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国医大师,感受大家风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 11:5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近国医大师,感受大家风范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邮编: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209号
电话:0311—8673835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首届国医大师的评选工作,是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关怀和支持。几十位国医大师各有风采,值得后学好好学习,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把中医学术传承到历史的永远。
笔者有幸于2005年拜邓铁涛先生、朱良春先生为师,又于2007年开始多次采访、求教路志正先生,感受到三位国医大师深厚的学术素养,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疗技术,可谓机会难得,“近水楼台”,受益终身。我还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邀请,参与编写了《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2008年出版)、《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2009年出版)、《走近中医大家邓铁涛》也有了初稿。很多人问我:你是如何走近中医大家的?感受如何?
我感受很深,受益良多,只是难以表达,只能把我接触国医大师的经过,以及其间初浅的体会,简述如次。
我在20多年前读研究生的时候,就知道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研究员与朱老交情笃厚。因此,在大家的谈论里,听说了很多关于朱老的“传奇故事”。比如他在年轻的时候,与鲁迅一样都患了肺结核,当鲁迅谩骂中医而死于结核病的时候,他不但依靠中医治愈了结核,而且还投身太医传人马惠卿门下,抄方一年成了中医学子。成了中医门徒的朱良春,身在太医家门却不安现状,一心向往现代中医教育,从奔牛车站“深夜出逃”投奔苏州国医学院,成了一名大学生,竟然能够亲耳聆听到章太炎校长的训话。正当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飞了他的求学梦。但是他不甘寂寞,不肯半途而废,冒着淞沪大战的余烟,只身闯荡上海,成了名医章次公的得意门生。在主张取消中医的汪精卫建立伪政权的时候,他于1939年开了中医诊所悬壶济世。并且在国民党政府取消了上海三所中医学院的情况下,他在相邻不远的南通,于1945年开始,竟然借三间齁神殿,用四年时间培养了几十位毕业生。国医大师周仲瑛,他父亲当年也在朱老办的学校里教学,周仲瑛也在那里“顺理成章”地学习中医一年多。建国后,朱老最早建立联合诊所、私立中医院,又无偿地捐献给国家,使“私立”变成了“国办”。他不但妙手回春,救治了无数患者,而且还把几个一字不识民间“土医生”,变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特约研究员”,开发出来“季德胜蛇药”名牌产品----如此等等,后来还陆续听到一些传闻,并没有当面请教。
真正走近朱老,是我2004年成为河北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之后,有幸成了朱老的弟子。当然,此前也有一些书信往来,朱老对于求教学问的后生往往是有问必答,鼓励关怀备至。
2006年底,我接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肖培新主任的电话,他希望我承担《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的采访、编写任务。当时,我编写的《回归中医》《捍卫中医》的书稿,正在他们出版社准备出版。我因此有了机会,首先走近朱良春先生。
在南通、在广州、在北京,通过几次当面采访朱老,以及电话联系、电子邮件多次往返,于2007年5月完成初稿。
经过几次修改之后,还是有不少缺憾,比如,朱老作为临床大家,书里应该有大量的病例,可以增加感人的力量。中央电视台《天佑中华有中医》的节目,第一个就是朱老诊治上海施先生晚期淋巴癌的事迹,曾经引来无数电话热线咨询。朱老70多年的行医经历,该有多少感人的业绩啊,那真是难以记数的。好在朱老自己写的,子女、子弟、学生整理,经过他审阅的学术著作很多,而且《朱良春用药经验》等不仅有再版,而且每次都是十几次重印,《中国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医学微言》、《朱良春医集》等大多都有新版,了解朱老的临床经验应该不是很困难的。
