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大光明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论五行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5-9-11 19:18:26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9-11 09:50
一吐了之   五行学说就是人体的生成规律,五行相生是生理,相克是病理,恢复生理是治理。你说是不是中 ...

我是要好好学,学经典理论。先生的【五行生克是生理关系】,的确正确,正确在有余,不足也是生理?
先生之论,高明,佩服。
52
发表于 2015-9-11 19:24:20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9-11 19:18
我是要好好学,学经典理论。先生的【五行生克是生理关系】,的确正确,正确在有余,不足也是生理?
先生 ...

我是要好好学,学经典理论。先生的【五行生克是生理关系】,的确正确,正确在有余,不足也是生理?
先生之论,高明,佩服。
——————————————————————————————
       又错了!
       五脏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无太过、无不及,才叫正常生理。一旦有余或不足,就是病理状态。有余为太过,不足称不及。

点评

相克,不是有余,不足怎会相克?  发表于 2015-9-11 19:32
53
发表于 2015-9-11 19:30:24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9-11 19:13
又不懂了吧?
       中医是经验医学,以伤寒论为临床治病经典,属于治病经验总结。学前人的经验 ...

我的确不懂,伤寒治谁的病?治西医的系统?南辕北辙。

点评

病人不分中医、西医,治法分中西医。  发表于 2015-9-11 20:02
伤寒是中医临床理论,与西医无关。  发表于 2015-9-11 19:53
54
发表于 2015-9-11 19:5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9-11 19:53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9-11 19:24
我是要好好学,学经典理论。先生的【五行生克是生理关系】,的确正确,正确在有余,不足也是生理?
先生 ...

一吐了之    相克,不是有余,不足怎会相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克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克是制约的意思。
      五行生克关系主要讲五脏正常状态的平衡是怎样维持的。相生是促进,相克是制约。正是生克相辅相成,才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
      有余是指亢盛,一脏亢,则有一脏制。用内经的话说就是,“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点评

五行生克关系主要讲五脏正常状态的平衡是怎样维持的。相生是促进,相克是制约。正是生克相辅相成,才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 有余是指亢盛,一脏亢,则有一脏制。用内经的话说就是,“亢则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1 23:53
讲的很棒,鼓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1 21:29
55
发表于 2015-9-11 21:29:2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9-11 19:50
一吐了之    相克,不是有余,不足怎会相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克不 ...

讲的很棒,鼓掌
56
发表于 2015-9-11 23:53:4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9-11 19:50
一吐了之    相克,不是有余,不足怎会相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克不 ...


      五行生克关系主要讲五脏正常状态的平衡是怎样维持的。相生是促进,相克是制约。正是生克相辅相成,才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
      有余是指亢盛,一脏亢,则有一脏制。用内经的话说就是,“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
  讲的很棒,棒在【生克相辅相成,才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如此,则天下无医,医有何用?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脏气递传如生,升降于六经而藏神,以生喜怒思忧恐。这是正常的相生生理。脏气亢盛,传其相克之脏,这是相克病理。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其医理。生理平衡是阴阳升降平衡,
【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是六气司天分六步,各司60日,司天之气亢盛,接替之气可以制约。可不是你发明的相克理论。

有余是指亢盛,一脏亢,则有一脏制。用内经的话说就是,“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点评

一吐先生说:讲的很棒,棒在【生克相辅相成,才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如此,则天下无医,医有何用? 先生这就是理解上进入误区了。医生的作用就是维系这个“生克相辅相成”,从而促使“构成五脏之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2 09:31
57
发表于 2015-9-12 05:57: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9-12 06:03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9-11 23:53
五行生克关系主要讲五脏正常状态的平衡是怎样维持的。相生是促进,相克是制约。正是生克相辅相成 ...

1、讲的很棒,棒在【生克相辅相成,才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如此,则天下无医,医有何用?
————————————————————————————————————————————
       说的这么清楚,难道还不明白?还是没理解?
       医生治的是病人,正常生理状态无病,何须医治。


  
2、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脏气递传如生,升降于六经而藏神,以生喜怒思忧恐。这是正常的相生生理。脏气亢盛,传其相克之脏,这是相克病理。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其医理。生理平衡是阴阳升降平衡,
——————————————————————————————————————
       哈哈!原来一吐先生真的没学懂中医理论。
       难道你真的不知五脏之间的生克之理。升降出入是指气机运动。五脏相生相克才能平衡无病,连这基本常识都不知?还上论坛谈中医干啥?难道把个人的学习心得当成了中医理论?



     3、【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是六气司天分六步,各司60日,司天之气亢盛,接替之气可以制约。可不是你发明的相克理论。
————————————————————————————————————
        是我发明的相克理论吗?  【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只是指六气吗?难道人体内没有这种平衡,怎能生存?中医只会谈天论地吗?看来中医靠自学,会有一百种理解,难以融会贯通。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张介宾注曰:“亢者,盛之极也。制者,因其极而抑之也。盖阴阳五行之道,亢极则乖,而强弱相残矣。故凡有偏盛则必有偏衰,使强无所制,则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乖乱日甚。所以亢而过甚,则害乎所胜,而承其下者,必从而制之。”  五行气运的亢害承制,是自然界力图维持平衡的自稳调节现象,机体也需要与外在环境一样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才能维持自身的正常生理活动。学习中医只看内经还远远不够,什么病也治不了,要是理解不了,更不能入门。

点评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 肝木盛则亢,承者心火,心火能制木盛?这是五行相克?先生的理论对错没有关系,求求先生不要误人子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2 21:08
58
发表于 2015-9-12 08:45: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9
发表于 2015-9-12 09:31:51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9-11 23:53
五行生克关系主要讲五脏正常状态的平衡是怎样维持的。相生是促进,相克是制约。正是生克相辅相成 ...

一吐先生说:讲的很棒,棒在【生克相辅相成,才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如此,则天下无医,医有何用?


先生这就是理解上进入误区了。医生的作用就是维系这个“生克相辅相成”,从而促使“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啊!先生不会理解为人体永远稳定、永远不会出现偏差吧?

点评

【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不是五脏的生克关系,而是六经的承制关系,标本中气的从化关系。即燥湿调停,水火既济,风火相助。相生是正常,相克即是病证。比如肝木克土,木气盛则伤脾。 如果先生是亦之,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2 22:08
【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不是五脏的生克关系,而是六经的承制关系,标本中气的从化关系。即燥湿调停,水火既济,风火相助。相生是正常,相克即是病证。比如肝木克土,木气盛则伤脾。 如果先生是亦之,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2 21:50
60
发表于 2015-9-12 21:08:18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9-12 05:57
1、讲的很棒,棒在【生克相辅相成,才构成五脏之间的生理动态平衡。】如此,则天下无医,医有何用?
— ...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
肝木盛则亢,承者心火,心火能制木盛?这是五行相克?先生的理论对错没有关系,求求先生不要误人子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8:48 , Processed in 0.0733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