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有没有失效日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5 14: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药有没有失效日期
中成药确实没有明确规定有效期和失效期,但是由于包装各不相同,保证质量的差异很大。有些比较严密,如一些蜡丸,其中蜜丸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不坏,有的地方至今还保存有清朝年代的药丸,质量完好,成为精品。而同样的蜜丸,如保存在简易的蜡封纸盒内,就比较容易发霉变质。所以我们在使用中成药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检查一下,看是否已经变质霉坏,或发生了其他异常情况。如有任何异常或变质现象,都不应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中成药常见的变质情况如下:
1.霉变。空气中的霉菌孢子感染了药物以后,特别是感染了含糖的药物后,遇到适当的温度、湿度就会长出菌丝,这就是发霉。蜜丸发霉后,常带有灰绿或灰白色的斑点,只要认真检查,就很容易识别。糖浆发霉后,还可以见到白色的絮状物。
2.糖衣变色。糖衣片会因蜡衣溶化或糖衣受潮溶化而褪色或变色,或有起斑现象,这是由于药片受潮气、温度等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异。有的胶丸、胶囊、糖衣片吸潮后,还会发生互相粘连或粘瓶现象。
3.针剂因贮存时间过长,会发生变色或沉淀现象。
4.结块。冲剂、颗粒剂、散剂,由于贮存中吸潮、受热而凝结成固体或粘连成块。
5.裂片、松散。这是由于吸潮所致。
6.皱皮、干裂和硬结。大蜜丸常发生此种情况,这是由于包装不严,时间太久,温度过高,使水分散失而过于干燥所致。
7.反砂。是含糖中药中的糖质结晶析出。水蜜丸也会析出点状结晶,这是由于水分过度蒸发所致。
8.融化。如阿胶等胶剂或膏药,因贮存温度过高,便会发生融化变软,使其变形。
9.虫蛀、染色。水蜜丸、大蜜丸、水泛丸等,均可发生此种情况,系在贮存中受潮所致。虫蛀可形成蛀洞甚至可见虫的排泄物。染色则出现绿色或白色小点,系受潮霉变所致。
10.发酵。糖浆可因温度高,水分蒸发集中在表面,使局部糖浆稀释,而引起酵母菌在表层大量繁殖,甚至由于产生大量气体而引致爆炸。有的则因局部发酵而出现酸败的异味。
11.气味改变。除因发酵所致的酸味外,含挥发油的中成药,因包装不严,挥发油散失后,则可出现异常气味。
12.沉淀。除针剂因贮存时间过长,会出现沉淀外,有些酒剂因酒精挥发过多后,也会出现沉淀。
有些中成药因贮存时间过久发生霉变,服后常会引起腹泻,有的因感染了细菌也可引起腹泻。蜜丸的简易鉴别方法是,将蜜丸放入凉水中,如发生灰色或微绿色浑浊,甚至有白色絮状物出现,即是霉变的初步证明。如果再经过细菌或霉菌培养检查,更可以进一步确认这批蜜丸是否已经变质了。变质的药物不能吃。
                                                    -----『来源』网摘
2
发表于 2009-3-25 17:58:13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有没有失效日期

中药应该有失效日期才对!
中药材保存是否良好,有无产生霉变虫变,最好的‘助手’就是自己的眼睛、鼻子和手.眼睛首先应该观察药材的颜色变化,如果发现发黄、变绿,就要警惕是否产生霉变。最容易看的是当归,把当归一掰开,很容易就能看出是不是有霉点、是不是有虫蛀,一些名贵药材颜色虽有变化,但药效还有残存,扔掉就有些可惜,此时可根据颜色等来鉴别是否能继续采用。
像当归、杏仁、西洋参等都是味道浓烈的中药材,稍微仔细就能辨别出来药味是否变淡?是否丧失?有的药材还可能出油,闻到浓烈膏油味也得小心药材变质。
手摸也是非常方便快捷的辨别方法 ,药材表面有无虫蛀粉末,一摸就能摸出来。还有很多药材含油质多的,如果一摸有很多油状物附着在药材表面,建议最好放弃使用。还有的药材本身十分干燥,可是用手竟然能摸到水分和湿气,此时就得小心其受潮。
对于中药材,一定要做好“三防”(防潮、防虫、防霉)工作,应集中密封存放并不时拿出来暴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7 07:19 , Processed in 0.0482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