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21 16:2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阴阳学说是古人阐述天地自然规律的一种最朴素的方法,即简单而又明朗。如热、明亮(—)皆属于阳的征象;寒、暗(--)皆属于阴的征象。这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又复杂的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迷?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象”与阴阳的关系
“象”事物之现象。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现象;事物之象极广,万物万象皆可用阴阳来表达。但是,我们必须要澄清象与阴阳的关系。
什么是“象”?
如阳之象:动、热、明亮、喜、红、瘦、张等等。动之象:动为阳(分子的热运动),加热时分子运动加快,温度下降时,分子运动则减慢,符合古人所说的“阳动阴静”。以上只是这个分子根据温度的高低来确定它运动的现象。最后的结论是:不论这个分子动的速度多快,再到静的速度多慢,只是一个动静“相对”的关系。并没有阴阳相互的关系。
再如热“象”:几千度的钢水有热(阳)之象。零下几百度有冷(阴)之象。钢水与凉冰虽然有阴阳之象,但没有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象与阴阳的关系区别在哪?
“阴阳者,变化之父母”。所谓变化之父母,是说阴阳相交能生万物。所谓阴阳的关系,必须是指一个整体而言。如地为阳,阳升(蒸汽上升)乃阳之象;天阴(云雨下降)乃阴之象。天之阴(降雨)与地是一个整体,因为后天雨(阴)是地(先天)蒸汽转化的。所以,蒸汽与雨是一个整体的阴阳。然而,太极之说正是一个整体包含阴阳二气,阳升阴降相互相交,环流不止。这就是阴阳相互的关系。
我们再看另一面:很多的有阴阳之象,它们即不能阴阳相交,更没有相互转化。所以,有阴阳之象,并不一定有阴阳相互关系。只因为它们是两个体系(宇宙中还没有一个物体为阳,它的阴在另一个物体上的物质)。所谓“象”,有阴阳相互关系的有它的阴阳之象。然而,没有阴阳相互关系的照样有阴阳之象。
我们知道,自然中没有阴升的现象。但是,从卦象来讲就有阴升的现象,如坤卦从初阴爻直升到上六爻。表明用“象”来阐述阴阳是有很大出入的。
从目前学术界对阴阳的各种认识及争论看:多是在“象”上和“相对”的矛盾。如古人日与月相对;植物与动物相对等等,这些只能是有阴阳之象,并没有一点阴阳相互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用象阐述阴阳时,首先要分清“象”与阴阳相互对待关系。否则,必然会犯对阴阳认识上的错误!
如以古人的“日为阳,月为阴”为例:两者是两个物体,首先说两者不能阴阳相交。因为月之寒冷是交不到太阳的。如果以温度差别定义两者的阴阳,日比月热,日有阳之象。如果以动静定义阴阳,古人有“月行倍离”,月又有阳之象了。这样不只两个物体为阴阳使阴阳混乱,而且,与古人自己的说法也自相矛盾。如“万物各一太极”是指一个物体,其中含有阴阳二气(人为一个整体,其中有气血、心肾阴阳之分,万物皆然)。两个物体一个为阴,一个为阳,岂不阴阳有两个太极了吗?
总之,我们澄清“象”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实属必要!不要再犯我们祖先所犯的阴阳定义的错误!
