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3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药提取分离传统方法的缺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1 20:4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方法存在较多的缺点:
(1)煎煮法有效成份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
(2)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有可能与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
;(3)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的除去,浓缩率不够高;
(4)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给精制带来不利;(5)高温操作会引起热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
2
发表于 2008-9-2 09:48:5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药提取分离传统方法的缺点

恩,受益了
3
发表于 2008-9-7 06:17:0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药提取分离传统方法的缺点

中药煎服有讲究
  中药是经配方后,加水煎煮去渣汁而成的,适用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特点是吸收快、药力大、药物加减方便,能灵活地照顾各种体质病人与各种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家人如能熟练地掌握中药的煎服方法就能充分发挥药效,确保用药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医学源流论》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煎药容器以沙锅、搪瓷器皿为宜,禁用铁器与铜器,因中药中的部分成分容易与其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煎药用水以洁净无杂质的井水、自来水为宜,禁用沸水。因其能使药物表面蛋白质凝固,影响有效成分析出。煎药的火候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宜大火急煎,数分钟后改用慢火略煮即可(约15—20分钟),以免药物挥发甚至变性;厚味滋补药宜慢火久煎(约60分钟),使药中有效成分尽出。各类药物煎煮前宜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有效成分则易煎出。煎药时容器要加盖,且不宜频频揭盖,以防止药液膨出或煎干,影响药效。
  药煎好后,服药时间需因药、因病而异。发散药及对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治疗肝、肾疾病的药宜饭前服;治口腔疾病与咽喉疾病的药需含服,以加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安神药、缓泻药宜在睡前1小时服;呕吐病人在服药前可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可减少呕吐;神志昏迷或牙关紧闭者可用鼻饲。
            中国中医网:http:www.cn939.com
4
发表于 2009-3-24 20:44: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药提取分离传统方法的缺点

目前出现了很多种更新的提取物方法。比如微波提取,超声提取物 超临界萃取等等
5
发表于 2009-3-27 06:40: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药提取分离传统方法的缺点

楼主说的是啊,中药一提纯,,有些效价比是大打折扣或丧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6 23:43 , Processed in 0.0805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