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2 17: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马文辉   太原三部六病门诊部   (030013)
    关键词:古天文历法   阴阳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我国秦汉以前最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就是以天文为基础的历法。中国古历法,几乎包括天文学的全部内容。自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尚书•尧典》),发展到秦汉时期六种历法制度的应用,说明了那一时期天文历法已相当成熟。
“人副天数”观的重要特点就是借用已知的天文历法知识来广泛“式图”自然的、社会的、人体的各种现象。《黄帝内经》是秦汉以前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古天文历法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一、三种古天文历法及其复合历
(一)六爻历:六爻历是最古老的历法之一,它的起源要追溯到最早期昼夜概念的形成。
1、爻以象昼夜:上古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首先观察到与时间有关的自然现象就是“昼”和“夜”,二者最直观的区别是“白”和“黑”,最明显的参照物是“日”和“月”。《老子•知其雄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昼夜是上古先民最早的时间概念和单位,最原始的象形表意符号可能是○和●,时间的变化就是○和●的交替。《周易•系辞》说:“圣人设卦观象…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爻也者,效此者也”。
2、太极以记日:把一昼一夜合为一日的时间概念的形成可能要晚昼夜概念很久远,因为把日作为记时单位要比昼夜抽象得多,最早的符号可能是由○—●演变为   。“明”字的产生与此有关,所谓:“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系辞下》)。
《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吕氏春秋•大乐》也说:“太一出两仪”。太一、太极、太乙含义相同,就是“一极”的意思。一极就是昼夜中间的分界线。《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中者,天地之太极也”。
3、三极以断六时:《周易•系辞》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就是三日,是三昼三夜的更替,可记作○—●—○—●—○—●或○三●。上古先民记数罕能过三,故《说文》言:“三成数也”。
    三极的思想应用于一年或一日的划分,就形成了“六时”或“六节”的概念。可以表示为(图1)   
   4、六极与十二爻辰:《庄子•大宗师》中提到了“六极”,六极是对三极的进一步发展,也是记时的需要和数学发展的产物。三极是三日一个时间周期,六极则是六日一周的出现。《周易•蛊卦》说:“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卦》又说:“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这些都是三日为一个时间周期的反映。《复卦》则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把三日为一周的记时方式,扩大为六日一周,可记作   —  —   —   —  —  或○  ●。十二爻辰为六极思想对一日的划分,把这一思想扩大到一年当中则形成十二支。
  5、六爻历的演进过程:            

    这样一年两季六节十二支六十周三百六十日的六爻历就形成了。其中六日为一周,三十日为一支,六十日为一节。
(二)五运历:五运历是夏代的古历法,它是十干历的基础。它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十干历依冬夏两至把一年分为生年和成年,或依春秋二分把一年分为阴年和阳年。《管子•五行》记载了五运历,它说:“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毕。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把一年分为五个季节,称五运,每运七十二日。它们的运名是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并与木火土金水五星相结合。我国小凉山彝族十月历则完全采用了五星命月法,其月序为:“一水公,二火母,三木公,四金母,五土公,六水母……”。《春秋繁露•暖懊常多》中说:“天之道……是自正月至于十月,而天气之功毕……故九月者,天之功大究于月也,十月而悉毕”。证明我国古代确有十月历的存在,《夏小正》就是十月历。《管子•幼官》中十图、三十节,每节十二天,三节三十六日为一图,也是十月历的珍贵历史资料。
1、五极与五日为候:太极为一日,五极为五日,可表述为○    ● ,把五日作为一个时间周期称为一候。
2、五运与五行:把一年分为五个阶段,称为五运,以春、夏、长夏、秋、冬五运解释天候、气候、物候的运动变化规律。把五运与五星相结合来解释和探讨社会、人事、自然的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这便产生了“五行”。五行最初的含义是五种行为、品行。如《吕氏春秋•孝行》的“五行不遂”是指“庄忠敬笃勇”。《淮南子•兵略》指“柔刚仁义勇”。《中庸》《孟子》指的是“仁义礼智仪”或“仁义礼智诚”等等。
3、十干与十日为旬:十极即十日,是十干产生的基础。天干的原始意义是指与十数相应的序数,犹言第一、第二、第三……第十。这种解释可在卜辞中找到证明(参王国维《先公先王续考》)。天干作为十位数次名称出现以后,被天文学家移制历法,夏代已经产生了天干记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记日,以十日为旬。《春秋繁露•阳遵阴卑》说:“天道十日而成”。当时以生日天干名号遂成习俗,例如夏代后期的几个帝王使用“孔甲”、“胤甲”、“履癸”的名字便是证明。
4、一年为五运十干的划分:《夏小正》把一年分为五运十干,首先变四时为五运。从天干的象形可知,甲乙丙丁均为鱼身之物,而戊已庚辛壬癸全属古代兵器利刃之象,显然是两个时期的产物,前者当属渔猎时代,而后者为金石并用时代所创造。甲乙丙丁应该是四时历春夏秋冬的代用词,而戊已庚辛壬癸是六爻历中六节的代用词,两者的结合发展成为十干。五极五运是五日为候的基础,十日为旬是十干产生的渊源。《管子•幼宫》把一年分为十图三十节,每节十二日,三十六日为一图,由此可以看出,以十干不仅记日,也可记月。十月历作为古历法均可从《夏小正》、《齐月令》《管子》中得到证实。