请大家继续关注“相对论”给中医理论带来的混乱
2
 楼主| 发表于 2004-6-29 19:45:24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二、“相对论”给中医理论带来的混乱
1、相对论的思想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认了牛顿绝对时空观。是物理界的一次大革命。原子弹的成功归功于相对论。用相对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爱因斯坦用太阳引力使空间弯曲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中一直无法解释的43秒。爱因斯坦预言,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一点七秒(也有资料说是一点七五秒)的偏转。结果证实是一点七九秒。所以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就成了物理界的一个巨人。
我们看一位研究“相对论”者举的例子:
.“在黑夜当一个人举着一座能自己发光的大钟以光速远离你而去,你会看到那钟停了,这样你有理由认为他上面时间停止了;而当那人又以光速望回跑的时候,你会清楚的发现那人手上的钟比你自己的钟要快两倍,你同样有理由认为他上面的时间变快了;而当回到一起的时候你的钟和他的钟示数则完全相同;你若问他这种时间变化的感觉,他会说一点都没有变化,反而依他看来,你的时间才是如你所讲的那样!”。
不论广义及狭义相对论,首先要具备两个坐标系来相互对照。爱因斯坦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物体存在,是不能考察它的运动的,因而只存在一个坐标系和另一个坐标系的相对运动”。
看罢上述,我们已经清楚了“相对论”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两个物体相互对照(用一个坐标系来对比另一个坐标系)。
从目前来看,反对相对论者越来越多。相对论受到严峻的挑战!不论挑战者能否获胜,先不作评论,我们还是先看一看“相对论”与《易经》的“对待”有没有关系:
2、相对论与中医理论
相对论是有两个物体为坐标系(两个物体相对)。而阴阳学说是一物含有两端,即“太极”两仪,是一个物体中的阴阳的对待。如心肾水火是在‘人’一个整体前提下才有水火升降阴阳的对待。一旦阴阳分开就没有阴阳的意义了。也就是说,相对论是以两个物体的相对。阴阳的对待是以一个物体的阴阳对待。
以上很明显,“相对论”的相对与“阴阳学说”的对待根本不是一回事!!!一旦阴阳学说胡乱用“相对”来阐述道理,必然会带来混乱。
如两个男人有高低、胖瘦等的差异,就可以用“相对”来比较。而实际上两个男人不论高低、胖瘦最后还是离不开男人为阳(两个男人都是阳)。
再如,两个男人赛跑,一个速度快,一个速度慢,最后两个男人不论谁快谁慢二人还是皆为阳。不可能因为跑的慢者就变为阴。
从目前中医教学大纲看“相对”的阴阳已经是一种必然的关系。这是中医界的悲哀!!!至少编写教材的专家们还没有弄清阴阳的对待关系!胡乱用了“相对”一词,就把一个阴阳学说弄的混乱不堪!!!我们不可不思……
3
发表于 2004-6-30 11:35:5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那个相对论者根本是胡说,不懂相对论在贻笑大方~~~
4
 楼主| 发表于 2004-7-1 06:17:57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谢谢临江兄发表您的看法!
说老实话,我对相对论了解的不是很深刻。想看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专著,但没有看到。只能从‘相对论’反对者(   郑铨教授)那里得到些‘相对论’的某些说法。
以下是郑铨 教授反对相对论的辩词部分:
六、等效原理
等效原理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爱因斯坦在译本科普性的著作[6]中,作了旋转房间、旋转圆盘和升降机等作为例子,对这个原理作了较详尽的阐述,集中地反映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在讨论等效原理的时候,先把这几个事例讨论以下,是有利于观点的澄清的。
