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22|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体第一酶信号受体结合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26 17: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5-26 17:53 编辑

人体第一酶信号受体结合酶
是一种或一类在信号物质与受体结合中有生理作用的酶。
它们的功能有几种。
一     切基团离子化酶。
有将信号分子中的某个或几个基团切除变成离子的功能的酶。
二   信号分子增基团的供给酶。
为在在信号分子中加入某个或几个基团的酶,供给化学基团的酶。

三   转基团酶
有将原信号分子以外的化学基团转运到信号分子中功能的酶。
与转氨基酶相似。
四  信号分子成构象酶
有将信号分子结合键激活或产生必要构象的酶。
五信号连接酶
在信号物质与受体结合反应中,信号物质与新的离子基团结合中,对它们之间有连接作用酶。

这类酶肯定存在于信号受体结合反应中的,如果没有它们的功能作用,信号物质不能与受体结合启动胞内的级联反应的。
或生物化学反应及相应的很多生理功能的实现。
但是这类的酶的存在形式还没有确定。
可以是经典的蛋白质形式的酶,在胞外膜表面分布。
也可以是游离形式的在胞膜外的分布,当然这只能是以流体形式存在了。
或者是流体的酶,却不能是蛋白质固体形式的酶了。
只有是合理的才能确定是何形式存在的酶。
因为在生理信号系统的信号与受体结合的反应数是非常多的。
这类酶的存在数也应是很多的。
并且如果结合酶是流体的,由于流体的特殊物理性质,这些酶相互之间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作用存在。
就是某一信号结合联级反应中的酶密度如果变化了,就能对各联级系的酶的密度在没有实际的生理或病理反应中也能产生影响作用。
当然首先是各联级系的结合酶密度的变化。
这将有助于说明症状与各种非生理反应是如何建立起联系作用的。
而一般来讲,这些联系并不是生理学已知的相关联系,也不是病理学一般的应有的联系。
如消化方面的减弱表现,一般的生理及非生理反应,如炎症的生理免疫部分和非生理的免疫方面应是不可能相互间建立影响联系的。
应是相互间没有作用关系存在的。
但是如果结合酶是流体的,在酶的存在方面,它们之间产生联系,主要是在非生理反应方面,就有了联系产生的基础了。
就是如果某一方的酶密度增加或减少,也会影响其它联级系的酶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了。
但是如果结合酶是蛋白质形式的,各联级系之间就必定不会有这种酶的直接的影响联系作用了。
更不会在病理方面有什么联系作用存在了。
消化功能变化根本就不会影响炎症反应的形成。
(但是用中药治症状,如治少食少力的中药,却可以治愈很多种的疾病如炎症,却是有很多实例的。
当然对于中国人的古代治病技术及中药应用不了解的人,那些中国人以外的其它国的医学研究病理学研究专业的人,他们是不会知道这些联系作用的存在。
也不可有这方面的研究的。
虽然有些人也应用了中国古代治病技术及中药,却也很少有清楚的知道症状与其它级的非生理反应关系的存在。
更不用说开始开展这种研究了。
实际因为病理学在信号联级反应方面的还非常有限的研究发现,要将各病理信号后级反应与第一级症状反应相联系了是非常困难的。
原因在于,各后级的非生理性信号物质的形式究竟都是什么,是在那一级的作用,病理学研究的非常有限,或是无知的程度,非生理信号第一级,症状级与它们要建立反应联系也就非常困难了。)
或者炎症根本也不会产生的,只有正常免疫联级反应可以存在,不会有各种形式的炎症形成。
这对于病理学研究应是一种很新奇或奇怪的发现。
免疫学还很难理解或真正清楚,这种论述原因及重要价值是什么。

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18:04:39 | 只看该作者
经络气是流体的信号受体结合酶
3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2:59:05 | 只看该作者
一氧化氮的作用:

