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94|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汇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25 21:5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经络

手太阴肺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还循胃口(2),上膈属肺。从肺系(3),横出腋下,下循臑内(4)行少阴(5)、心主(6)之前,下肘中,循臂内(7)上骨(8)下廉(9),入寸口(10),上鱼,循鱼际(11),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注释】
  (1)中焦--宋·王维一《铜入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3)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4)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9)廉——指侧边而言。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11)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1),风寒: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2),甚则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
  是主肺所生病者(5):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7)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8);气虚(9)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10)。
【注释】
  (1)是动则病--张景岳《类经》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指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
  (2)缺盆——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
  (3)瞀——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
  (4)臂厥——指前臂经脉所过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5)是主肺所生病者--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6)喘喝——气喘声粗。“喝”或误作“渴”。
  (7)气盛——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
  (8)欠——指呵气。《太素》杨上善注:“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确切。
  (9)气虚——指虚症、阴症,与气盛相对而言。
  (10)溺色变--溺,读作尿。小便颜色异常。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疫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口鼻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
手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1),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2),并太阴之经(3),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4)掌热;虚,则欠(去欠)(5)小便遗数(6)。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注释】
  (1)另--即络脉。从本经分出的络脉,由此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2)分间--指分肉之间。当桡骨茎突后方。
  (3)并--指与经脉并列而行。
  (4)手锐--手的锐骨部,指鱼际后方。
(5)欠(去欠)——欠,呵欠;(去欠)同(口去),张口的样子。虚则欠(去欠),肺气不足所致。
  (6)遗数--遗,小便不禁;数,小便频数。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在腕后一寸半处,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
  其病症:实证,手掌和手腕部灼热;虚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1),别(2)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3)。
【注释】
  (1)正——十二经别又称别行之正经,意指从十二经脉分出。
  (2)别——分别,指十二经脉循行通路之外的另一通路,别道行走。这与经脉、络脉所指之别意义不同。
  (3)复合阳明——复,再走。阴经经别,合于有表里关系的阳经;阳经经别则合入本经。所以十二经别,就构成为“六合”
【语译】
  手太阴经别,从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渊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走向肺部,散到大肠,向上浅出于缺盆部,沿着喉咙,由此再合入于手阳明经脉。
手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1),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2),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赉(3),合赉下,抵季胁。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4),其成息赉者(5),胁急、吐血。
【注释】
  (1)鱼后——鱼际的后边。
  (2)肩前髃——即肩髃部。
  (3)赉——膈肌。杨上善注:“赉谓膈也。”
  (4)支转筋痛——支,支撑不适,转筋,肌筋拘挛掣痛。
  (5)息赉——古病名,为五积之一,属肺之积。主要症状为胁下有积块而气逆上奔。
【语译】
  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从下方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与手厥阴经之筋在膈下会合,达于季胁。
  其病症:在本经筋循行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挛掣痛,重者可成息赉病,胁肋拘急,上逆吐血。

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 (1) 之端,循指上廉 (2) ,出合谷两骨 ( 之间,上入两筋 ( 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 (5) 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6) ,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 (7) ,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 (8) ——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注释】
  (1)大指次指--指大指侧的次指,即食指,又名示指,亦即第2指。
  (2)上廉——取曲肘执笔体位,上廉即靠桡骨一侧。
  (3)合谷两骨--指第一、第二掌骨,合称歧骨。
  (4)两筋--指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过腕关节处。
  (5)髃骨——髃读作隅,角的意思。此指肩峰部。
  (6)柱骨之会上——张介宾注:“颈项之根为天柱骨”,意指颈椎。“会上”指大椎,为六阳经所聚会,释作锁骨。
  (7)颊——面旁的总称。
  (8)人中——又名水沟,位于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
【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病侯】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 (1) 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 (2) ,喉痹 (3) ,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 (4) 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5) 。
【注释】
  (1)津--此后原有“液”字,《太素》、《脉经》等无。即手阳明大肠经“主”津,手太阳小肠经主“液。
  (2)鼽衄--鼽,音求,“为鼻流清涕”。衄,指鼻出血。
  (3)喉痹——指咽喉肿痛,壅闭不通的见症。面赤,腮肿,甚则颈外漫肿,汤水难咽,语言不出。
  (4)脉所过者——指本经脉所过之处。
  (5)寒粟不复——发寒抖战,难以回温。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手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 (1) ;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2) 。
  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注释】
  (1)曲颊偏齿--颊骨所钩着处,曲如环形故名。上行到曲颊,偏络于齿根。
  (2)宗脉--意指总脉、大脉,耳中为手、足少阳、手太阳、足阳明四脉所总会。
  (3)龄--龋齿,即蛀牙。
  (4)齿寒痹隔--谓手阳明之脉外受风寒,络脉痹阻不通,可致具冷等症。
【语译】
  手阳明络脉,名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处分出,走向手太阴经脉;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部位,上行到下颌角处,遍布于牙齿根部;其支脉进入耳中,与耳目所聚集的许多经脉(宗脉)会合。
  其病症:实证,见龋齿痛、耳聋;虚证,见齿冷,经气痹阻不通畅,可取手阳明络穴治疗。
手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1)循膺乳(2)别于肩髃(3)入柱骨(4)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注释】
  (1)手——指手阳明经。
  (2)膺乳——侧胸和乳部之间。
  (3)肩髃——此指部位。
  (4)柱骨——释作颈椎。张隐庵:“肩胛上之颈骨为柱骨”。一释作锁骨。
【语译】
  手阳明经别,在肩上部肩髃穴处分出,从第七颈椎处进入体腔,下行到达大肠,归属于肺脏,向上沿喉咙,浅出于缺盆部,脉气仍旧流入手阳明本经。
手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肩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其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九页);直者上出于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语译】
  手阳明经筋,起始于第二手指绕侧端,结于腕背部,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髃部;分出支经绕肩胛处,挟脊柱两旁;直行的经筋从肩髃部上走颈;分支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阳经筋前方,上左侧额角者,结络于头部向下至右侧下颔。
  其病症;在所经过之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紧和疼痛,肩关节不能高举,颈不能向两侧顾视。
足阳明胃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1)旁约太阳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3),却循颐(4)后下廉,出大迎(5),循颊车(6),上耳前,过客主人(7),循发际,至额颅(8)。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9),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10)。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11)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12),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13),抵伏兔(14),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15),入中指内间(16)。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 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注释】
  (1)頞——音遏。鼻茎,指鼻根,又称山根。
  (2)太阳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约”或作“纳”。
  (3)承浆——穴在颏唇沟中央,属任脉。
  (4)颐——音夷。口角后,下颌部。
  (5)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适当下颌骨斜线部,有面动脉。
  (6)颊车——穴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7)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
  (8)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9)人迎——穴在结喉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10)脾——按古人说“脾”,每兼指胰而言。《难经》云:“脾,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黄庭内景经》说:“脾长一尺掩太仓。”是指胰掩于胃旁。
  (11)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
  (12)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门部。
  (13)髀关——髀音俾。股外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会阴。
  (14)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 ,故名。
  (15)足跗——即足背。
  (16)中指内间——“指”通作“趾”。内间指它的内侧趾缝,外间指它的外侧趾缝。
【语译】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1)而处;甚则欲上(2)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3)腹胀,是为骭厥(4)。
是主血所后病者(5):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7),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则胀满。
【注释】
   (1)牖——音友。指窗口。
  (2)上——《素问·阳明脉解篇》作“登”,《素问·脉解篇》作“乘”。
  (3)贲响——杨上善注:“贲,谓膈也。”贲响当指胸膈肠胃部作响。
(4)骭厥——指足胫部气血阻逆。
   (5)主血——胃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主生营血,即所谓“营出中焦”。其经多气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6)温淫——指热性病症。
(7)唇胗——胗与疹通,指唇疡。《甲乙经》、《脉经》、《千金》作“唇紧”。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面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房门,遮塞窗户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病、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
足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1)。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2)。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卒瘖——卒,通作猝,突然;瘖,失音。
  (2)足不收、胫枯——足不收,足弛缓松软无力;胫枯,胫部肌肉萎缩,气血亏虚所致。
【语译】
足阳明络脉,名丰隆,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部(会大椎),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其病症:气厥逆,就会患喉部肿痛,突然音哑。实证,发生癫病,狂病;虚证,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可取足阳明络穴治疗。
足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1),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页)(2),还系目系(3),合于阳明也。
【注释】
  (1)腹里——腹腔之内。
  (2)頞(出页)——頞,鼻根;(出页),眼眶下部。
  (3)目系——眼后内连于脑者。
【语译】
  足阳明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进入腹腔之内,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目系),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
足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1),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九页),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2),阳明为目下纲(3)。其之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4),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5),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6),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注释】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
  (2)(3)纲——原作“网”,此据《甲乙》、《太素》改。
  (4)脚跳坚——脚部活动感觉僵硬不舒适。
  (5)颓疝——又作“隤”。因疝气下颓,故名。参见足厥阴条。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语译】
  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胫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其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合并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另一分支之筋,从面颊结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足太阴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3)前廉,上踹(4)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5)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6),连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 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 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头部突起。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1)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2),则快然如衰(3),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闭(5),黄疸,不能卧,强立(6)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注释】
(1)胃脘——《说文》:“脘,胃府也。”
  (2)得后与气——“后,指大便;“气”,指矢气。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5)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强立——《太素》作“强欠”。可作勉强起立解。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足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1)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腹——原作肠,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足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1)。
【注释】
  (1)舌本——原作舌中,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1)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2)引脐与(3)两胁痛,引膺中与(4)脊内痛。
【注释】
  (1)阴股——股的内侧。
  (2)上——原作下,据《太素》改。
  (3)(4)与——原缺,据《太素》补。
【语译】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手少阴心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1)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2),系目系(3)。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谦,行太阴、心主(4)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5)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本经穴]极泉、青灵、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原)、少府(荥)、少冲(井)。
  (1)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按: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其功能性联系。
  (2)挟咽——即指咽喉。
  (3)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4)太阴、心主——指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5)掌后锐骨——指腕骨之豌豆骨部。
【语译】
  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与它脏相连的系带,下过膈肌,络小肠。
  它的支脉: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
  它的直行脉从心系(即心与它脏相联系的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腑下(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青灵),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肠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1)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2)。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注释】
  (1)嗌--音益。《说文》:“咽也”。按:嗌,指咽峡部分,而咽则兼指食管。
  (2)臂厥--同肺经。指经脉所过部分气血阻逆。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发黄,胸胁疼痛,上臂、前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痛。
手少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1),另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取之去腕后一寸(2)。别走太阳也。
  其实,则支膈(3);虚,则不能言(4)。
【注释】
  (1)一寸——原作一寸半,据《太素》改。
  (2)腕——原作掌,据《太素》《甲乙》改。
  (3)支膈——胸膈间胀满、支撑不适。
  (4)不能言——其支者上系舌本,故不能言。
【语译】
  手少阴络脉,名通里。在腕关节后一寸处分出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联系舌根部,归属于眼后联系于脑部。
  手少阴络脉出现的实证,见胸膈部支撑胀满;虚证,不能说话。可取手少阴络穴治疗。本络走向手太阳小肠经脉。
手少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1)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
【注释】
  (1)渊腋——足少阴胆经穴名,在腋下三寸处。又释为腋部。
【语译】
  手少阴经别,分出后进入腋下渊腋穴处两筋之间,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与手太阳经在内眼眦会合。
手少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伏(1)乳里,结于胸中,循贲(2)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3),下为肘网(4),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注释】
  (1)伏——原作“挟”据《太素》及杨注改。
  (2)贲——原作“臂”据《太素》及杨注改。
  (3)伏梁——古病名,五积之一,为心之积,主要症状为积块起于脐上,上至心下,伏而不动,如屋之梁,因而得名。
  (4)肘网——网,《太素》《甲乙》作“纲”,指上肢的筋有病,肘部感到如罗网一样的牵制不舒。
【语译】
  手少阴经筋,起始于手小指内侧,结聚于腕后豆骨处,向上结于肘内侧,上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循行于乳里,结聚于胸部,沿膈向下,联系于脐部。
  其病症:可见胸内拘急,心下有积块坚伏名为伏梁;上肢筋有病,则肘部拘急屈伸不利;本经筋循行部位支撑不适,掣引转筋和疼痛。
  手太阳小肠经
【循行】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1),直上循臂骨(2)下廉,出肘内侧两骨(3)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4),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5),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6),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本经穴]少泽(井)、前谷(荥)、后溪(输)、腕骨(原)、阳谷(经)、养老(郄)、支正(络)、小海(合)、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交会穴]大椎(督脉),上脘、中脘(任脉),睛明、大杼、附分(足太阳),和髎(手少阳),瞳子髎(足少阳)。
【注释】
  (1)踝——此指手腕后方小指侧的高骨。
  (2)臂骨——指尺骨。
  (3)两骨——指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
  (4)肩解、肩胛——滑伯仁注:“脊两旁为膂,膂上两角为肩解,肩解下成片骨为肩胛。”张介宾注:“肩后骨缝曰肩解。”按:“肩后骨缝”指肩关节缝;两角指左右肩峰与肩胛冈部;成片骨即指肩胛骨体。
  (5)目锐眦——《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指目外角。目大角为内眦。
  (6)(出页)——音拙。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连及上牙床的部位。
【语译】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附分、大杼、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和髎),进入耳中(听宫)。
  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
  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痛,颔(1)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2):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臑、肘臂外后廉痛。
【注释】
  (1)颔——音汗.指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软处。
  (2)主液--小肠受盛胃腑腐热下传的水谷,经进一步消化和沁别清浊,其精华部分由脾转输,营养于全身,糟粕下走大肠,水液归于膀胱,因此水肠可产生水液,故本经主液所生病证。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痛,颔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痛得象牵引,上臂痛得象折断。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
手太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实,则节弛肘废(1);虚,则生肬(2),小者如指痂疥( 3 )。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节弛肘废--指肩肘部关节松驰痿废不用。
  (2)肬——音由。与疣通,赘生在皮肤上的小瘤。
  (3)痂疥--此指疣之多生如指痂疥之状。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支正。在腕关节后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上络于肩髃部。
  手太阳络脉出现的实证,关节弛缓,肘部痿废不用;虚证,皮肤赘生小疣。可取手太阳络穴治疗。
手太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1),别于肩解(2),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注释】
  (1)指地——地在下,自上而下故称指地。杨上善说:“手之六经,唯此一经下行,余并上行向头”。
  (2)肩解——即肩关节。
【语译】
  手太阳经别,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经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窝部,走向心脏,连系小肠。
手太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1)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2)太阳之筋(3)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额结于角。
  其病:手(4)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5),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瞑目良久乃能(6)视。颈筋急,则为筋瘘(7)颈肿。
【注释】
  (1)锐骨——此指肘内的高骨,即肱骨内上髁。
  (2)足——原作“走”,据《太素》《甲乙》改。
  (3)筋——原脱,据《太素》补。
  (4)手——原脱,据《太素》补。
  (5)臂阴——臂内侧的部位。
  (6)能——原作“得”据《太素》《甲乙》改。
  (7)筋瘘——鼠瘰之属。张注本作“痿”,《太素》《甲乙》亦作“痿”。但与上文似不连贯。
【语译】
  手太阳经筋,起始于小指的上边,结于腕背,上沿前臂内侧,结于肱骨内上髁后,以手弹该骨处,有感传可及于手小指之上,进入后,结于腋下;其分支走肘后侧。向上绕肩胛部,沿着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部;分支进入耳中;直行的出于耳上,向下结于下颔处,上方的连属于眼外眦。
  其病症:可见手小指支撑不适,肘内锐骨后缘疼痛,沿臂的内侧,上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等处均痛,绕肩胛牵引颈部作痛,并感到耳中鸣响且痛,疼痛牵引颔部,眼睛闭合一会才能看清物景,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
  足太阳膀胱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1)。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2),循肩膊(3),挟脊(4)抵腰中,入循膂(5),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 6 ),循脾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7)之后,循京骨(8)至小指外侧。
  [本经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三焦下合)、委中(合)、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络)、跗阳、昆仑(经)、仆参、申脉、金门(郄)、京骨(原)、束骨(输)、足通骨(荥)、至阴(井)。
  [交会穴]曲鬓、率谷、浮白、窍阴、完骨、临泣、环跳(足少阳),神庭、百会、脑户、风府、大椎、陶道(督脉)。
【注释】
  (1)交巅——“交”者,交会之意;“巅”者,乃指头顶正中高点,当百会穴处。
  (2)项——后颈部。
  (3)肩膊——指肩胛区。
  (4)挟脊——指挟行脊柱两旁。
  (5)膂——挟脊两旁的肌肉。
(6)髀枢——当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所在。
   (7)外踝——腓骨下端的突出处。
  (8)京骨——足外侧小趾本节后突出的半圆骨,即第五蹠骨粗隆。又为穴名。
【语译】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臂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窝中(殷门、委中)。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会合于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脉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加拔,脊痛,腰似折,脾不可以曲,腘加结,踹如裂,是为踝厥(1)。
   是主筋所生病者(2):痔,疟,狂、癫疾(3),头囟项痛(4) ,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5)、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注释】
   (1)踝厥——指本经经脉循行小腿部气血厥逆的见症。
   (2)主筋所生病——《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主说明阳气化生精微,内可以养神,外可以柔筋.太阳为巨,所以主筋所发生的病证。
  (3)癫疾——癫痫等病证。
(4)囟——音信。即囟门部。
  (5)尻——音考,平声。骶尾骨部的通称。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头重痛,眼睛要脱出,后项象被牵引,脊背痛,腰好象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象凝结,腓肠肌象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踝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筋”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痔,疟疾,躁狂、癫痫,头囟后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或出血,后项、背腰部、骶尾部、膝弯、腓肠肌、脚都可发生病痛,小脚趾不好运用。
足太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实则鼽窒(1),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注释】
(1)鼽窒——鼻流清涕,窒塞不通气。
【语译】
   足太阳络脉,名飞扬。在外踝上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
   足太阳络脉出现的实证,鼻塞,见鼻流清涕,头痛背痛;虚证,见鼻流清涕,鼻出血。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
足太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1)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
【注释】
  (1)一道——即一条或一支。
【语译】
  足太阳经别,在腘窝部从足太阳经脉分出,其中一条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向里属于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着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部进入散布在心脏内;直行的一条,循脊部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仍归入于足太阳本经。
足太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1),下结于(九页)。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斜)上出于(九页)。
  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2),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注释】
  (1)目上纲——约束目睫主管目之开合的筋称“纲”,上眼睑称“目上纲”,下眼睑称“目下纲”。
  (2)脊反折——角弓反张。
【语译】
  足太阳经筋,起始于足小趾,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上向腘内侧,与腘部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夹脊旁,上后项。分支入结于舌根。直行者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位;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完骨(耳后乳突);再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结于鼻旁部。
  足太阳经筋发病,可见足小趾支撑不适和足跟部掣引疼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支撑不适,缺盆中如纽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足少阴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1)足心,出于然谷(2)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貫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本经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原)、大钟(络)、水泉(郄)、照海、复溜(经)、交信、筑宾、阴谷(合)、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邪走——邪通斜。
  (2)然谷——穴在内踝前大骨下,即舟骨粗隆下方。“然骨”即指舟骨粗隆。
【语译】
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它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面不欲食,面如漆柴(1),咳唾则有血,喝喝(2)面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3)。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4) ,脊、骨内后廉痛,痿、厥(5),嗜卧,足上热而痛。
【注释】
   (1)漆柴——形容病者面色黄黑无光泽。
   (2)喝喝——为气喘声.
   (3)骨厥——肾主骨,指本经脉所过部出现的证候。
   (4)肠澼——澼音僻,肠间水也。此处指泄泻病证。
   (5)痿厥——痿,主要指下肢痿弱;厥,逆冷。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象漆柴(炭),咳嗽痰唾带血,喝喝气急,刚坐下就想起来,两目视物模糊不清、心象悬空而不安,有如饥饿之感;肾气虚的容易发生恐怖、心中怦怦跳动,好象有人要捉捕一样;这还可发生为“骨”方面的深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逆、喉咙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萎软、厥冷、喜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
足少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语译】
   足少阴络脉,名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过腰脊部。
   其病症:脉气厥逆,可见心胸烦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可取足少阴络穴治疗。
足少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
【语译】
  足少阴经别,从本经脉在腘窝部分出后,与足太阳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脏,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来,归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继续上行,联系于舌根,再出来到项部,仍归入足太阳经别。
足少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1),并太阴之经,邪(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足太阳(2)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3)之经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膂内挟脊(4),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5),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注释】
  (1)入足心——三字原无,据《甲乙》补。
  (2)足太阳——三字原文为“太阳”二字,据《太素》改。
  (3)太阴——此指足太阴。
  (4)循膂内挟脊——原作“循脊内挟膂”,据《甲乙》改。
  (5)痫瘛及痉——痫,音闲,癫痫;瘛音赤,同瘈,瘈疭,抽搐之义;痉,痉挛强直。
【语译】
  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髁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膂(脊旁肌肉)里夹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足少阴经筋发病,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候,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证,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
  手厥阴心包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1)。
  其支者:循胸出胁(2),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3)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4)出其端。
  [本经穴]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
【注释】
  (1)历络三焦——此指自胸至腹挨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2)胁——乳下旁肋部。
  (3)两筋——指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
  (4)小指次指——小指侧的次指,即无名指,亦即第四指,下同。
【语译】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
  它的支干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
  它的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病侯】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1),心中澹澹(2)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注释
  (1)支满——支撑胀满的感觉
  (2)澹澹--音淡。形容心悸状。
  (3)主脉——诸脉皆属于心,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代心受邪,故主脉所生病。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心中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急,腋窝部肿胀,甚至胸中满闷,心跳不宁,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下止。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脉”(心主血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
手厥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1),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2)。取之两筋间也。
【注释】
  (1)别走少阳——原脱,据《太素》杨注引《明堂经》文补。
  (2)烦心——原作头强,据《甲乙》《千金》改。
【语译】
  手厥阴络脉,名内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出于两筋之间,分支走向手少阳经脉,并沿经向上连系于心包,散络于心系。
  心系的实证,见心痛;虚证,见心中烦乱。可取手厥阴络穴治疗。
手厥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上循(1)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注释】
  (1)上循——原作出循,据《太素》改。
【语译】
  手厥阴经别,在渊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内,分别归属上中下三焦,上达喉咙,浅出于耳后方的完骨部,与手少阳经会合。
手厥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1)。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贲(2)。
【注释】
  (1)贲——原作臂,据《太素》改。
  (2)筋——此后原有“前”字。今据《太素》删去。
【语译】
  手厥阴经之筋,起始于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部内侧,上经上臂的内侧。结于腋下,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部。
  手厥阴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所循行、结聚的部位支撑不适,制引、转筋,以及胸痛或成息贲病。
  手少阳三焦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1),循手表腕(2),出臂外两骨(3)之间,上贯肘,循臑( 4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 5 ),散络心包,下膈,遍(6)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 (7) ,前交颊,至目锐眦。
  [本经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交会穴]秉风、颧髎、听宫(手太阳),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足少阳),大椎(督脉)。
【注释】
  (1)两指之间——的指第4、5掌骨间。
  (2)手表腕——指手背腕关节中。
  (3)臂外两骨——指前臂背(伸)侧,尺骨与桡骨间。
  (4)臑外——上臂后(伸)侧。
  (5)膻中——膻音坦。此指胸中。不指穴名。
  (6)遍——原作编。或误“循”
  (7)客主人——即上关穴之异名。
【语译】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后项,连系耳后(天牖、翳风、颅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孙;会颔厌、悬厘、上关),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耳门;会听会),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髎)接足少阳胆经。
  此外,三焦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脉气相通。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谆谆,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1)。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注释】
  (1)主气——三焦能通调水道,水病多由于气化矢常,故主气所生病。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耳聋,耳鸣,咽峡肿,喉咙痛。
  本经所属腧穴能治有关“气”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病痛,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运用欠灵活。
手少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包。
  实,则肘挛(1);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肘挛——肘部引掣拘挛。
【语译】
  手少阳络脉,名外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臂膊的外侧,进入胸中,会合于心包。
  出现的实证,见肘关节拘挛;虚证,见肘关节不能收屈运动。可取手少阳络穴治疗。
手少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少阳之正,指天(1),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
【注释】
  (1)指天——手少阳经别,起于巅顶,其部位在上,故称指天。
【语译】
  手少阳经别,在头部从手少阳经分出,向下进入缺盆,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少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1),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2),结于角。
  其病:所过者(3)支转筋,舌卷。
【注释】
  (1)曲牙——颊车上部。
  (2)颔——此处指颞前部。
  (3)所过者——者后原有“即”字,据《太素》删去。
【语译】
  手少阳经筋,起始于第四手指端,结于腕背,走向前臂外侧,结于肘尖部,向上绕行于上臂外侧,上循肩部,走到颈部会合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颌角部进入,联系于舌根;一支上下颌处沿耳前,属目外眦,上达颞部,结于额角。
  手少阳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循行部位支撑不适,转筋掣引,以及舌卷。
足少阳胆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1),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2),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肋胁里,出气街,绕毛际(3),横入髀厌中(4)。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5),出膝外廉,下外辅骨(6)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7),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8),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9)。
  [本经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胆募)、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合)、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丘墟(原)、足临泣(输)、地五会、侠溪(荥)、足窍阴(井)。
  [交会穴]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循行】
  (1)头角——当额结节部。
  (2)下加颊车——指经脉向下覆盖于颊车穴部。
  (3)毛际——指耻骨部阴毛处。
  (4)髀厌--即髀枢,相当于环跳穴部。
  (5)髀阳——指大腿的外侧。
  (6)外辅骨--指腓骨。
  (7)绝骨——指腓骨的下段低凹处。
  (8)大指岐骨——指第一、二跖骨而言。
  (9)三毛——足趾背短毛。
【语译】
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瞳子髎),上行到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会头维、和髎、角孙),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经天容),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井,会秉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另一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边盖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它的主干(直行脉):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它的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者面微有尘(1),体无膏泽(2),足外反热(3),是为阳厥(4)。
是主骨所生病者(5),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6),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注释】
   (1)面微有尘——形容面色灰暗,好象蒙有尘土一样。?
   (2)膏泽——即脂滑润泽之意 。
   (3)足外——指下肢外侧,经脉所过部分。
   (4)阳厥——此指足少阳经气阻逆为病。
   (5)主骨——张介宾说:“胆味苦,苦走骨,故胆主骨所生病。
  (6)马刀侠瘿——此指瘰疬生在颈项或腋下等部位。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嘴里发苦,好叹气,胸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孔象蒙着微薄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小腿外侧热,还可发为足少阳部分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骨”方病症:如头痛,颞痛,眼睛外眦痛,缺盆(锁骨上窝)中肿痛,腋下肿,如“马刀挟瘿”等症,自汗出,战栗发冷,疟疾乃危急部、胁肋、大腿及膝部外侧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绝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节都疫痛,小趾侧的次趾(足无名趾)不好运用。
足少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
  实则厥;虚则痿躄(1),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注释】
  (1)痿躄——躄音僻,痿躄,下肢痿软无力,足不能行走。
【语译】
  足少阳络脉,名光明。在距离外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联络足背。
  出现的实证,见足部厥冷;虚证,见下肢瘫痪,不能起立。可取足少阳络穴治疗。
足少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语译】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胆经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外阴部,同足厥阴经的经别会合,分支进入浮肋之间,沿着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到肝脏,上贯心中,挟着食道,浅出于下颔中间,散布在面部,联系眼球后面通入颅腔,当外眦部与足少阳经脉会合。
足少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趾)次指(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眇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九页)。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1)。
  其病:小指(趾)次指(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注释】
  (1)外维——指维系目外眦之筋,此筋收缩即可左右盼视。
【语译】
  足少阳经之筋,起于第四趾,上结于外踝,再向上沿胫外侧结于膝外侧。其分支另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股四头肌部),后边结于骶部。直行的经侧腹季胁,上走腋前方,联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的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走向太阳经的前方,沿耳后上绕到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颔,上方结于鼻旁,分支结于外眦成“外维”。
  足少阳经之筋发病,可见足第四趾支撑不适,掣引转筋,并牵连膝外侧转筋,膝部不能随意屈伸,腘部的经筋拘急,前面牵连髀部,后面牵引尻部,向上牵及胁下空软处及胁部作痛,向上牵引缺盆、胸侧,颈部所维系的筋发生拘急。如果从左侧向右侧维络的筋拘急时,则右眼不能张开。因此筋上过右额角与蹻脉并行,阴阳蹻脉在此互相交叉,左右之筋也是交叉的,左侧的维络右侧,所以左侧的额角筋伤,会引起右足不能活动,这叫维筋相交。
足厥阴肝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1),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肺。
  [本经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注释】
(1)颃颡——同吭嗓.此指喉头和鼻咽部。喉咙则指下连气管部分。
【语译】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頽疝(1),妇人少腹肿(2),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3),狐疝,遣溺、闭癃。
【注释】
(1)疝——与颓同,又写作“颜”。疝,为七疝之一,发病时阴囊肿痛下坠。
(2)飧泄——飧音孙。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3)狐疝——为七疝之一,其证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象狐之出入无常。张子和说:“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少腹,行立则出少腹入囊中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妇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则咽喉干,面灰尘,脱了血色。
足厥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1)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2)上睾,结于茎(3)。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去内踝——躁下《甲乙》《脉经》均有“上”字。
   (2)循经——原作循胫,据《甲乙》《脉经》改。
   (3)茎——指阴茎。
   (4)睾肿——《素问·缪刺》王注:“睾,阴丸也”。
   (5)长——《甲乙》《脉经》《太素》此下有“热”字。
【语译】
   足厥阴络脉,名蠡沟。在离内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骨部,上行到睾丸部,结在阴茎处。
  其病症:气厥逆则睾丸肿胀,突发疝气。实证,见阳强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取足厥阴络穴治疗。
足厥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
【语译】
  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
足厥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趾)之上,上(1)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骨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2)。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注释】
  (1)上——《甲乙》无。
  (2)筋——《甲乙》作经。
【语译】
  足厥阴经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与诸筋相联络。
  足厥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支撑不适,内踝前部疼痛,内辅骨处亦痛,大腿内侧疼痛转筋,前阴不能运用,若房劳过度,耗伤阴精则阴萎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器挺长不收。
  任脉
【循行】
  [1]《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2]《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3]《难经·二十八难》: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4]《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语译】
  [1]任脉起始于中极下的会阴部,向上到阴毛处,沿腹里,上出关元穴,向上到咽喉部,再上行到下颌,口旁,沿面部进入目下。
  [2]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它的一支循背脊里面上行,为经络气血之海。其浮行在外的,沿腹上行,会于咽喉,另行的从咽唇口周围。
  [3]任脉,起于中极穴的下面,向上经过阴毛处,沿着腹壁深处再上行经过关元穴,到达咽喉部。
  [4]任脉别络,名尾翳(鸠尾),从鸠尾向下,散布于腹部。实症,见腹皮痛;虚症,见瘙痒。取用其络穴。
【附】《奇经八脉考》
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历石门,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循神阙、水分,会足太阴于下脘,历建里、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上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而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
【功能】
  任脉的“任”字,有担任、妊养的含义。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全身阴经脉气有总揽、总任的作用。故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其脉气与手足各阴经相交会。足三阴与任脉中极、关元,阴维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廉泉,又冲脉与任脉交会于阴交。足三阴经脉上交于手三阴经脉,因此任脉联系了所有阴经。
  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胎”的功能,它所经过的石门穴,别名称为“丹田”,为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之所,又为“生气之原”。
【症证】
  任脉循行胸腹正中,于小腹部与足三阴交会,如脉气失调,可发生前阴诸病,如疝气、白带、月经不调、不育、小便不利、遣尿、遗精、阴中痛等。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列缺通任脉,其主治证有痔疾、便泄、痢疾、疟疾、咳嗽、吐血、溺血、牙痛、咽肿、小便不利、胸脘腹部疼痛、噎嗝、产后中风,腰痛,死胎不下,脐腹寒冷,膈中寒,乳痛、血疾等。
督脉
【循行】
  [1]《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2]《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3]《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也。
【语译】
[1]督脉的循行,起始于小腹部,当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内联系阴部的“廷孔”--当尿道口外端。由此分出一络脉,分布外阴部,会合于会阴,绕向肛门之后,它的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与足太阳经的分支相合。足少阴经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而连属肾脏。督脉又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抵达腰中,入循脊里络于肾脏。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部,与女子相同。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
  [2]督脉,起始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沿着脊柱里面,上行到风府穴,进入脑部,上至巅顶,沿额下行到鼻柱。
  [3]督脉别络,名长强,挟脊旁上项,散布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分别走向足太阳经,深入贯膂。实症,见脊强反折;虚症,见头重、震掉。取用其络穴。
【附】《奇经八脉考》
  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
【功能】
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督脉循身之背,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因为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另外,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会维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所以金代医家张洁古认为: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即是此意。
【病证】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妇女子不育等证。
   据《针灸大全》载八脉八穴,后溪通于督脉,其主治证有手足拘挛、震颤、抽搐、中风不语,痫疾、癫狂、头部疼痛,目赤肿痛流泪,腿膝腰背疼痛,颈项强直、伤寒、咽喉牙齿肿痛,手足麻木,破伤风,盗汗等。
冲脉
【循行】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伏于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
【语译】
冲脉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的濡养。其上行的一支,出于咽喉上部和后鼻道,向诸阳经渗灌精气。向下的一支,注入足少阴肾经的大络,从气冲部分出,沿大腿内侧下行,进入窝中,下行于小腿深部胫骨内侧,到足内踝之后的跟骨上缘而分出两支,与足少阴经并行,将精气灌注于足三阴经;向前行的分支,从内踝后的深部跟骨上缘处分出,沿着足背进入大趾间。
   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它和足少阴之络同起于肾下,出于足阳明经的气冲部,沿大腿内侧,向下行于中,再沿胫骨内侧,与足少阴经一起下行入于足内踝之后,入于足下。另一知支脉,斜入内踝,出而入于胫骨、跗骨相连之处,经足背进入大趾之间,入诸络脉之中,起到温养胫部和足部的作用。
   冲脉起于气冲穴,伴随足阳明胃经,挟脐两旁上行,到胸中面分散。
【附】《奇经八脉考》
  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少阴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大赫……至胸中而散。
【功能】
冲脉的“冲”字,含有冲要、要道的意思。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 经气血的要冲。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经气血的要冲。冲脉能调整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由于冲脉与任脉相并行,又与督脉相通,其脉气在头部灌注诸阳,在下肢渗入三阴,因此容纳来自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成为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之海。冲脉与足阳明会于气冲穴,又与足少阴经相并而行,与胃和肾相联系。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肾为“先天之本”、“原气之根”。冲脉起于胞中,又称“血室”、“血海”。妇妇月经与冲脉功能有密切联系,《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这里说的“太冲脉”,即是指冲脉而言。“冲为血海”说明冲脉与妊产胎育密切相关。
【病证】
   冲脉和任、督同源异流,冲脉起于胞中,如脉气失调,则有月经失调、不孕、漏胎,小产等病出现;本经循腹至胸中而散,故有气急、胸腹痛,气上冲心等症。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公孙通于冲脉,其主治证有心(胃)痛,胸脘满闷,结胸、反胃、酒食积聚,肠鸣、水气,泄泻、噎嗝症,气急、胁胀、脐腹痛,肠风便血,疟疾,胎衣不下,血崩昏迷等。
  带脉
【循行】
[1]《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2]《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语译】
足少阴经别,向上行至中,另走与足太阳经相会合,再向上内行至肾,当十四椎处(两旁肾俞穴)分出,属于带脉。
   带脉出自季胁部,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五枢、维道穴,围绕腰腹部一周。
【附】《奇经八脉考》
  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
【功能】
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带脉的主要功能,总的说来是“约束诸经”。它从第二腰椎发出,围腰一周。因此,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由于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冲、任、督皆起于胞中),所以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
【病证】
《素问·二十九难》说:“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如带脉不和,可见妇女月事不调,赤白带下等症。《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说明带脉失调,可发生痿症。在王叔和的《脉经》里,也有“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等症的叙述。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临泣(足)通于带脉,其主治症有中风手足不举、肢体麻木拘挛,发热,头风痛,项肿连腮,眼目赤痛,齿痛、咽肿、头旋,耳聋,皮肤风疠痒,筋脉牵引不舒、腿痛、胁肋疼痛等。
阳蹻脉
【循行】
  [1]《灵枢·寒热病》:足太阳右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1),名曰眼系(2)。……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眦。
  [2]《难经·二十八难》: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交会穴}申脉、仆参(足太阳),跗阳(郄;足太阳),居髎(足少阳),臑俞(手太阳),巨骨、肩髃(手阳明),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睛明(足太阳),风池(足少阳)。
【注释】
  [1]目本——意指眼的根部。
  [2]眼系——即目系,指眼与脑的连系。
【附】《奇经八脉考》
  阳蹻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阳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于臑俞,上行肩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会手阳明,少阳于肩髃,上人迎,挟口吻,会于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同足阳明上而行巨髎、复会任脉于承泣,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五脉会于睛明穴,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按:阳蹻交会穴《甲乙》无风池、风府,据《难经》补。)

阴蹻脉
【循行】
  [1]《灵枢·脉度》:(阴)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1),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鼽(2),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
  [2]《难经·二十八难》:阴蹻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交会穴]照海(足少阴),交信(郄;足少阴),睛明(足太阳)。
【注释】
  (1)然骨——指足内侧高骨,即舟骨粗隆,下方为然谷穴。
  (2)鼽——指鼻旁。
【语译】
足太阴经脉有通过项部入于脑内的,正属于眼睛根部名叫目系……在后顶正中两间入脑,分为阴、阳二脉,阴 、阳相互交会,交会于目内眦。阳跷脉起于足根部,沿着足外踝向大腿外侧上行,进入项部的风池穴。
   阴脉是足少阴肾经的支脉,起于然谷之后的照海穴,上行于内踝上方,向上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然后沿着腹部上入胸内,入于缺盆,向上出人迎的前面,到达鼻旁,连属于目眦,与足太阳经、阳蹻脉会合而上行。
   阴脉也起于足后腿中,沿着足内踝向大腿内侧上行,到达咽喉部,交会贯通于冲脉。
【附】《奇经八脉考》
  阴蹻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上内踝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咙,交贯冲脉,入鼽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蹻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按:阴、阳蹻交会穴《甲乙》原无睛明,据《素问》王注补。)
【功能】
蹻脉的“蹻”字有足跟和蹻捷的含意。因蹻脉从下肢内、外侧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用,故能使下肢灵活蹻捷。又由于阴阳蹻脉交会于目内眦,入属于脑,故《灵枢·寒热病》有“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的论述。《灵枢·脉度》还说:“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意指男子多动,以阳蹻为主;女子多静,以阴蹻为主。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蹻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阳则阳蹻盛,主目张不欲睡;卫气于阴则阴蹻盛,主目闭而欲睡。说明蹻脉的功能关系到人的活动与睡眠。
【病证】
   《难经·二十九难》:“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就是说阴蹻脉气失调,会出现肢体外侧的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阳蹻脉气失调,会出现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拘急的病症。这说明蹻脉与下肢运动功能有密切关系。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申脉通于阳蹻,其主治证有腰背强直,癫痫,骨节疼痛,遍身肿,满头出汗等;照海通于阴蹻,其主治证有咽喉气塞、小便淋沥,膀胱气痛,肠鸣、肠风下血,黄疸、吐泻、反胃,大便艰难,难产昏迷,腹中积块,胸膈嗳气,梅核气等。
  阳维脉
【循行】
  [1]《素问·刺腰痛篇》:阳维之脉,脉与太合下间,去地一尺所(1)。
  [2]《难经·二十八难》:阳维起于诸阳会(2)也。
  [交会穴]金门(足太阳),阳交(郄;足少阳),臑俞(手太阳),天髎(手少阳),肩井(足少阳),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风府、哑门(督脉)。此外,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通于阳维。
【注释】
  [1]一尺所--指离地一尺许,当阳交穴所在,为阳维之郄。杨上善《太素》注:“阳维诸阳之会,从头下至金门,阳交即是也。”
  [2]诸阳会--指阳维所交会的头肩部各穴。参见上注。又张飞畴注:“诸阳皆会于头”。
【语译】
  阳维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取穴在腿肚下际,距离地面一尺许的部位--即阳交穴。
  阳维脉起于与各阳经交会之处。
【附】《奇经八脉考》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髎,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臑,过肩前,与手少阳会于臑会,天髎,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入肩后,会手太阳、阳蹻于臑俞,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二十二穴。

阴维脉
【循行】
  [1]《素问·刺腰痛篇》: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1),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2]《难经·二十八难》:阴维,起于诸阴交(2)也。
  [交会穴]筑宾(郄;足少阴),冲门、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期门(足厥阴),天突、廉泉(任脉)。此外,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通于阴维。
【注释】
  (1)上五寸——此指筑宾穴所在,为阴维之郄。
  (2)诸阴交——指阴维所交会的胸腹部各穴。
【语译】
  刺飞扬之脉,其部位是在内踝上五寸,足少阴之前,与阴维脉相会处--即筑宾穴。
  阴维脉起于与各阴经交会之处。
【附】《奇经八脉考》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踹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凡十四穴。
【功能】
  维脉的“维”字,含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诸经者也。”说明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说明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阳维脉维络诸阳经,交会于督脉的风府、哑门;阴维脉维络诸阴经,交会于任脉的天突、廉泉。在正常的情况下,阴阳维脉互相维系,对气血盛衰起调节溢蓄的作用,而不参与环流,如果功能失常则出现有关的症证。
【病证】
  阳维脉发病,出现发冷、发热、外感热病等表症,所以《难经·二十九难》说:“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脉发病,则出现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所以又说:“阴维为病苦心痛”。张洁古解释说:“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寒热;营为阴,主里,阴维受邪为病在里,故苦心痛”。《脉经》王叔和说:“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满,心痛”。以上都说明,阳维脉主表证;阴维脉主里证。《素问·刺腰痛篇》有“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的记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22:19:15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第二部分:经穴

