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4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古人“阴阳学说”的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7 15:4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古人“阴阳学说”的质疑?
一个基础理论一旦有误或与实际不符,则会给整个学科带来混乱。在80年代初我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心肾相交有误那天起,关于是放弃还是继续探讨下去,自己问自己,最后选择了后者。有人会问,你有什么理由说心肾相交是错误的呢?因传统理论认为,心为火,肾为水;在下肾水必须上升,在上心火必须下降才能成为心肾相交。然而,打开整个中华药典就是没有水升火降的药,自然中也没有水升火降的先例,所以,传统理论心肾相交与理不通!经过追根查源,最后追溯到“阴阳学说”“河图”“八卦”“太极图”终于弄清了,古人的天地阴阳学说有些是错误的!!!
我的新观点有100%的医学同人持反对意见,这是很正常的。因这些错误的理论从学者开始就扎下了根。为了不再让后代子孙蒙面纱走路,澄清事实非常必要!如果澄清这个说法,因争论性极强,需要一大批精英参与。在争论中我失败了,请医学界告诫我们的子孙,不要再走我不该走的弯路。如果医学同人们不能推翻我的观点,请医学界把古人的不足或不通之处(前人走的弯路)也告诫后人。现在最关键的是“争论”!欢迎您(高级学术专家)参加争论!!!
一、天地阴阳
天地阴阳学说是《易经》的核心部分,阴阳又是阐述事物的理论工具,特别和中医理论密切相关。我经过多方面考证,发现古人阴阳学说的论证有些是错误的!如天为阳;地为阴,和自然中的阳升阴降不相吻合。为了解释以上的不足,有人认为:“天在上为阳,而阳中之阴下降为雨;地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上升为云”。这就在古人阴阳学说的这块伤疤上涂了一层遮盖霜,迷惑了学者的视线,所以,一误就达数千年。
阴阳学说不仅和自然规律密切相关,而且,又和《易经》的“八卦图”“太极图”“河图”相互印证。即使现代科学否认了古人对天地的错误看法,但从目前来看,还无人否认这几张图,所以,推翻传统错误理论的难度可想而知。我以古人天地阴阳学说为前提,以现代科学为依据,终于弄清了天地阴阳学说及三张图的错误所在。我已修改了此图,由于特别复杂,因此,不在本篇论述。如您需要此图请告知,我马上给您寄去。
阳热、升(散)、动等,阴寒、降(向内聚)静等是自然的现象。天阳、地阴是古人对天地阴阳的定义。我用这个自然的现象,完全、彻底的摧毁了古人天地阴阳的错误定义!若对古人的观点持赞成意见者,请您接受我的挑战!
1、阴阳的基本概念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天地之道,指自然规律而言。万物之纲纪,有易学家认为:“纲纪”就是鱼网,鱼网的收网的大绳名纲,结网的小绳名目。程士德老师认为:“纲纪,可作为大纲,要领解”。变化之父母,也可以说阴阳是万物之父母,即天地交感能生万物。或乾坤交感能生六子,指八卦而言。对此,古今看法基本一致。
2、阴阳的划分
古人以阴阳“对待”,阳升与阴降相对,阳热与阴寒相对,阳动与阴静相对,明与暗相对等等。《易经》曰:“天尊地卑;以天地论,天动地静”。古天文盖天派以“仰观俯察”法,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其结论是“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古人认为:天是运动的,故为阳,地如平盘不动(静止的),故为阴,把“—”为阳爻,“--”为阴爻,乾是三个阳爻组成为天,坤是三个阴爻组成为地。然而,到了汉代,出现了浑天派,提出了“天包地外”之说,说明了人类在进步,已经否认了盖天派“天尊地卑”的观点。
对以上古人划分阴阳的法则,看看是否有相互矛盾之处。首先要弄清古人对天地所指的是什么。《易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而实际天有五行即指金、木、水、火、土五星而言,表明天是日月星辰活动的一个大场所,“天”是指整个太空(空间)而言。五星的方位随季节而变化,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季节的变化实际是太阳离地球的远近、直射或斜射的原故。表明古人所说的“天动”实际是日月星辰的运动,而不是“天”(场所)的动。也就是说古人的“天动地静”与实际并不相吻合。
