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傅青主妇科五带症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8 20: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傅青主妇科五带症方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山西太原人。博通经史子集,尤精医学、医术。在医理上注重气血,主张攻补兼施;在临床上,长于妇科、内杂病,并重视民间单方、验方,治病不拘学派,用药不依方书,应手辄效,名重一时。又因傅青主为道教龙门派第六代“真”字辈,其武学与医学中很自然地渗入了道家理论与道教医学理论。傅青主精文通武,武医养生之道备受后世医家所重视,其妇科更是女科书中之佳作。今就傅青主女科中五带症整理成文,以使青主医学福泽万方。
    一、白带症
    傅青主曰:妇人有经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方用完带汤。
    炒山药、土白术各30克,野党参10克,酒白芍15克,酒车前子、炒苍术各9克,陈皮、柴胡、黑芥穗各2克,甘草3克。
    白带须用完带煎,山药白芍与车前。
    二术荆芥参草陈,脾虚肝郁白带灵。
    临床加减法
    1、遇劳则带量甚者,加重党参之量,并加黄芪30克,大补脾气之虚。
    2、腰困较甚者,加续断15克,狗脊10克,壮腰益肾。
    3、小腹畏寒下坠者,加乌药6克,枸杞15克,理气固精。
    4、小腹疼痛者,加艾叶3克,香附6克,以理气治痛。
    5、足肿者,加茯苓20克,除湿消肿。
    6、纳差者,加砂仁、焦三仙各6克,以醒脾助化。
    7、原方中加入生龙牡各15克,以固摄止带。
    二、黄带症
    傅青主曰: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方用易黄汤。
    炒山药、炒芡实各30克,盐黄柏6克,酒车前子3克,白果仁10枚(捣碎)。
    任脉湿热易黄汤,山药芡实大量炒。
    引入任脉加白果,盐柏酒车白果捣。
    临床加减法:
    1、黄带清稀量多,加入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以固涩并止带。
    2、黄带粘稠,味臭有热者,加茵陈,炒栀子,利湿清热。
    3、腰困较甚者,可加菟丝子、续断,以壮腰益肾。
    4、若见阴虚内热,任脉不固而带脉失约所致带下色淡黄者,多为年老妇人患阴道炎者,此时应以知柏地黄汤加减为佳。
    5、临床若遇湿热毒盛,带下黄稠,或黄绿如脓,或夹血液,且味腥秽,亦可采用银翘蒲鳖丸加减,亦可加墓头回一药。
    六味地黄丸、银翘蒲鳖丸,医方书均有。
    三、青带症
    傅青主曰: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甚则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所谓青带也。方用加减逍遥散。
    茯苓、酒白芍、甘草各15克,柴胡3克,茵陈9克,陈皮3克,炒栀子9克。
    带下色青肝郁滞,逍遥去归加茵栀。
    舒肝清热并利湿,陈皮健胃带自愈。
    临床加减法:
    1、带下青色量多,加生龙骨、生牡蛎、续断,以固摄止带。
    2、带下青绿似脓,加椿根皮、盐黄柏、龙胆草,以清热利湿,化腐去脓。
    3、胸胁烦闷,纳差口苦者,可酌加竹茹、瓜蒌,以理气除湿热。
    4、小便黄浊者,可加通草、竹叶,以清利膀胱之湿滞。
    5、伴有阴部瘙痒者,可以百部、苦参、黄柏水煎,先薰后洗,以清热杀虫止痒。
    亦可用涂药:枯矾、儿茶各6克,雄黄9克、冰片3克、黄柏6克,共研细面,徐徐涂于患处,能起到杀菌、止痒、生肌之效。
    四、赤带症
    傅青主曰:妇人有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漓不断,所谓赤带也。方用清肝止淋汤。
    醋炒白芍、酒炒当归各30克,酒炒生地15克,面炒阿胶、粉丹皮各9克,黄柏、牛膝各6克,香附3克,红枣10枚,小黑豆30克。
    清肝止淋赤带宜,补血清火功效奇。
    归芍枣豆生地丹,牛膝阿胶柏香附。
  临床加减法:
    1、赤带色红较甚而似血者,宜加黑芥穗、续断、生龙牡,以收涩止血。
    2、赤带白色多而红色少者,宜加山药、芡实、焦白术,以补脾益肾。
    3、气弱脉虚者,加菟丝子、党参、黄芪,以益气固精。
    4、小腹隐痛喜按者,加枸杞子、山萸肉,温经益损以缓痛。
    5、睡不安稳者,宜加炒枣仁、远志等,以安神定志。
    6、原方可酌加生龙骨、生牡砺各15克,茜草10克,加强固经止带的作用。
    7、若久病气虚,带下甚者,宜加黄芪、藕片,益气固摄,以增强止淋之力。
    注意:从现代医学观之,多可能用于近似“血性白带”之类的病症。因此,须注意排除生殖器官肿瘤,方不误事。切记!
    五、黑带症
    傅青主曰:妇人有带下而色黑者,甚则如黑豆汁,其气亦腥,所谓黑带也。方用利火汤。
    大黄9克,土白术15克,茯苓、车前子(酒炒)、刘寄奴、王不留行、黄连、炒栀子各9克,知母6克,生石膏15克。
    黑带如因火热盛,连栀石膏并知母。
    苓术大黄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
    临床加减法:
    1、如热盛伤阴者,酌加生地、白芍、山药等,以益阴清热。
    2、火热不甚者,清火之味酌减,或减其量。
    3、黑带较多者,宜加生龙骨、生牡蛎,以收摄固带。
    4、阴痒肿痛者,以黄柏水煎熏洗。
    特别注意:
    本方乃清热泻水之峻剂,临床实属罕见,只可用于湿热火极体壮者,用之中病则止,一般二三剂,其色即转,然后辨证用药,以求平稳善后,万不可过用。
    妇人带下色黑,味奇臭腥秽者,除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外,亦多见于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故遇此患者,应嘱先妇科检查,探究其因,再辨证用药,以便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1 22:40 , Processed in 0.0494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