手太阴肺经穴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中府 | 云门 | 天府 | 侠白 | 尺泽 | 孔最 | 列缺 | 经渠 | 太渊 | 鱼际 | 少商
---------------------------------------------------------------------------------------------
(一) LU 1 中府 ZhōngFǔ
[定位]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 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
(二) LU 2 云门 Yúnmén
[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
(三) LU 3  天府 Tiānfǔ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
(四) LU 4   侠白 Xiábái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主治]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配伍] 配曲池, 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
(五) LU 5  尺泽 Chǐzé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配伍] 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一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
(六) LU 6 孔最 Kǒngzuì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解剖]  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
(七) LU 7  列缺 Lìeqūe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  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
(八) LU 8   经渠 Jīngqú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l寸。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
(九) LU 9  太渊 Tàiyuān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展长肌腱内测;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
(十) LU 10   鱼际 Yújì
[定位]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配伍] 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
(十一)     LU 11 少商 Shàoshāng
[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配伍] 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手阳明大肠经穴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商阳 | 二间 | 三间 | 合谷 | 阳溪 | 偏历 | 温溜 | 下廉 | 上廉 | 手三里
曲池 | 肘髎 | 手五里 | 臂臑 | 肩髃 | 巨骨 | 天鼎 | 扶突 | 口禾髎 | 迎香
---------------------------------------------------------------------------------------------
(一) LI 1 商阳 shāngyáng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伍] 配少商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
(二) LI 2   二间èrjiān
[定位] 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
(三)LI 3 三间   Sānjiān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解剖] 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配伍]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手阳明经所注为“输”
--------------------------------------------------------------------------------
(四) LI 4   合谷     Hégǔ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配伍]  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 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l)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
(五)  LI 5 阳溪 Yángxī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行为“经”。
--------------------------------------------------------------------------------
(六)  LI 6     偏历 Piānlì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解剖]  在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  目赤,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络穴。
--------------------------------------------------------------------------------
(七)  LI 7   温溜 Wēnliū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中l寸。
[附注]  手阳明经郄穴。
--------------------------------------------------------------------------------
(八)  LI 8  下廉    Xià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解剖]    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长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
(九)  LI 9   上廉    Shàng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肠鸣腹痛。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麻木;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
(十)  LI 10   手三里    Shǒusānlǐ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  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主治]  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配伍]  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8一1.2寸。
--------------------------------------------------------------------------------
(十一)  LI 11    曲池      Qūchí
[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配伍] 配血海,足三里治瘾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冲、大椎治高血压。
[刺灸法 ] 直刺 l—1.5寸。
[附注] (l)手阳明经所入为“合”。
      (2)参考资料: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
(十二)  LI 12 肘髎 Zhǒuliáo
[定位] 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 l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 在桡骨外上髁上缘肱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有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 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疾病。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
(十三) LI 13 手五里 Shǒuwǔlǐ
[定位]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解剖] 在肱骨桡侧,为肱桡肌起点,外侧为肱三头肌前缘;稍深为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内侧为桡神经。
[主治] 肘臂挛痛,瘰疬。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一l寸。
--------------------------------------------------------------------------------
(十四) LI 14 臂臑 Bìnào
[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七寸处。
[解剖] 在肱骨桡侧,三角肌下端,肱三头肌外侧头的前缘;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本干。
[主治] 肩臂痛,颈项拘挛,瘰疬,目疾。
[配伍] 配光明治目疾。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8一1.5寸。
--------------------------------------------------------------------------------
(十五) LI 15 肩髃 Jiānyú
[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   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   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配伍]   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一1.5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
(十六) LI 16 巨骨
[定位]  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解剖]  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主治]  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
[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 0.5 一 l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
(十七) LI 17 天鼎 Tiāndǐng
[定位]  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外浅静脉;为副神经、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
[主治]  暴喑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配伍]  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合谷治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
(十八) LI 18    扶突    Fútū
[定位]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配伍] 配合谷治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
(十九) LI 19 口禾髎 KǒuHéLiáo
[定位]  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解剖]  在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下支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
(二十) LI 20 迎香 Yíngxiāng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 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l)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
--------------------------------------------------------------------------------  
足阳明胃经穴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历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承泣 | 四白 | 巨髎 | 地仓 | 大迎 | 颊车 | 下关 | 头维 | 人迎 | 水突 | 气舍 | 缺盆 | 气户 | 库房 | 屋翳 | 膺窗 | 乳中 | 乳根 | 不容 | 承满 | 梁门 | 关门 | 太乙 |
滑肉门 | 天枢 | 外陵 | 大巨 | 水道 | 归来 | 气冲 髀关 | 伏兔 | 阴市 | 梁丘 | 犊鼻|
足三里 | 上巨虚 | 条口 | 下巨虚 | 丰隆 | 解溪 | 冲阳 | 陷谷 | 内庭 | 历兑
---------------------------------------------------------------------------------------------
(一) ST 1 承泣Ch é ngq ì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解剖] 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分支。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
[配伍] 配太阳治目赫肿痛,配阳白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一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附注] 足阳明经、阳跷、任脉交会穴。
--------------------------------------------------------------------------------
(二) ST 2 四白 Sìbái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   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配伍]    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配攒竹治眼睑(目闰)动。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
--------------------------------------------------------------------------------
(三) ST 3 巨髎 Jù1iáo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解剖]  浅层为上唇方肌,深层为犬齿肌;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鼻衄,齿痛,唇颊肿。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歪。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
(四) ST 4 地仓 Dìcāng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肌神经的末支。
[主治]  口歪,流涎,眼睑(目闰)动。
[配伍]   配颊车、合谷、治口歪、流涎。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附注] 手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穴。
--------------------------------------------------------------------------------
(五) ST 5 大迎 D à y í ng
[定位]  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
[主治]  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配伍]  配颊车治齿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
(六) ST 6 颊车 Jiáchē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解剖]  在下颌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
[主治]  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配伍]   配地仓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平刺0.5一l寸。
--------------------------------------------------------------------------------
(七) ST 7 下关 Xiàguān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解剖]   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噤,口眼歪斜。
[配伍]   配翳风治耳疾。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
--------------------------------------------------------------------------------
(八) ST 8 头维 Tóuwéi
[定位]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解剖]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
[主治]   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一l寸。
[附注]    (l)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
         (2)《甲乙》禁不可灸。
--------------------------------------------------------------------------------
(九)  ST 9 人迎 Rényíng
[定位]   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解剖]   有颈阔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
[主治]   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配伍]    配大椎、太冲治高血压。
[刺灸法]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附注]    (l)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   (2)《甲乙》:禁不可灸。
--------------------------------------------------------------------------------
(十) ST 10 水突 Shǔitū
[定位]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解剖] 有颈阔肌,在甲状软骨外侧,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上腹的交叉点;外侧为颈总动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配伍] 配天突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直刺0.3—0.8寸。
--------------------------------------------------------------------------------
(十一) ST 11 气舍 Qìshě
[定位]   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解剖]   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起始部;有颈前浅静脉,深部为颈总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舌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   咽喉肿病,气喘,呃逆,瘿瘤,瘰疬,颈项强。
[配伍]   配水突治瘿瘤。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本经气舍至乳根诸穴,深部有大动脉及肺、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刺。
--------------------------------------------------------------------------------
(十二) ST 12 缺盆 Qūepén
[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阔肌,肩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配伍]  配肺俞治咳嗽。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附注] 《图翼》:孕妇禁针。
--------------------------------------------------------------------------------
(十三) ST 13 气户 Qìhù
[定位]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下方,胸大肌起始部,深层上方的锁骨下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外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为锁骨上神经,胸前神经分支分布处。
[主治]  咳嗽,气喘,呃逆,胸胁支满,胸痛。
[配伍]   配肺俞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
(十四)  ST 14 库房 Kùfá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一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减及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
[配伍]  配屋翳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
(十五) ST 15 屋翳 Wūyì
[定位]  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乳痈。
[配伍]   配天宗治乳痈。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
(十六) ST 16 膺窗 Yìngchuā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第三肋间隙,有胸大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痈。
[配伍]  配屋翳治乳痈。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
(十七) ST 17 乳中 Rǔzhō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附注]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
(十八) ST 18 乳根 Rǔgēn
[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胸大肌下部,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主治]   咳嗽,气喘,呃逆,胸痛,乳痈,乳汁少。
[配伍]    配少泽、膻中治乳痈;配少泽、足三里治乳少。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
(十九) ST 19 不容 Bùróng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探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主治]  呕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胀。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病。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
(二十) ST 20 承满 Chéngmǎ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布;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主治]  胃痛,吐血,食欲不振,腹胀。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一l寸。
--------------------------------------------------------------------------------
(二十一) ST 21 梁门 Liáng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
[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配伍 ]  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一1.2寸。
--------------------------------------------------------------------------------
(二十二) ST 22 关门 Guān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
[配伍]  配足三里、水分治肠鸣腹泻。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
(二十三) ST 23 太乙 Tàiyǐ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其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胃病,心烦,癫狂。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
(二十四) ST 24 滑肉门 Huáròu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胃痛,呕吐,癫狂。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一1.2寸。
--------------------------------------------------------------------------------
(二十五) ST 25 天枢 Tiānshū
[定位]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配气海治绕脐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便秘、泄泻。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附注] (l)大肠的募穴;(2)《千金》孕妇不可灸。
--------------------------------------------------------------------------------
(二十六) ST 26 外陵 Wàilíng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腹痛,疝气,痛经。
[配伍]   配子宫、三阴交治痛经。
[刺灸法]  直刺 l—l.5寸。
--------------------------------------------------------------------------------
(二十七) ST 27 大巨 Dàjù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
[配伍]  配中极、次髎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二十八) ST 28 水道 ShuǐDào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不孕,疝气。
[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治痛经、不孕。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二十九) ST 29 归来 Guīlái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在腹直肌外缘,有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  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配三阴交、中极治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 l—l.5寸。
--------------------------------------------------------------------------------
(三十) ST 30 气冲 Qìchōng
[定位]   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膜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壁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   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萎,阴肿。
[配伍]    配气海治肠鸣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冲脉所起。
--------------------------------------------------------------------------------
(三十一) ST 31 髀关 Bìguān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解剖]   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腰痛膝冷,痿痹,腹痛。
[配伍]   配伏免治痿痹。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
(三十二) ST 32 伏兔 Fútù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解剖]  在股直肌的肌腹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配伍]  配髀关、阳陵泉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
(三十三) ST 33 阴市 Yīnshì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
[配伍]  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腿膝痿痹。
[刺灸法]  直刺 l—l.5寸。
--------------------------------------------------------------------------------
(三十四) ST 34 梁丘 Li
[定位]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
[配伍]  配足三里、中脘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 l—1.2寸。
[附注]  足阳明经郄穴。
--------------------------------------------------------------------------------
(三十五)ST 35 犊鼻 Dúbí
[定位]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剖]  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配伍]  配阳陵泉、足三里治膝痛。
[刺灸法]   向后内斜刺0.5一l寸。
--------------------------------------------------------------------------------
(三十六) ST 36 足三里 Zúsānlǐ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内关治呕吐;配气海治腹胀;配膻中、乳根治乳痛;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痹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l)足阳明经所人为“合”。
    (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3)参考资料:1、据报道,针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
                 2、据报道,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
                 3、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足三里,发现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
                 4、据报道: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
(三十七) ST 37 上巨虚 Sh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   配足三里、气海治便秘、泄泻。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附注]   大肠经下合穴。
--------------------------------------------------------------------------------
(三十八) ST 38 条口 Ti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转筋,跗肿,肩臂痛。
[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九) ST 39 下巨虚 Xi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胫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浅神经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   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
[配伍]   配天枢、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l—1.5寸。
[附注]    小肠经下合穴。
--------------------------------------------------------------------------------
(四十) ST 40 丰隆 Fēnglóng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解剖]  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  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风池治眩晕;配膻中、肺俞治痰多咳嗽。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附注]  足阳明经络穴。
--------------------------------------------------------------------------------
(四十一) ST 41 解溪 Ji
[定位]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剖]   在拇长伸肌膜与趾长伸肌胫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当腓浅神经,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配伍]     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行为“经”。
--------------------------------------------------------------------------------
(四十二) ST 42 冲阳 Ch
[定位]   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趾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当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第二支本干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   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病,足痿无力。
[配伍]   配大椎、丰隆治癫狂痫。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过为“原”。
--------------------------------------------------------------------------------
(四十三) ST 43 陷谷Xiàngǔ
[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解剖]  有第二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
[主治]  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
[配伍]  陷谷、上星、囟会、前顶、公孙、治卒面肿。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足阳明经所注为“输”。
--------------------------------------------------------------------------------
(四十四) ST 44 内庭 Nèitíng
[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歪。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溜为“荥”。
--------------------------------------------------------------------------------
(四十五) ST 45 厉兑 Lìduì
[定位]   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
[主治]   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配伍]    配内关、神门治多梦。
[刺灸法]   浅刺0.1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出为“井”。
--------------------------------------------------------------------------------
足太阴脾经穴
  本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隐白 | 大都 | 太白 | 公孙 | 商丘 | 三阴交 | 漏谷 | 地机 | 阴陵泉 血海 | 箕门 | 冲门 | 府舍 | 腹结 | 大横 | 腹哀 | 食窦 | 天溪 | 胸乡 | 周荣 | 大包
--------------------------------------------------------------------------------
(一)  SP 1 隐白 Yǐnbái
[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  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配伍]   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刺灸法]  浅刺0.1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
(二) SP 2 大都 Dàdū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  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   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
(三) SP 3 太白 Tàibái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配伍]  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
(四) SP 4 公孙 Gōngxūn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配伍]  配中脘、内关治胃酸过多、胃痛。
[刺灸法]  直刺0.6一1.2寸。
[附注]   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参考资料:
①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X线胃肠检查时,观察到针刺内关、足三里对胃蠕动多有增强作用,尤以足三里为明显,而针刺公孙则胃蠕动多减弱。
②据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
--------------------------------------------------------------------------------
(五) SP 5 商丘 Shāngqiū
[定位]  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
[主治]  腹胀,泄泻,便秘,黄疸,足踝痛。
[配伍]  配气海、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行为“经”。
--------------------------------------------------------------------------------
(六) SP 6 三阴交 Sānyīnjiāo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  配足三理治肠鸣泄泻;配中极治月经不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治疝气;配内关、神门治失眠。
[刺灸法]   直刺 l一1.5寸。
[附注]  (I)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2)孕妇禁针。
--------------------------------------------------------------------------------
(七) SP 7 漏谷 Lòugǔ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肢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八) SP 8 地机 Dìjī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   配三阴交治痛经;配隐白治崩漏。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附注]   足太阴经郄穴。
--------------------------------------------------------------------------------
(九) SP 9 阴陵泉 Yīnlíngquán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  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配伍]  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人为“合”。
--------------------------------------------------------------------------------
(十) SP 10 血海 Xuèhǎi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
   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  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配伍] 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曲池治瘾疹。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十一) SP 11 箕门 Jìmén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解剖]  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配伍]  配太冲腹股沟疼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一l寸。
--------------------------------------------------------------------------------
(十二) SP 12 冲门 Chōngmén
[定位]   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解剖]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内斜肌下部;内侧为股动、静脉;布有股神经。
[主治]   腹痛,疝气,崩漏,带下。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一l寸。
[附注]    足太阴、厥阴经交会穴。
--------------------------------------------------------------------------------
(十三) SP 13 府舍 Fùshě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深层为腹横肌下部;布有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右当盲肠下部,左当乙状结肠下部)。
[主治]  腹痛,疝气,积聚。
[配伍]  配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附注]   足太阴、厥阴经与阴维脉交会穴。
--------------------------------------------------------------------------------
(十四) SP 14 腹结 Fùjié
[定位]  在下腹部,大横下l.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  腹痛,泄泻,疝气。
[配伍]  配气海、天枢治腹痛。
[刺灸法 ]  直刺 l一2寸。
--------------------------------------------------------------------------------
(十五) SP 15 大横 Dàhéng
[定位]  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解剖]  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  泄泻,便秘,腹痛。
[配伍]   配天枢、足三里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附注]   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
(十六) SP 16 腹哀 Fùāi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   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配合]   配气海治肠鸣。
[阴作]   直刺 l—1.5寸。
[附注]    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
(十七) SP 17 食窦 Shídòu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附注]   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
(十八) SP 18 天溪 Tiānxī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 解剖]   在第四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   胸胁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疼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
(十九) SP 19 胸乡 Xiōngxiāng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在第三肋间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中,下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
[主治]  胸胁胀痛。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
(二十) SP 20 周荣 Zhōuróng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胸大肌中,下层为胸小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又,正当第一肋间神经。
[主治]   咳嗽,气逆,胸胁胀满。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胀满。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
(二十一) SP 21 大包 Dàbāo
[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解剖]   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
[主治]   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配伍]    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附注]   脾之大络。
-------------------------------------------------------------------------------
   手少阴心经穴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侧面的尺侧,1穴在侧胸上部。首穴极泉,末穴少冲。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极泉 | 青灵 | 少海 | 灵道 | 通里 | 阴郄 | 神门 | 少府 | 少冲
---------------------------------------------------------------------------------------------
(一) HT 1 极泉 Jíquán
[定位]  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
[主治]  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刺灸法]   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
(二) HT 2青灵 Qīnglíng
[定位]  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解剖]  当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有肱三头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副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主治]  头痛振寒,目黄,胁痛,肩臂疼痛。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
(三) HT 3 少海 Shàohǎi
[定位]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旋前圆肌,肱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下副动脉,尺返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外前方有正中神经。
[主治]  心痛,肘臂挛痛,瘰疬,头项痛,腋胁痛。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人为“合”。
--------------------------------------------------------------------------------
(四) HT 4   灵道 Língdào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痛,暴喑,肘臂挛痛。
[配伍]   配心俞治心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行为“经”。
--------------------------------------------------------------------------------
(五) HT 5    通里 Tōnglǐ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 l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悸,怔仲,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配伍]  配廉泉、哑门治不语。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络穴。
--------------------------------------------------------------------------------
(六) HT 6   阴郄 Yīnxì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
[配伍]   配心俞、巨阙治心痛;配大椎治阴虚盗汗。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郄穴。
--------------------------------------------------------------------------------
(七) HT 7    神门 Shénmén
[定位]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
[配伍]  配内关、心俞治心痛;配内关、三阳交治健忘、失眠。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注为“输”,心经原穴。
参考资料:  1、据报道,给狗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2、据报道,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通里、百会、大陵等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波电位降低。
--------------------------------------------------------------------------------
(八)HT 8  少府 Shàofǔ
[定位]  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解剖]  在第四、五掌骨间,有第四蚓状肌,指浅、深屈肌腱,深部为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静脉;布有第四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
[配伍]  配内关治心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溜为“荥”。
--------------------------------------------------------------------------------
(九)HT 9  少冲 Shàochōng
[定位]  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迷。
[配伍]  配太冲、中冲、大椎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少阴经所出为“井”。
--------------------------------------------------------------------------------
  手太阳小肠经穴
  本经一侧19穴(左右两侧共3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尺侧,11穴在肩、颈、面部。首穴少泽,末穴听宫。主治腹部小肠与胸、心、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神经方面病症和头、面、颈、眼、耳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少泽 | 前谷 | 后溪 | 腕骨 | 阳谷 | 养老 | 支正 | 小海 | 肩贞| 臑俞 | 天宗 | 秉风 | 曲垣 | 肩外俞 | 肩中俞 | 天窗 | 天容 | 颧髎 | 听宫
---------------------------------------------------------------------------------------------
(一) SI 1 少泽 Shàozé
[定位]  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l寸。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
[配伍]  配膻中、乳根治乳汁少、乳痈。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阳经所出为“井”。
--------------------------------------------------------------------------------
(二) SI 2 前谷 Qiángǔ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  有指背动、静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乳少,热病。
[配伍]   配耳门、翳风治耳鸣。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溜为“荥”。
--------------------------------------------------------------------------------
(三) SI 3 后溪 Hòuxī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  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痫,疟疾,手指及肘臂挛痛。
[配伍]   配列缺、悬钟治项强痛;配人中治急性腰扭伤。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注为“输”;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
--------------------------------------------------------------------------------
(四) SI 4 腕骨 Wàngǔ
[定位]  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解剖]  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分支) ,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项强痛,耳鸣,目翳,黄疸,热病,疟疾,指挛腕痛。
[配伍]  配阳陵泉、肝俞、胆俞治黄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过为“原”。
--------------------------------------------------------------------------------
(五) SI 5 阳谷 Yánggǔ
[定位]  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当尺侧腕伸肌腱的尺侧缘;有腕背侧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热病,癫狂痫,腕痛。
[配伍]   配阳池治腕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行为“经”。
--------------------------------------------------------------------------------
(六) SI 6 养老 Yǎnglǎo
[定位]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缘中。
[解剖]  左尺骨背面,尺骨茎突上方,尺侧腕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间;布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的末支,腕静脉网;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
[主治]  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配伍]  配太冲、足三里治目视不明。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阳经郄穴。
--------------------------------------------------------------------------------
(七) SI 7 支正 Zhīzhèng
[定位]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解剖]  在尺骨背面,尺侧腕伸肌的尺侧缘;布有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目眩,热病,癫狂,项强,肘臂酸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一0.8寸。
[附注]   手太阳经络穴。
--------------------------------------------------------------------------------
(八) SI 8 小海 Xiǎohǎi
[定位]  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解剖]  尺神经沟中,为尺侧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副静脉以及尺返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本干。
[主治]  肘臂疼痛,癫痫。
[配伍]  配手三里治肘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入为“合”。
--------------------------------------------------------------------------------
(九) SI 9 肩贞 Jiānzhēn
[定位]  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解剖]  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胛骨外侧缘,三角肌后缘,下层是大圆肌;有旋肩胛动、静脉;布有腋神经分支,最深部上方为桡神经。
[主治]  肩臂疼痛,瘰疬,耳鸣。
[ 配肩髃、肩髎治疗肩周炎。配肩髎、曲池、肩井、手三里、合谷治疗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十) SI 10 臑俞 Nàoshū
[定位]  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解剖]  在肩胛骨关节窝后方三角肌中,深层为岗下肌;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主治]  肩臂疼痛,瘰疬。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一l,5寸。
[附注]  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穴。
--------------------------------------------------------------------------------
(十一) SI 11 天宗 Tiānzōng
[定位]  在肩胛部,当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解剖]   在岗下窝中央岗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主治]  肩胛疼痛,气喘,乳痈。
[配伍]   配肩外俞治肩胛痛;配膻中、足三里治乳痈。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一l寸。
--------------------------------------------------------------------------------
(十二) SI 12 秉风 Bǐngfēng
[定位]  在肩胛部,岗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解剖]  在肩胛岗上缘中央,表层为斜方肌,再下为岗上肌;有肩胛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主治]  肩胛疼痛,上肢酸麻。
[配伍]   配天宗治肩胛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一l寸。
[附注]   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
(十三) SI 13 曲垣 Qūyuán
[定位]  在肩胛部,岗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在肩胛岗上缘,斜方肌和岗上肌中;有颈横动、静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肌支;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
[主治]  肩胛疼痛。
[配伍]  配天宗、秉风治肩胛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一l寸。
--------------------------------------------------------------------------------
(十四) SI 14 肩外俞 Jiānwà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一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
[主治]  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配伍]   配肩中俞、大椎、列缺治肩背疼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十五) SI 15 肩中俞 Jiānzhōng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解剖]  在第一胸椎横突端,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神经和副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目视不明。
[配伍]   配肩外俞,大椎治肩背疼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十六) SI 16 天窗 Tiānchuāng
[定位]  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
[解剖]  在斜方肌前缘,肩胛提肌后缘,深层为头夹肌;有耳后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分支;布有颈皮神经,正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及枕小神经。
[主治]  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暴喑。
[配伍]   配列缺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
(十七) SI 17 天容 Tiānróng
[定位]   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解剖]   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停止部前缘,二腹肌后腹的下缘;前方有颈外浅静脉、颈内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的前支,面神经的颈支、副神经,其深层为交感神经于的颈上神经节。
[主治]   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
[配伍]     配列缺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
(十八) SI 18 颧髎 Quánliáo
[定位]  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解剖]  在颧骨下颌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分支;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齿痛,颊肿。
[配伍]   配地仓、颊车治口歪;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一l寸。
[附注]  (l)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2)《图翼》:禁灸。
--------------------------------------------------------------------------------
(十九) SI 19 听宫 Tīnggōng
[定位]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解剖]  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第三支的耳颞神经。
[主治]  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狂痫。
[配伍]  配翳风、中渚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张口,直刺 l—1.5寸。
[附注]  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
足太阳膀胱经穴
??? 本经一侧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项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性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睛明 | 攒竹 | 眉冲 | 曲差 | 五处 | 承光 | 通天 | 络却 | 玉枕 | 天柱 | 大杼 | 风门 | 肺俞 | 厥阴俞| 心俞 | 督俞 | 膈俞 | 肝俞 | 胆俞 | 脾俞 | 胃俞 | 三焦俞 | 肾俞 | 气海俞 | 大肠俞 | 关元俞 | 小肠俞 |膀胱俞 | 中膂俞 | 白环俞 | 上髎 | 次髎 | 中髎 | 下髎 | 会阳 | 承扶 | 殷门 | 浮郄 | 委阳 | 委中 | 附分 |魄户 | 膏肓 | 神堂 | 譩譆 | 膈关 | 魂门 | 阳纲 | 意舍 | 胃仓 | 肓门 | 志室 | 胞肓 | 秩边 | 合阳 | 承筋 |承山 | 飞扬 | 跗 | 昆仑 | 仆参 | 申脉 | 金门 | 京骨 | 束骨 | 足通骨 | 至阴
--------------------------------------------------------------------------------
(一) BL 1 睛明 Jīngmíng
[定位] ?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解剖] ?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 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 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 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 为鼻睫神经。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 夜盲,色盲。
[配伍] ?配球后、光明治视目不明。
[刺灸法] ?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 靠眶缘直刺0.5一l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附注] 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素问·气府论·注》)
--------------------------------------------------------------------------------
(二) BL 2 攒竹 Cuánzhú
[定位]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解剖] ?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 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 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配伍] ?配阳白治口眼歪斜、眼睑下垂。
[刺灸法] ?平刺0.5—0.8寸。禁灸。
--------------------------------------------------------------------------------
(三) BL 3 眉冲 Méichōng
[定位] ?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配伍] ?配太阳治头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
(四) BL 4 曲差 Qǔchā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 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鼻塞。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
(五) BL 5 五处 Wǔchù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目眩,癫痫。
[配伍] 配合谷、太冲治头痛、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
(六) BL 6   承光 Chéngguā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处。
[主治] ?头痛,目眩,鼻塞,热病。
[配伍] ?配百会治头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
(七) BL 7 通天 Tōngtiān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 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
[配伍] ?配迎香、合谷治鼻疾。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
(八) BL 8 络却 Luòquè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解剖] ??在枕肌停止处;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 神经分支。
[主治] ??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配伍] ??配风池治头晕。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
(九) BL 9 玉枕 Yùzhěn
[定位]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解剖] ?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项痛,目痛,鼻塞。
[配伍] ?配大椎治头项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
(十) BL 10 天柱 Tiānzhù
[定位] ?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 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
[主治] ?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 热病。
[配伍] 配大椎治头痛项强。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
(十一) BL 11 大杼 dàzhù
[定位]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配伍] ?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l)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 (2)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 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
(十二) BL 12 风门 fēngmén
[定位]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深层为最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配伍] ?配肺俞、大椎治咳嗽、气喘;配合谷治伤风咳嗽。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
(十三) BL 13 肺俞 fè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 三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 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 外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配伍] ?配风门治咳嗽喘;配合谷 、 迎香治鼻疾。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肺的背俞穴。
--------------------------------------------------------------------------------
(十四) BL 14 厥阴俞 juéyī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 四肋间动、静脉后支;正当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四胸神经后支外侧 支。
[主治] ?咳嗽,心痛,胸闷, 呕吐。
[配伍] ?配内关治心痛、心悸。
[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心包背俞穴 。
--------------------------------------------------------------------------------
(十五) BL 15 心俞 Xī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 汗,梦遗,癫痫。
[配伍] 配巨阙、内关治心痛、惊悸;配内关、神门 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心的背俞穴 。
--------------------------------------------------------------------------------
(十六) BL 16 督俞 Dū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六或第七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六胸神经后支外侧 支。
[主治] ?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配伍] ?配内关治心痛、胸闷。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
(十七) BL 17 膈俞 Gé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布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七或第八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七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 盗汗。
[配伍] ??配内关、足三里治呕吐、呃逆;配足三 里、血海、肓膏治贫血。
[刺灸法] ??斜刺0.5之0.8寸。
[附注] ??(1)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
???????? (2)参考资料:据报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免的贫血状态(红细胞在400万/mm’以下,血红蛋白在65两以下),针刺“膈俞”、“膏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大提前纠正了贫血状态,迅速恢复正常。
--------------------------------------------------------------------------------
(十八) BL 18 肝俞 Gā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九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配伍] 配支沟、阳陵泉治胁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肝的背俞穴。
--------------------------------------------------------------------------------
(十九) BL 19 胆俞 Dǎ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腱肋肌之间;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 ?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配伍] ??配阳陵泉、太冲胆道疾病。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胆的背俞穴。
--------------------------------------------------------------------------------
(二十) BL 20 脾俞 Pǐ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一胸神经后支肌支。
[主治] ?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脱 、便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脾的背俞穴。
--------------------------------------------------------------------------------
(二十一) BL 21 胃俞 Wè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 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皮 支,深层为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胃的背俞穴。
--------------------------------------------------------------------------------
(二十二) BL 22 三焦俞 Sānjiāo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肠鸣,腹胀,呕吐,泄泻,痢疾,水肿,腰背强痛。
[配伍] 配气海、足三里治肠鸣、腹胀。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三焦背俞穴。
--------------------------------------------------------------------------------
(二十三) BL 23 肾俞 Shèn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 ?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伍] ?配太溪 、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翳风、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l)肾的背俞穴。
???????? (2)据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
(二十四) BL 24 气海俞 Qìhǎi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 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 ?肠鸣腹胀,痔漏,痛经,腰痛。
[配伍] ??配足三里、天枢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 ??直刺0.5 ---- 1寸。
--------------------------------------------------------------------------------
(二十五) BL 25 大肠俞 Dàcháng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主治] ??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配伍] ???配气海、足三里、支沟治便秘。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附注] ???大肠背俞穴。
--------------------------------------------------------------------------------
(二十六) BL 26 关元俞 Guānyuán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骶棘肌,有腰最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
[主治] ?腹胀、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 痛。
[配伍] ??配气海治腹胀。
[刺灸法] ??直刺0.8~l.2寸。
--------------------------------------------------------------------------------
(二十七) BL 27 小肠 俞 Xiǎochángshū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
[解剖] 在骶髂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外侧支,第五腰神经后支。
[主治] 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小腹胀痛,泄泻,痢疾,疝气,腰腿疼。
[配伍] 配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治腹胀、痢疾、便秘。配肾俞、三阴交、三焦俞、关元、曲泉治泌尿系结石。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8~1寸;灸3~7壮。
--------------------------------------------------------------------------------
(二十八) BL 28 膀胱俞 Pángguāngshū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解剖] ?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
[配伍] ?配肾俞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8~l.2寸。
[附注] ??膀胱背俞穴。
--------------------------------------------------------------------------------
(二十九) BL 29 中膂俞 Zhōnglǚshū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解剖] ?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臀下动、静脉的分支处,布有臀下皮神经。
[主治] ?泄泻,疝气,腰脊强痛。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 BL 30 白环俞 Báihuánshū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解剖] ?在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下内缘;有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布有皮神经,深层为阴部神经。
[主治] ?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白带,腰部疼痛。
[配伍] ??配三阴交、肾俞、治遗尿、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一) BL 31 上髎 Shàngliáo
[定位]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解剖] ?在骶棘肌起始部及臀大肌起始部;当额外
???????? 侧动、静脉后支处;布有第一髂神经 后支。
[主治] ?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 精,阳萎,腰痛。
[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二) BL 32 次髎 Cìliáo
[定位]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二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 ?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肾俞治遗尿;配血海治 痛经。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三) BL 33 中髎 Zhōngliáo
[定位] ?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三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 ?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 ,腰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便秘。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四) BL 34 下 髎 Xiàliáo
[定位] ?在骶部,当 [定位] ?在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当第四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 ?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带下,腰痛。
[配伍] ??配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五) BL 35 会阳 Huìyáng
[定位] ?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解剖] ?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 骨神经;深部有阴部神经干。
[主治] ?泄泻,便血,痔疾,阳萎,带下。
[配伍] ??配承山治痔疾。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六) BL 36 承扶 Chéngfú
[定位] ?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解剖] ?在臀大肌下缘;有坐骨神经伴行的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
[主治]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配伍] ??配委中治腰骶疼痛。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
(三十七) BL 37 殷门 Yīnmén
[定位] ?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解剖] ?在半腱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深层为大收肌; 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布有股后皮 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大肠俞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
(三十八) BL 38 浮郄 Fúxì
[定位] ?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 ?在股二头肌键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
[主治] ?便秘,股腘部疼痛,麻木。
[配伍] ??配承山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三十九) BL 39 委阳 Wěiyáng
[定位] ?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 ?在股二头肌键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
[主治] ?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配伍] ??配三焦俞、肾俞、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附注] ??三焦经下合穴。
--------------------------------------------------------------------------------
(四十) BL 40 委中 Wěizhōng
[定位]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解剖] ?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 层为腘动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遗尿,丹毒。
[配伍] ??配大肠俞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附注] ??足太阳经所入为“合”。
--------------------------------------------------------------------------------
(四十一) BL 41 附分 Fùfēn
[定位]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岗内端边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颈横动脉降支,当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
[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配伍] ??配大椎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
(四十二) BL 42 魄户 Pòhù
[定位]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背侧支 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痨,项强,肩背痛。
[配伍] ??配天突、膻中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0.5一0.8寸。
--------------------------------------------------------------------------------
(四十三) BL 43 膏肓 Gāohuāng
[定位]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 层为髂肋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背侧支 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 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
[配伍] ??配尺泽、肺俞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四十四) BL 44 神堂 Shéntáng
[定位]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 层为髂肋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 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病。
[配伍] ??配膻中治胸闷。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四十五) BL 45 譩譆  Yìxǐ
[定位] ?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斜方肌外缘,有髂肋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
[主治] ?咳嗽,气喘,疟疾,热病,肩背痛。
[配伍] ??配大椎、肩外俞治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四十六) BL 46 膈关 Gěguān
[定位]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 背侧支;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
[主治] ?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
[配伍] ?配内关治嗳气。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四十七) BL 47 魂门 Húnmén
[定位]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九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八、九胸神经后支。
[主治] ?胸胁痛,呕吐,泄泻,背痛。
[配伍] ?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肋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四十八) BL 48 阳纲 Yánggāng
[定位] ?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十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
[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
[配伍] ?配气海治腹胀。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四十九) BL 49 意舍 Yìshě
[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 脉背侧支;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
[主治] ?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配伍] ??脾俞、胃俞治腹胀。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五十) BL 50 胃仓 Wèicāng
[定位]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肋下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二、十三胸神经后支。
[主治] 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水肿,背脊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五十一) BL 51 肓门 Huāngmén
[定位]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
[主治] ?腹痛,便秘,痞块,乳疾。
[配伍] ??配气海天、枢治便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五十二) BL 52 志室 Zhìshì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二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第一腰神经外侧支。
[主治] ?遗精 ,阳萎 ,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 痛。
[配伍] ??配命门治遗精。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五十三) BL 53 胞肓 Bāohuāng
[定位] ?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解剖] ?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
[主治] ?肠鸣,腹胀,便秘,癃闭,腰脊强痛。
[配伍] ??配委中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五十四) BL 54 秩边 Zhìbiān
[定位] ?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解剖] ?有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 静脉深层当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 为坐骨神经。
[主治] ?小便不利,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委中、大肠俞治腰腿疼痛。
[刺灸法] ??直刺1.5—2寸。
--------------------------------------------------------------------------------
(五十五) BL 55 合阳 Hé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解剖] ?在腓肠肌二头之间;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腘动、静脉;布有腓肠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 ?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崩漏。
[配伍] ?配腰阳关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
(五十六) BL 56 承筋 Chéngjīn
[定位]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解剖] ?在腓肠肌两肌腹之间;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 ?痔疾,腰腿拘急疼痛。
[配伍] ??配委中治下肢挛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五十七) BL 57 承山 Chéngshān
[定位]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解剖] ?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股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 ?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配伍] ??配大肠俞治痔疾。
[刺灸法] ??直刺1—2寸。
--------------------------------------------------------------------------------
(五十八) BL 58 飞扬 Fēi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解剖] 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
[配伍] 配委中治腿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附注] 足太阳经络穴
--------------------------------------------------------------------------------
(五十九) BL 59 跗阳 Fù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解剖] ?在腓骨的后部,跟腱外前缘,深层为拇长屈肌 ;有小隐静脉 ,深层为腓动脉末支 ;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 ?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刺灸法] ??直刺0.8一1.2寸。
[附注] ??阳跷脉郄穴。
--------------------------------------------------------------------------------
(六十) BL 60 昆仑 Kūnlún
[定位]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 脉;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腰骶疼 痛,脚跟肿痛。
[配伍] ?配风池治头痛、目眩。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l)足太阳经所行为“经”。(2)《针灸大成》:“妊妇刺之落胎。”
--------------------------------------------------------------------------------
(六十一) BL 61 仆参 Púcān
[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腓动、静脉的跟骨外侧支;布有腓肠神 经跟骨外侧支。
[主治] 下肢痿痹,足跟痛,癫痫。
[配伍] ?配太溪治足跟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
(六十二) BL 62 申脉 ShēnMài
[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解剖] ?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有外踝动脉网及小 隐静脉;布有腓肠神经的足背外侧皮神经 分支。
[主治] ?头痛 ,眩晕 ,癫狂痫 ,腰腿酸痛,目赤 痛,失眠。
[配伍] ??配肾俞、肝俞、百会治眩晕。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
--------------------------------------------------------------------------------
(六十三) BL 63 金门 Jīnmén
[定位] ?在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解剖] ?在腓骨长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间;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主治] ?头痛,癫痫 ,小儿惊风 ,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配伍] ??配太阳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阳经郄穴。
--------------------------------------------------------------------------------
(六十四) BL 64 京骨 Jīnggǔ
[定位] ?在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 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 经。
[主治] ?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配伍] ?配百会、太冲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阳经所过为“原”。
--------------------------------------------------------------------------------
(六十五) BL 65 束骨 Shùgǔ
[定位]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四趾跖侧总动、 静脉;有第四趾跖侧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 经分布。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癫狂,腰腿痛。
[配伍] ??配肾俞、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阳经所注为“输”。
--------------------------------------------------------------------------------
(六十六) BL 66 足通谷 Zútōnggǔ
[定位]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趾跖侧动、静脉;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配伍] ?配大椎治项强。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足太阳经所溜为“荥”。
--------------------------------------------------------------------------------
(六十七) BL 67 至阴 Zhìyīn
[定位] ?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
[配伍] ??配太冲、百会治头痛。
[刺灸法] ??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附注] ??足太阳经所出为“井”。
--------------------------------------------------------------------------------  
足少阴肾经穴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份,余17穴配列于胸腹部任脉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涌泉 |然谷 | 太溪| 大钟 | 水泉 | 照海 | 复溜 | 交  信 | 筑宾 | 阴谷 | 横骨 | 大赫 |
气穴 |四满 | 中注| 肓俞 | 商曲 | 石关 | 阴都 | 腹通谷 | 幽门 | 步廊 | 神封 | 灵墟 |
神藏 | 彧中| 俞府
--------------------------------------------------------------------------------
(一) KI 1  涌泉Y ǒ ngqu á n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配然谷治喉痹;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照海治癫痫。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井穴。
--------------------------------------------------------------------------------
(二) KI 2然谷 Rángǔ
[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解剖]有拇指外展肌,有跖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配伍]配承山治转筋;配气冲、四满治石水;配太溪治热病烦心、足寒、多汗。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荥穴。
--------------------------------------------------------------------------------
(三) KI 3  太溪T à ix ī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配伍]配然谷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配肾俞治肾胀;配支沟、然谷治心痛如锥刺。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腧穴、原穴
--------------------------------------------------------------------------------
(四) KI 4  大钟   D à zh ō ng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配伍]配太溪、神门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配行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配鱼际治虚火上炎之咽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肾经络穴。
--------------------------------------------------------------------------------
(五) KI 5  水泉   Shu ǐ qu á n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配伍]配中极、水道治肾气亏虚;配气海、血海、肾俞、三阴交、气海俞治肾绞痛、肾结石;配肾俞、中极、血海治血尿。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肾经郄穴。
--------------------------------------------------------------------------------
(六) KI 6  照海   Zh à oh ǎ i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趾外展肌止点;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配伍]配列缺、天突、太冲、廉泉治咽喉病症;配神门、风池、三阴交治阴虚火旺之失眠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
(七) KI 7  复溜   F ù li ū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配伍]配后溪、阴郄治盗汗不止;配中极、阴谷治癃闭。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肾经经穴。
--------------------------------------------------------------------------------
(八) KI 8  交信   Ji ā ox ì n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解剖]在趾长屈肌中;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后方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  内廉痛。
[配伍]配关元、三阴交治妇科疾患之月经不调;配太冲、血海、地机治崩漏;配中都治疝气;配阴陵泉治五淋;配中极治癃闭;配关元治阴挺。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阴跷脉郄穴。
--------------------------------------------------------------------------------
(九) KI 9  筑宾   Zh ù b ī n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解剖]在腓肠肌和趾长屈肌之间;深部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
[配伍]配肾俞、关元治水肿;配大敦、归来治疝气;配承山、合阳、阳陵泉治小腿痿、痹、瘫;配水沟、百会治癫、狂、痫证。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阴维脉郄穴。
--------------------------------------------------------------------------------
( 十) KI 10  阴谷   Y ī ng ǔ
[定位]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解剖]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主治]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配伍]配照海、中极治癃闭;配大赫、曲骨、命门治寒疝、阳萎、早泄、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
[附注]肾经合穴。
--------------------------------------------------------------------------------
(十一) KI 11  横骨   H é ngg ǔ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及阴部外动脉;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主治]阴部痛,少腹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通,疝气。
[配伍]配中极、三阴交治癃闭;配关元、肾俞、志室、大赫治阳萎、遗精、崩漏、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十二) KI 12  大赫   D à h è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主治]阴部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妊,泄泻,痢疾。
[配伍]配阴交肾俞、带脉、大敦、中极治阳萎、遗精、带下;配命门、肾俞、志室、中极、关元治男科病、不育症。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十三) KI 13  气穴   Q ì xu é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脊痛,阳痿。
[配伍]配天枢、大肠俞主消化不良;配中极、阴陵泉、膀胱俞主五淋、小便不利;配气海、三阴交、肾俞、血海治月经不调、血带、宫冷不孕、先兆流产、阳萎、不育症。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十四) KI 14  四满   S ì m ǎ n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净,小腹痛,遗精,遗尿,疝气,便秘,水肿。
[配伍]配气海、三阴交、大敦、归来治疝气、睾丸肿痛;配气海、三阴交、肾俞、血海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等病症。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十五) KI 15  中注   Zh ō ngzh ù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配伍]配肾俞、委中、气海俞治腰背痛;配血海、肾俞、太冲、三阴交、阴交、中极治妇科病、月经不调、卵巢炎、睾丸炎、附件炎。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十六) KI 16  肓俞   Hu ā ngsh ū
[定位]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绕脐,呕吐,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疝气,月经不调,腰脊痛。
[配伍]配天枢、足三里、大肠俞治便秘、泄泻、痢疾;配中脘、足三里、内庭、天枢治胃痛、腹痛、疝痛、排尿、尿道涩痛等症。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十七) KI 17  商曲   Sh ā ngq ū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腹中积聚。
[配伍]配中脘、大横治腹痛、腹胀;配支沟治便秘;配大肠俞、天枢、治泄泻、痢疾。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十八) KI 18  石关   Sh í gu ā n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主治]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妇人不孕。
[配伍]配中脘、内关治胃痛、呕吐、腹胀;配三阴交、阴交、肾俞治先兆流产和不孕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十九) KI 19  阴都   Y ī nd ū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妇人不孕,胸胁满,疟疾。
[配伍]配巨阙治心中烦满;配三阴交、血海治闭经;配中脘、天枢、足三里、四缝治纳呆及小儿疳积。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二十) KI 20  腹通谷   F ù t ō ngg ǔ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配伍]配内关、中脘治胃气逆;配申脉、照海治癫痫、惊悸;配上脘、足三里治纳呆。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二十一) KI 21  幽门   Y ō um é n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配伍]配玉堂治烦心呕吐;配中脘、建里治胃痛、噎嗝、呕吐;配天枢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
(二十二) KI 22  步廊   B ù l á ng
[定位]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起始部,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五肋间神经。
[主治]胸痛,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乳痈。
[配伍]配定喘、列缺治外感和内伤咳喘;配心俞、内关治胸痹、心悸怔忡。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
(二十三) KI 23  神封   Sh é nf ē ng
[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不嗜食,乳痈。
[配伍]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胀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
(二十四) KI 24  灵墟   L í ngx ū
[定位]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配伍]配足三里、中脘、内关治呕吐、纳呆;配神门、神藏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
(二十五) KI 25  神藏   Sh é nc á ng
[定位]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正当第二肋间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烦满,呕吐,不嗜食。
[配伍]配天突、内关、太冲治梅核气;配心俞、玉堂治胸痹、噎嗝、冠心病、心肌梗塞。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
(二十六) KI 26  彧中   Y ù zh ō ng
[定位]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不嗜食。
[配伍]配风门、肺俞治外邪袭肺;配天突、间使、华盖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
(二十七) KI 27  俞府   Sh ū f ǔ
[定位]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配伍]配天突、肺俞、鱼际治咳嗽、咽痛;配足三里、合谷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
手厥阴心包经穴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面的正中线上,1穴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主治胸、心等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天池 | 天泉 | 曲泽 | 郄门 | 间使 | 内关 | 大陵 | 劳宫 | 中冲
---------------------------------------------------------------------------------------------
(一) PC 1 天池 Tiānchí
[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附注]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
(二) PC 2 天泉 Tiānquán
[定位]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
(三) PC 3 曲泽 Qūzé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附注]心包经合穴
--------------------------------------------------------------------------------
(四) PC 4 郄门 Xìmén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郄穴。
--------------------------------------------------------------------------------
(五) PC 5 间使 Jiānshǐ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经穴。
--------------------------------------------------------------------------------
(六) PC 6 内关 Nèiguān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
(七) PC 7 大陵 Dàlíng
[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输穴、原穴。
--------------------------------------------------------------------------------
(八) PC 8 劳宫 Láogōng
[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解剖]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配伍]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荥穴。
--------------------------------------------------------------------------------
(九) PC 9 中冲 Zhōngchōng
[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心包经井穴。
-----------------------------------------------------------------------------
手少阳三焦经穴
本经一侧面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其中13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正中线上,10穴在颈、侧头部。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关冲 | 液门 | 中渚 | 阳池 | 外关 | 支沟 | 会宗 | 三阳络 | 四渎 | 天井 | 清冷渊 |
消泺 | 臑会 | 肩髎 | 天髎 | 天牖 | 翳风 | 瘛脉 | 颅息| 角孙 | 耳门 | 耳和髎 | 丝竹空
--------------------------------------------------------------------------------
(一) SJ 1 关冲 Guān chōng
[定位]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配伍]配内关、人中治中暑、昏厥。
[刺灸法]浅刺0.1寸,或有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三焦经井穴。
--------------------------------------------------------------------------------
(二) SJ 2 液门 Yè mén
[定位]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配伍]配鱼际治喉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荥穴。
--------------------------------------------------------------------------------
(三) SJ 3 中渚 Zhōng zhǔ
[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解剖]有第四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四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痠痛  ,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
[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输穴。
--------------------------------------------------------------------------------
(四) SJ 4 阳池 Yáng chí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解剖]皮下有手背静脉网,第四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原穴。
--------------------------------------------------------------------------------
(五) SJ 5 外关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
(六) SJ 6 支沟 Zhī gōu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痠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配伍]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经穴。
--------------------------------------------------------------------------------
(七) SJ 7 会宗 Huì zōng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解剖]尺骨桡侧缘,在小指固有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
[主治]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配伍]配听会、耳门治疗耳聋;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软组织挫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郄穴。
--------------------------------------------------------------------------------
(八) SJ 8 三阳络 Sān yáng luò
[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指总伸肌与拇长展肌起端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
[配伍]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九) SJ 9 四渎 Sì dú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指总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配三阳络、消泺、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阳络、阳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十) SJ 10 天井 Tiān jǐng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解剖]在肱骨下端后面鹰嘴窝中,有肱三头肌腱;肘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
[主治]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耳聋,瘰疬,瘿气,癫痫。
[配伍]配率谷治偏头痛;配天突治瘿气;配臂治瘰疬、瘾疹;配巨阙、心俞治精神恍惚。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十一) SJ 11 清冷渊 Q ī ngl ě ngyu ā n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解剖]在肱三头肌下部;有中侧副动、静脉末支;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肌支。
[主治]头痛,目黄,肩臂痛不能举。
[配伍]配肩髎、天髎、臑俞、养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十二) SJ 12 消泺 Xiāo luò
[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解剖]在肱三头肌肌腹的中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
[配伍]配肩髎、肩髃、臑会、清冷渊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
(十三) SJ 13 臑会 N à ohu ì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解剖]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
[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
[配伍]配肩俞、肩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关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十四) SJ 14 肩髎 Jiān liáo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解剖]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布有腋神经的肌支。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十五) SJ 15 天髎 Ti ā nli á o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解剖]有斜方肌、冈上肌;有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配伍]配秉风、天宗、清冷渊、臑会治颈肩综合征、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
(十六) SJ 16 天牖 Tiān yǒu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枕动脉的肌支,耳后动、静脉及颈后浅静脉;布有枕小神经本干,深层为副神经,颈神经。
[主治]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
[配伍]配外关、率谷、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
(十七) SJ 17 翳风 Yī fēng
[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为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喎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配伍]配地仓、承浆、水沟、合谷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
(十八) SJ 18 瘛脉 Chì mài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解剖]在耳后肌上;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耳后支。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配伍]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百会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
(十九) SJ 19 颅息 Lú xī
[定位]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
[配伍]配太冲治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配天冲、脑空、风池、太阳治偏头痛、头风病。
[刺灸法]平刺0.2-0.5寸;可灸。
--------------------------------------------------------------------------------
(二十) SJ 20 角孙 Ji ǎ os ū n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解剖]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配伍]率谷透角孙配足临泣治眩晕。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
(二十一) SJ 21 耳门ěr mén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解剖]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
[配伍]配丝竹空治牙痛;配兑端治上齿龋。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二十二) SJ 22 耳和髎ě rh é li á o
[定位]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解剖]有颞肌和颞浅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
[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肿,鼻准肿痛,口渴
[配伍]配养老、完骨治耳聋。
[刺灸法]斜刺0.3-0.5;可灸。
[附注]手、足少阳,手太阳的交会穴。
--------------------------------------------------------------------------------
(二十三) Sj 23 丝竹空 Sī zú kōng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解剖]有眼轮匝肌;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
[配伍]配丝竹空止牙痛。
[刺灸法]平刺0.5-1寸。不宜灸。
--------------------------------------------------------------------------------
足少阳胆经穴
  本经一侧44穴(左右两侧共88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穴在臀、侧胸、侧头等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主治胸胁、肝胆病症、热性病、神经系统病症和头侧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瞳子髎 | 听会 | 上关 | 颔  厌 | 悬颅 | 悬厘| 曲鬓 | 率谷 | 天冲 | 浮白 | 头窍阴 完骨 | 本神 | 阳白| 头临泣 | 目窗 | 正营 | 承灵 | 脑空 | 风池 | 肩井 | 渊腋 | 辄筋 | 日月 | 京门 | 带脉 | 五枢 | 维道 | 居髎| 环跳 | 风市 | 中渎 | 膝阳关 | 阳陵泉 | 阳交 | 外丘 | 光明 | 阳辅 | 悬钟 | 丘墟 | 足临泣 | 地五会 | 侠溪 | 足窍阴
--------------------------------------------------------------------------------
(一) GB 1 瞳子髎T ó ngz ǐ li á o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解剖]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额颞支。
[主治]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配伍]配合谷、临泣、睛明治目生内障;配少泽治妇人乳肿;配养老、肝俞、光明、太冲、治疗视物昏花。
[刺灸法]向后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
(二) GB 2 听会T ī nghu ì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解剖]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皮下为面神经。
[主治]耳鸣,耳聋,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喎斜,面痛,头痛。
[配伍]配颊车、地仓治中风口眼歪斜;配迎香治耳聋气痞;配耳门、听宫治下颌关节炎。
[刺灸法]直刺0.5寸;可灸。
--------------------------------------------------------------------------------
(三) GB 3 上关Sh à nggu ā n
[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颧眶动、静脉;布有面神经的颧眶支及三叉神经小分支。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齿痛,惊痫,瘛疭。
[配伍]配肾俞、翳风、太溪、听会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配耳门、合谷、颊车治下颌关节炎、牙关紧闭。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
(四) GB 4 颔厌H à ny à n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一与下四分之三交点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
[配伍]配悬颅治偏头痛;透悬颅、悬厘,配外关、风池治眩晕。
[刺灸法]直刺0.3-0.4寸;可灸。
[附注]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
(五) GB 5 悬颅Xu á nlu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
[配伍]配颔厌、治偏头痛;配曲池、合谷治热病头痛。
[刺灸法]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
(六) GB 6 悬厘Xu á nl í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
[配伍]配鸠尾治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配束骨治癫痫。
[刺灸法]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
(七) GB 7 曲鬓Q ū b ì n
[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配伍]配风池、太冲治目赤肿痛;配下关、合谷、太冲治疗头痛、口噤不开。
[刺灸法]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
(八) GB 8 率谷Shu à ig ǔ
[定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
[主治]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配伍]配印堂、太冲、合谷治小儿急慢惊风、眩晕、耳鸣;配合谷、足三里治流行性腮腺炎。
[刺灸法]平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
(九) GB 9 天冲Ti ā nch ō ng
[定位]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支。
[主治]头痛,齿龈肿痛,癫痫,惊恐,瘿气。
[配伍]配目窗、风池治头痛。
[刺灸法]平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
(十) GB 10 浮白F ú b á i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布有耳大神经之分支。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耳鸣,耳聋,齿痛,瘰疬,瘿气,臂痛不举,足痿不行。
[配伍]配风池、行间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配听会、中渚治耳鸣、耳聋;配肾俞、太溪、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
(十一) GB 11 头窍阴T ó uqi à oy ī n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之支;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会合支。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
[配伍]配强间治头痛;配只支沟、太冲、风池治肝胆火盛之偏头痛或巅顶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
(十二) GB 12 完骨W á ng ǔ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有耳后动、静脉之支;布有枕小神经本干。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配伍]配风池、大杼治疟疾;配风池治癫疾僵仆;配风池、合谷治风热上犯喉痹、齿痛、痄腮、口歪。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
(十三) GB 13 本神B ě nsh é n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在额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颈项强痛,胸胁痛,半身不遂。
[配伍]配前顶、囟会、天柱治小儿惊痫;配水沟、太阳、合谷、大椎、天柱、百会治中风不省人事、小儿惊风。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阳维之会。
--------------------------------------------------------------------------------
(十四) GB 14 阳白Y á ngb á i
[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
[配伍]配太阳、睛明、鱼腰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阳维之会。
--------------------------------------------------------------------------------
(十五) GB 15 头临泣T ó ul í nq ì
[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配伍]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配肝俞治白翳;配大椎、腰奇、水沟、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大椎、间使、胆俞、肝俞治疟疾。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
(十六) GB 16 目窗M ù chu ā ng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会合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上齿龋肿,小儿惊痫。
[配伍]配关冲、风池治头疼;配陷谷治面目浮肿。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
(十七) GB 17 正营Zh è ngy í ng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的会合支。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配伍]配阳白、太冲、风池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
(十八) GB 18 承灵Ch é ngl í ng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之支。
[主治]头晕,眩晕,目痛,鼻渊,鼻衄,鼻窒,多涕。
[配伍]配风池、风门、后溪治鼻衄。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
(十九) GB 19 脑空N ǎ ok ō ng
[定位]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解剖]在枕肌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之支。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痫,惊悸,热病。
[配伍]配大椎、照海、申脉治癫狂痫证;配风池、印堂、太冲治头痛、目眩;配悬钟、后溪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
(二十) GB 20 风池F ē ngch í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
[配伍]配合谷、丝竹空治偏正头痛;配脑户、玉枕、风府、上星治目痛不能视;配百会、太冲、水沟、足三里、十宣治中风。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府穴;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
(二十一) GB 21 肩井Ji ā nj ǐ ng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解剖]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
[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配伍]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
(二十二) GB 22 渊腋Yu ā ny è
[定位]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解剖]有前锯肌和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之支。
[主治]胸满,肋痛,腋下肿,臂痛不举。
[配伍]配大包、支沟治胸肋痛、肋间神经痛。配条口透承山、天宗、臑俞治肩关节周围炎。
[刺灸法]斜刺0.5-0.8寸。
--------------------------------------------------------------------------------
(二十三) GB 23 辄筋Zh é j ī n
[定位]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解剖]在胸大肌外缘,有前锯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胸肋痛,喘息,呕吐,吞酸,腋肿,肩臂痛。
[配伍]配肺俞、定喘治胸闷喘息不得卧;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
(二十四) GB 24 日月R ì yu è
[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配伍]配胆俞治胆虚;配内关、中脘治呕吐、纳呆;配期门、阳陵泉治胆石症;配支沟、丘墟治胁胀痛;配胆俞、腕骨治黄疸。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阴、少阳之会。胆经募穴。
--------------------------------------------------------------------------------
(二十五) GB 25 京门J ī ngm é n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腰胁痛。
[配伍]配行间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配身柱、筋缩、命门治脊强脊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募穴。
--------------------------------------------------------------------------------
(二十六) GB 26 带脉D à im à i
[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
[配伍]配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治赤白带下;配关元、足三里、肾俞、京门、次髎治肾气虚带下;配中极、次髎、行间、三阴交治湿热下注之带下。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
(二十七) GB 27 五枢W ǔ sh ū
[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配伍]五枢透维道、气海俞、阳陵泉对子宫全切术针麻。
[刺灸法]直刺0.8-1.5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
(二十八) GB 28 维道W é id à o
[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
[解剖]在髂前上棘前内方,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腰胯痛,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不调,水肿。
[配伍]配百会、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治气虚下陷之阴挺或带下症;配五枢、带脉、中极、太冲、三阴交治卵巢囊肿、闭经;配横骨、冲门、气冲、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向前下方斜刺0.8-1.5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
(二十九) GB 29 居髎   J ū li á o
[定位]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有臀中肌,臀小肌;有臀上动、静脉下支;布有臀上皮神经及臀上神经。
[主治]腰腿痹痛,瘫痪,足痿,疝气。
[配伍]配环跳、委中治腿风湿痛。配腰夹脊穴L 1-2 、L 3-5 、环跳、跳跃、风市、阳陵泉、条口、悬钟治中风下肢瘫痪、根性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1.5-2寸;可灸。
[附注]阳跷、足少阳之会。
--------------------------------------------------------------------------------
(三十) GB 30 环跳Hu á nti à o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配伍]配风市治风痹;配太白、足三里、阳陵泉、丰隆、飞扬治下肢水潴留、静脉炎;配风市、膝阳关、阳陵泉、丘墟治胆经型坐骨神经痛;配居髎、风市、中渎治股外侧皮神经炎;配髀关、伏兔、风市、犊鼻、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太溪治小儿麻痹,肌萎缩,中风半身不遂。
[刺灸法]直刺2-2.5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
--------------------------------------------------------------------------------
(三十一) GB 31 风市F ē ngsh ì
[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解剖]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
[配伍]配风池、大杼、大椎、命门、关元、腰阳关、十七椎治中心型类风湿。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
(三十二) GB 32 中渎Zh ō ngd ú
[定位]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解剖]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
[配伍]配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足三里治中风后遗症、下肢瘫痪及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
(三十三) GB 33 膝阳关X ī y á nggu ā n
[定位]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解剖]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配伍]配环跳、承筋治胫痹不仁;配血海、膝关、犊鼻、丰隆、曲池、合谷治膝关节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
--------------------------------------------------------------------------------
(三十四) GB 34 阳陵泉Y á ngl í ngqu á n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配伍]配曲池治半身不遂;配日月、期门、胆俞、至阳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配足三里、上廉治胸胁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
(三十五) GB 35 阳交Y á ngji ā o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解剖]在腓骨长肌附着部;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面肿,惊狂,癫疾,瘈疭,膝股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支沟、相应节段夹脊穴治带状疱疹之神经痛;配阳辅、绝骨、行间、昆仑、丘墟治两足麻木;配环跳、秩边、风市、伏兔、昆仑治风湿性腰腿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风半身不遂之下肢瘫痪、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阳维脉郄穴。
--------------------------------------------------------------------------------
(三十六) GB 36 外丘W à iqi ū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解剖]在腓骨长肌和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颈项强痛,胸胁痛,疯犬伤毒不出,下肢痿痹,癫疾,小儿龟胸。
[配伍]配腰奇、间使、丰隆、百会治癫痫;配环跳、伏兔、阳陵泉、阳交治下肢痿、痹、瘫;配陵后、足三里、条口、阳陵泉治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郄穴。
--------------------------------------------------------------------------------
(三十七) GB 37 光明Gu ā ngm í ng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配伍]配肝俞、肾俞、风池、目窗、睛明、行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络穴。
--------------------------------------------------------------------------------
(三十八) GB 38 阳辅Y á ngf ǔ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配伍]配陵后、飞扬、金门治下肢痿痹瘫之足内翻畸型。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胆经经穴。
--------------------------------------------------------------------------------
(三十九) GB 39 悬钟Xu á nzh ō ng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解剖]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腋下肿。
[配伍]配内庭治心腹胀满;配昆仑、合谷、肩髃、曲池、足三里治中风、半身不遂;配后溪、列缺治项强、落枕。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八会穴--髓会。
--------------------------------------------------------------------------------
(四十) GB 40 丘墟Qi ū x ū
[定位]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在趾短伸肌起点;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
[配伍]配昆仑、绝骨治踝跟足痛;配中渎治胁痛;配大敦、阴市、照海治卒疝;配日月、期门、肝俞、胆俞、阳陵泉、腕骨治黄疸、胆道疾患。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原穴。
--------------------------------------------------------------------------------
(四十一) GB 41 足临泣Z ú l í nq ì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
[配伍]配三阴交治痹证;配三阴交、中极治月事不利。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
--------------------------------------------------------------------------------
(四十二) GB 42 地五会D ì w ǔ hu ì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配伍]配耳门、足三里治耳鸣、腰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
(四十三) GB 43 侠溪Xi á x ī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之趾背侧神经。
[主治]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疟疾。
[配伍]配太阳、太冲、阳白、风池、头临泣治眩晕、偏头痛、耳鸣耳聋、目外眦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胆经荥穴。
--------------------------------------------------------------------------------
(四十四) GB 44 足窍阴Z ú qi à oy ī n
[定位]在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趾背侧动、静脉和趾跖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背侧神经。
[主治]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热病。
[配伍]配太冲、太溪、内关、太阳、风池、百会治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等;配阳陵泉、期门、支沟、太冲治胆道疾患;配水沟、太冲、中冲、百会、风池急救中风昏迷。
[刺灸法]直刺0.1-0.2寸;可灸。
[附注]胆经经穴。
--------------------------------------------------------------------------------
足厥阴肝经穴
  本经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与下肢内侧,其余2穴配列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大敦 | 行间| 太冲 | 中封 | 蠡沟 | 中都 | 膝关 | 曲泉 | 阴包 | 足五里 | 阴廉 | 急脉 | 章门 | 期门
---------------------------------------------------------------------------------------------
(一) LR 1 大敦D à d ū n
[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伍]配内关、水沟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天突、间使治梅核气。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肝经井穴。
--------------------------------------------------------------------------------
(二) LR 2 行间X í ngji ā n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配伍]配睛明治青光眼、降眼压;配太冲、合谷、、风池、百会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肝俞、胃俞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荥穴。
--------------------------------------------------------------------------------
(三) LR 3 太冲T à ich ō ng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配伍]配大敦治七疝;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治贫血、羸瘦;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输穴、原穴。
--------------------------------------------------------------------------------
(四) LR 4 中封Zh ō ngf ē ng
[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主治]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配伍]配胆俞、阳陵泉、太冲、内庭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配足三里、阴廉治阴缩入腹、阴茎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经穴。
--------------------------------------------------------------------------------
(五) LR 5 蠡沟L ì g ō u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下三分之一处;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前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配伍]配百虫窝、阴陵泉、三阴交治滴虫性阴道炎;配中都、地机、中极、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带下症、睾丸炎;配大敦、气冲治睾肿、卒疝、赤白带下。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络穴。
--------------------------------------------------------------------------------
(六) LR 6 中都Zh ō ngd ū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中支。
[主治]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小腹痛,崩漏,恶露不尽。
[配伍]配血海、三阴交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配合谷、次髎、三阴交治痛经;配脾俞、阴陵泉治白带症;配足三里、梁丘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配太冲治疝气;配三阴交、阴陵泉、膝阳关、膝关、伏兔、箕门治下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郄穴。
--------------------------------------------------------------------------------
(七) LR 7 膝关X ī gu ā n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解剖]在胫骨内侧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足三里、血海、阴市、阳陵泉、髀关、伏兔、丰隆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配委中、足三里治两膝红肿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
(八) LR 8 曲泉Q ū qu á n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丘墟、阳陵泉治胆道疾患;配肝俞、肾俞、章门、商丘、太冲治肝炎;配复溜、肾俞、肝俞治肝肾阴虚之眩晕、翳障眼病;配支沟、阳陵泉治心腹疼痛、乳房胀痛、疝痛;配归来、三阴交治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附注]肝经合穴。
--------------------------------------------------------------------------------
(九) LR 9 阴包Y ī nb ā o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解剖]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主治]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配伍]配交信治月经不调;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足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
(十) LR 10 足五里Z ú w ǔ li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有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
[主治]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
[配伍]配三阳络、天井、历兑、三间治嗜卧欲动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
(十一) LR 11 阴廉Y ī nli á n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有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少腹疼痛,股内侧痛,下肢挛急。
[配伍]配曲骨、次髎、三阴交治湿热下注之月经不调、白带多、阴门搔痒、股癣等;配肾俞、大赫、命门、太溪治妇人不孕、男子不育症;配委中、次髎、膀胱俞治膀胱炎、膀胱结石。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
(十二) LR 12 急脉J í m à i
[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解剖]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主治]疝气,阴挺,阴茎痛,少腹痛,股内侧痛。
[配伍]配大敦治疝气、阴挺、阴茎痛、阳痿;配阴包、箕门、曲泉、足五里治下肢痿瘫、小儿麻痹。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十三) LR 13 章门Zh ā ngm é n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配伍]配足三里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配天枢、脾俞、中脘、足三里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配肾俞、肝俞、水道、京门、阴陵泉、三阴交、阳谷、气海治肝硬化腹水、肾炎。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脾经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
(十四) LR 14 期门Q ī m é n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配伍]配大敦治疝气;配肝俞、公孙、中脘、太冲、内关治肝胆疾患、胆囊炎、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食少、乳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募穴。
--------------------------------------------------------------------------------
任脉经穴
  本经穴1名1穴,计24穴,分布于面、颈、胸、腹的前正中线上。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寒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之部位的病症。
会阴 | 曲骨 | 中极 | 关元 | 石门 | 气海 | 阴交 | 神阙 | 水分 | 下脘 | 建里 | 中脘
上脘 | 巨阙 | 鸠尾 | 中庭 | 膻中 | 玉堂 | 紫宫 | 华盖 | 璇玑 | 天突 | 廉泉 | 承浆
---------------------------------------------------------------------------------------------
(一) RN 1 会阴 Huìy īn
[定位]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球海绵体中央,有会阴浅、深横肌;有会阴动、静脉分支;布有会阴神经分支。
[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癫狂,惊痫,小便难,遗尿,阴痛,阴痒,阴部汗湿,脱肛,阴挺,疝气,痔疾,遗精,月经不调。
[配伍] 配神门治癫狂痫;配水沟治溺水窒息;配十宣急救昏迷;配蠡沟治阴痒、阴痛(湿热下注型);配归来、百会治阴挺(中气下陷型);配承山治痔疮、脱肛;配支沟、上巨虚治便秘;配中极治遗尿、淋症;配关元治遗精。
[刺灸法] 直刺0.5--1寸,孕妇慎用;可灸。
[附注] 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
--------------------------------------------------------------------------------
(二) RN 2  曲骨 Qūgǔ
[定位]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主治]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疝气,遗精阳痿,阴囊湿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
[配伍] 配肾俞、志室、大赫、关元、命门治阳萎、遗精(肾气虚型);配膀胱俞、肾俞、次髎、阴陵泉、蠡沟治阳萎、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湿热下注);配中极、关元、肾俞治肾虚、遗尿、小便不利;配关元、命门、阴交(针补法或灸)治宫寒不孕、痛经。
[刺灸法] 直刺0.5--1寸,内为膀胱,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可灸。
[附注] 任脉、足厥阴之会。
--------------------------------------------------------------------------------
(三) RN 3  中极 Zhōngjí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乙状结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
[主治]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阳痿,早泄,遗精,白浊,疝气偏坠,积聚疼痛,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
[配伍] 配大赫、肾俞、阴交、三阴交、次髎治阳萎、早泄、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阴挺等症(肾气虚型);配阴谷、气海、肾俞治遗溺不止;配大敦、关元、三阴交治疝气偏坠;配水分、三焦俞、三阴交、气海、委阳治水肿;中极透曲骨、配三阴交、地机治产后、术后尿潴留;中极透曲骨、配气海、膻中、足三里治尿潴留(老年人气虚)。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三阴、任脉之会。
--------------------------------------------------------------------------------
(四) RN 4  关元 Guānyuán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阴挺,崩漏,阴门瘙痒,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消渴,眩晕。
[配伍] 配气海、肾俞(重灸)、神阙(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配足三里、脾俞、公孙、大肠俞治虚劳、里急、腹痛;配三阴交、血海、中极、阴交治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针用补法);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治男子不育症、阳萎、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肾阳虚衰、针补法或艾灸);配太溪、肾俞治泄痢不止、五更泄。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三阴、任脉之会。
--------------------------------------------------------------------------------
(五) RN 5 石门 Shímén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腹胀,泄利,绕脐疼痛,奔豚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精,阳萎,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止。
[配伍] 配阴陵泉、关元、阴交治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肾气不化);配肾俞、三阴交治遗尿;配关元、天枢、气海、足三里治腹胀泄泻、绕脐痛;配大敦、归来治疝气;配三阴交、带脉穴治崩漏、带下。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附注] 手少阳之募穴。
--------------------------------------------------------------------------------
(六) RN 6 气海 Qìhǎi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
[配伍] 配三阴交治白浊、遗精;配关元治产后恶露不止;配灸关元、膏肓、足三里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配关元、命门(重灸)、神阙(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天枢、上巨虚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配足三里、合谷、百会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附注] 肓之原穴。
--------------------------------------------------------------------------------
(七) RN 7  阴交 Y īnjiāo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绕脐冷痛,腹满水肿,泄泻,疝气,阴痒,小便不利,奔豚,血崩,带下,产后恶露不止,小儿陷囟,腰膝拘挛。
[配伍] 配阴陵泉、带脉穴治赤白带下;配子宫穴、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崩漏;配大肠俞、曲池治脐周作痛;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附注] 任脉、冲脉、少阴之会。
--------------------------------------------------------------------------------
(八) RN 8 神阙 Shénqu è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解剖] 在脐窝正中,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配伍] 配三阴交治五淋;配公孙、水分、天枢、足三里治泄痢便秘、绕脐腹痛(脾肾不和);配长强、气海、关元治脱肛、小便不禁、肾虚不孕症;神阙(隔盐灸)配关元、气海(重灸)治中风脱证。
[刺灸法] 禁刺;可灸。
--------------------------------------------------------------------------------
(九) RN 9 水分 Shuǐfēn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翻胃,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
[配伍] 配天枢、地机治腹水;配内关治反胃呕吐;配中封、曲泉治脐痛;配脾俞、三阴交治浮肿。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
(十) RN 10 下脘 Xiàwǎn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脘痛,腹胀,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痞块,虚肿。
[配伍] 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阴、任脉之会。
--------------------------------------------------------------------------------
(十一) RN 11 建里 Jiànlǐ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胃脘疼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肠中切痛,水肿。
[配伍] 配内关治胸中苦闷;配水分治肚腹浮肿。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
(十二) RN 12 中脘 Zhōngwǎn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配伍] 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躁;配膻中、天突、丰隆治哮喘;配梁丘、下巨虚治急性胃肠炎;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梁门(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配阳池、胞门、子户(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胃下垂。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
(十三) RN 13 上脘 Shàngwǎn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胃脘疼痛,腹胀,呕吐,呃逆,纳呆,食不化,黄疸,泄利,虚劳吐血,咳嗽痰多,癫痫。
[配伍] 配丰隆治纳呆;配天枢、中脘治嗳气吞酸、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
(十四) RN 14  巨阙 Jùqu è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尸厥,癫狂,痫证,健忘,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噎嗝,吞酸,黄疸,泄利。
[配伍] 配内关治心绞痛;配章门、合谷、中脘、内关、足三里治呃逆;配足三里、膻中、内关、三阴交、心平穴、心俞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配内关、人中治癫狂痫证;配神门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经募穴。
--------------------------------------------------------------------------------
(十五) RN 15 鸠尾  Jiūwěi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
[配伍] 配梁门、足三里治胃痛;配三关、足三里治呕吐。
[刺灸法] 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
(十六) RN 16 中庭  Zhōngtíng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
[解剖] 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胸腹胀满,噎嗝,呕吐,心痛,梅核气。
[配伍] 配俞府、意舍治呕吐。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
(十七) RN 17 膻中  Dànzhōng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配伍] 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根、合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配肺俞、丰隆、内关治咳嗽痰喘;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
(十八) RN 18 玉堂  Yùtáng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解剖] 在胸骨体中点;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膺胸疼痛,咳嗽,气短,喘息,喉痹咽肿,呕吐寒痰,两乳肿痛。
[配伍] 玉堂透膻中、内关、胸夹脊(T 1-5 )治疗胸痹。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
(十九) RN 19 紫宫  Zǐgōng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
[解剖] 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支满,胸痛,喉痹,吐血,呕吐,饮食不下。
[配伍] 配玉堂、太溪治呃逆上气、心烦。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
(二十) RN 20 华盖  Huágài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
[解剖] 在胸骨角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胁肋痛,喉痹,咽肿。
[配伍] 配气户治胁肋疼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
(二十一) RN 21 璇玑  Xuánj ī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
[解剖] 在胸骨柄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痛,喉痹咽肿,胃中有积。
[配伍] 配鸠尾治喉痹咽肿。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
(二十二) RN 22 天突  Tiāntū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解剖] 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配伍] 配定喘穴、鱼际治哮喘、咳嗽;配膻中、列缺治外感咳嗽;配内关、中脘治呃逆;配廉泉、涌泉治暴喑;配丰隆治梅核气;配少商、天容治咽喉肿痛;配气舍、合谷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刺灸法] 先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可灸。
[附注] 阴维、任脉之会。
[注意] 本穴针刺不能过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如刺中气管壁,针下有硬而轻度弹性的感觉,病人出现喉痒欲咳等现象;若刺破气管壁,可引起剧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现象。如刺中无名静脉或主动脉弓时,针下可有柔软而有弹力的阻力或病人有疼痛感觉,应即退针。
--------------------------------------------------------------------------------
(二十三) RN 23 廉泉  Liánquán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解剖] 在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有舌下神经分支。
[主治]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配伍] 配金津、玉液、天突、少商治舌强不语、舌下肿痛、舌缓流涎、暴喑。
[刺灸法] 直刺0.5-0.8寸,不留针;可灸。
[附注] 阴维、任脉之会。
--------------------------------------------------------------------------------
(二十四) RN 24 承浆  Chéngjiāng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解剖] 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及颏神经分支。
[主治]口眼喎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
[配伍] 配委中治衄血不止;配风府治头项强痛、牙痛。
[刺灸法] 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足阳明、任脉之会。
-------------------------------------------------------------------------------
督脉经穴
  本经穴,1名1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长强 | 腰俞 | 腰阳关 | 命门 | 悬枢 | 脊中 | 中枢 | 筋缩 | 至阳 | 灵台 | 神道
身柱 | 陶道 | 大椎 |哑门 | 风府 | 脑户 | 强间 | 后顶 | 百会 | 前顶 | 囟会
上星 | 神庭 | 素髎 | 水沟 | 兑端 | 龈交
---------------------------------------------------------------------------------------------
(一)DU 1 长强 Chángqiáng
[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及肛门神经。
[主治]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配伍]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三阴交治痔疮(湿热下注型);配精官、二白、百会(灸)治脱肛、痔疮。
[刺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
(二)DU 2 腰俞 Yāoshū
[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解剖]在骶后韧带、腰背筋膜中;有骶中动、静脉后支,棘间静脉丛;布有尾神经分支。
[主治]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脱肛,便血,癫痫,淋浊,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配伍]配膀胱俞(灸)、长强、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治腰脊冷痛;配太冲治脊强反折、抽搐。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
(三)DU 3 腰阳关 Yāoyángguān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萎,便血。
[配伍]补腰阳关、肾俞、次髎、泻委中治腰脊痛、四肢厥冷、小便频数;配腰夹脊、秩边、承山、飞扬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配膀胱俞、三阴交治遗尿、尿频。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四)DU 4 命门 Mìngmén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萎,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配伍]配肾俞、太溪治遗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遗尿、癃闭、水肿、头昏耳鸣等肾阳亏虚之症;配百会、筋缩、腰阳关治破伤风抽搐;灸命门、隔盐灸神阙治中风脱症;配关元、肾俞、神阙(艾灸)治五更泄;补命门、肾俞、三阴交治肾虚腰痛;泻命门、阿是穴、委中、腰夹脊穴治腰扭伤痛和肥大性脊柱炎;配十七椎、三阴交治痛经(寒湿凝滞型)(艾灸);配大肠俞、膀胱俞、阿是穴(灸)治寒湿痹腰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五)DU 5 悬枢 Xuánshū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腰脊强痛,腹胀,腹痛,完谷不化,泄泻,痢疾。
[配伍]配委中、肾俞治腰脊强痛;配足三里、太白治完谷不化、泄泻。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六)DU 6 脊中 Jìzhōng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癫痫。
[配伍]配足三里、中脘治腹胀胃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腹泻痢疾;配鸠尾、大椎、丰隆治癫痫;配肾俞、太溪治腰膝痛;配至阳、阳陵泉、胆俞治黄疸。
[刺灸法]斜刺0.5-1寸。
--------------------------------------------------------------------------------
(七) DU 7 中枢 Zhōngshū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之内侧支。
[主治]黄疸,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痛。
[配伍]配命门、腰眼、阳陵泉、后溪治腰脊痛。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八)DU 8 筋缩 Jīnsuò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九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癫狂,惊痫,抽搐,脊强,背痛,胃痛,黄疸,四肢不收,筋挛拘急。
[配伍]配角孙、瘛脉治小儿惊痫、瘛疭、角弓反张;配通里治癫痫;配水道治脊强。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九)DU 9 至阳 Zhìyáng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七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胸胁胀痛,腹痛黄疸,咳嗽气喘,腰背疼痛,脊强,身热。
[配伍]配曲池、阳陵泉、脾俞治黄疸;配天枢、大肠俞治腹胀、肠鸣、泄泻;配内关、神门治心悸、心痛。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十)DU 10 灵台 Língtái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六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脊痛,身热,疔疮。
[配伍]配陶道、内关治间日疟;配合谷(泻法)、委中(放血)治疔疮;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痛;配身柱、至阳治背痛;配胆俞、阳陵泉、太冲治黄疸。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十一)DU 11 神道 Shéndào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五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心痛,惊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风不语,癫痫,腰脊强,肩背痛,咳嗽,气喘。
[配伍]配关元治身热头痛;配神门治健忘惊悸;配百会、三阴交治失眠健忘、小儿惊风、痫症;配心俞、厥阴俞、内关、通里、曲泽治胸痹。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十二)DU 12 身柱 Shēnzhù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三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身热头痛,咳嗽,气喘,惊厥,癫狂痫证,腰脊强痛,疔疮发背。
[配伍]配水沟、内关、丰隆、心俞治癫狂痫;配风池、合谷、大椎治肺热、咳嗽;配灵台、合谷、委中(泻法)治疔毒。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十三)DU 13   陶道 Táodào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痠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
[配伍]配丰隆、水沟、神门、心俞治癫狂痫;配大椎、间使、后溪治疟疾;配合谷、曲池、风池治外感病;配肾俞、腰阳关、委中治胸背痛。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十四)DU 14   大椎 Dàzhuī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配伍]配肺俞治虚损、盗汗、劳热;配间使、乳根治脾虚发疟;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双胆俞);配曲池预防流脑;配合谷治白血球减少;配足三里、命门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大椎、定喘、孔最治哮喘;配曲池、合谷泻热;配腰奇、间使治癫痫。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十五)DU 15   哑门 Yamén
[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配伍]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渚)、丘墟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人中、丰隆、后溪治癫狂、癫痫。配风池、风府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配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配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治大脑发育不全;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
(十六)DU 16   风府 Fēngfu
[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癫狂,痫证,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衄。
[配伍]配腰俞治足不仁;配昆仑治癫狂、多言;配二间、迎香治鼽衄;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难言。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
(十七)DU 17   脑户 Naohù
[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解剖]在左右枕骨肌之间;有左右枕动、静脉分支,深层常有导血管;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重,头痛,面赤,目黄,眩晕,面痛、音哑,项强,癫狂痫证,舌本出血,瘿瘤。
[配伍]配通天、脑空治头重痛;配人中、太冲、丰隆治癫狂痫。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
(十八)DU 18   强间 Qiángjiān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解剖]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证,烦心,失眠。
[配伍]配后溪、至阴治后头痛、目眩;配丰隆治头痛难忍。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
(十九)DU 19   后顶 Hòuding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解剖]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癫狂痫证,烦心,失眠。
[配伍]配百会、合谷治头顶剧痛;配外丘治颈项痛、恶风寒;配玉枕、颔厌治风眩;配率谷、太阳治偏头痛;配风池治脱发。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
(二十)DU 20   百会 Baihuì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健忘,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病,耳鸣,鼻塞,脱肛,痔疾,阴挺,泄泻。
[配伍]配天窗治中风失音不能言语;配百会、长强、大肠俞治小儿脱肛;配百会、人中、合谷、间使、气海、关元治尸厥、卒中、气脱;配脑空、天枢治头风;针刺百会,配耳穴的神门埋揿针戒烟;配养老、百会、风池、足临泣治美尼尔氏综合症;针百会透曲鬓、天柱治脑血管痉挛、偏头痛;配百会、水沟、足三里治低血压;配百会、水沟、京骨治癫痫大发作;配百会、肾俞(回旋灸)主治炎症。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
(二十一)DU 21   前顶 Qiánding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0.5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和枕大神经分支会合处。
[主治]癫痫,头晕,目眩,头顶痛,鼻渊,目赤肿痛,小儿惊风。
[配伍]配前顶、后顶、颌厌治风眩、偏头痛;配人中治面肿虚浮;配百会治目暴赤肿;配五处治头风目眩、目戴上。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
(二十二)DU 22   囟会 Xìnghuì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疾,嗜睡,小儿惊风。
[配伍]配玉枕治头风;配百会治多睡;配头维、太阳、合谷治头痛目眩;配上星、合谷、列缺、迎香治鼻渊、鼻衄;配前顶、天柱、本神治小儿惊痫;配人中、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血海、支沟治血虚头晕。
[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小儿禁刺;可灸。
--------------------------------------------------------------------------------
(二十三)DU 23   上星 Shàngxīng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配伍]配合谷、太冲治头目痛;配丘墟、陷谷治疟疾;配大椎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配水沟治癫狂;配印堂、素髎、百会、迎香、合谷、曲池、列缺、支沟治酒渣鼻。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
(二十四)DU 24   神庭 Shéntíng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之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衄,癫狂,痫证,角弓反张。
[配伍]配行间治目泪出;配囟会治中风不语;配兑端、承浆治癫痫呕沫;配水沟治寒热头痛、喘渴、目不可视;配太冲、太溪、阴郄、风池治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失眠等病症。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
(二十五)DU 25   素髎 Sùliáo
[定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解剖]在鼻尖软骨中;有面动、静脉鼻背支;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眼神经分支)。
[主治]鼻塞,鼻衄,鼻流清涕,鼻中肉,鼻渊,酒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
[配伍]配百会、足三里治低血压休克;配迎香、合谷治鼻渊。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不灸。
--------------------------------------------------------------------------------
(二十六)DU 26   水沟 Shuigōu
[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主治]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衄,风水面肿,齿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配伍]配百会、十宣、涌泉治昏迷急救。中暑加委中、尺泽,溺水窒息加会阴,癫狂加内关,癔病发作加合谷透劳宫;配上星、风府治鼻流清涕;配委中(泻法)治急性腰扭伤;配三阴交、血海治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
(二十七)DU 27   兑端 Duìduān
[定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癔病,消渴嗜饮,口疮臭秽,齿痛,口噤,鼻塞。
[配伍]配本神治癫痫呕沫;配目窗、正营、耳门治唇吻强,止齿龋痛。
[刺灸法]斜刺0.2-0.3寸;不灸。
--------------------------------------------------------------------------------
(二十八)DU 28   龈交 Yínjiāo
[定位]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解剖]有上唇系带;有上唇动、静脉;布有上颌内槽神经分支。
[主治]齿龈肿痛,口臭,齿衄,处鼻渊,面赤颊肿,唇吻强急,面部疮癣,两腮生疮,癫狂,项强。
[配伍]配风府治颈项急,不得顾;配承浆治口臭难近;配上关、大迎、翳风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不灸。
--------------------------------------------------------------------------------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22:26:08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第三部分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的定位 