我们再看看古人天地阴阳升降中的矛盾,《内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是说地之蒸汽升于天空变为云,注意!地之蒸汽与天下降之雨相对待,天与地到底哪个为阴已经相当清楚了。其实,古人早已发现了天为阳,不能下降,地为阴也不能上升的矛盾。因此,有人解释说:“天在上为阳,而阳中之阴下降为雨;地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上升为云”。那么,这种解释能说通吗?还是让我们看看自然吧,所谓升降,首先要确定阴阳的位置。阳所以能升,是因为阳的位置在下(内)。阴所以能降,是因为阴的位置在上(外)。阴阳所以能相交,是因为火焰向上升,水向低处流,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大自然。那么,实际如何呢?人的体内温度大约38℃左右,体表温度大约36℃左右,正是靠这种温度差别体内之阳才不断向外(上)散发的。表明了人与大自然一样,也证实了自然中阳的确是在下(内)。让我们再看看古典,乾在上坤在下为“否”,表示不通的意思。如果按以上“天在上为阳,阳中之阴下交于地;地在下为阴,阴中之阳上交于天”,那么,乾上坤下就不应该是“否”了,而是“泰”。表明以上的解释是说不通的。也表明古人的观点矛盾重重!!!
3、天地到底何为阴阳?
天(太空)是各星球活动的一个场所,如果以寒热论证阴阳,空间在没有物质所比时,就无法确定它的寒热。地(地球)在空间占了相应的位置,即地在天内。如果地和天(空间)论阴阳,空间比地球凉,而地正是靠内热和空间凉的温度差别,所以地就不断向外释放能量(蒸汽),表明地比天热,若按寒热划分阴阳应该是天凉属阴,地热属阳。有自然的天(空间)寒,地面的蒸汽升到高空遇寒则凝固成云,雨(雪)从天降,天之雨和地之蒸汽相比,雨属阴而蒸汽属阳,再次表明天属阴地属阳。注意!上述已经清楚的表明,天为阳;地为阴与实际不相吻合。假如,我们即使没弄清蒸汽与雨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也能见到,水只有在上才能向下流,火只有在下才能向上升。所以,说的恳切一点,天就是阴!地就是阳!过去认为天属阳而八卦中的“乾”用三阳爻表示,所以把乾为天,现在已经弄清了天是属阴,当然就应该是“坤”为天,“乾”为地,这一点也是易学家们最不好接受的。
4、怎么理解古人的动为阳静为阴
古人以动为阳;静为阴。阴阳之动静有两个含义,一是单项性的:如动为阳(分子的热运动),加热时分子运动加快,温度下降时,分子运动则减慢,符合古人所说的“阳动阴静”。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之阴静并非阴阳动静的“静”,只是这个分子根据阳的多少来确定它运动速度快慢而已。二是阴阳对立的:如“太极”之动,或乾的一阳爻之阳动,动极复静,用自然的话说即地(阳)蒸汽上升为动;天之降雨为静。如果把阴之静看成是静止的静,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把阴之静当静止的静,就没有科学而言,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人认为“阴”静是不动的,如“地如平盘不动”。而事实说明在某种情况下,如蒸汽阳升上来为“动”,雨阴再降下去为“静”,这时阴静要比阳之动快的多。在病理情况下也是如此,如人体内阴寒偏多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此时肠蠕动加快,血管收缩,皆体现出阴之静不是静止的。又如,心的舒张属阳,收缩属阴,每一个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两心房收缩约占0.1秒,而心房舒张占0.7秒,心室收缩占0.3秒,心室舒张占0.5秒,也反应了阴之“静”的系列状态要比阳的“动”快得多。说明在某种情况阳动就快,有时阴动就快,阳之动是向上升之动;阴之静是向下降之动。也可以这样说,阳之动是扩张(升散),阴之静是收缩(还回),阳的扩张来表示;阴的收缩亦需要动来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阳动是宏观的;阴静是微观的。