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关于中医药事业报道论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2 13:0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关于中医药事业报道论述

探秘中医药   前天 13:08·《中医药文化》杂志社官方账号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创刊于 1948 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日报》不仅报道党和政府的重要政策,也记录着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检索《人民日报》关于“中医药”的报道多达一万一千多条,从中可透视出党和政府关于中医药的政策变化,可追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步伐,有助于新时代更自觉地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推进健康中国事业发展。

一、新中国初期:从团结中医到学习中医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当时缺医少药的局面,毛泽东指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中医,搞好中医工作,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1950 年 3 月 6 日与 6 月 13 日《人民日报》发表《团结改造提高中医》《中西医团结与中医的进修问题》等文章,提出要团结全国的中医,并帮助中医提高技术。

1950 年 8 月 7 日,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召开,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三大原则。毛泽东亲自为此次大会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1 年 5 月 19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发表《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关于医药界的团结互助学习的决定》,指出:“全国由正规医学校毕业的西医不足二万人,而中医有几十万人……中西医之间存在着隔阂,甚至形成宗派纷争;在中医及西医内部也各存在着门户派别。这种现象,现在亟须修正。”

1950 年 10 月 23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民卫生工作的正确方向》的文章指出:“中西医团结合作,是发展我国人民医学的必要步骤。”1952 年 12 月 29 日卫生部发出“关于组织中医进修学校及进修班的规定”。

此后各地陆续创办了中医进修学校及进修班等 57 所,有些城市建立了中西医的联合组织。但因对中医认识的局限,团结和改造中医,中医走科学道路逐渐演化成了中医学习西医。当时卫生部的王斌甚至有中医是“封建医学”,是“主观观念论”“只能在农民面前起到精神上有医生治疗的安慰作用”的言论。

1953 年毛泽东对轻视、歧视、限制中医的做法提出批评:“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1954 年进一步指示“今后最重要的首先是西医学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

10 月 20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积极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研究中医学,这是当前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以此响应毛泽东的指示。为了配合这一运动,卫生部发起对王斌、贺诚轻视中医错误思想的批判。1955 年《人民日报》先后发表《批判王斌在医学和卫生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批判贺诚同志在对待中医的政策上的错误》。

在舆论压力下,11 月 19 日贺诚在《人民日报》作了检讨——《检查我在卫生工作中的错误思想》。这一期间,中国中医研究院于 1955 年 12 月 29 日成立。次年,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 4 所第一批中医药院校创办。这些措施对于提高中医科学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促进西医学中医起了促进作用。

1956 年 5 月 9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发表《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措施,卫生部门将组织西医全面学习中医》,指出必须认真组织高级西医师系统地、全面地学习中医的理论。这标志着国家中医政策由团结中医转变为西医学习中医。1958 年 11 月 5 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国第一批“中西合璧”的医生,由中医研究院举办的中医研究班培养出来。从 11-12 月的《西医学中医,两流合一流》《组织西医学习中医是件大事》《西医学中医,并非等闲事》等一系列报道来看,西医学习中医的热潮不断高涨,原本少数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变成了从大城市医院到乡镇卫生院“人人学中医,个个懂针灸”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1958 年 12 月至 1960 年 4 月期间,《人民日报》以《中医政策的伟大胜利》《党的中医政策的胜利》《新中国医学科学的辉煌成就》为题纷纷报道了中医政策取得的成果。有学者指出“中西医结合就是从西医学习中医开始的,西医学习中医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二、“文革”时期:中医因“赤脚医生”制度受到推崇

在以大家的事情挂帅的“文革”年代,赤脚医生因面向农民、符合政权对又红又专“赤医”的期待而受到推崇,提出了“新医学”的卫生路线,开展了自上而下的中草药运动。

1965 年 6 月 26 日毛泽东发布了著名的“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在毛泽东看来,中国乡村医疗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绝大多数民众长期认可的医疗资源,这种资源不是“西医”,也不是“巫医”,只有“中医”才是乡民真正不变的崇信对象。

