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匿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5-5-29 06:46:23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5 11:04pm 发表的内容:
一病人来诊谓:眩晕
查其脉——双寸部弱,几不可及,双关尺浮弦。
    舌——红,苔中份厚、略燥;后份苔厚腻,白色。
请问该患者可能还有哪些症状、体征?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8 03:55pm 发表的内容:
在这里我认为寸弱+双尺浮弦就是一个“证”,(舌诊与脉诊相合明确了病位以及八纲辨证),另外我认为如果结合人体的“气机”“病之理”则还提示“病之机”。
在这个“病之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推求其“可能的症状”
——比如:如果我辩证为:下焦虚寒,水饮不化。则脾之运因而不健,中焦可能会有水湿运化不及——如果与舌脉合则——气机升降受碍则上焦无下之升,降而下焦无虚位以待……那么我们再推求其“象”,又何难哉?
结合本例……??

两种情况,表面上是一个问题,而实际上已离题十万八千里。
72
匿名  发表于 2005-5-29 12:24:18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5/05/28 04:07pm 发表的内容:
和你一个卖菜的谈什么中医?笑话!
先把【证】和【症】的概念搞懂,再来学中医。
小五子先生,不懂就不要在这里“不得要领”地乱说话啊,一边站着,学学!
还有如果你还是看不懂得话——就回家去看你的“那几背篓”“死书”去吧,不要在这里有碍视听!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5/05/29 06:46am 发表的内容:
两种情况,表面上是一个问题,而实际上已离题十万八千里。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5 11:04pm 发表的内容:
一病人来诊谓:眩晕
查其脉——双寸部弱,几不可及,双关尺浮弦。
    舌——红,苔中份厚、略燥;后份苔厚腻,白色。
请问该患者可能还有哪些症状、体征?
在这里我给出了一个“证”——>然后希望大家能够说出“可能的症状”
这就需要——在“证”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气机”,结合“病理”来思考、推测。
所以只有对——人体“气机”及“病理”有一定认识朋友才能够,认真地探讨。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8 03:55pm 发表的内容:
在这里我认为寸弱+双尺浮弦就是一个“证”,(舌诊与脉诊相合明确了病位以及八纲辨证),另外我认为如果结合人体的“气机”“病之理”则还提示“病之机”。
在这个“病之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推求其“可能的症状”
——比如:如果我辩证为:下焦虚寒,水饮不化。则脾之运因而不健,中焦可能会有水湿运化不及——如果与舌脉合则——气机升降受碍则上焦无下之升,降而下焦无虚位以待……那么我们再推求其“象”,又何难哉?
结合本例……??
在这里正是举一例子说明,临症时需要这样思考。如下:
最根本的原因(最基础的“证”)———可能导致—>:证1、证2、证3、证4(也可以考虑这样对应:上中下三焦以及体层次的“证”——这需要结合气机及病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推求“可能的症状”
这样我认为并没有象小五先生那样“跑题”哈!
73
匿名  发表于 2005-5-29 12:30:44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可能是肾衰吧西医诊断2005/05/29 02:26am 发表的内容:
可能是肾衰吧!!(西医诊断)
当时我也是这样考虑,给他检查了一个肾功能,结果是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当然西医的检查结果,只有在病变已经有“质”的变化后才能显示出异常。也许患者现在肾功能已经减退,但是西医的仪器尚不能够显示出来)
74
发表于 2005-5-29 12:40:49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9 12:24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5/28 04:07pm 发表的内容:
和你一个卖菜的谈什么中医?笑话!
先把【证】和【症】的概念搞懂,再来学中医。



小五子先生,不懂就不要在这里“不得要领”地乱说话啊,一边站着,学学!
还有如果你还是看不懂得话——就回家去看你的“那几背篓”“死书”去吧,不要在这里有碍视听!

