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少食能增寿(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3 15:4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少食能增寿
(王维恒)
如果有一种药物吃了能活一百二十岁,相信大家一定会去买。这种药物是有的,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它就是少吃点。民谚谓:“每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古代流传于民间的《三叟长寿歌》中一位百岁老叟亦称“量腹节所受”,定能得高寿。这都是说,“少食”可使人健康、长寿。?
早在2000多年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强调“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把节制饮食放在养生大法之首。孔子主张“食勿求饱”;《管子》也记载:“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
东汉《太平经》云:“守一之法,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认为只有少食、少污秽,才能使腹软、肠洁、气畅,从而可固根本,保健康,享高寿。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说得更为明确:“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一、多食之人有“五患”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应把握在尚饥非饱之间的状态。他认为,饱食可结积聚之疾,多饮可酿痰癖之患。
多食有害。明代的敖英亦指出:“多食之人有五患”。哪五患呢?一是大便增多,二是小便多浊,三是干扰睡眠,四是身体困重,五是食难消化。久而久之,健康人也就成了病人。诚如《食无求饱》所云:“若贪食务饱,淤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
现代的中西医养生家们也同样认为,饱食有五大害处:
1.饱食最伤脾胃
中医认为,食过多,则结积;饮过多,则成痰。饮食过量,超过了脾胃的纳化能力,亦可导致脾胃损伤,致使饮食物不能及时腐熟和运化,阻滞于内,形成宿食积滞,从而出现脘腹胀痛、恶闻食气、嗳腐吞酸、呕吐或泻下臭秽等食伤脾胃的病证。故《内经》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
少吃点能减轻肠胃负担。人体过多摄取蛋白质和脂肪,使消化系统负担过重,易导致消化不良。这样,未被消化的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会产生许多毒素和致癌物质。这些毒素和致癌物质不但易使人患肠道疾病,还会被肠道吸收,透过心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使人衰老。
2.饱食使大脑代谢紊乱
古人云:“饱食终日,无所动心。”其实,饱食终日者是无法动心(脑)。试想,胃肠道长期被大量食物壅塞,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肠胃,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大脑如何能正常地工作呢?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饱食后,大脑中有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会比不饱食时增长数万倍,而这种生长因子会使脂肪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大,促使脑动脉硬化,脑皮质血氧供应不足,脑组织萎缩和脑功能退化,最终出现痴呆而缩短人的寿命。
3.饱食损伤细胞,使人早衰
人们呼吸时吸收的氧,有2%被氧化酶催化形成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是对人体极其有害的物质,能导致细胞损伤,动脉血管硬化,引发疾病、衰老,甚至死亡。而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大,产生的活性氧就越多,人老化的程度也就越快。而少吃点可以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使细胞免受其害,从而延缓衰老。
4.长期饱食降低生命活力
长期饱食,特别是长期大量摄入酸性食物,如鸡、鸭、鱼、肉、蛋等,易使血液酸性化。长期如此,人体就会形成酸性体质,组织细胞的代谢和机能
活动都会发生异常,生命活力必须降低。再者,长期饱食还易造成内脏器官慢性疲劳,功能减退。这样的人常常感到无精打采,身体倦怠乏力,甚至出现头晕、头重、焦躁、失眠、肩背腰腿酸痛等症状。长期饱食引起的疲劳症状,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即使增加休息,或进行多种锻炼,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只有注意节制饮食,使内脏器官功能改善,血液恢复正常的酸碱度,组织细胞活力增强,疲劳症状才能真正消除。