9 月 18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发表《培养为农民服务的白求恩式医务人员》,要求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面向农村,医学院的学生要学习中医治疗方法。1968 年 9 月 14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刊载《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一文,这是“赤脚医生”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随后各大报刊纷纷转载,“赤脚医生” 的名称走向了全国。1968 年 12 月 19 日《人民日报》发表《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指出:“须批判贪大求洋,轻视中医中药思想。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单位,可以因地制宜采药、加工配制一些常用药品。”

赤脚医生大量采用中草药和针灸疗法,缓解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赤脚医生整合了民间的中医、草医、游医、半农半医资源,并得到一定的中西医知识培训。赤脚医生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那些“半农半医”土大夫的简单复活,而是与合作医疗强力覆盖全国农村,全面实现制度化紧密相连。因此赤脚医生制度不是单纯的医疗制度,它所代表的是一种通过大家的事情动员方式而实施的国家策略。通过将赤脚医生塑造为“赤医”,乡土中医被整合到现代国家的建设中。

“一根针一把草”的赤脚医生给农村初级卫生带来了积极变化,《人民日报》先后以《贫下中农欢迎的好医生》《赤脚医生人人夸》《赤脚医生赞》为题进行报道,称赞他们又防病又治病,既会中医又会西医,既能搞医又能搞药,是又红又专的多面手,是贫下中农用得上、养得起、管得着的好医生。有学者甚至认为“文革时也是卫生的最好时期之一”。赤脚医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解制,“赤脚医生”一词逐渐成为历史。


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医药事业迎来振兴发展

“文革”时期,中医药虽因赤脚医生制度在乡村受到认可,但在城市却不断受挫。全国中医院由“文革”前的330所变为129所,中医队伍锐减了1/3,元气大伤。1978 年 11 月 2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发表社论《大力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事业》,报道了中共中央“在发展西医队伍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事业,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抓紧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的批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医政策得到重新落实,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独特医学优势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重新打开,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了西学热,西化思潮盛行,西医西药在医疗市场上越来占据主导地位,这时中医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1980 年 3 月 27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发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确定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原则。“三支力量”的提出突破了此前仅只强调中西医结合,甚而以中西医结合取代中医的局面,为中医拥有独立行政权提供了依据。

1981 年 11 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京成立。据报道,1981 年底全国已有4 万多名西医学习了中医,其中有相当水平的专家、学者、教授约4000多人。

1985 年 8 月 11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发表的《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首次提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强调这是根据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中西医并重”的口号呼之欲出。此后《人民日报》陆续发表《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有发展》《中西医结合新成就新领域日益增多》《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我中西医结合队伍壮大成果累累》等多篇文章,对中西医结合的进展及其成果进行报道。

经过七八年的发展,1988 年西医学中医者已有13 万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5000余人,他们和中医密切结合,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和临床治疗,使得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独特医学优势,如果说中西医结合是 80 年代中医事业发展的一大特征的话,那么中医现代化则是另一亮点,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用现代科学打开中医宝库

1979 年 1 月 13 日《人民日报》发表《卫生工作的重点转上现代化建设》,号召“全体医药卫生人员要认真学习现代医药科学技术,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中医中药”。两个月后《人民日报》刊登《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报道了北京市中医医院关幼波教授运用计算机治疗肝病的案例。此后《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长期关注。从后续发表的《计算机模拟名中医治病》《会开药方的机器(计算机大显身手)》《上海研制成一个模拟老中医治病的电脑系统》《用电脑诊治小儿发烧》等一系列报道来看,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临床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须指出的是,计算机技术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是一回事,由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持续报道计算机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是另外一回事。中央层面的宣传,无疑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象征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医现代化获得长足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1986 年 12月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式成立,这为 90 年代全面振兴中医奠定了基础。

(三)中医“走出去”——国际化步伐加速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国力的增长,80 年代的“西学热”被 90 年代的“国学热”所取代。传统文化不仅提升了民族的自信心,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医的国际化脚步随之加速。

