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94|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首诊患者的心理状态便可料知疗效如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23 21: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6-10-30 05:49 编辑

       经过多年的临证观察,对患者的用药疗效除了医者的诊断辨证准确,用药恰当这一根本因素外,首诊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不可忽视。首诊患者心理状态好的,用药疗效大多较好,但有这样几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往往疗效不佳:
      一是对中医中药或就诊的医生持怀疑态度的人。如首诊的患者开口就问“中医能不能治我这种病?”“他们说吃了中药会更严重、会伤肝会损肾!”“你是不是专门治这号病的?”“你见过这号病没有?”等等。这类患者不是西药癖就是老药罐子,诊断辨证尤当注意,解释不仅需要耐心,还得要些语言技巧。
      二是心理设防,唯恐医生要骗他钱的人。
这类患者往往是在其他的地方花了钱又没见效,因而一接触医生就启动了心理防线,有的见医生开了3剂就认为是想卖药赚他的钱,如果药价较高不管自己病情需要也更不高兴了;有的见只开了一剂又认为医生是为了赚诊疗费,心里愤愤然。对这类患者首次诊治需格外小心,确属难以取效的疑难病症一定要稳准用药,必要时应及时全身而退。
     三是某些慢性病四处求治无显效,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只愿试服一剂的人。对这类患者要么只能抓住一个显著而又容易解决的病机用药,使之感觉好一点,能来复诊再增强治疗,要么放弃。
       四是患者或家人在就诊时自己头头是道,先入为主,要求医生要怎么怎么治的人。这类患者或家人不懂装懂,把自己当成确定医疗方案的主体,对此最好假装糊涂,退避三舍,或委婉推举他人或转进医院诊治。
      《史记·扁鹊传》云:“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所谓“不治”实指难治或治之难以取效之类,以上这几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实质上也是“六不治”的范围之中,在如今医患矛盾加剧加的社会状态下,必须小心谨慎,预知难以取效者不宜勉强为之,转让强中之强天外之天诊治也许对离方都更好。                   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朋友们拍砖!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10-23 22:30:08 | 只看该作者
经验之谈,金玉良言。
3
发表于 2016-10-24 05:16:24 | 只看该作者
经验之谈,切中时弊。人心难测,小心为上!
4
发表于 2016-10-24 06:28:06 | 只看该作者
李中梓有篇巜不失人情论》专门阐述了这方面的问题,从医者当必读,十分有益。早年能全文背诵,现在不能了,但大意还是记得并尽量遵从之。
5
发表于 2016-10-24 06:33:34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不治”实指难治或治之难以取效之类,以上这几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实质上也是“六不治”的范围之中,在如今医患矛盾加剧加的社会状态下,必须小心谨慎,预知难以取效者不宜勉强为之,转让强中之强天外之天诊治也许对离方都更好。 

一一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与医学,分工分科较细,囿于专业知识与设备条件的局限,有些转诊是必要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07:03:19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10-23 14:30
经验之谈,金玉良言。

谢谢王先生点评!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07:04:05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0-23 21:16
经验之谈,切中时弊。人心难测,小心为上!

谢谢千总评分、点评!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07:04:5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0-23 22:33
”所谓“不治”实指难治或治之难以取效之类,以上这几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实质上也是“六不治”的范围之中,在 ...

谢谢陈总评分、点评!
9
发表于 2016-10-24 12:57:41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20:55:4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20:26 , Processed in 0.0883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