5.长期饱食是百病之源
长期饱食引起胃肠道、肝脾胰等消化器官的疾病多有报道,也容易理解,然而饱食还影响智力、引起过敏及缩短寿命则不是人人皆知的。
长期饱食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是因为长期过量进食会使身体内的血液,包括大脑的血液大量调集到胃肠道,使大脑供血供氧相对不足。若主管胃肠消化的神经中枢——植物神经长时间兴奋、其大脑的相应区域同样会兴奋,这就必然引起语言、思维记忆、想象等区域的抑制,从而影响智力。
日本医学家甲田光雄研究发现,长期饱食,导致消化不良,过剩的食物在细菌作用下发酵、腐败,产生各种有害毒素和气体,如吲哚、组胺、氨气和硫化氢等,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长期饱食者容易罹患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脂肪肝、胰腺炎、胆囊炎、关节炎、癌症等等疾病。
实际上,在我国古代便有节食能长寿的论述。为了长寿,古人还创造了“辟谷养生”的学说,“辟谷”即节食。现在的生活水平远比古人高多了,不但有细米白面吃,还有大鱼大肉吃,尤其是中年朋友,事业有成,更有一些人当了单位领导、企业干部,今天参观检查,明日迎来送往,餐餐山珍,顿顿海味,吃得红光满面,吃得大腹便便,殊不知美酒佳肴的后面便是疾病、短寿。
二、少吃长寿有明证
1.少食益寿与“麦卡效应”  
生活条件是否越好,人及动物越健康、生命质量越高、越长寿?20世纪3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对白鼠做的一个实验,其结果曾令人惊讶。
研究人员不给白鼠以充足的食物,只保证其生存所必需的营养。而为对照组供应充足的食物,并由它们自由摄食。实验显示,自由摄食的白鼠175天后骨骼就停止了生长,而限制摄食的白鼠500天后骨骼仍然缓慢地生长。自由摄食组的白鼠平均寿命仅2.5年,而限制摄食组寿命为3~4年。
此外,限制摄食组的小鼠不仅仅寿命比自由摄食组长,而且健康状况也好一些。例如,限制摄食组小鼠的患癌率比自由摄食组的少得多,肾病也几乎没有。
用健康和长寿这两个生命质量指标衡量,限制摄食组小鼠的指标远远高于自由摄食组。这一实验结果被称为“麦卡效应”。
2.众多研究验证“麦卡效应”  
20世纪60年代末,另一位美国学者马克赖顿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麦卡效应”。
马克赖顿仍以两组小鼠做实验:第一组小鼠每天喂20千卡热量的普通食物,但第二组小鼠则限制进食,每天只给10千卡热量的人工饲料,其中蛋白质仅20%、植物油5%,其余为碳水化合物。结果,第二组小鼠的寿命比第一组的长一倍。
以上两个实验均说明,并非食物又多又好,即生活条件优越(当居住、娱乐等条件处于同一水平线,食物质量高且充足可视为生活条件优越) 生命质量就越好、寿命就越长,相反会导致短寿。
科学家通过对猴子限食的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让100只猴子随它吃饱,另外100只猴子只吃七八分饱,定量供应。结果,随它吃饱的100只猴子过一段时间死了50只,另外只吃七八分饱的猴子长得既苗条又健康,还很少生病,10年养下来才死12只。有鉴于此,科学家们推论,热量的摄取量如由12550千焦减少为8790千焦,确实对延长人类寿命有所助益,理论上人类的寿命可超过150岁,平均寿命也可以超过100岁。
国外还有人从动物鼠的实验中发现,限制鼠饮食的摄入(但保持其一定体重),可使其比自由饮食组鼠的寿命延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阿瑟•埃弗里特的实验证明,食物减半的老鼠和食物消耗正常的老鼠相比,前者老化速度仅为后者的1/3年。洛杉矶大学沃尔福德教授证明:喂食很少的老鼠的寿命比那些能吃多少就喂多少的同类高出一倍。沃尔福德认为,人类若采取这种“永葆青春的饥饿饮食法”(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9 000~11 250千焦,一般可望活到120岁。如果人类采用“少吃”这种饮食模式,可使寿命增加20~30年。
当然,不能简单地用“麦卡效应” 来作一个“必须少食才能长寿”的结论,因为如果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人们显然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更不可能长寿。
“麦卡效应”只是说明,如果生活条件过于好,同样不可能获得高质量生活,正所谓“过犹不及”。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9-9-20 14:43: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少食能增寿(一)

h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5 16:07 , Processed in 0.0758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