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331-336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22 21:0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331]
    评注:这条是指少阳病的热厥,如果少阴病就是合并太阴病了;不经治疗,如果下利自止,说明病情更加严重了!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一云消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332]
    评注:这条也是少阳病,因为厥阴病一般都不会诱发痈脓。“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这是因为少阳病,邪热郁于血分,损伤了人体的津液;攻外则发热,走里则下利而厥。“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一云消中”;中是指胃,除中、一云消中,就是病人伤失胃气,不能饮食了。少阳病厥利,如果迁延失治,就有可能出现除中现象。“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这是人体津血损伤不太严重,尚能正常调节体温,古人认为这是胃气的作用。“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这是明显就是推测。“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这明显就是两汉时的谶纬迷信!“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少阳病长期不愈,有可能发生痈脓,但并非绝对!这条明显是医经家的言论。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333]
    评注:这条也是少阳病。脉迟为寒,则是因为邪热损伤了人体的津液严重了,导致胃肠津血流动量不足而陷入虚寒状态,即少阳太阴合病了;与黄芩汤不但伤人胃气,而且还可能引起下利。但脉迟,也可能为热即大便已硬,少阳阳明合病了;与黄芩汤虽然不对证,但绝不致于除中,更不可能引起死亡!这样的条文明显就有问题。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334]
    评注:这条也是少阳病,而且邪热较大。人体自身的机能驱邪外出,发热是欲从外解,下利则是欲从下解,所以厥、热、利交互出现。邪热郁于上则咽中痛,为喉痹;趋于下则为利,也可能因此而便脓血。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5]
    评注:这条也是少阳病,只是邪热伤人津液较重了。“前热者后必厥”,也并非一定;但“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是正确的!而“厥应下之”,与330条明显就是自相矛盾了。“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少阳病如果误发其汗,就很容易使病人口伤烂赤。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336]
    评注:这条也是少阳病,也是医经家的言论。
2
发表于 2022-4-23 06:55:37 | 只看该作者
       331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解读】
本条说明厥、热、利三者的关系,伤寒邪入厥阴,寒邪盛而阳气微,阳气不能充实于四肢,所以四肢逆冷。阳气既虚,不能升清降浊,因而每当肢厥的时候发生下利,及至阳气复来,阴邪退舍,则发热厥回,下利亦随而自止。厥阴病的特点是阴阳胜复,厥热互见。阳气胜则发热,阴气胜则厥逆。而阴气胜的厥逆,又大多与下利伴见,厥回则利止,厥发则利作。这就是厥阴病中厥、热、利三者的关系。在感染病中是指肠道感染与发热、四肢发凉的关系。
332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一云消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词解】
厥利:是指手足逆冷而又患腹泻。
除中;证候名。中,指中气,即胃气;除,为除去或者消除之义。除中,是胃气将绝或者垂绝衰败时的一种反常见证。由于胃气衰败,本应当不能食,但是因为真脏气外露,病人反而突然要求进食,食后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者死亡,这种情况就是除中。这种情况在大灾荒之后,由于长期饥饿,极度营养不良,突然暴食,引起肠梗阻或者肠破裂、穿孔而死亡。这是因为极度营养不良时肠黏膜、肠道壁、消化腺体等萎缩,突然暴食,急性胃肠扩张所致。
食以索饼:“食”读作饲,即拿食物给别人吃。索饼,即用面粉作成的像面条一类的条索状食物。
脉之:即诊视的意思。
旦日夜半:即第二日的半夜。
【语译】   
伤寒初起发热六天,接着四肢逆冷、大便泄泻反而有九天。四肢逆冷、大便泄泻的病人,按照道理应该是不能饮食,但是现在病人反而能够饮食,可能是胃气将除的反常现象。这时可以给病人吃些面条一类的食物作实验,吃了以后,如果不甚发热,证明其胃气尚存,病人容易痊愈。最怕的是吃了以后突然发热,体温又突然下降。后一天诊察,如果微热仍然存在,可预料明日半夜即将痊愈。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本来发热六天,厥冷反有九天,今又发热三天,加上以前六天,也是九天,和厥冷的天数相等,所以预知在明天半夜痊愈。假如又过三天,复诊时脉搏很快,而且发热不退,这是阳热太过,可能发生痈疮脓疡。
