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成为一名纯正的好中医,你必须做到这几点
原创 2016-04-28 李佃贵 中国中医药报
• 要想真正发展中医,首先要传承,传承中医相关的哲学体系及思维模式,不要被西化
•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多学科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上对中医理论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研究,弥补中医理论在微观研究的不足
• 用西医的评价标准去“修正”中医,违背了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原理。将中医作为西医“附属品”的做法,若长期下去,很不利于中医的发展
李佃贵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炎黄子孙的延年益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医药学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基础,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医药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家给予崇高荣誉和大力扶持,有着从未有过的“高规格”“大场面”“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等诱人前景;另一面,则是残酷而严峻的现实,在国内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笔者认为,发展中医事业,必须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向培养一名当代纯正的好中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钻研经典是基础
真正参透中医,必须夯实基础,领悟中医的内涵
中医类院校学生,开学第一课就被老师告知:要想学好中医必须熟读经典。
广义的经典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及古籍。古人在没有任何西医手段的情况下,通过中草药、针灸等中医方式临床实践,总结出了非常珍贵的诊治经验。
然而,在很多中医药大学课程中,经典成为了选修课,渐渐被中医学生遗忘。
“读经典,做临床”,“没有中医经典的指导,中医事业就犹如轮船损坏了发动机,根本谈不上现在和未来,更谈不上中医事业的‘扬帆远航’!”要想真正地参透中医,必须夯实基础,领悟中医的内涵。
二、学习理论应自信
中医从整体分析问题,针对个体解决问题,体现了中医的科学性
现在普遍存在着一种说法“西医使人明明白白地死去,中医使人稀里糊涂地活着”,我并不认同这种对中医的评价。
古代哲学思想贯穿了中医学理论,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等思想理念无不体现于其中。人、社会、自然界、宇宙是一个整体,人是个体,然而人生病,并不是单纯某一器官、某一部位发病,必有其根源,必有其连带。
中医从始至今都是从整体分析问题,然后针对个体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科学性。
学习中医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因为中医是正确的,它顺应宇宙、自然界、社会、人整体的变化,是在变化中看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也是在变化中解决问题的。
三、传承学术不走样
每位徒弟都要深入学习老师的思想理念,从而传承中医
在如今西医技术蓬勃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吸纳了西医元素,开设了人体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生化学、微生物学等等课程,对文、史、哲、地理等科目并不重视,基本上是“入门不考,进校不学,感情不深,思维不和”。
许多毕业生面对中医所依赖的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和中医思维方法时,也时常感到困惑迷茫。
要想真正发展中医,首先要传承,传承中医相关的哲学体系及思维模式,不要被西化。“师带徒”是当下倡导的传承方式,每位徒弟都要深入学习老师的思想理念,从而传承中医。
四、继承精思要创新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有发展才不会被淹没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在首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强调: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整合重大研究项目,坚持中医原创思维,充分学习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方法,力争在中医药理论、方法学、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和疗效提高。
在坚持中医学理论体系独立发展、重点突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多学科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上对中医理论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研究,弥补中医理论在微观研究的不足,以促进中医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及其与当代医学的有机融合。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有发展才不会被淹没。在寻求创新的道路上,应抓住几个原则:不能用“中医研究”取代“研究中医”的原则;不能用消除病因疗法取代辨证论治的原则;不能用对抗疗法取代调动疗法的原则;不能讲“治病”为主的方法取代“治病人”为主的原则;不能将“治已病”为主的方法取代“治未病”为主的原则;不能用逻辑思维方法取代形象思维方法的原则;不能将疾病医学取代健康医学的原则;不能将物质科学取代生命科学的原则;不能将共性为主的方法取代个性差异的原则。
五、坚持临床是关键
在临床中领悟中医,在临床中传承中医,在临床中创新中医
中医千百年一直重视临床诊治、重实用,所以积累的实用经验是丰富而肯定的,临床实用经验,凡中药、针灸、按摩、刮痧等疗法都有确实效验。然不乐观地讲,当下是一个重视学历、论文的时代,你的学历高、发表的论文多你就有资格去评职称、去宣传自己,往往把做临床抛到脑后,完全丧失了一名中医的医德。因此,学生不单要学习经典,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还要充分继承传统中医临床精华,在临床中领悟中医,在临床中传承中医,在临床中创新中医。
六、拜读名师靠敏悟
“悟”要靠心,深入学习体会中医之奥秘
悟者,吾之心也!
悟性是指对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主要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悟是一种天性,每个人的悟性是不一样的。要学习中医,学好中医,“悟性”是非常重要的,悟书中之道,悟病中谜,悟中医之深义,解患者之苦楚。
“悟”要靠心,深入学习体会中医之奥秘。当悟出了中医之道,我们就会更好地将中医运用于临床,发扬中医。
七、中西医结合应时代
将现代医学技术纳入到中医四诊,扩大四诊范围
与西医不同,中医有着自己的医学体系,是独立于西医之外的医学科学。
但一直以来,很多人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去“改造”中医,用西医的评价标准去“修正”中医,违背了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原理。这种将中医作为西医“附属品”的做法,若长期进行下去,很不利于中医的发展。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四诊合参”,要合理地去运用西医检查技术,用它们来帮助中医进行诊治疾病。
比如胃病,需要胃镜检查才能够诊断清晰,这其实可以归属于中医的“望诊”,再比如心脏不适,需要心电图诊断,这又可以归于“切诊”,我们应该以西医为用,将现代医学技术纳入到中医四诊,扩大四诊范围。
八、服务病人讲精诚
精诚合一,既要医术精湛,又要医德高尚,两者缺一不可
精通医理是实现仁术的前提条件。要坚持“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治学精神,刻苦钻研,精勤不倦,力求达到“救民济世”的终极目标。
早在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精诚合一,既要医术精湛,又要医德高尚,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医术精湛才能挽救患者于危难之中,才能辨别真伪,去粗取精,解决疑难杂症,创造医学奇迹;同时只有医德高尚,才能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得失,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勇于承担责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1世纪,是中医的世纪,中医在东西方医学文化碰撞中显示了自身灵采,自身的优势。
面对新形势,只有保留“大医精诚”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由岐黄子弟薪火相传、世代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应对新的挑战,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好中医,才能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和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