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6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30 10:5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當遇到無癥狀高血壓,試問該如何辯證[/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7-12-30 14:10: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不会没症状的。自我感觉没有,不等于没症状。症状需要医者去帮助他找回。
3
发表于 2008-1-12 16:1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同样是情况尚见于慢性肝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西医疾病,这是中医目前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有待于探讨。
4
发表于 2008-1-12 17:16: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中医中药,进入人体,是要发挥作用的,调节、改善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而解除病症,恢复健康。
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是司外揣内,通过外在的症状或体征,而间接的推测机体内在的病理改变。
而这种内在的病理改变,也可以通过理化、实验室检查等途径,反映表现出来。
只要抓住内在的病理改变状态这个枢纽,就可以指导用药、治疗。某种特定的病理改变,用某种特定的治疗药物(方药)或方法(如针灸等)来调节改善之,某种特定的治疗药物(方药)或方法(针灸等),可以用来调节改善某种特定的内在病理改变。
5
发表于 2008-1-13 14:35: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辩证施治,是中医的特长和特色,但是如果病人外观正常且无任何主观不适,如此确实是给人以无从下手,无处着力的感觉。 比如肾炎患者,病人仅化验有尿蛋白或潜血,并无其他痛苦,则中医临床辩证将如何开展?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今天又提出来,谁有高见,请一一论述之。
6
发表于 2008-1-13 17:51: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下面引用由千秋雪2008/01/13 02:35pm 发表的内容:
比如肾炎患者,病人仅化验有尿蛋白或潜血,并无其他痛苦,则中医临床辩证将如何开展?
这一类的病人,在传统中医的诊治视野中,是为无病,不能算是病人,自然更谈不上如何展开论治。
在现代中医的认识中,可直接将中医的各种治法、方药与肾炎的病理改变联系起来,选择其中的能有效调节改善肾炎病理改变的治法,方药,予以施治。
此时舍弃了从症状(自觉主观不适、及舌象、脉象)入手,辨证论治的传统中医诊治程序,直接从内在病理改变状态入手,进行诊治。
7
发表于 2008-1-13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但中医传统上是没有“内在的病理”可以作为依据的,这就是困难。
8
发表于 2008-1-15 18:35: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8/01/13 10:30pm 发表的内容:
但中医传统上是没有“内在的病理”可以作为依据的,这就是困难。
症是症状,是现象;证相对于症状而存在,是“内在的病理改变”,是本质。中医的证候学,类似于西医的病理学。
不过通常的证,大多数反映的是机体系统整体水平的功能状态,而不是以局部器官的病理改变为主。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大多从调节气血阴阳入手,即是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血液循环等,从而间接的影响改善慢性肾炎局部的病理改变及进程。
9
发表于 2008-1-25 00:4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病人“无症状”时,畏寒否?口渴否?食欲、大小便、舌质、舌苔、脉象等等的变化是辨证的依据。
10
发表于 2008-2-19 13:2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論“辨證論治”不是治病唯一標準

中医传统的方法是验脉,病在脏腑经络,按脉察色等而定。如果按脉正常,则查络脉。痛不知所在的,则查跷脉。寸口脉不是百分之百准确,有些病是络病而经脉不病,不能从寸口脉反应出来,称为奇病。另外还有从神志方面来判断轻微病症并调节的方法。
不过像高血压这样的情况,从经脉的下虚上实可以检查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7 07:27 , Processed in 0.0543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