四神聪
【标准定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个穴位。
  【取法】取穴时患者下坐位或仰卧位,先取头部前后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中点(百会穴),在其前后左右各1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皮肤由额神经、耳廓神经、耳小神经和枕大神经交织分布。该处血管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和顶支,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
  【功用】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等。
  【刺灸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灸。
当阳
  【标准定位】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取穴】正坐位或仰卧位,在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寸。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或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功用】疏风通络,清头明目。
  【主治病症】1、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
        2、目赤肿痛,鼻炎。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印堂
  【标准定位】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取法】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降眉间肌。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分布。肌肉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血液供应来自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的分支及伴行同名静脉。
  【功用】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主治病症】1、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鱼腰
  【标准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取穴】正坐位或仰卧位,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和枕额肌额腹。分布有眶上神经外侧支,面神经的分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外侧支。
  【功用】镇惊安神,疏风通络。
  【主治病症】1、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2、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

太阳
  【标准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和颞肌。分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功用】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耳尖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耳郭软骨。分布有颞浅坳、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功用】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1、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2、偏正头痛。
【刺灸法】下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球后
  【标准定位】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取穴】仰靠坐位。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下斜肌与眶下壁之间。分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功用】清热明目。
  【主治病症】视神经为,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表光眼早期白内障,近视。
  【刺灸法】沿眶下缘从外下向内上,向视神经孔方向刺0.5-1寸;可灸。
上迎香
  【标准定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取穴】仰靠坐位。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鼻翼肌。分布有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颊支和内眦动、静脉。
  【功用】清利鼻窍,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1、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2、头痛。
  【刺灸法】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可灸。
内迎香
  【标准定位】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和粘膜处。
  【取穴】仰靠坐位。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和粘膜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鼻粘膜、粘膜下疏松组织。分布有面动、静脉的鼻背支之动、静脉网和筛前神经的鼻外支。
  【功用】清热通窍。
  【主治病症】1、各种鼻炎。
        2、急性结膜炎。
  【刺灸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如有出血性疾患的忌用。
聚泉
  【标准定位】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
  【取穴】正坐位,张口伸舌。在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舌粘膜、粘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凳颌神经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静脉的动静脉网。
  【功用】清散风热,祛邪开窍。
  【主治病症】1、舌肌麻痹,味觉减退
        2、支气管哮喘。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血。
海泉
  【标准定位】在口腔内,舌下系带中点处。
  【取穴】正坐位,张口,舌转卷向后方,在舌下系带中点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舌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和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功用】祛邪开窍,生津止渴。
  【主治病症】1、舌缓不收,重舌肿胀,喉闭。
        2、呕吐,呃逆,腹泻,消渴。
  【刺灸法】用细三棱针点刺出血。
金津
  【标准定位】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上。
  【取穴】正坐位,张口,在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功用】清泻热邪,生津止渴。
  【主治病症】1、急性扁挑体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
        2、消渴。
  【刺灸法】点刺出血。
玉液
  【标准定位】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右侧的静脉上。
  【取穴】正坐位,张口,在舌系带的静脉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功用】清泻热邪,生津止渴。
  【主治病症】1、急性扁挑体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
        2、消渴。
  【刺灸法】点刺出血。
翳明
  【标准定位】在项部,当翳风后1寸。
  【取穴】正坐位,头略前倾。在项部翳风穴后1寸。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头最长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功用】明目聪耳,宁心安神。
  【主治病症】近视,远视,雀盲,早期白内障。
  【刺灸法】直刺0.5-1寸。
牵正
  【标准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方0.5寸,与耳中点相平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位,在耳垂前0.5寸,与耳中点相平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和咬肌。皮肤由下颌神经的颊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咬肌动静脉支分布。咬肌由下颌神经的咬肌支支配。
  【功用】祛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面神经麻痹,口疮,下牙痛,腮腺炎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的感觉向面部扩散;可灸。

子宫
  【标准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取穴】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
  【功用】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主治病症】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刺灸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可灸。

夹承浆
  【标准定位】在下颌部,当颏唇沟中点两旁开1寸处。
  【取穴】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下颌部颏唇沟两旁约1寸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降下唇肌和下颌骨的颏孔。皮肤有下颌神经的下牙槽神经终支、颏神经分支分布。皮下组织内布有面神经、面动脉的分支。降下唇肌由面神经的下颌缘支支配。
  【功用】清热疏风。
  【主治病症】1、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2、急性牙髓炎,牙龈炎,根尖周炎等。
  【刺灸法】直刺0.2-0.5寸;可灸。
安眠
  【标准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边线的中点。
  【取穴】俯卧位或侧伏位,在翳风穴和风池穴的中点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头夹肌。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头夹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到配。
  【功用】镇惊安神。
  【主治病症】1、失眠,头痛,眩晕,高血压等。
        2、精神病,癔病。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上廉泉
  【标准定位】位于颈前正中,下颌骨下1寸处。
  【取穴】正坐仰靠位,该穴位于下颌缘与舌骨体之间,下颌下缘1寸的凹陷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由面神经的颈支支配。下颌舌骨肌由三叉神经的肌支支配。颏舌肌由舌下神经支配。
  【功用】清音利喉。
  【主治病症】1、各种口腔炎,口腔溃疡。
        2、舌下神经麻痹,脑血管病引起的语言障碍。
  【刺灸法】斜刺0.5-1寸,局部酸胀。
三角灸
  【标准定位】位于腹部,以患者两口角的长度为一边,作一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
  【取穴】患者仰卧位,穴位于腹部,以患者两口角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顶尖位于脐中,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为此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血管和神经来自于腹壁下动、静脉和第10肋间神经分布。
  【功用】调理气机。
  【主治病症】腹痛和疝气。
  【刺灸法】用艾炷灸5-7壮。
定喘
  【标准定位】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取穴】患者俯卧位或正坐低头,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七、八颈神经后支,深层有颈深动、静脉和颈横动、静脉的分支。
  【功用】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主治病症】1、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
        2、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落枕。
  【刺灸法】直刺或针尖向内斜刺0.5-1寸,可灸。

夹脊
  【标准定位】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取穴】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功用】调节脏腹机能。
  【主治病症】主治范围比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胃脘下俞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患者俯卧位或伏卧位,先定两肓胛骨下胸平齐的第七胸椎棘突下取至阳穴,其下一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最长肌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七、八、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1、支气管炎,胸膜炎。
        2、胃炎,胰腺炎。
        3、肋间神经痛。
  【刺灸法】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0.3-0.5寸;可灸。
痞根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取穴】患者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和腰方肌。分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
     1、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
     2、腰肌劳损,肾下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百劳
  【标准定位】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取穴】患者正坐位头稍前倾或俯卧位,大椎穴直上2寸,旁开1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上后锯肌、头颈夹肌和头半棘肌。分布有第四、五颈神经后支,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头颈夹肌由颈神经后支外侧支支配。血管主要来自枕动、静脉和椎动、静脉。
  【功用】滋补肺阴,舒筋活络。
  【主治病症】1、咳嗽,哮喘,肺结核。
        2、颈项强痛,角弓反张。
  【刺灸法】直刺或向内斜刺0.5-1寸;可灸。

下极俞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
  【取穴】患者俯卧位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和椎管。分布有第二、三、四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功用】强腰健肾。
  【主治病症】1、肾炎,遗尿,腰肌劳损
        2、腹痛,腹泻。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巨阙俞
  【标准定位】在背部,位于第四、五胸椎棘突之间凹陷中。
  【取穴】患者俯伏头或俯卧位,在第四、五胸椎棘突间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和椎管。分布有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功用】宁心安神,止咳平喘。
  【主治病症】1、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肋间神经痛,失眠,心绞痛。
  【刺灸法】针尖向上斜刺0.5-1寸,不宜过深,以防刺伤脊髓;可灸。
腰眼
  【标准定位】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取穴】患者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穴,在与腰阳关穴相平左右各旁开3.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和骶棘。分布有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
  【功用】强腰健肾。
  【主治病症】腰痛,腹痛,尿频,遗尿,消渴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十宣
  【标准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取穴】仰掌,十指微屈微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别分布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功用】清热开窍。
  【主治病症】
   1、用于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
   2、用于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四缝
  【标准定位】在第二-五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
  【取穴】仰掌伸指,当手第二-五指第一指关节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指深层肌腱。
  【功用】消食导滞,祛痰化积。
  【主治病症】小儿疳积,腹泻,百日咳,气喘,咳嗽,蛔虫病等。
  【刺灸法】点刺0.1-0.2寸,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粘液或出血。
八邪
  【标准定位】在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取穴】患者握拳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骨间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指背支。
  【功用】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主治病症】1、手指关节疾病,手指麻木。
                   2、头痛,咽痛。
  【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大骨空
  【标准定位】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取穴】患者手掌向心,于拇指背侧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拇长伸肌腱。分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指背神经。
  【功用】退翼明目。
  【主治病症】1、各种眼病。
        2、急性胃肠炎。
        3、鼻出血。
  【刺灸法】一般不用针刺,可灸。
小骨空
  【标准定位】在小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取穴】患者握拳,手掌向心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指背腱膜和小指伸肌腱。分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
  【功用】明目止痛。
  
              【主治病症】
               1、眼病,咽喉炎。
               2、掌指关节痛。
  【刺灸法】一般不用针刺,可灸。
腰痛点
  【标准定位】在手背指,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 个穴位。
  【取穴】患者伏掌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指伸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另一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腱与第四指伸肌腱之间。分布有桡神经的浅支和尺神经的手背支。
  【功用】舒筋通络,化瘀止痛。
  【主治病症】急性腰扭伤。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外劳宫
  【标准定位】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取穴】患者伏掌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二掌骨间背侧肌和第二骨间掌侧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
  【功用】通经活络,祛风止痛。
  【主治病症】1、颈椎病,落枕,偏头痛。
        2、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二白
  【标准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二穴。
  【取穴】患者伸臂仰掌,于曲泽与大陵穴连线中1/3与下1/3交界处,桡侧腕屈肌腱左右两侧各1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指浅屈肌、下右神经、拇长屈肌和前臂骨间膜。
  【功用】调和气血,提肛消痔。
  【主治病症】脱肛,痔疮。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气端
  【标准定位】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取穴】患者伸足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趾足底总神经的足趾底固有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的同名神经,并该神经有同名的动、静脉伴行。
  【功用】通络开窍。
  【主治病症】1、脑血管病急救,足趾麻木
        2、麦粒肿。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独阴
  【标准定位】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
  【取穴】患者正坐直腿或仰卧位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短、长屈肌腱。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趾足底总神经的足趾底固有神经。
  【功用】调理冲任。
  【主治病症】1、月经不调。
        2、心绞痛,胃痛,呕吐。
  【刺灸法】直刺0.1-0.2寸,可灸。
里内庭
  【标准定位】在足掌面,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中。
  【取穴】患者俯卧位,与内庭穴相对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
  【功用】镇惊安神,消食导滞。
  【主治病症】1、癫痫,足趾麻木。
        2、胃痉挛,食积。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八风
  【标准定位】在足背侧,第一~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个穴位。
  【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仰卧位,于足五趾各趾间缝纹头尽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三、四趾的趾长、短伸肌腱。分布有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
  【功用】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主治病症】1、牙痛,胃痛,足跗肿痛。
        2、月经不调等。
  【刺灸法】向上斜刺 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出血,可灸。
内踝尖
  【标准定位】在足内侧面,内踝的凸起处。
  【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侧卧位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内踝内膜。分布有股神经的隐神经和胫前动脉、内踝前动脉以及胫后动脉。
  【功用】舒筋活络。
  【主治病症】牙痛,腓肠肌痉挛。
  【刺灸法】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膝眼
  【标准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髌韧带与髌内侧支持带之间、膝关节囊。分布有隐神经的髌下支。
  【功用】活血通络,疏利关节。
  【主治病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病,髌骨软化症等。
  【刺灸法】屈膝,从前外向后内或从前内向后外斜刺0.5-1寸,可灸。
鹤顶
  【标准定位】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股四头肌腱。分布有股前皮神经和膝关节的动、静脉网。
  【功用】通利关节。
  【主治病症】各种膝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百虫窝
  【标准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血海穴上1寸)。
  【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和大收肌。分布有股前皮神经。
  【功用】祛风活血,驱虫止痒。
  【主治病症】1、蛔虫病。
        2、荨麻疹,风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外踝尖
  【标准定位】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
  【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侧卧位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外踝骨膜。分布有腓浅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其血液由胫前动脉的外踝网有和腓动脉和外踝支供应。
  【功用】舒筋活络。
  【主治病症】牙痛,腓肠肌痉挛。
  【刺灸法】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阑尾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仰卧屈膝,于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之间压痛最明显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和胫骨后肌。分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功用】清热解毒,化瘀通腑。
  【主治病症】1、急、慢性阑尾炎。
        2、消化不良,胃炎,下肢瘫痪。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胆囊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不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
  【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侧卧位,于阳陵泉直下2寸左右之压痛最明显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腓骨长肌。分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功用】利胆通腑。
  【主治病症】1、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胸胁痛。
        2、下肢麻痹,耳聋。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
经外奇穴总录:
  四神聪
当阳
印堂
鱼腰
太阳
耳尖
球后
上迎香
内迎香
聚泉
海泉
金津
玉液
翳明
牵正
子宫
夹承浆
安眠
上廉泉
三角灸
定喘
夹脊
胃脘下俞
痞根
百劳
下极俞
巨阙俞
腰眼
十宣
四缝
八邪
大骨空
小骨空
腰痛点
外劳宫
二白
气端
独阴
里内庭
八风
内踝尖
膝眼
鹤顶
百虫窝
外踝尖
阑尾
胆囊



4
发表于 2005-10-25 22:46:26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耐心点!搞出“成完整体系”的主题文章来,功德积累大大的。
你在那边搞的《糖尿病研究》就是一个很成功的范例,也是很好的经验。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22:56:28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第四部分:针灸治病(北京中医药大学版)
感冒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局部症状重,全身症状轻为其临床特点。流行性感冒则起病急,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较重,上呼吸道症状一般较轻。属于中医学“伤风”、“时行感冒”的范畴。

  辨证治疗
  主穴:合谷、曲池、外关
  1.风寒感冒
  【诊断要点】发热轻,恶寒重,鼻塞声重,流清涕,头疼身痛,四肢酸楚,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风池、风门、列缺
  2.风热感冒
  [诊断要点]发热重,微恶寒,头胀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苔薄微黄,脉浮数。
  【处方】风池、大椎、尺泽
  3.暑湿感冒
  【诊断要点】 见于夏季,恶寒发热或身热不扬,头昏头重,鼻寒流浊涕,胸闷泛恶,食欲减退,腹泻;苔黄腻,脉濡数。
  【处方】 足三里、中脘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肺 气管 内鼻、咽喉、额
  皮肤针:沿背部督脉、膀胱经叩刺至潮红,再拔以火罐。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常见以下二种证型。
  辨证治疗:
  主穴:地仓、颊车、阳白、四白、攒竹、颧髎、合谷
  1.风邪外袭:
  【诊断要点】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觉异常,耳后耳中隐痛,额纹消失;或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
  【处方】风池、翳风、外关
  2.虚风内动:
  【诊断要点】口眼歪斜,面部麻紧感,面肌蠕动,每于说话或情绪激动时口眼抽动,或有头晕耳鸣,目涩无泪;舌淡或红,少苔,脉弦细。
  【处方】太溪、足三里、风池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面颊区、肝、眼、口、脑、下屏尖、额
  皮肤针:取穴:阳白、攒竹、太阳下关、地仓、颊车、风池。方法:中等刺激,再拔以火罐,隔日一次。

偏头痛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头痛,可有视幻觉、偏盲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等先兆,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辨证治疗
  主穴:风池、太冲
  1.水不涵木
  【诊断要点】偏侧头痛,腰膝酸软,目眩耳鸣,肢拘唇麻,女子月经不调,带下白浊;舌红少苔,脉弦而细。
  【处方】太溪、肾俞、太阳
  2.痰热内阻
  【诊断要点】偏侧头痛,昏蒙如裹,呕吐痰涎,腹泻或便秘,畏光流泪,鼻塞多涕;舌苔黄腻,脉滑。
  【处方】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3.肝风上扰
  【诊断要点】偏侧头痛,眩晕,目斜肢瘫,烦躁易怒,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胁痛不眠;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处方】行间、阳陵泉、悬颅、率谷、内庭

消化性溃疡
   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本病以上腹痛、吐酸、嘈杂、呕吐为主症。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吞酸”、“呕吐”范畴。
  辨证治疗:
  主穴:胃俞、足三里
  1.肝气犯胃:
  【诊断要点】 胃脘胀痛连胁,嗳气吞酸,甚至呕吐,每因情绪波动易发或加重,纳呆,大便不畅;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处方】 期门、公孙、内关
  2.肝胃郁热:
  【诊断要点】胃脘灼痛,痛势急迫,泛酸嘈杂,口干口苦,烦躁易怒,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处方】 肝俞、太冲、内庭
  3.胃阴亏虚
  【诊断要点】
胃痛隐隐,胃中嘈杂,食后胀甚,心烦不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处方】 脾俞、三阴交、内关
  4.脾胃虚寒:
  【诊断要点】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神疲乏力,面色光白,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或迟缓或沉细。
  【处方】 脾俞、中脘、(灸)关元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胃、脾、交感、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皮肤针:取穴:第7-12胸椎两侧的夹脊穴,足太阳经背俞穴,上腹部任脉及足阳明胃经。方法:自上向下循序叩打,至皮肤潮红为度。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受到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炎症,分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类。本病以咳嗽、咳痰为主症,属中医学“咳嗽”的范围。
  主穴:肺俞、尺泽、合谷
  1. 风寒袭肺
  【诊断要点】咳嗽,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列缺 风池 风门
  2. 风热犯肺
  【诊断要点】咳嗽痰黄,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身热头痛;苔薄黄,脉浮数。
  【处方】曲池 大椎
  3. 痰湿蕴肺
  【诊断要点】咳嗽痰多,痰粘色白;胸脘满闷,神疲纳差,舌苔白腻;脉象滑。
  【处方】太白 太渊 丰隆 脾俞
  4. 肝火烁肺
  【诊断要点】咳嗽阵作,痰少质粘;胸胁作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少津,脉象弦数。
  【处方】行间 经渠 肝俞
  5. 肺肾阴虚
  【诊断要点】 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咯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肺俞、膏肓俞、尺泽、照海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肺、气管、神门、交感、肾上腺
  皮肤针:沿项后至第七胸椎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叩刺。急性支气管炎宜重叩至皮肤隐隐出血为度;慢性支气管炎且轻叩法至皮肤潮红。针后配以拔罐,疗效更佳。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疼痛为主症。常见以下三种证型。
  辨证治疗
  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
  2.瘀血阻滞
  【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3.正气不足
  【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坐骨神经、臀、腰骶椎、肾、压痛点
  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拔火罐。

头痛
  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即眉目以上至枕下部为止范围内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
  辨证治疗: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
  1.肝阳上亢
  【诊断要点】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太冲、阳陵泉
  2.痰浊上扰
  【诊断要点】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处方】头维、中脘、丰隆
  3.肾精亏损
  【诊断要点】头痛且空,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处方】脑空、肾俞、悬钟、太溪
  4.气血亏虚
  【诊断要点】头痛绵绵,遇劳则甚;兼见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处方】心俞、脾腧、足三里、三阴交
  5.瘀阻脑络
  【诊断要点】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弦。
  【处方】阿是穴、合谷、三阴交、血海、委中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枕、额、脑、神门、肝
  皮肤针:取穴:太阳、印堂、阿是穴。
  方法:叩刺出血,加拔火罐。适用于肝阳上亢及瘀阻脑络型。

牙痛
  是牙体或牙周等疾病累及感觉神经引起的常见症状。
  辨证治疗:
  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1.风热侵袭
  【诊断要点】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处方】 风池、外关
  2.胃炎上蒸
  【诊断要点】牙痛剧烈,牙龈红肿或出脓血,得冷痛减,咀嚼困难;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
  【处方】二间、内庭
  3.虚火上炎
  【诊断要点】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 太溪、照海、悬钟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牙、神门、屏尖   

近视
  近视是以视远物模糊不清,视近物清晰为特征,因眼部屈光不正而引起的一种眼病。
  辨证治疗:
  主穴:睛明、攒竹、球后、承泣
  1.目筋挛急
  【诊断要点】 视物能近怯远,近视清晰,紧张用眼则视力骤下,休息后明显恢复;脉弦细。
  【处方】四白、太阳、瞳子髎、风池、太冲、太溪
  2.气虚神伤
  【诊断要点】 视物能近怯远,易视疲劳,恍惚健忘,夜寐多梦,神疲乏力,头晕,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处方】关元、足三里、百会、神门
  3.肝肾亏虚
  【诊断要点】 视物能近怯远,视物昏暗,时见黑点,干涩,腰膝酸软,阳萎遗精,头晕耳鸣;舌淡嫩,脉细弱。
  【处方】太溪、太冲、肝俞、肾俞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眼、肝、脾、肾、心

落枕
  是在睡眠后发生的一侧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患部酸楚疼痛,重者可向同侧肩背及上臂扩散。
  辨证治疗:
  主穴:落枕穴、阿是穴
  1.太阳经病变
  【诊断要点】颈项强直,痛连项背,头部俯仰受限,不能左右回顾,项背部压痛明显。
  【处方】后溪、昆仑、天柱、大杼
  2.少阳经病变
  【诊断要点】颈项强直,痛连肩臂,颈部不能侧弯和左右转动,颈侧部压痛明显。
  【处方】悬钟、外关、风池、翳风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颈、颈椎、肩、神门、压痛点
  皮肤针:取穴:风府、哑门、风池、天柱、肩井、肩外俞。方法:自上而下,自内向外进行叩刺,以皮肤潮红为度,然后拔以火罐。

闭经
  凡女子年龄超过十八岁,月经仍未来潮,或已形成月经周期,但又连续中断三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
  1.肝肾不足
  【诊断要点】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心烦;舌淡红,苔薄少,脉沉细。
  【处方】关元、肝俞、肾俞
  2.脾胃虚弱
  【诊断要点】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神倦肢软,纳少便溏;舌淡,脉细。
  【处方】脾俞、胃俞、足三里
  3.营血亏损
  【诊断要点】面色淡白无华,皮肤干燥,形体消瘦;舌淡,脉细。
  【处方】膈俞、肝俞、脾俞、气海
  4.肝郁气滞
  【诊断要点】月经突然数月不行,兼胸胁胀满,小腹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质黯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涩。
  【处方】太冲、气海、血海
  5.寒凝血滞
  【诊断要点】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形寒肢冷;苔白润,脉沉紧。
  【处方】关元、命门、合谷
  6.痰湿阻滞
  【诊断要点】形体肥胖,胸脘满闷,白带量多;苔腻,脉滑。
  【处方】中脘、气海、丰隆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卵巢、内分泌、皮质下、肝、脾、肾
痛经
  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腰骶部疼痛或胀痛,甚则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称为痛经。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太冲
  1 寒湿凝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行经时小腹冷痛,重则连及腰背,得热痛减;伴经行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
  【处方】中极、地机、归来
  2 肝郁气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胀甚于痛,经中有瘀块,块下后疼痛减轻;月经量少,淋漓不畅,色黯,胸胁两乳作胀;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沉弦。
  【处方】曲泉、气海
  3 肝肾亏损
  【诊断要点】月经后小腹隐痛,按之痛减;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关元、肝俞、肾俞、照海、足三里
  4 肝郁湿热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甚则痛及腰骶,或感腹内灼热;经行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有小血块,时乳、肋疼痛,小便短赤,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中极、次髎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内分泌、交感、肾

