三那一年,就开始参与学院高血压降压的研究,自然有自己的视角。
      见这个患者,在论坛上想说,又恐思想落后者说我这是“中医西化”,“不能参考西医的标准”,所以,没办法,就没说。说了,别人也不领情,照样瞎犟。李同宪见了,又得跑过来瞎犟,一想到这里,就更不愿说了。我只能点出来让大家思考。
      你也看到了,有些人写不出论文,一知半解,可是上来抬杠的本事大得很。而且,千里雪总版还专门支持这样的,说是“质疑”。但什么是质疑,他没有标准。只要上来说,外行上来抬杠也是质疑。


      本来,我想发一系列病例,用事实说明中医治病的几种方法若用好了,就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可以出现奇迹。可是,有人专门给我捣乱,节外生枝,消耗我的精力,耽误我的时间,令我心灰意冷。中医又不是我家的私有财产,我干吗为中医说完话还不落好,细想一下,这是何苦?值得吗?当然,梁院长看问题透彻,也是鼓励我发病例的动力?特表示感谢。看情况再说吧。
70
发表于 2014-8-1 16:35:41 | 只看该作者
老渔翁 发表于 2014-8-1 14:59
这只是一个病案,每个医生从病人身上得到的信息不一样,这个最好的是实际接触,自己总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 ...

从本条看出,渔翁同学看的中医书不少,喜欢思考,专业思想坚定,难得。
我接触的中医院校学生,年轻的也是90年代后期毕业的,现在的大学生对中医专业如何认识,对专业学习怎么个态度,我不了解。不过,像渔翁同学这样勤于思考的估计不多。
我到几个中医学院的论坛和贴吧浏览过,几乎没有见到讨论和思考中医专业问题的。

提个建议,像你现在的学习情况,估计课程不会成为负担,应该提高对学习的要求,把目标定的高一些,或者直接学习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学些什么我不知道,总比本科高吧),或者和学院老师求教,直接进入专题学习、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4 03:42 , Processed in 0.31729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