氮氧化合物,化学式NO, 相对分子质量30.01,氮的化合价为+2。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由于一氧化氮带有自由基,这使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当它与氧气反应后,可形成具有腐蚀性的气体--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研究简史1980年,一位科学家完成一个精巧设计的实验,并据此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不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但对于一氧化氮来说却是个转折点,虽然这一年科学界并不知道那种特别的物质就是一氧化氮。

这位美国药理学家的名字叫做罗伯特·F。佛契哥特,他在著名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乙酰胆碱(ACh)的舒张血管作用依赖于血管内皮释放的某种可扩散物质。随后他们又发现缓激肽(BK)等多种物质扩张血管的作用也是遵循类似的机理,并将该物质命名为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

佛契哥特发现有一种物质可以舒张血管,这并不是他的独到之处,早在19世纪70年代,人们就发现有机硝酸酯对缺血性心脏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当时并不了解其作用机理。19世纪末,在诺贝尔以研制高性能炸药(TNT)闻名和发迹的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硝酸甘油(GTN)竟是高性能炸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人们对此困惑不已。

既然这种舒张血管的发现并不特别,那么佛契哥特的论文为什么会引起科学界的关注呢?原因就在于他用精巧设计的实验证明了这种物质的存在。

表面上看来,佛契哥特的研究与一氧化氮并无直接关联,而是关于乙酰胆碱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1953年他发表了首篇关于乙酰胆碱和组胺致兔离体血管条收缩的论文,这与当时公认的对整体动物静注乙酰胆碱或组胺会引起血管舒张的观点恰恰相反。但他坚持自己的实验重复性良好,且观察无误,并在1955年发表的《血管平滑肌药理学》综述中提出假设,认为犹如肾上腺素能有α和β两种受体,血管平滑肌上也同时含有运动性和抑制性两种胆碱能受体--现在看来这一结论是错误的,然而在当时这一观点一直被当做权威而被认可。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刺激内皮细胞可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这次似乎是单刀直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血管内皮细胞受刺激后会释放某种物质,该种物质扩散至平滑肌并导致其收缩。佛契哥特像是受到某种特殊的启示,他回忆道:"那天早晨我刚醒来,一个漂亮的实验设计突然闯入我的脑海。于是我来到实验室,立即按照这一方案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被撰写成论文发表于1980年的《自然》杂志上,论文的名字是《内皮细胞是乙酰胆碱诱发动脉平滑肌舒张的必需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然》杂志上的这篇文章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内皮舒张因子,直到1982年,他们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关于缓激肽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的论文中,才正式提出内皮舒张因子这一名词。

这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吸引了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伊格纳罗(LouisJ.Ignarro)教授在内的许多科学工作者从事有关内皮舒张因子的研究。内皮舒张因子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能被血红蛋白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灭活。长期研究亚硝基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的伊格纳罗与佛契哥特合作,针对内皮舒张因子的药理作用以及化学本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内皮舒张因子与一氧化氮及许多亚硝基化合物一样能够激活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GuanylateCyclase,sGC),一氧化氮主要通过环磷鸟苷(cGMP)途径扩张血管。

穆拉德博士的发现[size=10.9091px][1]

20世纪50年代,环磷鸟苷作为一种天然产物标志在尿中发现,相关酶类包括作用于环磷鸟苷的合成的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Cyclase,GC)、水解环磷鸟苷的磷酸二酯酶和选择性地被环磷鸟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穆拉德博士于1970年结束了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训练后,决定将更多的研究精力从环化腺核苷一磷酸(cAMP)转移到环磷鸟苷,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激素类配基如何与它们的受体结合来调控鸟苷酸环化酶?第二,其分子偶合事件是什么?对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偶联的了解,有助于使用制剂或药物来增强或抑制激素在某些临床疾病中的影响。

在得州大学医学院,多年来一直独立从事硝酸甘油扩张血管作用研究的药理学家穆拉德博士早在1977年就发现硝基酯类药物及外源性一氧化氮均可使环磷鸟苷的含量增高,他们甚至提出硝基酯类药物可能是通过形成一氧化氮或某种活性物质来增加细胞内环磷鸟苷的含量,进而使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至此,众多研究汇聚到一个焦点--硝基类活性物质。