(1)前面已经讨论过旋转房间例子中的一部分论点。爱因斯坦在这个例子中还说,如果房子内的物理学家不懂得古典力学,就不可能知道房间旋转,他只能根据自己所作的力学实验,的出一套自然定律。
这番话显然和事实不相符合,谁都知道哥白尼以前的人类是既不知道地球转动,也没有牛顿定律的,人类并不是由于懂得牛顿定律才知道地球转动。哥白尼以前,人类也从来没有根据托勒密的观点制定出过任何符合地球不转观点的力学定律。
在爱因斯坦以前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如果地球上空为云霾所满布,人类是否会知道地球转动?[7]不能否认,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知道地球转动的确比现在的情况困难得多,但是,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因为,既然事实上地球没有被云霾所封闭,既然人类清楚地看到各种太难题的运动,而且早知道地球的转动性质,再提出人类在什么情况下会不知道地球转动,未免有点烦琐了。其实,如果人,诶只有猿猴一样的智慧的话,也是不会知道地球转动的,但这样的话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果真地球像金星一样,为浓密气体所保卫,不仅高等生物,就是低等生物也未必有生存的条件。)
(2)爱因斯坦在旋转圆盘的例子中,甚至不再要求圆盘是封闭的,就肯定圆盘上的观测者有权说圆盘是不懂的,而是盘外观测者,围绕着他在转动。[8]
这种提法的改变,大概是考虑到地球没有被云霾封闭的显示条件,希望用另一种提法来强调地球上的人有权把地球看作为惯性系,和旋转房间的例子一样,唯一的理由大概就是观测者有这么样一个权利就,这点准备在后文再谈。现在谈这个这个例子中的一个观点:圆盘转动时,欧几里德几何不再有效。他说在圆盘上画两个同心圆,一个很小,一个非常大,当圆盘转动时,盘里观测者用量尺去测量小圆和大圆的半径和周长,盘里和盘外对测量结果结果有以下的看法:
对于小圆的圆周和半径来讲,由于运动速度很小,可以不考虑狭义相对论的收缩,因而两个观测者的观测结果是一样的。
  对于大圆的半径来讲,由于它的运动方向和它自身相垂直,也没有狭义相对论的收缩,因而两个观测者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对于大圆的圆周来讲,由于它朝着自身的运动方向,故应该考虑狭义相对论的收缩,因而两个观测者的结果不一样。
爱因斯坦的结论是:圆盘外观测者觉得圆盘坐标系内欧氏几何有效,而圆盘里观测者认为圆盘坐标系内欧氏几何无效。
  上述论点就是从狭义相对论的角度来看,也是不能成立的。
从盘外观测者的角度来看,按照狭义相对论,大圆的圆周是应该收缩的,但是度量它 的尺也是收缩的,因而盘外观测者不能发现读数的变化,只能认为圆盘坐标系的欧氏几何有效。如果同意狭义相对论的话,这个看法是可以接受的。
从盘里的观测者的角度来看,由于他在测量大圆圆周时和圆周上某一点处于同一位置。他和该点具有同样的切线速度,因而没有相对速度;既然没有相对速度,按照狭义相对论是没有尺度收缩的。这句话似乎也没有错,不过,他忘了尺度也是没有收缩的,既然圆周和度量的尺都没有收缩,盘里观测者是如何会得出欧氏几何无效的结论?
爱因斯坦上述的论点和相对性原理也是有矛盾的。按照这个原理,圆盘里观测者应该认为圆盘外是转动的,如果圆盘里固执年侧重确认盘里欧氏几何无效,圆盘外观测者就应该确认盘外欧氏几何无效。爱因斯坦没有提起这一点,似乎默认了盘里外空间的差别,但这种差别是违反相对性原理的。
这个论点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首先肯定可圆盘是转动的,由于这个转动圆盘里观测者发现了盘里欧氏几何的无效。发现了欧氏几何失效的观测者又可以不承认这个转动而说是引力的作用。圆盘只能里的观测者为什么肯定不能知道圆盘转动这个客观事实,而且肯定会认为是引力的作用?这个论点是可以的。以我们这些地球上的观测者为例,甚至并没有发现地球上欧氏几何无效,就相信了地球转动的主张。如果说圆盘转动时盘里的欧氏几何果真无效了,那只能是给圆盘的转动增加了一个论据,是圆盘里观测者更加确信圆盘是转动的。所以这位圆盘里的观测者并没有对事实作过人证的分析,只是固执于一己的平件,对客观事物胡乱加以解释罢了。