中风
  中风急性期经治疗后病情趋向稳定,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应及早进行针灸治疗。
  辨证治疗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
  1.肝肾阴亏,风阳未平
  【诊断要点】 半身不遂,神志有时欠清,烦躁不安,面红口干,失眠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或弦数。
  【处方】 肝俞、肾俞、太溪、行间、神门
  2.脾胃虚弱,痰浊不化
  【诊断要点】 肢体软瘫,嗜睡,呼以能应,痰多而粘,神疲纳呆,大便溏薄;苔白或黄或浊腻,脉缓而滑。
  【处方】 脾俞、中脘、阴陵泉、天枢
  3.心脾俱虚,气血两亏
  【诊断要点】 肢体软瘫或麻木,倦怠嗜睡,精神萎顿,心悸易惊,夜寐不安,纳呆食胀;舌淡,脉细弱。
  【处方】 心俞、脾俞、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对症治疗,常用穴如下:
  (1)上肢瘫:肩禺、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大杼、尺泽、曲泽
  (2)下肢瘫: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悬钟、昆仑、三阴交、丘墟
  (3)吞咽困难:廉泉、扶突、风池、合谷
  (4)失语:廉泉、哑门、通里、三阴交、太溪

腰痛
  腰痛是不同原因造成的腰部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以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
  主穴:阿是穴
  1.寒湿腰痛
  【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国,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
  【处方】命门、大肠俞、阴陵泉、委中
  2.湿热腰痛
  【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处方】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3.瘀血腰痛
  【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处方】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4.肾虚腰痛
  【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
  【处方】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
  肾阳虚:关元、气海
  肾阴虚:绝骨、照海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腰椎、骶椎、肾、神门
  头针:取穴:下肢感觉区、足运感区。方法:1.5寸毫针沿皮刺入,捻转1~2分钟,然后通以电针,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
  皮肤针:取穴:阿是穴、委中。方法: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再拔以火罐。
带状疱疹
  是一种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本病以成簇水泡呈带状分布,伴局部刺痛为主症。多发生于单侧,有些患者常于皮肤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
  辨证治疗:
  主穴:皮损局部及与皮损相应之同侧夹脊穴
  1.肝经郁热
  【诊断要点】疱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处方】阳陵泉、足临泣、行间、太冲、血海
  2.脾虚湿蕴:
  【诊断要点】疱色淡红,疱液浑浊,疱壁松疏,易于溃破,渗液糜烂;伴纳呆,腹胀便溏;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血海
  3.气滞血瘀:
  【诊断要点】皮疹消退,局部疼痛难忍;伴烦躁失眠,精神不振,胃纳不佳;舌暗或有瘀点斑;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随病变所在经脉选俞穴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肺、肝、下屏尖、神门、皮质下
  皮肤针:取穴:皮损周围及与病灶相应的夹脊穴或背俞穴。方法:重叩刺,以微出血为度。疱疹初起阶段,每日2次,待疼痛减轻疱疹开始吸收时,改为每日1次。
  贴棉灸: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病灶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后再换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贴棉灸,其效更佳。

带下病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辨证治疗
  主穴:带脉、三阴交
  1.脾虚湿困
  【诊断要点】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绵绵不绝;伴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精神疲倦,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处方】气海、脾俞、阴陵泉、足三里
  2.肾阳亏虚
  【诊断要点】带下清冷,量多,色白,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小腹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间尤甚;舌淡苔白,脉沉迟,尺脉尤甚。
  【处方】肾俞、关元、命门、次髎
  3.阴虚挟湿
  【诊断要点】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粘稠或有臭气;阴部干涩不适,或灼热感,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处方】肾俞、太溪、次髎、阴陵泉
  4.湿热下注
  【诊断要点】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挟有血液,或混浊如米泔,臭秽;阴中瘙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处方】中极、阴陵泉、下髎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卵巢、内分泌、肾、脾

失眠
  是指睡眠不正常,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实,或醒后不能入睡;重者彻夜不眠。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症状。
  辨证治疗:
  主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
  1.心脾两虚
  【诊断要点】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多梦;心悸,健忘,头晕,肢倦乏力,腹胀,便溏,面白无华;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
  【处方】心俞、脾俞、足三里
  2.阴虚火旺
  【诊断要点】心烦不寐,或稍入睡即醒;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遗精,健忘,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质红,脉细数。
  【处方】太溪、大棱、肾俞、心俞
  3.肝郁化火
  【诊断要点】烦躁易怒,难以入睡;头晕头痛,胸胁胀痛,口苦,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肝俞 大陵 行间
  4.胃腑失和
  【诊断要点】睡眠不实;胸膈满闷,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苔厚腻,脉滑。
  【处方】中脘 足三里 内关
  5.心胆气虚
  【诊断要点】失眠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善惊易怒,气短倦怠;舌质淡,脉弦细。
  【处方】心俞、胆俞、阳陵泉、丘墟
  其它疗法:
  1.耳穴贴压:皮质下、交感、心、肝、脾、内分泌、神门。
  2.皮肤针:沿头、背部督脉、膀胱经轻度叩刺,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并伴有其它症状而言。临床分为经行先期、经行后期和经行先后无定期。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血海
-经行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经行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一月两行,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1.气不摄血
  【诊断要点】月经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质稀色淡;神疲肢倦,心悸气短,自觉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细弱。
  【处方】脾俞、气海、足三里
  2.虚热内扰
  【诊断要点】月经提前,量少,色红,经质粘稠;且伴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关元、然谷
  3.实热内扰
  【诊断要点】月经提前,量多质稠,色深红或紫红;面赤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处方】地机、行间
  月经后期
  月经延后7日以上,甚或四五十天一潮,且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1.寒凝血滞
  【诊断要点】月经延迟,经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苔薄白,脉沉紧。
  【处方】气海、归来、天枢
  2 阳虚血滞
  【诊断要点】月经延迟,经量少,色淡, 经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
  【处方】气海、命门、太溪
  3 阴血亏虚
  【诊断要点】月经延迟,量少色淡;小腹空痛,身体消瘦,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红,苔薄少,脉虚细。
  【处方】气海、脾俞、膈俞、足三里
  4 肝气郁滞
  【诊断要点】月经延迟,量少色黯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苔白,脉弦。
  【处方】太冲、蠡沟、子宫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能按周期来潮,或提前,或错后,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1 肝气郁滞
  【诊断要点】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质粘稠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胀痛,嗳气不舒,善太息;舌苔白,脉弦。
  【处方】太冲、肝俞、期门
  2 肾气不足
  【诊断要点】月经周期不定,量少,质稀,色淡;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
  【处方】关元、肾俞、太溪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内分泌、卵巢、肾
网球肘
  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桡侧伸肌腱附着处的慢性劳损,临床以肘部疼痛,腕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为主症。
  辨证治疗:
  主穴:曲池、阿是穴
  1.寒湿外侵
  【诊断要点】肘部漫痛,得温痛减,遇劳加重,不能旋臂,提物困难;苔薄白脉浮缓。
  【处方】肘髎、手三里、尺泽
  2.气血瘀阻
  【诊断要点】有骤然挥臂或绞拧衣物史,痛如锥刺,向前臂及腕部放射,持物困难或握物无力;苔薄白,脉弦紧。
  【处方】尺泽、合谷
  3.肝肾两亏
  【诊断要点】肘痛,昼轻夜重,持物无力,伴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弱。
  【处方】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手三里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肘、肾上腺、神门
  皮肤针:取穴:压痛点。方法:叩刺局部出血,加拔火罐,每2-3日行1次。

  便秘
  是指多种疾病导致的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粪便干燥艰涩难解。
  主穴:天枢、支沟、上巨虚
  1.热结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干结,坚涩难下;面红身热,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或滑实。
  【处方】大肠俞、内庭、大横、曲池
  2.气滞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秘结,欲便不能,便质正常;胁腹胀满,甚则腹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处方】 太冲、阳陵泉
  3.气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费力,挣则汗出短气,甚喘促,便后疲乏;面色晃白,倦怠懒言;舌淡或淡嫩,苔薄,脉虚。
  【处方】 肺俞、脾俞、足三里
  4.血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秘结而干;面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舌质淡嫩,脉细涩或细弱。
  【处方】 脾俞、足三里、膈俞
  5.阴虚便秘
  【诊断要点】 大便燥结,解出困难,状如羊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 大溪、照海
  6.阳虚便秘
  【诊断要点】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夜尿频,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畏寒肢冷,面色晃白;舌淡苔白或润,脉沉迟。
  【处方】 肾俞、命门、大横、(灸)神阙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直肠下段、大肠、便秘点、皮质下、交感。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要点为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血海
  1.血热内扰
  【诊断要点】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血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处方】隐白、水泉
  2.湿热下注
  【诊断要点】下血量多,色紫红而粘腻;带下量多,色黄,味臭,阴痒,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小便短赤,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中极、阴陵泉
  3.瘀滞胞宫
  【诊断要点】经血淋漓不绝,或骤然下血甚多,色紫黑而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块后痛减;舌质紫黯,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处方】膈俞、隐白、地机、中极
  4.气不摄血
  【诊断要点】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色淡,质稀;面色萎黄少华,神倦肢怠,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处方】气海、脾俞、足三里、百会
  5.肾阳不足(亏虚)
  【诊断要点】下血量多,日久不止,色淡红;兼见少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
  【处方】气海、肾俞、命门、复溜
  6.肾阴亏虚
  【诊断要点】下血量少,色红;伴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关元、肾俞、太溪、阴谷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卵巢、内分泌、肾上腺、肝、肾、神门

肩关节周围炎
  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以肩痛和活动受限为主症。
  辨证治疗
  主穴:肩髃、肩贞、肩内陵
  1.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肩部窜痛,遇寒加重或日轻夜重,得温痛减,肩酸痛不举,动则痛剧;舌淡,苔薄白,脉弦滑或弦紧。
  【处方】曲池、外关
  2.经脉失养
  【诊断要点】肩痛日久,肩臂肌肉挛缩,关节僵直,动作受限,酸痛乏力,局部得温症减,受凉加剧;舌淡或有瘀点,脉细(弱)。
  【处方】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肩内侧痛,加尺泽、阴陵泉;
  肩外侧痛,加合谷、阳陵泉;
  肩后痛,加后溪、条口透承山;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肩、肩关节、锁骨、肾上腺、压痛点
  透针法:取穴:条口透承山、阳陵泉透阴陵泉。单肩病取健侧穴,双肩病则双侧取穴。
  针刺方法:病人坐位,两腿屈成直角,用3-4寸长毫针针刺入条口或阳陵泉穴,徐徐进针,频频捻转,在得气的情况下,嘱病人活动患肢,动作应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本法适用于病程短的病例。

肥胖症
  肥胖症是人体内脂肪贮存过多,如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5~20%即为肥胖。肥胖症分为单纯性为继发性两类,前者不伴有明显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临床最为常见。针灸减肥以治疗单纯性肥胖为主。
  辨证治疗:
  主穴:足三里、中脘
  1.痰湿阻滞
  【诊断要点】体型肥胖,嗜睡,易疲倦,纳差,口淡无味,女子月经少或闭经,男子阳痿;舌胖有齿痕,脉沉缓或滑。
  【处方】脾俞、胃俞、阴陵泉、丰隆
  2.胃火炽盛
  【诊断要点】体型肥胖,胃纳亢进,消谷多饥,面赤声扬;舌质赤,苔腻,脉滑数。
  【处方】天枢、合谷、曲池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取穴:胃、内分泌、三焦、缘中。方法:每次餐前30分钟按压耳穴3-5分钟,有灼热感为宜,10次为1疗程。

胃炎
  胃炎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以胃脘痛、痞满、呕吐为主症。属中医学“胃痛”、“呕吐”、“痞满”范畴。
  辨证治疗:
  主穴:足三里、内关
  1.寒邪凝滞
  【诊断要点】 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得温痛减,遇寒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处方】中脘、梁丘
  2.饮食停滞
  【诊断要点】 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痛减,口气重浊,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或弦滑。
  【处方】 中脘、天枢
  3.肝气犯胃
  【诊断要点】 胃脘胀满,脘痛连胁或痛无定处,嗳气频繁,每因恼怒、郁闷发作或加重;苔薄白,脉沉弦或沉细。
  【处方】 期门、阳陵泉
  4.湿热中阻:
  【诊断要点】 胃脘灼热胀痛,得食则重,甚食入即吐,泛酸嘈杂,口干口苔,口气重浊;舌红,边尖尤甚,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 内庭、厉兑、阴陵泉、三阴交
  5.胃阴亏虚:
  【诊断要点】 胃脘隐痛,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处方】 中脘、三阴交、内庭
  6.脾胃虚寒
  【诊断要点】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纳呆神疲,或泛吐清水,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甚黑便;舌淡或胖大,苔白而滑,脉细弱或迟缓。
  【处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胃、脾、肝、交感、神门
  皮肤针:取穴:第6-12胸椎两侧足太阳经背俞穴,上腹部任脉及足阳明胃经。方法:自上向下依次叩打,急性胃炎宜重叩至皮肤隐隐出血为度;慢性胃炎手法较轻,叩至皮肤潮红即可。每日或隔日一次。

戒烟
  针刺戒烟是指通过针刺,使吸烟成瘾者对吸入和喷出的烟草雾产生一种恶嗅感,从而使其达到戒烟的目的。
  【处方】合谷、戒烟穴(位于列缺与阳溪之间)足三里、神门
  耳穴贴压:神门、口、肺、气管、内分泌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23:48:17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第五部分:针法

一、毫针刺法
持针法|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行针手法|针刺得气
催气、守气、行气法|针刺手法的轻重|留针法|出针法|针刺异常情况得预防和处理
  毫针刺法,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为医者必须熟练地掌握从进针至出针的针刺技法全过程。
  持针法
  (一)"刺手"与"押手"     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然后行针。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进针时,刺手与押手配合得当,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双手配合动作,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
  (二)持针姿势 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根据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为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
  1.二指持针法  即用右手拇食两指指腹挟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角。一般用于针刺浅层腧穴的短毫针常用持针法。
  2.多指持针法  即用右手拇、食、中、无名指指腹执持针柄,小指指尖抵于针旁皮肤,支持针身垂直。一般用于长针深刺的持针法。
  进针法
  进针法,又称刺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刺手与押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刺法的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分,以刺手刺入术式分,以押手姿势分,以使用进针器具分等。现代常用的进针法举例如下。
  (一)以进针速度分法
  1.速刺法  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快速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速刺法适用于四肢腧穴和耳穴。
  2.缓刺法  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缓缓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缓刺法适用于头身腧穴和头穴。
  (二)以刺入术式分法
  1.插入法  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不加捻转或其他术式,直接刺入皮下的手法。
  2.捻入法  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稍加捻动将针尖刺人皮下的手法。
  3.飞入法  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以拇食指捻动针柄,拇指后退瞬即将针尖刺人,刺入皮下时五指放开作飞鸟状的手法。
  4.弹入法  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并以中指弹动针柄时瞬即将针尖刺入皮下的手法。
  (三)以刺押手势分法
  1.单手进针法  即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于短毫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即刺手与押手互相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爪切法  :又称指切法,临床最为常用。即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的手法。
  (2)夹持法  :即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进针。
  (3)舒张法  :即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右手持针,针尖从食中两指间刺入皮下。行针时,左手食中两指可夹持针身,以免弯曲,在长针深刺时常用此法。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4)提捏法  :即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四)以进针器具分法
  1.针管针进针法用金属、塑料、有机玻璃等制成长短不一的细管,代替押手。选用长短合适的平柄针或管柄针置于针管内,针的尾端露于管的上口,针管下口置于穴位上,用手指拍打入或弹压针尾将针尖刺入腧穴皮下,然后将套管抽出。
  2 .进针器进针法用特制的圆珠笔式或玩具手枪式进针器,将长短合适的平柄或管柄毫针,装入进针器内,下口置于腧穴皮肤上,用手指拉扣弹簧,使针尖迅速弹入皮下,然后将进针器抽出。
  以上各种进计法,在临床应用时需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度、手法要求等具体情况,以便于进针、易于得气、避免痛感为目的,灵活选用相应的进针法。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的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防止针刺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取穴的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的位置,还必须与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腧穴看作是一个小点,而应有一个立体的腧穴概念。临床上针刺同一个腧穴,如果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那么刺达的组织结构、产生的针刺感应和治疗的效果,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针刺操作的熟练程度,是与其能否恰当地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密切相关的。临证时所取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主要根据施术部位、治疗需要、患者体质体形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一)针刺的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角度的大小,应根据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点而定。针刺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平刺三类。
  1.直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的腧穴。
  2.斜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关节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种行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皮部、颜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头皮针法、腕踝针法,都用平刺法。
  (二)针刺的方向   针刺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针刺方向虽与针刺角度相关,如头面部腧穴多用平刺,颈项,咽喉部腧穴多用横刺,胸部正中线腧穴多用平刺,侧胸部腧穴多用斜刺,腹部腧穴多用直刺,腰背部腧穴多用斜刺或直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用直刺等。但进计角度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为准,而针刺方向则是根据不同病症治疗的需要而定。仅以颊车穴为例,若用作治疗颔病、颊痛、口噤不开等症时,针尖朝向颞部斜刺,使针感放射至整个颊部;当治疗面瘫、口眼歪斜时,针尖向口吻横刺;而治疗痄腮时,针尖向腮腺部斜刺;但治疗牙痛时则用直刺。
  (三)针刺的深度   针刺深度,是指针身刺人喻穴皮肉的深浅。掌握针刺的深度,应以既要有针下气至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临床实际操作时,还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经脉循行深浅、季节时令、医者针法经验和得气的需要等诸多因素作综合考虑,灵活掌握。正如《素问·刺要论》指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强调针刺的深度必须适当。怎样正确掌握针刺深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瘦人,浅而疾之;壮士、肥人,深而留之";老年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青壮之龄,血气方刚,可适当深之。
  2.体度患者的体质、体形,有肥瘦、强弱之分。《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张志聪亦说:"知形之肥瘦,则知用针之深浅"。可见,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可适当深刺。
  3.部位凡头面和胸背部腧穴针刺宜浅,四肢和臀腹部腧穴针刺可适当深刺。
  4.经络经络在人体的分布和属性是有深有浅,属阴属阳之不同。古代文献认为经脉较深,刺经可深,络脉较浅,刺络宜浅;阳经属表宜浅刺,阴经属里宜深刺。如《灵枢·阴阳清浊》所云:"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大凡循行于肘臂、腿膝部位的经脉较深,故刺之宜深;循行于腕踝、指蹠部位的经脉较浅,故刺之应浅。
  5.病情《灵枢·卫气失常》指出:"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灵枢·终始》亦说:"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说明针刺深浅必须根据病性病机辨证而施。
  6.手法《医学人门》云:"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其实也",《难经》指出:"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均说明针刺手法中的深浅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当深反浅,则未及于营而反伤于卫;当浅反深,则诛伐太过而损及于荣。
  7.时令人体与时令息息相关,针刺必须因时而异,《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春夏秋冬,各有所制"。在针刺深度上既要根据病情,又要结合时令。《灵枢·本输》说:"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输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输之分,欲深而留之"。一般认为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这个规律是根据《难经》所说的"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如果不按时令规律,那么就要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出的"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
  8.针感施针时针下痠麻胀重感应大、出现快的,以及精神紧张、俱怕针刺的患者,针刺应当浅些;感应迟饨或感应小的患者,针刺应当深些。正如《针灸大成》所说:"凡刺浅深,惊针则止",意思是说针刺深浅从针感来讲,以得气为度。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而言、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延髓部、眼区、胸腹、背腰部的腧穴,由于穴位所在处有重要脏腑、器官,更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防针刺意外的发生。
  行针手法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提插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而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针后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下列几种。
  1.循法   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其法是医者用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针灸大成》指出:"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说明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   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素问·离合真邪论》有"弹而努之"之法,其后《针灸问对》亦说:"如气不行,将针轻弹之,使气速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3.刮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促使得气。《素问·离合真邪论》有"抓而下之"之法;姚止庵注云:"抓,以爪甲刮针也"。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以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与扩散。
  4.摇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针灸问对》有"摇以行气"的记载。摇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感应;一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
  5.飞法   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两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医学入门》载云:"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震颤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毫针行针手法以提插、捻转为基本操作方法,并根据临证情况,选用相应的辅助手法。如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摇法、震颤法,可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通过行针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刺得气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
  (一)得气的临床表现
  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临床两方面来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痠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或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到针下空松、虚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对针下得气的描述。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也作了生动细致的形象描述,都说明了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以及得气与未得气反应迥然不同的体会。
  (二)得气的意义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古今医家无不重视针刺得气,得气的意义如下。 1.得气与否和疗效有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针刺气至,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并通过经脉、气血的通畅,调整"元神"(人体内在调整功能),使元神发挥主宰功能,则相应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亦起到平衡协调,消除病痛。所以,针刺得气与否和针治疗效有其密切的关系。 2.得气迟速与疗效有关针下得气,是人体正气在受刺腧穴的应有反应。针下气至的速迟,虽然表现于腧穴局部或所属经络范围,但是能够观测机体的正气盛衰和病邪轻重,从而对判断病候好转或加重的趋向以及针治效果的快慢等有一个基本了解。《针灸大成》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一般而论,针后得气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正气足,机体反应敏捷,取效相应也快,疾病易愈。若针后经气迟迟不至者,多因正气虚损、经气衰弱的表现。正气虚,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若经反复施用各种行针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每多不良。临床常可见到,初诊时针刺得气较迟或不得气者,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后,逐渐出现得气较速或有气至现象,说明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 3.得气与补泻手法有关针下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针灸大成》说:"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说明针下得气,尚有正气、邪气之分。如何分辨,则根据《灵枢·终始》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的不同,辨别机体的气血、阴阳、正邪等盛衰情况,施以或补或泻的刺法。
  (三)影响得气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毫针刺中腧穴后,运用一定的行针手法即能得气。如不得气或气至不够理想时,就要分析原因,针对有关影响得气的因素,采取相应方法,促使得气。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与患者的关系针刺得气与患者的精神状态、体质强弱和机体阴阳盛衰等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新病、体形强壮、病证属实者,针后出现感应较快、较强;久病体衰、病证属虚者,针下出现感应较慢、较弱,甚或不得气:有些患者阳气偏盛、神气敏感,容易得气,并可出现循经感传。多数患者机体阴阳之气无明显偏颇者,气血润泽通畅,脏腑功能较好,故针刺时感应既不迟钝,亦不过于敏感,得气适时而平和。如属阴气偏盛的患者,多需经过一定的行针过程方有感应,或出针后针感仍然明显存在等,必须因人而异。 2.与医者的关系"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如取穴不准,操作不熟练,未能正确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或施术时患者的体位和行针手法选用不当等,都是影响针刺不能得气或得气较慢、较弱的因素。若医者在施术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治神',也会影响针刺得气。 3.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于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影响,就气候而言,在晴天、气候较温暖时,针刺容易得气;而阴天、气候较寒冷时,针刺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调气血也"。环境的因素很多,除气候的阴晴,冷热外,还有空气、光线、湿度。海拔高度、电磁、音响、气味、卫生等,都会对针刺得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四)促使得气的方法针刺时,如不得气或得气较迟者,在分析其原因后、要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得气,以发挥针刺治疗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纠偏法   针刺不得气或得气不满意,可能是因为腧穴的体表定位不准确,或者虽然腧穴定位准确而针刺入喻穴内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不恰当所致。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刺中腧穴,才能得气。所以,针刺时既要取穴准确,更要掌握好不同穴位的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以达到得气为准。如果腧穴的定位相差较大,应出针重新定准腧穴正确位置后,再行针刺。
  2.候气法   《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亦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前者为静留针候气法,后者为动留针候气法。留针候气,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3.益气法   对于少数机体虚弱、正气不足而致针刺不易得气的患者,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其他已得气的腧穴(多用具有强身保健的腧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上加强补的手法,或在未得气的腧穴上施以温针灸法、艾灸法以温经益气;或加服适当的补益药物,使机体正气渐复,经气充实,促使针刺得气。
  催气、守气、行气法
  (一)催气法   催气,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神应经》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此外,如刮动针柄、弹摇针身、沿经循摄等法,也都有催气的作用。临床常用的催气法有:
  1.搜气法  如针入所定深度后,尚不得气或气至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层,改变针刺方向,再行针刺。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复进退搜索,以催其气至。
  2.循按法  针后气至不畅,或得气后瞬即消失。可用手指于针穴附近向上下、左右循按、爪摄或叩击,以催引其气至。
  3.弹震法  "弹"是用手指弹动针柄,促其气至,使针下沉紧:"震"是用右手半握拳状将中指突出,敲震穴位周围,或用手指弹震,以振动经气促使气至。
  (二)守气法   守气,是指在使用候气、催气之法针下得气后,患者有舒适的感觉时,医者需采取守气方法,守住针下经气,以保持感应持久。《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灵枢·小针解》也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只有守住针下之气,才能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针刺对机体继续发生作用。常用的守气方法有:
  1.推弩法  即将针尖顶住有感应的部位,推弩针柄,或用姆指向前或向后捻住针柄,不使针尖脱离经气感应处,稍待1~3min,以保持感应时间延长。
  2.搬垫法  即在针下得气后,患者有舒适感觉时,医者刺手将针柄搬向一方,用手指垫在针体与被针穴位之间,顶住有感觉的部位。如用拇指搬针,即用食指垫针。反之,用食指搬针,即用拇指垫针,以加大经气感应。如配合补泻者,用于补法时,针尖要往里按着,搬垫的角度要小;用于泻法时,针尖要往外提着,搬垫角度要大。
  (三)行气法   行气,是指在针下得气基础上,医者运用的特定手法,促使针刺感应向患部传导或扩散,称为行气。行气的目的在于,为了进一步激发经气,推动经气运行,使之"气至病所"。《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指出:"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说明针刺得缺后要行气,使气至病所,气至前有效。施用各种促使经气运行的针刺手法,统称行气法。行气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循摄法  《金针赋》云:"循而摄之,行气之法"。临床常用于经气不足,气行缓慢的病例。施术时,用左手食、中、无名指平按在所针穴位的经络道路上,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上下往来轻柔循摄,以使气行加速,气至病所。
   2.逼针法  得气后如气不行或气行不远,可将针尖于得气之处,压住不动,欲使经气向上行时,针尖略朝向上方。欲气向下行时,针尖略朝向下方。医者施术时,要集中精神,意气于针,停留片刻以逼使经气运行。《席弘赋》在用此法时指出:"逼针泻气便须吸,若补随呼气自调",说明施用行气手法时要配合呼吸补泻进行。
  3.推气法  得气后,若气行不远时,可用拇食指将针由得气处轻轻提起,使针尖朝向意欲行气的方向,拇指向前均匀而有力地推捻针柄,当拇指推至指腹后横纹时,即轻轻退合,然后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复施术,直至针下之气至病所。此即《金针赋》中"动而进之,推气之法"与《针经指南》中"推之则行"的行气手法。
  4.按截法  针刺得气后,右手握住针柄,左手按压针穴的上方,然后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使经气下行,反之,按压针穴下方,可使经气上行。《金针赋》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应用此法,必须掌握好针刺方向。如在病所下方取穴针刺时,针尖应斜向上,在病所上方取穴针刺时,针尖应斜向下。此外,要充分运用押手的按截,才能达到行气的目的。
  针刺手法的轻重
  针刺手法轻重,是指毫针行针(运针)时所用的刺激量而言。针刺时手法的用量,应有轻、中、重不同的刺激量之分,才能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
  (一)针刺手法轻重的意义   施行针刺手法的轻重,其目的在于通过手法的不同量,以激发经气,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由于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同,加之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病程、腧穴部位、耐受度、初诊复诊等具体情况的差异,医者必须采用相应针刺手法的轻重刺激量,才能有效地调整功能,促进机体恢复正常。所以,针刺手法的轻重也是决定针刺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针刺手法轻重的量化要求   针刺手法轻重,目前尚无统一的量化标准。但是如果把针刺手法的刺激量分为不同的强度,使之达到量化的基本要求,这要比无量化要求客观得多。针刺手法的轻重,大体上可分轻、中、重三种不同的刺激量;轻者,即在针下得气基础上,施用轻微的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针下感应柔和,行针时间不宜长;中者,是在得气情况下,行针时的手法适当加大刺激量,针下感应明显,行针时间要适中;重者,则在原针下气至基础上,加大行针的力度,使针下感应强烈(患者能耐受为度),行针持续时间要长。拟定了一个量化要求,有利于临诊针治。
  (三)针刺手法轻重的构成因素   针刺手法的轻重,不是单一的手法用量,而是与使用的针具粗细、长短,刺入的角度、深度,行针时的幅度、频率等直接有关。一般来说,粗毫针用的指力要重,刺激量大。细毫针用的指力较轻,刺激量就小,毫针刺入腧穴的角度、深度不同,其刺激的轻重程度也不同,一般直刺、深刺的量要大些,平刺、浅刺的量就小些。行针时的幅度、频率不同,与针刺手法轻重密切相关,提插的幅度大于0.5 cm、捻转的角度大于180^者,其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于0.3cm、捻转的角度小于90^者,其刺激量就小。施行手法时的频率每分钟90次以上者,其刺激量大,反之每分钟60次以下者,其刺激量小。如何掌握毫针针刺手法的轻重,主要对针刺手法量化要求的各个方面基本熟悉后,多练常练,熟能生巧,就可做到心中有数,指下分明。
  (四)针刺手法轻重与针刺补泻法的关系   针刺补泻法,是针对病证的虚实而施以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方法,《灵枢·经脉》指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针刺手法轻重。是行针时所用的刺激量,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辨证施法、有同有异的关系。古代医家对针刺补泻与手法轻重,既有补法宜轻刺、泻法宜重刺的"轻补重泻"说,又有补法宜重刺、泻法宜轻刺的"重补轻泻"论,更有补法可轻可重、泻法可重可轻的"大补大泻"、"平补平泻"观。可见,尽管提法不同,经验各异,但都说明了针刺补泻与手法轻重的相关性,就是说针刺补法的刺激量有轻有重,针刺泻法的刺激量也有重有轻。单纯的针刺手法轻重,不能替代针刺的补泻刺法,而针刺的补泻效应产生,离不开手法的轻重刺激量。总之,针刺手法的轻重和刺激量的大小,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施术时,不能以医者的主观愿望而定,必须客观地依据辩证施治的原则,掌握"毋太过,毋不足"的刺激量,防止太过易伤正,不足则留邪之弊,以针下气至,切中病机为要。
  留针法
  当毫针刺人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者称为留针。留针是毫针刺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气的目的。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应视患合体质、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置10~20分。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某些急腹症、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而对老人、小儿患者和昏厥、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留针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一)静留针法   《素问·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之说,即是针下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再运针,到时出针。临床多用于对针感耐受性较差的慢性、虚弱性患者。此外,病情属虚或寒需行补法时,按"寒则留之"也用本法。
  (二)动留针法   《针灸大成》云:"病滞则久留针",即将针刺入腧穴先行针待气至后,留置一定时间;在留针时间反复运针;称为动留针法,亦称间歇行针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增强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此外,临床用于针后经气不至者,可边行针催气,边留针候气,直待气至。医者对留针必须重视,首先要排除不适于留针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儿童、惧针者、初诊者、体质过于虚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针的部位,如眼区、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适宜留针的病情,如尿频、尿急、咳喘、腹泻等类病症,对需要留针、可以留针者,在留针期间,应时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晕针等意外发生。
  出针法
  出针法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
  (一)出针方法   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钟缓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静留片刻,然后出针。
  (二)出针要求   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当针退完后,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征象。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治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可能偶然出现某种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等,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一、晕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二、滞针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三、弯针
  (一)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二)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
  (三)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四)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四、断针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四)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五、针后异常感
  (一)现象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重、麻、账的感觉过强,或原有症状加重,或针孔出血,或针处皮肤青紫、结节等。
  (二)原因肢体不能挪动,可能是有针遗留,未完全出完,,或体位不当,致肢体活动受限;对过于重、麻、胀针感者,多半是行针时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有关;原有病情加重,多因手法与病情相悖,即"补泻反,病益笃"之由;局部出血、青紫、硬结出现者,都因刺伤血管所致,个别可能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三)处理如有遗留未出之针,应随即起针,退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开;对原病加重者,应查明原因,调整治则和手法,另行针治;局部出血、青紫者,可用棉球按压和按摩片刻;如因内出血青紫块较明显者,应先作冷敷以防继续出血,再行热敷,使局部癣血消散。
  (四)预防退针后真清点针数,避免遗漏。行针手法要柔和适度,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过时。临诊时要认真辩证施治,处方选穴精炼,补泻手法适度。要仔细查询有无出血病史,对男性患者,要注意排除血友病。要熟悉浅表解剖知识,避免刺伤血管。
  六、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一)症状   患者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紫绀,冷汗、烦躁、恐惧,甚则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等危急现象。检查时,肋间隙变宽,外胀,叩诊呈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可向健侧移位。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有的针刺创伤性轻度气胸者,起针后并不出现症状,而是过了一定时间才慢慢感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原因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
  (三)处理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静,切勿恐惧而反转体位。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医者要密切观察,随时对症处理,如给予镇咳、消炎类药物;以防止肺组织因咳嗽扩大创口,加重漏气和感染。对严重病例需及时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等。
  (四)预防医者针刺时要集中思想,选好适当体位,根据患者体形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过大。胸背部腧穴应斜刺、横刺,不宜长时间留针。
  七、刺伤脑脊髓
  (一)症状     如误伤延脑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等。如刺伤脊髓,可出现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暂时性肢体瘫痪,有时可危及生命。
  (二)原因     脑脊髓是中枢神经统帅周身各种机体组织的总枢纽、总通道,而它的表层分布有督脉和华佗夹脊等一些重要腧穴,如风府、哑门、大椎、风池以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间腧穴。若针刺过深,或针刺方向、角度不当,均可伤及,造成严重后果。
  (三)处理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出针。轻者,需安静休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则应结合有关科室如神经外科等,进行及时抢救。
  (四)预防     凡针刺督脉腧穴--12胸椎以上及华佗夹脊穴,都要认真掌握针刺深度、方向和角度。如针刺风府,哑门穴,针尖方向不可上斜,不可过深;悬枢穴以上的督脉腧穴及华佗夹脊穴,均不可深刺。上述腧穴在行针时只宜捻转手法,避免提插手法,禁用捣刺手法。
  八、刺伤内脏
  (一)症状     刺伤肝、脾,可引起内出血,肝区或脾区疼痛,有的可向背部放射。如出血不止,腹腔聚血过多,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并有压痛及反跳痛等急腹症症状。刺伤心脏时,轻者可出现强烈刺痛,重者有剧烈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即刻导致休克等危重情况。刺伤肾脏,可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血尿,严重时血压下降、休克。刺伤胆囊、膀胱、胃、肠等空腔脏器时,可引起疼痛、腹膜刺激征或急腹症等症状。
  (二)原因     主要是施术者缺乏解剖学、腧穴学知识,对腧穴和脏器的部位不熟悉,加之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造成相应的内脏受损伤。
  (三)处理     损伤轻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一般即可自愈。如损伤较重,或继续有出血倾向者,应加用止血药,或局部作冷敷止血处理,并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及血压变化。若损伤严重,出血较多,出现休克时,则必须迅速进行输血等急救措施。
  (四)预防   术者要学好解剖学、腧穴学;掌握腧穴结构,明了腧穴下的脏器组织。针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时,应控制针刺深度,行针幅度不宜过大。

二、 耳针疗法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廓与耳穴|操作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耳针,是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代医著中就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记载。近30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耳穴诊治方法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耳穴诊治体系。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生理相关的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千金方》说:“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杂病源流犀烛》说:“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而《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与病理相关的如《素问·脏器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无所视,耳无所闻”,《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证治准绳》说:“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而察耳的形态、色泽等改变,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的病变,如《灵枢·本脏》说:耳“黑色小理者肾小,……耳薄不坚者肾脆”,《证治准绳》说:“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耳与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2.耳与经络的关系
  《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说明耳与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表示耳与经络的相关性。在手足六阳经经脉循行中,有的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于耳郭周围。手足六阴经经脉循行,虽不直接上行至耳,但通过各自的经别与阳经相合,间接地上达于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可见耳与经络的关系在《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后世医著又多有阐述,如《医学真经》说:“十二经脉,上终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丹溪心法》说:“盖十二经络,上络于耳”、“耳为诸宗脉客所附”,《类经国翼》说:“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奇经八脉考》一书还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
  耳廓与耳穴
  1.耳廓的形态和分部
  耳郭是外耳的组成部分,位于下颌窝和颞骨、乳突之间,呈垂直方向生长。耳的前外面凹陷,后内面隆凸。
  2.耳廓的组织结构
  耳郭以弹性纤维软骨为支架,并附有韧带、脂肪、结缔组织和退化的肌肉,以及覆盖在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等结构。耳廓的神经分布极为丰富,其中脊神经有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脑神经有来自三叉神经分支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耳支、迷走神经分支和舌咽神经分支合成的耳支及来自颈动脉丛的交感神经。耳廓的动脉,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在耳廓深部沿软骨膜行走。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分出三支主要供应耳郭前面,耳后动脉从下耳根沿耳郭背面上行,主要供应耳郭背面。耳廓静脉起于耳廓浅层,前面汇成2~3支较大静脉,经颞浅静脉注入颈外静脉。耳背小静脉亦汇成3~5支,经耳后静脉记入颈外静脉。耳廓的淋巴多成网状,主要流入耳郭周围的淋巴结。根据其流向分成前、后、下三组,前组流入耳前淋巴结和腮腺淋巴结,后组流入耳后淋巴结和乳突淋巴结,下组流入耳后淋巴结,三组淋巴结均汇入颈上淋巴结。
  3.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与头脑、面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垂和对耳屏;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舟;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耳鼻咽喉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屏四周。
  操作方法
  1.耳穴辅助诊断方法
  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上的一定部位出现各种阳性反应,如相关部位的耳穴电阻值下降、痛阈值降低、皮肤色泽、形态改变等。耳郭上耳穴部位的阳性反应,既是辅助诊断的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刺激点,因而探查阳性反应点是正确使用耳穴诊治的重要操作内容。耳穴探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望诊法(用肉眼或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直接观察耳郭皮肤有无变色变形等征象,但应排除色素痣、冻疮及随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反应等假阳性)、压痛法(用弹簧探棒等在与疾病相应的部位由周围向中心,以均匀的压力仔细探查。当患者出现皱眉、眨眼、呼痛、躲闪等反应,且与周围有明显差异者,可作为诊治时参考)、电测法(用耳穴电子探测仪器,测定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如电阻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点者,可供参考)等。临床应用时,应互相参照,有机结合,才能全面了解阳性反应点的位置与变化,摒除假阳性,为耳针诊治提供依据。
  2.处方选穴原则
  耳针法临床常用的处方选穴原则主要有:按部处方选穴法,即根据病人患病部位,选取相应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关节穴等;辨证处方选穴法,根据藏象、经络学说,选取相应耳穴,如骨痹、耳聋耳鸣、脱发等取肾穴,因肾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故取肾穴主之;又如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可取胆穴治之。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法,如月经不调取内分泌穴,消化道溃疡取皮质下、交感穴等。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取穴法,如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用,耳尖穴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等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等。上述耳针处方选穴原则,既可单独使用,亦可配合互用。选穴时要掌握耳穴的共性和特性,用穴要少而精。
  3.操作程序
  首先要定准耳穴。根据处方所列耳穴,在穴区内探寻阳性反应点,作好标记,为施治的刺激点;要严格消毒。耳郭组织结构特殊,使用耳针法时,必须实施两次消毒法,即除了针具与医者手指消毒外、耳穴皮肤应先用2%碘酊消毒,再用75%乙醇消毒并脱碘;正确选用刺激方法。耳穴的刺激方法较多,应根据患者、病情、穴位、时令等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4.刺激方法
  耳针法的刺激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毫针法:  即用毫针刺激耳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进针时,医生用左手拇食两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位的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减轻针刺时的疼痛,用右手持针,在选定的反应点或耳穴处进针。进针的方法有捻入法和插入法两种。针刺的深度应视耳郭局部的厚薄、穴位的位置而定,一般刺入2~3分深即可达软骨,其深度以毫针能稳定而不摇摆为宜,但不可刺透耳郭背面皮肤。刺激强度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耐痛度而灵活掌握。针刺手法以小幅度捻转为主。若局部感应强烈,可不行针。留针时间一般是20~ 30min,慢性病、疼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小儿、老年人不宜多留。起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必要时再用2%碘酒棉球涂擦1次。一般来说,急性病证,两侧耳穴同用;慢性病证,每次用一侧耳郭,两耳交替针刺,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2~3天。耳针疗效的高低与取穴的准确有关,为提高疗效,特别是对疼痛一类的急性病,可采用一穴多针法。
  (2)电针法:  指将传统的毫针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利用不同波形的脉冲电刺激,强化针刺耳穴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凡适合耳针治疗的疾病均可采用。具体方法是将毫针分别刺入所选定的耳穴后,把性能良好的电针仪的电流输出调节旋钮拨至“0”位,然后将一对输出导线之正负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柄上,选择好所需的波形和频率,再打开电针仪的开关,慢慢调节电流输出旋钮,使电流强度逐渐增大至所需的刺激量。治疗完毕后可先将旋钮拨回“0”位,再关闭电源开关,撤去导线,最后起针。一般每次通电时间以10~20min为宜,疗程与毫针法相同。
  (3)埋针法:  指将皮内针埋于耳穴内,作为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具有持续刺激、巩固疗效等作用,适用于一些疼痛性疾病、慢性病,或因故不能每天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可用于巩固某些疾病治疗后的疗效。操作方法是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医者左手固定耳郭,绷紧耳针处的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柄,轻轻刺入所选耳穴内,一般刺入针体的2/3,再用胶布固定。著用环形揿钉状皮内针时,因针环不易拿取,可直接将针环贴在预先剪好的小块胶布上,再按揿在耳穴内。一般仅埋患侧单耳,每次埋针3~5穴,每日自行按压3~5次,留针3~5天。必要时也可埋两耳。若埋针处痛甚时,可适当调整针尖方向和深浅度,埋针处不要淋湿浸泡,夏季埋针时间不宜过长,埋针后耳郭局部跳痛不适,需及时检查埋针处有无感染;若有感染现象,起针后,针眼处红肿或有脓点,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压籽法:  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压豆法、压丸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简易方法。不仅能收到毫针、埋针同样的疗效、而且安全、无创、无痛,且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此法适用于耳针治疗的各种病症,特别适宜于老人、儿童、惧痛的患者和需长期进行耳穴刺激的息者。压籽法所用材料可因地制宜,植物种子、药物种子、药丸等,凡是具有表面光滑,质硬无副作用,适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的物质均可选用,王不留行籽、油菜籽、莱菔子、六神丸、喉症丸、绿豆、小米等。植物药物种子和小药丸。操作方法是先在耳郭局部消毒,将材料粘附在0.5×0.5cm大小的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郭有发热、胀痛感(即“得气”)。一般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轮流,3天1换,也可两耳同时贴压。在耳穴贴压期间,应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min。使用此法时,应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耳郭局部有炎症、冻疮时不宜贴压;对胶布过敏者,可缩短贴压时间并加压肾上腺、风溪穴,或改用毫针法;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临床应用中,也有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一些药液将王不留行籽或其他压耳的种子浸泡,可起到压耳与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以提高疗效。
  (5)温灸法:  指用温热作用刺激耳郭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功效,多用于虚证、寒证、痹证等,温灸的材料可用艾条、艾绒、灯芯草、线香等。艾条灸可温灸整个耳郭或较集中的部分耳穴。艾炷灸时,先用大蒜汁涂在选好的耳穴上,然后将麦粒大小的艾炷粘附其上,用线香点燃施灸,当皮肤感到灼热即换炷再灸,一般每次灸1~3穴,每穴灸3~9壮,此法适用于面瘫、腰腿痛、痄腮、缠腰火丹、痹证等。灯芯草灸,即将灯芯草的一端浸蘸香油后,用火柴点燃,对准耳穴迅速点灸,每次1~2穴,两耳交潜,适用于痄腮、目赤肿痛、缠腰火丹等。若需对单个耳穴施灸时,可将卫生线香点燃后,对准选好的耳穴施灸,香火距皮肤约1cm,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灸3~5min,适用于腰腿痛、落枕、肩凝症等。温灸耳穴,应注意不要烧燃头发和烫伤皮肤。
  (6)刺血法:  用三棱针在耳郭皮肤上刺出血的治疗方法,有镇静开窍、泄热解毒、消肿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用于实热、阳闭、瘀血、热毒等多种病症。操作方法是先按摩耳郭使其充血,常规消毒后,手持针具用点刺法在耳穴处放血3~5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按压止血。一般隔日1次,急性病可1天2次。孕妇、出血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者忌用,体质虚弱者慎用。
  (7)水针法:  即药物穴位注射法,是用微量药物注入耳穴,通过注射针对耳穴的刺激及注入药物的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注射药液,所用针具为1m1注射器和26号注射针头。将抽取的药液缓慢地注入耳穴的皮下,每次1~3穴,每穴注入0.1~0.3m1,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使用本法应注意严格消毒,做到无菌操作;凡能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普鲁卡因,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使用;要了解所选药物的药理作用、禁忌证、有效期,对有较大副作用和刺激性的及超过有效期的药物都不使用。
  (8)磁疗法:  是用磁场作用于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镇痛、止痒、催眠、止喘和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各类痛证、哮喘、皮肤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如用直接贴敷法即把磁珠放置在胶布中央直接贴于耳穴上(类似压籽法),或用磁珠或磁片异名极在耳郭前后相对贴,可使磁力线集中穿透穴位,更好地发挥作用。间接贴敷法则是用纱布或薄层脱脂棉把磁珠(片)包起来,再固定在耳穴上,这样可减少磁珠(片)直接接触皮肤而产生的某些副作用。磁疗时,采用的磁体不宜过多过大,磁场强度不宜过强,约有5%~10%的患者在行磁疗时出现头晕、恶心、乏力、局部灼热或刺痒等不良反应,若持续数分钟不消失时,可将磁体取下,即可消失。
  (9)光针法:  又称耳穴激光照射,是用对人体组织有刺激作用和热作用的激光照射耳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古老的耳针和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疗法。此法无痛无创,简便易行;适应证广,特别适宜于治疗高血压、哮喘、心律不齐、痛经、过敏性鼻炎、复发性口疮等。目前临床常用的是氦-氖激光治疗仪,使用时,应调节电压至红色激光束稳定输出时,即可顺序照射耳穴,每次照1~3穴,每穴照3~5min,10次为一疗程。切忌眼睛直视激光束,以免损伤,必要时可戴防护镜。
  (10)按摩法:  是在耳郭不同部位用手进行按摩、提捏、点掐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身耳郭按摩法和耳郭穴位按摩法。前者包括全耳按摩、手摩耳轮和提捏耳垂。全耳按摩,是用两手掌心依次按摩耳郭腹背两侧至耳郭充血发热为止;手摩耳轮,是两手握空拳,以拇食两指沿着外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为止;提捏耳垂,是用两手由轻到重提捏耳垂3~5min。以上方法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养生保健。耳郭穴位按摩法是医生用压力棒点压或揉按耳穴,也可将拇指对准耳穴,食指对准与耳穴相对应的耳背侧,拇食两指同时掐按。此法可用于耳针疗法的各种适应证。
  适应范围
  耳针在临床治疗的疾病很广,不仅用于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故。其适应证举例如下: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络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麻醉后的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合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3.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如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经绝期综合征等,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一部分传染病症如对菌痢、疟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兔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
  7.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耳针除上述病症外,还可用于针刺麻醉中(耳针麻醉)。也可用于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也能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毒等。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耳郭暴露在外,结构特殊,血液循环较差,容易感染,且感染后易波及软骨,严重者可致软骨坏死、萎缩而导致耳郭畸变,故应重视预防。一旦感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局部红肿疼痛较轻,可涂2.5%碘酒,每日2~3次;重者局部涂擦四黄膏或消炎抗菌类的软膏,并口服抗生素。如局部化脓,恶寒发热,白细胞增高,发生软骨膜炎,当选用相应抗生素注射,并用0.1%~0.2%的庆大霉素冲洗患处,也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剂,外敷中草药及外用艾条灸之。
  (2)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4)对年老体弱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高血压病者,治疗前应适当休息,治疗时手法要轻柔,刺激量不宜过大,以防意外。
  (5)耳针法亦可能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6)对肢体活动障碍及扭伤的患者,在耳针留针期间,应配合适量的肢体活动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疗效。

