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落实在对疾病的定义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 08:4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落实在对疾病的定义上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他说:“今天占统治地位的疾病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分子生物学是它的基本学科。这种模式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在旧的生物医学模式里,疾病只能用物理化学检查的阳性结果来确诊,也就是恩格尔教授所说的“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说明。”然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不能只用生物学(躯体)变量来定义。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在健康与疾病的问题上,要考虑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到多方面的因素。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生物、精神与社会医学模式开埸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就对健康下了定义:“它不仅仅是要求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指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完整良好的状态。”这个健康新概念在医学界的认知度是比较高的,大家再也不认为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就是健康。但在对疾病的概念上,如何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就不那么简单了。对疾病的概念仍然基本停留在原来的概念上,并没有随着新的医学模式发生相应的改变。就连某教授这样新医学模式的积极支持者,在疾病诊断的问题上,也仍然停留在原来旧的生物医学的模式上。正如恩格尔教授所说“今天占统治地位的疾病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
从某教授对现代医学亚健康的概括上就可以看到,患者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如果没有物理化学检查的阳性结果,只能认为是亚健康而不能确诊为疾病。由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是不能确诊为疾病的。所以他坚持的疾病概念仍然是旧的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疾病概念,而且是现代医学的概念。要实现由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必须与时俱进。新的医学模式主要表现在对健康与疾病的认知,不能再停留在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上,不能把人体看成一个简单的生物体,而是要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对人的机体的影响加进去。这样原来的疾病谱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正是在旧的生物医学模式思想的指导下,某教授认为中医学最基础的疾病概念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功能的紊乱、病理产物的产生与滞留不属于疾病,他的由疾病群体归纳出来的病理体质不属于疾病的病理学分类,而是一种非疾病状态下的病理体质、病理表现。在他概括的亚健中把原来的功能性疾病全部排除在了疾病概念之外。
就现代医学的疾病发展过程而言,许多疾病的发展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特别是一些内科疾病表现的更为明显,往往是从功能性改变开始逐步发展到器质性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蹴的,但从功能性改变开始,作为疾病就已经开始了,它应该看作是疾病的早期表现。所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是指开始阶段,它是组成疾病的一部分。某教授所概括的西医亚健康的内容,从生物、精神、社会环境医学模式来看,其中的大部分本身就是疾病。在没有亚健康概念之前,大多也是作为疾病来对待的。说它们不是疾病那是旧的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疾病概念。亚健康肯定是不健康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疾病的前期或隐匿期,从实质上看它是属于疾病的,而不是“可疑有病而实际无病”的人。
中医学对疾病的发展过程是以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功能的紊乱、病理产物产生与与滞留的严重程度,来定义疾病的轻重、大小、缓急的。疾病从轻到重的过程,就是机体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功能的紊乱、病理产物产生与与滞留由轻到重的过程。中医学里没有亚健康的概念。中医的疾病只有轻重、大小、缓急的之分。某教授的体质学中比他的病理体质类型轻的,他称之谓中医的证型也好,或者是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也好,还是他在《中医体质类型与判定》发病倾向里提到的中医疾病也好,都统统是中医的疾病和证候。
某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第244页)中说:“发病即疾病的发生,是疾病的起始阶段,标志着人体从健康状态进入病理状态”。“疾病的过程实际上是邪正斗争的过程。人体内环境从生理平衡向病理异常的变化,病的变化发展就取决于正邪双方的斗争结果如何。”同书在(246页)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或健康状态应为‘阴平阳秘’。这种平衡状态是动态的、相对的,它随时可以因人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干扰而被破坏,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就是说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的生理平衡被破坏,导致紊乱失调。”我们的观点是完全符合某教授上面的观点的。相反某教授在他的体质学并不坚持的他上面的观点。他把阴阳气已经失调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说成是非疾病状态。说成是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
由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的转变,必须落实在对疾病的定义上,否则转变就是一句空话。既然健康“它不仅仅是要求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指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完整良好的状态。”那么疾病也就包括了有病(旧的医学模式下的疾病谱)或者虚弱,以及躯体、精神和社会不完整良好的状态。原来的疾病谱必须扩大,特别把身心疾病必须纳入疾病谱内。如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1-1 09:22:50 | 只看该作者
功能性改变是组成疾病的一部分,功能性改变是疾病的原因部分
3
发表于 2020-1-1 09:29:19 | 只看该作者
但从功能性改变开始,疾病就已经存在了
4
发表于 2020-1-1 09:3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1-1 09:41 编辑

亚健康的功能性改变不是疾病,不是疾病的原因部分,亚健康的功能性改变的产生原因疾病的功能性改变产生原因不同
5
发表于 2020-1-1 10:48:56 | 只看该作者
(转)医学哲学的基本问题:疾病是什么?