两者的区别是:阳之动,如地之蒸汽上升 是永远的,即继续永远是动。而阴之静,降雨是阴静的具体表现,虽然这种静比蒸汽(阳动)快,但是,云(雨)降下来后,空中(阴)就失去了功能的阴降之动;又如:副交感神经兴奋,此时肠蠕动加快,虽然肠蠕动加快,但是,从整体来看,副交感神经兴奋,还是以多静为主。又如,心的舒张属阳,收缩属阴,每一个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两心房收缩约占0.1秒,而心房舒张占0.7秒,心室收缩占0.3秒,心室舒张占0.5秒,也反应了阴之“静”的系列状态要比阳的“动”快得多。舒张的0.7秒,收缩的0.1秒,虽然阴比阳快的多,但是,阴盛从整个跳动的心率来说,阴盛时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还是减慢(阴静)的状态。这些是医者必须要辨别清楚的。
5、阴阳升降,何为标准?
古人把天为阳,地为阴,我把天为阴,地为阳,虽然与古人的观点相反,但我的观点和现在用科学证实的天地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地为阳在下(内),阳(蒸汽)向上升是反映自然中阳则升散(阳则扩张)。天为阴在上(外),天之阴(雨)下降是反映阴则降聚(阴则收缩),乃是阴阳自然相交。如果按古人的观点,天在上(外)为阳,地在下(内)为阴,按阳升阴降的自然规律,请问,阴阳怎么相交?从另一面说,阴(凉)也可升散,阳(热)也可下降,这也是自然。如太阳在地球之外,它可把热量扩散到地球。又如把冰放到保温瓶里把盖子盖严,一段时间后冰就融化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外边的高温度侵入到瓶内,和冰的凉气散出瓶外。这说明了只要有温度差别,阴在内,阳在外,阴阳照样可以自然相交,但并无实质意义。只因为虽然有阴阳之现象,但不能为“阴阳者,变化之父母”。所谓阴阳的“变化”是没有休止的循环。如果阴在内,阳在外,内在冰的冷气散出后,外在的“热”进入内不能转化为冰,在内有限的冷气散出后,内外的温度就持平了,也就没有阴阳之间的关系了。虽然有阴向外散,阳向内聚这个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只能是人为的。而天地阴阳的升降是自然的。所以我们只能以天地自然为标准,即地在下为阳(蒸汽)升,天在上为阴(雨)降。
6、对教科书阴阳平衡的质疑
古今在教材中特别强调的是“阴阳平衡”,那么,“平衡”是阴阳温度、大小、还是高低平衡?高等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是相互对立制约着的,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然而,又说:“从白昼与黑夜相比,阴阳之间是不平衡的,而从整个昼夜来看,还是趋于相对平衡的”。对此我认为:阴阳之间是不平衡的,不平衡多体现在温度差别和压力差别上,温度差别是,靠机体内在的热因,与外在的寒因,内热向外散,外寒向内聚(地球的蒸汽与空间的降雨)。压力差别是,比如人的肺气比外界高2~3毫米汞柱,当肺内之气呼出时,外界又比肺内高2~3毫米汞柱,阴阳正是靠这个不平衡的差别才能正常的自然相交。反过来说,如果两者的差别持平了,也就不存在阴阳两者的关系了,所以有阴阳就不可能平衡。然而,正是靠阴阳之间的不平衡,才有了物质自身正常的稳定和平衡。书中为了解释阴阳是平衡的,说“从整个昼夜来看,还是趋于相对平衡的”。我认为:“昼夜”则不平衡,首先是昼夜温度的差别。也就是说,阴阳是相对的,只要有“相对”就没有平衡而言,如果平衡了就不存在相对的关系了。不论教科书站在哪个角度而言,阴和阳也不可能平衡。
     发贴时间: 2003-3-6 15:27:17     
王玉新       等级:版主
虽然古人的阴阳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有些出路,也只能是某方面的。古人受当时的科技生产力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限制了思维方式。古人当时对阴阳的理解以及后来放到医学里来,只是借助这种理论工具,来阐明中医学的某些观点。其实,古人的阴阳学说是非常非常朴素的辨证思维方式。也没有象现在我们所理解的这样复杂。
不过,这样的争鸣,也是可以促进这种辨证论的发展,这是难能可贵的。希望大家极积发言。
我是一尾泡泡鱼,天天飘浮在空气中,