早在20世纪70年代,穆拉德博士与合作者就系统地研究了硝酸甘油及其他具有增强血管活性的作用的有机硝基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发现这些化合物都能使组织内环鸟苷酸、环化腺核苷一磷酸等第二信使的浓度升高。这类化合物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可以在体内代谢产生一氧化氮。1977年,穆拉德博士发现硝酸甘油等必须代谢为一氧化氮才能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由此他认为一氧化氮可能是一种对血液流通具有调节作用的信使分子,但当时这一推断还缺少实验证据。

穆拉德博士在前期工作中发现,在不同组织匀浆中(包括高速离心上清液和匀浆颗粒部分)都能检测到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但在这两种组织制备中,酶活性的动力学特征是不同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匀浆颗粒部分对基质三磷酸鸟苷(GTP)就活性呈现协同催化动力学,而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被证实为典型的米曼氏动力学,这个发现提示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代表一个三磷酸鸟苷的催化位点。尽管推测鸟苷酸环化酶有不同的亚型,但由于粗制备物也含有竞争底物或产物的核苷酸酶、磷酸酶和磷酸二酯酶而无法剔除不可靠的虚假数据,穆拉德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纯化、验证、克隆、表达和再验证这个酶,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实验,穆拉德博士发现某些物质包括叠氮钠、亚硝酸盐和羟胺,能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在不同组织包括气管平滑肌制备物中,叠氮钠、亚硝酸盐和羟胺也能提高环磷鸟苷的水平。这些环磷鸟苷水平的提高与平滑肌舒张有关,显示为直线的剂量应答关系。硝酸甘油,一种从18世纪70年代起应用于临床心绞痛的药物,也可活化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在不同的组织包括气管平滑肌中提高环磷鸟苷的水平,引起平滑肌舒张。

穆拉德博士称这些不断增长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名单中气管、肠胃和血管平滑肌的弛缓剂为"硝基血管舒张剂",确信它们能被转化为一氧化氮,因为用化学法产生的一氧化氮能激活所有测试中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制备物。这些一氧化氮前药物质的作用机制因此确定。

穆拉德博士提出了一氧化氮能起到调控激素和药物的细胞内信使的作用的假说,即一个自由基激活一个酶,且这个自由基是一个内源信使分子。由于被纯化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发生在纳摩尔浓度下,并且由于一氧化氮及其氧化产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法不敏感,在一氧化氮分析测定的新技术发展后的七八年,这个当年遭到学术界怀疑的假说才被决定性地证实和接受。

穆拉德博士表示,人体内的一氧化氮有两个来源:一为非酶生,来自体表或者摄入的无机氮的化学降解与转化;一为酶生,由一氧化氮合酶催化L-精氨酸脱胍基所产生。非酶生性的一氧化氮,大部分来自硝基血管舒张剂家族,包括硝普盐、有机或无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亚硝胺、氮芥、联氨等。比如有名的硝酸甘油和硝普钠的扩张血管、治疗心脏病的功能都是通过非酶生性产生的一氧化氮起作用的。酶生性的一氧化氮,来自于一氧化氮的前体物质,例如精氨酸。摄入人体的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在体内通过酶生性产生一氧化氮并发挥其生理功能。

酶生性一氧化氮产生机理(L-精氨酸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下生成L-瓜氨酸并释放一氧化氮)

穆拉德博士的研究集中于由非酶生性产生的一氧化氮的化合物对于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这不仅阐明了一氧化氮在体内扩张血管的作用机制,而且也为新型的药物和化妆品研发开辟了道路。穆拉德博士所参与的生物科技公司所应用的技术是一种能够产生一氧化氮的组合,分别为氮剂和酸剂,其中氮剂为亚硝酸盐或富含亚硝酸盐的植物提取物,酸剂为维生素C、柠檬酸等足够强度的有机或者无机酸。使用时,先清洁皮肤,涂抹适量的氮剂化妆品,再涂抹酸剂化妆品,两者缓慢反应释放出一氧化氮,渗入皮肤,提高毛细血管血流量,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改善肤质。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世纪末,德国学者格里斯(Griess)就研究和发表了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但当时对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并不了解。由于亚硝酸盐是一氧化氮在水溶液中进行氧化代谢的终产物而相对稳定,改良后的格里斯法至今仍是实验室间接检测一氧化氮含量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size=10.9091px][1]

