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实质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 23:4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络实质之我见
吕承福
经络是否存在;经络实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摆在中国科学界面前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笔者从事经络研究已二十余年,现在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以促进科学界早日揭开这一千古之谜!
笔者在针灸临床上,曾遇一例经络敏感人。当对其下肢针刺时,患者首先出现的是上下感传,感传速度约为10厘米/秒;感传线较粗,有筷子般粗。当在感传线的一侧,针刺点的上下方,再针刺几个地方,则感传不再沿原路线传导,而是沿针刺点的连线方向由近及远的顺次传导;并明显的感觉到有原感传线路过度到另一条感传线路的情形。当在针刺点的横切面作环行针刺诱导,则感传沿针刺点连线作环行传导,感传线很细,像线一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对实验者作任何语言诱导,完全是实验者自己诉说。
这个实验说明在人体内确有一个像古人描述的经络系统那样的情况存在。根据大量的临床报道,确实有少量的经络敏感人诉说过像古人描述的经络系统那样的情形。可是,这种情形对现代医学解剖和生理来说还是新的发现.古人在科学技术非常落后的古代,绝对不是靠凭空想象。笔者推测,经络敏感人对针灸感传的诉说是古代医家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
如果把经络敏感人对针灸感传结构的诉说作为人体存在经络的证据的话,那么,笔者认为经络是存在的。既然经络是存在的,那么,经络到底存在于人体的何处?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下面笔者将用几个实验说明之。
一,“幻肢感”实验。在截肢患者身上用针刺激发感传后,截肢患者仍然感到感传走到已被截去的肢体末端。腰麻后,刺激气户穴,多数受试者出现的感传向下循行进入全部感觉机能消失区。我国的薛崇成等教授以此提出“经络中枢论”观点,认为在外周不可能在已消失感觉的部位又继续出现感传,这个现象只能用中枢体感区内按某种躯体图案模式发生定向扩散,于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该实验证明经络在中枢。
二,如果切断动物的下肢中除了神经和血管以外的所有组织(由于断端肢体保留了血液的循环,还可以存活下来)。那么切断后在切断末端针刺,切断的肢体仍然存在针刺的效果。如果将神经也切断,则针刺效应明显减弱。如果将血管臂上的神经也麻醉,仅留下血液循环,则针刺效应完全消失。这个实验证明针刺效应是由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三,感传可经过切开的伤口,还可以经过张开的口裂。这个实验可否定经络在体表的观点。
小结:由上可知,经络是客观存在的;经络存在于中枢神经内部;针刺的效应是由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实验证明经络存在于中枢神经内部,是按某种躯体图案模式发生的神经细胞间的兴奋性扩散现象。那么,中枢内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躯体图案模式?这种“躯体图案模式”是怎样形成到中枢神经内部中去的呢?
笔者曾对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神经系统的进化情况进行过研究。发现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大致经历了网状神经系、梯形神经系、链状神经系、板状神经系、管状神经系和中枢神经系等漫长过程。人类是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人类远祖神经系统的进化自然也应该经历这些过程。其中梯形神经系的结构与古人描述的经络结构非常相似;也与笔者对经络敏感人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笔者还发现,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其中枢部分是在保持原有结构不被破坏的基础上,以逐渐集中、合并的方式进化的。
小结:由上可知,中枢内存在这样的躯体图案模式的原因,是由于人类远祖经历过梯形神经系的缘故。这种躯体图案模式形成到中枢神经内部中去的原因,是由于神经系统在进化的过程中,其中枢部分原有结构没有被破坏,而且逐渐集中、合并的结果。
循经感传发生的过程既然是在中枢内进行的,那么,经络敏感人为什么却感到感传是发生在体表呢?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在人体脑外科手术的时候,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大脑皮质,观察到刺激中央后回顶部时,可以使病员产生似乎来自于下肢的主观感觉;而刺激底部时,则产生似乎来自于上肢的主观感觉。由于通常使体感区的神经细胞兴奋的刺激大都来自于他所对应的体表;于是错判感觉在体表。(袁文德教授也是此观点)
小结:循经感传发生的过程是在中枢内部完成的。由于中枢内神经细胞接受的刺激信息大都来自于体表,于是感觉中枢误判循经感传现象循行在体表。
总上所述,经络是客观存在的;经络存在于中枢神经内部;经络实质是人类远祖神经系统(特别是梯形神经系)进化的遗迹。
(后语:以上是笔者对经络研究方面的拙见。希望经络界同仁及经络研究爱好者提出宝贵意见。也可在网上发帖与我交流。如果感兴趣,可在网上另外查阅我发表的〈〈经络是人类远祖神经进化的遗迹〉〉和袁文德教授发表的〈〈探秘气感传导是在人脑还是在体表〉〉、〈〈循经感传与被阻滞〉〉二篇论文。想必四篇论文一起阅读后,对我阐述的观点将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3:51 , Processed in 0.0819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