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9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口腔溃疡 良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1 09:3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发性口腔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口腔粘膜反复溃疡、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称为“口疮”或“口疳”。由于本病病程绵延,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来控制其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根据中医学“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脾之脉络“连舌本散舌下”的理论,本病的发生与心、脾二脏相关最甚,病因多由心火脾热或湿从热化熏蒸于口舌而成,若湿热蕴于心经,心移热于小肠,则口舌生疮糜烂,若脾经湿热壅滞,浊气不降反升,浸润唇舌则溃烂。
  下面推荐一药方,望互学共勉之:

复方连术汤
 
  方剂组成:苍术30克、川黄连3~5克、胡黄连10克、人中白10克、甘中黄10克、生甘草10~13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健脾护中。本方适用于心火脾热之湿热蕴于心经或脾经湿热壅滞所致口疳(复发性口腔炎或复发性口腔溃疡),症见反复口舌生疮或口腔溃疡,口舌疼痛,口干口苦,伴有全身症状如潮热,夜寐不佳,大便干燥等,舌质红或舌尖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
  服用方法:头煎加水400毫升,煎煮150毫升上午服,二煎加水300毫升,煎煮150毫升,下午服,三煎加水200毫升,煎煮100毫升,嗽口,每日数次,每日为一剂。
  药理解析:方中川连、苍术为主药,具有清热健脾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参照苍术含有大量维生素B族这一现代药理研究报道,结合《本草纲目》及历代文献中有关口疳的治疗记载,故筛选了大剂量苍术30克作为主药,辅以胡黄连清导湿热,苦降直堕,不臻久留中洲,妨碍脾胃冲和之气;辅以生甘草10~13克,使之香燥而不过伐,苦寒而不伤土,认为狐惑病与口疳主要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狐惑病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其甘草能补能和能泻,是治疗狐惑病的主药。又现代药理学报道,甘草能抗溃疡、抗变态反应、能愈合溃疡创伤,故选用生甘草10~13克为辅药,佐取口疳之良药有人中白、甘中黄共融一炉,全方具有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健脾护中之功效。
  
  临床加减:若溃疡点多,周围粘膜鲜红,疼痛甚,加银花、蒲公英;大便干结者加生军;舌尖红赤者,加淡竹叶、生地;热伤阴者,加川石斛、天花粉、生白芍;舌苔白腻者,加砂仁、川朴、通草;伴低热者,加青蒿、知母、丹皮;中气虚者,加黄芪、升麻;舌尖部溃疡为主者,加生地、阿胶、大黄;夜寐不佳,齿龈虚浮之心肾失交者,加酸枣仁、肉桂;阴亏胃火旺者,加生石膏、熟地等。
:em25:  :em25:  :em25:  :em25:  :em25:
2
发表于 2004-11-21 19:23:39 | 只看该作者

