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仁爱并重道德兼修大医精诚智康苍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14 16: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左占国

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2016年5月1日

【摘要】仁爱是中华民族以及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道德是道家特别是道德经中重点诠释的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用来约束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大医精诚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献;智康是中医药内伤病创新理论《阴阳证治学》中的核心价值诉求,即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两千多年来,历代先贤以仁爱、包容、融合、与时俱进的胸怀,以《内经》的唯物观和整体观思想为指导,系统开创了道法自然、大道至简、药食同源的象思维低成本传统医学道路,系统形成了天人合一、观物取象、司外揣内、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并造就了一只仁爱并重道德兼修大医精诚智康苍生的中医药学优秀群体,成为了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主体。并在服务时代、防治疾病和护佑民族健康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下面从仁爱并重是中医药学的本质属性、道德兼修是中医主体的基本要求、大医精诚是历代医家的理想目标、求真崇善是中医人文的基本精神、尚美达圣是中医主体的共同追求、智康苍生是中医药学的价值诉求等方面系统阐述。

【关键词】中医药学;象思维科学体系;仁爱并重道德兼修;大医精诚智康苍生;低成本医学范式;智慧魅力与价值

三千年中医药发展史是一部记录中国劳动人民同疾病抗争的奋斗史。从上古、中古到近现代的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历代先贤穷极毕生,仁爱并重、道德兼修、求真崇善、大医精诚、智康苍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医药学术做出了不朽贡献。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医学与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全人类的福音。中医历代先贤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中华民族健康,并由此锻造出了一支大医精诚、智康苍生、道德兼修、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仁爱之师。这种用取象比类司外揣内的认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药食同源的方法论、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便廉验的价值观和真善美的伦理追求所形成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及其所汇聚的强大精神与物质力量,在有效防治外感内伤及其世界医学难题方面,正在彰显着中医药学主体智慧及其低成本医学魅力与价值。

1、仁爱并重是中医药学的本质属性儒家仁爱思想使中医药文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形成了医乃仁术的独特本质、内圣外王的价值目标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仁为术之体、术为仁之用,仁是内在品质、术是实用技术,仁以术为准则、术以仁为根据;内胜外王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人格,君子是仁之精神的具体化。医有三品,上医医国、中医以人、下医医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孔子看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不仅是君子、仁者更是圣人;“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仁是义的归旨,义是仁的实践道路。以义御利,先义后利,两者是体与用的关系。“追名逐利、人之本性,舍利而成名者谓之大器”(《孟子》)。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主干。仁爱是《论语》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论语》中的“仁”内涵丰富,究其根本乃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仁即是爱。“仁”是一种发自家庭又超越家庭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自然、宇宙的普遍的爱,“仁”体现的这种由里及外、由小及大的爱是适合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道德准绳。”中医药文化是一种遵循自然、敬重生命、关怀健康的文化。可以说,儒家的仁爱思想整体涵藏着中医药文化用心呵护民众健康的济世情怀。医乃仁术的儒学思想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医学人放弃医学功利而先义后利或舍利取义;就象医学之海的灯塔,永远指引着中医主体之舟驶向公益性和福利性彼岸而广泛惠及苍生[1]。

2、道德兼修是中医主体的基本要求道是德的旗帜,德是道的载体,道德有自然之道德、社会之道德和人性之道德。就人而言,道德合一是修为人性的最高境界。道即规律,泛指真理、道理、方向、道德、德行等。道在中国哲学中表示“终极真理”。道生万物,道于万事万物中而又独立于外;“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德”主要有忠、义、仁、信;孝、慈、恭、谦这八个方面的内容。道德主要约束的是人的主观世界,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道德是崇尚真善美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中寻找归宿时碰撞出的美丽火花,是萌发在人们心中等待瞬间绽放的溢美春华,道德力量源自社会道德规范对各人心理精神情感的影响;原则主要规范的是客观世界,原则是做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或在某个领域里不能离开的禁止性规定,原则力量源于国家上层建筑对个人思维与行为方式的限制;精神是意识、世界观、信念、理想、觉悟、情操等思想道德和科学教育文化的总和,优良道德是时代的精华,源于物质又超越物质世界,是对物质层面的升华,是物质世界的统帅旗帜和灵魂。优良的道德与原则所汇聚的精神力量,是实现物质文明的强大保障。人总是要活出点精神的,并应该努力脱离物欲利诱等低级趣味与时代共成长,道德兼修的中医药学思想行为规范,是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思维基础[2]。