1990 年 6 月 29 日、1991 年 12 月 1 日、1996 年 9 月 26 日,《人民日报》分别以《中国医药在国外》《中药走向世界》《中国针灸走向世界》为题报道了中医药、针灸在各国的发展状况,同时对英国第一家中医门诊开业、中医学首次进入西方大学硕士课程、我国中药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等事件进行了报道。

据该报报道,90 年代到我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居第一位。1988-1997近十年来,来我国学习的中医药留学生人数、进修生人数达14700多名,是此前30多年留学生、进修人数总数的36倍。

1998 年 7 月 18 日《人民日报》刊登《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一文,介绍了刘鸿泽的《第三次高潮——新中国中医药对外交流纪实》一书。该书认为历史上我国的中医药对外交流曾经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第二次是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新中国中医药对外交流掀起了第三次高潮。不容忽视的是,90 年代中医国际化步伐加快正是该书的创作背景。

四、进入新世纪后:中医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 WTO,医药市场逐步放开,国内中医药市场受到冲击,中医药参与国际竞争不可避免,中医的法制化、标准化、创新发展成为势在所趋。2003 年 12 月 28 日《人民日报》发表《迎接中医药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文,标志着中医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一)法律为中医开出良方:中医走上法制化道路

2003 年“非典”爆发,从《人民日报》上《中医治非典可以大有作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共同做好非典防治工作》《中医药治非典有效,还要加强临床研究》等报道来看,中医药在防治“非典”中发挥了独特疗效。“非典”结束后振兴中医的呼声再次高涨,但中医药行业的不规范、缺乏科学的标准、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中医药立法,制定中医药标准迫在眉睫。

2003 年 4 月 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颁布,自该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它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该条例颁布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一件大事,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医药事业由此走上全面依法管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

中医药条例的颁布为中医药立法奠定了基础,之后中医药法被列入政府立法工作计划。2016 年 12 月 2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于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它是中医药发展史又一具有里程碑事件,是法律为中医发展开出的“良方”。

2017 年 7 月 31 日《人民日报》刊发《推动中医药法贯彻实施,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文章指出,“中医药法的制定和施行,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成果,……开辟了依法扶持促进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中医西渐”呼唤标准化

与中医药立法同步推进的是中医标准化,2004 年 4 月 8 日《人民日报》发表《国药出国门:呼唤标准化》一文,指出中医药走向世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中医药在多数国家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的情况下,中医药的无序发展,法律、法规的空白,政府管理知识的缺乏,都为标准化建设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2006 年 8 月 10《人民日报》以《中医药要掌握国际主导》为题,报道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 年)》,提出到 2010 年制修订 500 项中医药标准,其中包括 50 项国家标准。以我为主制定或提出3至5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掌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2010 年 5 月,作为首个世界中医诊所的设置和服务标准的《世界中医(含针灸)诊所设置与服务标准》, 以及《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西对照国际标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发布,标志着中医药标准化的进程又向前推进一步。《人民日报》以《中医诊所有了国际标准》为题进行报道。

针对社会上认为中医药实行辨证论治,最大的特点是个性化,能否走标准化道路的质疑,《人民日报》以《标准化,会毁掉中医吗?》一文作了回应。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目前我国已正式发布 28 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正在制定 46 项国家标准,实现了中医药国家标准的重大突破。标准化的确立为中医药创新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保证。

(三)“发展中医,无须彷徨”——中医药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确立

近代以来,中医面临的危机是中华文化危机的历史性显现。中医共同体面对西医挑战所带来的窘境,只着重于从技术层面寻找原因,而不从文化品性上进行诠释,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的振兴发展,促使了中医主体的文化自觉。置身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场域,中医文化界提出了“以中医文化助力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性命题,彰显了中医文化高度自信。

2006 年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启动。同年,张功耀发起“取消中医”的网络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但在国家扶持中医药的政策背景下,取消中医言论很快销声匿迹,但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在《发展中医,无须彷徨》一文呼吁:应让中医和西医成为联手的“朋友”,而不是谁击败谁、谁取代谁的“敌人”,应警惕对待传统医学的两种错误态度:“盲目的热情”和“无知的怀疑”。