尽管如此,更多的缺憾是对于朱老各时期学术活动细节的描述较少,本书只能构成一个大致的粗线条的轮廓,有关细部的补充都应该是很精彩的故事。这只能留待将来,留给那些了解朱老的人们,一一去品味,去记述了。朱老是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是世人皆知的。但是,大树底下难于展露风采一般人不容易理解。
朱老的子女后人,大多成了中医传人,组成了一支“朱家军”。但是,在过去的岁月里,要争取这样一个机会是很难的。大女儿朱胜华虽然学的是西医,后来却考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生,成了中西医兼通的专家。二女儿朱建华是南通医学院的中医教授。小女儿朱建平1969年下乡,正好赶上朱老1971年去海安县送医送药的医疗队,她就跟随朱老行医看病,成了朱家军里最早的“跟师传人”。后来,她报考药学院,虽然考试成绩很突出,由于她在公社卫生院工作,是个能吃苦的劳力,医院的领导不愿意放她走,对学校来做招生了解情况的同志说:“她是插队知青,表现不错,但是劳动时间还短,等明年再说吧!”因此,一直等到1974年知识青年回城时,她才调到印染厂医务室工作,1975年被推荐到南通卫校中医班脱产学习三年,随后她又通过了南京中医学院的课程考试,取得大学学历,圆了自己的中医梦。2000年,她调到研究所任副所长,与胞姐朱琬华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研究所工作的发展。
朱老的大儿子朱晓春,因为一念之差没有成为中医,至今还后悔不已,因此,他让女儿报考南京中医药大学,补上了他没能学习中医的缺憾。朱老小儿子朱幼春的儿子朱彤,立志专攻中药专业,也是受朱老的影响。
朱老三女儿朱敏华虽然没有学医,但是,由于她已经退休,现如今只有她全方位地围着朱老转,朱老的衣食住行她操心较多。朱老很多学术活动的照片都是她拍摄的,本书里的插图照片也是她一一选出来,复制好,再寄到出版社。
2007年8月底,我再次去南通,在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里,不仅看到开业一年的医院里,病人不断“挤占”原来的预留房间,各种治疗措施逐渐配套齐全。而且正好看到了著名作家陈祖芬8月15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长篇报告文学《朱良春:医乃仁术》。作家以她特有的想象力,把南通的名人张謇、范曾,以及弘一法师、海灯法师、章次公、著名作家张贤亮、外星人和中医功夫片都放进文章里,阐述他们与朱老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象她2002年写在《文汇报》上的《中医啊,中医》一文一样,把F4与赛车、足球、球迷与中医专家们在广州师带徒的热闹场面一起描述,也就是要把中医放在时代的大背景里来看。中医离人们很近,而且中医大家与生活里的名人、明星一样,受到人们广泛的爱戴与崇敬。
朱良春先生作为中医界的一位优秀代表,不仅救治了大量的患者,造福于无数家庭,而且在学术上发展了中医学术,在事业上开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业绩,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更是达到了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如果说朱良春先生是中医学人的榜样,我想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2007年10月前后,笔者接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部肖培新主任、戴皓宁、王秋华编辑的邀请,他们希望我在完成了《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的编写任务之后,能够继续编写《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路志正先生是我十分景仰的中医大家、名家。我在20多年之前读研究生的时候,与他的硕士研究生李连成一起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在西苑医院共同学习基础课。说起来,我与李连成有过三次同学的机会,一是在恢复高考之后,一起考进河北新医大学,成为了中医系77级大学同学。毕业后不久,1984年下半年,他从石家庄市中医院、我从衡水地区中医院,一起参加了河北省第二届中医基础理论提高班,共同学习四大经典、医古文,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都报考了研究生。1985年9月,当我们再次成为同学的时候,我知道了他的导师是路志正先生。当然,路老的三儿子路京达当时也读研究生,比我长两届,是我的指导老师余瀛鳌先生的研究生。再后来,就知道了路老是河北省藁城人。他既是国家的名医,也是燕赵中医界的代表人物。听说挂他的号看病不容易,他开的药方往往在平易之中见神奇,疗效颇不一般。后来还听说,他就是“当代的太医”,他在卫生部工作20余年,不仅因“工作之便”经常给中央首长看病,而且到广安门医院之后也经常出入中南海、钓鱼台,或者出国讲学、交流学术,只是这些医事活动都属于“国家机密”,不可轻易外传。各种小道消息,不时传来;种种传闻,引起我的好奇。