3、大医精诚是历代医家的理想目标《大医精诚》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的卷首语,突出地强调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修养、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和高超的防治技术,其深远影响成为了历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文中所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始终激励着为医者本着对生命的敬畏,追求“普救苍生”的精神境界,坚持“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理念,秉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的宗旨,带着感情济世为民健康苍生。这和新时代党要求医务工作者要用诚心、精心、爱心、尽心和静心,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一脉相承。作为中医药学传人,始终不忘前人教诲并以先贤为榜样,深怀张仲景在《伤寒论》序所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之感,彻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所曰:“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如此,然后事必济而功必着矣。若不能正己,则岂能正物;不能正物,则岂能愈疾”之理;谨遵儒典《大学》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之至理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传承创新发展学术,苦练专业服务本领与技能,用中医药科学真理广泛惠及民生[3]。

4、求真崇善是中医人文的基本精神人类活动的理想境界就是不断地追求真善美,并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和解放。而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灵魂的中医药学核心价值体系就具有“真善美”的意蕴。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则是主客体之间的全面的完整的统一,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是真、善、美三种境界以及作为三种统一的最高形态的自由。“真”是一种获得或达到了真理的境界;“善”是一种获得或实现了价值的境界,狭义的善仅指道德上合乎待人处世的规范,广义的善则包括使人在自然界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需要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美的境界更接近于人的充分的自由。而真善美的统一即是人类全部价值目标的高度统一,又是真理和价值的高度统一,意味着人类的实践和认识从必然达到自由。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境界求圣。中医药学具有科学、哲学、人文、艺术、境界多重属性,学术内涵具有求真崇善的客观要求和尚美达圣的综合价值诉求。故系统揭示中医药学求真崇善等中医人文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也就是不断追求并实现着更高层次的真善美及其统一的过程。

5、尚美达圣是中医学人的共同追求在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的的基础上必然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即尚美达圣。尚,即尊崇、注重、追求之意。美,蕴涵着学术美、境界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尚美,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尚美,就是崇尚优秀的品德、高尚的品质与良好的美德,即崇尚世间美好的事物!“尚美达圣”与“求真崇善”互相补充互为前提。求真崇善是实现尚美达圣的基础,尚美达圣是求真崇善的精神引领。尚美达圣即是对平庸行为的否定,也是对旧观念、旧体制、旧事物、旧理论的突破。其实质就是敢于探索客观规律,敢于领学术之先,敢于破问题之难,敢于追求和发展真理。尚美达圣作为中医学人的共同追求,引领历代中医主体根据不同时代的疾病谱变化和社会需要,始终强化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实现中医药理论与学术创新和经典再现,并涌现出了一大批象《内经》的作者们、张仲景、孙思邈、张景岳、叶天士等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借物扬道、道济天下的医学大家。