这促使了中医应如何传承与创新的思考。2007 年 1 月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六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2009 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意见》中提出繁荣中医药文化目标,“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

在中医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去中国化”的倾向,只提针灸不提中医,否认中医理论对针灸的指导。2010 年中医针灸申遗的成功,向世界表明,中医针灸是一个整体,它姓中医名针灸,中医和针灸不可分割。中医针灸申遗成功,为中医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2012 年 8 月 23 日《人民日报》正式提出:“中医要有文化自信”“对中医来说,最重要的是‘传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而不是等待西方的认可。”

2015 年 10 月 5 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同时,屠呦呦获诺奖如一针醒脑剂,激发人民对中医价值的重新认识。2015 年 10-11 月,以聚焦屠呦呦获诺奖的冷思考为主题,《中医有宝为啥“挖不出”》《谁束缚了中药审批?》《民间中医会不会绝代?》等文接连在《人民日报》刊登,直面中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5 年 12 月 23 日第 1 版《人民日报》刊登了《领导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 60 周年贺信》,信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行,正如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2017 年 2 月 24 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所说,“我们要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四)新时代“岐黄之术”助力“一带一路”与“健康中国”

2016 年 3 月 2 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医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文,提出中医药应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使沿线国家通过中医药这一独特载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对我国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民意基础。

中国先后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法国、新西兰等8国成立了岐黄中医学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出现了“中医药热”的现象,中医药文化点亮了“新丝路”。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竞争能力中,“独此一家”的中医药正成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资源宝库,也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国家优势。2016 年 2 月 27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刊登了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纲要》明确了未来 15 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同年 10 月 26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刊登《“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12 月 6 日我国首次就中医药发布白皮书——《中国的中医药》,对中医药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国家政策与措施、传承与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概述。12 月 8 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

2019 年 10 月 25 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26 日《人民日报》第 1 版发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27 日又在第 1 版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打造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增加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正如人民网的一篇报道所说:“乘新时代春风,中医药振兴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中医药文化自信是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医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临床自信的基础。中医药文化自信已成为新时代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关于中医药报道,可以透视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从中医与西医的关系来看,经历了团结中医、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发展历程;从发展进程来看,中医药事业发展从提高中医药技术,到完善中医药制度法规,再到确立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发展脉络,呈现出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法制化的趋势;中医药发展与国家大家的事情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从贯彻医疗卫生方针的赤脚医生制度,到助力“一带一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医药发展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经验。

编辑:艾叶

摘自《中医药文化》2019年第6期


















2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13:13:40 | 只看该作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关于中医药事业报道论述,彰显了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对中医药的l高度重视,也是70多年来中医药发展史的概括。
3
发表于 2020-3-2 13:36:36 | 只看该作者
行政与政策上,中国各级政府已做到最大的扶持了。理论与学术上如何发展推进,还需要广大专业人士自身不断的钻研与努力。
4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14:00:44 | 只看该作者
毛主席曾经说过:“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只是外因,相当于温度,中医药是内因,在温度的作用下,能否变为鸡子而发展,就只能是好鸡蛋而不能是石头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20-3-2 16:25:5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学派的骨干是西医学习中医的医生,由于他们具有坚实的西医基础,而中医的基本理论工夫相对不足,他们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以西医的方法理论研究中医,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除确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原则、推广了中西医综合疗法外,还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大成就。如骨折和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刺麻醉的应用和原理研究、青蒿素的发现和成功提取等,都为世界所瞩目。

上世纪60年代在中医界曾经讨论过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什么?老一代中医都知道《伤寒论》是中医的必修课,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但是,当时“西学中”的大多数学者意见认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编写全国统一中医学教材时,确立了藏象学说为中医学的内核,藏象学说占据了中医学的统治地位,显然这受到了西医解剖学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没有自己的原创概念及理论体系,在临床方面结而不合,中西医始终是两张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2:14 , Processed in 0.0519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