【解读】
显而易见,以上描述的是一种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伤寒初起发热六天,接着四肢逆冷、大便泄泻反而有九天,今又发热三天,预知在明天半夜痊愈。全病程大约21天,分为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周6天,初期,以伤寒发热为特点,临床表现应当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第2~3周,14~15天为极期,以厥而利为特点,随着病情加重,发热更严重,因为厥与热相关,厥比恶寒更严重,所以极期的发热是高热。此期容易发生除中(肠穿孔);第三周后,缓解期,体温于数日内逐渐下降。在疾病的末期还可能出现脓肿等。这样的病程及临床表现与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是完全一致的。
典型的伤寒病自然病程为4周,可分为4期。
初期:多数病人起病隐匿、缓慢,以发热、头痛、腹部不适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伴全身不适、厌食恶心、畏寒或者轻度寒战,部分病人伴有咽峡炎(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初期体温为弛张热,以后呈梯形上升,脉搏与体温平行。腹胀、便秘多见,少数有中、轻度腹泻。
极期:病后5~7天高热持续在39~40度达2~3周,呈稽留热或者弛张热,发热与四肢发凉交替出现,病人极度衰弱、厌食(不能食),出现特殊的中毒面容,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大便次数增多可有便血(下利便脓血),腹痛与压痛以右下腹最显著,部分腹胀明显(340条病者手足逆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约1/3患者有相对缓脉(脉迟)。部分病人可见玫瑰疹,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除中)、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伤寒杆菌随血流播散可引起各种局灶性感染,如脓肿(热气有余,必发痈脓)、脑膜炎、关节炎等。
缓解期:病程第3周,病人更见虚弱,体温于数日内逐渐下降,病情开始改善,进入缓解期,但须警惕肠出血、肠穿孔。
恢复期:第4周以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
当把伤寒病与厥、热、利、便脓血、除中、喉痹等放在一起对照时不难发现,二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基本症状体征的一致性。说明中国古代已经对伤寒病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但是在《伤寒论》中没有提出治疗方法。温病学说中湿温、暑湿或者暑温,对于伤寒病及其相类似的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作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大大丰富、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
厥阴病是少阴病的进一步发展,少阴病与严重的营养不良、体质衰弱是一个证态,所以厥阴病应当是机体极度虚弱的濒危状态,这与伤寒病极期、缓解期的表现相符合。可见本条所描述的就是现代的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张仲景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记年以来,犹未十(捻),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说疫气》云:“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这种传染病大流行,很可能就是伤寒病。因为在《伤寒论》中,322条的描述的临床过程与临床表现与现代的伤寒病完全一致,但是没有记述治疗方法,说明在张仲景之前对于伤寒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才能引起大流行,造成大量死亡。伤寒与副伤寒(统称为肠热病)在我国解放前流行非常猖獗,居急性传染病之首或二、三位,往往在战争、洪涝灾害、饥荒之后发生大流行。在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已经很兴盛,对于湿温(包括伤寒病)已经有了系统的治疗方法,即使如此,在解放前仍然流行非常猖獗,居急性传染病之首或二、三位,可见在张仲景时代,其流行程度更要严重。这些特点都与张仲景、曹植的描述一致。