渴望得到一滴泪,湿润我一双大眼睛。
发贴时间: 2003-3-7 6:55:31     
黄有星       等级:高级会员
同意王版主的观点,如果以现代科学的眼光去看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本来很形象的东西就复杂化了。就如再深一点去考究,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那就算改为“天静地动,天为阴地为阳”也不对。不过单从阴阳的关系来考虑,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互用,可相互转化,可相互制约,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质有可能是运动的也有可能是静止的。阴阳大概也如此,把阴阳具体化来比较,可能还需要考虑很多东西。
   发贴时间: 2003-3-11 13:01:45     
翟鉴       等级:医药高手
谢谢黄仁兄对我的支持!我们各自的观点 虽不同,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那就是,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争,最后的观点不论谁胜负我们都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我纠正古人天地阴阳上的错误,一是我已经把高等中医教学大纲修改了,使学者不再走弯路。二是我著了一本书《新医学理论与临床》,在宏观上应用的是中医(自然规律)为基础。微观上用的是现代医学(高科技手段)来对照,最后的结果中医的自然规律与现代科学完全对称,证实了,中西医的观点不能混谈的说法是荒谬的。当然,我的新学说在没得到公认前,还需要大批有知识的人(黄仁兄您)与我争论、探讨!
我改天为阴,地为阳,不是复杂而是简单化了。人们看词则达意,如天在上(外)为阴,地在下为阳,与自然规律阳升阴降就吻合了。如果按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就违背了自然,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一家能说出阴升阳降的理由来。其实,古人早已发现了在下地为阴不能上升,天在上为阳也不能下降与自然不相吻合。于是,利用了“地上为云;天下为雨”,即地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向上升,天在上为阳,而阳中之阴向下降。这样在天为阳、已经错误的基础上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到现在还没人问,什么是阴中之阳、什么是阳中之阴?按自然规律而言:地在下为阳,阳向上升是阳的本性,如蒸汽为阳,其中的湿气则是阳中之阴,阳中之阴在阳上升的同时,也随之上升,只因为阳中之阴在阳中(内)。如果阳中之阴脱离开阳能下降,说明不是阳中之阴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04-1-31 15:40:19 | 只看该作者

对古人“阴阳学说”的质疑?

有很多人对我的观点持反对意见,在此,就请大家随便提问题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04-2-23 11:57:40 | 只看该作者

对古人“阴阳学说”的质疑?

通过一年多的争论,暴露给我们的是什么?理论界的真实水平太差!!!至少连是非都分不清!教科书中的错误多如牛毛,但我们还在高喊今年有很大成就!明年再攀登新高!响亮的口号喊的让人眼花缭乱!但对错误的理论,不敢面对现实,掩面回避。这些是中医界最致命的!
理论上出现了不同观点,这是很正常的事。有不同,就有争论,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争!只有争论,才能把理论澄的更清。而有些人是,见了不同观点采取下流的辱骂、人身攻击这一套。如果你有理,为什么不公开讲出来呢?讲理不是比骂人更能解决问题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39 , Processed in 0.2361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