5、五运历的演进过程:         两季          五运          十干   

    这样一年两季五运十干三十六旬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的五运历就形成了。其中五日为一候、十日为一旬、三十六日为一干、七十二日为一运。
    (三)八卦历:它是建立在观察、测量、计算“日影”基础上的历法。《周易•系辞》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把一年作为三百六十日,这种正圆式的理想化的历法是远古先民最“伟大的发现”和“最圆满的天道”。
    1、卦的形成在记时节:《周易•系辞》把八卦的起源追溯到伏羲时代。八卦历的基础是原始的四时历。《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说文》讲:“仪,表也”。表就是直立在地上的一根竿子。卦就是圭,是用来度量太阳照射表时所投影子长短的尺子,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称为圭表。节是一个长度单位,时间的测量古人仍然使用长度概念。《周髀算经》说:以八尺之表,则夏至时日影最短,为一尺五寸,冬至日之影最长,为一丈三尺。就是说古人早已经发现一年之中昼夜不匀等的现象,把一年中的影长标在卦上呈一个正弦曲线,这就是太极图中一横线演化为曲线的原因。
   2、四时历法的重要地位:四时历法是在寒暑两季历法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
  (1)甲乙丙丁四时划分:这一时期的四时没有春夏秋冬的含义,仅有次序的含义,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如图2所示。                                                                       
  (2)春夏秋冬四时划分:这一时期四时的划分突破了寒暑两季的概念,春夏秋冬成为四个独立的季节,不仅仅是次序的排列和简单的二分为四。春为阴中之少阳,夏为阳中之太阳,秋为阳中之少阴,冬为阴中之太阴。春夏秋冬具备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阴阳消长的含义。如图3所示。四时历法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历法时期,后来逐渐分支为五运历、六爻历和八卦历,但其重要价值和内容一直保留于各历法之中。
3、八卦历的演进过程:        两季            四时         八卦(风)
  
    这样一年四季四时八卦(风)三百六十日的八卦历就形成了。其中十五日为一气、四十五日为一风(卦),九十日为一时。
     

          图①               图②                 图③
   (四)五运六气历:也叫干支历,是五运历和六爻历的复合历。《汉书•律历志》有“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这是干支历法,六甲为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五子为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1、六爻历的单支记日法:干支六十甲子记日法在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完备的记载。单干记日法在夏已经出现,十日为旬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单支记日法是否出现过,这还是个迷。可以推测,单支记日法在殷商之干支记日法出现之前,肯定独立存在过。
   《国语•周语下》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大爽,文之象也”。经天纬地即是天文历法的内容,单襄公以“天六地五”这一常数类比治国方略。在《管子•牧民》、《淮南子•天文训》中都有反映,如“六亲五法”“五官六府”。这其中有一重要信息需加说明,六在先为天,五在后为地,与后世的天干、地支表述是不相同的,保留了干支单独记日形成的先后次序和主次地位不同。支早于干,而且数字未与天地阴阳结合的痕迹。另外从《管子•幼宫》把一年分为十图三十节,每节十二日,每个节气都有节名,与二十四节气名称不同来看,它不仅保留了十月历,而且也说明了十二支记日的历法也曾经存在过。把六日为一周扩充为十二日为一个时间周期,这在《伤寒论》中是有反映的。
    2、五运六气的结合:单支记日法是从六日为一小周发展成十二日为一大周的记日方法。五小周为一月,五大周为一节。单干记日法是从五日为一候发展成十日为一旬的记日方法。六候为一月,六旬为一节。把干支相复合便产生了六十甲子记日法。这一历法一直沿用数千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六腑”十一脏就是中医学受其影响而比附人体而形成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由此可以解释十一经脉以配“五六”之数是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的。
   (五) 阴阳历:是六爻历和八卦历的复合历。这一历法的形成和完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测基础上的,它是最具生命力和特色的天文历法。它既考虑了太阳视运动同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又考虑了月亮视运动月相变化同人们的夜间生产活动,潮汐规律的关系,创立了大小月和闰月的方法,使两种周期巧妙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和人体生命节律的调整。
    六爻和八卦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体系,一般人把六爻八卦多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六爻和八卦的耦合是周文王之作或者更晚的《易传》所为。卦画源于卜筮,卦理源于历法。《易经》和《易传》之间存在着深刻不可调和的数理矛盾,
    1、六爻(卦画)讲的是“三极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卦画的演变遵循着二进制规律,为几何数级,是两个符号排列组合的结果。六爻的排列组合不能产生出八卦,只能形成六十四卦中的特例八重卦。八经卦是三爻之动的结果。
2O=1——无爻动,则为一象
21=2——一爻动,可成二象
22=4——二爻动,可成四象
23=8——三爻动,可成八象
24=16——四爻动,可成十六象……
25=32——五爻动,可成三十二象……
26=64——六爻动,可成六十四象……
   2 、八卦(卦理)讲的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其演变遵循着十进制规律,为自然数级,是推算历法的方法。
