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乙酉年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5 14:2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乙酉年五運六氣交司表
五運 乙為金運,乙為陰乾,中運不及,酉司天之氣陽明燥金,五行相同,中運得助,氣候專一,易出現死亡率較高的暴發性疾病
六氣 初之氣 主氣 客氣 客主相加 交令日期 客主上下加臨
厥陰風木 司天陽明燥金 主氣厥陰風木客氣太陰濕土(三 陰) 大寒至春分1月20(21)日~3月20(21)日公曆 不相得
二之氣 少陰君火 左間太陽寒水 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少陽相火(一陽) 春分至小滿3月20日 ~5月21(22)日 不相得
三之氣 少陽相火 右間少陽相火 主氣少陽相火客氣陽明燥金(二陽) 小滿至大暑5月21日~7月22(23)日 不相得
四之氣 太陰濕土 在泉少陰君火 主氣太陰濕土客氣太陽寒水(三陽) 大暑至秋分7月22日~9月23(24)日 不相得
五之氣 陽明燥金 左間太陰濕土 主氣陽明燥金客氣厥陰風木(一陰) 秋分到小雪9月23日~11月22(23)日 不相得
六之氣 太陽寒水 右間厥陰風木 主氣太陽寒水客氣少陰君火(二陰) 小雪至大寒11月22日~1月20(21)日 不相得
中醫氣象學  劉炳權  
...................................
關於五運六氣學說,首先要抓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那就是:
歲主大運和必先歲氣。
故中華曆法中,每歲之〔干支紀歲〕,就已經決定了它的主要模式和規律,內經於〔六十甲子〕主歲中,都有詳細記載。
如:今歲〔乙酉〕:
前面的〔乙〕為年干主〔大運〕,又叫〔中運〕;即以該年干的陰陽定其太少,即為〔太過〕或〔不及〕;
後面的〔酉〕為歲支主〔歲氣〕,即以〔司天之氣〕,同時合上相對應的在泉之氣。並且在定出司天與在泉二氣之後,再以其左右,定出四步〔左右間氣〕。
以上都是由此定出每歲五步〔客運〕和六步〔客氣〕的基礎。
以古文化的法則模式而言,是〔先天為體〕,〔後天為用〕的〔體用關係〕。
論述每歲之中的〔六步主氣〕與〔司天在泉及六步客氣〕加臨的內容。
1:〔主氣六步〕,那是每歲都是一樣的,是毌定不變的,如閣下資料的前面文字。那是按照〔始於終水〕的規律來排的。
2:而六步客氣的規律,就要稍復雜一些,也是有一定的規律來排列的。而其規律,那當是要由該的〔司天和在泉〕二氣,及其四步間氣,來劃分六步客氣的。這裡應當明白的是,歲的〔司天之氣〕主全年,但正是突出在歲〔六步客氣〕中之〔三之氣〕;同理,〔在泉之氣〕,則是〔六步客氣〕的〔終之氣〕。
故此,古人有言:〔三氣終天氣〕和〔六氣終地氣〕。〔天氣即指司天之氣〕;〔地氣就是指在泉之氣〕。經云各半年,但二氣之間,雖云〔司天之氣〕為〔歲氣〕統管一歲之氣,然而,天地氣交,故此,都離不開天地二氣相輔相成的〔二氣交變〕作用。
但是,一歲之中,不能僅停留在〔主氣〕與〔客氣〕的加臨之上,而是還要考慮〔五步主運〕與〔五步客運〕的〔客主加臨〕的變化關係。
最後,合成一個叫〔氣運交變〕的總規律,那才是決定影響該歲的總因素。而主要模式,即是〔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中所論述的全部模式和內容。
綜上述,本篇文章,僅談到〔六氣〕的〔客主加臨〕變化,而尚未論及到〔五運〕的〔客主加臨〕,更宋綜合起來論述出〔五運〕與〔六氣〕二者之間的〔氣運交變〕規律與周期。
按:下邊雖貼上了〔五運〕一文,但也看不出〔運〕與〔氣〕的〔氣運交變〕規律。而且,人人皆之十歲之中,其五行主運,當隨其年干的陰陽定其〔太過與不及〕,文中所論及五運之中的內容,又僅有〔太過〕部分,也未論述出〔五運不及〕的部分。
故此,僅以上述文字,那是〔很不全面〕的。
請詳查〔內經〕所論即會明白。
古今談  上

書接前章:

比如今歲〔乙酉〕:
那是天干與地支的穴十個組合之一。
十天干之〔乙〕在前,主運;十二地支的〔酉〕在後,主氣。
曆法如此,〔乙酉〕二字,即已標示出今歲之〔運氣〕所在了。那是〔運〕和〔氣〕的交變結果。
經云:〔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
為什麼中國人紀年,要甲子而不用1,2,3,4,5呢?目的就是要〔應用五運六氣〕論述〔六十甲子年〕的規律和周期。
其麼規律?就是包括〔物候,氣候,病候〕等等在內的規律及周期。
經云: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古人早就將其提升到〔數的抽象〕的高度去了。
〔五運六氣〕就是對於〔陰陽五行〕學說的總綱。
內經曰〔五運終天〕,即十干的〔五行運化〕,故十干中即有兩個〔陰陽屬性〕的〔五行〕。同理,十二地支中,就是〔陰陽〕的兩套〔六氣〕理論。即六氣司天與六氣在泉的位置互換。
〔五運六氣〕學說是一套完整的理論系統,主導著中華文化五千年,連我們的曆法系統,都建立在這學說基楚上,區區一點〔氣象〕又何足道哉!
故此,近兩千年來的中醫學發展中,都是圍繞著這一核心在發展,看看歷代醫家的心得和體會,就可知道一斑了。
故前總結說:不明五運六氣,學盡方書無濟?(記不到原話了)。
研究中華醫學者,不學〔運氣學說〕,你說是不是僅知其用,不明其本呢?
再來簡單要談談本文內容:

第一:
〔五運 乙為金運,乙為陰乾,中運不及,五運 乙為金運,乙為陰乾,中運不及,酉司天之氣陽明燥金,五行相同,中運得助,氣候專一,易出現死亡率較高的暴發性疾病
看看〔內經〕原文怎麼談的:
〔六元正紀大論〕云:
乙酉,乙卬歲:
上陽明金。  中少商金運。  下少陰火。
熱化寒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七宮。.....
經文中之:
〔上陽明金〕:是指〔陽明燥金司天之氣〕〔在上〕,在上者為〔天氣〕。
〔中少商金運〕:是指今歲之〔大運〕為〔金運〕不足之歲。在內經中,按其〔五音建運〕規律,〔金運〕當為〔商〕建,〔太過〕為〔太〕;〔不足〕為少。故主一歲之中。
〔下少陰火〕:是指〔在泉之氣〕為〔少陰君火〕在泉。
古人釋為: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故日上下。其實,〔司天之氣〕即當是〔天氣〕;〔在泉之氣〕,是為〔地氣〕。經謂天氣在上降下;地氣在下上升。天地二氣相交,則生變化。而人,則在〔天地二氣〕之〔氣交之中〕。世上萬物都會受到這一〔運變規律〕的主宰和影響。
這就是〔天人相應〕理論的內含。
由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以六氣論,司天和在泉二氣,在歲中,是〔陽明燥金與少陰君火〕這天地二氣的氣交。這是一大規律;
二:以五運論,今歲為〔金運不足之年〕;
綜合〔運〕和〔氣〕,始能明其今歲〔氣運變化〕的主要規律。
現在來看原文所言:
【五運 乙為金運,乙為陰乾,中運不及,酉司天之氣陽明燥金,五行相同,中運得助,氣候專一,易出現死亡率較高的暴發性疾病】
如果以今歲〔金運〕不足而論:司天之氣為 〔陽明金氣〕,可以看作〔五行相同,中運得助〕。然而,文中並未論〔在泉之地氣〕。上述今歲之〔運氣〕是當由〔司天之天氣〕,〔在泉之地氣〕再君上〔今歲之大運〕三方面的結合而成。故經方有:〔上陽明金,中少商金,下少陰火〕的三位一體組合。
可以,文中就未有論及〔在泉之地氣〕對於〔今歲不足的五行影響〕。忘記了〔內經〕:〔上下相遘,寒暑相臨〕規律之明論嗎?
為什麼只知〔司天之氣〕的作用,而不明在下之〔在泉之地氣〕對於〔中運〕的作用?
因此,簡單地就以〔中運不足,陽明司天〕之〔五行相同〕,而助金運立論。
如果各位〔心水清的朋友〕更會發現:
今歲〔在泉之地氣〕,是〔少陰君火〕。按〔五行生剋〕而言,那是〔火剋金〕的,至少不是〔有助中運〕的。
故此,今歲的〔氣象〕當如〔內經〕【熱化寒化勝復同〕,而不是只以〔司天與中運五行同〕這一環,去定論什麼〔氣候專一〕。
〔內經〕早已談得一清二楚,有興趣的朋友,在下還是那句老話,去深研〔內經〕為佳。
其他的就不用再評了!
古今談  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22:45 , Processed in 0.0748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