关于战争与伤寒病的关系,在古代欧洲希腊也有记载。公元前431年~404年希腊雅典与斯巴达两大城帮之间发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还在战争的第一阶段,雅典农村就受到斯巴达军的严重蹂躏,集中在城内的居民又遭受瘟疫,死亡极多。在周一良及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上古部分297页“据说这种瘟疫起源于上埃及的埃塞俄比亚,……这种瘟疫与其它平常疾病不同的地方是:虽然有许多死者的尸体躺在地上,没有埋葬,吃人肉的鸟兽不是不跑近尸体,就是,如果尝了尸体的肉的话,后来就因此而死亡。关于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得到证明:所有吃肉的鸟类完全绝迹;在尸体附近或其它地方,都看不见这类鸟。但是如果观察瘟疫的这种效果,狗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因为它是和人住在一切的。……他们象苍蝇一样地死亡着。垂死者的尸体互相堆积起来,半死的人在街上到处打滚,或者群集于泉水的周围,因为他们想喝水。”“在雅典所发生的瘟疫是现在已知的病症中的那一种,很难确定。格罗脱认为这是发疹伤寒。它的病症和斑疹伤寒的病症较为类似。”从以上疾病的特点来看,人、鸟类、哺乳动物同时、直接感染;发生在夏季;与水源污染有关;与战争有关。有人认为是斑疹伤寒,所以该病属于伤寒这一类疾病是可信的。但是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只在人中间传播;斑疹伤寒也只在人-虱-人之间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在冬季流行;只有非伤寒杆菌沙门氏菌才能同时感染人、鸟类和兽类,而且是不经昆虫媒介、直接从消化道传播。
伤寒病英文表述为typhoid或者typhoid  fever,中文翻译为①伤寒或者肠热病;②类似斑疹伤寒的。typhus翻译为斑疹伤寒。typhoid来源于拉丁文及希腊文,在希腊神话中是“百头怪物”,typhoon是“台风”的意思,说明了这种病的可怕、暴烈程度,与《伤寒论》序中的描述和曹植《说疫气》中的描述是一个意思。在欧洲古代,伤寒、副伤寒、非伤寒杆菌沙门氏菌病、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恙虫病等传染病,由于具有相类似的临床表现,很难把它们区分开来,从这些疾病的英文病名就可以看出来:钩端螺旋体病bilious  nostras  typhus与黄疸型回归热bilious typhoi同称为外耳氏病,因为它们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螨传斑疹伤寒miti-bornetyphus与恙虫病scrub typhus可以混称,因为它们都是立克次体致病,立克次体病除了Q热之外,其发病机理与病理基本相同,仅程度轻重不同而已。这和中国古代一样,把这一大类疾病都归于伤寒中,因为它们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在《伤寒论》中332条以及以下相关的条文中记述了伤寒病的相关分期,更能够表明332条就是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
333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词解】
彻其热;即清除其热的意思。
【解读】
本条除中证,是是由黄芩汤误治而成,但是临床上多有不经误治而出现除中者。如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久病而极度衰竭的病人,一向很少或者根本不能进食,病情也不见好转,却突然出现食欲亢奋,强求进食的反常现象,食后则病情恶化或者突然衰竭而死亡。因而除中证是濒危之先兆,极难救治,不可不慎。本条“伤寒脉迟(相对缓脉)六七日”,发生“除中”与伤寒病的极期容易发生肠穿孔肠出血,在时间上是完全一致的。
历代医家对迟脉的描述,多数均指一息三至(41~59次/分),脉律基本规整的脉象。可见于身体极度虚弱之人。此处脉迟一息三至(41~59次/分)与发热同时相见,肯定是相等缓脉。因为发热时心率加快,体温每上升一度,心率增加18次/分,所以发热时脉搏41~59次/分,一定是相对缓脉。
334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词解】
其喉为痹;咽喉红肿疼痛,闭塞不利。
【解读】
在厥热交替出现的时候,发热代表阳气来复,标志着病势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阳气来复太过,发热经久不退,则耗伤正气。如伤上焦气分,则汗出、咽痛、喉痹;如伤下焦血分,则无汗、下利脓血。这两种变证不一定同时出现,所以说“便脓血者,其喉不痹”,从文字描述上看,“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先出现,“便脓血”后出现。西医认为,咽痛、喉痹(扁桃体炎)与脓血便都是伤寒病的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扁桃体炎多见于伤寒病的初期,脓血便多见于伤寒病的极期,二者出现的先后次序中、西医的观察结果也是一致的。某些病人喉痹与脓血便也可同时发生。陈亦人、熊曼琪分别主编的伤寒论中均认为“便脓血者,其喉不痹”,也符合伤寒病的临床表现。
3
发表于 2022-4-23 06:57:25 | 只看该作者
       这几条说的是:西医的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1:20 , Processed in 0.0488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