三、 电针疗法
电针器的选择|操作方法|电针的选穴|脉冲电流的作用|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电针器的选择
  电针器的种类较多,目前较常见的有蜂鸣式电针器、电子管电针器、半导体电针器等数种。它采用振荡发生器,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低频脉冲电流,既可做电针,又可用点状电极或板状电极直接放在穴位或患部进行治疗。电针器以具有刺激量大,安全,可用于电池,不受电源限制,耗电省,体积小,携带方便,耐震,无噪声者为佳。
  操作方法
  电针的用针除用不锈钢外,也可用银特制。一般选用26-28号粗细的毫针。
  电针仪器在使用前,必须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再把电针器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更不可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通电和断电时应注意要逐渐加大或减小电流强度,以免给病员造成突然的刺激。临床治疗,一般针刺穴位有了治疗所需的"得气"感应后(神志失常、知觉麻木、小儿患者例外),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度,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也有不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接两支针柄),然后拨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通电时间一般5-20分钟左右,针刺麻醉可持续更长时间。如感觉减低,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 l-2分钟后再行通电。如果病情只需用一个穴位,可把一根导线接在针柄上,另一根导线接在一块约25厘米大小的薄铝板上,外包几层湿纱布,平放在离针稍远的皮肤上,用带子固定。这样,针刺部位的电刺激感应很明显,作用较集中,而铝板部位因电流分散,感应微弱,作用很小。
  电针的选穴
与毫针刺法治疗大致相同。但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l-3对穴位(即是用l-3对导线)为宜,不可过多,过多则会刺激太强,患者不易接受。电针的选穴,既可按经络选穴,又可结合神经的分布,选取有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及肌肉神经运动点。例如:
头面部:听会,翳风(面神经);下关、阳白、四白、夹承浆(三叉神经)。
上肢部:颈夹脊6-7,天鼎(臂丛);青灵、小海(尺神经);手五里、曲池(桡神经);曲泽、郄门(正中神经)。
下肢部:环跳、殷门(坐骨神经),委中(胫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冲门(股神经)。
腰骶部:气海俞(腰神经);八髎(骶神经)。
穴位的配对:一般根据受损部位的神经支配。例如:(1)面神经麻痹,取听会或翳风为主穴,额部配阳白,颧部配颧髎,口角配地仓,眼睑配瞳子髎。(2)上肢瘫痪,以天鼎或缺盆为主穴,三角肌配肩髎或臑上,肱三头肌配臑会,肱二头肌配天府一;屈腕和伸指肌以曲池为主,配手五里或四渎。(3)下肢瘫痪,股前部以冲门或外阴廉为主,加配髀关或箕门;臀、腿后部以环跳或秩边为主,小腿后面配委中,小腿外侧配阳陵泉。在针刺主穴和配穴时,最好针感能达到疾病部位后,再接通电针器一。
脉冲电流的作用
人体组织是由水分、无机盐和带电生物胶体组成的复杂的电解质电导体。当一种波型、频率不断变换的脉冲电流作用人体时,组织中的离子会发生定向运动,消除细胞膜极化状态,使离子浓度和分布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组织功能。离子浓度和分布的改变,是脉冲电流治疗作用最基本的电生理基础。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刺激腧穴,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低频脉冲电流的波形、频率不同,其作用亦不同。频率有每分钟几十次至每秒钟几百次不等。频率快的叫密波(或叫高频),一般在50-100次/秒,频率慢的叫疏波(或叫低频),一般是2-5次/秒。有的电针机有连续波(亦叫可调波),可用频率旋扭任意选择疏密波形。有的电针机分别装置密波、疏波、疏密波、断续波等数种波形,临床使用时应据病情选择适当波形。可以提高疗效。
密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先对感觉神经起抑制作用,接着对运动神经也产生抑制作用。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等。
疏波:其刺激强调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对感觉和运动神经的抑制发生较迟。常用于治疗萎症,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
疏密波:是疏波、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形。疏、密交替持续的时间约各1.5秒,能克服单一波形易产生适应的缺点。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止痛,扭挫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
断续波:是有节律地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疏波。断时,在1.5秒时间内无脉冲电输出,续时,是密波连续工作1.5秒。断续波形,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的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疗痿症、瘫痪,也可用作电肌体操训练。
锯齿波:是脉冲波幅按锯齿形自动改变的起伏波,每分钟16-20次或20-25次,其频率接近人体的呼吸规律,故可用于刺激膈神经(相当于天鼎穴部)作人工电动呼吸,抢救呼吸衰竭(心脏尚有微弱跳动者),故又称呼吸波。并有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调整经络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等作用。
适应范围
   电针的适应证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故其治疗范围较广。临床常用于各种痛症,痹症,痿症,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癫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
注意事项
1. 每次治疗前,检查电针器输出是否正常。治疗后,须将输出调节电钮等全部退至零位,随后关闭电源,撤去导线。
2. 电针感应强,通电后会产生肌收缩,故须事先告诉病员,让其思想上有所准备,便能更好地配合治疗。电针刺激强度应逐渐从小到大;不要突然加强,以免出现晕厥、弯针、断针等异常现象。
3. 患有严重心脏病者,在应用电针时应严加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在邻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的强度要小些,切不可作强电刺激,以免发生意外。
4. 在左右两侧对称的穴位上使用电针,如出现一侧感觉过强,这时可以将左右输出电极对换。对换后,如果原感觉强的变弱,而弱的变强,则这种现象是由于电针器输出电流的性能所致。如果无变化,这说明是由于针刺在不同的解剖部位而引起。
5. 曾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表面往往因氧化而导电不良,有的毫针柄是用铝丝绕制而成,并经氧化处理成金黄色,导电性能也不好。这类毫针最好不用,如使用须将输出电极夹在针体上。
6. 在使用电针时,如遇到输出电流时断时续,往往是电针器的输出部分发生故障或导线根部有断损,应修理后再用。
7. 毫针经多次使用后,针身容易产生缺损,在消毒前应加以检查,以防断针。

四、 火针疗法
针具|操作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的经验,可以参考。
   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
  针具
  一般用较粗的不锈钢针,如圆利针或24号2寸不锈钢针。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等。弹簧式火针进针迅速并易于掌握针刺深度,三头火针常用于对体表痣、疣的治疗。
  操作方法
  1.选穴与消毒:火针选穴与毫针选穴的基本规律相同,根据病症不同而辨证取穴。选定穴位后要采取适当体位以防止患者改变姿势而影响取穴的准确性。取穴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实证和青壮年患者取穴可略多。选定穴位候进行严密消毒。消毒方法宜先用碘酒消毒,后用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
  2.烧针: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作用。较为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精灯烧针。
  3.针刺与深度:针刺时,用烧红的针具,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内,即迅速出针。关于针刺深度,《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
  适应范围
  火针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胃脘痛、泄泻、痢疾、阳萎、瘰疬、风疹、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及扁平疣、痣等。
  注意事项
  1.面部应用火针要慎重。《针灸大成·火针》说:“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因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疗面部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针。
  2.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3.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发热的病症,不宜用火针。
  5.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6.针孔处理:如果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针刺后用消毒纱布贴敷,用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五、芒针疗法
针具|治疗特点|针刺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发麦芒,故称为芒针。
   芒针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常用芒针的长度为5.0-8.0寸,也有长度在一尺以上的。芒针操作手法较为复杂,应用前必须练习基本功,掌握人体穴位深部解剖知识。同时,必须严格注意手法操作,做到胆大心细,切勿轻率疏忽。
   针具
   芒针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针尖(针芒):针的前端锋锐部分,应圆利,不宜太锐。
   针身:针尖和针柄之间。芒针的长短、粗细的不同规格,主要指针身而言。针身应圆滑、粗细均匀。
   针根:针身与针柄交界的地方。此处要牢固、以防脱落。
   针柄:在针身之后,一般用铜丝或银丝绕成,呈圆筒状。
   临床应用时,一般以5.0寸、6.0寸、8.0寸长和26号、28号粗细的芒针用途较多,8.0寸以上的芒针,一般临床应用较少。
   治疗特点
   本疗法有疏通经络、调节人体脏俯功能的作用。如芒针针刺鸠尾、巨阙穴位、可以调节上焦和全身的功能,治头部,神志方面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针刺中脘则调节中焦与全身的功能,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针刺水分、阴交等穴可以治疗下焦疾病。芒针的异常轻巧,利用钢丝的弹性,缓缓按压,以达到进针时最大限度的减轻疼痛或无痛。使良好的感应随着针体移动,有的放矢的达到有关部位。如对气海穴施用不同刺法和手法,可使感应上行或下行;对秩边穴用不同手法,变换针刺方向、深度,可使感应向下肢扩散、向肛门及会阴、尿道放散,也可向少腹部放散。
   芒针治疗时,选穴要“少而精”,一般只须选用1-2个主要穴位即可,如坐骨神经痛取环跳,腰痛取带脉等。
   针刺方法
  芒针的各种刺法及补泻手法,都是由针刺基本手法演变而来。主要可分为五种。
   1、进针:进针时要避免疼痛,尽量达到无痛进针。临床施术时,一方面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消除对针刺治疗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注意针具是否合格,指力是否有力和运用的适当。进针时先取好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后,刺手执针,使针尖抵触穴位,然后押手配合,利用指力和腕力,压捻结合,迅速刺过表皮。穿皮时手法动作要敏捷,以减轻病人痛感。捻转宜轻巧,幅度不宜过大。最好在180度-360度之间为宜。
   2、出针:在针刺施术完毕后,应把针退出。方法是缓缓退向皮肤表面,再轻轻抽出,以免出血或疼痛。如出针后发生血液从针孔迅速溢出或喷射者,为针尖刺破小动脉所致,此时不论补法或泻法,均应以干棉球立即按压出血处,静止片刻,直到血液停止溢出为止。
   3、捻转:当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后,可以施行捻转手法。在针体进出过程中,始终使针处于捻转之下的转动状态。在捻转时务必轻捻缓进,左右交替;以拇指对食、中两指的前后捻转为主,不能只向单一方向捻转。如果不是这样,针身易缠绕肌肉纤维,增加患者疼痛。捻转还有另一种含意,就是在刺入一定深度后,捻转的动作按一定的规律结合轻重、快慢的不同要求,可以起到一定的补泻作用。
   4、辅助手法:所谓芒针的辅助手法,是在针刺到一定深度时,为达到应有针感而采用的辅助手法。这主要靠押手的动作,以及刺手的灵巧配合。方法时押手食指轻轻向下循按针身,如雀啄之状;同时,刺手略呈放射状变换针刺方向,以扩大针感。
   5、变换针刺方向刺法:比如刺太阳穴,直刺仅能刺入一寸许,为了深刺以治疗疾病,则在刺入0.5-0.6寸深时变为斜刺,这时就要靠押手的准确动作来改变针刺的角度与方向,以达到针刺目的。这种刺法要根据穴位的不同解剖特点,响应地改变押手所掌握的针刺角度,以使针尖沿着变换的方向,顺利深入。如天突穴,面部透穴等均应采用变向刺法。
   针刺穴位的顺序是自上而下,若一个患者须采用三种体位时,先针背部,再针侧部,后针腹部。即先请患者俯卧,再侧卧,最后取仰卧位。有人治疗小儿麻痹症、脑炎后遗症等沿背部督脉经自下而上进行皮下透刺。第一针由长强穴透至命门穴;第二针由命门穴透至至阳穴;第三针由至阳穴透至大椎穴。
   对初诊惧针的患者,可先针刺其不易看到的穴位,如腰部或臀部的穴位,以避免患者紧张。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周密考虑,然后再决定如何操作。总之,以减轻患者痛苦,免除其紧张,而又便于施术操作为主。
   医者的态度在芒针针刺操作中更为重要,施术过程中,务必十分专心,审慎从事,持针必须运用好指力。在操作过程中要集中精力,注意针刺手法是否恰当,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使患者能和医生合作,配合治疗。医者必须认真负责,胆大心细,注意力要集中在手法操作上。同时要及时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防止晕针和其他事故。
   适应范围
  一般可用于瘫痪、神经根炎、多发性神经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下垂、中风、昏迷、癫、狂、痫、哮喘、咳血、子宫脱垂,以及运动系统等疾患。但因芒针的针身较长、刺入较深,应选择适宜于深刺的穴位,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1、患者如初次接受芒针治疗,要耐心地对他作一般情况介绍,劝其不要惊惧,不可随便移动体位。并注意取穴宜少、手法宜轻。
   2、对肌肉过于紧张坚韧不易进针,刺下每感疼痛,或皮肤十分松弛者,进针时必须格外小心,可以用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辅助之。
   3、诊断未明的急性疾病,切勿滥用芒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4、过饥、过饱、酒醉、过度疲劳和某些不能合作的患者,应改在较宜的情况下再施行芒针治疗。

六、 皮肤针疗法
针具及术前准备|针刺方法|针刺部位|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皮肤针为丛针浅刺法,是以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它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灵枢   ·  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皮肤针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具及术前准备
  皮肤针是针头呈小锤形的一种针具,一般针柄长15-19cm,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下边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用针具针支数目多少的不同,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针尖不宜太锐,应呈松针形。针柄要坚固具有弹性,全束针尖应平齐、防止偏斜、钩曲、锈蚀和缺损。针具的检查,可用干脱脂棉轻沾针尖,如果针尖有钩或有缺损时则棉絮易被带动。
  针具在使用前应注意消毒,一般可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
  针刺方法
  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未端固定于小鱼际,针柄未端露出手掌后约2-5cm,以拇中二指夹持针柄,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
  叩刺分为三种:轻刺、重刺和中等刺法。轻刺用力较小,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愈短愈好。重刺用力稍大,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可稍长。不论轻刺、重刺都应注意运用腕部弹力,使针尖刺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而使针弹起,这样可减轻针刺部位的疼痛。中等度刺法,用力介于轻刺、重刺之间。
  叩刺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匀地乱刺。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防止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着起针,这样会增加病人的疼痛。针刺部位须准确,按预定应刺部位下针,每一针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1.5cm之间。
  针刺部位
  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局部叩刺,即在病变局部按经脉循行叩刺,或在其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叩刺。另一种是按经脉辨证循经取穴。还有一种是整体叩刺,即先刺脊柱两旁,由背至骶,后刺项部及病变局部。对某些病变在脊柱附近及其他有关部位上所出现的一些特殊所见(如敏感点、条索状物,结节等)均为重点叩刺部位。上述三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结合应用。各部位叩刺顺序如下:
头部、项部、颈部、肩胛部、脊背部、骶部、上肢、面部、眼部、鼻部和耳部。
  适应范围
  主要的常见适应证有如下几种:
头痛、偏头痛,胸痛、胁痛,失眠,上下肢痛及腰扭伤,口眼喎斜,痹证,呃逆,痿证,胃脘痛、呕吐,腹痛,哮喘、咳嗽,遗尿,遗精、阳萎,心悸,眩晕,痛经,小儿惊风,目疾,鼻塞、鼻渊,瘰疬,
  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者,须及时修理。
  (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
   (3)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

七、皮内针疗法
针具|针刺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皮内针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临床需作较长时间留针的病症,可采用本法。
  针具
   皮内针是用不锈钢特制的小针。有颗粒型、揿钉型两种:颗粒型(麦粒型):一般针长约1cm,针柄形似麦粒或呈环形,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揿钉型(图钉型):针身长约0.2-0.3cm,针柄呈环形,针身与针柄呈垂直状。
   针刺方法
   针刺前针具和皮肤(穴位)均进行常规消毒。(1)颗粒型皮内针操作方法:刺入操作:左手拇食指按压穴位上下皮肤,稍用力将针刺部皮肤撑开固定,右手用小镊子夹住针柄,沿皮下将针刺入真皮内,针身可沿皮下平行埋入0.5-1.0cm。针刺方向:采取与经脉成十字型交叉状,例如肺俞(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经线循行是自上而下,针则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的横刺,使针与经线成十字交叉型。根据病情选取穴位。埋藏固定:皮内针刺入皮内后,在露出皮外部分的针身和针柄下的皮肤表面之间粘贴一块小方形(1.0*1.0cm)胶布,然后再用一条较前稍大的胶布,覆盖在针上。这样就可以保护针身固定在皮内,不致因运动的影响而使针具移动或丢失。(2)揿钉型皮内针:多用于面部及耳穴等须垂直浅刺的部位。用时以小镊子或持针钳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选定的穴位,轻轻刺入,然后以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另外,也可以用小镊子夹针,将针柄放在预先剪好的小方块胶布上粘住,手执胶布将其连针贴刺在选定的穴位上。埋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2天,多者可埋6-7天,暑热天埋针不宜超过2天,以防止感染。
   适应范围
   埋针疗法临床多应用于: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胃痛、胆绞痛、胁痛、腕踝关节扭伤等。还可应用于某些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月经不调、面肌痉挛、眼睑(目闰)动、遗尿、尿频、痹证等。
  注意事项
   (1)每次取1-2穴,一般取单侧,或取两侧对称同名穴。
   (2)埋针要选择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体活动的穴位。
   (3)埋针后,患者感觉刺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4)针刺前,应对针体详细检查,以免发生折针事故。
   (5)注意消毒,暑热天埋针时间不超过2天,以防感染。

八、 三棱针疗法
针具| 针刺方法| 适应范围| 注意事项
  三棱针是用于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刺络法。亦称为“刺血络”。
   古人对刺络放血非常重视。如《灵枢·九针论》谈到九针中的锋针主要就用于“泻热出血”。《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还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灵枢·官针》中更有“络刺”、“赞刺”、“豹文刺”等法,虽针具、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属于刺络放血法的范畴。《灵枢·血络论》还进一步阐明刺血法的应用范围,如血脉“盛坚横以赤”,“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等,并指出有明显瘀血现象的才能“泻之万全”,可见古人对此法是有丰富经验的。实践证明:此法具有开窍、泻热、活血、消肿的作用。
   针具
  三棱针一般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取法于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
   针具在使用前应先进行高压消毒。或放入70%—75%的酒精内浸泡20—30分钟。施针前局部皮肤用含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酒精棉球脱碘。
   针刺方法
   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泻血法三种。
   1.点刺法: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然后消毒。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1—2分,对准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刺入1-2分,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指趾未端穴位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 散刺法: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宛陈则除之”,去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 泻血法: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0.5-1分深左右)即将针迅速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
   泻血法一般隔2-3天治疗一次,出血量较多的可间隔1-2周1次。
   适应范围
   三棱针刺络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证和经络瘀滞、疼痛等症均可应用。
   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点刺、散刺时,手法宜轻,宜浅,宜快。泻血法一般出血不宜过多,注意切勿刺伤深部大动脉。
   3.虚证,妇女产后及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九、水针疗法
用具及常用药液|穴位选择|操作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用具及常用药液
  (1)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及封闭用长针头。
  (2)常用药物:水针的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板蓝根、威灵仙、徐长卿、夏天无、肿节风、丁公藤、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2)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K3等。(3)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许多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也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
  穴位选择
   (1)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即用拇指或食指以均匀的力量在患者体表进行按压、触摸、滑动,以检查其有无压痛、条索状或结节等阳性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的变化等。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有压痛等阳性反应者,注入反应点往往效果较好,反应不明显者,也可取有关俞、募、郄穴进行治疗。
   (3)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
   (4)耳穴根据耳针疗法中耳穴的探查方法选取有关穴位。
  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2)注射角度与深浅: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的深浅。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也可按病情需要决定注射深浅度,如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多在深部,注射时宜适当深刺等。
   (3)药物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2-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10-20ml以上,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常用量为1-2ml。
   (4)疗程: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反应强烈者亦可隔2-3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适应范围
  水针疗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
  (1)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
  (9)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穴位注射施行针麻的在五官科中用的最多,用穴有体穴、耳穴,用药有生理盐水,维生素B1注射液及洋金花等中药制剂。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个穴位换一个针头。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链霉素,盐酸普鲁卡因等)必须先作皮试,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4、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如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热痛等反应;如误入脊髓腔,会损害脊髓,切须注意。
  5、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6、躯干部穴位注射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
  7、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十 、腕踝针疗法
分区与主治病症|进针点及其适应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腕踝针是在腕部或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
  分区与主治病症
  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为六个纵行区。
  1区: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管、心脏、腹部、会阴部。
  主治病症:前额痛、目赤痛、鼻塞、流涎、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痛经、白带、遗尿等。
   2区:躯体前面的两旁(1区的两侧),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乳部、肺、侧腹部。
  主治病症:后牙痛、哮喘、胸胁痛等。
   3区:躯体前面的外缘(2区的外缘),范围狭窄。包括沿耳郭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
   主治病症:颞浅动脉痛,沿腋前缘垂直线部位的胸痛或腹痛(本区病症较少)。
   4区:躯体前后面交界处,包括头项、耳以及腋窝垂直向下的区域。
   主治病症:头顶痛、耳鸣;耳聋、腋中线部位的胸腹痛。
   5区:躯体后面的两旁(与2区相对),包括头、颈后外侧、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
   主治病症:颈后部痛、落枕、肩背部痛、侧腰痛等。
   6区:躯体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1区相对),包括后头部、枕项部、脊柱部、骶尾部、肛门等。
   主治病症:后头痛、项强痛、腰脊痛等。
   四肢分区: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外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后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前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又以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称横膈线,将身体六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各区加“上”字,横膈线以下各区加“下”字。如上1区、下1区,以此类推,用称各区。
进针点及其适应证
  按分区查明病症所在区,即在腕踝部选取相应同一区的进针点。腕与踝部各有六个点,分别代表上下六个区。下面将各点位置以及适应证介绍如下:
  (1)腕部:进针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内关、外关)一圈处。从掌间尺侧至桡侧,再从腕背桡侧至尺侧,依次称作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上1:
   位置:在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用拇指端按压觉凹陷处。
   适应证:前额部、目疾、鼻疾、面神经炎、前牙肿痛、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眩晕、盗汗、失眠、郁证、癫痫等。
    上2:
   位置: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内关穴。
   适应证:治疗上 2区病证,颌下肿痛、胸闷、胸痛、回乳、哮喘等。
    上3:
   位置:靠桡动脉外侧。
   适应证:治疗上 3区病症,如高血压、胸痛等。
    上4:
   位置:手掌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
   适应证:治疗上 4区病症,如头顶痛、耳疾、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胸痛等。
    上5:
   位置:腕背的中央,即外关穴。
   适应证:治疗上 5区病症,如后颞部痛、肩周炎、上肢麻木、痹证、上肢运动障碍、肘、腕和指关节痛等。
    上6:
   位置:小指侧尺骨缘背。
   适应证:治疗上 6区病症,如后头痛、枕项痛、脊柱(颈胸段)痛。
  (2)踝部:踝部进针点,共有六个。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相当悬钟、三阴交)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下1:
   位置:靠跟腱内缘。
   适应证:治疗下 1区病症,如上腹部胀痛、脐周痛、痛经、白带多、遗尿、阴部瘙痒症、足跟痛等。
    下2:
   位置: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
   适应证:治疗下 2区病症,如胁痛、侧腹痛、过敏性肠炎。
    下3:
   位置:胫骨前缘向内1cm处。
   适应证:治疗下 3区病症,如膝关节痛等。
    下4:
   位置: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
   适应证:治疗下 4区病症,如股四头肌部痛、膝关节炎、下肢痿痹证、下肢瘫痪、趾关节痛。
    下5:
   位置:在外侧面中央。
   适应证:治疗下 5区病症,如髋关节痛、踝关节扭伤等。
    下6:
   位置:靠跟腱外缘
   适应证:治疗下 6区病症,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脚前掌趾痛。
  操作方法
  选定进针点后,皮肤常规消毒,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指拉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度角,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体沿皮下表层刺入一定深度,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若病人有痠、麻、胀、沉感觉,说明针体深入筋膜下层,进针过深,须要调针至皮下浅表层。针刺深度约为1.5寸。针刺方向一般朝上,如病变在四肢末端则针刺方向朝下。
   针刺沿皮下浅表层进达一定深度后留针20-30min,不做捻转提插。一般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急症可每日一次。
   选进针点时:对局部病症,选病症所在的同侧分区的进针点,对全身性病症,如失眠、盗汗等可选两侧相应进针点。
注意事项
  (1)腕踝针进针一般应不同,进针痛时要调针,至不痛为度。调针时应将针退至皮下表浅部位,再重新进针。或检查针尖是否沿纵行直线方向插入。
   (2)若出现头昏,心慌等症需将针退出以防晕针。

十一、 眼针疗法
眼针的穴位|取穴原则|眶内眶外的刺法|选针|练针|眼针的各种刺法
进针法|手法问题|起针问题|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注意事项|眼针的穴位
     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区两穴的就更小了。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眼图八区与脏腑的关系,口诀:
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
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
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
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以钟表比拟眼图表

左        眼                 右       眼


顺时针进行

逆时针进行


1
自10时30分至12时
1
自1时30分至零时


2
自零时至1时30分
2
自12时至10时30分


3
自1时30分至3时
3
自10时30分至9时


4
自3时至4时30分
4
自9时至7时30分


5
自4时30分至6时
5
自7时30分至6时


6
自6时至7时30分
6
自6时至4时30分


7
自7时30分至9时
7
自4时30分至3时


8
自9时至10时30分
8
自3时至1时30分


    取穴原则
   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
   (1)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儿个经区。
   (2)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申、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申、下哪个区。例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申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眶内眶外的刺法
   因为眼针疗法是前所未有,从临床探索而创造的,无参考材料,只靠实践。最初是针眶内,虽然有效但往往引起针后出血。体针出血是常有的事情,用棉球一擦就可以解决。但眼睛不同其他部位,血末流出而淤积在球结膜下这就会引起眼珠赤红或肿胀,数日乃至十余日才能恢复。以后想出一个方法,针刺之前,先用纱布冷敷使眼球的血管收缩然后针刺,
   这样行针,出血的事故减少了,但不能完全没有。以后把穴位移到眶外,出血的事故大大减少,但眶下四穴,如果刺着眼险皮下的血管往往引起眼皮乌青,让患者不满,我也感到惭愧。经过研究发现用针不合适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
   选针
   在眼睛上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经过实验多种针最后比较,以29号直径0·34毫米、长15毫米即0·5寸的不锈钢针最为合适。从此就用这种针作为标准的眼针针具。
   练针
   针刺眼睛,唯一条件就是要便病人的眼睛不受损伤,这必须有一套新的练针方法。一般针灸医生起码要两个条件,第一眼不花,第二手不颤,使用眼针更要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练针方法:用空的圆形或四方形盒子,不要盒盖,糊上一层国产的厚点的白纸(太光滑的不适用),纸上画好眼图,和人的眼睛大小相仿,线条清晰,一个象人睁着眼睛一样,一个闭着眼睛,前者练眶外进针,后者练眶内进针。把练针盒放在与人的眼睛同高的地方,要稳定不动摇。在眼图上点上小米粒大的13个眼穴点。另外,再在眼图外四周距离远点随便点上许多黑点也象小米粒大,星罗棋布。眼针的持针方法只用拇食两个指头捏住针柄,使针尖向前和手指同一方向。然后一手按住练针盒,一手针刺黑点,每天刺1000下,练到如矢中的针刺黑点丝毫不差的程度,然后再刺眼图上的眼穴,直刺、斜刺、沿皮横刺,轻刺到针尖刺到纸上而纸不破损,重刺则应针而入敏捷迅速。先练右手,后练左手,眼针要一针一针的,不能两眼齐刺,但要求左右两手都能熟练而准确的扎针。两只手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右手练20天,左手要练40天,达到左右开弓,得心应手的程度。盒上的白纸要每天一换。
   眼针的各种刺法
   1、点刺法  在选好的穴位上,一手按住眼睑,病人自然闭眼,在穴区轻轻点刺五次到七次,以不出血为度。
   2、眶内刺法  在眶内紧靠眼眶眼区中心刺入,眶内针刺是无痛的,但要手法熟练,刺入准确。眶内都用直刺,针尖向眼眶方面刺入。进针0.5寸。手法不熟时,切勿轻试。
   3、沿皮横刺法  应用在眶外,在选好的经区,找准经区界限,向应刺的方向沿皮刺入,可刺入真皮达到皮下组织中,不可再深。眶外穴距眼眶边缘2毫米。每区两穴的不可超越界限。
   4、双刺法  不论直刺、横刺、刺入一针之后可在针旁用同一方向再刺入一针,能够加强疗效。
   5、表里配合刺法  也叫内外配合刺法,即在选好的眼穴上,眶内、眶外各刺一针,效果更好。
   6、压穴法  在选好的区穴,用手指压迫,病人感到酸麻为度。有的医生用火柴棒、点眼棒、三棱针柄代用针刺,而效果相同。针刺的效果是有时间性的,病人如患疼痛症,在医院针刺已止痛,夜间在家又发生疼痛,怎么办:有些病人提出这个问题,可嘱其于疼痛发作时,手压医生针过的地方,效果亦佳。儿童,畏针的病人,路远不能常来的病人都可以使用压穴法。
   7、眼区埋针法  对疗效不巩固的病人,在眼区穴埋王不留、皮内针均可。
   8、电针法  不得气的,经用眼针后5分钟还不生效的病人,可在针柄上通电流以加强刺激,方法和一般电针一样。
   9、缪刺法  一侧有病,针患侧无效时,可在对侧眼区同名穴针刺之。
   10、配合其他疗法  眼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疗法使用。如体针,头针,梅花针,耳针,皮内针,按摩,气功,药物,水疗,蜡疗及各种体疗。
   进针法
   眼针进针要稳、准、快。一手持针,另一手按住眼睑,把眼睑紧压在手指下面,右手拇食二指持针迅速准确刺入。在眶外的穴位均距离眼眶2毫米,眶上四穴在眉毛下际,眶下四穴与眼睑相接,如不把眼睑按在手指下边而且按紧就有皮下出血的可能。
   手法问题
   针灸手法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种。眼针的手法不同,快速刺入以后,不用提插、捻转、开合任何手法。刺入以后病人感觉有麻酸胀痛或温热、清凉等感觉直达病所,是得气得现象。如未得气,可以把针提出1/3改换一个方向再刺入。或用手刮针柄,或用双刺法。有的人怎么也不得气,或因经络麻痹,或因病程较久,病势较重,多针几次,亦可生效。
   起针问题
        学习眼针应先学起针,后学扎针。起针时用右手二指捏住针柄活动几下,缓缓拔出1/2,少停几秒钟再慢慢提出,急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时,或交给病人自己按压一会儿。
   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
   眼针的功能:止痛消肿,安神定志,理气和血,通经活络。
    1、中风偏瘫:针上焦区。
    2、急性扭伤:针下焦区。
    3、落枕:针双上焦区。
    4、降血压:针双肝区。
    5、痛经:针双下焦区。
    6、遗尿或尿频:下焦区,肝区,肾区。
    7、心律不齐:双心区。
    8、膈肌痉挛:中焦区。
    9、胃痉挛:中焦区。
    10、头痛:上焦区,偏头痛配胆区,后头痛配膀胱区。
    其他适应症
    1、目赤痛:肝区。
    2、近视:肝区配内睛明。
    3、眼睑下垂:脾区,上焦区。
    4、针眼:脾区。
    5、电光性眼炎:上焦区,肝区。
    6、鼻炎:上焦区,肺区。
    7、音哑:肺区,上焦区。
    8、喉痛:肺区,上焦区。
    9、舌痛:心区。
    10、牙痛:上焦区,患侧翳风(龋齿不效)。
    11、耳聋、耳鸣:肝区,上焦区。
    12、三叉神经痛:上焦区。第一支痛配瞳子髎;第二支痛配四白;第三支痛配颊车。
    13、面肌痉挛:上焦区,脾区。
    14、面瘫:双上焦区。
    15、项强:双上焦区,膀胱区。
    16、五十肩:双上焦区,大肠区。
    17、上肢不能举:上焦区。
    18、老年慢性气管炎:肺区,咳喘穴(大椎两旁5分,向大椎斜刺5分深,不留针)。
    19、胸痛:上焦区,心区。
    20、背痛:上焦区,膀胱区。
    21、腰痛:下焦区,肾区。
    22、尿路结石腰痛:下焦区,肾区。
    23、腰胁痛:中焦区,肝区。
    24、坐骨神经痛:下焦区,患侧胆区。
    25、胃痛:中焦区,胃区。
    26、胆囊炎:胆区。
    27、胆道蛔虫:肝区,胆区。
    28、胰腺炎:中焦区,脾区。
    29、呕吐:中焦区,胃区。
    30、拒食症:胃区配四缝。
    31、便溏:大肠区。
    32、痢疾:下焦区,大肠区。
    33、便秘:大肠区,左腹结皮内针。
    34、膝关节痛:下焦区,膝眼。
    35、下肢痿软:下焦区,肾区。
    36、足跟痛:下焦区,胆区。
    37、神经衰弱:上焦区,肾区,心区。
    38、月经不调:下焦区,肝区,肾区。
    39、阳痿:下焦区,大赫。
   注意事项
   1、留针问题眼针不宜留针过久,至少5分钟,最长不可超过15分钟。
   2、禁忌症除病势垂危,抢救期间,精神错乱,气血虚脱已见绝脉者皆可用之。对震颤不止,躁动不安,眼睑肥厚(俗名肉眼胞)可以不用。

十二、 挑刺疗法
挑刺用具| 部位选择| 适应证和部位选择| 挑刺方法| 注意事项
  挑刺法是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特制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它由我九刺中的“络刺”发展而来。临床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性失眠、胃脘痛、腰肌劳损、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
  挑刺用具
   1、三棱针、圆利针、大号注射针头,亦可用牙科用的器械改制成锋利的三棱针样长约10厘米的挑治针,还可用眼科“角膜钩”改制成“钩状挑治针。”
   2、消毒用品、酒精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胶布等。
  部位选择
   挑刺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病位,以作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
   1.以背俞、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灵枢·背腧》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脏疾病,并提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同时还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时所出现的“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阳性反应现象。临床可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以此分析、判断属于某一经的疾病。也可以此寻求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如临床治疗头面、颊、颈、项部诸器官疾病,取颈1至7椎夹脊穴;治疗胸腔内脏及上肢疾病,取颈3至胸7椎夹脊穴;治上腹部内脏疾患,取胸8至12椎夹脊穴;治疗腰部和下腹部内脏疾患,取胸10至腰2椎夹脊穴;治疗肛门部和下肢部的疾患,取腰2至骶4椎夹脊穴等。
   2.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内,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如肩痛多在肩胛岗上的表面和三角肌的前缘等处找到痛点;腿痛多在腰骶关节表面找到痛点,即可在该痛点处挑治。
   3.以脊髓神经节段分布选点挑刺,这是运用“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的理论应用于挑刺疗法中的一种方法。
   4.选反应点挑治: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有关部位出现的反应点,如压敏点、疹点等。疹点的特征似丘疹,稍突出于皮肤,似针帽大小,多为灰白色或暗红色,棕褐或浅红色,压之不退色。选点时要注意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相鉴别。找点困难时,可用手磨擦相应部位皮肤后,再进行寻找。
   以上四种选穴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综合选定穴位或部位进行挑治。
  适应证和部位选择
   头痛、头晕、感冒、神经衰弱、结膜炎、热性病,可于颈项部、颞部选穴或选择敏感点;偏头痛、额神经痛、感冒、眼病、热性病,可于颈项部和颞部、额部选穴或敏感点;头晕、眼病、发热、小儿抽搐,可于项部、额部和眼区选穴或敏感点;眼病,于风池穴和眼区周围选穴和点。
   急性结膜炎、眼底或视网膜出血,可于耳郭后风池穴附近和眼区周围部选区敏感点;颈淋巴结结核,可于颈部选穴或选点。
   急慢性喉炎、咽喉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于结喉附近及颈部选取敏感点;胸痛、肋间神经痛、感冒,可于任脉选穴或敏感点,亦可于相应背俞穴选穴或选点。
   热病、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痉挛及神经痛、膀胱炎、月经不调,可循经选穴或按以痛为腧、脊髓神经分布、敏感点几种取穴原则综合取穴。
   上肢部风湿痛、肌肉麻痹、关节痛等疾病,于颈椎部选穴选点,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方法相结合,选取部位或敏感点。下肢部的风湿痛、肌肉麻痹、关节痛等于腰骶部选穴或敏感点,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点)方法结合应用。
   疳积,于鱼际部选穴或脾俞、肺俞部取穴;消化不良,选取四缝或脾俞、胃俞。
  挑刺方法
   挑刺部位确定后,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治点,右手持针,将针横刺刺入穴点的皮肤,纵行挑破0.2-0.3cm皮肤,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挑,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数根,以挑尽为止。术后用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也可先用0.5%盐酸普鲁卡因打一皮丘,用手术刀在皮丘上切一小口,再将挑针刺入,挑出皮下白色纤维样物,用刀割断。术后处置同上。
  注意事项
   1.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嘱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3-5日不用水洗,防止感染。
   2.针尖应在原口出入,不要在创口上下乱刺。
   3.挑治后注意休息,不吃刺激性食物。
   4.对孕妇、严重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或不用。

十三、 拔罐疗法
火罐的来源|罐的种类|吸拔方法与运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怎样避免烫伤|适应症、主穴与禁忌症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火罐的来源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此外,清代赵学敏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尚先的《理瀹骄文》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于我国火罐的产地、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等,介绍的就更为清楚了。
   罐的种类
   罐的种类,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4)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
   吸拔方法与运用
    一、吸拔的方法:拔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有下列几种方法:
   (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2)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
   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
   闪火法的优点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
   (3)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4)贴棉法: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
   (5)架火法: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2、水罐法: 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将罐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法:先将青、链霉素等废瓶磨成的抽气罐紧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着。
   二、各种拔罐法的运用:
   1、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血时,可按脏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3、闪罐: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病例。
   4、留罐: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5、推罐:又称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6 、药罐:常用的有二种:
   (1)煮药罐: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需要的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痛等病。
    常用药物处方:麻黄、蕲艾、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佗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二钱。
   (2)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约为罐子的2/3-1/2)。常用的为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法,抽去空气,使吸在皮肤上。也有在玻璃罐内盛贮1/3-1/2的药液,然后用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7、针罐: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果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风湿病。
   8、刺血(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等,先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按刺血法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可以加强刺血法的效果。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操作方法
   (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
   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斑痕;防止吸过度,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时间虽短,疗效较高。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8)疗程。一般以12次为一疗程,如病情需要,可再继续几个疗程。
   (9)部位: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拨罐。另外还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可拔l~2个火罐,或4~6个甚至10个玻璃火罐。
   注意事项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7)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8)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怎样避免火罐烫伤
    有人说:“只要经常拔罐,就难免不烫伤”,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因为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造成火罐烫伤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用的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火焰烧热罐口,容易叫罐口烙伤圆圈。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泡。前二种是真正烫伤,后一种不是烫伤。那么能不能避免火罐烫伤呢?能,完全能够,但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温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温,保护皮肤,不致烫伤;
   (2)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万不可烧着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
   (3)留罐时间短:缩短留罐时间,不要过长,过长容易吸起水泡,一般3~5分钟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
    适应症、主穴与禁忌症
    (1)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呼吸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
   [消化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门。
       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
   [循环系统适应症]
       高血压。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肾俞、委中、承山、足三里。重点多取背部及下肢部.
       心律不齐。主穴:心俞、肾俞、膈俞、脾俞。
       心脏供血不足。主穴:心俞、膈俞、膏肓俞、章门。
   [运动系统适应症]
       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主穴: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主穴:根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膝痛、裸部痛、足跟痛。主穴:在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用小型玻璃火罐,进行拔罐。
   [神经系统适应症]
       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主穴:大椎、大杼、天柱(加面垫)、至阳。
       肋间神经痛。主穴:章门、期门、及肋间痛区拔罐。
       坐骨神经痛。主穴:秩边、环跳、委中。
       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主穴;大椎、膏盲俞、肾俞、风市,及其麻痹部位。
       颈肌痉挛。主穴:肩井、大椎、肩中俞、身柱。
       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
       面神经痉挛。主穴:下关、印堂、颊车,用小型罐,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连续拔10次到20次。
       隔肌痉挛。主穴:隔俞、京门。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
       痛经。主穴:关元、血海、阿是穴。
       闭经。主穴:关元、肾俞。
       月经过多。主穴:关元、子宫。
       白带。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
       盆腔炎。主穴:秩边、腰俞、关元俞。
   [外科疮疡方面的适应症]
       疖肿。主穴:身柱、及疖肿部位,小型罐面垫拔。
       多发性毛囊炎。主穴:至阳、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下肢溃疡。主穴: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急性乳腺炎。主穴;局部温开水新毛巾热敷后,用中型或大型火罐拔,可连续拨5~6次。
      (2)拔罐的禁忌症
      高热、抽搐、痉挛等;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十四、 头针疗法
焦氏头针|国际头针标准线|操作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张介宾注:“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颈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文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督脉“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六阴经中则有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尤其是足厥阴肝经在"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除手少阴与足厥阴经脉直接上行头面之外,所有阴经的经别合入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均到达头面部。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在气街学说中"头之气街"列为首位,其原因也在于此,并因此而有"气出于脑"的阐述。这些都说明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针灸治疗非常重视头部腧穴的重要作用。
  焦氏头针
  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是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为理论依据,以针刺为手段治疗各种疾病。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病。
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
  为了准确地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首先要确定两条标准线。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之间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眉枕线:是从眉毛上缘中点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的水平连线。
  1.运动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厘米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头面部运动区,也称言语一区。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
  2.感觉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自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上l/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3.舞蹈震颤控制区
  【部位】:在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
  【刺法】:用长毫针由本线上端刺入,沿皮向目外眦方向刺至发际,或用2寸毫针分段刺入,行快速捻针手法。
  4.晕听区
  【部位】: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4厘米。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等。
  【刺法】:由此区的前端或后端刺入,沿皮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5.言语二区
  【部位】:相当于顶叶的角回部。从顶骨结节后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
  【主治】:命名性失语。
  【刺法】:由此区的上点进针,沿皮向下刺1寸(3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6.言语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长的水平线。
  【主治】:感觉性失语。
  【刺法】:由此区前端刺入,沿皮向后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7.运用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
  【主治】:失用症。
  【刺法】:由顶结节进针,沿皮刺入1寸(3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8.足运感区
  【部位】: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 l厘米,向后引平行于正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对侧下肢瘫痪,疼痛,麻木,急性腰扭伤,夜尿,皮质性多尿,子宫下垂等。
  【刺法】:沿皮刺,行快速捻针手法。
  9.视区
  【部位】: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l厘米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10.平衡区
  【部位】: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3.5厘米处,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小脑性平衡障碍。
  11.胃区
  【部位】: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胃痛及上腹部不适等。
  12.胸腔区
  【部位】: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从发际向上下各引2厘米长的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
  【主治】:胸痛、胸闷、心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哮喘、呃逆、胸部不适等症。
  13.生殖区
  【部位】: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14.血管舒缩区
  【部位】:在舞蹈震颤控制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皮层性水肿、高血压。
  【刺法】:  从此区的上端刺入,沿皮向眉尾方向刺至发际。行快速捻针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1970年以来,头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不久,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拼音和汉字三要素。编号中的英文MS是“micro-system”and “scalp points”的缩写。   (一) MS 1额中线ézhōngxiàn
  【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刺法】: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二) MS 2额旁1线épángxiànⅠ(胸腔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刺法】: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三) MS 3额旁2线épángxiànⅡ(胃区、肝胆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刺法】: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四) MS 4额旁3线épángxiànⅢ(生殖区、肠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法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线即是。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双侧足运感区治疗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刺法】: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五) MS 5顶中线 Dǐngzhōngxiàn
  【部位】: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
  【刺法】:  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六) MS 6顶颞前斜线 Dǐngniè Qiánxiéxiàn (运动区)
  【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并将其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
  【刺法】: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曲鬓穴方向刺入,或用2寸长针由上点向曲鬓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七) MS 7顶颞后斜线 Dǐngniè Hòuxiéxiàn (感觉区)
  【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痛、颈项痛和头鸣;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
  【刺法】: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八) MS 8顶旁1线 DǐngpángxiànⅠ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4.5厘米),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4.5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明。
  【刺法】:从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九) MS 9顶旁2线 DǐngpángxiànⅡ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6.75厘米)。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至承灵穴)。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
  【刺法】: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 MS 10颞前线 Nièqiánxiàn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
  【主治】: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痫症。
  【刺法】:  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一) MS 11颞后线 Nièhòuxiàn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鬓发部疼痛。
  【刺法】:  从率谷穴进针,沿皮向下透曲鬓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二) MS 12枕上正中线 Zhěnshàng Zhèngzhōngxiàn
  【部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段。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症。
  【刺法】:  从强间穴进针,向后沿皮刺至脑户,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三) MS 13枕上旁线 Zhěnshàng Pángxiàn (视区)
  【部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1.5厘米)起,向上引一直线,长4厘米。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
  【刺法】: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四) MS 14枕下旁线 Zhěnxià Pángxiàn (平衡区)
  【部位】:在后头部,枕外粗隆即督脉脑户穴外侧1.17寸(3.5厘米)向下引一垂直线,长1.33寸(4厘米)。
  【主治】:治疗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头项痛,眩晕。
  【刺法】:由此线的上端进针,向下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操作方法
  1、体位:取坐位或卧位,依不同疾病选定刺激穴区,单侧肢体疾病,选用对侧刺激区;双侧肢体疾病,选用双侧刺激区;并可选用有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局部常规消毒。
  2、进针:一般选用28-30号1.5-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度左右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入0.5-1寸。然后运针。
  3、运针:头针之运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针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与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针,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重症患者可作被动运动),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起针时,如针下无沉紧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缓出针,起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止出血。
  4、电针刺激:进针后亦可用电针治疗仪在主要穴区通电,以代替手法捻针,频率可用200-300次/分,亦可选用较高的频率,刺激波形选择可参考电针,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的反应而定。
  5、疗程:每日或隔日针一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5-7天后,再作下一疗程。
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适应治疗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等。此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头针还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由于头针运用的时间尚不长,适应证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
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注意防止晕针,尤其取坐位时,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表情。
  2、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的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针及体针结合治疗,有高热、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等症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
  3、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如有出血及皮下血肿出现,可轻轻揉按,促使其消散。

十五、穴位埋线疗法
器材和穴位选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术后反应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哮喘、胃痛、腹泻、遗尿、面瘫、癫痫、腰腿痛、痿证以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官能症等。
  器材和穴位选择
  皮肤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镊子、埋线针或经改制的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持针器、0——1号铬制羊肠线,0.5-1%盐酸普鲁卡因、剪刀、消毒纱布及敷料等。埋线针是坚韧特制的金属钩针,长约12——15cm,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如用切开法需备尖头手术刀片、手术刀柄、三角缝针等。
  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最常用。如哮喘取肺俞,胃病取脾俞、胃俞、中脘等。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一次。
  操作方法
  (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倒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
  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cm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如上。
  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一般约1cm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度方向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左手即将血管钳松开,右手持续进针直至肠线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cm,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的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
  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一次。
  (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min。然后用0.5-1.0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0%酒精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7)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术后反应
  1 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在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h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度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
  2 异常反应:
  (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能伴有发烧。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
  (3)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所支配的肌肉群瘫痪,如损伤了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拇指不能背屈。如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给予适当处理。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00:04:51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第六部分:经典针法
  
一、 针灸大成针法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杨氏针法|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补泻的大小之分|透穴针法的应用
  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名济时,编著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后经扩充辑集为《针灸大成》十卷。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    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归纳为十二种(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同时又把进针时的一些基本操作归纳为“下手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八种。
杨氏十二手法
手法
操作
作用
爪切
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
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营卫
指持
右手持针于穴上
(准备进针)
口温
入口中温热
(此法今已不用)
进针
神定、息匀,审穴在何部分,重切经络,少待方可下手
(将针刺入)
指循
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
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
爪摄
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
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其气自通行也
针退
分明三部,一部一部缓缓而退
(由深出浅)
指搓
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
泄气
指捻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如出至人部,内捻者为之补,转针头向病所,令取真气以至病所;……外捻者为之泻,转针头向病所,令挟邪气退至针下出也
行气,内外移行上下
指留
出针至于天部之际,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出针前稍作一停留)
令营卫纵横散
针摇
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
泄法:使孔穴开大,邪气出如飞
指拔
待针下气缓不沉紧,用指捻针如拔虎尾
(起针)

下针八法表
手法
作用
方法

取准孔穴
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
免伤荣卫
刺荣掐按其穴,以针而刺;刺卫撮起其穴,卧针而刺

宣散气血,欲使不痛
爪而下之,左手重而切按,右手轻而徐入

补泻
搓而转者,如搓线之貌,勿转太紧,左补右泻


先弹针头,待气至,却进一豆许,先浅后深,自外推内


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乃先深后浅


欲补时,出针扪闭其穴

令气血宣散,邪气散泄
凡泻针,必以手指于穴上四旁循之

(行气)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如出针,内捻令气行至病所,外捻令邪气至针下而出

  下手八法中爪、搓、摇、循、捻分别与爪切、指搓、针摇、指循、指捻五法相同。揣,主要是“以手揣摸其处”,探明穴位得准确位置。弹,是“先弹针头”(针尾)再配合插针,是“补针之法”。扪,是在“欲出针时,就扪闭其穴,不令气出,使血气泄,乃为真补。”
  杨氏针法
  杨继洲在继承前人针法的基础上,对补泻手法进行了总结,并有所发挥。《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论述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较为全面介绍了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即纳气法)、苍龙摆尾(即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五脏交经、通关交经、膈角交经、子午捣臼、子午补泻、子午倾针、进火、进水等法。其中有些手法均源出于《金针赋》,其内容已见《金针赋·论针法》一节中,不再重复。
   补针与泻针要法杨氏将针法补泻归结有补针要法和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
  “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进针,长呼气一口,刺入皮三分。针手经络者,效春夏停二十四息;针足经络者,效秋冬停三十六息。催气针沉,行九阳之数,捻九撅九,号曰天才。少停呼气三口,徐徐又插至筋骨之间三分,又如前息数足,复觉针下沉涩,再以生数行之,号曰地才。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截,为随之。此为极处,静以久留,却须退针至人部,又待气沉紧时,转针头向病所,自觉针下热,虚羸痒麻,病势各散。针下微沉后,转针头向上,插进针一豆许,动而停之,吸之乃去,徐入徐出,其穴急扪之。岐伯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正谓针之不伤于荣卫也。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矣。”
  “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三次,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进针,插入三分,刺入天部,少停直入地部,提退一豆,得气沉紧,搓拈不动,如前息数尽,行六阴之数,捻六撅六,吸气三口,回针提出至人部,号曰地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二口,回针提出至天部,号曰天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回针,提出至皮间,号曰天才,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此为极处,静以久留,仍推进人部,待针沉紧气至,转针头向病所,自觉针下冷,寒热痛痒,病势各退,针下微松,提针一豆许,摇而停之,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
根据以上记述,可以看到:
  (1)进、退针法:无论补法泻法,进针都和《神应经》一样,随咳进针,以免损伤经气。补法分三部而进,是徐进的方法,先在浅层施行手法,次在中层施行手法,再在深层施行手法。泻法在刺入浅层稍停后直接刺入深层,先在深层施行手法,次在中层施行手法,再在浅层施行手法,这样分三部而退,是徐退的方法。
   (2)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随吸气而退回。
   (3)撚撅法:撚,就是捻转;撅,就是提插。参照杨氏其他手法,撚法,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撅法,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
   (4)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如《针灸大成·医案》:“虞绍东翁患膈气之疾,形体羸瘦,药饵难愈,召予视之。六脉沉涩,须取膻中以调和其膈,再取气海以保养其源,而元气充实,脉气自盛矣。后择时针上穴行六阴之数,下穴行九阳之数,各灸七壮;遂痊愈。”古代“河图”中将一、二、三、四、五称为“生数”,将六、七、八、九、十称为“成数”。《针灸大成·医案》:“王缙公乃弟患心痫疾数载矣……而刺照海、列缺,灸心俞等穴。其针待气至,乃行生成之数而愈。”
   (5)担截法:杨氏把担截法解释为提法和按法。当针分三部刺入地部后,“再推进一豆,渭之按,为截,为随也。”当针分三部退出至天部后,“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担”与“截”,见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针灸问对》:“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两穴,或手与足二穴,或两手两足各一穴也。一说右手提引谓之担,左手推按谓之截;担则气来,截则气去。”杨氏所取为两说中的后一说。
   进火、进水法进火与进水两法均由进退、摇动等法结合病人的呼吸组合而成。进火法,属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针法是:进针后,结合病人的呼吸先退后进和应用摇法,动摇针尖而进之,以促使温热感的产生。
   进水法,属凉泻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针法是:进针后,结合病人的呼吸先进后退和应用摇法,动摇针柄而退之,以促使凉感的产生。
   子午补泻、龙虎升降《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子午补泻……此乃宣行荣卫之法也。故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然病有阴阳寒热之不同,则转针取用出入当适其所宜。假令病热,则刺阳之经,以右为泻,以左为补;病寒则刺阴之经,以右为补,左为泻。此盖用阴和阳,用阳和阴,通变之法也。”子午补泻即左右捻转补泻。左转为顺转,从子转向午;右转为逆转,从午转向子。杨氏根据病症性质不同,以左右来区分补泻。
   龙虎升降为行气之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龙虎升降……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拈之,入穴后,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经络得气行,转其针向左向右,引起阳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如气未满,更依前法再施。”针法是:先将针用右手大指向前捻入穴内,再用左手大指向前捻针,得气后左右转动针体,并下按上提(升降)。
   运气法和提气法运气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运气法,能泻,先直后卧。运气用纯阴,气来便倒针,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凡用针之时,先行纯阴之数,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令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针法是:先进针直刺作提插或捻转六数,得气后将针斜向病所,叫病人深吸气五口,使气至病所,可以止痛。
   提气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提气法……凡用针之时,先从阴数,以觉气至,微拈轻提其针,使针下经络气爽,可治冷麻之症。” 针法是:运针时先用六阴数,得气后稍加捻转并轻轻上提,可治冷麻顽痹等证。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
   杨氏对针法补泻的原理也作了阐述,《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借助)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这是从营卫阴阳来分析补泻法的要领。浅层为卫,属阳;深层为营,属阴。呼则气出,为阳;吸则气入,为阴。补法须从营置气。“卫气者,浮气也,专主于表;荣气者,精气也,专主于里。”“当知荣卫内外之出入,经脉上下之往来,乃可行之。夫荣卫者阴阳也……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至于经脉为流行之道……乃是因其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也。大率言荣卫者,是内外之气出入;言经脉者,是上下之气往来。各随所在顺逆而为刺也。”认为针刺补泻法离不开营卫气血的深浅出入和上下往来。以顺其气为补,逆其气为泻。“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因为阳气生于外,所以补法要使阳气入内;阴气生于内,因此泻法要使阴气外出。营卫气血说是补泻的理论基础,“百病所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盖取荣卫逆顺,则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荣卫之气均出自谷气,所以杨氏指出:“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凡行补泻,谷气而已。”
  补泻的大小之分
   杨氏认为“刺又大小”,有手法较轻(平和)的“平补”“平泻”(小补、小泻);有手法较重的“大补”“大泻”。《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问:刺有大小?答曰: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用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此名调阴换阳,一名接气通经,一名从本引末。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实一义也。”所称“平补,平泻”是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平补、平泻只用轻慢柔和、由浅而深(补)或由深而浅(泻)的捻转和提插法,使内外(深浅)之气调和即可。大补、大泻则要分别在天部、地部(或分天、人、地三部)每一部都施行补泻手法,以达到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烧山火、透天凉之类。
由此可以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是如此,有属于强刺激,有属于弱刺激。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透穴针法的应用
   金、元时期的针灸家提出“一针两穴”的透穴针法,这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穴位来增加针刺的强度。有四肢内外侧或前后侧相对穴位的“直透”,各部上下方或前后方邻近穴位之间的“横透”,以及一穴透刺多穴的“多向透”等法。如《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空]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杨氏在注解中又补充了许多实例,如风池透风府或合谷透劳宫治偏正头风。印堂透左右攒竹治小儿惊风。地仓透颊车或颊车透地仓治口眼喎斜。头维透额角治头疼、眩晕。瞳子髎透鱼腰治目红肿痛。膝关透膝眼治膝肿痛。昆仑透太溪治腿足红肿。间使透支沟治疟疾。液门透阳池治手臂肿痛。采用透穴针法可扩大刺激面以增强针刺的强度,或使针刺感应易于扩散传导。