(3)升降机的大意是:“在升降机内生长的一带科学家,他们确信保有一个惯性系统,他们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升降机是静止的,而他们的坐标系是一个惯性系。”“如果这个升降机是自由降落的,机外观测者认为存在引力场,机内观测者却认为升降机是静止的,引力也不存在。”“如果有人用缆索将升降机向上拉,则机外观测者认为升降机作非等速运动而没有引力场,机内观测者主张山鸡椒静止,却有引力场。”[9]
爱因斯坦认为要调解机内外观测者的分歧意见是不可能的,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把一切现象都联系到自己的坐标系上去,两者都能自圆其说。
这三个例子都环绕着一个中心目的,就是想要说明地球上的观测者有权把地球看承是惯性系。作者认为有关论点根本不能成立,因为:
从升降机的例子来看,机内外的观测者都讲过一些道理,用以证明他们自己所在的坐标系是惯性系,但这些道理都是很简单的。众所周知,早期文化所建立的托勒密系统也不是一点理由没有的,这些理由远远比机内观测者的理由充足得多,但在人类掌握了更多的事实以后,才决定抛弃它。早期文化建立的燃素论也是一样,可以解释很多现象,结果还是被推翻了,回避具体的问题不谈,要想通过虚拟出来的与地球的条件没有太多相同之处的旋转房间和升降机来证明地球的惯性,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问题是很明显的,如果地球是不转的,这个缆索拴在哪里?有谁能拉动它?这种不恰当的比喻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不同参考系内的观测者会有不同的意见,着并不是奇怪的事。事实上同一参考系内的观测者也常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例如托勒密和哥白尼都是地球上的观测者,意见却完全不同,关于地球和太阳上观测者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的想法,因为太阳并没有生物生存的条件。在早期文化时代,人们的确是很自然地认为地球是静止的,但随着人类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也是逐步地很自然地拒绝了地球不动的观点。托勒密系统建立是很自然的,哥白尼系统战胜了托勒密系统也是很自然的陆地求上出现了哥白尼,完全足以否定爱因斯坦所谓的升降机内观测者确信升降机是惯性系的论酸;而哥白尼系统战胜托勒密系统则说明了不同意见并不是不能取得一致的。今天,地球上的人们早已拒绝了托勒密的地静说,如果仍旧坚持认为地球上的人们不会放弃地球不动的主张,那就未免太不顾事实了。
等效原理就是以升降机等作为例子提出来的,它的基本观点是:两种不同的意见是无法分辨其正误的,洁却的办法是把她们等效起来。这种看法恐怕同意的人是不会太多的。因为:
(1)狭义相对论里。两个相对运动的惯性系的观测者也有对的看法,甲观测者认为乙惯性系内空间受多了,时间变慢了;乙观测者认为甲惯性系内空间收缩了,时间变慢了。这两种意见是否也能够等效?如何等效?
其实,爱因斯坦本人一开始就把事物的真相道破了:“升降机所以缩非惯性运动,是由于受到缆索的拉动,”但又强调升降机内外观测者都无法知道缆索的拉动,但是既然事物的真相是这样,则升降机内外的两种意见显然都是错误的,难道把一些错误的意见等效起来,就算得到了科学的真理?
(2)所谓升降机受到缆索拉升知识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情况,另一种是自由溅落的情况,属于后一种情况,等效原理就会是:“无引力场的惯性系应该和一个有引力场的非惯性系等效。”爱因斯坦没有说明为什么等效原理建立在前一种情况上,而不是后一种情况上。
  而且所谓的“不受力的非惯性系”和“受力的惯性系”的提法是完全与牛顿力学相对立的,但是另一方面,相对论又把牛顿力学说成自己的低速近似,难道说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不受力的非惯性系和受力的惯性系?不论高速的情况下,或低速的情况下都是没有的,
   这种说法的矛盾还在于:如果确实存在着一种受力的惯性系,怎么能肯定受缆索拉动的升降机会作非惯性运动?但是爱因斯坦一开始就肯定可手缆索拉动的升降机会作非惯性运动,那就是接受了牛顿力学的观点。但他又强调升降机内外观测者是不懂牛顿力学的,还要求我们一切人都不要相信牛顿力学,遗憾的是正是他本人在使用着牛顿力学的概念。