路志正先生到底何许人也?他在卫生部工作20多年,见证了多少其他人难以相见的历史场面啊!他在这个特殊的平台上,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见到路老,能够询问路老,了解路老。当这一天终于来临的时候,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是难于言表的。
2007年11月,我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会议。在开会之前采访了路老,算是开始了这项工作。月底,我们一起到广州参加第三届中医药名师与高徒的学术会议,在会议期间又进行了接触采访。在饭后晚间休息时间,我就许多问题向路老的女儿路洁进行了采访。回到石家庄之后,初步拟定了整个访谈的框架结构,传给了路老,也传给了出版社的肖主任、戴编辑,他们分别提出了意见和要求。春节过后,正月初十过后,我和读大学的女儿一起,又一次来到北京,在年味儿很浓的新春伊始,肖主任、戴编辑、王编辑一起陪着我们找旅馆、找饭庄。安顿下来之后,一起冒着寒风往返在北京的大街上,在路老家里进行了几次采访。当然,路老和他的老伴多次留我们在他家用饭。正月十五,在路老家里吃过中饭和水果,踏着元宵的月色,我返回了石家庄。此后,积极整理访谈的内容,于2008年5月末,形成了本书的初稿,约有12万多字。
初稿形成之后,交路老审阅。路老认为,虽然本书是一部采访问答式的通俗读物,但既然叫“走近中医大家”,就一定要有深厚的学术内涵,不然就不能叫“走近中医大家”。因此,为了充分展示中医大家的学术人生成就,广泛听取路老门人、学生们的意见,于2008年7月在三芝堂中医门诊部召开了座谈会,路老,以及高徒苏凤哲、张波、路老的长子路喜善、女儿路洁、王秋华编辑等一起参加了座谈,大家提了很好的建议,也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在现有初稿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
补充历史细节和帮助路老整理学术思想的工作,主要由路喜善先生和张波主任完成,形成了18万多字的一个书稿。然而,为了整个丛书体例上的统一,又进行了压缩、修改。2008年11月底,压缩之后的15万字稿件,又一次回到我的手里。我知道了每一次修改,路老都要亲自过目。为了加快进度,路喜善先生也学会了电脑打字。尽管如此,经历三易其稿之后,路老批阅过的打印稿,已经是厚厚的一摞,几乎“积稿盈尺”了。可见,尽管不是一部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通俗读物,路志正先生的认真负责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益。
在完成这部作品的时候,掩卷长思,在我的印象里,路志正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事和做人。路志正先生一贯的态度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尽管是“低调做人”,然而他已经是当今杏林公认的中医大家;他“高调做事”的事迹难以枚举:第一个肯定石家庄郭克明先生中医治疗乙型脑炎的经验,假如当初没有他的坚持,中医治疗传染病就少了一个有力的事实依据;他代表中医防治血吸虫病,提出来中医治水,西医杀虫,有机结合,成了毛泽东《送瘟神》高度赞扬的历史奇迹;20年里,他在卫生部下乡求证,见证、肯定了多少中医经验?毛泽东赞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得出这样的认识,难道没有他提供的证明材料为佐证吗?我想,当年毛泽东评价邓小平的时候,用了“外表一团和气,内里一个钢铁公司”来形容,这个特点也正是路志正先生的特点。1973年,他辞别了卫生部领导的苦心挽留,执意来到广安门医院,成了一名普通的中医。但是他与众不同的是,不是养老,不是退隐,而是带头搞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创建学会,抓急症,带研究生,搞科研,带高徒,培养优秀临床人才,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他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在长达15年里,一次又一次,利用建言献策的机会,利用为国家领导人看病的前前后后,为中医药奔走呼吁;利用个人的影响力,把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历史提供给他的舞台上,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现给世人,展露给世界和历史。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路志正先生,字行健,恰好符合“志正以厚德载物,行健而自强不息”,在他的心中,天高地阔,自有一个美丽的乾坤。我想,这就是我走近路老最大的感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部的肖培新主任,2001年编辑过《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邓铁涛》。因此,在2006年策划“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系列丛书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中医学家就是邓铁涛先生,希望邓老能够在百忙之中参与进来,为这一套丛书增辉添彩。但是,当时邓老非常忙,不仅有许多大事需要考虑,而且他主持的973课题也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所以虽然肖主任通过很多人从旁通融说情,邓老一直没有答应。