一氧化氮与核酸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建立了"传递生命信息3个信使"的学说,即生命体的各种活动都是在3个信使体系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主要体现者,但不是生命本身。生命的本质是这些生物大分子之间,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而有序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是信息传递研究的基本任务。

生命信息传递的真谛,就是细胞间通讯的细胞外第一信使以及外界环境因子作用与细胞表面或胞内受体后,通过跨膜传递形成胞内第二信使的级联传递,以及其后的核内第三信使诱导基因表达和引起生理反应的过程。生命信息传递在应答环境刺激和调节基因表达、生理反应的同时,不仅维持着细胞正常代谢,而且最终决定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的基本现象。

传递生命信息3个信使

第一信使是指各种细胞外信息分子,又称细胞间信号分子即细胞因子,诸如内分泌激素,前列腺素,气体信号分子(NO)以及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细胞因子。这些生物活性分子由体内各种不同的细胞产生后,能够通过血液、淋巴液、各种体液等不同途径,作用到细胞膜表面,引起细胞内的特定反映。

第二信使是指细胞外第一信使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通过信息跨膜传递机制激活的受体,刺激细胞膜内特定的效应酶或离子道,而在胞浆内产生的信使物质。这种胞内信息分子起到将胞外信息传导、放大、变为细胞内可以识别的信息作用。

第三信使又称DNA结合蛋白,是指负责细胞核内核外信息传递的物质,能调节基因的转录水平,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这些蛋白质是在细胞胞质内合成后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信使作用,因而称这类核蛋白为"核内第三信使"。

所以核酸是细胞内的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NO属于细胞间的通讯物质,没有NO,再多的细胞无法协同工作,相互发挥作用,生命信息传递不出去毫无意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承担人体新陈代谢的任务。


4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3:28:47 | 只看该作者
穆拉德博士提出了一氧化氮能起到调控激素和药物的细胞内信使的作用的假说,即一个自由基激活一个酶,且这个自由基是一个内源信使分子。由于被纯化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发生在纳摩尔浓度下,并且由于一氧化氮及其氧化产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法不敏感,在一氧化氮分析测定的新技术发展后的七八年,这个当年遭到学术界怀疑的假说才被决定性地证实和接受。
5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3:3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2-24 13:41 编辑

一氧化氮是流体,气体的信号物质
6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3:3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2-19 13:41 编辑

信号受体结合酶是流体,气体的酶,不是直接的信号物质,受体结合酶不是生理信号物质,一氧化氮是流体,气体的生理信号物质

点评

人体通过经络协调和指挥各脏腑器官的活动,这种信号很能量的传递,中医为之“经气”。那么具体到现代生理学,那么这些“气”又是什么呢?  发表于 2019-2-24 14:5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3:43:07 | 只看该作者
螺旋菌,又称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旋菌。 幽门螺旋菌简称HP(Helicobocton Pyloni),此种菌类是由瑞典学者首先从人胃粘膜 [1]  标本培养中发现的,也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题。
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3:43:26 | 只看该作者
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在胃黏膜 [2]  上发现的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生长在微氧环境,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有光滑的细胞壁及1-5根鞭毛,后者套入鞘内且末端呈球状。
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3:44:31 | 只看该作者
胃幽门螺旋杆菌   讨论1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 [1]  ,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胃 [2]  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 [2]  病的不良后果是胃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3:45:15 | 只看该作者

发现故事

   


初次描述

因为胃液的强酸性,幽门螺杆菌 [3]  很聪明的利用它的螺旋状结构,钻透胃黏膜 [4]  表面的黏液,寄生在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对中性的环境中。正是因为胃液的强酸性,早期人们都认为没有细菌能在极酸的胃液 [5]  中生存。一直以来,都认为胃炎胃溃疡是因为压力或者辛辣食物。

