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气化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8-8-27 07:5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27 07:57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27 07:52
顾名思义,气化则能出矣的意思就是气化就能出来了,气化与能出矣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气化则能出矣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你承认有区别的。那为何还支持萧铁呢?

点评

不知道呢,为何啊,你给我顾名思义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7 08:06
52
发表于 2018-8-27 08:06:59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27 07:56
气化与则能出矣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你承认因与果是有区别的。那为何还支持萧铁呢?

不知道呢,为何啊,你给我顾名思义一下。

点评

萧铁说的气化是膀胱正常功能的代名词;由此可进一步引申为脏腑的正常功能中的膀胱、脏腑及其功能均为结构领域的概念,是宏观和微观层次的东西,也是西医的优势。而内经说的气化是阴阳层次(即太白侠说的超微观层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7 11:26
53
发表于 2018-8-27 11:2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27 11:40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27 08:06
不知道呢,为何啊,你给我顾名思义一下。

萧铁说的气化是膀胱正常功能的代名词;由此可进一步引申为脏腑的正常功能中的膀胱、脏腑及其功能均为结构领域的概念,是宏观和微观层次的东西,也是西医的优势。而内经说的气化阴阳层次(即太白侠说的超微观层次)的东西。萧铁虽然力挺中医,但对阴阳五行不感冒。故想将气化从阴阳层次拉出来归到宏观或微观层次

点评

要不我支持你吧,可是,我支持你啥呢?顾名思义?本义?引申义?心虚,不靠谱。呵呵。你比中西医融合观略强点,但是比董建军就差远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7 14:18
54
发表于 2018-8-27 14:18:47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27 11:26
萧铁说的气化是膀胱正常功能的代名词;由此可进一步引申为脏腑的正常功能中的膀胱、脏腑及其功能均为结 ...

要不我支持你吧,可是,我支持你啥呢?顾名思义?本义?引申义?心虚,不靠谱。呵呵。你比中西医融合观略强点,但是比董建军就差远了。

点评

本义的阴阳五行可直接代表“天人合一观”中的“天”,但无法解释“用药性”的问题;引申义的阴阳五行虽不能直接代表“天”,但可直接为“用药性”服务。原因在于,天(宇宙)中的“宇”为空间,“宙”为时间;所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7 19:55
55
发表于 2018-8-27 19:46:22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8-8-26 06:30
如果要认真讨论“气化”,首先须得弄清楚内经所有关于“气化”的论述,right?如果一开始就没搞清楚经典里 ...

说你两句,你觉得委屈,你那个曲线读经能读到经吗?比如这【要认真讨论“气化”,首先须得弄清楚内经所有关于“气化”的论述】,《内经》162篇,哪篇不是论气化?什么是气?什么是化?《六节脏象论》指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说明气数是日月运行天度的运化表现。日月运行,“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是说四时24气是日月阴阳之气。但是“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是说五运客气加临阴阳主气之上,由木火土金水行24气。所以论气,一是阴阳主气,一是五行客气,五行在天为气,在地化形,生长化收藏。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通天气,“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者三阴三阳也,是天地合气,在天司天,下降在泉,五运立于司天,在泉之中,运与气合为一体,生化五脏六腑,四肢百俞。故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的气化,首先化的是生命。对吗?

点评

又来捣浆糊了,我只记得你把膀胱气化讲成膀胱化气为汗,在此论坛史上第一次超越小高,只要你继续努力,我会考虑把“论坛第一”之奖牌收回转发给你  发表于 2018-8-27 20:14
56
发表于 2018-8-27 19:5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27 20:14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27 14:18
要不我支持你吧,可是,我支持你啥呢?顾名思义?本义?引申义?心虚,不靠谱。呵呵。你比中西医融合观略 ...

本义的阴阳五行可直接代表天人合一观中的,但无法解释用药性的问题;引申义的阴阳五行虽不能直接代表,但可直接为用药性服务。原因在于,天(宇宙)中的为空间,为时间;所以,天(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本义的阴阳或五行即指此而言。而引申义的阴阳或五行要么只代表时间,要么只代表空间,要么只代表属性(包括中药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属性)。所以,阴阳五行的本义与引申义是不同的。
通过前述不难看出,阴阳五行的本义与引申义虽然有区别,但二者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正是这个密切关系才使中医用药性解决临床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通过天人合一观体现出来。
若还理解不了的话,我只能将平西王的位置让给董建军了

点评

看一吐先生的发言,好像对天人合一观不感冒。就凭这一点,他就永远不可能追上平西王。所以,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8 07:21
小高,俺都不知道你在说啥,我只想警告你,抄书吐追上来了,你如果还不努力,莫怪俺把颁给你的第一、无双收回一个转发给他  发表于 2018-8-27 20:20
57
发表于 2018-8-27 21:14:34 | 只看该作者
从功能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变化,就是中医学的气化。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8-8-27 21:17:02 | 只看该作者
功能有变化了,功能背后的物质,就一定也发生变化。中医学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变化的。所以,中医学谈到了气化。
59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06:31:04 | 只看该作者
“气”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三条线就像空中浮游的云气。金文②与小篆③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的形体,仍有云气之形象。比如《列子·天瑞》:“云雾也,风雨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也就是说:云雾和风雨等,都是积云气而成的自然现象。由“云气”又可引申为“天气”和“气候”之义。

随着精气学说的发展,(恐怕还有医家的贡献),以后“气”的下部又增加了个“米”字,表示水谷之气,还有的把“氣”则又加了“食”字旁成了异体字“餼”,更加明确(氣)和饮食相关。当时气、“氣”通用,但又是具有相对不同含义的两个字,所以《说文解字》两字都收录,并给与了不同的解释,同时也认为两个字是异体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天之气与饮食之氣两个字逐渐合并成一个——“氣”,气字逐渐停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氣字既代表水谷之气,也表示天之云气,直到建国后实行简化字的时候,又将“氣”字写成“气”了。现代的 气字主要指的气体、空气,而饮食水谷之气的含义大多只存在于古代中医学的论述中。而不再在社会上流行。随着近代中医式微,在现代通用语中中医的饮食之氣已经讲得很少了。

气、氣含义的变迁代表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它内涵的不同认识,

  

点评

“气”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三条线就像空中浮游的云气。金文②与小篆③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的形体,仍有云气之形象。比如《列子·天瑞》:“云雾也,风雨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也就是说:云雾和风雨等,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8 16:43
60
发表于 2018-8-28 07:2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28 07:22 编辑
萧铁发表于 2018-8-27 19:55

小高,俺都不知道你在说啥,我只想警告你,抄书吐追上来了,你如果还不努力,莫怪俺把颁给你的第一、无双收回一个转发给他

看一吐先生的发言,好像对天人合一观不感冒。就凭这一点,他就永远不可能追上平西王。所以,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8:12 , Processed in 0.05777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