2008年11月,我到广州参加第四届名师与高徒学术传承论坛,肖主任知道之后,又把这个愿望托我转达给邓老。他说:“邓老作为长期从事教育,又临床成就很高的中医药学家,他在中医理论探索和中医战略研究方面,也有很大贡献,有很突出的代表性。这套丛书,主要是为了向大众展示当代中医大家的形象,述说中医学、中医人所达到的水平。丛书如果没有邓老参加,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他还表达了请我主持编写这部访谈的愿望。
2006年我在广州的时候,曾经与邓老说过,我觉得一个中医大家所能达到的境界,可能有三点。一是临床水平高,“治病是上工”;二是能够看清本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战略,“睿智能医医”;三是当国家的中医政策不能完全适应中医发展的需要时,敢于站出来建言献策,“上医能医国”。我觉得邓老就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我也知道,邓老所达到的高度,在一本通俗读物里是很难充分表述的。就好像泰山一壤,沧海一滴,增之,不会加其高深;去之,也不会影响其学术成就。但是,对于渴望了解中医的人民大众,对于刚跨入中医门槛的莘莘学子,很多人都渴望了解一个中医大家是怎样“练成”的。我作为进入师门比较晚的弟子,也希望通过整理邓老的学术发展历程,能够更好地继承他的学术成就,成为邓老倡导的“学我者必须超过我”的弟子群里一名合格的徒弟。
我带着肖主任的嘱托,也带着自己的款款渴望,告诉了邓老。邓老听过之后,很爽快地答应说:“973的课题终于告一段落,总结性的报告《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9月份已经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手边的事情不是那么多了,也不急迫了。你就着手写吧。主要从我的学术思想入手,加以系统整理,使之成为一本书。”邓老随即在我拿去的信袋上,写下了他的家乡:广东开平钱岗乡石蛟村。
接到这个光荣任务之后,我心中非常高兴,一边回忆我所知道的邓老事迹之点点滴滴,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构思,在回石家庄的火车上,就把整部书的主要轮廓勾画出来了。在广州的时候,朱良春先生知道邓老同意参与这套丛书,很是高兴;后来,我到北京出版社去,谈《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书稿的定稿问题,把编写大纲交给路老看,他说:“很好!邓老的事迹也由你来写,这真的成了一套丛书了。”
无巧不成书,就在我离开路老的家,来到出版社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接到了邓老的电话。他老人家告诉我,经过再三考虑,还是不准备参与这套丛书了,“这也给你减轻了负担。”我说,我倒没什么,这正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说:“我应该早一点告诉你,你就不用这么多天里做准备了。”
平心而论,写一个人的一生,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这套丛书以对话的体裁出现,就更增加了难度。因为对话与写传记不一样,是一种“亲历”的过程,而不是由他人来写,自己可以作为一个被动的观众。通过编写《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和《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我体会到,尽管其中有许多“编写”的文字,不是直接出于中医大家的口中,但是,在修改的时候,他们要看这“虚拟”的对话,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思想,这个过程往往要花费很多心思,反复多次推敲,比别人写自己要复杂很多。
