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 21:3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MINOPE=泰然居士|胡来元|威望由 1 增加至 2|好帖!|1200982388]
答:太阳病的发病原因,以太阳的气机受伤或受郁为主,故以头痛、恶寒、脉浮为辩证提纲。头痛不必兼有项强,项强是邪郁经络所出现的症状。太阳病一定见到发热,发热是人体正气抵抗病邪的一种病理反映。恶寒消失,热亦随之消退,故发热不作为太阳病的主证。头痛恶寒是太阳病的定证,脉浮为太阳病的定脉。
由于体质有强弱和邪气有轻重的不同,所以太阳表证有虚实之分。辨表虚表实,不在恶风或恶寒,而在有汗和无汗。表虚宜用桂枝汤扶正祛邪,调和营卫,以恢复太阳之表气,表实则宜麻黄汤开泄腠理,宜肺发汗,以驱散外寒为主。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表虚证是由于表阳不足,抗病能力较差,表邪易于循经入侵郁于经络,或下行影响其所属的膀胱气化功能,出现经络形症和引起膀胱蓄水。邪郁经络的主证,是项背牵引不舒。这是因经气不通,津液不能到达太阳经脉所敷布的地方,而引起肌肉痉挛所致。津气不通,也影响汗液的分泌,故一般应无汗。反汗出,是表阳过于虚弱,卫外的能力不足所致。无汗用葛根汤,有汗减去麻黄,称为桂枝加葛根汤。经络形症是在全身症状的基础上兼见的局部症状。故治法不离桂枝、麻黄汤。膀胱蓄水证的主证是小便不利。烦燥是因膀胱气化失常,使水液停蓄,妨碍津液上承所引起的。小便不利和烦渴,是在太阳病表虚证的基础上兼见的,所以用五苓散通阳利水解表。膀胱蓄水证通称为太阳府证。太阳府证的变局为蓄血证。发病原因是入里之邪巳经化热,邪热与血相结于下焦。血证有新瘀和旧瘀之别。共同的临床特点是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病变和下腹部胀满或硬痛的感觉。新瘀的血热当有随大便下泄的病理机转。若无此种机转,宜用桃核承气汤下其瘀血。对旧瘀则直须用抵当汤攻下。小便通利与否,是蓄水蓄血的辩证要点之一。蓄水和蓄血虽然同为太阳府证,但病机不同,一为与膀胱气化有关,属虚属寒;一与膀胱气化无关,病在血分,属实属热。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37:50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表实证由于汗孔紧闭,使汗不得出,影响体内的阳气外透,往往导致邪热内郁于胸中。若表寒仍盛,汗不得出,使邪热扰心,则出现烦燥,此时重点仍在表寒,可用大青龙汤发汗兼清里热,若外寒引动原有之水饮,则见喘渴、痰多而清稀,宜小青龙汤逐饮兼解表;如邪巳化热,使肺津受灼,而出现肺气不宣而喘者,宜用麻杏石甘汤宣肺清热定喘。发汗解表为治太阳病的定法。若发汗不当,或不应汗而汗之,则成坏病。误汗变证,其病理变化不外是伤阳或伤津。伤阳则从寒化而为虚证;伤津则化热成为实证。大法约有如下二端:一:汗多致虚。二:汗后变实。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38:21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一:汗多致虚
有表阳虚漏汗不止的桂枝加附子汤证。阳虚血少的桂枝新加汤证,阴阳两虚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有心有两虚、虚阳外亡的真武汤证,进而发展则成为阴阳离决而见烦燥的茯苓四逆汤证。这些证俱属误治伤耗内外阳气而立温补救逆的治例。此外,还有伤心阳而心悸,欲得按的桂枝甘草汤证,伤脾气滞不运,见腹胀满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肾气受伤,使水气上逆见脐下悸动的苓桂甘枣汤证等。这此证都是阳气受伤的局部病变而成。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38:56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二:汗后变实
凡汗伤津液,热无所承,最易化热入里。如胃津受伤见火热烦渴的用白虎人参汤法,胃燥肠实的用调胃承气汤法。这两法俱属津伤化热,病巳转属阳明的治例。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39:30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汗后变实
太阳病不从汗解,如误用下法,病变多端。如误下伤里阳,临床上常见的有胸阳虚而见胸满脉促者,宜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脉微恶寒者加附子;误伤中阳证见下利而表未解者,用桂枝人参汤;误下中虚停水,致水气上逆,症见头晕、心下满而微喘者,则用苓桂术甘汤。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40:04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学会总结:
误下而致热入胸胃的,有结胸和痞证之分。一:结胸
结胸发病原因,是热入与胸胃原有之水饮相结。临床上亦有不因误下而成为结胸者。其主证为胸及心窝部不可按,也有兼阳明胃实而痛及下腹的。主方用大陷胸汤;若病位偏上,则用大陷丸。对水热互结的程度轻的,用小陷胸汤即可。以上各证,俱有热证可据,若无热证,是寒水互结,为寒实结胸,宜用三物小白散。二:痞证
痞证为邪热痞塞心下,病在胃不在胸。其特点虽然是痞硬,但按之亦不痛。痞证亦有不因误下而成者,为原发证。原发之证多属实,如痞证之心下痞,按之濡、脉关上浮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汗出头痛,发作有时,心下痞硬而满引胁下痛者,用十枣汤,误下所致的痞多属虚,如心下痞硬,下利不止之桂枝人参汤证,虚中挟实之生姜泻心汤证和旋复代赭汤证等俱是。痞证以五泻心汤为辩治中心,其余各条,皆为了鉴别诊断而附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40:43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学会总结:
太阳之里气在胸中,汗吐下后,余热未清,热郁胸中,证见虚烦不得眠,治以栀子豉汤。兼见之症,按法加减治疗便得。惟病人中气虚者,禁用栀子豉汤。太阳病误治伤胃,影响正气抗邪的正常功能,邪气可因之内陷。若胆气受郁,三焦失枢,于是便出现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沉默不浯,纳呆等少阳症状。此时由于气机失枢,引起正邪相争,所以出现往来寒热的热型。治宜扶正祛邪,枢机和胃,主用小柴胡汤加减。此是太阳误治内传之少阳病,若不因误治的原发病,祥见少阳篇。二者互参,始能窥其全貌。疾病变化最为复杂,太阳病除气机,经络、府气受病以及误治救逆和内传阳明、少阳外,尚有合病并病。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41:15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学会总结
合病为两病的主证,初起即同时并见。合病多偏重于一经。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合入阳明自下利者,必有身热烦渴症状可据,治在阳明,宜以葛根汤。阳明合入太阳不下利而呕者,此时太阳表证明显,宜用葛根汤加半夏。利属热利,呕属寒呕。太阳少阳合病,治法亦同,故太阳之热合入少阳而见下利,有口苦咽干可据者,用黄芩汤直清少阳里热。并病则为一病未愈,又见他经病证,两证并存。如太阳少阳并病用柴胡桂枝汤,以分治两经。若另有兼挟,则可随症加减,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心肾属少阴之脏。肾为一身阳气之本,太阳之表气即出自肾中元阳,故肾治于里。心主血脉,汗为心之液,太阳受病,以营卫失调为病机之枢纽,故心部于表。太阳病以发汗解表为正治法。若发汗失当,轻则提及心阳,重则阴阳两伤。本篇以心脉虚损立炙甘草汤证为结局,其见立法之精严。
10
发表于 2008-1-22 14:13:56 | 只看该作者

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6>医学资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6:31 , Processed in 0.0571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