我们知道,牛顿定律所规定的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论所主张的“一切观测者可以认为自己所在参考系是惯性系”这个论点的严重障碍,因而一切相对论者都岁牛顿力学所规定的关系保持否定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申述的理由应该认为是并不成功的。
(3)所谓和引力场等效的非惯性运动应该用什么坐标系也是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这个非惯性运动是由机外观测者决定的,但是机外观测者不一定只有一个,相互之间不一定是静止的,或作等速直线运动的,因而升降机相对每一个观测者的非等速运动的数值也是不相同的。那么和引力场等效的应该是哪一个非惯性运动?如果说地球是升降机,地球上观测者所讲的《引力场》应该和相对于太阳的非惯性运动等效,还是和相对于火星的非惯性运动等效?这两个非惯性运动的数量是相同的。如果说水星是升降机,水星上观测者所讲的《引力场》应该和相对于太阳的非惯性运动等效还是和相对于地球的非惯性运动等效?如果和相对于太阳的非惯性运动等效又是为什么?因为机外观测者应该是在地球上,至少对我们这些地球上的人应该是这样地认为。也许爱因斯坦会说,这个机外观测者是不动的,但是每个观测者都会说他自己是不动的,太阳上的观测者可以说他自己是不动的,火星上的观测者也可以说他自己是不动的,要想鉴别谁是真的不动,就得引入一个标准坐标系。所以虽然爱因斯坦说升降机的非惯性运动是由机外的观测者决定的,但这些观测者本人也还需要由另一个坐标系来确定,这样一来相对升降机的非惯性运动实质上是由那个标准坐标系,而不是个别机外观测者确定的了。承认了标准坐标系的存在,也就是承认了坐标系独立于个别观测者的性质,也就是承认了坐标系的的绝对性和客观性,因而也就违反了相对时空观的基本观点。
(4)爱因斯坦认为,当升降机受到绳索拉升时,机内观测者会认为存在引力场。
升降机作非惯性运动时,机内观测者的确会感到力的作用,但是这个力是否可以叫做《引力》,则是有疑问的。我们知道,力有不同的类型,已知的力有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等,引力只是各种类型中的一种,铁制的升降机在磁场中也灰作非惯性运动,为什么观测者一定认为自己所受到的作用力是引力而不是磁力?而且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机内观测者应该是不动牛顿力学的,如何会肯定自己所受到的力是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而不是有什么魔鬼在作弄他?
以上郑铨教授如果没有歪曲相对论的原意,就说明相对论与阴阳学说不是一回事。如升降机内的人可以为坐标系,升降机以外的人也可为坐标系。表明相对论是两者(两个体系)相对。而阴阳学说是一体的阴阳对待。
您可能会问,既然相对论与阴阳学说不是一回事,为什么相对论会给中医理论带来了混乱?
我是理由是:古人的阴阳学说没有‘相对’一词。中医理论用‘相对’一词也只是近代的事。而且,近代中医理论的‘相对’与‘相对论’不只是相似,而是完全一致。所以,相对论给中医理论带来了混乱!
5
 楼主| 发表于 2004-7-11 06:08:57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阴升阳降的挡箭牌
自然中阳升阴降是人所共知的。也是理所当然的。所谓阳升阴降,就必须是阳的位置在下(内),阴的位置在上(外)。否则,就不具备阳升阴降的条件。然而,古人确把上(外)为阳,下(内)为阴,与自然背道而驰!这样一来的阴阳相交就变成阴升阳降了,所以,在一些中医书中“阴升阳降”的说法频频出现。
一些智者为了解释与理不通的“阳在上没法升,阴在下没法降”“在上为阳,在下为阴”的错误定义,采取了最有迷惑力的“地虽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上升为云;天在上虽为阳,而阳中之阴下降为雨”的说法,即阴中之阳升,阳中之阴降。
这样一来众人被这种迷惑折服了,阴中之阳升在人们心目中也就成了一条不可否认的真理。那么,到底什么是阳中之阴,什么是阴中之阳呢?