6、智康苍生是中医药学的价值诉求物质世界是结构、关系和属性的三维整体,结构、关系和属性是整体事物的三个层面,人类的主观认识必须从上述三个层面去全面认识才能呈现物质世界的客观整体。正因为如此,西医学选择了结构,中医学选择了关系和属性。正是由于中西医学的切入点不同,而产生了认知途径、科研路径、实践方法等世界观和方法论截然不同的两种知识体系。两者不存在熟优熟劣和谁否定谁的问题,而应该彼此学习借鉴欣赏优势互补。中医药学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深赋时间文化内涵,是象思维科学的结晶,走的是天人合一、观物取象、司外揣内、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药食同源的低成本医学道路,努力回答的是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便廉验、绿色天然、智康苍生的价值诉求。中医药学首先回答了世界的物质性,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摆脱了神权统治从而走上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道路,并从中医药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开始努力探寻中医科学真理。正因为中医药学系统遵循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造就了中医药学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直面问题、创新发展的精神品质。21世纪,外感类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又集中涌现,现有的中西医理论均不能对其有效的容纳解释和说明,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势在必然。《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阴阳证治学》是关于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学问;是有效防治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用中医药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的创立方法创立过程实现途径和目的价值的科学。阴阳证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原创思维、古代哲学、历史人文、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时代需要为背景,按照中医学自身运动规律以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为研究对象,从属性观出发,从阴阳失衡---自身损伤客体切入,用阴阳证治思维系统探讨防治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认知途径、思维方法、科研路径、全息诊疗、属性方药和治调防养整合效应规律。是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学术创新、属性方药创制与养生长寿治未病紧密结合的指导性理论。旨在通过建立和运用阴阳证治思维认知方法,科学揭示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内在运动规律并努力反映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的外在全貌内在多级本质和全部规定性[4]。10余年来40余篇系统求证《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与临床研究性论文陆续发表。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指导下成功物化了“纯中药阴阳调节剂健康产品群和全息实象远程诊疗技术项目”[5],创造性的提出了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积极开拓8万亿健康产业市场并力促卫生经济转型升级、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开创移动互联智慧医学的美好未来、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开创养生长寿治未病健康产业新纪元、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解放医学生产力、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6]、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引领医改方向解放医学生产力[7]、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惠及民生影响世界[8]、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倾力打造北京智康中医药产业国际品牌[9]、《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10],相关论文被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用外文向世界发表。旨在运用阴阳证治思维并通过燮理阴阳等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用中医药学的理性思维和整合防治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有效降低百姓的疾病防治成本健康维护成本和国家的卫生经济运行成本。

结论综上所述,仁爱是儒家思想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立身之本和精神追求,更是中医学人努力追求的目标;按照伦理学解释,道德有优良道德和恶劣道德之分,这里所讲的道德是指优良道德。优良道德是时代的精华更是君子修为的规范,是中医主体努力的方向和旗帜;唐·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前仆后继以“精”和“诚”精神努力践行中医药科学真理,用理性和智慧低成本护佑人类健康;求真崇善、尚美达圣是中医主体努力超越自我的不同境界,是中医药学的价值指向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医药学具有科学、哲学、人文、艺术、境界多重属性,内涵求真崇善的客观要求和尚美达圣的综合价值诉求。“尚美达圣”与“求真崇善”互相补充互为前提。求真崇善是实现尚美达圣的基础,尚美达圣是求真崇善的精神引领。尚美达圣作为中医学人的共同追求,引领历代中医主体根据不同时代的疾病谱变化和社会需要,始终强化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实现中医药理论与学术创新和经典再现,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借物扬道、道济天下。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集中涌现时期,在时代感召、使命引领、创新驱动的综合作用推动下,在中医药学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等精神力量鼓舞下,我们有备而来、择时而动、顺势而为,终著成《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为系统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学借鉴,为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系统阐述仁爱并重、道德兼修、大医精诚之修为而努力达到求真崇善、尚美达圣、智康苍生之目标的逻辑关系,来努力彰显大道至简的中医药学科学真理及其践行中医药学科学真理之主体的智慧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相娜·儒家仁爱文化与中医药文化[J],林区教学,2015,1,214期:63~64

[2]、左占国·以德润身道济天下[J],道客巴巴,2015,3,1

[3]、吕自苹·做到“五个坚持” 践行“大医精诚”[J],中国中医药报,第4287期,2015,5,7

[4]、左占国•阴阳证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5,30

[5]、左占国·纯中药阴阳调节剂健康产品群和全息实象远程诊疗技术项目[J],新浪博客,2016,2,27

[6]、左占国等·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J]

,新浪博客,2014,05,03

[7]、左占国•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引领医改方向解放医学生产力[J],新浪博客,2016,1,7

[8]、左占国•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惠及民生影响世界[J],新浪博客,2016,1,12

[9]、左占国·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倾力打造北京智康中医药产业国际品牌[J],新浪博客,2016,2,26

[10]、左占国·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J],新浪博客,2016,3,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7:00 , Processed in 0.0538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