二、 金针赋针法
下针十四法|调气与运气法|飞经走气四法|治病八法
   《金针赋》是一篇专论针法的著作,为明初针灸学家徐凤所写。
   《金针赋》共分九节,内容以针刺手法为主,简明扼要,便于记诵,对后世影响很大。
   下针十四法
   针刺基本手法,窦汉卿《针经指南》中归纳为下针十四法。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法。《金针赋》对此作了总结归纳,把它连贯起来说:“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则去病;弹则补虚;肝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
   调气与运气法
   《金针赋》四将能调节控制针刺感应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布的针刺方法称为调气、运气法:“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到,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到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运气下次到疼痛 之所 上指使针刺感应趋向于病痛部,也就上说使“气到病所”。《针经指南》曾提到:“捻针,使气下行到病所 。”近人多称之为“行气法”。主要应用捻针法或指压法,也可配合使用温灸法捻针法虽可促使针感的产生和扩散,但《金针赋》所述以左捻或右捻来控制针感的上行或下行,则较难掌握。而以手指按前或按后的方法,则是一种较好的使气到病所 的方法。如要使气向上,可用左手拇指紧压穴位下方“闭其下气”,则气得以上行;如要使气向下,可紧压穴位上方“闭其上气”,则气得以下行。运气后再将针直插按纳,使气不回流,称为“纳气法”。《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 。”说明针刺时出现“气到病所 ”现象,可以加强治疗效果。
   飞经走气四法
   飞经走气包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法。简称“龙虎龟凤”,均属“通经接气大段之法”。“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可起“过关过节催运气”的作用。适用于经络气经接气的催气手法,以促使针感通经过关而达病所。
   青龙摆尾
   《金针赋》:“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针法是: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针尖刺向病所,然后将针柄缓缓摆动,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样,以推动经气的远行。本法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称“苍龙摆尾”。
   白虎摇头
   《金针赋》:“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方,指提插;圆,指捻转。针法是:将针捻入,并用中指拨动针体使针左右摇动,再予上提,同时进行摇振,有如用手摇铃一般,可以推动经气。
   苍龟探穴
   《金针赋》:“苍龟探冷冻,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针法是:将针刺入穴位后,扤退到浅层,然后更换针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渐加深 ,如龟入土探 穴四方钻剔,有通行经气的作用。
   赤凤迎源
   《金针赋》:“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到地,提到天,候针处摇篮,复进其元(指人部、中层),上下左右,四围飞旋。”针法是:先将针刺入深 层得气扯再上提到浅层,候针自摇,再插入中层,然后用提插捻转,结合一捻一放,形如赤凤展翅飞旋,有通行经气的作用。
   治病八法
   《金针赋》描述了烧山火、透天闵、阳中隐阴、阴中隐 阳、子午捣臼、进气与龙虎交战、留气、抽添等手法,称为治病八法。成为后世补泻手法中的主要内容。由于这此手法的操作步骤较多,所以对其中一些动作规范化,定出了一定的次数。即分别以九或六作为基数,一般补法用九阳数,泻法用六阴数。如补法用三九二十七,或七七四十九(少阳),或九九八十一(老阳)数。泻法用三六一十八,或六六三十六(少阴),或八八六十四(老阴)数。“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
烧山火、透天凉:
   《金针赋》:“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 ,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凡用针之时,须拈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 紧按。若觉针头沉紧 ,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针法是:视 穴位的可刺 深 度,分作浅、中、深三层或浅、深 两层操作。先浅后深 ,每层(部)依次各作紧 按慢提 (或用捻转)法九数,然后退针至浅层,称之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使之能引起温热感。本法也可结合其他补泻手法中的补法同用,如在病人呼气时进针插针,吸气时退针出针,出针后迅速扪闭针孔等。《医学入门》还“扳倒针头,令患人吸气五口,使气上行,阳回阴退。”
   烧山火一法,为针刺补法的综合应用。通过手法使阳气入内,可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现有温热感,所 以称作“烧山火”。《素问·针解篇》:“刺 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所 以说烧山火适用于顽麻冷痹等虚寒之证。
   《金针赋》:“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 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 提 慢 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针灸问对》:“一次疾插入地,三次慢按至天,故曰疾按慢提 。”《针灸 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透天闵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凡用针时,进一寸内,行六阴之数……若得气,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紧提慢按,觉针头沉紧,徐徐举之,则闵气自生,热前不见古人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针法是:针刺入后直插深层,分伯浅、中、深三层或浅、深 两层操伯。先?后浅,依次在每一层中各紧提慢搂(或捻转)六数,称之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使之能引起凉感。本法也可结合其他补泻手法中的泻法同用,如在病人吸气时进针插针,在呼气时退针出针,出针时摇大其孔,不扪其穴等。
   透天凉一法与烧山火相对,为针刺泻法的综合应用。通过手法使阴气向外,可使病人出现凉感,所 以称伯“透天凉”。《素问·针解篇》:“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所 以说透天凉适用于肌热骨蒸等热证。
   综合来看,烧山火与透天凉两法主要以徐疾法中的三进一退或一进三退和提插法中的紧 按慢提或紧提慢按结合九六数等法组合而成。
   三进一退,即分三部(浅、中、深 三层)依次逐步推进,而一次直接退针。三进而一退,体现了徐进疾出的补法原则。一进三退则相反,一次推进到深 层,再分三部依次逐步退针。一进而三退,体现了疾进徐出的泻法原则。
   紧按慢提在《医学入门》中狣“慢提急按”。紧与慢 是指在啎握的基础上,上下提插时用力的轻或重和动作的快或慢。紧,指较快较重;乙,指较缓较轻。既紧按,相对的就有慢提,这样一快一慢及一重一轻的一插一提就形成了紧 按慢提这一连续动作。紧提慢按(急提慢按)则与此相反。既紧提就有慢按,形成了一快一慢及一重一轻的一提一插的紧提慢按法。根据《难经》的记载,补法须“从卫取气”“推而内(纳)之”,所以采用以按纳为主的紧按法。泻法须“从荣(营)置气”“动面伸之”所以采用以抽提为主的紧提法。
   应用烧山火或透天凉法,以选用肌肉比较丰厚处的穴位为宜,头面、胸壁、肢端等肌肉浅薄处的穴位不宜使用。当得气感应强时,手法也不宜太重,重复次数不要太多。经过数度操作而始终未引起温热或凉感的,更不可强为其难。
   阳中隐阴、阴中隐阳
   阳中隐阴(阳中之阴)为先补后泻法。《金针赋》:“阳中之阴,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凡用针之时,先运入五分,乃行九阳之数,如觉微热,便运一寸之内,却行六阴之数,以得气,此乃阳中隐阴,可治先寒后热之证,先补后泻也。”针法是: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浅(五分)、深(一寸)两层操作。先在浅层行补法—紧按慢提九数,再进入深层行泻法—紧 提慢 按六数。
   阴中隐阳(阴中之阳)与阳中隐阴对称,为先泻后补法。《金针赋》:“阴中之阳,先热后寒。深 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针灸大成·三衢 杨氏补泻》:“凡用针之时,先运一寸,乃行六阴之数,如觉微凉,即退至一分之中,却行九阳之数,以得气,此乃阴中隐阳,可治先热后寒之证,先泻后补也。”针法操作顺序与阳中隐阴相反,进针后先在深层行泻法—紧提慢按六数,再退到浅层行补法—紧按慢提九数。
   阳中隐阴和阴中隐阳两法主要由徐疾法和提插法,亦可用捻转法组合而成,均属补泻兼施法,适用于虚实夹杂之证。
   子午捣臼、龙虎交战:子午捣臼是一种捻转提插相结合的针刺手法。子午,指左右捻转;捣臼,指上下提插。《金针赋》:“子午捣臼,水蛊膈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针法是: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九数,再紧提慢按六数,同时结合左右捻转,反复施行。本法导引阴阳之气,补泻兼施,又有消肿利水伯用,可用于水肿,气胀等证。
   龙虎交战则通过左右反复交替捻转以镇痛。龙,指左转,虎,指右转;左转右转两法反复交替进行称“交战”。《金针赋》:“龙虎交战,左撚九而右撚六,是亦住痛之针。”针法是:进针后先以左转为主,即大指向前用力捻转九数;再以右转为主,即大指向后用力捻转六数;如此反复施行多次,也可分浅、中、深 三层重复进行。《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龙虎交战手法,三部俱一补一泻。……凡用针时,先行左龙则左拈,凡得九数,阳奇零也。却行右虎则右拈,凡得六数,阴偶对也。乃先龙后虎而战之,以得气补之,故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乃得返复之道,号曰龙虎交战,以得邪尽,方知其所,此乃进退阴阳也。”
   子午捣臼与龙虎交战两法均以捻转为主。左转为“子”为“龙”(阳),右转为“午”为“虎”(阴)。《医学入门》:“从子至午,左行为补;从午至子,右行为泻。”左转用九阳数,右转用六阴数。
   进气、留气与抽添法:进气法主要是在深层施行补法。《金针赋》:“进气之决: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针法是:进针后刺入深层(九分)施行补法,如紧按慢提九数,然后留针片刻。
   留气法由徐疾和提插法组合而成。《金针赋》:“留气之决:痃瘕癖癥,针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针法是:进针后刺入中层(七分),施行补法,如紧按慢提九数,然后将针直插至深层,再提针回原处,使气留针下而消积聚。《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留气法能破气,伸九提六。留气运针先七分,纯阳得气十分深,伸时用九提时六,癥瘕消溶气块匀。凡用针之时,先运入七分之中,行纯阳之数,若得气,便深刺一寸中,微伸提这,却退至原处;若未得气,依前法再行,可治癥瘕气块之疾。”
   抽添法:抽,指上提法;添,指按纳。本法操作时要浅、深、上下提插搜寻,一提再提,一按再按,所 以用“抽添”为名。《金针赋》:“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 按搜寻,大耍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针法是进针后先提插或捻转九数以促使行气,再向周围伯多向提插,然后再向下直刺按纳。《针灸问对》:“抽添即提按出纳之状。抽者,提而数拔也;添者,按而数推也。”

三、--------------------------------------------------------------------------------
  难经针法
强调双手行针 | 补泻分清营卫 | 论述迎随与调气 | 针法结合腧穴特性 | 针法合于四时
  《难经》是一部阐述《内经》中有关脉学、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问题的著作,相传为秦越人(扁鹊)所作。全书以质疑问难开工共分八十一难,其中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主要讨论针法及其补泻法的运用。《难经》进一步丰富了《内经》的理论,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强调双手行针
   左右双手协同行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指出右手将针刺入穴位时,左手要同时配合加以辅助。《难经》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压)按所针荥输(泛指穴位)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意指懂得针术的人是重视左手(押手)的作用的,不懂针术的人才只信赖右手(刺手)的作用,并且具体指出:当进针的时候,一定要先用左手按压所要针刺穴位的所在处,通过弹、爪等法以宣导气行,使右手所持之针得以顺利刺入。另在《八十难》中说:“左手见气来至,乃内(纳,推进)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维有见加入,有见如出也。”说明左右双手得协同配合,不仅仅是单指进针这一方面。临床实践证明,在定穴及进针、候气、催气、得气、补泻、出针等整个行针过程中,如能充分运用左右双手的协同配合,可以探明穴位的所在,促使经气的聚散,以及感知穴位处的皮肉筋脉骨分布和气血循行等情况,减轻或免除进出针时的不适感,稳定腧穴部位和针身以便各种手法的施行等。所以双手行针法为后世针灸家广泛应用。
  补泻分清营卫
   营卫之气的运行,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散布在浅表;营气行于经隧,处于深里。所以刺卫者宜浅,刺营者宜深。《七十一难》说:“针阳者,卧针而刺之”意指针刺属于阳得卫分(浅层)要沿皮横刺,以免损伤深层的营气。“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意指针刺属于阴的营分(深层)要先用左手按压穴位,使浅层的卫气散开后,方可刺入,以免损伤浅表的卫气。要求“刺荣无(毋)伤卫,刺卫无伤荣”。这说明针刺候气时对深浅度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当深反浅,则未及于营而反伤于卫;当浅反深,则诛伐太过而损及于营。《七十六难》说:“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荣卫通行,此其要也。”《七十八难》中更为具体地指出:“得气,因推而内(纳)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就是说在进针得气后,将针推进下插的为补法;将针动伸上提的为泻法。因为补法系从卫分取气,由浅向深按插,是从卫分引气深入以纳之。泻法系从营分散气,由深向浅抽提,是从营分引气外出以散之。《医学入门》:“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其实也。”《难经》所说的“推而纳(进)之”(以按为主)和“动而伸之”(以提为主)是《灵枢》补泻法的推衍。后世针灸家以《金针赋》为代表,又演变为:补法用先浅后深,紧按慢提法;泻法用先深后浅,紧提慢按法。       《七十八难》提到:“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就是说假如针刺时未能得气,男子可用浅提法候气于卫分(外),女子可用深插法候气于营分(内)。如久求而不得气,说明营卫之气衰竭,病情较为危重。
  论述迎随与调气
  《七十二难》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迎,指泻法;随,指补法。运用补泻针法必须知晓营卫气血的传注分布和盛衰,根据它的顺逆以行补泻。顺着经气以益其不足为补,所以称为随;逆着经气以损夺其有余为泻,所以称为迎。疾病的产生往往是阴阳失调的缘故,所以针刺调气也必须以阴阳为基础,以人体内外表里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对阴阳的盛衰进行调治。这与《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之意相近。以后,元、明针灸医家将各种针刺补泻概称迎随。如补法采用顺紧方向而刺,由浅入深(以插法为主)而刺、当气血衰少时刺,为随;泻法采用逆经方向而刺,由深出浅(以提法为主)而刺,当气血旺盛时刺,为迎。《针灸大成》中论述针刺补泻法的一节,即以“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作为标题。《济生拔萃》中有《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后世据此说又引伸具体化而成“针向补泻”,如《医学入门》引《图注难经》说:“手三阳从手至头,针芒(尖)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足三阳从头至足,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足三阴从足至腹,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手三阴从胸至手,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宋代丁德用在注释《七十二难》时说:“夫荣卫通流,散行十二经之内,即有始有终。其始自中焦,注手太阴一经一络,然后注手阳明一经一络,其经络有二十四,日有二十四时,皆相合。此凡气始至而用针取之,名曰迎而夺之。其气流注终而内针,出针扪穴,名曰随而济之。”以经脉与日时相配合以行补泻,后为《针灸聚英》所阐发,发展而成“十二经病井荥输经合补虚泻实”法,实即现在所称的子午流注针法的一种——纳支法。
   针法结合腧穴特性
   针法补泻除涉及人体功能状态、针灸作用方式外,腧穴选用也是一个因素,《难经》中主要介绍了以五腧穴为基础,依据五行生克的关系,通过配穴的形成而创立的“补母泻子法”和“泻南补北法。”
补母泻子法  《六十四难》根据《灵枢·本输》及阴阳刚柔相济的原理,以五腧穴配属五行:阴经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为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配十天干则肺属辛金、大肠属庚金;肾属癸水,膀胱属壬水;肝属乙木,胆属甲木;心、心包属丁火,小肠、三焦属丙火;脾属巳土、胃属戊土。按照五行相生关系,每条经各有一个“母穴”和一个“子穴”。“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所以《六十九难》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泻法。如肺属金,肺虚可补其母穴——输(土)穴太渊;肺实可泻其子穴——合(水)穴尺泽。《七十九难》也举例作了说明:“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泻可取心包(火)经的输(土)穴大陵,补可取心包(火)经的井(木)穴中冲。
   补母泻子法除用本经穴位外,也可应用相关经脉上的穴位。如肺虚可用脾(土)经穴位,或补脾经输(土)穴太白;肺实可用肾(水)经穴位,或泻肾经合(水)穴阴谷。《针灸大成·南丰李氏补泻》:“凡针逆而迎夺,即泻其子也,如心之热病,必泻于脾胃之分。针顺而随济,即补其母也,如心之虚病,必补于肝胆之分。”即指心(火)之热病可泻脾、胃(土)经的穴位,心之虚病可补肝、胆(木)经的穴位。
  泻南补北法 《难经·七十五难》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指出对肝实肺虚之证,要用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治疗。说是:“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东方属木代表肝,西方属金代表肺,南方属火代表心,北方属水代表肾。东方实,西方虚,即肝(木)实、肺(金)虚,是一种“木实侮金”的反克表现。补北(肾)泻南(心)就是益水制火,即补肾泻心。火(心)为木(肝)之子,泻火能抑木,可夺肝(母)之实,又能减少其克金(肺)之力。水(肾)为金(肺)之子,补水可以制火(心),使火不能刑金,又能济金以资肺(母)之虚,使金实得以制木。泻南补北法可以说是对“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一说的补充。如果按照补母泻子法,肝实肺虚,法当泻心火补脾土,而这里为什么不补脾土而补肾水。清代叶霖《难经正义》中说:“夫五行之道,其所畏者,畏所克耳。今火大旺,水大亏,火何畏乎?惟其无畏,泽愈旺而莫能制,苟非滋水以求胜之,孰能胜也。……虽泻火补水并言,然其要又在补水耳。……今补水而泻火,火退则木气削,又金不受克而制木,东方不实矣,金气得平,又土不受克而生金,西方不虚矣。若以虚则补母言之,肺虚则当补脾,岂知肝气正盛,克土之深,虽每日补脾,安能敌其正盛之势哉?纵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所得不偿失矣,此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或疑木旺补水,恐水生木,或木愈旺,故闻独泻火不补水论,忻然而从之?殊不知木已旺矣,何待生乎。况水之虚,虽峻补不能复其本气,安有余力生木哉,若能生木,则能生火矣。……泻火补水,使金得平木,正所谓能治其虚。不补土,不补金,乃泻火补水,使金自平,此法之巧而妙者。”
  泻井刺荥法  实热证需泻井穴时,《难经》中指出可以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改以荥穴来代替。《七十三难》:“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之,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因为井穴在手足指(趾)端,此处皮肉浅薄,而气藏于皮肉之内,则气较为微小,不便使用针刺手法,所以说气少不足使也。如胃经实证当泻其井穴历兑,可改用其荥穴内庭。元代汪机《针灸问对》说:“此说为泻井者言也,若当补井,则必补其合。”因此有“泻井须泻荥,补井当补合”之说。
   针法合于四时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   针刺深度视针刺部位、病证需要、针感程度而定,也要参考季节这个因素。《七十难》认为:“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变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变在下,故当深取之。”认为人的气血活动与季节有关。春夏季,自然界的阳气向上,人体的阳气也趋向浅层,所以针刺宜浅;秋冬季,自然界的阳气向下,人体的阳气也趋于深层,所以针刺宜深。“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意指春夏从深层(肝肾之部)引出阴气(一阴),秋冬则宜从浅层(心肺之部)纳入阳气(一阳)。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七十四难》:“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输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针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认为井、荥、输、经、合五腧穴,是与季节相联系的,针刺时要加以注意。其具体内容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以及《灵枢·四时气》中“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夏取盛经孙络”、“秋取经输。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说法有所不同。择要列表对照如下
    四出
时处  《灵枢·本输》《灵枢·四时气》《素问·水热穴论》《难经·七十四难》 春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    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    春取络脉分肉间(肝气始生……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 春刺井(邪在肝)  夏  夏取诸输孙络肌肉皮肤之上    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  夏取盛经分腠(心气始长……邪居浅也)  夏刺荥(邪在心)      秋    秋取诸合,余如春法   秋取经、输;邪在府,取之合    秋取经、输(肺将收杀……取输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  秋刺经(邪在肺)  冬  冬取诸井、诸输之分,欲深而留之  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冬取井、荥(肾方闭……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 冬刺合(邪在肾)

四、内经针法
    针刺补泻的原则 | 施行补泻的依据 |《官针》篇论刺法 |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
  《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内经》中关于针法的论述涉及到针刺的器具、持针的法则、刺法的种类、补泻手法的区分、针刺剂量的掌握、针刺的宜忌、针灸医师的应备条件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刺法和补泻法。
  针刺补泻的原则
《灵枢·官能》:“用针之服,必有法则。”针灸临床必须根据病症的属虚属实而施行补法或泻法。《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这些都是关于补虚泻实方面的论述。针刺补虚、泻实就是要从临床具体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病人和不同病情、不同时间,选用恰当的经络穴位,运用适当的补泻方法,对正气虚弱的病证,起到扶正(补)的作用;对病邪偏盛的病症,起到祛邪(泻)的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刺虚者须其实(补),刺实者须其虚(泻)。”因此说掌握好针刺补泻手法也是针刺作用产生的关键之一。《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调气可以说是在得气的基础上适当调节其感应,以起到调整人体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就是指针刺治疗以达到气调为目的。
  施行补泻的依据
  1、明辨经络  施行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指出针刺补泻法的运用即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以达到扶正祛邪。临床上辨证施治,都离不开经络。
《灵枢·卫气失常》说:“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轻)者浅(刺)之,甚(重)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意指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分别采用适当的刺法以达到调气。
   2、审察形神 《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灵枢·寿夭刚柔》:“……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针灸治疗前必须诊察患者体质、形态的强弱与神气的盛衰。
   3、辨别虚实 《灵枢·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与实概括了邪与正的关系。由于针灸的作用在于调整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其恢复平衡,所以《内经》总结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针灸施治之前,必须明辨虚实,即通过四诊合参对病症作出正确诊断。对针灸治疗来说,更须审察其经络的虚实情况,以及针刺穴位时指下感觉以分虚辨实。
《官针》篇论刺法
  《灵枢·官针》篇记载的各种刺法,主要是讨论如何使用九针来治疗不同病症。其中有以九针应九变的“九刺”。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大小等不同,提出了刺浅、刺深和发针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刺”。“五刺”是针对五脏有关病变而提出的。“三刺”是指毫针刺入皮肤后,分浅中深等三种不同深度的分层刺法,后世发展为烧山火、透天凉等综合补泻法。
九刺      
《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所谓变者,是指不同性质的病变。故九刺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九类不同性质的病变,应运用九种不同的刺法。
  (1)、输刺 ——“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腧也。”这是一种五脏有病时的针治方法。如脏腑疾病,可取有关经脉的肘膝以下的荥穴和输穴,以及背部相关的五藏俞(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2)、远道刺 ——“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这是上病下取,循经远道取穴的一种刺法。府输原指六腑在足三阳经上的下合穴,一般适宜于治疗六腑的疾病。
   (3)、经刺 ——“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刺经脉所过部位中气血瘀滞不通有结聚现象的地方(如郁血、硬结、压痛等)。这种刺法主要治疗经脉本身的病,并单独取用病经的输穴治疗,故称为经刺。
  (4)、络刺 ——“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是浅刺体表郁血的细小络脉使其出血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种刺法以刺血络为主,故称络刺,又称刺络。多用于实证、热证。
  (5)、分刺 ——“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是指针刺直达肌肉部的一种刺法。分肉指附着于骨骼部的肌肉。治疗肌肉的痹证、痿证或陈伤等,均可选用此法,以调其经气。
  (6)、大写刺 ——“大写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这是切开引流,排脓放血、泻水的刺法。“写”通“泻”,排队泄出的意思,故称大写刺。
  (7)毛刺 ——“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于”字据《甲乙》补)因浅刺在皮毛,故称毛刺。
  (8)、巨刺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这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
  (9)、焠刺 ——“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是将针烧红后刺入体表的一种方法,用来治疗寒痹、瘰疬、阻疽等病症。
  十二刺
     《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节,是节要的意思。由于刺法中有十二节要,所以能应合于十二经的病症,又称“十二节刺”。
   (1)、偶刺 ——“偶刺者,以手直心苦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此法以一手按前心,相当胸部募穴等处,一手按其后背,相当于相应的背俞处,当前后有压痛处进针。这种一前一后,阴阳对偶的针法,称为偶刺,又称“阴阳刺”。临床对脏腑病痛以胸腹部募穴和背俞穴相配同刺,即属本法。
   (2)、报刺 ——“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此法是治游走性病痛的针刺方法,根据病人所报之处下针。施行手法后,询问病人针处是否痛止,另再在其他痛处下针。报,亦作“复”解,即出针后复刺的意思。
    (3)、恢刺  ——“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这种刺法,是专对筋肉拘急痹痛的部位四周针刺。先从傍刺入,得气后,令病人作关节功能活动,不断更换针刺方向,以疏通经气、舒缓筋急。恢,有恢复其原来的活动功能的意思。
    (4)、齐刺  ——“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这种针法是正中先刺一针,并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故名齐刺。这种刺法与恢刺相反,恢刺为一穴多刺,或称多向刺;齐刺为三针集合,故又称三刺。治疗病变范围较小而部位较深的痹痛等症。
    (5)、扬刺  ——“扬刺者,正内一,傍内(纳)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是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故称为扬刺。本法适宜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近代梅花针叩刺法,即为扬刺法的演变。
    (6)、直针刺  ——“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也。”先挟持捏起穴位处的皮肤,然后将针沿皮下刺之。直是直对病所的意思。近代多称作沿皮刺或横刺。这种刺法,进针较浅,治疗浅表络脉等部位的病症。
    (7)、输刺  ——“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这种刺法,是垂直刺入较深处候气,得气后慢慢将针退出,乃从阴引阳,输泻热邪的一种手法,以治气盛而热的病症。输指输通,直入直出,以泻病邪,故称输刺。
    (8)、短刺  ——“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其法是慢慢进针稍摇动其针而深入,在近骨之处将针上下轻轻捻转。短是接近的意思,故称短刺。治骨痹等深部病痛。
    (9)、浮刺  ——“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此是斜针浅刺的一种方法,故名浮刺。浅刺勿深以治肌肉寒急。近代应用皮内针法,就是本法的演变。浮刺和毛刺、杨刺同属浅刺法,但是毛刺为少针而浅刺,扬刺是多针而浅刺,与本法均有所不同。
    (10)、阴刺  ——“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阴刺是左右两侧穴位同用的刺法。
    (11)、傍针刺  ——“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这种刺法,多应用在压痛比较明显,而且固定不移,久久不愈的痹证。是先直刺一针,再在近旁斜向加刺一针。由于正傍配合而刺,所以称“傍针刺”。
    (12)、赞刺  ——“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直入直出,刺入浅而出针块,是边续分散浅刺出血的刺法,用治痈肿、丹毒等症。赞是赞助其消散的意思,故称赞刺。
  五刺
    《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藏。”这是从五脏应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成五种刺法,故又名五脏刺。
   (1)、半刺  ——“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这种刺法是浅刺于皮肤,刺得浅,出针快,好象拔去毫毛一样。因其刺入极浅,不是全刺,所以称半刺。主要作用是宣泄浅表部的邪气。临床上适宜于治疗风寒束表,发热咳嗽喘息等和肺脏有关的疾病以及某些皮肤病。
   (2)、豹文刺  ——“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这是一种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散刺出血的刺法。因其针刺出血点多,形如豹文,所以称为豹文刺。此法与九刺中的络刺、十二刺中的赞刺同尾浅刺出血的方法。因为心主血脉,故本法与心气相应,能治红肿热痛等症。
   (3)、关刺  ——“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这种刺法多在关、节附近的肌腱上进行针刺,因为筋会于节,四肢筋肉的尽端都在关节附近,故名关刺,可治筋痹症。因针刺较深,必须注意不宜伤脉出血。由于肝主筋,所以与肝脏相应。
   (4)、合谷刺 ——“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这种刺法是在肌肉比较丰厚处,当进针后,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形如鸡爪的分叉。“肉之大会为谷”,故称合谷刺。临床上用于治疗痹证。
   (5)、输刺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这是一种直进针,直出针,深刺至骨胳的一种刺法。与十二刺中的短刺、输刺相类似。输是内外输通的意思,故称输刺。用刺骨痹(包括深部病症)。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
    毫针由于针体细小,对机体的损伤轻微,故在临床上应用最广,其操作方法也最为细致。古代九针即以毫针为主体。《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标幽赋》:“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亦即此意。毫针为各种针具的代表,其应用特别注重得气和补泻法。分述如下:
  得气和候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的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得气的快慢还与体质、气候等有一定的关系。凡患者体质较强,在气候温暖的情况下,针刺容易得气;相反,如患者体质较弱,在气候寒冷的情况下,针刺就不容易得气。
     同是一种得气,《内经》中提出还得分辨是邪气还是正气。如《灵枢·终始》中指出:“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一般说来,正常的得气感应是满实而不紧涩,就是在转针和提插的过程中,仅觉指下有一种学生的感觉,而没有涩滞或行针困难的现象。如果得气以后,发觉指下紧涩,行针困难,则是邪气盛实的征象;或是转针太紧,单方向捻旋幅度太大,肌肉纤维缠住针身的缘故。
     临床上如遇到针刺入后而有不得气的情况,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使得气,称之为“候气”与“催气”。候气与催气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可根据补泻法的要求来候气。后者是在针后经气久而未至,或虽至而未能充盛的情况下,采用积极手法来催动经气,以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
  针刺补泻法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则。《灵枢     ·    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如何区分补泻法?补法在于顺其气,或将气向内推送,使正气有所补益;泻法则是逆其气,折其病势,将气向外引伸,使邪气有所散逸。补泻手法贯串于从进针到出针得整个针刺过程中,其效应还受到病人体质和功能状态得影响。所以,补泻手法得应用,必须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掌握,不能千篇一律地生搬硬套。《内经》所论补泻原则及其方法为后世针灸家所遵循,现结合后人得应用分述如下:
   迎随补泻法:迎随意指逆顺,这是补泻法的总则,又可概称各种补泻法为迎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逆(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这是说,泻实要用逆其经气的方法,补虚要用顺其经气的方法。这样,应用补泻法必须审察经气的盛衰和顺逆。
   《难经·七十二难》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营卫气血得流行活动有浅有深,有盛有衰,经脉得走向则有顺有逆。这样按照各经气血得浅深部位、盛衰时间、顺逆走向而分别补泻方法得都属于迎随。《流注指微赋》说:“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升沉即包括气血盛衰和浅深。由此可知,迎随可概括各种补泻法。
   《难经·七十九难》又说:“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据此,子母补泻也可作“子母迎随”(见《针灸问对》)。
    何若愚《流注指微赋论》中还可《河图》生成数为依据,补法用生数(针刺1——5)分,泻法用成数(刺6——10分)。提出所谓“补生泻成,不过一寸”的深浅迎随补泻法。何氏又提到“转针迎随”:男子左转为泻,右转为补;女子右转为泻,左转为补。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载:“得气以针头逆其经络之所来,动而伸之,即是迎;以针头顺其经脉之所在,推而内之,即是随。”这是以针刺得气后,针头逆经行提法称“迎”针头顺经行按法称“随”,近人所说的迎随补泻多指此而言。
    在针灸歌赋中,还有把提插补泻、呼吸出纳均称为迎随。由此可知,“迎随”一名适用于各种补泻法。针向顺逆的迎随补泻只是其中之一。
   徐疾补泻法    :徐,就是慢的意思,疾,就是快的意思。《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小针解》解释为:“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这种方法是以进针、出针过程的快慢来区分补泻。操作时,使用补法先在浅部候气,得气后,将针缓慢地向内推入到一定深度,退针时疾速提至皮下。此种徐进疾退手法,意思是引导阳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故是补法;在用泻法时,进针要快,一次就进到应刺的深度候气,待气至后,引气往外,出针时要慢慢地分层而退,主要是使邪气随针引伸由深出浅,由里达表,所以能起泻的作用。
   关于徐疾法,《灵枢》和《素问》有不同的记载。《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解释说:“疾徐二字,一作缓急之义,一解作久速之义。”缓急就是快慢,这一解释即上文所说的以进出针过程的快慢区分补泻;久速是指留针时间的长短。《素问·针解篇》说:“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这里将徐疾解释作出针时间的长短。徐出针,意指慢出针,即留针时间较长;疾出针,意指快出针,即留针时间较短,此外再结合按闭穴的快慢来区分补泻。
   提插补泻法:提插二字,《内经》中没有直接提出,但在《灵枢·官能》:“泻必用员,……伸而迎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中所说的“伸”就是提的意思;“推”就是插的意思。《难经·七十八难》有进一步的阐述:“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明代李櫩《医学入门》中明确指出:“凡提插,急提慢插按如冰冷,泻也;慢提紧按火烧身,补也。”临床操作,在得气基础上将针反复重插轻提为补;相反,反复重提轻插为泻。即补法以向内按纳为主,泻法以向外提引为主。提插法结合浅深分层以及徐疾等法可综合成多种复式补泻手法,治疗一些顽固疼痛、麻痹、瘫痪等症。
   捻转补泻法:以针的捻转方法的不同来区分补法和泻法。在《内经》中记载较为简单。《灵枢·官能》中:泻法用“切而转之”,补法用“微旋而徐推之”。《素问·八正神明论》只讲到候呼吸而转针,没有说区分左转和右转。《标幽赋》说:“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这时已将捻转区分左右。左转是指捻转针时大指向前、食指向后转,为补;右转是指捻针时食指向前、大指向后转,为泻。这种分法在元明时期的针法中应用很广。但在进出针和催气时的捻转则可不分左右。捻转以平面转动为主,又可结合提插作上下旋转。如大指向前结合下按,大指向后结合上提等。左右捻转和上下提插一样,都是相对的反复动作。以大指和食指末节的指腹部来回转针,有进有退,只是从用力轻重和速度快慢来区分以“左”为主还是以“右”为主,而不是指单方向的边续捻转。
   呼吸补泻法:是在用针刺手法时配合病人的呼吸。《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这是当病人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为泻法;相反,当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为补法。针刺全过程还与留针和出针时开阖等方法相结合。元、明针灸家则以呼吸配合提插和左右转针。如左转配合呼气,右转配合吸气等。呼吸用于配合补泻之外,又用于配合候气和催气。如缓慢而深沉的腹式呼吸,有助于针感的传导。在进针、出针时配合呼吸,还可减轻针刺的痛感。
   开阖补泻法:《灵枢·官能》说:“泻必……摇大其孔,气出乃疾;补必……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灵枢 ·终始》:“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这些都是说在出针后速按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压为泻。至于《素问·针解篇》所提的“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则是指营卫气血留注的盛衰而言,张介宾注:“气至应时谓之开,已过未至谓之阖。补泻之时者,凡诸经脉气昼夜周行五十度,各又所至之时,故《卫气行》篇曰:谨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此所谓补泻之时也。又若针下气来谓之开,可以迎而泻之;针下气去谓之阖,可以随而补之,此皆针与气开阖相合之义。”后世发展为子午留注针法中的“纳支法”。
  导气法  《内经》于补泻之外,又有导气法的论述。《灵枢·五乱》说:“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这种手法是在得气的基础上将针缓缓地下按,缓缓地上提,目的是引导其气,适用于气机逆乱之证,故说:“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意指不论虚证实证均可用。如虚证能导引其正气,实证能外泄其邪气。《灵枢·邪客》:“辅针导气,邪得淫,真气得居。”说明应用导气法可使病邪不致深入,正气得以恢复正常。近人所称的“平补平泻法”与此法类似。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00:09:57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第七部分: 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1 取穴原则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另有众多的经外奇穴。要想选好腧穴,首先应了解穴位的特性及其主治功能。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择,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和气血等学说为依据的,其基本原则是“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因此,在“循经取穴”的指导下,取穴原则可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
  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近治作用为依据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眼病取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等,鼻病取迎香、巨髎,面瘫取颊车、地仓,胃痛取中脘等,皆属于近部取穴。
  远部取穴:远部取穴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的远治作用为依据的。这是针灸处方选穴的基本方法,体现了针灸辨证论治的思想。远部取穴运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本经取穴),也可取与病变脏腑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腧穴(表里经取穴)或名称相同的经脉上的腧穴(同名经取穴)进行治疗。例如,咳嗽、咳血为肺系病证,可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鱼际、太渊(本经取穴),也可选择与足太阴脾经的太白(同名经取穴);胃脘疼痛属胃的病证,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公孙(表里经),面部疾患选取合谷,目赤肿痛取行间,久痢脱肛取百会,急性腰扭伤取水沟等,均为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
  随证取穴: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根据中医理论和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因在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如,如发热、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全身性疾病,往往难以辨位,不适合用上述取穴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和经脉,再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的腧穴进行治疗。如因心肾不交的失眠,辨证归心、肾两经,故取心、肾经神门、太溪等腧穴。
  对于各别突出的症状,也可以结合临床经验而选穴。如,发热者可取大椎、曲池,痰多者取丰隆等,也可归于随证取穴的范畴。
  2 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总之,在临床上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08:59:01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附录:

一、梅花派通气法的运用               寿宏堂主  贴
梅花派通气法分推气法和引气法,是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配合`针向行气等结合而成的复式补泻手法。
(一)推气法:下针至地部,得气后提至天部,用紧按慢提的手法连续行针,不断搓捻。病在上,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行针;病在下,食指向前,拇指向后行针。当针再次有浅而深时,如针感传至病所,即将针提至天部,调节针刺方向,使针尖向病所,用摆法运针,推动针气运行。
(二)引气法:针感已传至病所时,扶针直插入地部,行紧提慢按手法如抽如添,又不抽不添,不断捻针。病在上,食指向前,拇指向后行针;病在下,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行针。针渐次由深及浅,至天部时可引邪外出,用摇法出针。
本种针法适用于气滞血淤的痛证、瘫痪等实证。其意为“疏而决之”。
不必拘泥于左转右转,关键是气至病所,推气法可做运针法使用,引气法可做行针、出针发使用,这样比较易于掌握。
如果邪去正衰,尽量不要用引气法,因其针感较强,可在推气法后佐以其他手法,如龙虎交战等。

二、针灸补亏正法              王巍(九三)   贴
补亏损者,世人年至四十后,精气已消耗大半,祖国医学经典《内经》认为“五八,肾气衰,发惰齿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鬓发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而更有先天不足者,若后天不补足精气,则难保康寿。笔者参看仙学典籍,以为医道通于仙道,丹道理论认为,人在下生之时,秉受天地之炁360铢,合一周天之数,加上禀受父母之炁24铢,共384铢,随年龄增长则不断消耗,至40岁已消耗大半,八八,六十四铢元炁终矣,其应乎坤,坤者纯阴也,唯安谷气而生,故名苟寿。“人至于此,去死不远矣。”观此二者,见解一致,都认为元气是生命的根本,为生命提供原始能量的动力,但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生命的活动及内因(七情六欲)外因(外邪六淫)的影响,元气逐渐消耗,体内阴邪之气日益增加,阳气逐渐衰弱,最终元气耗尽直至死亡,而唯有仙学修炼能点化体内阴质,排尽体内阴邪之气,以成纯阳之体,逆返自然生命的盛衰生死法则,最终达到长生久视。而补亏损,保元气则需平时刻刻着意,处处留神,以防阴邪之气侵入体内。故补亏损重在平时保养,不然到老为时已晚。即以世俗而论,假使一人每月能有百元进益,纵每月用去十元二十元,尚有八九十元可以储蓄,固于本体无伤,年岁久远,亦可以变为富人。若每月有千元收入,却胡乱挥霍,久而久之,富人也能变为穷人,则非用自己老本钱不可,终至破产,所以开源与节流同样重要,能开源又能节流更好,即不能开源又不能节流,则只能坐以待毙,而身体保养之道亦是如此。
而培养自身元气,排尽体内阴邪之气,其效最捷者,莫属于针灸之术。仙学始祖陈樱宁认为中医针灸也应包括于仙学之中,因对于修炼者讲十分实用,对于补亏损,祛阴邪有十分特殊的效果。
补亏损者,莫过于培补后天之本脾胃,张介宾《景岳全书》:“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之自生至死,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功,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格致余论》:“脾其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上升,成天地交泰之势。”故补亏损,当以补脾胃为根本。
如何运用针法来培补脾胃,则当取阳明,太阴二经。《内经》云“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之经当取合谷,曲池,足三里,三穴皆归属阳明,且阳明之经多气多血,运用补法有补气血之效,再取脾经太白,三阴交。太白之穴,古人观天象,以太白为兵象,具勘定内乱,匡复正统之意。若久病者或身体亏损者,元气已耗,则不宜猛治矣,此穴用之有效。为补亏损之要穴。三阴交为三阴之经之会穴,凡属肝脾胃三经之症关于血分者,统能治之,五穴相合则为培补后天脾胃之主方,针后即觉全身温暖,浑身舒适,后天脾胃得到补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自然精力旺盛,而后再用针法来培补肾气即先天之本,取气海,肾俞,太溪诸穴,温补肾阳,使体内肾气充足,命门发热,至此后天先天之本俱以补足,体内阳气隆盛,体内阴邪之气逐渐排尽,而后方可运用针法来打通任督两脉(详见拙作“炁通任督,必得康寿”一文)。至此,身内应乎乾象,体内先天之精自然化炁,神炁合一,已补足后天亏损,达到返老还童,无诸苦疾,安乐延年,恢复青春的目的。

三、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明堂振衣  贴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脐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荣少府心,
  已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水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水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洋。
  丁日未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元,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火支沟刺必痊。
  己日已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直,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已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
  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
  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已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尽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四、针灸应用简集  明堂振衣   贴
取穴法
   1、  同經相應取穴法:1、首先確定疼痛的部位,並檢查疼痛的中心點。再確定經絡的歸屬,即病變部位屬於哪一條經絡分佈的範圍。接著進行上下左百右交叉,選擇同名經絡和相應部位的穴位,如果患處不在腧穴上,或相應部位同名經絡相對應的腧穴,也可用阿是穴。如左手腕痛,壓痛點位於手少陽經上陽池穴選擇右足少陽經丘墟穴作用爲治療穴。2、用毫針淺刺,得氣後行雀啄術,反復地進行上下提插。如針刺部位肌肉淺簿,無法提插,也可以行撚轉手法。在針刺的同時令病者作患肢運動,或作疼痛姿勢的活動。大約行手法1-2分鐘後,疼痛即可緩解,如果是扭傷引起的疼痛,可先於患處所屬經絡的井穴點刺出血,然後按同經相應取穴法選穴。
注:本法可用於扭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四肢部位局限情疼痛症,諸如肌肉的損傷或痙攣、韌帶的損傷、神經情疼痛,炎症性疼痛、風濕性疼痛等均可。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
   2、井穴補瀉的臨床應用:該穴位感覺敏銳,適用于一切閉鬱症,迅速刺而出血。臨床實踐多次證明有五條的臟腑疾病,必須在井穴上施行補瀉,即心、心包、腎、膀胱、胃五經。具體運用時,心經實熱證,當瀉少府穴,腎經虛寒證,當補陰谷穴,其餘雷同。如上牙痛,爲足陽明胃經的實熱症,按補母瀉子法,應當瀉本經的井穴曆兌,於是以滎穴取代,在內庭上施瀉法,上牙痛五刺而止。又如腎陽衰微的癃閉,按補母瀉子法,應當補膀胱經的井穴至陰,於是以合穴取代,在委中施以補法而小便自通。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