对此我知道有三种,一是《类经*阴阳类*五》是以昼为阳,夜为阴;午前为阳中之阳,午后为阳中之阴。子前为阴中之阴,子后为阴中之阳。
二是程士德老师著的《内经》解释“心为阳中之太阳”中说:“前‘阳’字指位置,后‘阳’字指功能”。
三是太极图半面阳中的黑点及半面阴中的白点(阳中有阴使阳不亢,阴中有阳使水不寒)。这三点大致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几个说法。其中,后两种说法最容易给人们造成错觉和混乱。
第二种位置阴阳的混乱是:古天文盖天派以“仰观俯察”法,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其结论是“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古天文盖天派以面南昼参日影,面北夜考极星。
盖天派的观点是:站在地平观测天象,把有太阳的白天为一昼,为地平上方;把没有太阳的夜间为一夜,为地平下方,故上南(阳)下北((阴)。伏羲的先天八卦、河图都属于盖天派的观点。如乾(阳)在上(南),坤(阴)在下(北);河图二七为火在上(南),一六水在下(北)。
以上古人位置的“上”为什么为阳,我想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只因为有太阳的“质”及光、热的“象”,所以,上为阳。也表明位置(上下表里)的阴阳是根据质象(阴阳的性能)来定义的。如果没有质象(阴阳的性能),位置就不存在任何阴阳关系。那么,既然位置的阴阳是根据质象来确定的,我们就应该给古人的“上为阳,下为阴”重新核实一下:
天地之阴阳,上(外)其范围有多大?
每个星球(太阳)都属于地上(以外的)。但哪个与地都不存在阴阳的相互关系。在以上已经说清了地的阴阳是蒸汽和雨。天地相交实际是地自己的阴阳相交。云雨虽然占了天(空间)的一点位置,但云雨必定是地蒸汽转化而来的。所以,云雨也是地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天地之间的范围只能从地到臭氧层以内了。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就不是阴阳相互关系了。
日(太阳)有阳之象,但它没有在阴阳的范围之内。当然,以太阳之热作为阴阳中之阳是肯定说不通的。
让我们再看看上(高空)的质象(阴阳的性能)到底是阴还是阳:科学早已经证实了上是寒凉的。蒸汽到此,正是靠上空的寒冷才凝成云。而且,这个范围蒸汽凝成云的‘上’,正好属于地的部分。这个范围的‘上’即使有太阳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上空照样寒冷)。否则,蒸汽到此就不会凝成云。这个事实已经彻底否认了“上为阳”的错误定义!也是上为阴最好的证据!
反过来说,高空(上)位置不寒,或是热,那么,蒸汽(阳)就永远不会凝固转变为云。这又是上为阴的旁证。
天地既然是上(外)为阴,我们再看看人体内外之阴阳:现代医学早就证实了人的体温内热外寒(体内温度38℃左右,外表36℃左右)。这个事实又彻底否认了“表为阳,里为阴”的说法。同时也证实了阴阳各有个的位置,阴的位置是在上(外),阳的位置是在下(内)。这样不仅事实如此,而且和自然阳升阴降正好相吻合。
我们再看看古人位置的阴阳定义自己与自己的矛盾:把太阳(日)与天混乱了,如在上南有日“昼参日影”把上南为阳;“面北夜考极星”,把北为下,故下(北)为阴。
而实际北和南一样也是在上(外),这一点在汉代就已经弄清了,如“天包地外”,是说北也是天,因为夜考极星也是仰观,低头是观不到星的。表明地平以下虽然没有太阳但照样还是天。把一个天分为两半(南天为阳,北天为阴),这就是古人把太阳与天相混乱的有利证据。
把有太阳的天(南为阳),那么,夜间地球把太阳遮盖住(古人所说的北)就不是天的部分了吗?反过来说,如果古人不是把太阳为天,那么,在上为阳的依据是什么呢?
我们再看看真实的阳中之阴:阳(蒸汽),蒸汽中含的湿气即阳中之阴(太极图阳中的小黑点)。在阳升(蒸汽上升)的过程中,阳中之阴(湿气)遂之上升。阴(雨)中之阳,即雨水的养分或阴的前身就是阳(阴是阳转化的,水的成分氢气、氧气,太极图阴中的小白点)。在阴降时,阴中之阳遂降雨而下降,绝没有阳中之阴降,阴中之阳升的道理!