口腔溃疡 良方

口疮
[概念]
口中生疮简称"口疮"。
本症在《内经》中称为"口糜"、"口疮",或"口疡"。后世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机的不同,又有"口疳。、"口舌生疮"、"口中疳疮"、"口破","口内糜腐"等之称。但一般在习惯上将口中溃疡,范围局限,病情较轻者称为"口疮";口中糜烂如腐、范围较大,病情较重者称为"口糜";小儿口疮的发生如与疳积有关者称为"口疳"。小儿"鹅口疮"则在儿科另立条目专论。
此外,口角生疮称"口吻疮",俗名"燕口",亦称"口肥疮"。虽不属本症范畴,但其病机相关,前人多列为一类,可参阅本症辨治。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积热口疮:口、唇、舌及齿龈多处生疮,周围红肿,甚者腮舌俱肿,疼痛,影响进食,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尿黄赤,或兼身热,舌质红,或有裂纹,苔黄,脉数有力。
阴虚火旺口疮:口疮反复发作,每因劳累或夜寐不佳而诱发,疮面黄白色,周围淡红,疼痛昼轻夜重,口干,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有红裂纹,脉沉细数。
中气不足口疮:口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疮面色淡,疼痛较轻,纳少脘胀,大便不实,肢软神疲,短气懒言,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鉴别分析
脾胃积热口疮与阴虚火旺口疮:两证均属热证,前证为实热,后证为虚热,临床表现迥异。
脾胃积热口疮,多因饮食失节,嗜食辛辣醇酒,炙(傅字去人加火)厚味,脾胃积热,脾开窍于口,脾胃之热上蒸于口,发生口疮。其特点是:口疮严重,多处发生,疮面色红而肿痛,兼有口渴饮冷、便秘溲黄、舌红苔黄等脾胃实热症候。阴虚火旺口疮,多因思虑劳倦,心阴暗耗,或热病后期,阴分受伤,阴虚则火旺,上炎于口,发生口疮。
其特点是:口疮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此起彼伏,疮面色淡红,不甚肿,昼轻夜重,兼有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等阴虚症候。两证治疗原则亦不同,脾胃积热口疮治宜清热泻火,方选凉膈散、泻黄散;阴虚火旺口疮治宜滋阴清火,切忌苦寒伤阴,如偏于心阴虚者,方选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偏于肾阴虚者,方选知柏地黄汤等。
中气不足口疮与阴虚火旺口疮:
两证均为虚证,有口疮反复发作、遇劳即发的临床特点。但中气不足口疮的病机要点是气虚,起由劳倦、久病等脾胃中气受损,或口疮日久灼阴耗气,脾胃气虚,阴火内生,发生口疮。其口疮表面色淡,无红肿,轻度疼痛,虽单个或数个发生,郄迁延不愈。兼有纳少便溏、神倦短气、舌淡等脾胃气虚症候。而阴虚火旺口疮,其疮面淡红,尚有烦热、舌红少苔等虚火上炎之症,可作鉴别。中气不足口疮治宜补中益气汤或黄耆建中汤;如气阴两虚者,可选生脉散加味。
口疮一症,有虚实之分,暴病多为实火,久病多为虚火,虚火又有阴虚和气虚两端。三者又密切相关,实火迁延不除,必灼阴耗气;阴虚日久,必伤及气,气虚常伴阴虚症候。治疗时,实火可用苦寒直折火势,虚火则切忌苦寒,或养阴,或补气,根据证候特点,耐心调治。此外,无论虚质,在内服汤药的同时,局部可酌情外用珠黄散、锡类散等,可奏效。
[文献别录]
《证治准绳.口疮》:"口疮一曰热,经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口疡是也;二曰寒,经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阴厥且格,阳反上行,病口疮是也"。
《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脏府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肺热亦口糜,口疮多白;膀胱移热于小肠亦口糜;三焦火盛亦口麋;中焦气不足,虚火上泛亦口穈;服凉药不效,阴亏火泛亦口糜;内热亦口糜."
---------------------------------------------------------------------------
孩儿茶
味苦微涩, 性凉。 能降火生津, 清痰涎欬嗽, 治口疮喉痹烦热, 止消渴吐血衄血, 便血尿血, 湿热痢血, 及妇人崩淋, 经血不止, 小儿疳热, 口疳, 热疮, 湿烂诸疮, 敛肌长肉, 亦杀诸虫。
---------------------------------------------------------------------------------
囗颊溃烂
[概念]
口颊溃烂是指口腔前庭之侧壁糜烂破溃的症状。
本症在古医籍记载有"口疳"、"脾瘅"、"骨槽风"、"定马疳"等。发于小儿口颊的鹅口疮,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实火上炎口颊溃烂:囗颊出现烂斑及腐点,色艳红,重者可致腮肿。囗干而苦,头痛目赤,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溲赤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实。