想到这些,我很理解邓老的决定。我想,我应该尊重邓老的意见,把相对安静、轻松地生活还给他老人家,起码不要增加他的负担。然而,思维是有惯性的,一件事情一但提起来,在思想深处有了触动,就很难完全放下。事实上,我自从于2005年春末拜师邓老之后,因为路途遥远,与邓老交流不是那么随时随地,所以我就摸索出来一种“虚拟对话”。我经常在心里,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试着想答案;然后再进一步自问:“邓老会这样想吗?他看这个问题,会怎样回答呢?”长此以往,演练日久,我再利用邓老所写的文章,和见到邓老的宝贵时刻,去印证我的猜想。我认为,默契的师徒传授,一定是心灵共振的结果。如果没有心灵的交流,即使是日夜守在师父身边,也不能得到真传,只是学一些形似的皮毛而已。高妙的师徒传授,应该是心心相印的神似,而非形似。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暗暗地下定决心,要从虚拟对话开始,把邓老写的文章、著作,以及别人整理的他的经验,谈话,尤其是作家周毅与李剑、黄燕莊写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找来,反复揣摩,不断演练,很快就写出来这部书稿。我把它看作是我跟师过程的一次总结,是我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回头看这部书稿的时候,我心里充满惶恐,非常没有底气。我不知道在这部书里,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邓老的人生道路与学术成就?因此,我把这部书稿交给邓老的儿子、高徒邓中光主任,交给他的夫人陈安琳女士,请他们修改补充。希望一起完成这件事情,为人们了解邓老,提供一个窗口。我觉得,无论是否最终出版,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09\10\29
2
发表于 2009-11-2 13:14:27 | 只看该作者

走近国医大师,感受大家风范

名师出高足,妙手著华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6:50:18 | 只看该作者

走近国医大师,感受大家风范

1、冀中大地,历史悠久名医辈出贯古今3
在燕赵这片热土上,伏羲、黄帝、唐尧留下过开创业绩的脚步;扁鹊、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王好古、王清任、张锡纯走出了医学进步的足迹;在藁城台西先商遗址的旁边,当代中医学家路志正先生,又一次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露在世人面前。
2、三岁丧母,少而更事坚韧性格经磨砺8
少年时期的苦难生活,并没有把路志正好学上进的精神磨灭,而是促使他成为一个无比坚强的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救民疾苦而奋斗。志正如地,而厚德载物;行健像天,故自强不息。
3、虚惊一场,旁听私塾好学天性初展露10
五六岁正是贪玩的年岁,路志正先生年幼的时候,对于世界也是充满好奇。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他跟着一群大孩子,来到了私塾学堂,当起了旁听生。他的父亲并未因此看成荒唐之事,没有喝斥与嘲笑,而是加以引导,培养他善学好思的能力,引他走进知识的殿堂。
4、进入医校,先文后医刻苦研习历五年13
路志正先生的家乡,不仅读书之风很盛,而且济世救人的高明医生,也出在本家族之中。因此,他能够在十几岁的时候,近水楼台先学医。在乡间几间陋室之中,路志正先生既学到了古典文学,也学习了岐黄救人之术。
5、十七抄方,笔走龙蛇遒丽天成真妙手16
学业初成尚无施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来到冀中平原,路志正先生与他的老师一起,为多灾多难的人民大众,施诊舍药,做起了慈善事业。贫苦和疾病缠身的民众实在太多了,日夜地忙碌练就了他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当然,他的书法成就,也因此而奠定了基础。
6、十八开业,折肱续断声震乡里传美名20
自古以来,医学难于精通,诊疗充满风险。路志正先生走上临床之后,救治疑难病症,也经历过挫折。善于总结经验,勇于进取的精神,使他在学习之中走向成功,成了当地颇有医名的中医。
7、迎来解放,中医进校反修西医缘改造24
建国初期,路志正先生已经开业十年,救治过无数患者。由于当时盛行改造中医的政策,他也必须到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课程。进修学习的过程之中,基本不讲中医内容。由于他过去中医基础牢固,临床经验丰富,虽然灌输的是西医知识,但是并没有动摇他对中医的信仰。
8、进卫生部,情系中医处理信访行南北26
路志正先生根据组织需要,到卫生部工作,一开始是处理来访来信。随着对中医正确政策的落实,各地中医经验不断上报,他经常外出调查研究,核实有关经验,推广相关技术,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身影出现于需要他的祖国各地。
9、怀念吕公,鞠躬尽瘁中医司令兴中医31
吕炳奎先生是第一任中医司长,为中医事业的振兴鞠躬尽瘁。路志正先生在他的领导下,做了许多具体工作,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发展中医,他们一起奋斗;为了战胜非典,他们一起上书总理,为中医而请战。
10、追忆师友,戮力同心汇聚京都谋大业35
新中国的中医事业,离不开中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日常工作和事业的追求之中,路志正先生结识了许多著名中医学家,互相激励,共襄盛举,在难忘的岁月里,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11、乙脑治验,外调求实慧眼识菁似伯乐42