我们再看看人体什么是阴中之阳:如心为水,功能主血,属阴,而阴中之阳是血中的养分。养分(阴中之阳)是随着血(阴)并行的,不可能脱离开阴血而妄行。
阳(蒸汽)从地升,地在下(内)为阳,表明阳在阳自己的位置。如果位置没有质象的性能,也就没有位置的阴阳之说了。蒸汽(阳)上升,升到高空寒冷处就凝成云。表明‘上’的位置寒冷的性能是阴,而不是阳!有了‘上’位置之阴,所以,蒸汽(阳)升到高空才转化为云(阴)。这就是《易经》所谓的“气终而象变”,是说蒸汽(阳)升到寒冷(阴的位置),就转变为云纯阴了。表明雨阴也是在高空寒冷阴的位置。绝不可能象古人说的那样,上为阳,雨阴错在阳的位置上!!!
第三种、古人没错,而是错在近代:如很多人都认为,地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升;天为阳,而阳中之阴降。有人甚至说:里为阴,阴中有阳(地心热),表为阳,阳中有阴(地表寒)。
以上的说法既然知道表寒,“寒”是阴的性能;表为阳的依据又在哪?如果找不到表为阳的依据,那么,表为阳从何而来?
里为阴,地心热,“热”是阳的性能。里为阴的性能在哪?如果找不到阴的性能,又凭什么把里为阴?
表为阳,地表寒;里为阴,地心热的说法,分明是把没有性能的空位置为阴阳了。只能是空谈罢了。因为永远也找不到里为阴的性能;也找不到表为阳的性能。空谈的定义即脱离实际,又找不到一丝证据,这种理论怎能服众呢?
荒谬之极的是:地为阴是主体,阴中之阳的“阳”它已经不是阴阳中的阳了,因为它的主体是阴,只能说明阴中有阳使水不寒。而这些人把使水不寒(“阴”含的这丁点“阳”)当成了主体“阴中之阳升”,这种说法太可笑了吧!!!
以上已经说过了,位置如果没有质象,不能说明任何阴阳。如自然是里(下)为阳,这是因为里比外热(人体内比体表高2℃左右);地心比地表热。反过来说,如果里外没有质象(温度差别),位置的阴阳就没有任何凭证了。位置与阴阳的性质必须是吻合的。否则就与自然相违背!就没法阐述自然规律。当我们弄清了自然和实际是‘上’(外)为阴,‘下’(内)为阳,不仅自然与事实相吻合,而且,和自然阳升阴降的规律也完全一致。
地为阳在下,阳在下自然向上升(即使阳中有阴,还是阳升;又因为阳已经在下了,阳中之阴也没处降了)。这就使阳中之阴降,少了一个借口;天阴(云雨),阴在上自然向下降(阴已经在上了,即使阴中有阳也没处升了)。这又给阴中之阳升,少了一个借口。实际阴中所含有限的这点阳也不可能脱离开主体之阴上升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阴降,阴中这点有限的阳再上升,阴阳相离,最后阴中也就没有阳了。
总之,古人所说的阴中之阳升,是为了解释在上为阳,在下为阴,与自然相违背的错误定义。当我们彻底纠正了古人阴阳的错误定义,古人所说的阴中之阳升也就不攻自破了。
6
发表于 2004-7-11 17:24:42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请继续下文。
7
 楼主| 发表于 2004-7-23 05:55:11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谢谢黄歧兄对我的支持!
古人阴阳对待(自相矛盾)
“对待”是根据先天八卦(乾天与坤地对待等)而来;如果没有两者可比性,就无法把单独的一类确定为阴阳。乾阳与坤阴是相互对比(相对)的结果。有了两者之间的相对,所以,宇宙万物都可以在阴阳二字之中了。
“对待”不当,矛盾就出现了:如古人所说的,日为阳,月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等等。
这是古人对阴阳“对待”自相混乱的铁证!是经不住科学推敲的!因为把两个物体相互对待,就等于和“相对论”那样(两个本来没有阴阳关系的物体皆可为坐标系)。物体各有个的阴阳,绝不可能一个物体为阳,它的阴在另一个物体上。
为什么说阴阳对待是古人自相矛盾呢?