                                  外    科
    一 、外科臨證點滴    針灸治療外科疾患時,常用騎竹馬來消腫解毒定痛;用委中瀉痛腫熱毒;用曲池消炎活血;用肺俞治各種皮膚病,屢獲效驗。
  1、騎竹馬之灸    騎竹馬大致位於筋縮穴旁開一寸處。每次用繩法折量,多符合此處。此穴主治一切痛疽發背,無名腫毒,痛疔等惡瘡。灸7-10壯,對痛腫有消腫解毒止痛之功。
  2、委中之瀉    委中爲足太陽經之合穴。點刺出血,能瀉血熱壅毒,因此,對痛疽發背,紅腫疼痛之症,刺之有清熱解毒鎮痛之效。通常以三棱針刺之,最好刺在瘀絡青紫處,刺盡,出其瘀血。
  3、曲池之灸    曲池爲手陽明之合穴。其功能祛風解表,清熱刺濕,調和營血。此穴不但是治療內科、五官科疾病的要穴,也是治療外科病的要穴。施灸能防治痛腫的惡化,未成膿者可消腫散結,已成膿者,可促使早潰,預防感染、瘡瘍高熱者針之,有退熱解毒之功。此外,還能治療一些皮膚病和過敏性疾患。對癭氣瘰病均有一定的療效。實爲外科不可缺少之穴。
  4、肺俞與皮膚病    肺主皮毛,用肺俞治療一些皮膚病常有效。如皮癢、皮痛、皮膚濕疹、各種皮瘡等。刺灸均可,實爲治本之法。
                                                                                                 ——《針灸秘驗》238
  二、皮膚急性感染性疾患(如腰背部療腫、蜂窩組織炎、丹毒、多發性癤腫、頸淋巴腺炎等)、肝膿腫、肺膿肝等。
處方    騎竹馬(第十胸椎棘突下各旁開5分處,亦有於第九胸椎兩側各旁開一寸處取之)。疔根(病人正坐,平舉一臂向側方,使背部肩胛骨隆起,從肩胛骨下方橫量至近脊柱5分許,有一或紅或黑之小點處是穴。)疔俞(略屬肝仰掌,於患側之神門穴上4寸前臂尺側屈腕肌腱橈側緣。壓迫此穴時,無名指與小指有響且疼痛。)
治法    騎竹馬灸3-37壯或溫灸10-50分鐘。疔根斜刺5-7分,以知痛爲治。或灸5-7壯或溫灸10-20分鐘。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如小紅點不見,用大蒜擦之則見,刺後可立即止痛,轉危爲安,屢次驗。療俞穴灸3-7壯。
注:騎竹馬,足三裏,療俞穴施灸後血細胞,單核蘭噬細胞可增加,前二穴作用更明顯。
                                                                        ——《經外奇穴篡要》84
三、無名腫毒    視腫毒所發部位,取其所屬經絡的五俞穴治之。發於胸者,取絕骨治之。灸騎竹馬,散刺心俞亦效。也有的於局部進行針刺。(未化膿之前在硬處由邊緣向中心刺入)。
四、凍瘡    在凍瘡中心埋藏皮肉針一支,三日即愈,適用於一、二凍瘡。
五、疔瘡   
        1、 疔瘡多由熱毒流竄經絡,氣血瘀阻而成。初發宜針治,當出現療毒走黃或流注發生(即軀幹或四肢有明顯腫痛處)而引起膿毒症,皆屬危候,不宜單以針治。
處方    靈台      曲澤↓    委中↓    身柱
先取曲澤、委中點刺出血,再針靈台、身柱、後拔火罐。此種刺法,是防止疔毒轉爲走黃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然後,再按患部所屬經絡,行根結刺法。即病在結取根,病在根取結。亦謂首尾循經取穴。
如屬紅絲疔(急性淋巴管炎),可從紅線的止點外向起點外沿紅線點刺出血。僅在紅線末端針制血亦可。
另外,針刺療根方法亦效。找療根的方法是:在身柱、神堂、至陽、肝俞等穴附近,噴酒一口,用紗布輕擦,可見汗毛豎起,此處爲疔根,即可刺之。
疔毒疼痛劇烈時,可刺大致並出血,疼痛即刻緩解或消失。
2、疔瘡的灸療:古人常用灸法治療。以後傳到日本、朝鮮頗爲盛行。艾灸治療是有效驗的。灸穴:手三裏,騎竹馬,養老,疔俞,每穴可灸30-50壯。
另外挑破背部小紅點,刺患側俠白治療亦有效。
高燒者,配十宜,大椎、委中、曲澤出血。疔毒內攻者,立刺勞    ,神門、曲池。
注意事項:1、對疔瘡患處切勿擠壓、挑治。2、病情惡化者,要以時對症救治。
驗療法:疔毒初起,尚未明顯出現療毒症候時,可嚼黃豆一、二粒,如無至腥味,即屬疔毒。以嚼碎的黃豆糊在疔毒處。屢試皆驗。
                                                                                  ——《針灸秘驗》232、222
3、疔瘡    此處著重討論顔面疔瘡和手足疔瘡中之沿爪疔。
疔瘡多發於肌膚之表,形如柔米,根盤堅硬,深如釘狀。如爲顔面疔瘡,見於面部,初起癢或麻,漸現仁腫熱痛,甚者畏寒發熱,便秘溲赤,口渴欲飲,脈數,唇黃膩,如爲沿爪療,初起多限於指甲一側邊緣近端,輕微紅腫熱痛,既而釀膿,蔓延對側,甲背萬呈黃或灰白色積膿之象,脈數或平,唇黃,如爲療瘡走黃,則瘡頂黑無膿,周圍膚色暗紅,高熱頭痛,煩躁神昏,皮膚瘀斑,脈洪數,唇黃糙。
治則    清泄火毒。
處方    身柱  靈台  阿是穴;面疔加合穀,手疔加曲池,足疔加足三裏,疔瘡走黃加委中、十宣、大陵。
治法   阿是穴,周圍敷以蒜泥,暴露疔瘡之頭,用艾卷雀啄法灸之,疼者灸至不疼,不疼者灸至疼。十宣、委中穴以三棱針點刺出血。余穴均施瀉法,療瘡走黃症清險    ,宜配合其他中西醫療法。
                                                                                   ——《急證針灸》126   
       4、紅絲疔    治法:在發於上肢或下肢的紅絲疔盡頭處,以針柄壓之劇痛部位爲阿是穴,用2寸28號毫針以套管進針法在其頂頭處快速進針,施提插撚轉,平補平瀉或單用瀉法,予以中等或強制激。針1-1.5寸。得氣後,視紅絲消退的快慢,酌情留針5-15分鐘,每3分鐘運針一次。每日針一次,一次不愈者,可連續針2-3天。對原發病竈亦應症處治,如因撞傷者,應上藥粉(膏),口服抗生素3天,輕者只用碘酒燒灼患疔即可。蟲蛟咬傷者,予以風油精外塗,或用火罐拔之,以吸毒外出。若系癤腫潰破屬實者,可用活絡效靈丹加穿山甲、皂角刺;虛者,宜本方加黃    ,以托毒外出。治50例均愈。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127
    5、紅絲疔    本症系由於皮膚破損,感染毒氣,以致毒流經脈,向上是竄而繼發。
   治法:一、用三棱針在紅絲盡頭處挑刺出血少許,最後用消毒敷料塊複蓋包紮。二、紫河車60g,水煎2次爲一日量,一日2次分服(以上爲成人服用量,小兒酌減)針藥齊下,其效見速。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128
     6、顔面疔瘡    治法:用右手食、中、無名指切脈狀,沿第二胸樵至第六胸樵從上向下慢慢移動,至有搏動應指處即爲反應點,以28號毫針,在此點直刺5分左右,用瀉法,得氣即可出針。出針後在周圍擠壓,使針孔出血。配穴:惡寒發熱者加曲池;唇部疔瘡加合穀;顴部疔瘡配陽陵泉。配穴均用瀉法,不留針。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128   
7、五指盡痛,手生痛疔,針指根穴(伸掌、於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節近掌處之橫紋中央處取之,左右共八穴。)針尖向手掌方向刺入萬分。病初起時,刺之效果尤著。
凡手指生疔,無論何指,刺第三指近掌處指根,初起刺之,不獨疔可消散,且可免毒竄旁指。
六、全身瘡癤痛腫(包括偏口、對口、斬頭瘟、跨馬疽、發背、腰疽、疔毒。)臁瘡,凡在未化膿前均可獲愈。已化膿者無效,但能止痛。
治法    直刺治療痛穴0.5-1寸,一般以7分爲宜。
取穴法  坐位,兩臂下垂,肘關節屈曲成90度角,掌心向上,在肩峰下一中指處(同身寸,位於三角肌緣,相當或近於    會穴)以手指按壓局部有    麻感處(位置稍上稍下皆可,但一定要有   麻感處)。
手法   先針患側,後針對側,如病竈在身體正中,則按男左女右順序,先後刺入。一般陽症可用左手拇指向前的瀉法,對陰症用左手拇指向後退的補法,進針後撚針七次,每隔5分鐘撚針一次,每一針連撚轉三下,手法同上,留針1-2小時。(留針時間越長越好。)
                                                                                   ——《經外奇穴篡要》170、147
七、疔痛、多發性癤腫、腸痛      治法於肘實,於肘尖,疔根,疔俞,治療痛等四穴同時進行針灸,效果迅速。
                                                                     ——《經外奇穴篡要》153
     八、頭面部癤腫及面神經炎    於地合穴(在顔唇  、    與下頜體上下緣之間的正中線上)以交卷行雀啄炎,每次5-10分鐘,局部以紅潤爲度,每獲良效。痛疔疽一切惡瘡、瘰癧諸風  處方  痞根(本穴位置其說不一,有說十一胸椎下也有說十二胸椎下,或說十三胸椎下者,旁開3.5寸處。)騎竹馬。
治法    痞根灸3-15壯或溫灸10-30分鐘,騎竹馬灸3-37壯或溫灸10-50分鐘。     
                                                                      ——《經外奇穴篡要》12、80
   九、血熱四肢生瘡癤    處方  委中、曲澤、血海、足三裏。
                                                        ——《針灸心悟》142
    十、背痛    背部隨處可生,初起局部突然腫脹不適,  軟無頭,表皮  紅,逐漸擴大變爲高腫堅硬,疼痛劇烈,惡寒發熱,頭昏頭痛,重者,壯熱口渴,便秘溲赤,脈象洪數,舌紅        。
治則  清熱解,消腫止痛。
處方:瀉肩井,委中刺血,阿是穴隔蒜灸,如病變面積較大,以    卷迴旋法灸之。(要求同前頁疔瘡條阿是穴灸法),灸騎竹馬(於尾骨  骨尖向上沿督脈截取患者腕內側橫紋中點至中指尖之長度,再旁開一身寸。)七至十壯。
                                                                                  ——《急證針灸》128
十一、發際瘡     
         1、即後發際毛半灸,此病除其他感染症狀外,還有後頭局部疼痛。
主證    沿後發際長有散發的或連成片的紅結節,有時有膿點,有時流黃水,伴嚴重的局部疼痛。舌紅、苔  、脈滑數。
治則    瀉熱解毒,條達氣機,決血化瘀,通絡散結。
處方    大樵放血。如肝鬱氣滯加肝俞毫針點刺。。
                                                                                  ——《針灸治痛》29
2、發際瘡  本病多爲火(熱)毒之邪,乘表虛而入,致氣血雍滯,  阻寒而發病。
用以下各方治療均效:
一、處方    大樵     、 大抒    ,在瘡部周圍點刺出血。
  二、處方         點刺背部灰褐色的異點。
三、處方   委中↓,女膝穴(於足後跟骨中央赤白肉際處)同圓利針刺之。
四、處方  于患處施隔蒜灸赤效。
                               ——《針灸秘驗》225
  十二、王瓜瘡(大腿根瘡疾)忽發紅腫,成瘡,形狀長塊。小便痛,由敗精阻經所致。
治法:先取患側三陰交,大行瀉法,繼刺健側,各炙七壯。又取關元,以清膀胱之邪,灸如前壯。翌日,又取瀉氣穴,以解少陰結邪,又取瀉陰陵泉,以通水道,灸如前壯。
                                                                                      ——《針灸要決與按摩十法》260   
      
    十三、肩瘡    找兩肩胛骨間及脊柱兩旁皮膚有火柴頭樣大的紫色或黑紫色顆料,如找不到則取命門穴。
治法:挑破紫色點或命門穴局部表皮,至皮下組織,可見白色纖維樣物,挑斷數根。隔五天再挑第二次。
療效:治21例。一般只挑1-2次,肩瘡即蔞縮結痂漸愈,不復發。
                                                ——《廣西赤足醫生》1976.3
    十四、頸後癤腫  治法: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輕輕叩擊癤腫周圍皮膚,以出少量血液爲度。(已成膿者,須先擦法膿液,再施術)以消毒敷料覆蓋。每日針一次,每次,每次2分鐘,切忌擠壓癤腫。
    十五、頭面部單發癤腫    治法:一、癤腫初期。常規消毒後,用火針從癤腫頂尖直刺一針,深達根部。對範圍較大者,再者癤腫左右或癤腫頂端兩旁向中央斜刺兩針,速入疾擊,針後令其適量出血,使熱毒外泄。大多患者施術一次即愈,未愈可行第二次。二、膿成未潰期。可用毫針刺探,當剌入癤腫下有空松感時,說明膿已形成。治法:常規消毒後,用火針從癤體或頂端快速剌入膿腔,立即出針,後將去底的青、鏈黴素小瓶拔於針孔上,用注射器抽去瓶內空氣,拔出膿液。每次拔2-5分鐘,勿按壓針孔,讓殘餘膿血流盡,再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治30例均愈。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133   
十六、瘰病   
     1、瘰病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頸部淋巴結結核,是感染結核桿菌所致的疾病。是發生於頸部淋巴結的慢性感染疾病。本病的特點是好發于兒童及青年,多見於耳後及頸部。發病較緩慢。表現爲一側或雙側多數淋巴結不同程度的腫大。初期結核如豆狀,較硬,無痛,推之可移動,繼之逐漸形成不活動的結節狀腫塊。腫塊變 軟而有波動感,成膿時皮色較爲略紅,潰後流出白色米湯樣膿液。多夾有敗絮樣物質,往往此愈彼潰,形成經久不愈風熱,挾痰凝阻少經絡,以致營衛不和,氣血凝滯而生瘰癧。
    慢性:
           1.多因忿怒抑鬱,情志不暢,致肝氣鬱結,鬱而生火,煉液爲痰,痰火上升,結於頸項,
      或因氣滯傷脾,脾失健運,痰熱內生,結於頸項而發爲些症。有時可轉爲虛損型。
           2.腎陰虧虛,致陰虛火旺,灼津爲痰,形成本病。3、肺陰不足,以致肺津不能敷布,灼津
       爲痰,痰水凝結,形成本病。
           治則    散結消腫,通經活絡。
          處方    1、肘尖。2、嚴重的加曲池,肩井。3、局部火針(可刺數針)。
                                                                          ——《針灸治痛》78
2、瘰癧    病因情志不舒,相火內灼,或感風熱,邪火生痰,痰陰經絡而成。
      辯證    多發生在耳前後及頸項間,初起形小如至,漸大如桃核,數目一至數個不等,不紅不痛,經年累月不愈,尚潰後膿水淋漓,難斂,難複。
處方    瀉肩井,足臨泣。
                    ——《針灸治要》150
3、瘰癧    未化膿時,可以針灸治療。
1.針天井或灸肘尖,每天一次。針之使針感至頸部病新,灸之使溫熱由肘尖,上臂至肩達項。
2.火針療法。用26#粗鎢針針,用酒精燈燒紅,一手捏住瘰癧,從根部刺入,每次剌3-4針。須手法純熟,勿傷好肉。
3.截根法。用皮尺量兩乳頭,鬆開末端,將尺從頸後繞過,再放到鬆開的乳頭,將尺兩端比齊,再由頸前向後圍,兩下端合在一起,達到背椎某處,再旁開1.5寸,其穴因人而並,大約在肝俞,膽俞附近。捏起皮膚,以圓利針,快速剌入,約1寸許,留針20分鐘,不用手法。起針時,快速撥出,急以消毒幹棉球按壓輕揉。每隔四、五日,見針痕已平復,只留小小黑點。仍可再剌,進針處略移一針尖許。最多可針五次,頗有效果。(此法也可治疔毒,良性腫瘤,痤瘡,癤腫,發際瘡,濕疹等。)或在百勞(大椎上2寸,旁開1寸)結核穴(大椎旁開3.5寸)、肝俞、隔俞等穴用針或刀割斷皮下纖維組織。
4、瘰癧    本病多由情志抑鬱,體弱等受結核菌感染而發病。實證與急性淋巴結炎相似,虛證與結核性淋巴結炎相似。
   1.以疏肝解鬱,理脾消痰爲治本,宣散活絡爲治標。核體與周圍可用溫針或火針。
主穴    太沖  太白  豐隆  足臨泣  手五裏  膈俞。
配穴      俞  肩井俞  風門  天井  極泉   扶突   翳風。
每次可隨病因、病位選3-5個穴,輪流針治。
       2. 挑剌法:取結核穴、百勞、膈俞、肝俞、臂俞。每7-10天可挑治一次。此法效果較好,臨床經驗
   不少。
       3. 奇穴灸瘰法:取消瘰穴、瘰癧穴、百勞、肘尖。每次可取4個穴,交炷灸或灸條灸均可。
       4.火針法    取穴與挑治穴相同。兼剌腫大的淋巴結。
       5.截根法(同前面截根法)
                         ——《針灸秘驗》125、226
5、瘰癧(參看5頁痛疔疽一切惡瘡瘰癧諸風條。二、皮膚急性感染性疾患條。)
頸淋巴結核處方    瘰癧穴(大陵穴直上3.5寸,橈側屈腕肌與掌長肌腱之間。)騎竹馬、消瘰穴(以繩繞喉結一周,將此長度從大椎穴量下,盡處旁開1寸處是穴約第十胸椎兩側)。
治法:瘰癧針5-7分或灸3-5壯。如在本穴行截割術,療效比單純灸爲明顯。騎竹馬3-37壯,消瘰灸7-50壯。
                                                                  ——《經外奇穴  要》155
6、淋巴結核、皮膚結核    主穴:膈俞、肝俞;配穴:肺俞、鳩尾。
治法:先用紫藥水定穴,常規消毒後,鋪無菌孔巾,用1%普魯卡因2毫升,作局部浸潤麻醉,然後切口狀2-3釐米。深及皮下組織,用尖手術刀或三棱針挑斷肌纖維5-10條,以患者自感酸、麻、脹、痛爲度。一般割治2-6次可愈,痊愈率99%。
7、項淋巴結核    治法:患者坐位,雙上肢放在椅背上,從肩胛區至骨氏尾部的背住兩側找一顔色深于正常皮膚,而不高出皮膚,如穀粒大小的小黑點,進行常規消毒,用挑治針挑破表皮後,再向深處挑,即有白色似蛛絲樣纖維數根。挑斷即可。在挑治時,一般不出血或有少量的溢血,反之療效欠佳。療程:2 周挑一次,5次爲一療程。治28例,挑治4次以下治癒2例,5-15次治癒12例,16次以上治癒13例,無效1例。
8、頸淋巴腺結核    針具:直徑1.5-1.8毫米的不銹鋼針。藥撚製作:以陳醋和豬膽500毫升,盛入搪瓷盆內,用火煎沸至粘膏狀爲止(煎沸時需不斷攪拌,以免煎糊),然後放入紅粉5g,輕粉2g,混合揉均後搓成長爲2-5釐米,如火柴杆粗的藥撚。賠幹後放入裝有漳丹的容器中密封備用(漳丹可防止藥撚粘合)。
治法:用酒精燈將鋼針燒紅,剌入已液化的淋巴結核中央,深度根據病情而定,以不剌至正常組織爲度。使剌入部位形成孔道,待膿液排出後,選合適的藥撚放入孔道,外敷紗布。每日換藥或隔日換藥一次,直至痊愈爲止。療程20-90天,平均爲30-35天,痊愈率100%。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84、85
9、頸淋巴結炎   此症往往繼發於其他的化膿性感染,從原發的病竈經淋巴管侵入淋巴結所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中醫稱“頸痛”。
症狀    化膿期:輕者僅有局部的腫硬,觸痛,重者疼痛明顯,且皮膚灼熱、化膿,但波動不明顯。全身伴有不適或惡寒發熱,大便幹,小便黃赤。膿腫期:高燒不退或有寒戰,口幹思冷飲,局部化膿光亮,脹痛或跳痛,按之應指,苔黃舌紅,脈滑數。
治則  瀉熱化痰,散結通絡。
處方  曲池、 翳風、肩井。
                                                                       ——《針灸治痛》77
注:另一治法參看“二、皮膚急性感染性疾患”條。
十七、 甲狀輭骨炎    甲狀輭骨腫大如梨,局部紅腫疼痛,發熱有壓痛,吞咽時疼痛加重,舌紅苔簿黃。
治則  理氣通絡,活血化瘀。
處方  肘尖,照海。
                                                                                ——《針灸治痛》79
五、运针不疼针法(承淡安)
运针不疼针法(承淡安)
1/养气
紫云上人曰:运针不痛,端赖养气,养气不足,其功不著。养气之道,寅时起身,端坐蒲团,两足盘起,手按膝上,腰直胸挺,口闭目垂,一如入定,无思无虑,一心数息,自一至百,反复无间,行之卯时,振衣始已,积日累月,不息不间,气足神旺,百邪不侵。
2/练指
紫云上人云:养气之外,又须练指,运针不痛,指力最重。练指之法,用纸薄一,悬挂壁间,静坐片时,运气于指,持针刺之,目射于纸,日针千下,久行不辍,指力充实可以用矣。
3理针

4/手法
紫云上人曰:刀割针刺,人皆知痛,病者临针,已存畏心,先为解释,以安其惊。揉掐其穴,使其麻木。手若握虎,势如擒龙,以针点穴,疾刺而入,至其分寸,稍停捻拨,不痛针法,能事已毕。
5/结语:
吾人一切行动举止,痛感、快感此后由心灵为之主宰。即声香味触法,亦无不由心灵之主司。即以吾人之亲历而言之,手指每为利刃所破而不自知,及发觉悟后始感疼痛,心灵未注意也。身有痛苦,而与人畅谈或奕棋赌博,竟能忘其所苦,心灵移注他处也。紫云上人之运针不痛心法,即移减其心灵之专注,及运用其迅捷之手腕,与利用器械之精良,基心理、物理=哲理三者之用而汇成其功也。甚愿研究针灸学术而旋行治疗者,均手此一篇而依法练习之,不特减少病家之痛感,而发扬中国针灸学术实利赖焉。

六、针灸配穴处方选例      明堂振衣   贴

针灸配穴处方选例
1、 大椎、曲池、合谷
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
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对疟疾寒热,能调和营卫。于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2、 合谷、曲池、外关
功能:清热散风,宣通上焦
主治:头痛、腮肿、耳鸣、耳聋、吐血、鼻衄、手腕及指节疼痛,胸痛等。
方义: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又通阳维脉,故能清热散邪。三穴配合,为治头面、五官诸证属实者,确有效验。
3、 合谷、复溜
功能:发汗、止汗
主治:用于表虚表实之汗证(自汗、无汗)
方义: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而汗止;补合谷轻扬走表而托邪,泻复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4、 百会、水沟、风府
功能:醒神开窍
主治:一切卒急昏厥
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厥阴肝脉之会,具有通阳安神,缓解厥阴筋急,清醒头脑之功。水沟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穴具有通泄督脉,清理阳明,调整气机,开窍救急之功。风府为足太阳经、阳维脉和督脉之会穴,刺此穴,以搜脑府之风邪。三穴相伍,能是关窍立开,随之苏醒,言语自如,转危为安。
5、 肩髃、曲池(治上肢之主方)
功能:疏通气血,搜风除湿
主治: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如中风,偏枯,诸痹等上肢疾患。
方义:二穴俱属手阳明,肩髃卧针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皆可治之。
6、 环跳、阳陵泉(治下肢之主方)
功能:疏筋利节,调和气血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不仁、痿废不用等下肢疾患。
方义: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阳陵泉又是筋会,具有舒筋利节之功,环跳搜经络之风,二穴相应,相得益彰。
7、曲池、阳陵泉
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
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
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
8、 曲池、三阴交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
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瘈疭热厥。
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 9、 足三里、三阴交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疼痛。
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
10、阳陵泉、足三里
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
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
11、合谷、太冲
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12、丰隆、阳陵泉
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
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
1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
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瘕、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
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故为下焦之要穴。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焦积寒与痼冷。
1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
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
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脘腹胀痛,积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
方义:中脘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泻中脘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脘以利运行,二穴相合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
15、内关、三阴交
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
16、鱼际、太溪
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
17、合谷、足三里
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
主治: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秽。
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蓄食停饮,腹胀噫哕,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
18、劳宫、足三里
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
主治:伤寒结胸,痞闷胀满,噫气吞酸,呕吐干哕,烦倦嗜卧。
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为神妙。
19、大椎、内关
功能:调气行水,驱饮降逆
主治:胸膈满闷,喘咳气逆,痰多,胸膈积水等症。
方义:饮为水邪,停于胸脘之间,上逆则肺涨满,胸闷咳喘气逆之症作,然停水总责乎三焦,因它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体腔油膜,运行水津道路,津液蒸发是由三焦下属膀胱,这样则决渎通畅,水无停留之患。大椎属督脉,手足三阳之会,调太阳之气,阳气通行则水自利,且性能宽胸降气。内关穴乃是手厥阴心主之络,别走手少阳,宣心阳而且退群阴,利油膜而通淤塞则决渎畅,饮邪也可自蠲。
20、少商、商阳、合谷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太阴阳明热邪内蟠,上结咽喉,咽喉肿胀疼痛。儿科内热上攻烁肺,外感交攻,咳嗽喘逆发烧。
方义:少商为手太阴井穴,其性能宣泻肺热。商阳在指端,为手阳明井穴,能利气泄热。二穴点刺出血,有和里清荥之效。合谷为手阳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客热,有釜底抽薪之功。(本方对小儿发热、咳嗽、乳蛾、痄腮等症,见效甚捷。)
21、隐白、中脘
功能:健脾补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阳不振,肚腹胀满,泄泻,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崩漏,赤、白带下等症。
方义:隐白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此经脉根于隐白,上结于太仓(中脘),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之宫。中脘为任脉经穴,胃之募穴,腑之所会。隐白与中脘相伍,既有经络联系,又有脏腑表里相合之关系。故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消食化饮,升清降浊之效能。
22、大敦、关元
功能:舒肝温经,调理下焦,驱寒湿,回厥逆
主治:各种疝气,妇人阴挺,腹痛下坠,癫痫,遗尿,大便不通。
方义:大敦为足厥阴之井穴,属木。肝主筋,前阴为宗筋所聚。足厥阴肝经,环绕阴器上行抵少腹,挾胃,属肝而络于胆。故能舒肝,补肝,暖肝,疏理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和三阴经之交会穴,又为小肠之募穴,为元气之关藏,补能填精益肾,温暖下元。二穴相伍,舒理厥阴之气机,暖肾温经,驱逐下焦寒湿,升阳益气。故疝气等症得愈。(此法治疝气,效果显著。)
23、三阴交、至阴
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
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
方义:至阴乃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乃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临床配合补关元、泻足三里,下死胎及效。)
24、俞府、云门
功能:肃肺降逆、止咳定喘
主治:咳嗽、气喘、胸中闷热、呼吸急促、呕吐纳呆。
方义:云门属手太阴,俞府属足少阴,二穴虽皆居胸之高位,但其经脉行路不同,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走手者,宣通于上,走足者,敛降于下。咳喘气促之证,其表在肺,其本在肾,肺肾同病。肺受邪则咳,肾虚不纳,则气不归根而逆上为喘,故取云门,宣通肺气,畅胸降逆,取俞府补肾纳气,敛冲降逆。若加取乳根,以加强安冲降逆之力,顺阳经气,助云门宣降,俞府敛纳。
25、气海、关元、中极、子宫
功能:养血调经,培补真元,补命门,暖子宫,调经带,育子嗣
主治:子宫虚寒,胞门闭塞,久不成孕,阴缩阳痿,腹痛胀满,转胞。
方义:四穴同属任脉,中极之下为胞宫,其任、冲、督脉,均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任脉由会阴而行于腹,督脉由会阴而行于背,冲脉由会阴而行于肾经,故为一元三歧。气海者,生气之海,元气由存。关元者,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中极者,为足三阴经和任脉之会穴,为胞宫之门户。子宫者,即女子之血室也。故取气海,以益下元;关元,填充精血,中极,调经启闭;子宫,为直取治其标。协同上穴,共行养血调经,培元暖宫之效。 26、神阙、气海、天枢、水分
功能:暖脐散寒,回阳益气
主治:下元虚寒,脐腹冷痛,霍乱吐泻,中风,中痰,痰厥,小儿慢惊风。
方义:此五穴,又称肚脐梅花穴。神阙为任脉穴,能通脏回阳救急。天枢为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化糟粕,分离清浊。气海为元气之海,补肾回阳。水分为任脉之穴,健脾利湿,分利水谷。五穴相互佐使,有健脾止泻 ,温中救逆之功。加天突、中脘,以降气除痰而治呕。
27、尺泽、委中
功能:清血毒、散秽邪
主治:霍乱心烦瞀乱,上吐下泻,腹痛,泻痢等。
方义:尺泽是手少阴肺经之合穴,五行属水,络通于心,有消血毒之功。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五行属土。暑热之邪,首犯太阳,故刺出血,可治时疫邪毒。两穴位置,一肘一膝,乃大血脉所在处,故能刺出血。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山岚瘴气等疫疠之邪,首犯太阳,传之太阴,故刺两经之合穴,使毒血出。如加金津、玉液,生津止呕;少冲、中冲,宁心安神;如加百会,醒脑开窍;
28、足三里
功能:升清降浊,导痰行滞,扶正培元
主治:中焦之一切疾病,如胃痛、腹胀、寒邪凝滞,痞块,遗尿,目疾,乳痈,心悸,虚烦手指麻木 ,癫狂,脏躁,中风,阳明热盛,虚劳赢瘦,形体衰弱等。
方义:脏腑及肢节,皆赖气血以为营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为后天之本,水谷出入之海,主消纳,胃气盛则纳谷自畅,营养则能自周,否则脏气失养,而生气绝。足三里属于胃之合穴,经气之枢纽,能壮人身之元阳,又能补气血之亏损,如寒气积聚症瘕,其功能温而且能化,湿浊弥漫肿胀,能燥能消,可与中药补中升阳之方并美。
29、三阴交
功能: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利湿导滞、疏经调气
主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肠鸣、溏泻、黄疸、消渴、眩晕、失眠、阳痿、滑精、疝气、遗尿、尿血、小便不利、水肿、阴部肿痛、高血压、症瘕、痛经、闭经、崩漏、带下、月经不调、瘫痪、脚气等。孕妇禁针。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穴,应用极为广泛,为治疗肠胃、生殖、泌尿系统和妇科疾病的主穴,亦为下肢病的常用穴。
30、音亮(新穴)
功能:清利咽喉,启闭开窍
定位:前正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上缘之间的微凹处。
主治:咽喉肿痛,失音,失语。
方义:穴位在任脉之上,咽喉之前,所以能够治疗咽喉局部的病症。
31、十三鬼穴
组成: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
劳宫、上星、会阴、曲池、舌下
功能: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
主治:癫狂
方义:"十三鬼穴"是主治癫、狂症的重要穴位,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所创。迨至唐代孙思邈又在此穴的基础上,"更加间使、后溪尤妙",共计十五穴。这些腧穴,已成为历代医家主治癫、狂症的主要处方。其中取人中、风府、上星、后溪诸穴,以泻督脉之阳邪而醒脑清神;取手厥阴经之原穴大陵、经穴间使,以泻心包络之火邪而宁心益志;取手、足阳明经之曲池、颊车,以疏导阳明之经气而通腑泻热;取手、足太阴经之井穴少商、隐白,以清肺健脾而化痰浊;更取任脉之承浆、会阴,以宣通阴脉之海而滋阴降火。独取舌下中缝(舌者心之苗),以泻心经而开窍清神。如此诸穴合用,共奏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之效。故癫、狂之症,取用"十三鬼穴",辄获良效.
32、大陵
功能:调气止痛
主治:足跟痛
方义:根据"下病上取","交经缪刺",的原理,治疗足跟痛疗效甚佳。
33、合谷、中渚
功能:调气通经,舒筋活络
主治:手指屈曲不伸。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之原穴,中渚属手少阳之输穴,两穴均位于手背部,所以能够治疗局部的病变。
34、足三里、承山
功能:通调肠胃,舒筋化瘀
主治:血痔,赤痢,胸腹瘀滞疼痛,霍乱转筋等症。
方义: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其经线由脊背而下行,膀胱和肾相表里,故能和调肠腹,理下焦之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其经线由胸腹而下行,与脾相表里,故能疏胸腹之滞气。因此,二穴相伍,能通调肠胃。胃肠和,热毒清,其痢痔可愈。脾胃健,津液生,筋脉得养,转筋即复,瘀化滞消,气血调畅,其疼痛自止。
35、三阴交、至阴
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
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
方义:至阴乃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亦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气机,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
36、环跳、风市、阳陵泉
功能:疏通宣散、祛风除湿、蠲痹除痛、舒筋利节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痛,麻木不仁,瘈瘲筋缩,痉挛,痿废等下肢疾患。
方义:环跳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经膀胱之会穴,用以蠲痹祛风除湿;风市,搜风利湿,二穴均为治疗下肢痿痹等症之要穴。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周身筋之会,故为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之要穴,亦是治疗肝胆疾患之常用穴之一。三穴相配,确有起痿荡痹之功效。对于腰、胁、下肢各症,大有将帅之魄,无可而不胜也。

七、金针赋针法提要      明堂振衣   贴
金针赋针法提要
(一)下针十四法:
“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则去病;弹则补虚;肚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
(二)飞经走气四法:
(1)青龙摆尾: “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2)白虎摇头: “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
(3)苍龟探穴: “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
(4)赤凤迎源: “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元,上下左右,四围飞旋。”
(三)治病八法:
(1)烧山火: “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2)透天凉: “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
(3)阳中隐阴: “阳中之阴,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
(4)阴中隐阳: “阴中之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
(5)子午捣臼: “子午捣臼,水蛊膈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
(6)进气: “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 附龙虎交战: “亦可龙虎交战,左撚九而右撚六,是亦住痛之针。”  
(7)留气: “留气之诀,痃瘕癖癥,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8)抽添法: “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耍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

八、伏灸哮喘       寿宏堂主    贴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使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病久则乞虚体弱,每遇寒而发,以秋冬为甚。 其发病原因可因素有伏痰又经外邪、情志、劳倦等诱发;或久病咳嗽迁延而成。其病机为伏痰遇感而动,痰气相互搏击。于肮脏,责之肺脾肾。三脏脏气虚弱而水壅成痰,遇感而动,辩证总属邪实正虚,而邪实为标,正虚为本。治应遵从“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而治病求本,必以补正气为要。如《景岳全书.喘促》曰:“然发久者,气无不虚……当眷眷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所以在发作时控制标实症状以后,当以培补阳气,固护正气,充实肺脾肾三脏之气为主,达到除”伏痰“以祛邪的目的。
  伏灸之法
伏灸是指在三伏天施工以灸法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用于哮喘主要选择背俞穴,督脉于背部的穴位,经外奇穴以及与症状相关的穴位,如肺俞、肾俞、脾俞、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肺热、夹脊、涌泉、丰隆等。灸法有隔物灸、瘢痕灸、麦粒灸、实按灸等。
三伏天为长夏脾主之季。伏灸的作用一则是“春夏养阳”。于阳乞当长之时助其一臂之力以补久病之虚,且固阴长之根为秋冬所用,防秋冬阴气不足、收藏无制而气逆亡动致发病;二则培养脾气。脾为中土之官,其气转枢交通上下,使周身气机得以升降往复,脾气足则此职得司。且脾土为金之母,夏养长而秋有所收,脾气有所养则肺气有所益。此外灸肾俞、督脉穴皆为培补元阳之举。

九、 百家针灸歌赋        灵异怪医    贴
百家针灸歌赋
[举拙修订版]   百症赋
《大成》引《聚英》
百症俞穴,再三用心。囱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目荒目荒,急取养老、天柱。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廉泉、中冲,舌下肿疼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直追。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太冲泻唇喎以速愈,承浆泻牙疼而即移。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髎宜征。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脊强兮水道、筋缩,目眩兮颧髎、大迎。痉病非颅息而不愈,脐风须然谷而易醒。委阳、天池,腋肿针而速散;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湿寒湿热下髎定,厥寒厥热涌泉清。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暗;烦心呕吐,幽门闭彻玉堂明。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痨瘵传尸,趋魄户、膏肓之路;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觅;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鼻痔必取龈交,瘿气须求浮白。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至阴、屏翳,疗痒疾之疼多;肩髃、阳溪,消隐风之热极。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带下产崩,冲门气冲宜审;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肩井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脱肛趋百会、尾翠之所,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中脘主乎积痢,外丘捜乎大腸。寒疟兮商阳、太溪验,痃癖兮冲门、血海强。
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淵微,须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隨手见功,应针取效。方知玄里之玄,始达妙中之妙。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针经标幽赋
《针经指南》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阳蹻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带冲,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別两支。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膕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径。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没昏。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伏如横弩,应若发机。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阴维,而下胎衣。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依归,静以久留,停针候之。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痛胃疼,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疼,泻光明与地五。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死朔而速冷,循捫弹怒,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纳进搓,随济左而补暖。慎之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得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刺跛足而立行。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疴;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刺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取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
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衍其能而犯禁忌。愚庸志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徐氏《针灸大全》
天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前后施。
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脾病血气先合谷,后刺三阴交莫迟。
如中鬼邪先间使,手臂挛痹取肩髃。
脚若转筋并眼花,先针承山次内踝。
脚气酸疼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
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
耳鸣腰痛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
小肠气痛先长强,后刺大敦不要忙。
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条口及冲阳。
牙疼头痛兼喉痹,先刺二间后三里。
胸膈痞满先阴交。针到承山饮食喜。
肚腹浮肿胀膨膨,先针水分泻建里。
伤寒过经不出汗,期门三里先后看。
寒疟面肿及肠鸣,先取合谷后内庭。
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
指痛挛急少商好,依法施之无不灵。
此是桑君真口诀,时医莫作等闲轻。
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
徐氏《针灸大全》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先分病之上下,次定穴之高低。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之必识其时。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凭腰分之。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阴升阳降,出入之机。逆之者,为泻为迎;顺之者,为补为随。春夏刺浅者以瘦,秋冬刺深者以肥。更观原气厚薄;浅深之刺尤宜。
原夫补泻之法,妙在呼吸手指。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左转,呼之为泻,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左与右有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是故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则去病,弹则补虚。肚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补者一退三飞,真气自归;泻者一飞三退,邪气自避。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有余者为肿为痛,曰实;不足者为痒为麻,曰虚。气速效速,气迟效迟。死生贵贱,针下皆知。贱者硬而贵者脆,生者涩而死者虚,候之不至,必死无疑。
且夫下针之法,先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凡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至人之分,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以针补之,以袖掩之,口鼻气回,热汤与之。略停少顷,依前再施。
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欲补先呼后吸,欲泻先吸后呼。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
况夫出针之法,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乃真气未至,不可出。出之者,其病即复,再须补泻,停以待之,直候微松,方可出针豆许,摇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其穴急扪;泻者呼之去徐,其穴不闭。欲令腠密,然后吸气;故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以上总要,于其尽矣。
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三曰阳中之阴,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四曰阴中之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泻后补也。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犹如搓线,慢慢转针。法其浅则用浅,法在深则用深,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五曰子午捣臼,水蛊膈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六曰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上行。亦可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七曰留气之诀,痃癖癥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八曰抽添之诀,瘫痪疮癩,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
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血,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舡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二曰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员,兼之左右,摇而振之。三曰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元,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至夫久患偏枯,通经接气之法有定息寸数。手足三阳,上九而下十四,过经四寸;手足三阴,上七而下十二,过经五寸。在乎摇动出纳,呼吸同法,驱运气血,顷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虽然病有三因,皆从气血。针分八法,不离阴阳。盖经络昼夜之循环,呼吸往来之不息。和则身体康健,否则疾病竞生,譬如天下国家地方,山海田园,江河溪谷,值岁时风雨均调,则水道疏利,民安物阜。其或一方一所,风雨不均,遭以旱涝,使水道涌竭不同,灾伤遂至。人之气血,受病三因,亦犹方所之于旱涝也。盖针砭所以通经脉,均气血,蠲邪扶正,故曰捷法最奇者哉。
嗟夫!轩岐古远,卢扁久亡,此道幽深,非一言而可尽。斯文细密,在久习而能通。岂世上之常辞,庸流之泛术,得之者若科之及第,而悦于心。用之者如射之发中,而应于目,述自先贤,传之后学,用针之士,有志于斯。果能洞造玄微,而尽其精妙,则世之伏枕之疴,有缘者遇针到病除,随手而愈。
灵 光 赋
黄帝岐伯针灸诀,依他经里分明说。
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
灵光典注极幽深,偏正头疼泻列缺。
睛明治眼努肉攀,耳聋气痞听会间。
两鼻□衄针禾髎,鼻窒不闻迎香间。
治气上壅足三里,天突宛中治喘痰。
心疼手颤针少海,少泽应除心下寒。
两足拘挛觅阴市,五般腰痛委中安。
脾俞不动泻丘墟,复溜治肿如神医。
犊鼻治疗风邪痰,住喘脚痛昆仑愈。
后跟痛在仆参求,承山筋转并久痔。
足掌下去寻涌泉,此法千金莫妄传。
此穴多治妇人疾,男蛊女孕两病痊。
百会鳩尾治痢疾,大小肠俞大小便。
气海血海疗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坚。
伤寒过经期门应,气刺两乳求太渊。
大敦二穴主偏坠,水沟閒使治邪癫。
吐血定喘补尺泽,地仓能止口流涎。
劳宫医得身劳倦,水肿水分灸即安。
五指不伸中渚取,颊车可针牙齿愈。
阴蹻阳蹻两踝边,脚气四穴先寻取。
阴阳陵泉亦主之,阴蹻阳蹻与三里。
诸穴一般治脚气,在腰玄机宜正取。
膏肓岂止治百病,灸得玄切病须愈。
针灸一穴致病除,学者尤宜加仔细。
悟得明师流注法,头目有病针四肢。
针有补泻明呼吸,穴应五行顺四时。
悟得人身中造化,此歌依旧是筌諦。
流注通玄指要赋
《针经指南》
望闻问切,推明得病之原;补泻迎随,揭示用针之要。予于是学,自古迄今,虽常覃思以研精,竟未钩玄而索隐。俄经传之暇日,承外舅之训言,云及世纷,续推兵扰。其人也,神无依而心无定;可病之,精必夺而气必衰。兼方国以乱而隔殊,医物绝商而那得。设方有效,历市无求。不若砭功,立排疾势。既已受教,遂敏求师,前后仅十七年,无一二真个辈。后避屯于蔡邑,方获诀于李君,斯人以针道救疾也,除疼痛于目前,愈瘵疾于指下。信所谓伏如横弩,应若发机,万举万全,百发百中者也。加以好生之念,素无窃利之心。尝谓予曰:天宝不付于非仁,圣道须传于贤者。仆不自揆,遂仲有求之恳,获垂无吝之诚。授穴之所秘者,四十有三;疗疾而弗瘳者,万千无一。遂铭诸心,而著之髓,务拯其困,而扶其危。而后除疼痛迅若手拈,破结聚涣如冰释。夫针者也,果神矣哉!然念兹穴俞而或忘,借其声律则易记。辄裁八韵,赋就一篇。讵敢匿于己私,庶共传于同志。壬辰重九前二日谨题。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随而得用。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偏宜。
但见苦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导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内庭以休迟;筋转而疼,泻承山而在早。
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痛,阴市能医。癇发癲狂兮,凭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閒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以,劳宮退胃翻心痛以何疑。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疼,王公谓此;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华佗言斯。
固知腕骨祛黄,然骨泻肾。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室无闻,迎香可引。肩井除两髀难任,攒竹疗头疼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蔑冷泪,临泣尤准。髋骨将腿痛以祛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殒。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分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欤。以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证,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无,跻斯民于寿域,几微已判,彰往古之玄书。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胁下肋边者,刺阳陵则即止。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腰脚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明者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捻指。
千金十一穴歌
 徐氏《针灸大全》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胜 玉 歌
杨氏《针灸大成》
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
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
头痛眩晕百会好,心疼脾痛上脘先,
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
鸠尾穴禁灸,针三分,家传灸七壮。
髀疼要针肩井穴,耳闭听会莫迟延。
针一寸半,不宜停。经言禁灸,家传灸七壮。
胃冷下脘却为良,眼病须觅清冷渊。
霍乱心疼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
脾疼背痛中渚泻,头风眼痛上星专。
头项强急承浆保,牙腮疼紧大迎全。
行间可治膝肿病,尺泽能医筋拘挛。
若人行步苦艰难,中封太冲针便痊。
脚背痛时商丘刺,瘰疬少海天井边。
筋疼闭结支沟穴,頜肿喉闭少商前。
脾心痛急寻公孙,委中驱疗脚风缠。
泻却人中及颊车,治疗中风口吐沫。
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
经年或变劳怯者,痞满脐旁章门决。
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壮除膈热。
目内红痛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堪医。
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俞。
更有天突与筋缩,小儿吼闭自然疏。
两手酸疼难执物,曲池合谷共肩髃。
臂疼背痛针三里,头风头痛灸风池。
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两寸灸天枢。
诸般气症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
小肠气痛归来治,腰痛中空穴最奇。
中空穴,从肾俞穴量下三寸,各开三寸是穴,灸十四壮,向外针一寸半,此即膀胱经之中髎也。
腿股转酸难移步,妙穴说与后人知。
环跳风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
阴市虽云禁灸,家传亦灸七壮。
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
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施。
两股转筋承山刺,脚气复溜不须疑。
踝跟骨痛灸昆仑,更有绝骨共丘墟。
灸罢大敦除疝气,阴交针入下胎衣。
遗精白浊心俞治,心热口臭大陵驱。
腹胀水分多得力,黄疸至阳便能离。
肝血盛兮肝俞泻,痔疾肠风长强欺。
肾败腰疼小便频,督脉两旁肾俞除。
六十六穴施应验,故成歌诀显针奇。
四 总 穴 歌
徐氏《针灸大全》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席 弘 赋
徐氏《针灸大全》
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
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阴阳男女别。
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
列缺头疼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
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穴泻功如神。
谁知天突治喉风,虚喘须寻三里中。
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
曲池两手不如意,合谷下针宜仔细。
心疼手颤少海閒,若要根除觅阴市。
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
五般肘痛寻尺泽,太渊针后却收功。
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
鳩尾能治五般痫,若下涌泉人不死。
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
阴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思。
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迟。
委中专治腰间痛,脚膝肿时寻至阴。
气滞腰疼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气海专能治五淋,更针三里随呼吸。
期门穴主伤寒患,六日过经犹未汗。
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
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
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逢人容易说。
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
人中治癫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须饶。
水肿水分兼气海,皮内随针气自消。
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三阴交。
牙齿腰痛并咽痹,二间阳溪疾怎逃。
更有三间肾俞妙,善除肩背浮风劳。
若针肩井须三里,不刺之时气未调。
最是阳陵泉一穴,膝间疼痛用针烧。
委中腰痛脚挛急,取得其经血自调。
脚痛膝肿针三里,悬钟二陵三阴交。
更向太冲须引气,指头麻木自轻飘。
转筋目眩针鱼腹,承山昆仑立便消。
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
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间针与烧。
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
阳明二日寻风府,呕吐还须上脘疗。
妇人心痛心俞穴,男子痃疼三里高。
小便不禁关元好,大便闭涩大敦烧。
髋骨腿疼三里泻,复溜气滞便离腰。
从来风府最难针,却用工夫度浅深。
倘若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寻。
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针。
又不应时求气海,关元同泻效如神。
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阴交莫在迟。
良久涌泉针取气,此中玄妙少人知。
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
久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得其宜。
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
下针麻重即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
腰连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
下针一泻三补之,气上攻噎只管在。
噎不住时气海灸,定泻一时立便瘥。
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
逼针泻气令须吸,若补随呼气自调。
左右捻针寻子午,抽针泻气自迢迢。
用针补泻分明说,更用搜穷本与标。
咽喉最急先百会,太冲照海及阴交。
学者潜心更熟读,席弘治病最名高。
玉 龙 歌
(杨氏载)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看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傴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杨天下知。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鼻流清涕名鼻渊,先补后泻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歪左泻右依师正,歪右泻左莫令斜。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下生瘰癧,下针泻动即安然。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偶尔失音言語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心火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脊背强痛泻人中,挫闪腰痠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髖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顿时立见消。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辩明。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拿。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原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樞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两肘拘孪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般症,一针合谷效通神。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脾家之证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乳蛾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癧灸皆安。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将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风眩目烂最堪怜,淚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九般痔疾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穴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差。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肾气冲心何所治,关元带脉莫等闲。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鸠尾独治五般癇,此穴须当仔细观,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吼喘之证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劝君要治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
杂病穴法歌
《针灸大成》引《医学入门》
杂病随症撰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脏腑俞募当谨始,根结标本理玄微,四关三部识其处。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荥,三日少阳之俞,四日太阴之井,五日少阴之俞,六日厥阴之经。在表刺三阳经穴,在里刺三阴经穴,六日过经未汗,刺期门、三里,古法也。惟阴症灸关元穴为妙。)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内关阴交杵。(汗,针合谷入二分,行九九数,搓数十次,男左搓,女右搓,得汗行泻法,汗止身温出针。如汗不止,针阴市,补合谷。吐,针内关入三分,先补六次,泻三次,行子午捣臼法三次,提气上行,又推战一次,病人多呼几次,即吐;如吐不止,补九阳数,调匀呼吸,三十六度,吐止,徐出针,急扪穴;吐不止,补足三里。下,针三阴交入三分,男左女右,以针盘旋,右转六阴数毕,用口鼻闭气,吞鼓腹中,将泻插一下,其人即泄,鼻吸手泻三十六遍,方开口鼻之气,插针即泄;如泄不止,针合谷,升九阳数。凡汗、吐、下,仍分阴阳补泻,就流注穴行之尤妙。)一切风寒暑湿邪,头疼发热外关起。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偏正头疼左右针,(左痛疼针右),列缺、太渊不用补,头风目眩项捩强,申脉、金门、手三里。赤眼迎香出血奇,临泣、太冲、合谷侣,(眼肿血烂,泻足临泣)耳聋临泣(补足)与金门,合谷(俱泻)针后听人语。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俱泻)随手取。口噤喎斜流涎多,地仓、颊车仍可举。口舌生疮舌下窍,三棱刺血非粗卤(舌下两边紫筋)。舌裂出血寻内关,太冲、阴交走上部,舌上生胎合谷当,手三里治舌风舞。牙风面肿颊车神,合谷(泻)(足)临泣泻不数。二陵、二蹻与二交,头项手足互相与。两井、两商、二三閒,手上诸风得其所,手指连肩相引疼,合谷、太冲能救苦。手三里治肩连脐,脊间心后称中渚。冷嗽只宜补合谷,三阴交泻即时住。霍乱中脘可入深,三里、内庭泻几许。心痛番胃刺劳宫(热),寒者少泽细手指(补)。心痛手战少海求,若要除根阴市睹。太渊、列缺穴相连,能祛气痛刺两乳。胁痛只须阳陵泉,腹痛公孙、内关尔。疟疾《素问》分各经,危氏刺指舌红紫。(足太阳疟,先寒后热,汗出不已,刺金门。足少阳疟,寒热心惕,汗多,刺侠溪。足阳明疟,寒久乃热,汗出喜见火光,刺冲阳。足太阴疟,寒热善呕,呕已乃衰,刺公孙。足少阴疟,呕吐甚,欲闭户,刺大钟。足厥阴疟,少腹满,小便不利,刺太冲。心疟刺神门,肝疟中封,脾疟商丘,肺疟列缺,肾疟太溪,胃疟厉兑。危氏刺手十指及舌下紫肿筋出血。)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须兼中膂(白痢:合谷;赤痢:小肠俞;赤白:足三里、中膂)。心胸痞满阴陵泉,针到承山饮食美。泄泻肚腹诸般疾,(足)三里、内庭功无比。水肿水分与复溜,(俱泻水分。先用小针,次用大针,以鸡翎管透之,水出浊者死,清者生,急服緊皮丸敛之。如乡村无药,粗人体实者针之;若高人则禁针。取血法:先用针补入地部,少停泻出人部,少停复补入地部,少停泻出针,其瘀血自出。虚者只有黄水出,若脚上肿大,欲放水者,仍用此法,于复溜穴上取之。)胀满中脘三里揣。(《内经》针腹,以布缠缴。针家另有盘法:先针入二寸五分,退出二寸,只留五分在内盘之。如要取上焦包络之病,用针头迎向上刺入二分补之,使气攻上;若脐下有病,针头向下,退出二分泻之。此特備古法,初学不可轻用。)腰痛环跳、委中神,若连背痛昆仑武。腰连腿疼腕骨升,三里降下随拜跪(补腕骨,泻足三里)。腰连脚痛怎生医?(补)环跳(泻)行间与风市。脚膝诸痛羡行间,三里、申脉、金门侈,脚若转筋眼发花,然谷、承山法自古。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两足酸麻补太溪,仆参、内庭盘跟楚(脚盘痛泻内庭,脚跟痛泻仆参)。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尾(烧三五壮,知痛即止)。七疝大敦与太冲,五淋血海通男妇。大便虚秘补支沟,泻足三里效可拟。热秘气秘先长强,大敦、阳陵堪调护。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泻下溺如注。内伤食积针(手足)三里,璇玑相应块亦消。脾病气血先合谷,后刺三阴针用烧。一切内伤内关穴,痰火积块退烦潮。吐血尺泽功无比,衄血上星与禾髎。喘急列缺、足三里,呕噎阴交不可饶。劳宫能治五般癇,更刺涌泉疾若挑。神门专治心痴呆,人中、閒使祛癲妖。尸厥百会一穴美,更针隐白效昭昭(外用笔管吹耳)。妇人通经泻合谷,三里、至阴催孕妊(虚补合谷)。死胎阴交不可缓,胞衣照海、内关寻(俱泻)。小儿惊风少商穴,人中、涌泉泻莫深。痈疽初起审其穴,只刺阳经不刺隂。(阳经,谓痈从背出者,当从太阳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五穴选用。从鬂出者,当从少阳经窍阴、侠溪、临泣、陽辅、阳陵泉五穴选用。从髭出者,当从陽明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五穴选用。从脑出者,则以绝骨一穴治之。凡痈疽已破,尻神、朔望不忌。)伤寒流注分手足,太冲、内庭可浮沉,熟此筌蹄手要活,得后方可度金针。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肘 后 歌》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痛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风府可用针。更有手臂拘挛急,尺泽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一作三寸)深。狂言盗汗加见鬼,惺惺间使便下针。骨寒髓冷火来烧,灵道妙穴分明记。疟疾寒热真可畏,须知虚实可用意;间使宜透支沟中,大椎七壮合圣治;连日频频发不休,金门刺深七分是。疟疾三日得一发,先寒后热无他语,寒多热少取复溜,热多寒少用间使。或患伤寒热未收,牙关风壅药难投,项强反张目直视,金针用意列缺求。伤寒四肢厥逆冷,脉气无时仔细寻,神奇妙穴真有二,复溜半寸顺骨行。四肢回还脉气浮,须晓阴阳倒换求,寒则须补绝骨是,热则绝骨泻无忧;脉若浮洪当泻解,沉细之时补便瘳。百合伤寒最难医,妙法神针用意推,口禁眼合药不下,合谷一针效甚奇。狐惑伤寒满口疮,须下黄连犀角汤。虫在脏腑食肌肉,须要神针刺地仓。伤寒腹痛虫寻食,吐吮乌梅可难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还胃气通。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伤寒痞结胁积痛,宜用期门见深功,当汗不汗合谷泻,自汗发黄复溜凭。飞虎一穴通痞气,祛风引气使安宁。刚柔二痉最乖张,口禁眼合面红妆,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刺效如神,不论老幼依法用,须教患者便抬身。打扑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后向承山立作效,甄权留下意无穷。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大都引气探根本,服药寻方枉费金。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消散即时瘳。风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两足两胁满难伸,飞虎神针七分到,腰软如何去得根,神妙委中立见效。
回阳九针歌
《聚英》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兰 江 赋
杨氏集
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
我今咏此兰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
先将此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
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头部须还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
噤口咽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
眼目之症诸疾苦,更须临泣用针担。
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
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凉。
耳鸣鼻衄胸中满,好把金针此穴寻。
但遇痒麻虚即补,如逢疼痛泻而迎。
更有伤寒真妙诀,三阴须要刺阳经。
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
倘若汗多流不绝,合谷收补效如神。
四日太阴宜细辨,公孙照海一同行,
再用内关施绝法,七日期门妙用针,
但治伤寒皆用泻,要知素问坦然明。
流注之中分造化,常将水火土金平。
水数亏兮直补肺,水之泛滥土能平。
春夏并荥刺宜浅,秋冬经合更宜深。
天地四时同此类,三才常用记心胸,
天地人部次第入,仍调各部一般匀。
夫弱妇强亦有克,妇弱夫强亦有刑,
皆在本经担与截,泻南补北亦须明。
经络明时知造化,不得师传枉费心。
不退至人应莫度,天宝岂可付非人。
按定气血病人呼,撞搓数十把针扶。
战退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
流注指微赋
疾居荣卫,扶救者针。观虚实于瘦肥,辨四时之浅深。是见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原夫指微论中,瞔义成赋,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每披文而参其法,篇篇之旨审寻。复按经而察其言,字字之功明谕。疑隐皆知,虚实总附。移疼住痛如有神,针下获安。暴疾沉疴至危笃,刺之勿误。详夫阴日血引,值阳气留口温针;阳日气引,逢阴血暖牢寒濡。深求诸经,十二作数,络脉十五为周。阴俞六十脏主,阳穴七二腑收。刺阳经者,可卧针而取;夺血络者,先俾指而柔。逆为迎而顺为随,呼则泻而吸则补。浅恙新疴,用针之因,淹疾延患,着灸之由。燥烦药饵而难拯,必取八会;痈肿奇经而蓄邪,歼蜮砭瘳。况夫甲胆乙肝,丁火壬水,生我者号母,我生者名子。春井夏荥乃邪在,秋经冬合乃刺矣。犯禁忌而病复,用日衰而难已。孙络在于肉分,血行出于支里。闷昏针晕,经虚补络须然;痛实痒虚,泻子随母要指。想夫先贤迅效,无出于针;今人愈疾,岂难于医。徐文伯泻孕于苑内,斯由甚速;范九思疗咽于江夏,闻见言希。大抵古今遗迹,后世皆师。王纂针魅而立康,獭从彼出;秋夫疗鬼而获效,魂免伤悲。既而感指幽微,用针须真诀,孔窍详于筋骨肉分,刺要察于久新、寒热。接气通经,短长依法,里外之绝,羸盈必别。勿刺大劳,使人气乱而神隳;慎妄呼吸,防他针昏而闭血。又以常寻古义,由有藏机,通高贤真趣,则超然得悟;逢达人示教,则表我扶危。男女气脉,行分时合,度养时刻,注穴须依。今详定疾病之仪,神针法式。广搜《难》、《素》之秘密文辞;深考诸家之肘函妙臆。故称庐江流注之指微,以为后学之模规。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针灸大全》
百邪癫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
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
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
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钅呈钅呈。
第六却寻大杼上,入发一寸名鬼枕。
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
九针间使鬼路上,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
十二曲池名鬼腿,火针仍要七钅呈钅呈。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
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孤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
《聚英》
人中神庭风府始,舌缝承将颊车次,
少商大陵间使连,乳中阳陵泉有据,
隐白行间不可差,十三穴是秋夫置。
天星十一穴歌诀
《扁鹊玉龙经》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绝,
环跳与阳陵,通里与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专心常记此,莫与闲人说。
三百六十法,不如十一穴。
此法少人知,金锁都关鐍。
将针治病人,有如汤沃雪。
非人莫传与,休把天机泄。
三里
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
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
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遍身风瘾疹。伸欠及牙疼,
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
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
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
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
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
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
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分
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
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
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
承山名鱼腹,月耑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
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
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
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耑肿腰尻痛。脚胯痛难禁,
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须将穴下针。
环跳
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
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
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
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 阳陵,
阳陵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
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
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
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
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
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
列缺
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
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天元太乙歌
《聚英》
先师秘传神应经,太乙通玄法最灵,
句句言辞多典妙,万两黄金学也轻。
每每不忘多效验,治病如神记在心。
口内将针多温暖,便观患者审浮沉,
阴病用阳阳用阴,分明便取阴阳神。
虛则宜补实宜泻,气应真时病绝根。
气至如摆独龙尾,未至停针宜待气。
凡用行针先得诀,席弘玄妙分明说。
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列缺针。
列缺头疼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
*******耳聋气闭,喘绵绵三里中。
手挛脚背疼难忍,合骨仍须泻太冲。
曲池主手不如意,合谷针时宜仔细。
心疼手颤少海是,欲要除根针阴市。
若是伤寒两耳聋,耳门听会疾如风。
五般肘疼针尺泽,冷渊一刺有神功。
手三里兮足三里,食痞气块兼能治。
鸠尾独治五般痫,若刺涌泉人不死。
大凡痃痞最宜针,穴法从来著意寻,
以手按痃无转动,随深随浅向中心,
胃中有积取璇玑,三里功深人不知。
阴陵泉主胸中满,若刺承山饮食宜。
大椎若连长强取,小肠气疼立可愈,
气冲妙手要推寻,管取神针人见许。
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肿时寻至阴,
干湿风毒并滞气,玄机如此更尤深。
气攻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流血攻注解若迟,变为风证从此得。
气海偏能治五淋,若补三里效如神,
冷热两般皆治得,便浊痼疾可除根。
期门穴主伤寒患,七日过经尤未汗,
但于乳下双肋间,刺入四分人力健。
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分明三里穴,
若能补泻五会中,切莫逢人容易说。
牙风头痛孰能调,二间妙穴莫能逃;
更有三间神妙穴,若治肩背感风劳。
合谷下针顺流注,脾内随针使气朝;
冷病还须针合谷,只宜脚下泻阴交。
背脊俱疼针肩井,不泻三里令人闷,
两臂并胛俱疼痛,金针一刺如圣神。
脚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挛急锋针施,
阳陵泉穴如寻得,轻行健步疾如飞。
腰腹胀满治何难,三里月耑肚针承山,
更向太冲行补泻,指头麻木一时安。
头痛转筋鱼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
再有妙穴阳陵泉,腿转筋急如神取。
肠中疼痛阴陵沃,耳内蝉鸣听会招,
更寻妙穴太溪是,医门行泻实为高。
浮沉腹胀水分泻,气喘息粗泻三里,
更于膝中阴谷针,小便淋漓皆消尽。
环跳能除腿股风,冷风膝痹疟疾同,
最好风池寻的穴,间使双刺有神功。
伤寒一日调风府,少阳二穴风池取,
三五七日病过经,依此针之无不应。
心疼呕吐上脘直,丰隆两穴更无疑,
蛔虫并出伤寒病,金针宜刺显明医。
男子痃癖取少商,女人血气阴交当,
自盗二汗虚宜补,委中妙穴可传扬。
项强肿痛屈伸难,更兼体重腰背瘫,
宜向束骨三里取,教君顷刻便开颜。
闪挫脊膂腰难转,举步多难行重赛,
遍体游气生虚浮,复溜一刺人健羡。
久患腰痛背胛劳,但寻中注穴中调,
行外用心须寻觅,管取从今见识高。
腰背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穴堪求,
神针未出急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
小胀便澼最难医,气海中极间使宜,
三里更须明补泻,下针断不失毫厘。
上《天元太乙歌》,月瞿仙所撰,今自《神应经》表寻于此。
行针指要歌
《聚英》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夹脐上边取;或针结,针著大肠泄水穴;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有妙少人知。
玉 龙 赋
《聚英》
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原夫卒暴中风,顶门、百会;脚气连延,里、绝、三交。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攒竹、头维,治目疼头痛;乳根、俞府,疗嗽气痰哮。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阴陵、阳陵,除膝肿之难熬。二白医痔漏,间使剿疟疾;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天井治瘰疬瘾诊,神门治呆痴笑咷。咳嗽风痰,太渊、列缺直刺;尫赢喘促,璇玑、气海当知。期门、大敦,能治坚痃疝气;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痎疟寻后溪。绝骨、三里、阴交,脚气宜此;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妇人乳肿,少泽与太阳之可推。身柱蠲嗽,能除膂痛;至阳却疸,善治神疲。长强、承山,灸痔最妙;丰隆、肺俞,痰嗽称奇。风门主伤冒寒邪之嗽,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阴交、水分、三里,蛊胀直刺;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尺泽理筋急之不用,腕骨疗手腕之难移。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肘挛痛兮,尺泽合于曲池。风湿传于两肩,肩髃可疗;壅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要起六脉之沉匿,复溜称神。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内庭、临泣,理小腹之月真。天突、膻中医喘嗽,地仓、颊车疗口喎。迎香攻鼻窒为最,肩井除臂痛如拿。二间治牙疼,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百劳止虚汗,通里疗心惊而即瘥。大小骨空,治眼烂能止冷泪;左右太阳,医目疼善除血翳。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涌泉、关元、丰隆,为治尸劳之例。印堂治其惊搐,神庭理乎头风。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攻。腿脚重疼针髋骨、膝关、膝眼;行步艰楚,刺三里、中封、太冲。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搐迎香于鼻内,消眼热之红。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腿风湿痛,居髎兼环跳于委中。上脘、中脘,治九种之心痛;赤带白带,求中极之异同。又苦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目昏血溢。肝俞辨其实虚。当心传之玄要,究手法之疾徐。或值挫闪疼痛之不足,此为难拟定穴之可祛。辑管见以便诵读,幸高明而无哂诸。此赋总辑《玉龙歌》要旨尔,歌见三卷。
杂治病十一穴歌
《针灸大全》
攒竹丝竹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
更去大都徐泻动,风池宜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疴病不侵。
依此下针无不应,各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
更向大都针眼痛,太渊穴内用行针。
牙痛三分针吕细,齿疼依前指上明。
更加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寻。
听会兼之与听宫。七分针泻耳中聋。
耳门又泻三分许,更加七壮灸听宫。
大肠经内将针泻,曲池合谷七分中。
医者若能明此理,针下之时便见功。
肩背并和肩膊痛,曲池合谷七分深。
未愈尺泽加一寸,更于三间次第行。
各入七分于穴内,少风二府刺心经。
穴内浅深依法用,当时蠲疾两之轻。
咽喉以下至于脐,胃脘之中百病危。
心气痛时胸结硬,伤寒呕哕闷涎随。
列缺下针三分许,三分针泻到风池。
二足三间并三里,中冲还刺五分依。
汗出难来到腕骨,五分针泻要君知。
鱼际经渠并通里,一分针泻汗淋漓。
二指三间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
汗至如若通遍体,有人明此是良医。
四肢无力中邪风,眼涩难开百病攻。
精神昏倦多不语,风池合谷用针通。
两手三间随后泻,三里兼之与太冲。
各入五分于穴内,迎随得法有神功。
风池手足指诸间,右痪偏风左曰瘫。
各刺五分随后泻,更灸七壮便身安。
三里阴交行气泻,一寸三分量病看。
每穴又加三七壮,自然瘫痪即时安。
疟疾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
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病缠身便得离。
未愈更加三间刺,五分深刺莫忧疑。
又兼气痛增寒热,间使行针莫用迟。
腿膝腰疼痞气攻,髋骨穴内七分穷。
更针风市兼三里,一寸三分补泻同。
又去阴交泻一寸,行间仍刺五分中。
刚柔进退随呼吸,去疾除疴捻指功。
肘膝疼时刺曲池,进退一寸是相宜。
左病针右右针左,依此三分泻气奇。
膝痛二寸针犊鼻,三里阴交要七次。
但能仔细寻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时。
针 灸 歌
《扁鹊玉龙经》
中风瘫痪经年月,曲鬓七处艾且热。
耳聋气闭听会中,百会脱肛并泻血。
承浆暴哑口喝斜,耳下颊车并口脱。
偏正头疼及目眩,囟会神庭最亲切。
风劳气嗽久未痊,第一椎下灸两边。
肺疼喘满难偃仰,华盖中府能安然。
喉闭失音并吐血,细寻天突直无偏。
瘰疬当求缺盆内,紫宫吐血真秘传。
霍乱吐泻精神脱,艾灸中脘人当活。
食积脐旁取章门,气癖食关中脘穴。
脐上一寸名水分,腹胀更直施手诀。
关元气海脐心下,虚惫崩中真妙绝.
呕吐当先求膈腧,胁痛肝腧目翳除,
肩如反弓臂如折,曲池养老并肩髃,
泄泻注下取脐内,意舍消渴诚非虚,
气刺两乳中庭内,巨阙幽门更为最。
忽然下部发奔豚,穴号五枢宜灼艾。
肺俞魄户疗肺疾,疟灸脾腧寒热退。
膏肓二穴不易求,虚惫失精并上气.
五痔只好灸长强,肠风痔疾尤为良.
肠痛围脐四畔灸,相去寸半当酌量.
赤白带下小肠腧,咳逆期门中指长.
大敦二穴足大指,血崩血衄宜细详。
项强天井及天柱,鼻塞上星真可取。
人门挺露号产疒貴,阴跷脐心二穴主。
妇人血气痛难禁,四满灸之效可许。
脐下二寸名石门,针灸令人绝子女。
肩髃相对主痿留,壮数灸之直推求。
腹连殗殜骨蒸患,四花一灸可无忧。
环跳取时须侧卧,冷痹筋挛足不收。
转筋速灸承山上,太冲寒疝即时瘳。
脚气三里及风市,腰痛昆仑曲月秋里。
复溜偏治五淋病,涌泉无孕须怀子。
阴中湿痒阴跷间,便疝大敦足大指。
癫邪之病及五痫,手足四处艾俱起。
风拄地痛足髃疼,京历付阳与仆參。
心如锥刺太溪上,睛痛宜去灸拳尖。
历节痛风两处穴,飞扬绝骨可安痊。
脾虚腹胀身浮肿,大都三里艾宜燃。
赤白痢下中膂取,背脊三焦最宜主。
臂疼手痛手三里,腕骨肘髎与中渚。
目骨更取穴譩譆,肩背痛兼灸天柱。
腰俞一穴最为奇,艾灸中间腰痛食。
醉饱俱伤面目黄,但灸飞扬及库房。