乙型脑炎肆虐于华夏大地,石家庄中医郭克明创出新奇迹。材料报到卫生部,路志正与其他人员一起实地调查,意见分歧,难于下结论,只有他坚持中医有效的观点。卫生部领导认真对待,三派调查组加以核实,最终肯定了石家庄乙脑中医治疗经验,加以表彰,推广全国。
12、治血吸虫,群策群力中西合璧送瘟神48
毛泽东发现了血吸虫病的危害,决心七年消灭这个疾病。路志正作为专家组里唯一的中医,中医靠什么参与这场伟大斗争?他创造性地提出中医治疗腹水与西医锑剂杀虫相结合,使中医有了用武之地,为毛泽东《送瘟神》的豪迈情怀,增添了浓重中医特色。
13、民间治验,整理提高遍地开花登雅堂52
中医是我国原创的知识体系,在民间蕴藏着丰厚的宝藏,只要加以发掘、整理、提高,就可以上升为实用的技术成果,造福于广大民众。路志正先生非常热心地关怀着这些民间经验的传承人,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推荐了许多人从民间走向大雅之堂。
14、支持包钢,铁水无情国医护航闯鬼关57
下乡医疗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一种现象,作为“爱护人才”的一种表现,包钢为了留住路志正先生,卫生部里的正副部长找了7位,一定要留下他来,为包钢服务。他们表示一定加以重用,他们看中的是路志正先生的高明医术和难得人才。
15、错位文革,承受考验含辛茹苦传薪火62
不堪回首是文革,尽管他没有过错,而是被派性斗争所牵连。在失去人身自由的艰难岁月里,他利用特殊的环境,不但经常为当地群众看病解难,而且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竟然能培育出几名中医人才,靠的依然是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中医功底。
16、进中研院,勤于临床讲究实践倡急症70
文革结束了,他落实政策回到北京。年过半百的路志正先生,坚决谢绝了卫生部领导的关心照顾,执意来到广安门医院,一不为安闲养老,二不是退隐医林,而是大力弘扬中医特色,为中医事业而奋斗。
17、二十余载,组建学会继承发扬再创新78
组建中医风湿病学会,把痹症与风湿病的关系理顺,深入研究痛风病,培养人才,研发新药,发展学术,在国内外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议,团结全国有关专家一起奋斗,路志正先生为此倾注了很深的感情,满腔心血。
18、勤勉不辍,阐细发微治学临证皆严谨91
中医学内容浩繁,学术博大精深,如何引导学生们深入学习和研究这门学问,是路志正先生经常考虑的问题。结合临床具体病例,引经据典,阐发机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是他传播中医学术的特点。
19、博览群书,既专且博中医事业勤耕耘104
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随俗为变,做一名全科医生,是历代著名中医学家的追求。路志正先生不仅对于内科疾病是专家,对于妇女经带胎产疾病也深有研究;对于本草药物学如何“减毒增效”等中医学问,皆善勤求古训,博采众家。
20、重视脾胃,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111
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纽,治疗疾病多从脾胃入手。即使是心血管疾病,也不可受西医思维的影响,只知道活血化瘀。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地域的影响,人们患病之时往往多湿,通过利湿可以治疗众病,这是路志正先生告诉学生们的辩证法。
21、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125
在卫生部的时候,路志正先生就陪同过许多外国访问学者,向他们介绍中医学术。改革开放之后,对外交流增多,中医药走出国门传向世界,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竟有投机分子,在国外败坏中医声誉,路老就利用各种机会,一边挽回他们的不良影响,一边努力传播优秀的中医文化。
22、上书中央,针砭时弊出谋献策求发展137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路志正先生与其他同道一起,利用为中央首长治疗疾病的机会,和各种参政议政的平台,积极为中医药的发展献计献策。在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15年里,提了大量的议案,多次上书中央领导。
23、非典肆虐,众老进言祖国医药谱新篇151
非典突袭神州大地,中医药本来大有可为,由于长期错误导向,致使中医药在开始的时候难以进入主战场。坐在总指挥吴仪副总理身边,路志正先生慷慨陈词,没有中医参与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总指挥听后当时拍板,中医进入主战场。
24、乐育高徒,硕果累累授业解惑为传承156