因为太极之说说的特别明朗,即阴阳合而一体,分之有二(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是在一个体系中的两种性能。既然古人知道阴阳是一个体系,为什么还要把日为阳,月为阴硬拼凑为阴阳关系呢?
有人会问,阴阳相交能生万物,有阴阳相交就可为阴阳。男女阴阳相交能繁殖后代,男女为什么不能为阴阳?
答:让我们看看什么是阴阳相交:所谓阴阳相交,是指两者相互交往。如地之阳(蒸汽)升到空中(阳交于阴),然后凝成云,再然后降雨雪(阴交于阳)。表明云雨是蒸汽(阳)转化而来。也表明所谓阴阳相交是地(阳)蒸汽,是它自己(阳)转化的云雨,实际是它自己与自己的阴阳相交。
然而,男女是性交,而不是相交。两者的区别在于:性交是指从男方一方面交与女方,而女方不能交于男方。象太阳之热(光)不论地球接受不接受,它也要把光强交于地,而地不能交于太阳。是男人把精子摄入阴道后女人才能生子;太阳之热(光)照射于地,地才能生万物。但是,这只是单交而不是相交。所以,把男女的性交作为相交是错误的!
需要说明一点,阴阳相交不等于就能生万物,如冬天蒸汽与雪也在阴阳相交,但就是不能生万物(万物枯死)。因为阴阳相交必须有“相火”参与才能生万物。
地的相火就是太阳(必须以热和光为宗旨)。因为冬天也有太阳,但并不热,所以,冬天不能生万物。女人的相火是男人。只因为“相火”是自身阴阳之外的火。
为什么“相火”是阴阳之外的火?
如日之热(火)与地没有阴阳相互关系。所以,日是地蒸汽(阳)与天降雨(阴)以外的阳(火),请参《太极与理》。
8
匿名  发表于 2004-7-23 20:41:02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我想是你没搞懂古人的原意.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古人讲的一物一太极,根本就不是指阴阳,是指卦象.
9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06:26:07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补肾 兄说:    
  我想是你没搞懂古人的原意.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古人讲的一物一太极,根本就不是指阴阳,是指卦象.
答:从表面看,您是在反对我的观点。而实际您在支持我的观点!我说的就是乾坤在一身(阴阳是一物一体)。
河图、八卦、太极图相互都有联系。但都和阴阳密切相关。如果按您所说,太极不是指阴阳,那么,太极所指的阳动阴静、阴阳者气,难道您也反对吗?
建议您好好了解了书的原意再发表看法……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8-11 05:45:18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争论的几个热点

五、天地相交能生万物
陈光宏先生问,你把天为阴,地为阳;地为万物之母,这怎么解释?
答:过去一直认为,天为父,地为母。那是因为古人把天地的概念还没有弄清之原故。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今天已经彻底弄清了天为阴,地为阳,天地阴阳相交,实际是地自己的阴阳相交(蒸汽与雨)。如果以阴阳定义父母,必须是地为父(阳),天为母(阴)。
这样一来按惯性认识,“天地相交能生万物”,就变成了男人生孩子了。但是,这只是以古人“天地相交能生万物”的逻辑来认识的。
“天地相交能生万物”的“生”它不是母亲生孩子的生。“天地者,万物之父母”,是指天地给万物创造了生存的条件。所以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实际是,万物各有个的父母。如男人为人父;女人为人母。地按阴阳定义也可为父,而这个父是一个形容,如党啊,母亲!也就是 说,形容“天地者,万物之父母”可以。但是,如果把一个形容词的父母,用它来表达天地阴阳的证据,必然就行不通了。因为天地阴阳的证据,必须先弄清天地的概念,然后再根据阴阳的性能为证据,这样定义出的阴阳才经的起任何科学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4:01 , Processed in 0.0677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