虚火上炎口颊溃烂:口颊出现白色烂斑及白点,周边淡红,甚者可陷露龟纹。咽干咽痛,头昏目眩,耳鸣,心烦不眠,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脉细数。
风热痰盛口颊溃烂:初起腮颊肿硬透红,继则颊溃穿腮,脓水稠黄,渐转稀薄,脓水淋漓,终至死骨脱出而愈。全身可见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舌苔黄腻,脉浮数。
风寒肾虚口颊溃烂:颊溃穿腮,肿硬不消,经年流脓,死骨不得脱出,并见寒热交作,舌苔薄白,脉沉紧。
余毒上攻口颊溃烂:多发于儿童。颊腐焮肿,穿腮破唇,鼻塌落齿,颜面畸形。恶寒发热,神昏谵妄,饮食不进,便秘或溏泻,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
鉴别分析
实火上炎口颊溃烂与虚火上炎口颊溃烂:
均为火邪为患,但证分虚实。实火因过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以致脾胃积热。其辨证要点为:颊部出现红色烂斑腐点,较重者可致腮肿头痛,目赤,溲赤便秘,舌质红、苔黄干,脉数实。治宜凉膈清热,通腑解毐,方选凉膈散;外用冰硼散、青黛散。虚火多因肾阴亏虚,水不制火,阴火上炎所致。其辨证要点为:颊部出现白色烂斑腐点,周边淡红,甚者陷露龟纹,头昏目眩,舌质嫩红,脉虚数。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外用养阴生肌散。
风热痰盛口颊溃烂与风寒肾虚口颊溃烂:
两证均为风邪所致,但前者系风邪挟热,病在肠胃;后者乃风寒相结,病在于肾。前者多因外感风热之邪与阳明积热相搏,灼津成痰,热痰壅盛,蕴蒸于上,气血凝滞而成。其辨证要点为:初起腮肿透红,继则溃烂穿腮,脓水稠黄,渐转稀薄,脓水淋漓,舌苔黄腻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化痰消肿,调补气血,方选牛蒡解肌汤合八珍汤;外治:脓多用五五丹,脓少用九一丹,脓尽死骨脱出者掺生肌散,外敷生肌玉红膏。后者多因素体肾亏,风寒乘虚侵袭而致。其辨证要点为:颊部肿硬,经年流脓,死骨迟迟不得脱出,全身可见寒热交作,舌苔薄白,脉沉紧。治宜滋补肝肾,散寒化瘀,益气养血,方选阳和汤合人参养荣汤,或配合小金丹。外治:先用五五丹药线提毒去腐,再用生肌散收囗;如疮囗过小,脓出不爽,可用七仙条粘附在药线上,插入疮囗以化腐蚀管,或采用病灶清除术。
余毒上政囗颊溃烂:多因疟痢、伤寒、麻疹、天花等病后,肺肾阴亏,余毒上攻,肝胃火炽所致。辨证要点:先从牙龈溃烂迅即颊腐焮肿,穿腮破唇,鼻塌落齿,全身可见恶寒发热,神昏谵妄,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方选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玄明粉以泄火清热;大便溏泄加地榆炭、制大黄以清肠胃;神昏谵妄,可另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外治同风热痰盛口颊溃烂。
[文献别录]
《病源流犀烛.囗齿唇舌病源流》:"人之囗破,皆由于火,而火必有虚实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血色淡白,斑点细陷,露龟纹,脉虚不渴,此由思烦太甚,多醒少睡,虚火动而发也,宜四物汤,加知、柏、丹皮、肉桂以为引导。实火色红,而满囗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囗干,此由饮酒厚味,心火妄动而发也,宜凉膈散,外敷赴筵散。"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2 11:06:20 | 只看该作者

口腔溃疡 良方

谢谢秦先生详尽说明。
4
发表于 2004-11-25 18:23:59 | 只看该作者

口腔溃疡 良方

谢谢版主。
5
匿名  发表于 2004-12-3 21:37:14

口腔溃疡 良方

秦越人先生分析有理,然吾口腔溃疡亦可呈苔藓扁平疣,不知如何用方。愿闻其详
6
发表于 2004-12-22 17:29:47 | 只看该作者

口腔溃疡 良方

顶一先!
7
发表于 2004-12-24 08:42:14 | 只看该作者

口腔溃疡 良方

秦先生诲人不倦,谢谢!
8
匿名  发表于 2005-1-9 12:43:56

口腔溃疡 良方

谢谢
9
匿名  发表于 2005-1-10 02:37:07

口腔溃疡 良方

口属脾土
一般而言,口疮为胃火上炎所至
治宜清胃火
舌苔一般为黄腻
10
发表于 2006-2-4 21:49:54 | 只看该作者

口腔溃疡 良方

先生分析透彻。然,口臭与口腔溃疡的发病机理相同吗?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5 10:00 , Processed in 0.0593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