近些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视中医学术传承工作,路志正先生乐于把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授给徒弟们。四面八方的弟子前来拜师学习,岐黄薪火在这些后来的中医手里得到传承。弟子们也由徒弟变成了师傅,中医事业必将走向伟大复兴。

后  记165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6:56:27 | 只看该作者

走近国医大师,感受大家风范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
               朱良春口述
曹东义整理编写
提要目录
1.传奇家乡,丹徒儒里说当初
在南京是首都的时代,镇江是江苏的省会。在秦始皇的时代,丹徒是镇江的县府。秦始皇把这里当作犯人的流放地,朱熹的后人把这里叫做“儒里镇”。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就出生在这个鱼米之乡。
2.祖母希望,有了你就能天亮
朱良春的祖父由于年轻聪明,被当铺的老板看重,赏赐他的是吸鸦片。爷爷撒手人寰,祖母悲惨度日。朱良春的降生,寄托着祖母无限希望,因此,取名朱亮春。
3.私塾启蒙,五年未学加减乘除。
祖母把心爱的孙子送到私塾里,是怕上小学的路上会有不测。启蒙的塾师被小同学称为“老猫”,“老猫”教育的是一群“现代老鼠”,五年里却没有教过任何数学符号。
4.小船悠悠,两天两夜摇向南通。
从镇江到南通,现在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当年长江里的一叶扁舟,却需要飘荡两昼夜。13岁的朱良春,第一次离开故乡,眼望滚滚长江浪涛汹涌,耳听两岸隐约传来的鸡鸣犬吠,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5.患病辍学,立志学医济苍生
勤奋好学是朱良春的天性,不甘落后也是他的特色。然而,发奋读书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过多的消耗也能带来疾病。在鲁迅被结核病困扰的同时,百里之遥的朱良春也患着同样的疾病。然而,在鲁迅误解中医的时候,朱良春却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
6.抄方一年,见证马太医家传
太医世家是一个令世人充满想象的神秘所在,18岁的朱良春有幸走进了马太医家的大门。跟班抄方一年,获得了许多太医家族不传之密。太医后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袖里春秋,看着迷惑,学起来更难。
7.转学医校,从传统走向现代
青年人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太医家传代表着传统,而学校教育表示着现代。经过几昼夜的辗转难寐,朱良春终于逃离传统,奔向了现代。从奔牛车站,乘火车到苏州,来到苏州国医专科学校,走近章太炎身边。
8.天外绝响,聆听章太炎训话
章太炎不仅在苏州办着国学讲习所,而且还身兼苏州国医学校的的校长、中医研究院的院长。他的浙江话尽管许多学生听着费劲,但是学生们对于聆听章校长的训话仍然十分痴迷。朱良春就是这许多粉丝之中的一个,他远远地看着章太炎讲一句话,喝一口茶,吸一口烟,吐一口痰。
9.日机轰炸,学校散伙非一家
侵华日军的轰炸,不仅轰散了中医人辛辛苦苦办起来的学校,而且也轰散了中医学子继续深造学习的梦想。兵荒马乱,人心不宁,下一步该怎么办啊?朱良春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与整个民族一起经历着一场磨难。
10.投奔上海,幸遇良师章次公
1937年的11月,上海长达三个月的淞沪大战尚未平息,朱良春来到了这个战乱中的大城市,成了名医章次公的入室弟子。借宿在赵先生家里,每天早上行走在寒冷的街头,这个冬天给朱良春留下了难于磨灭的印象。
11.居食无所,难民还能医难民。
日军封锁长江,朱良春先生的父亲无法与他联系,他的经济命脉断了。恩师章次公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技术扶贫”让他到难民医院去打工。这个难民医生,不仅获得了经济来源,而且成了救民疾苦的苍生大医。
12.开业南通,舍药不仅得民心
1939年,在反中医人士汪精卫建立伪政权的时候,朱良春先生在南通开业了。他的门楣上,一边贴的是太医家传,一边是国医学院毕业,既连着传统,也通向未来。他学着章次公的样子,也是舍医赠药,再加上良好的疗效,因此深得人们喜爱。
13.治登革热,大展宏图抓良机
登革热是一个急性病,别人一周见效,他却能三天治好,靠的是“博采众方”和自己善于化裁运用。临床疗效是一个医生最好的宣传品,朱良春的名声随着传染病的消退而日渐远扬。
14.办学四年,艰难培养国医人才
佩服朱良春的不仅是患者、同道,想跟他学习中医的青年也日渐增多。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想到了传道、解惑、授业,南通中医专科国医学校在一座旧庙里成立了。他是最忙的人,看病、安排教师、编讲义、替课、补习、带教,一干就是四年。
15.响应号召,中西医合作靠真诚
新中国诞生了,他与南通人民一起迎来解放,爱国卫生运动他是带头人;1952年组织起来搞联合诊所,他也是带头人。因为他业务好,人格魅力大,自然各项事业都是他带头。