0×2=0   无极成一象
1×2=2   一极成两仪  
2×2=4   二极成四象  
3×2=6   三极成六节  
4×2=8   四极成八卦(风)
5×2=10  五极成十干  
6×2=12   六极成十二支  
    3、六爻和八卦的结合:把六爻和八卦起来是《易传》所为,《易传》创立了八经卦,八经卦是三爻之动的结果。23=2×4,是三爻之动的八经卦和四极八卦(风)的数学基础,二者存在着数理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六)六六之节,九九制会。是五运历,六爻历,八卦历三种历法的复合。《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这里所讲的“行”,就是五运历,“周”就是六爻历,“立端于始,表正于中”就是八卦历。这种复合历即后世的四分历,也即现行的农历。已经出现了以大小月之不同和积气而盈闰的四分法,来调节日、月运行与气候之间理论和实测中的误差。这是历法的进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9-2 17:29: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二、古天文历法对中医思辨框架的影响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天文历数”基础上的思辨框架。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      
   吟至微,秋毫在目”。“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素问•六节藏象论》)
    (一)古天文历法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1、寒暑、昼夜是形成阴阳学说对立交感的基础。《灵枢•阴阳系日月》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是从天文历法中抽象出来用以标示事物属性的一对哲学范畴。如《周易•系辞》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双方必须依据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内经》广泛来用“一分为二”的阴阳对立交感的观念来解释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言人之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等等。
    2、春夏秋冬四时是形成阴阳学说互根互用观的基础。四时阴阳阐述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双方不断资生,根阴根阳,互为利用的老少阴阳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以四时阴阳配属四脏是《内经》天人合一,人副天数的具体应用。
    3、六节、六气是形成阴阳学说三阴三阳循环恒动的基础。《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日一阳…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 雩 ,积传为一周”。阳消则阴长,阳杀则阴藏,一年之中,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气更叠,生生不息,循环不已。中医学的整体恒动观完全是建立在这种三阴三阳的不停地消长循环的基础之上。
    4、八正、八风是形成阴阳学说中时空统一观的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灵枢•九宫八风》《灵枢•岁露论》是八正八风的时空观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详细阐述了“四时八风之中人”的病因、病机、病候、治则,用以说明“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二)古天文历法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影响
    《内经》藏象学说是在天文历法的先验模式框架基础上构建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所言:“人之形体,代天数而成”。《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也说:“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者,天文也,数者,历数也。以天文历数来式图人体脏腑,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特点。《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藏象学说为了满足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天文历数,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其中藏象已经从脏腑抽象为一个功能系统的代名词,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器官。
    1、四时藏象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建立起了一个四时阴阳与藏象之间的对立关系和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时阴阳与藏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并广泛应用于解剖、生理、养生、发病、病候、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素问•经脉别论》说:“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四脏为肝、心、肺、肾以应春、夏、秋、冬。
八卦藏象理论是在四时藏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此时的脾同胃、大肠、小肠构成四腑。《易传•说卦》言:“乾为小肠、坤为脾、震为肝、艮为大肠、离为心、坎为肾、兑为肺、巽为胃”。《灵枢•九宫八风》中八风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完全与《易传》相同,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的渊源关系。南方名大弱风,伤心;西南方名谋风,伤脾;西方名刚风,伤肺;西北方名折风,伤小肠;北方名大刚风,伤肾;东北方名凶风,伤大肠;东方名婴儿风,伤肝;东南方名弱风,伤胃。
