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经辉煌的中医外科手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7 05:3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辉煌的中医外科手术
浅谈曾经辉煌的中医外科手术

2016-06-28 中医梦想汇
动图


导 读
说起中医,大部分人都只会想到号脉、开中药、针灸。而说到外科手术,大部分人会认为与中医无关!但是历史上的中医是会做手术的,而且做得很好,而且在历史上几乎是世界领先水平。故在此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外科手术。中医的可取之处并不止中药针灸,手术并不是西医的专利。

1史上最早的手术——开颅手术



图为山东省大汶口文化遗址当中发掘出来的5000年前的原始人颅骨。图中的缺口位于顶骨接近枕骨处,为大小约31*25mm的椭圆形缺损,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可见接受手术的人在术后长期存活,为骨组织修复的结果,是我国开颅手术历史上最早的成功案例。手术目的可能是为了引流颅内容物,缓解颅内高压状态。在后世,亦有华佗欲为曹操行开颅手术的典故。虽然手术最终因曹操的不信任而受阻,但通过这件事,依然可以推测到了汉代末期,开颅技术已经开始脱离人体试验的阶段,逐渐走向成熟,甚至到了可尝试在“国家领导人”头上行手术的水平。


2最早的开腹手术——剖腹产手术

汉•司马迁著《史记•楚世家》有这么一段文字:“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翻译过来就是:吴回(的夫人)生下儿子陆终,陆终(的夫人)生下六个孩子,是剖腹而产。

南朝历史学家裴骃著《史记集解》也有一条剖腹产记录:公元224年,当时的皇帝是魏文帝曹丕,汝南人屈雍的妻子产子时,“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这就是“剖腹产”。据说,产妇剖腹产后,“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

以上两条史书记载均为剖腹产存在于世的证明。现在有很多人以为,当时的中国人由于忌讳,很少接触这类见血的外科手术。但这个看法是低估了当时医生的医术,也是低估了他们的医德!妇女产子,是人命关天的事,弄不好一尸两命,是迂腐的忌讳重要,还是人命重要?中医向来有一个观念:“有故无殒”。就是说,只要身体真的有问题,哪怕采取创伤性的治疗手段,或者对证运用有毒的药物,都是不要紧的。毕竟比起副作用,疾病或难产的后果更可怕。总之,在遥远的古代,我们中医的老祖宗已经创造出了剖腹产的手术技术,并成功实施。


3开腹手术的发展——急诊肠吻合术手术

到了隋朝,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比较精细的手术,如肠吻合术。该术式首载于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金创肠断候》。:“夫金疮肠断者,视病深浅,各有死生。肠一头见者,不可连也。若腹痛短气,不得饮食者,大肠一日半死,小肠三日死。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纳)之。肠但出不断者,当作大麦粥,取其汁,持洗肠,以水渍内之。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饱食者,令人肠痛决漏。常服钱屑散。”

这段文字描述了因为外伤导致的肠断裂的急诊肠吻合术手术治疗,同时还记载了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术后的预后判断。同时,要行肠吻合术,缝合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本书《金创成痈肿候》记载:“凡始缝其疮,名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想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向望。”这种缝合法类似于现代医学的“8字缝合法”。其实不如说,现代西医采用的缝合法,还是抄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方法。

4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清创术+切开复位术

骨伤科可谓是中医外科中仅存的一颗硕果。说到中医骨伤科,一般人都会想到正骨、推拿、夹板等非创伤性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极端情况下,有时候当年的中医师是不得不在有创代价下为病人做手术的。这里介绍最早记载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载于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金创病诸候》:“夫金疮始伤之时,半伤其筋,荣卫不通,其疮虽愈合,后仍令痹不仁也。若被疮截断诸解、身躯、肘中,及腕、膝、髀若踝际,亦可连续,须急及热,其血气未寒,即去碎骨便更缝连,其愈后直不屈伸。若碎骨不去,令人痛烦,脓血不绝。不绝者,不得安。”

这是中医手术治疗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案例。详细描述了首先去掉碎骨,复位,最后缝合创口的手术过程。其中自然是涉及到了缝合法的运用。现在我们浙江省中医院的骨伤科,也是在继承先辈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多术式,现在它是我们的优势科室,医疗、师资、科研力量非常强大。


5中医耳鼻喉科手术——以世界上最早的鼻息肉摘除术为例

中医同样有微创手术。例如耳鼻喉科手术,本身就具有精密性,要求术式必须是微创的。鼻息肉,又名鼻痔。最早的鼻息肉手术文献记载于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鼻息肉摘除手术。具体操作如下:“取鼻痔秘法:先用回香草散连吹二次,次用细铜箸二根,箸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箸相离五分许,以二箸头直入鼻痔根上,将箸线绞紧,向下一拔,其痔自然脱落,置水中观其大小。预用胎发烧灰同象牙末等分吹鼻内,其血自止。戒口不发。”回香草散,由茴香草、高良姜调和而成,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回香草散可延长热板法测定的痛觉反应时间,证明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而“胎发烧灰”,即血余炭,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这段文字包含了术前麻醉和术后止血的方法,表示到了明代,该术式已经成熟。同时我们可以认识到,最早的鼻息肉手术当然比成书时间(1617年)更早,我们中国的民间早就有很多中医师在做这个手术。

6中医最著名的眼科手术——晶状体针拨

眼科手术同样属于微创手术一类。我国东汉末年被誉为神医华佗曾为婴儿时期的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做目瘤切割术,术后恢复良好,直到47年后才复发逝世。明代眼科学家傅仁宇称“针拨之针”肇始于华佗。这里提到的“针拨之针”,就是指我国历史悠久的晶状体针拨术了。南北朝期间,史书已多处记载金针拨白内障手术后复明的轶事。随着政治稳定,与国外交流的日益增多,特别是被后世称作龙树菩萨的古印度高僧,兼擅医学,其技术随佛教传入我国,经过我国医学家的吸纳、融合、创新,著成第一部眼科专著,托名《龙树眼论》,在历代辗转抄录过程中,形成明万历年间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流传至今。本书不仅系统介绍了各类眼病的病因、病机,尤其详细介绍了晶状体针拨术术式,包括手术指征、围术期管理方法、手术进针部位、不同形态内障的术式选择等。该术式通过切断睫状体,将浑浊的晶状体拨到玻璃体内,达到恢复视觉质量的目的。

提到眼科手术,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当代的国医大师——唐由之老先生。当年毛主席罹患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当时有唐由之先生的中医眼科团队,和另外一个西医眼科团队为毛主席设计手术方案。最后经保健组的研讨,还是选择了唐由之的手术方案,行改良的“晶状体针拨套出术”,术后成功复明。

文章来源于百度“中医”吧,楼主piao2mao
2
发表于 2016-7-10 20:44:06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现代医学(西医)占了医疗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我不是行业中人,但是我一直疑惑,外科手术,那是西医的专利吗?
3
发表于 2016-7-21 09:48: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谢谢分享!
“古为今用”,博古方能通今也!
4
发表于 2016-7-30 00:19:37 | 只看该作者
西医以前动手术也是开一个死一个。

直到抗生素发明之后,手术才开始流行起来。
5
发表于 2016-7-30 18:28:21 | 只看该作者
老祖宗的成就了不起,但这些成就,流传下来的十中无一,针灸、正骨、眼科金针拨障外,其他的都不能发扬广大,后来中国人要向外国人学新的外科知识。
总结其中的原因,对探索中医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7:16 , Processed in 0.0538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