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受体假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20 13: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9-20 13:37 编辑

1878A.D.,Langley首先提出受体假说。依据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对猫唾液分泌的拮抗作用,Langley提出这两个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与猫的唾液腺细胞的某一部分结合后引起的,他把体内能与药物结合的部分称为“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nce)。

1908A.D.,Ehrlich提出了“锁和钥匙”的药物与受体的互补关系。

1933A.D.,Clark定量阐明了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1948A.D.,Ahlquist提出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和β两种亚型的假设。

1950A.D.~1960A.D.,Ariens和Stephenson提出备用受体学说和速率学说。

1972A.D.,Sutherland创立第二信使学说。

1977A.D.,Greaves提出能动受体学说。
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13:34:10 | 只看该作者
一种学说。受体是一种假想的概念,目前认为受体必须符合以下四相:(1)有高度选择性的激动剂;(2)有高度特异性的拮抗剂;(3)有高度敏感性的生物效应;(4)不是酶的作用底物或酶的竞争物。

受体学说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13:36:02 | 只看该作者
受体病”就是一个应运而生的新概念。受体病是由于受体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异常改变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种病人对外源性胰岛素不敏感,用通常的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很难奏效。

4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13:36:39 | 只看该作者
受体学说”不断推动着药理学的发展,现已成为药理学研究不可动摇的基石。
占领学说

药物产生效应至少应具备2个性质: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速率学说

药物效应与单位时间内药物与其受体接触的总次数成正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00:30 , Processed in 0.0505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