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19 13:45 编辑
(3)系统神经生物学方面:是以功能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经络对人体各系统的调节机制,这是阐明针灸作用原理的必由之路,这方面研究将有效地指导针灸临床,提高疗效。目前诸多针灸临床工作者,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4)发育神经生物学方面:是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探讨经络结构细胞间的识别与基因表达,经络通路的寻找与建立等问题。有研究者建议,根据针灸经络理论,可以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不同穴位,不同刺激方法、频率和强度,导致有关组织基因转录的差异,以及时段的变化和因果关系;观察在治疗不同疾病和相应证方面的具体途径,将极大地增强对针灸经络现象认识的深化,丰富人类对生命学科的认识。
(5)行为神经生物学方面:是在活着的完整动物上,应用行为学或心理学方法研究神经系统、经络系统与情感、学习记忆、睡眠等生物钟现象,并探索机体如何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等问题。
注:此文引自互联网,未署名作者,若有碍版权,深表歉意。
三,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目前的经络假说(Meridian hypothesis)大体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②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但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③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巳知结构,也包括末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这些假说有的是通过临床观察或实验论证提出来的;有的则是遡本求源,考证前人关于经络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之后,参照现代生命科学理论而提出来的;还有的则是根据现代科学中的有关成果与经络现象的相似性而进行的推理。这些假说虽然都还不能对经络现象和针灸作用的种种规律作出十分圆满的解释,但毕竟是某一时期对经络这种复杂生命现象的一种认识,可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经络的实质。围绕经络实质的实验研究所提出的各种假说很多,就其主要者归纳如下:
一、 二重反射假说
现代生理学认为,人和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而实现的,但器官功能的神经调节可通过两种形式来完成。其一,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长反射;其二,是通过位于器官局部神经丛而实现的短反射。消化系统功能活动的调节可以作为说明这两种反射的典型代表,其他器官也有类似的机制。基于这些生理学中巳知的事实和国内对经络现象研究的结果,汪桐于1977年提出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二重反射假说的基本观点是:①经络循行线上的组织存在着相对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其分布可能有特殊的构型:②经络循行线上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血管周围有相对丰富的神经丝(网),主要由交感肾上腺能、胆碱能纤维和传人神经所组成,这些游离的神经末梢可以相互发生影响;③针刺时,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即可成为引起另一个短反射的动因。如此相继触发,向一定方向推进,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④在一系列局部短反射相继激发的过程中,每一个反射环节所引起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进人中枢,升为意识。这些局部短反射的代表区在大脑皮质上相互接通,就形成了经络在大脑皮质上的投影图;⑤在经络循经行线上,以神经和血管为基础的局部短反射效应可以认为是一种比较古老、比较低级的外周整合系统,是进化过程中比较原始的功能。作者认为,以二重反射假说,可比较完整地解释针刺穴位时出现的反射效应和各种循经现象。上述假说能否成立,首先必须证明外周神经末梢之间确有传递兴奋的可能性。1950年,Habgood曾经报道,在带有两根神经支配的蛙皮肤分离标本上,刺激其中一根神经的断端,即能导致另一根神经的放电。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之间也可形成突触联系。汪桐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观察,分离大白鼠的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并切断两者与中枢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电刺激腓浅神经外周端,在腓深神经干上引导动作电位,其出现率仅为 7.14%;刺激腓深神经外周端,在腓浅神经干上完全记录不到动作电位。然而,如果电针“足三里”穴30分钟后,再进行同样的观察,则电刺激腓浅神经有44.44%的大鼠在腓深神经上可引导出动作电位。同样,刺激腓深神经,也可在39.29%的大鼠腓浅神经上引导出动作电位。上述结果与电针“足三里”穴诱导之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05)。如果同时刺激同侧下肢交感神经干的外周端,则动作电位出现的阳性率显著降低。上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验证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
二、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
在针刺时循经出现的红线、皮丘带等经络现象与皮肤三联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张保真在1980年提出了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希望从组织生理学的角度对循经皮肤反应等经络现象的产生机制和经络的组织结构基础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个假说与二重反射假说有类似之处,但其构思较前者更为具体。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向中传导至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此分支终末处释放出扩血管的或其它的效应物质,使皮肤的小动脉扩张、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并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迸人活跃状态。小动脉扩张形成潮红,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形成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反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分和含量。这些中间物质能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传递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它们包括从上一轴索终末放出的递质,存在于微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或电解质,也包括构成荷电基质的大分子物质。主要由于中间物质导电能力的增强,激动皮肤中按经络路线特定排列、与上一神经元末梢重叠分布的下一个神经元轴索终末产生兴奋,促使下一神经元进行轴索反射。反射的结果同样形成相应区域的潮红或风团,同样增强中间物质的导电能力。如此一个接一个地传下去的潮红或风团就从局部延伸成为跨过若干个皮节的红线或(和)皮丘带。轴索反射直接与潮红、间接与风团的固定关系业经20世纪许多研究者所证实,已成定论。在掌握了潮红、风团的发生机制和面对红线、皮丘带等循经现象的情况下,势必导致在两个相邻的感觉神经元外周轴索终末之间,可能有了信息传递这一无可避免的设想。"联动"假说的一个特点就是为满足这一信息传递提出的“突触样接头”,它包括构成接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索终末和介于其间的中间物质。迄今为止,形态学中尚未证实在皮肤内两个感觉末梢间存在的突触关系,而突触样接头虽无化学性突触或电突触的一般构造,却能起到突触样的作用,只要有了这类能传递信息的单位结构存在,轴索反射之间的联动才有可能。张保真等发现在人体的足阴明胃经经线上的皮肤中确实存在有两种不同的神经肥大细胞连接。其中一种联动为传出性神经肥大细胞联动,称之为A连接。此种连接,物化地建立在轴突终末和肥大细胞之间,而不是轴突在其行程中与肥大细胞单纯的紧密连接。参与连接的轴突终末有薛旺细胞相伴与被覆,终末内有囊泡、线粒体、神经丝和复合小体等内容物,肥大细胞表面的皱褶也可参与连接的形成。这种连接可能与轴突反射时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出分支有联系,与肥大细胞形成连接的轴突终末似属C类纤维。另一种连接可称之为B型连接,在构造上与A型连接有很大的不同。它的轴突终末不膨大,也不含任何巳知的细胞器,突进与偃卧在肥大细胞体的凹窝中。从其结构特点看,这种连接可能是属于传入性的。在小鼠的皮肤中同样也可以观察到神经肥大细胞连接。以上研究结果为"轴联说"提供了一些实验基础。
(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