2、五行藏象理论。五行脏象学说是在四时藏象学说基础上根据五行属性发展和完善的。
(1)“脾属土”说取代“心属土”说:古文经学所论的五脏与五行的配属为:脾配木、肺配火、心配土、肝配金、肾配水,仅肾配水和《内经》记载一致。把脾配属土,居中为阴中之至阴,取代心的位置,在当时的学说界,特别是社会伦理学中引起过强烈争议。最后以医学战胜伦理,奠定了五行藏象学说的基础,构建了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行为框架,联系时间空间等不同层次的多维藏象理论和庞大的立体天人系统,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2)五脏五腑十脏藏象理论:《素问•五脏别论》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之浊气,名曰传化之府”。五脏与五腑的对立关系为:心配小肠,肝配三焦,脾配胃,肺配大肠、肾配膀胱。
3、六节藏象理论。六节藏象理论是在六爻历的天文历数模型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藏象学说。
    (1)六脏说:《内经》对六脏的构建熬费苦心,做过多种模式。第一 “嗌六脏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肾,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此处以六气天地风雷谷雨配六脏肺嗌肝心脾肾,嗌似指食管而言。第二“膻中六脏说”。《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作为一脏与心肝脾肺肾构成六脏。第三“头六脏说”。《素问•诊要经终论》以六脏六腑配十二经十二月,说:“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交,人气在头”。把头作为一脏与其它五脏构成六脏。第四“心胞六脏说”。《灵枢•经脉》以心胞为脏与六腑十二经相配。以上种种说法都是古人为了配属六爻历的先验图式而做的努力。
   (2)六腑说:六腑在《内经》中也有多种不同说,最后才形成了公认的“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第一奇恒之府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属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第二“脉头背腰膝骨”六腑说。《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头者,精明之府也…背者,胸中之府…骨者,髓之府”。第三“魄门”六腑说。《素问•五脏别论》说:“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魄门即肛门,与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传化之府共同构成六腑。第四:“六器”说。《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粘,转味而入出者”把脾列为六府之一。第五“胆为六腑”说。《素问•六节脏象论》把奇恒之府的胆与传化之府合称“六腑”,六腑从此正式稳定下来。
(3)十二脏腑藏象理论。《素问•灵兰秘典论》:“愿闻十二藏之相使”“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在六脏六腑基础上为了人副天数之十二月,形成了五脏加膻中,五腑加胆的六脏六腑,十二官藏象学说。《灵枢•经脉》则将膻中改为心包。
   4、五脏六腑十一藏象理论。五脏六腑十一脏是五运六气历图式人体的产物。《汉书•律历志》有:“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这种“天六地五”的常数构筑了中医的“五脏六腑”藏象理论。正如《白虎通》说:“人有五脏六腑,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1)“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脏象论》)。胆是奇恒之府中的一府,今取其一配属五脏五腑,使其成为“五六”之数以应“五运六气”之天地常数。由十脏变为十一脏,胆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2)“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本输》)。五脏六腑十一脏不成对称,胆的进入,使原先五脏五腑的工整性被打破。原先与肝相配的三焦被胆所取代,三焦成为无脏相配属的孤府。为了解决这一缺憾,从三焦的功能出发,三焦为决渎之官,主水道,与膀胱关系密切;又由于肾主膀胱,因而肾便担负起了一脏配属两腑的功能。《灵枢•本输》称此为:“肾将两藏”。《灵枢•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
   (三)古天文历法对中医经络学说的影响:
中医经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逐步由简至繁,并非一就而成,同样受到古天文历数的影响。陈步《论经络》(《大自然探索》1983;(2):124—134)论述了《内经》中有关经络的记载就有四经、五经、六经、奇经八脉、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等多种模型。其中每一种模型都是天人合一,人副天数的先验的历法框架对人体经络现象的归类和思辨。仅就经典的六经十二脉而言,它完全是建立在六爻历的六节或六气(三阴三阳)十二月或十二支的天文历法基础之上的思辨框架。十二经脉的循行排列顺序并不是以严格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为基础,而是人为的与历法的天文历数相比附,因而,就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流派。
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来源于天文历数,因而,中医学从诊断到治疗整个理法方药无不深深略下历法的印记。可以这样说:如果离开了天文历数,中医理论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仅仅是零散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堆积而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第7期28-32
3
发表于 2006-9-2 21:39: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好文章,不知道有没有讲座或其他培训。星象能否介绍一下?