直到1875年,德国的解剖学家发现了胃黏膜有螺旋样细菌存在,他们试图分离培养这种细菌,可惜没能体外培养成功,慢慢的就被人们淡忘了。

1893年,意大利的Giulio Bizzozero博士也观察到胃黏膜表面有一种螺旋状的细菌存在,可惜,他没有更进一步研究它。

1899年,波兰的Walery Jaworski从灌胃液中发现了螺旋状细菌,他称之为小皱弧菌。他猜测这个细菌可能是胃炎的致病因。这是世界第一个提出此学说的人。此说甚至被收进当时的胃病手册。遗憾的是,他是用波兰语发表的文章,没引起足够重视。

20世纪的早期,陆陆续续,世界各地的医生或学者都发现了胃黏膜表面的这个螺旋状的细菌。但是1954年,美国的PALMER博士检查了1180个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后,没有发现可靠证据显示这种细菌的存在。这篇文章发表在著名的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给幽门螺杆菌泼了当头一瓢冷水。

1975年STEER博士发表在临床病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第一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胃黏膜中的这种螺旋状细菌的存在。再次将幽门螺杆菌热炒了起来。

   


马歇尔的发现

直到1979年,澳大利亚42岁的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在病理标本中看到了这个细菌,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1年,他邀请当年只有30岁的年轻的澳大利亚内科医生Barry Marshall合作。

Warren给了Marshall大约20个胃病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显示都有一种螺旋状细菌存在。其中有一位就是Marshall的病人。这位病人之前抱怨胃部不适,常规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病变,所以Marshall将这个女患者送到了精神科医生那里,给她抗抑郁剂治疗。当Marshall看到这个报告后,意识到有什么东西是不对的。

他给其中一位80岁的老胃病患者抗菌素治疗。两周后,这个老病号欢喜的来告诉他,他再也没有感觉胃痛了。

Marshall受到极大鼓舞。开始投入大量时间,分离这个螺旋状细菌,试图体外培养以证实它的存在和致病可能。可惜,屡试无果。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幽门螺杆菌不同。那时候,他们常规只培养两天,两天后如果没有看见细菌,就果断抛弃了。

1982年的东圣节,他俩又再次尝试,将含有细菌培养液的培养皿中放在培养箱中,就回家度假了。也许是节日的气氛过于热烈,或者是他们本不抱希望。欢快的节日让他们忘了实验室中还有细菌在培养。5天后的周二,Marshall接到实验室助手兴奋的电话,要他速来实验室。他们终于培养成功了。

培养成功的Marshall和Warren欣喜异常,开始到处参加学会介绍他们的新发现。试图告诉医学界胃溃疡甚至胃癌可能是这种细菌引起的,根治细菌是治疗胃炎胃溃疡的有效手段。

Marshall去了皇家澳大利亚医师协会年会,发表他们的这一重大发现。然而,遭到的却是大多数医生的呲之以鼻,被认为太荒谬了。那时的医生普遍认为胃病是压力或者辛辣引起的。没有人相信胃病会是细菌造成的。

他们没有气馁,给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写信阐述他们的观点。可惜,换来的还是被无视。

然而,临床上观察到越来越多的病例,让他们深信自己的结论。可惜,两个医生,没有足够的经费进一步研究下去。Marshall开始到处写信求助。这一撼动传统药物公司治疗方式的提议没有意外地遭到了大多数药物公司的无视或者嘲笑。

最终,他俩得到了一家小药物公司赞助,开始做一些小型的临床试验。用抗菌素治疗后的患者疗效显著,与之前的抑酸剂不可同日而语。

1983年,Marshall拿着他的结果来到了布鲁塞尔的国际微生物学会发表。

参会的微生物学家们被深深震撼了。

回来后,他俩再次给柳叶刀写了一篇完整的论文。不出意外,被断然拒绝了。

之后,苦闷的Marshall到处参加学会,演讲自己的发现和观点。然而,抑酸剂当时是一个3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他所到之处,满是嘲讽和拒绝。

