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27 20:5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2-29 14:28 编辑
1 明清之际脾、胰概念翻译错位的发生
1.1 《人身图说》《性学觕述》关于spleen的翻译
西方医学之传入中国始于明末[7]。当时译介过来的西医学解剖著作有两部:其一是传教士邓玉函(Johann Schreck,1576—1630)翻译、毕拱辰(?-1644)润定的《泰西人身说概》,其二为罗雅谷(Jacobus Rho,1593−1638 )、龙华民(Nicholas Longobardi ,1559-1654) 、邓玉函合译的《人身图说》[7-10]。不过成书于1622-1623年的《泰西人身说概》主要讲的是运动系统和脑,缺乏内脏解剖的内容,并没有提到spleen。其后1638年左右成书的《人身图说》在这方面做了补充,在“论脾”一节介绍了脾的形成、构造、形态、血管分布,记载当时西方医学认为spleen的生理功能有两种,一为炼粗血为细血, “脾性常动,及本性之燥热消去黑液,乃以心之热加其德,可细炼粗血兼黑液”;二是有消化功能,“留取细黑液以养其体,所驱粗黑液乃从一肢络从脾上至胃,带粗黑液以激动脾,使之觉饿,即欲饮食,亦紧皱胃膜,便坚乃易消化与觉饿也。”[7-10]Spleen具有消化功能的说法和中医脾主运化的认识很相似,这可以说是导致传教士把spleen翻译成脾的根源。不过,《人身图说》当时均为抄本流行,流传并不广泛[8]。
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于1623年在杭州编译完成的《性学觕述》,1646年刻行于闽中天主堂,本是传播神学的著作,不过也记载了一些当时的西医知识。《性学觕述》卷3曰:“饮食之精华,存于内,化为血肉精气,其渣滓则泄之于外。此养大抵由三化而成,一口化,一胃化,一肝化也……有肝有脾,是为血府,自有余热到胃。胃所化即为百骸所需,百骸各以其火输焉。”又曰:“黑液, 其性属土者也……黑液在脾”[11];可见当时西医对spleen的认识和饮食消化相关,而且“其性属土”,这与中医脾为土脏、“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认识十分相仿。
《性学觕述》对中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称为“中西医汇通第一人”的王宏翰(约1648-1700)在其著作《医学原始》(1692)中大量引用了《性学觕述》的说法[12-13],其中包括上述饮食三化说。此外,王氏所绘之全体脏腑图形中脾脏居左胁下,显系西医所言之“spleen”[12]。中医脾和西医“spleen”对应的传播,从《性学觕述》到《医学原始》应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步。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