4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13:3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第一章易理篇
《周易》是一部古代奇书,它有两部分构成: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其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大甚称世界之最,它是一门集操作技术和理论思辩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技术包括龟卜、筮数、占卦三个方面,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文字、数学、农事、物候、礼制、习俗、历史、战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卜、筮、卦各有源渊,其形成时间、地域和民族各不一致,至商周而并行于世,相互渗透。它的理论思辩主要是《易传》,约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注释及发挥,是一部融哲学、科学、文华为一炉的辉煌古籍。由于其“偶合性”的结果,便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周易学。《周易》理深意宏,有人称它:是自然科学的胚基,宇宙观的萌芽,多种学科的渊薮。
第一节    周易的架构
研究易,应首重爻,爻不明,则卦无根。易的一切变化,比象、数理都是基于爻的重叠演变。
一、爻的产生在标象
“河图”是殷以前的文华沉淀。唐兰《古文字导论》说:“文字的起源是图画”。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说:“半坡彩陶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衣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太阳)等等……这些图画应该较那些刻划要早,并且逐渐由抽象的符号所取代……而这些刻划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这样说:这些图画是刻划的前身和基础。刻划是图画的变形和简化”。《系辞下》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论语》则有“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可见河图在春秋时期已经很难见到。但可以肯定地说:河图也是图形文字的一种。
1、爻象源于河图。
上古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首先接触和观察到的与时间有关的自然现象就是“昼”和“夜”,二者最直观的区别是“黑”和“白”,明显的参照物是“日”和“月”。《老子•知其雄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系辞上》说:“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昼夜是上古先民最早的时间概念和单位,最原始的符号应该是○和●,时间的变化就是○和●的交替。《系辞上》说:“圣人设卦观象……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2、“日”的时间概念和“太极”的形成。
把一昼一夜作为一日的时间概念可能要晚于昼夜的概念很久,因为“日”作为记时单元要比昼夜抽象的多,最早的符号应该是 ○—●  或    。《说文》:“爻,交也”,《系辞下》也说:“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爻也者,效此者也”。
《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礼记•礼运》说:“礼必本于一”,《吕氏春秋•大乐》也说:“太一出两仪”。可见“太极”和“太一”是同义语。《说文》:“极,驴上负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中者,天地之太极也”。太极和太一其原始的含义即“一极”,就是一日○—● 或     中间的连线"—",所不同的是“太极”已由“太一”的直线演变为曲线,即     或       。
3、六时和六爻。
《系辞上》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下》也说:“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六时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把一天分为六个时间段。
⑴、三极的概念:太极即太一、一极,是一昼一夜合一日的意思。三极就是三日,即:○—● ○—● ○—●。上古先民计数罕能过三,《说文》:“三成数也”,因此三日是一个计算时间的周期。三天即六昼夜的更替,这就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的含义。三材之道是对三极之道的推广和引申,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哲学概念。
⑵、六时的形成:太极为一日,一日之内六分法即昼三夜三,三阴三阳六时,也可表述为“三极之道”---    ,所以说:“道有变,故曰爻”。
4、“六极”与“七日来复”,十二爻辰。
⑴、六极与七日来复,《庄子•大宗师》中提到了“六极”,六极是对三极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数学的产物。三极是三日一个时间周期,,六极则是六日一周的体现。《蛊卦》:“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卦》:“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七日来复是六日一周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六日一周取代三日一周是数字的发展和记时的需要,写作:○—●○—●○—●○—●○—●○—●。
