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针灸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4 09: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调节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及水盐代谢,它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一起构成复杂精细的内分泌一神经一免疫网络,共同协调机体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临床上针灸治疗类风湿l生关节炎、抗炎、抗休克以及调节应激状态、调节免疫功能,都与其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现将近年来针灸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调节作用的研究做以下综述。
1对肾上腺的影响
    高氏等电针双侧卵巢切除大鼠的“关元”、“中极”、双侧“子宫”及单侧“三阴交”。结果观察到电针后大鼠双侧肾上腺明显增大,去卵巢电针组的肾上腺平均重量明显重于其他组;刘氏等研究针刺后更年期模型组大鼠肾上腺重量系数明显降低,皮质总厚度变薄,球状带与网状带变厚,束状带变薄。束状带类脂滴含量明显减少。而电针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及太冲穴后,肾上腺重量系数,肾上腺皮质形态、功能都明显地改善。王氏等观察电针后内毒素休克大鼠肾上腺糖元含量显著提高,肾上腺内的脂类部分增多。说明电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改善调节糖代谢,有利于休克大鼠的康复。郑氏等认为热补针法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小鼠的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抑制肾上腺皮质的萎缩。   
2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
    针灸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s)、醛固酮及一些免疫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一l、IL 一2、IL-6)等的调节实现的。
    谌氏等观察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垂体一肾上腺轴激素和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单纯针刺组与针刺药物联合组治疗后均能使患者升高的垂体一肾上腺轴激素ACTH、cs以及免疫细胞因子TNF—a、IL-6含量降低。还可明显改善血高凝状态。
血小板聚集率(PAg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空腹血糖(FBG)的水平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曲氏针刺天枢、丰隆、支沟、三阴交。结果观察,针刺可以使肥胖病患者偏低的醇和醛固醇含量明显升高。王氏等观察电针猫右侧环跳、阳陵泉;电针猫皮层sⅡ区。结果血浆皮质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电针猫右侧环跳、阳陵泉与电针猫皮层SⅡ区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方法有着某种共同的作用机制。
    李氏等观察艾灸“大椎”穴后,大鼠体重增加克数、蔗糖偏嗜度及动物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而且艾灸组动物的海马神经元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刘氏、陈氏等采用麦粒灸“肾俞”、“足三里”的方法,观察到艾灸能显著降低实验性RA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降低RA大鼠血浆ACTH含量和升高血清CS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杨氏等采用全麻复和电针法,观察到针药复合麻醉能明显抑制OHSC的β-EP、ACTH、皮质醇反应和血糖的升高。徐氏L12J等针刺“内关”、“太冲”、“三阴交”穴治疗抑郁症,观察到针刺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和ACTH浓度较疗前明显下降,其含量随临床症状的缓解趋于正常。杨氏等用耳针针刺“缘中”穴,观察针刺组可增加垂体ACrH的分泌和释放,下丘脑弓状核内ACIH免疫反应神经元胞体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并且在室旁核及视上核内也出现许多ACTH免疫反应阳性胞体。曲氏观察针刺可以使肥胖患者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升高,可能是针刺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功能增强,促进其激素的分泌,调整了脂质代谢。3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调节作用的机制
    夏氏等观察到电针“内关”穴,可以升高过敏性休克大鼠的血压,能迅速改善过敏性休克的低血压反应状态。并且这一升压作用均有垂体催产素(OT)的介导,可能是通过OT促进了垂体前叶ACrH等激素的释放而实现的;谌氏等认为空腹血糖(FBG)含量增高是引致高血糖性神经病变(DPN)的重要病理基础,炎性细胞因子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ACTH、CS和糖代谢,从而论证针刺治疗DPN的作用机理与其能明显调整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免疫因子失衡有关;刘氏等认为针刺可提高更年期大鼠的血清雌二醇(E2),使异常增高的促性腺激素(FSH、LH)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电针使肾上腺重量系数、肾上腺皮质形态功能得以改善,从而增加了肾上腺源性雌激素的分泌,使FSH、LH水平下降;李氏等认为艾灸“大椎”穴,可使AVP水
平下降,进而调节ACTH、血浆皮质醇(cORT),使其分泌减弱,从而改善抑郁状态。应激发生时,下丘脑室旁核分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精氨酸加压素(AVP)。以往研究认为ACTH的释放主要靠CRH来调节;李氏等通过下丘脑AVP水平与血浆ACTH水平的相关程度高于CRH与ACTH的相关程度,认为AVP可能是ACTH更重要的调节者,揭示了AVP在应激引
起的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调整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而且还认为艾灸能保护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这一作用的机制是通过AVP水平下降,抑制了ACTH的分泌,从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GC的含量降低,防止GC升高损害海马区神经元;陈氏等认为麦粒灸可抑制淋巴细胞的致炎因子(IL一1、IL-6)的分泌,而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一2)产生。当肾上腺摘除后,麦粒
灸则不能发挥对IL一1、IL一6、IL一2的影响。说明麦粒灸对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免疫的调节功能需要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这一物质基础。
4展望
    针灸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有一定的调节作  用,其调节的方向和强度与针刺选穴、补泻强度以及不  同手法有关。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作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神经、免疫系统关系密切。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通过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免疫功能,是一条重要的免疫途径。但近年来针灸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调节作用的研究多局限于一些内分泌指标,缺乏系统性研究。有人曾提出,体内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一胸腺轴以调节性腺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以有的学者根据目前资料进一步发展,认为体内同样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胸腺轴和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一胸腺轴等。大量研究也表明,胸腺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存在着双向调节作用。笔者认定:今后针灸的实验研究能否以此为切入点,更深层次地探讨一下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5:20 , Processed in 4.0723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