16.创办医院,撑起中医一片天
1954年,联合诊所的病人太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此,升格为私人联合的中医院。虽然是中医院,西医的同道早就是他的合作伙伴。1956年,私立的中医院变成了公立的中医院,当然都是无偿地捐献出来的。他也理所当然地仍然是院长。
17.育三枝花,不单靠一双慧眼
南通市中医院里有三枝花,是很有特色的土医生转正的。说是三枝花,其实都是散在于民间的土郎中,有两位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另一位只懂得一味药。但是,在朱良春的手里,他们都成了专家,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
18.探章次公,为徒当如朱良春
朱良春培育的三枝花走进北京参加学术会议,他自己作为农工党的中央委员也经常进京,因此可以拜见先期进京的卫生部顾问章次公。章先生两次同毛泽东彻夜长谈,或许影响了中医政策的制定。但是,章次公在反右之前就被强制学习,却是少有人知。
19.不堪回首,见文革世态炎凉
文革期间的世态炎凉,使朱良春先生深切体会到人情冷暖。即使是被关在火葬场的岁月里,他也没有破灭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获得解放、找回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尊严,完全靠自己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
20.点石成金,不仅是绍奇步先
朱良春先生提携后人、教育学生,不仅满腔热情,而且往往独具慧眼,其中不乏点石成金之作。何绍奇、朱步先、史载祥成为杏林翘楚,就是朱良春先生的妙手杰作。
21.办研究所,卢嘉锡欣然题词
1992年75岁的朱良春先生,率子女办成中医临床研究所,传承学术,弘扬中医,终于有了自己的平台。不仅地方领导致贺,著名画家范曾书写丹青,国家领导人卢嘉锡也欣然题词勉励,这是何等的精神感召啊。
22.术济东瀛,虹桥机场送谢金
朱良春先生的妙手,并不仅让上海的施先生晚期胰腺癌绝处逢生,而且让日本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准备的日子里癌细胞大部消失。他高妙的医术,深奥的养生经验震撼了东瀛。在他事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东瀛回报的涌泉之水,恰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中日之间的创伤,被他医治而康复成友好。
23.讲学各地,技不私密育后人
江苏南通是朱良春先生的宝地,但是他成为国著名中医专家,不仅是在南通看病救人,而是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传经送宝。他常说“技术不保守,经验不带走”。他讲的都是别人视为“不传之密”的干货,学起来兴趣盎然,用起来随手即灵。
24.游新加坡,海外中医接薪火
新加坡的学生更高明,把老师请到家里,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地学。朱老也希望了解海外中医发展的状况,把中华大医的真正绝活,在海外展示出来。他治疗尿毒症患者的药方,就像我们先人崇尚“海上方”一样,被新加坡的西医视为珍宝,逐一研究。
25.再次创业,风湿病医院新起步
研究所的规模已经狭小了,容不下那么多病人,也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因此,朱家军里的铁娘子朱琬华,一定要办一所医院。在朱老90岁的时候,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成立了。卫生部正副部长都写来了贺信,海内同道共襄盛举。
26.喜带高徒,与邓老携手走南北
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学术传承,是中医薪火相传的特色。名师与高徒的盛会,在南通首开纪录,然后定位于广东。不同学科的中医专家聚在一起,历史经验与现实创新互相交融贯通,促使中医学术不断发展。
27.北濠河泮,笑迎八方优秀人才
南通的濠河虽然不长,却连着万里奔腾的长江;北濠山庄里的朱老,关注着全国的优秀中医人才。有来访的,有来信的,也有来电话的,朱老几乎是每函必复,有问皆答。这对于一个九十多岁的著名中医专家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却做到了。
28.一部大书:朱良春现象待解读
朱良春先生是一个著名中医学家,他身上有着许多谜团。他的成功,拨动了许多患者、读者的心弦,他的人格魅力,他对事业的追求,他的养生之道,他的健康长寿,他的学术造诣,都值得一一去解读。
5
发表于 2009-11-18 17:11:40 | 只看该作者

走近国医大师,感受大家风范

祝贺曹教授“试论中医方法论的普适性”建议获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7:03 , Processed in 0.0638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