⑵、六极与十二爻辰:太极为一日两分法,三极为一日六分法,六极为一日十二分法。把一日分为十二爻辰,昼六夜六分别对应于: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后以十二地支取代,故称为十二爻辰。概念表述为:
5、易与无极
《系辞》说:“夫易,开物成多,冒天下之道”,“乾坤其易之?邪”“乾坤其易之门邪”,又说:“易有太极”。易即“环道”、“周天”⊙。“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遣,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易在天地之先,而又存乎天地这间,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易是“道”和“器”的统一,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故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其表述为“无极”,而非无物。
二、卦的形成在记年
《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八卦是古之圣人的取义,而不是自然之物的取象,八卦的发明源于太极。
1、两仪、四象、八卦与两季、四时、八节的关系
《说文》:“仪,度也”,“仪,表也”。仪是一种测量日影长短来划分年的工具。我们的祖先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地处北半球的温带区,有着明显的一年一度的冬夏两季的寒暑周期。这与一天之中一昼一夜的更替有着十分相似性。把一年作“太极”,那么两仪就是寒暑两季,四象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的物候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农业生产的发展,把一年分为两季四时已不能适应当时的农事活动的需要,因而人们就把一年分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令。所以《系辞上》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节”是一个长度单位的借用,时间的测量古人仍然使用的是长度概念。在一年之中,以土圭测日影,夏日至之影,尺有五寸,冬日至之影丈有三尺,就是说:同以地中测日,一年之中所测日影长短不等,从夏至到冬至日影的长短差为130-15=115寸,平均在夏至到冬至中间的四个节令上作为日影移动的进度,就可以晓得日影每一节令大概展多少了。这样就可以用测量日影的长度推算出某一天在一年中所处的位置。土圭和表都是原始的“日晷仪”,以影之长短标记两季、四时、八节就是最初的“两仪、四象、八卦”的含义。《节卦》说:“天地节而四时成”。占卦、算卦即推算某日在一年中的位置,即后世的“择日选时”。
2、八卦历法
《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上》又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曰”。把一年作为360天,这种“正圆”式的理想化的“天圆地方”的历法称为“八卦历”。
⑴、太阳历:太阳历是在八卦历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它把一年分为十个月,是我国最古老的历法,公元前八世纪欧洲还沿用这种历法,称为“罗马历法”。我国南部少数民族一直在本世纪初还沿用这种历法。
太阳历,也称河图历,其推演方法为:




①、五极与五日一候和五运:太极为一日,五极为五日,表述方式为:  ○—●○—●○—●○—●○—●,把五日作为一个时间周期称为一候,这便是“时候”的来历。
把一年作为太极,一年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运,对应于春、夏、长夏、秋、冬。
②、十干的来历与十日为一旬的记时法:天干起源于鱼身之物和古代兵器的象形。郭沫若说:“甲乙丙丁为鱼身之物,其字象形,其义甚古”,而“戊已庚辛壬癸均系器物之象形,且多系武器”。天干的原始意义是指与十数相应的序数,犹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这种解释可在卜辞中找到证明(参王国维《先公先王续考》)。天干作为十位数次各称出现以后,被天文学家移制定历法,夏代已经产生了天干记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记日,以十日为旬。当时以生日天干名号遂成习俗,例如夏代后期的几个帝王使用“孔甲”、“胤甲”、“履癸”的名字便是以生日天干进行命名的。从殷商开始记年,即把一年分为十个时段,变四时为五运,春、夏、长夏、秋、冬与天干结合起来,这在殷商甲骨中已有记载,而它的形成可能要早得多。从天干的象形可知,甲乙丙丁均为鱼身之物,而戊已庚辛壬癸全属古代兵器利刃之象,显然是两个时期的产物,前者当属渔猎时代的产物,而后者为金石并用时代所创造。甲乙丙丁应该是太阳历四时春夏秋冬的代用词,而戊已庚辛壬癸是太阴历六气(六节)的代用词,两者的结合发展成为十天干。五极即五日为候,是五运形成的基础,十日为旬是十天干产生的源渊。
③、太阳历:1-2-4-5-10为河图生成过程,一年分为五运十干七十二候,五日为候,十日为旬,三十六日为干,七十二日为运,三百六十日为年。五运春、夏、长夏、秋、冬各均一主日,则一年成为365日,太阳历即河图历在中国历法史上占主导地位。
⑵、太阴历:太阴历是以月亮视运动即朔望记月的一种方法。因为月亮的视运动为29.5日,约三十日为一个周期,三十日为月,这样就解决了太阳历36日为干与十日为旬不能整除对应的困难,一年则变为十二个月。
太阴历也称洛书历,其推演方法为:




①三极与六节(气):把一年作为太极,三极则为一年六分法,称为六节或者六气,对应于风、火、暑、湿、燥、寒。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歧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图1)
《难经•七难》说:“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曰大要也”。(图2)