下面引用由星河在 2005/05/29 06:46am 发表的内容:
两种情况,表面上是一个问题,而实际上已离题十万八千里。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在 2005/05/25 11:04pm 发表的内容:
一病人来诊谓:眩晕
查其脉——双寸部弱,几不可及,双关尺浮弦。
   舌——红,苔中份厚、略燥;后份苔厚腻,白色。
请问该患者可能还有哪些症状、体征?



在这里我给出了一个“证”——>然后希望大家能够说出“可能的症状”
这就需要——在“证”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气机”,结合“病理”来思考、推测。
所以只有对——人体“气机”及“病理”有一定认识朋友才能够,认真地探讨。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在 2005/05/28 03:55pm 发表的内容:
在这里我认为寸弱+双尺浮弦就是一个“证”,(舌诊与脉诊相合明确了病位以及八纲辨证),另外我认为如果结合人体的“气机”“病之理”则还提示“病之机”。
在这个“病之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推求其“可能的症状”
——比如:如果我辩证为:下焦虚寒,水饮不化。则脾之运因而不健,中焦可能会有水湿运化不及——如果与舌脉合则——气机升降受碍则上焦无下之升,降而下焦无虚位以待……那么我们再推求其“象”,又何难哉?
结合本例……??



在这里正是举一例子说明,临症时需要这样思考。如下:
最根本的原因(最基础的“证”)———可能导致—>:证1、证2、证3、证4(也可以考虑这样对应:上中下三焦以及体层次的“证”——这需要结合气机及病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推求“可能的症状”
这样我认为并没有象小五先生那样“跑题”哈!
一地鸡毛。
75
匿名  发表于 2005-5-29 12:58:23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5/05/29 12:40pm 发表的内容:
一地鸡毛。
哈哈……感觉小五子现在越来越象——跳梁小丑了
你回避两天吧,免得遭人笑话!
76
发表于 2005-5-29 13:33:28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9 12:58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感觉小五子现在越来越象——跳梁小丑了
你回避两天吧,免得遭人笑话!
你的价值就是300元。
77
匿名  发表于 2005-5-29 16:08:14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铁蕨2005/05/28 02:07am 发表的内容:
上(心肺):气阴两虚。心悸,气短,乏力,懒言,眩晕,失眠多梦。
中:肝脾不和 。呕恶,上逆,腹胀,胸胁满闷,大便溏薄或结,食欲不佳,口淡乏味。口干不欲饮,或少饮。喜温饮。
下:肾阳不足,湿饮滞留。下肢困重或浮肿,腰重困累,肠鸣漉漉,小腹或满,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补气兼养阴,疏肝健脾,温肾祛湿
党参 黄芪 麦冬 柴胡 白芍 枳实 白术 附子 干姜 茯苓 泽泻
我只是当游戏来猜,玩玩罢了。
在回顾中仔细看过先生的帖子!
突然让我想起——周伯通!
只是在治疗时,我有些后怕麦冬之腻,党参之关邪……
78
匿名  发表于 2005-5-29 16:20:36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可能是肾衰吧西医诊断2005/05/29 02:26am 发表的内容:
可能是肾衰吧!!(西医诊断)
突然想起——先生想到了肾衰,您已经明了这个“病”
内心实在佩服。
虽然是西医的论断——没有深厚的中医功底却是不能——凭脉而有如此论断的!
个人认为在中医诊治时不宜掺杂西医的一些东西。
79
匿名  发表于 2005-5-29 16:24:13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5/05/29 01:33pm 发表的内容:
你的价值就是300元。
我觉得回顾到这里,再看看你的这个帖子——顿时就轻松愉快!(笑过后自然的事情了)
我比你多了50元……哈哈……
80
匿名  发表于 2005-5-29 19:33:05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9 04:24p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回顾到这里,再看看你的这个帖子——顿时就轻松愉快!(笑过后自然的事情了)
我比你多了50元……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7 02:58 , Processed in 0.06917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