他俩于是试图在动物 [2]  身上再现感染造成的胃炎模型。可惜,又是屡试屡败。

1984年,Marshall和Warren在柳叶刀发表了那篇石破天惊的论文“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部发现的不明弯曲杆菌”。

同年,Marshall又一次参加学会,发表幽门螺杆菌学说。午餐时间,他听到周围一群各国消化科医生均嘲笑讽刺,说一个澳大利亚医生荒谬的认为有细菌可以在胃液存活且导致胃溃疡,真可笑。

Marshall一怒之下,回到澳洲,拿起一大杯含大量幽螺菌的培养液就喝。几天后,他开始腹痛呕吐。5天后,他清晨被痛醒。10天后胃镜证实了胃炎和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他此时才告诉他被吓坏了的妻子,他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

1985年,他俩将这一勇敢行为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杂志上。不可思议的是,仍然没有得到应得的重视。这篇文章沉默了近10年。

在这沉默的十年间,Marshall于1986年移民到了美国。美国媒体,如读者文摘,开始以“豚鼠医生用自己做实验,治愈了溃疡“做题目开始报道。Marshall的知名度开始上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989年,这个细菌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

终于,NIH和美国FDA开始接受并宣传这种新的观点。

到了1993至1996年间,全美的医学界开始转变观念。

Marshall和Warren的名字开始见诸世界媒体。

1994年,美国NIH发表了新的指南,承认大多数再发性消化性溃疡可能因幽门螺杆菌所致,建议使用抗菌素治疗。

2005年,Marshall和Warren因为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Marshall可称得上有大智慧大勇气。他的坚持和勇气,造福了之后的千千万万胃病患者。

   


特性

幽门螺旋杆菌寄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临床过程慢性咽炎患者295例和正常对照30例,采用咽拭子均匀涂片,超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放大20 000倍,根据观察需要选择暗视野相差视野进行活体观察,由一名专业人员进行结果判定。卡方检验评价两组HP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慢性咽炎患者中229例咽部分泌物中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77.63%,229/295),66例未发现HP(22.37%,66/295);正常对照组中,30例咽部分泌物中2例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6.67%,2/30),其余28例(93.33%,28/30)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经卡方检验χ2=6.670,P〈0.05。结论幽门螺旋菌可能是慢性咽炎患者咽部一种被忽视的致病菌,超高倍显微镜有可能成为筛查咽部分泌物中幽门螺旋菌的一种新方法。

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过程是这样的:幽门螺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专家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病是后天 [2]  传染的,这一点已是各国学者的共识。其传播方式还不十分明确,但最可能的途径是口-口、粪-口、宠-人、传播,已有以下实验可以证明:1.利用PCR从唾液、牙斑和粪便中检出幽门螺旋杆菌的DNA;2.从牙斑和粪便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3.从同一居住地 [1]  的排泄物中分离出相同的幽门螺旋杆菌菌株。

   


感染分布

幽门螺旋杆菌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说是成年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总的趋势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发展中国家约为80%,发达国家约为40%,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国的感染年龄早于发达国家20年左右,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另外,我国北方地区的感染率高于南方地区。

同其它消化道传染病一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预防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如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食尤其是进食生冷食品要讲究卫生,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选择,尽量避免使用公用碗筷,并经常使用类似80K-1U的可高温杀死餐具上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消毒柜去消毒碗筷餐具。除此外老少应注意卫生安全,不随意以口喂食,南北之间的餐具是否消毒问题等。家里有幽门螺旋杆菌病患者时应该暂时采取分餐,直至完全治愈。

1999年俄莫斯科市《CMB3》兽医中心学者萨多夫尼科娃等研究了犬 [2]  胃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及其同胃炎发生的关系,按2016年南京市 [1]  犬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防治效果的研究,八成的狗有幽门螺杆菌,痤疮、酒槽鼻 [6]  也可能是狗舔脸传染的幽门螺杆菌诱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2:41 , Processed in 0.0553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