上述两论中所叙述的六气与六时对应次序不一致,修改为:三阳主春夏,三阴主秋冬,三阳主风火暑,三阴主湿燥寒,太阳为阳之初,少阳为阳之隆,阳明为阳之终,太阴为阴之始,少阴为阴之盛,厥阴为阴之末。(图3)
②、十二支的来历与六十日为周甲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起源于占星,即十二朔望月中新月始见时(即初三),其附近的星座形象。因此它最初的含义是对周天十二等分的区划。天空区划是制定历法的基础,参宿一带为子,井宿一代为丑,星宿一带是寅,翼轸宿一带是卯,角、亢宿一带辰,房、心、尾宿一带是巳,箕、斗宿一带是午,牛宿一带是未,虚、危宿一带是申,室、壁宿一带是酉,娄、胃宿一带是戌,昴、毕宿一带是亥。十二支划分周天为十二等分,自西向东排列,这样一年划分为十二月,每月对应于十二支。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六日为周,十日为一旬,六旬而周甲,一周甲为一节,六节为一岁,三百六十日为一年。
⑶太阴历:1-2-3-6-12为洛书的生成过程。一年为六节(气)十二支(月)六十周甲,六日为周,三十日为月(支),六十日为节(周甲),三百六十日为岁,六节(气)风、火、暑、湿、燥、寒各均一主日,则一年成为366天。太阴历即洛书历是太阳历即河图历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在中国的历法中占重要地位,突出的贡献就是对月的标记,一年分为十二月。
3、阴阳历:又称五运六气纪岁法,是集太阳历和太阴历的各自优势,合二为一,纪年以太阳历,标月用太阴历,我国目前的农历仍然采用阴阳历。
①太阳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周期即“回归年”为365.25天,太阳历较回归年少1/4天,也就是说每过四年就相差1天,730年以后,历法上的时间与实际相差半年,寒暑颠倒的怪事就出现了。太阴历较回归年多3/4天,每四年就多出三天,每40年就多出三十天,240年也会出现寒暑颠倒的怪事。太阳历的历法时间较实际回归年时间在不断提前,太阴历的历法时间较回归年的时间在不断推后,为了纠正太阳历、太阴历所造成的历法误差,古人创造了“阴阳历”。
②阴阳历:太阳历为太阳视运动,代表节气,在四时八节(风)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令),配合上七十二候,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域特征的科学的历法气候学。太阴历为月亮视运动,代表月份,为使月份与月亮视运动一致,因此,规定大月每月30日,小月每月29日,这样一年则为354日,一年较回归年相差11日,因此每三年置润一个月,并把每年二月定为28天,校正的方法是用圭表进行的。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立端于始,表正于中,”即确定冬至日为一年之岁首,在冬至日测量日影的长短,以校正节气与月份的关系。
斗纲建月与太一行宫的概念是阴阳历的进一步发展。以北斗视运动来记年,以斗杓与十二辰对应来定月。北斗形如大杓,由七星组成。天枢、天璇、天权组成斗身,古代称为魁,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斗柄,古称杓。天枢和天璇两星又名指极星,从天璇到天枢画一条连线,并延长五倍,就是北极星的位置。《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东,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分阳,建四时、移节度、定诸纪,均系于斗”。北斗具有指方向、定时节的标尺作用。十二辰的布列是自东向南向西左旋的,斗纲所指之地即节气所在之处,正月指寅,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四月指巳,五月指午,六月指未,七月指申,八月指酉,九月指戌,十月指亥,十一月指子,十二月指丑。《汉书•律历表》说:“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因此,根据天北极北斗斗柄所指的时辰,可以确定节气推测日躔位次。汉朝天文学的发展,推动了历法的进一步完善,如东汉刘洪创立的《乾象历》把每年日刻数精确到了365.24618日。这时五运六气说兴起,把天干地支、五运六气相互组合广泛应运于天文历法,并波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五运六气说源于历法,却被历法所淘汰。后来愈演愈烈,竟成为玄学的温床。中医学受其影响深远,至今仍未脱离其荫翳。
三、《周易》的架构完成于“卜筮”
《周易》是一部占筮性质的专著。“周易”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周史有以《周易》见陈候者”。《襄公九年》也说:“阳虎以《周易》筮之”。
1、数的产生
《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刻划记数源于结绳记数。数起源于结绳,它除了“数”外,还有“象”,刻划就完全抽象化了,只有数的意义。
结绳计数多不过三,长期的记数就会出现类似八卦的组合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结绳八卦”,        。
刻划文字是甲骨文中指事文字的前身,它把图形文字变为平直的几何文字,使文字的意义更加抽象化,并可以刻契在骨片、陶器、青铜器上,得以长期保存和传播,大大推动了文字的快速发展。刻划文字起源于计数,最简单的刻划文字可能就是“一二 三    X(      )∧、┼(七)、  )( 、   (九)、│”(《甲骨文合集》)十个数目字。
2、天地之数:
《系辞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地之数即十个自然数,并产生了奇偶概念,天为奇,属阳,地为偶,属阴。
天地之数起于一,为万物之始,包含对立统一的双重涵义。《系辞下》:“天下之动,夫一者也。”一就是太极,是统一,兼有奇数和偶数的性质。一加在偶数上便成为奇数,加在奇数上便成为偶数,是构成奇数和偶数相互转化的条件。二是偶数之始,三是奇数之始。《说卦传》说:“叁天两地而倚数”。叁天两地与天圆地方说有关,《周髀算经》认为:“圆方者,天地之形,阴阳之数”。郑玄《说卦传》注:“天三覆,地二载”。来源于天地(圆方)面积之比;3R2:2R2=3:2。