我想医学哲学其实也面临着一些基本的,但永恒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如果我们能给出一个相对我们目前社会和科学能力相匹配的答案,对医学的发展和定位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是一些思考和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疾病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首先,在定义医学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命题是:疾病。

那么疾病是什么?如何去定义?

从哲学的定义上来说,很简单:疾病是人体出现了非正常状态的情况。

在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来说,这个问题就难了:什么是正常的状态?人类社会中,每个个体其实都和其他的个体是不同的。虽然我们可以从直觉上来区分,这个人是有病的,那个人是健康的,但是这种直觉其实面对医学检验和检查,往往是不符合的:一个肿瘤的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的不适感,但他的生命其实受到威胁并注定要缩短的。而一个感觉不好的人,比如亚健康状态的人,他可以各项检查都没有明显的异常,而且有望存活到预期寿命。

因此,在此提出一个问题。从比较有实践价值的角度上,我们如何来定义疾病?

欢迎讨论和指教。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427
6
发表于 2020-1-1 11:03:3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疾病?疾病的定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确切的说,是极端的重要。若要站立在医学理论的至高点上,必须正确的认识与阐述这个问题。中医理论与中医事业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步履困难,很大的原因,是中医理论在疾病的定义上完全的丧失了发言权。
7
发表于 2020-1-1 14:1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1-1 14:18 编辑

在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来说,这个问题就难了:什么是正常的状态?人类社会中,每个个体其实都和其他的个体是不同的。虽然我们可以从直觉上来区分,这个人是有病的,那个人是健康的,但是这种直觉其实面对医学检验和检查,往往是不符合的:一个肿瘤的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的不适感,但他的生命其实受到威胁并注定要缩短的。而一个感觉不好的人,比如亚健康状态的人,他可以各项检查都没有明显的异常,而且有望存活到预期寿命。

因此,在此提出一个问题。从比较有实践价值的角度上,我们如何来定义疾病?

欢迎讨论和指教。
8
发表于 2020-1-1 14:1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1-1 14:33 编辑

首先应知道关于中医药治的症状或证或亚健康的功能性改变功能病与人类医药学的疾病之间的关系,人类人类医药学至今并不清楚。
而关于疾病的产生首先是信号系统的非生理反应,一级一级向后传递非生理信号最后才是疾病反应。
如炎症肺炎肾炎是疾病。
但在炎症肺炎肾炎之前先是有信号系统的非生理信号反应部分的传递作用才有了肺炎,肾炎,炎症反应部分。
如抗体病理增多或抗体演变的病理信号的复合物质及以后的水解酶对于肺细胞,肾细胞分子结构的水解,分解,分化,水解酶对于肺细胞肾细胞分子结构的切键作用,就是肺炎,肾炎形成。
这是人类病理学研究知道部分。
复合物是一级原因,病因抗体是一级原因,病因等。
但是实际肺炎,肾炎最开始的原因病因就是中医药治症状或证。
人类医药学研究的疾病第一级病因实际是在中医药症状之后开始反应的,应是第二级病因。
但是人类医学由于没有用中药治症状或证的经验,不知它们存在的关系,只是停在对于第二级或第一级症状级病因之后的病因认识。
当然有些人并没有实际疾病如炎症,却有与炎症相同的症状表现。
就是亚健康,但是这类亚健康症状产生的原因与炎症疾病症状的原因是不相同的。
虽然对于真正学会中医药技术的中医在治疗用药方面是可以毫无不同。
但是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原产生及作用是相同的。
且亚健康这些症状未必能变成疾病。
中药治的症状的生理系统与产生疾病的生理系统是不相同的生理系统

疾病中症状产生与相应生理系统反应过强有关,但生理反应本身也并不是疾病。
中药治的症状的生理系统与产生疾病的生理系统是不相同的生理系统

9
发表于 2020-1-2 13:3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1-2 13:47 编辑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427&extra=page%3D1&page=2
10
发表于 2020-1-3 12:3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20-1-3 12:42 编辑

在健康与疾病的问题上,要考虑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到多方面的因素。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生物、精神与社会医学模式开埸了。-

----------------------------------------------------------------------
中医采用的不正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的医学模式吗?
怎么成了新模式了?
是老得不能再老的模式。


西方医学以生物为基础,属于生命科学。
要说,生命可以运用社会条件决定其生死,
这显然不属于医学范畴了。

心理也好,社会也好,都可以决定或影响人的生死及身体健康,
但这不是医学需要研究的工作。
医学只研究在同一社会条件下,在同一种心理状态下,人为什么会有健康和疾病之分?

如果心理及社会能对人体疾病构成决定性因素,
那么,到了大康社会,人类就不会患病了,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都可以永生了!
这一点,马克思以及全世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人都没有想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7:27 , Processed in 0.0542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