“五”为阴阳交错,写作×。《系辞下》“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五”。把两个×重叠起来就是“爻”字,五是天地之数的中间数,也是天数叁与地数二的和数,含有上下交媾,阴阳交午的意思。
3、河图数与洛书数
河图数的形式与生数和成数有关。《尚书•顾命》说:“河图在东序”。数产生奇数的概念之后,与○和●的昼夜阴阳概念则“偶合”在一起,○⑴○—○—○⑶○—○—○—○—○⑸○—○—○—○—○—○—○⑺○—○—○—○—○—○—○—○—○⑼●—●⑵●—●—●—●⑷●—●—●—●—●—●⑹●—●—●—●—●—●—●—●⑻。这些符号就赋予了新的含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帝曰:太过不及,其数何如?歧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五为中数,枢纽数,小于五为不及,大于五为太过,不及为生数,太过为成数,成数6、7、8、9是生数1、2、3、4加中数5而形成,它们的生成关系图即河图。后人将方位、四时等内容附会其图则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实际上它是自然数形成的“示意图”。
洛书是一个数字方阵,不论是横排竖排还是沿对角线斜排三个自然数之和都是15,总数为45。这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三阶幻方”。
《灵枢•九针》“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九”,《灵枢•九宫八风》把这一数字方阵与八节(风)相附,则赋予了神秘的内容,把一个纯数字的东西赋予了理性。
河图与洛书的形成,标志着自然数和四则运算法则的产生。




4、数字八卦的形成
《左传•僖公十六年》:“筮,数也”。以筮计数较之以结绳计数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随机组合运算。筮和数的结合,逐渐产生了“数卜”的占筮方法。
从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数字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数字卦中多为1-6的六个自然数,殷虚三期到西周早期,二、三、四三个数字在数字卦中消失,出现了一、五、六、七、八五个数字,数字有增大趋势,其中六最多,一次之,这是由于二三四都是积横画,容易彼此掺合,难以区分,这是筮法进步的一种表现。西周中晚期,五七也逐渐取消,出现了九,主要集中在一六两个数字上,说明这时筮数已经不太重视数值的大小,而是注意数的奇偶性质和书写的方便整齐。“一”和“∧”的大量出现孕育着阴阳符号的诞生。长沙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其卦画爻象写法均作“一”和“┛┕”,已将“∧”断开。由“∧”到“ ┛┕”,再到“- -”,实质上就是筮数演化为符号这一过程的缩影。
5、卜、筮、卦的结合
《说文》:“卜,灼剥龟也,象炙龟之形,一日龟兆之纵横纹也”。卜、其形象炙龟之裂纹“├”,其声象灼剥之响声。兆,灼龟坼也。兆卜视其坼裂纹以定吉凶。就我国考古学方面的材料看,用龟卜的习俗在黑陶时代就有了,璋如先生说:“周人之用龟卜,乃学自殷人者”。龟之纹理错综有致,而且坚硬,古人作为一种装饰品和馈甲使用而逐渐成为被崇拜的图腾,商人则以“玄鸟”(龟)为祖。用龟甲作为器而煮食,这样龟与火的接触便产生了“兆卜”,而以坼之多少和样式来定龟质,大概是最原始的“龟卜”了,也可称为“相龟”。从文献记载看,古人看卜兆没有固定的样式,皆因事、因时、因人、因地而异,随机而作。因为龟甲本身就有纹,把纵作为本纹,则横为生纹,生纹断本纹为凶,未断为吉。
筮是一种以箸草为工具的数卜方法,类同于凉山彝族中“雷夫孜”,运营三次则可得出三个数字,按其奇偶排列起来,则可形成八种组合方式,以筮卜逐渐取代原始的“龟卜”是周人的一大进步,并对“龟卜”零散的、随机的,经验的卜辞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数卜”,使“龟卜”这种贵族宗教活动逐渐转变为民间预测方法。
占卦、算卦、推卦是古人择时选日的推算历法的一种方法,以指导农事、战争等社会活动。“八卦历”类似于现在的“挂历”,是一种图表,一目了然,随着“八卦历”与回归年的实际时间误差的加大,“八卦历”逐渐被“阴阳历”取代,失去了其历法的意义和功能,那种选择时日的功能由主动变为被动,最后彻底地脱离了科学的范畴,沦为巫师们选择“黄道吉日”的工具。
周人将“龟卜”、“数筮”、“占卦”三者结合,则产生了象、数、理一体的“易学“体系,逐渐使“卜筮”系统化、规范化、理性化。使八卦仅剩的一点科学的外壳也被“卜筮”所大肆渲染后而“神化了”,这种“偶合”在世界史上是极为相似的。马克思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从而它一方面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来说,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列宁也说:它们体现了“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一种联系,而今天呢?同样还是这种联系,只是科学和神话的比例却不同了”。
5
发表于 2006-9-15 16:5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从古天文历法入手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对五运六气历,(也叫干支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中医与西医,易学与DNA之间复杂联系的探讨.
6
发表于 2007-8-26 20:18: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言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2:11 , Processed in 0.0572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