十、 玉龙歌 
(出自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王国瑞乃窦汉卿针法传人,此歌诀据近人考证,亦为窦氏之所传,行文虽略嫌俚俗,但其中选穴治疗之经验向为习针临诊者所重,为公认最切实用之针灸歌诀。旧时江湖郎中每有秉玉龙一首歌诀而养家糊口者,由此可见其效。虽守歌诀而忘辩证实为针家大忌,然初学者若能熟诵此诀,非唯有益临证施治,日久亦不难循枝叶而朔根源,参得流注守神之针灸上法。)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颈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除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颈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无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两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力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悠渐自安。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风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脚背疼起丘墟处,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两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原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病,得穴方知疾顿轻。 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旺,若向肩颙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腹中气块痛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肋痛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中求。 三焦之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呕吐,中魁奇穴莫教偏。 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 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自痊。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 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如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需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穴禁针多着灸,二十一壮亦无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灸。 胆寒尤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沾一般针。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差。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诸经具载三毛处,不遇师傅隔万山。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需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也可施。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申辩,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灸便安康。 鸠尾能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得气海自安然。 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肾气冲心得儿时,须用金针疾自除,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明医。 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伤寒过经尤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两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口臭之痰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劝君要治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

十一、 胜玉歌
(胜玉歌出自明代针灸名医杨继周所著《针灸大成》一书,当为其家传与自身临诊经验之总结。取名“胜玉”,盖指其应用之效过于“玉龙歌”矣,全文共选六十六穴主治各科疾病,确比玉龙一百二十穴更加言简意赅,可与“玉龙歌”并为初学针灸者临证参考之指归)
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
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
头痛眩晕百会好,心疼脾痛上脘先,
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
髀疼要针肩井穴,耳闭听会莫迟延。
胃冷下脘却为良,眼痛须觅清冷渊。
霍乱心疼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
脾疼背痛中渚泻,头风眼痛上星专。
头项强急承浆保,牙腮疼紧大迎全。
行间可治膝肿病,尺泽能医筋拘挛。
若人行步苦艰难,中封太冲针便痊。
脚背痛时商丘刺,瘰疬少海天井边。
筋疼闭结支沟穴,颔肿喉闭少商前。
脾心痛急寻公孙,委中驱疗脚风缠。
泻却人中及颊车,治疗中风口吐沫。
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
经年或变劳怯者,痞满脐旁章门决。
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壮除膈热。
目内红痛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堪医。
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俞。
更有天突与筋缩,小儿吼闭自然疏。
两手酸疼难执物,曲池合谷共肩髃。
臂疼背痛针三里,头风头痛灸风池。 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两寸灸天枢。
诸般气症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
小肠气痛归来治,腰痛中空穴最奇。
腿股转酸难移步,妙穴说与后人知。
环跳风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
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
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施。
两股转筋承山刺,脚气复溜不须疑。
踝跟骨痛灸昆仑,更有绝骨共丘墟。
灸罢大敦除疝气,阴交针入下胎衣。
遗精白浊心俞治,心热口臭大陵驱。 腹胀水分多得力,黄疸至阳便能离。
肝血盛兮肝俞泻,痔疾肠风长强欺。
肾败腰疼小便频,督脉两旁肾俞除。
六十六穴施应验,故成歌诀显针奇。
(以上两篇是 fineday   贴)

十二、 针 经 标 幽 赋      木本曼陀罗    贴

针 经 标 幽 赋
拯 救 之 法 , 妙 用 者 针 。 察 岁 时 于 天 道 , 定 形 气 于 予 心 。 春 夏 瘦 而 刺 浅 , 秋 冬 肥 而 刺 深 。 不 穷 经 络 阴 阳 , 多 逢 刺 禁 ; 既 论 脏 腑 虚 实 , 须 向 经 寻 。
原 夫 起 自 中 焦 , 水 初 下 漏 , 太 阴 为 始 , 至 厥 阴 而 方 终 ; 穴 出 云 门 , 抵 期 门 而 最 后 。 正 经 十 二 , 别 络 走 三 百 余 支 ; 正 侧 偃 伏 , 气 血 有 六 百 余 候 。 手 足 三 阳 , 手 走 头 而 头 走 足 ; 手 足 三 阴 , 足 走 腹 而 胸 走 手 。 要 知 迎 随 , 须 明 逆 顺 。 况 乎 阴 阳 气 血 , 多 少 为 最 。 厥 阴 太 阳 , 少 气 多 血 ; 太 阴 少 阴 , 少 血 多 气 ; 而 又 气 多 血 少 者 , 少 阳 之 分 ; 气 盛 血 多 者 , 阳 明 之 位 。 先 详 多 少 之 宜 , 次 察 应 至 之 气 。 轻 滑 慢 而 未 来 , 沉 涩 紧 而 已 至 。 既 至 也 , 量 寒 热 而 留 疾 ; 未 至 者 , 据 虚 实 而 候 气 。 气 之 至 也 , 若 鱼 吞 钩 铒 之 浮 沉 ; 气 未 至 也 , 似 闲 处 幽 堂 之 深 邃 。 气 速 至 而 效 速 , 气 迟 至 而 不 治 。
观 夫 九 针 之 法 , 毫 针 是 微 , 七 星 可 应 , 众 穴 主 持 。 本 形 金 也 , 有 蠲 邪 扶 正 之 道 ; 短 长 水 也 , 有 决 疑 开 滞 之 机 。 定 刺 象 木 , 或 斜 或 正 ; 口 藏 比 火 , 进 阳 补 羸 。 循 机 扪 而 可 塞 以 象 土 , 实 应 五 行 而 可 知 。 然 是 一 寸 六 分 , 包 含 妙 理 ; 虽 细 拟 于 毫 发 , 同 贯 多 岐 。 可 平 五 脏 之 寒 热 , 能 调 六 腑 之 虚 实 。 拘 挛 闭 塞 , 遣 八 邪 而 去 矣 ; 寒 热 痛 痹 , 开 四 关 而 已 之 。 凡 刺 者 , 使 本 神 朝 而 后 入 ; 既 刺 也 , 使 本 神 定 而 气 随 。 神 不 朝 而 勿 刺 , 神 已 定 而 可 施 。 定 脚 处 , 取 气 血 为 主 意 ; 下 手 处 , 认 水 木 是 根 基 。 天 地 人 三 才 也 , 涌 泉 同 璇 玑 百 会 ; 上 中 下 三 部 也 , 大 包 与 天 枢 地 机 。 阳 跷 阳 维 并 督 脉 , 主 肩 背 腰 腿 在 表 之 病 ; 阴 跷 阴 维 任 带 冲 , 去 心 腹 胁 肋 在 里 之 疑 。 二 陵 二 跷 二 交 , 似 续 而 交 五 大 ; 两 间 两 商 两 井 , 相 依 而 列 两 支 。
足 见 取 穴 之 法 , 必 有 分 寸 ; 先 审 自 意 , 以 觐 肉 分 。 或 伸 屈 而 得 之 , 或 平 直 而 安 定 。 在 阳 部 筋 骨 之 侧 , 陷 下 为 真 ; 在 阴 分 郄 2 之 间 , 动 脉 相 应 。 取 五 穴 用 一 穴 而 必 端 ; 取 三 经 使 一 经 而 可 正 。 头 部 与 肩 部 详 分 , 督 脉 与 任 脉 异 定 。 明 标 与 本 , 论 刺 深 刺 浅 之 经 ; 住 痛 移 疼 , 取 相 交 相 贯 之 径 。
岂 不 闻 脏 腑 病 , 而 求 门 海 俞 募 之 微 ; 经 络 滞 , 而 求 原 别 交 会 之 道 。 更 穷 四 根 三 结 , 依 标 本 而 刺 无 不 痊 ; 但 用 八 法 五 门 , 分 主 客 而 针 无 不 效 。 八 脉 始 终 连 八 会 , 本 是 纪 纲 ; 十 二 经 络 十 二 原 , 是 为 枢 要 。 一 日 刺 六 十 六 穴 之 法 , 方 见 幽 微 ; 一 时 取 十 二 经 之 原 , 始 知 要 妙 。
原 夫 补 泻 之 法 , 非 呼 吸 而 在 手 指 ; 速 效 之 功 , 要 交 正 而 识 本 经 。 交 经 缪 刺 , 左 有 病 而 右 畔 取 ; 泻 络 远 针 , 头 有 病 而 脚 上 针 。 巨 刺 与 缪 刺 各 异 , 微 针 与 妙 刺 相 通 。 观 部 分 而 知 经 络 之 虚 实 , 视 沉 浮 而 辨 脏 腑 之 寒 温 。
且 夫 先 令 针 耀 , 而 虑 针 损 ; 次 藏 口 内 , 而 欲 针 温 。 目 无 外 视 , 手 如 握 虎 ; 心 无 内 慕 , 如 待 贵 人 。 左 手 重 而 多 按 , 欲 令 气 散 ; 右 手 轻 而 徐 入 , 不 痛 之 因 。 空 心 恐 怯 , 直 立 侧 而 多 晕 ; 背 目 沉 掐 , 坐 仆 平 而 没 昏 。 推 于 十 干 十 变 , 知 孔 穴 之 开 合 ; 论 其 五 行 五 脏 , 察 日 时 之 旺 衰 。 伏 如 横 弩 , 应 若 发 机 。 阴 交 阳 别 , 而 定 血 晕 ; 阴 跷 阴 维 , 而 下 胎 衣 。 痹 厥 偏 枯 , 迎 随 俾 经 络 接 续 ; 漏 崩 带 下 , 温 补 使 气 血 依 归 。 静 以 久 留 , 停 针 候 之 。 必 准 者 , 取 照 海 治 喉 中 之 闭 塞 ; 端 的 处 , 用 大 钟 治 心 内 之 呆 痴 。
大 抵 疼 痛 实 泻 , 痒 麻 虚 补 。 体 重 节 痛 而 俞 居 , 心 下 痞 满 而 井 主 。 心 胀 咽 痛 , 针 太 冲 而 必 除 ; 脾 痛 胃 疼 , 泻 公 孙 而 立 愈 。 胸 满 腹 痛 刺 内 关 , 胁 疼 肋 痛 针 飞 虎 。 筋 挛 骨 痛 而 补 魂 门 , 体 热 劳 嗽 而 泻 魄 户 。 头 风 头 痛 , 刺 申 脉 与 金 门 ; 眼 痒 眼 痛 , 泻 光 明 与 地 五 。 泻 阴 郄 止 盗 汗 , 治 小 儿 骨 蒸 ; 刺 偏 历 利 小 便 , 医 大 人 水 蛊 。 中 风 环 跳 而 宜 刺 , 虚 损 天 枢 而 可 取 。
由 是 午 前 卯 后 , 太 阴 生 而 疾 温 ; 离 左 酉 南 , 月 朔 死 而 速 冷 。 循 扪 弹 怒 , 留 呼 母 而 坚 长 ; 爪 下 伸 提 , 疾 呼 子 而 嘘 短 。 动 退 空 歇 , 迎 夺 右 而 泻 凉 ; 推 内 进 搓 , 随 济 左 而 补 暖 。
慎 之 ! 大 患 危 疾 , 色 脉 不 顺 而 莫 针 ; 寒 热 风 阴 , 饥 饱 醉 劳 而 切 忌 。 望 不 补 而 晦 不 泻 , 弦 不 夺 而 朔 不 济 。 精 其 心 而 穷 其 法 , 无 灸 艾 而 坏 其 皮 ; 正 其 理 而 求 其 原 , 免 投 针 而 失 其 位 。 避 灸 处 而 加 四 肢 , 四 十 有 九 ; 禁 刺 处 而 除 六 俞 , 二 十 有 二 。
抑 又 闻 高 皇 抱 疾 未 瘥 , 李 氏 刺 巨 阙 而 得 苏 ; 太 子 暴 死 为 厥 , 越 人 针 维 会 而 复 醒 。 肩 井 曲 池 , 甄 权 刺 臂 痛 而 复 射 ; 悬 钟 环 跳 , 华 佗 刺 58 足 而 立 行 。 秋 夫 针 腰 俞 而 鬼 免 沉 疴 , 王 纂 针 交 俞 而 妖 精 立 出 。 刺 肝 俞 与 命 门 , 使 瞽 士 视 秋 毫 之 末 ; 取 少 阳 与 交 别 , 俾 聋 夫 听 夏 蚋 之 声 。
嗟 夫 ! 去 圣 逾 远 , 此 道 渐 坠 。 或 不 得 意 而 散 其 学 , 或 愆 其 能 而 犯 禁 忌 。 愚 庸 智 浅 , 难 契 于 玄 言 ; 至 道 渊 深 , 得 之 者 有 几 ? 偶 述 斯 言 , 不 敢 示 诸 明 达 者 焉 , 庶 几 乎 童 蒙 之 心 启 。

十三、八法歌诀     明堂振衣     贴
灵龟八法
  
九宫图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木居中,寄予坤局。
  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
  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
  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
  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八法交会八脉
  公孙二穴,父,通冲脉
  内关二穴,母,通阴维脉合于心胸、胃。
  后溪二穴,夫,通督脉
  申脉二穴,妻,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
  临泣二穴,男,通带脉
  外关二穴,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列缺二穴,主,通任脉
  照海二穴,客,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八法交会歌
  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
  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
  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际配八卦歌
  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
  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
  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
  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八穴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疴,
  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和。
  左针有病知高卞,以意通经广按摩,
  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刺法启玄歌(五言)
  八法神针妙,飞腾法最奇,
  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
  上下交经走,疾如应手驱,
  往来依进退,补泻逐迎随。
  用似船推舵,应如弩发机。
  气聚时间散,身疼指下移。
  这般玄妙诀,料得少人知。
  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
  戊癸甲寅定时候,五门得合是元因。
  八法逐日干支歌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支干即得知。
  八法临时干支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
  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
  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其法上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以日时干支算计何数,阳日除九数,阴日除六数。阳日多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多或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剩下若干,同配卦数日时,得何卦,即知何穴开矣。假如甲子日戊辰时,以日上甲得十数,予得七数,以时上戊得五数,辰得五数,共成二十七数,此是阳日。以九除去,二九一十八,余有九数,合离卦,即列缺穴开也。假如乙丑日壬午时,以日上乙为九,丑为十,以时上壬为六,午为九,共成三十四数,此是阴日。以六除去,五六三十数,零下四数,合巽四,即临泣穴开也。余仿此。

十四、大病宜灸(宋.窦材《扁鹊心书》)   王巍(九三)   贴
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针艾之故也。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如伤寒、疽疮、劳瘵、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证。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故《铜人针灸图经》云: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补接真气,次其法也。若去风疾四肢小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已。仲景毁灸法云:火气虽微,内功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余观亘古迄今,何尝有灸伤筋骨而死者!彼盖不知灸法之妙故尔。
   孙思邈早年亦毁灸法,逮晚年方信,乃曰:火灸,大有奇功。昔曹操患头痛,华佗针之,应手而愈,后佗死复发。若于针处灸五十壮,永不再发。或曰: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壮,岂不焦枯皮肉乎?曰:否。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壮,其肉便焦,无血荣养故也。若真气未脱之人,自然气血流行,荣卫环绕,虽就灸千壮,何焦烂之有哉。故治病必先别其死生,若真气已脱,虽灸已亦无用矣。唯是膏粱之人,不能忍耐痛楚,当服谁圣散,即昏不知痛。其睡圣散余自用灸膝甚效,放心服之断不误人。
按:《灵枢》论虚而至下陷,温补无功,借冰台以其陷下之阳耳。若仲景所言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而至于微矣,似有似无,则真阳已漓,又至于数矣,则真阳已竭阴阳漓竭,灸亦无宜。但有焰炎而无温存,宁不焦骨伤筋而血难复?非毁灸也。

十五、病多气滞 法用三通     xhs 贴
病多气滞 法用三通”   
   
   
崔芮 林威 范圣凯   
   
  去年6月的一天,27岁的女干部景某到北京中医院挂了国家级名
老中医贺普仁的专家号。景某于10年前因紧张出现偏
头痛,以左侧为主,每遇情绪或环境变化而发作,服止痛药、按揉及
转移注意力能缓解,但效果不稳定,经常反复。近1个月来,头痛加
重,每天均有发作,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服药效果不明显。平时还有
烦躁易怒、口苦等症状。经望闻问切,景某舌质暗、苔薄黄、脉滑,
被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贺老按辨证中医邪阻少阳,经脉不通治疗,
采用针灸三通法疏通经络,缓急止痛。
  微通法取穴:丝竹空透率谷、合谷、列缺、足临泣、风池、中脘、
悬钟。温通法取穴:痛点用火针疗法点刺,气海穴用温和灸,每次灸
15分钟。强通法取穴:头维、太阳、攒竹,点刺放血,均使出血3~5
滴。针治1次后症状减轻,头痛次数减少,程度降低。1个疗程后(7
天),景某告诉贺老,她的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于是,停用温通法、
强通法,只用微通法,继续治疗两个疗程,随访3个月未复发。
  贺普仁教授在刻苦研读岐黄宝典以及历代医籍的基础上,结合自
己数十年针灸临床经验,提出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学术思想。
贺老认为疾病产生的主要病机多为“气滞”,针灸治疗疾病的根本在
于“通”、“调”,通过调气机、调气血,使经络通,经络通则阴阳
气血平衡而病愈。因此,他创立了全新的针灸治疗学体系———针灸
三通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对于不同的疾病,
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分别用之。
  微通法即毫针刺法。“微”代表此法的主要工具为微针、毫针。
是用毫针为工具达到经络气血通调和畅目的的方法。其研究探讨的关
键问题是针灸刺法。微通法亦注重选穴,其原则可概括为“效、精、
便”。即力求做到疗效确切,穴位精少,取穴方便。微通法被广泛用
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多种疾病,其中疗效确切的
有上百种,微通法不仅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如麻痹、慢性皮肤病、
妇科病等的治疗,同时对一些急症、重症如晕厥、高血压、脑震荡、
中风等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温通法是以火针和艾灸施于穴位或一定部位,借火的温热刺激,
温阳祛寒,疏通气血,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病势急者多用火针,缓
者多用艾灸。火针疗法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既有针的穴位刺激又
有灸的温热疏通。对陈年痼疾,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施术时贺
老总结出两个要点———“红”、“快”。“红”指针具要烧至通红,
“快”指进针和出针时迅速而敏捷。临床上火针和艾灸广泛应用于内
科、外科、皮科、骨科等。适用于壮阳、补虚、祛寒、散结、止痛等。
  强通法就是放血疗法。它是用三棱针刺破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的
浅表血管,放出适量血液,通过决气调血,通经活络以达治疗病痛的
目的。经多年临床实践,贺老总结出一整套用放血疗法治疗疾病的方
法,如缓刺、速刺、挑刺、围刺、密刺、针罐、火针等法。此法主要
适用于急症、痛症、麻木等。
  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崔芮  主治医师  林威  范圣凯  

十六、十二经穴位诗
少商湖海一渔翁,鱼际太渊任转蓬,漫道经渠不可测,还叫尺泽起蛟龙。

商阳茅屋二三间,合谷阳溪第几湾。九曲池边云影谈,港天星斗浴波澜。

秋风历兑内庭西,陷谷冲阳过解溪。三里未知何日到,几番翘首歇思齐。

隐白云中一老僧,大都离俗少人憎,几回太白商丘过,汲取阴陵泉几升

少冲少府把师班,兵马神门得胜还。灵道战书前日发,而今少海已归山。

浮萍少泽任东西,前谷渊源统后溪, 脆骨又逢阳谷涧,交流小海欲倾提

茅亭结起至阴边,通谷浮云四望烟,束骨近同京骨峙,昆仑逐与委中连.

秋高闲眺涌泉边,然谷太溪豁眼帘,复溜一帆阴谷去,江山览胜碧连天。

中冲孤雁彻云霄,几度劳宫故寂寥,转过大陵来间使,深渊曲泽莫招摇。

关冲桃李掖门栽,中渚阳池次第开。花落支沟香满涧,一天井字蝶飞来。

窍阴别后恨相牵,几侠溪临泣杜鹃。怀抱丘墟情未毕,烦君阳辅寄临泉。

云霞烟锁大敦峰,忘却行间转太冲。坐望中封无路入,曲泉行水听踪踪。

十七、 针邪密要   国医女  贴
针邪密要
  凡男妇或歌或笑,或哭或吟,或多言,或久默,或朝夕嗔胀,或昼夜妄行,或口眼俱斜,或披头跣足,或裸形露体,或桑见神鬼,如此之类,乃飞虫精灵,妖孽狂鬼,百邪侵害也。欲治之时,先要
愉悦:谓病家敬信医人,医人诚心疗治。两相喜悦,邪鬼方除。若主恶砭石,不可以言治,医贪货财,不足以言德。
书符:先用朱砂书太乙灵符一道,一道烧灰酒调,病人服,一道贴于病人房内。书符时,念小天罡咒。

念咒:先取气一口,次念天罡大神,日月常轮,上朝金阙,下覆昆仑,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真武曲,破军辅弼,大周天界,细入微尘,玄黄正气,速赴我身,所有凶神恶煞,速赴我魁之下,母动母作,急急如律令。
定神:谓医与病人,各正自已之神。神不定勿刺,神已定可施。
正色:谓持针之际,目无邪视,心无外想,手如握虎,势若擒龙。
祷神:谓临针之时,闭目存想一会针法,心思神农黄帝,孙韦真人,俨然在前,密言从吾针后,病不许复。乃掐穴咒曰:大哉乾元,威统神天,金针到处,万病如拈,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针:谓下手入针时,呵气一口于穴上,默存心火烧过,用力徐徐插入,乃咒曰:布气玄真,万病不侵,经络接积,龙降虎升,阴阳妙道,插入神针,针天须要开,针地定教裂,针山须使崩,针海还应竭,针人疾即安,针鬼悉馘灭。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摄。
又咒曰:手提金鞭倒骑牛,唱得黄河水倒流,一口吸尽川江水,运动人身血脉流,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十八、 百症赋

百症赋?
???百症俞穴,再三用心, 囱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呜有声,听会堪攻。 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 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恍恍,急取养老天柱。???????? @@目荒 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廉泉中冲舌下肿痛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进。 耳门丝竹空,蛀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 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 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 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 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 太冲泻唇喎以速愈,承浆泻牙痛而即移。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以经渠。 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 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久知协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 胸协支满何疗,章门不用细寻,膈痛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 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胶宜征。 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宜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 脊强兮水道筋缩,目眩兮颧胶大迎。 痉病非颅息而不愈,脐风须然谷而易醒。 委阳天池,腋肿针而速散,后溪环跳,腿痛剌而即轻。 梦魇不安,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 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易误,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 癫疾必身柱本神之命,痰热仗少冲曲池之津。 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风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 湿寒湿热下胶定,厥寒厥热涌泉清。 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谙,烦心呕吐,幽门闭彻玉堂明。 行间涌泉去消渴之肾竭,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痨瘵传尸,趋魄户膏肓之路,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 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 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 剌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 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 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觅,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 鼻痔必取龈交,瘿气须求浮白。 大敦照海患寒症而善蠲,五里臂臑,生@@疮而能治。?????????? @@ 病历 至阴屋翳,疗痒疾之疼多,肩隅阳溪,清阴中之热极, 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 带下产崩,冲门气冲宜审,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 肩井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 脱肛趋百会尾翳之所,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中脘主乎积痢,外丘收乎大肠。 寒疟兮商阳太溪验,眩癖兮冲门血海强。 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立士莫为,针乃理之渊征,须至人之指教。 先究其病源,复考其穴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 方知玄理之玄,始达妙中之妙,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十九、《 针灸节要 》。高武


《 针灸节要 》。高武
  
                              建档: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  张永贤副院长

书目
1=标题= 素问十二卷
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  述,亦非一人之手,
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着,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於汉儒,
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
无非阐明阴阳五行主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於人身,其诸色脉病名,  刺治要,
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於此,而微有异同,
医家之纲法,无越於是书矣。然按西汉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白氏二内经,
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
唐王冰乃以九灵九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为师张公所藏,
以补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於迂? A
引援或至於未切,至宋林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於冰为有功。
1=标题= 难经十三卷
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
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
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辩杨玄操。吕广,
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未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
近代张洁古注後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
○滑伯仁氏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难经本义。
1=标题= 九  式
       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
员      其身员,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
       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
锋      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
俠      一名铍  ,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血。
员利    尖如毫,且员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痹。
毫      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
长      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奏之间者。
燔      一名    ,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明  四明  高武撰  述
1=标题= 卷一
2=标题= 难经
3=标题= 一  补泻
七十八难曰:  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  也。
纪曰:呼尽而内  ,吸而引  者为补吸则内  ,呼尽出  为泻,此言补泻之时,
非必呼吸出内而已,然知为  者信其左,不知为  者信其右。
纪氏曰:然知为  信其左者,以左调右,有馀不足,补泻於荥俞也。
不知为  者信其右,但一心用  ,不知以左调右也。
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  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
如动脉之状,顺  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
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滑氏曰:弹而努之,努读作怒,爪而下之,掏之稍重,皆欲致其气之至也。气至指下,
如动脉之状,乃乘其至而刺之,顺,犹循也乘也。停  待气,气至  动,是得气也。
因推  而内之,是谓补,动  而伸之,是谓泻,此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内也。
是固然也。若停  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  而候之卫气之分,
女子则深其  而候之荣气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气,是谓其病终不可治也。
篇中前後二气字不同,不可不辨,前言气之来如动脉之状,未刺之前,
左手所候之气也。後言得气不得气,  下所候之气也。此自两节,周仲立乃云:
凡候气,左手宜略重,候之不得,乃与男则少轻其手於卫气之分以候之,
女则重其手於荣气之分以候之,如此则既无前後之分,又昧停  待气之道,
尚何所据为补泻耶。
六十九难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
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後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
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滑氏曰:灵枢第十篇载,十二经皆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假令肝病虚,即补厥阴之合。
曲泉是也。实则泻厥阴之荥,行间是也。先补後泻,即後篇阳气不足,阴气有馀,
当先补其阳,而後泻其阴之意,若於此义不属,非阙误,则羡文也。不实不虚,
以经取之者,即四十九难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则伤肝,
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盖正经之自病者也。杨氏曰:
不实不虚,是诸藏不相乘也。故云自取其经。
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
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馀,当先补其阳,
而後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馀,当先补其阴,而後泻其阳,荣卫通行,
此其要也。
滑氏曰:灵枢五十二篇曰:浮气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於经者为荣气。
盖补则取浮气之不循经者以补虚处,泻则从荣置其气而不用也。置犹弃置之置,
然人之病,虚实不一,补泻之道,亦非一也。是以阳气不足而阴气有馀,
则先补阳而後泻阴以和之,阴气不足而阳气有馀,则先补阴而後泻阳以和之,
如此则荣卫自然通行矣。
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
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
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
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
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此之谓也?
滑氏曰:金不得平木,不字疑衍,○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者,木金火水,
欲更相平也。木火土金水之欲实,五行之贪胜而务权也。金水木火土之相平。
以五行所胜而制其贪也。经曰:一藏不平,所胜平之,东方肝也。西方肺也。东方实,
则知西方虚矣。若西方不虚,则东方安得而过於实耶!或泻或补。
要亦抑其甚而济其不足,损过就中之道也。水能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泻南方火者,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馀,补北方水者,益子之气,使不食於母也。
如此则过者退,抑者进,金得平其木,而东西二方无复偏胜偏亏之患矣。越人之意,
大抵谓东方过於实,而西方之气不足。故泻火以抑其木,补水以济其金。
是乃使金得与木相停。故曰欲令金得平木也。若曰欲令金不得平木,则前後文义窒碍,
竟说不通,使肝木不过,肺金不虚,复泻火补水,不几於实实虚虚耶!
八十一难文义,正与此互相发明,九峰蔡氏谓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取相胜以泄其过,
其意亦同。故结句云: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若为知常而不知变者之戒也。
此篇大意,在肝实肺虚,泻火补水上。○或问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当泻火补土为是。盖子有馀则不食母之气,母不足则不能荫其子,泻南方火,
乃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馀,补中央土,则益母之气,使得以荫其子也。
今乃泻火补水何欤?曰:此越人之妙,一举而两得之者也。且泻火一则以夺木之气,
一则以去金 之克,补水一则以益金之气,一则以制火之光,若补土则一於助金而已,
不可施於两用,此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或又问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
五行之道也。今越人乃谓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何哉。曰:是各有其说也。
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者,五行之生化,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者,  家之予夺,
固不相侔也。○四明陈氏曰:仲景云:木行乘金名曰横。内经曰:气有馀,
则制己所胜 而侮所不胜。木实金虚,是木横而凌金,侮所不胜也。木实本以金平之,
然以其气正强而横,金平之,则两不相伏而战,战则实者亦伤,虚者亦败,
金虚本资气於土,然其时土亦受制,未足以资之。故取水为金之子,又为木之母,
於是泻火补水,使水胜火,则火馁而取气於木,木乃减而不复实,水为木母。
此母能令子虚也。木既不实,其气乃平,平则金免木凌,而不复虚,水为金子。
此子能令母实也。所谓金不得平木,不得迳以金平其木,必泻火补水而旁治之,
使木金之气自然两平耳!今按陈氏此说,亦自有理,但为不之一字所缠。
未免牵强费辞,不若直以不字为衍文尔,观八十一难中,当知金平木一语可见矣。
○王安道曰:余每读至此,未尝不叹夫越人之得经旨,而悼夫後世之失经旨也。
先哲有言,凡读书不可先看注解,且将经文反覆而详味之,得自家有新意。
却以注解叁校,庶乎经意昭然,而不为他说所蔽,若先看注解,则被其说横吾胸中,
自家却无新意矣。余平生佩服此训,所益甚多,且如难经此篇,其言周备纯正,
足为万世法,後人纷纷之论,其可凭乎。夫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此常道也。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亦常道也。人皆知之,今肝实肺虚,乃不泻肝而泻心,
此则人亦知之,至於不补肺补脾而补肾,此则人不能知,惟越人知之耳。
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以常情观之,则曰心实致肝木亦实,此子能令母实也。
脾土虚致肺金亦虚,此母能令子虚也。心火实固由自主,脾土虚乃由肝木制之,
法当泻心补脾,则肝肺皆平矣。越人则不然,其子能令母实,子谓火,母谓木,
固与常情无异,其母能令子虚,母谓水,子谓木,则与常情不同矣。
故曰水者木之母也。子能令母实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虚一句,言治法也。
其意盖曰:火为木之子,子助其母,使之过分而为病矣。今将何以处之。
惟有补水泻火之治而已。夫补水者何谓也。盖水为木之母,若补水之虚,使力可胜火,
火势退而木势亦退,此则母能虚子之义,所谓不治之治也。(此虚字,
与精气夺则虚之虚字不同,彼虚谓耗其真而致虚,此虚谓抑其过而欲虚之也。)
若曰不然,则母能令子虚一句,将归之脾肺乎,既归於脾肺,今何不补脾乎。
夫五行之道,其所畏者,畏所克耳!今火大王,水大亏,火何畏乎,惟其无畏,
则愈王而莫能制,苟非滋水以求胜之,孰能胜也。水胜火三字,此越人寓意处。
细观之,勿轻忽也。虽泻火补水并言,然其要又在补水耳!後人乃言独泻火,
而不用补水。又曰泻火即是补水,得不大违越人与经之意乎,若果不用补水,
经不必言补北方,越人不必言补水矣。虽水不虚,而火独暴王者,固不必补水亦可也。
若先因水虚而致火王者,不补水可乎。水虚火王而不补水,则药至而暂息,
药过而复作,将积年累月,无有穷已,安能绝其根哉,虽苦寒之药,通为抑阳扶阴,
不过泻火邪而已,终非肾藏本药,不能滋养北方之真阴也。欲滋真阴,舍地黄,
黄蘖之属不可也。且夫肝之实也。其因有二,心助肝,肝实之一因也。肺不能制肝,
肝实之二因也。肺之虚也。其因亦有二,心克肺,肺虚之一因也。
脾受肝克而不能生肺,肺虚之二因也。今补水而泻火,火退则木气削,
又金不受克而制木,东方不实矣。金气得平,又土不受克而生金,西方不虚矣。
若以虚则补母言之,肺虚则当补脾,岂知肝气正盛,克土之深。
虽每日补脾安能敌其正盛之势哉。纵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所得不偿所失矣。
此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或疑木王补水,恐水生木而木愈王。故闻独泻火不补水论,
忻然而从之,殊不知木已王矣。何待生乎。况水之虚,虽峻补尚不能复其本气,
安有馀力生木哉。若能生木,则能胜火矣。或又谓补水者,欲其不食於母也。
不食於母,则金气还矣。岂知火克金,土不生金,金之虚已极,尚不能自给,
水虽欲食之,何所食乎?若如此,则金虚不由於火之克,土之不生,而由於水之食尔,
岂理也哉,纵水不食金,金亦未必能复常也。金不得平木一句,多一不字。
所以泻火补水者,正欲使金得平木也。不字当删去,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
虚指肺虚而言也。泻火补水,使金得平木,正所谓能治其虚,不补土,不补金,
乃泻火补水,使金自平,此法之巧而妙者,苟不能晓此法,而不能治此虚,
则不须问其他,必是无能之人矣。故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
若夫上文所谓金木水火土更相平之义,不劳解而自明,兹故弗具也。夫越人亚圣也。
论至於此,敢不  衽,但恨说者之  蚀。故辩之。(武按滑氏受针法於东平高洞阳,
故以  法补泻注,岂王氏不习  。故以用药论,而补泻之理明矣。
若经旨则  药皆通。)
七十二难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
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顺逆而取之,故曰迎随。
滑氏曰:迎随之法,补泻之道也。迎者迎而夺之,随者随而济之,然必知荣卫之流行,
经脉之往来,荣卫流行,经脉往来,其义一也。知之而後可以视夫病之逆顺,
随其所当而为补泻也。○四明陈氏曰:迎者,迎其气之方来而未盛也。以泻之,随者,
随其气之方往而未虚也。以补之,愚按迎随有二,有虚实迎随,有子母迎随。
陈氏之说:虚实迎随也。若七十九难所载,子母迎随也。
调气之方,必在阴阳,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滑氏曰:在,察也。内为阴,外为阳,表为阳,里为阴,察其病之在阴在阳而调之也。
杨氏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阴虚阳实,则补阴泻阳,阳虚阴实,则补阳泻阴,
或阳并於阴,阴并於阳,或阴阳俱虚俱实,皆随其所见而调之。谢氏曰:男外女内,
表阳里阴,调阴阳之气者,如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类也。
七十九难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
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
滑氏曰:出灵枢第一篇,得,求而获也。失,纵也。遗也。其第二篇曰:言实与虚,
若有若无者,谓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言虚与实,若得若失者。
谓补者  然若有得也。泻者  然若有失也。即第一篇之义。
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
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
滑氏曰:迎而夺之者泻也。随而济之者补也。假令心病,心火也。土为火之子,
手心主之俞大陵也。实则泻之,是迎而夺之也。木者火之母,手心主之井中冲也。
虚则补之,是随而济之也。迎者迎於前,随者随其後,此假心为例,而补泻,
则云手心主,即灵枢所谓少阴无俞者也。当与六十六难并观。○洁古曰:呼吸出纳,
亦名迎随也。
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滑氏曰:气来实牢濡虚,以随济迎夺而为得失也。前云虚之与实,若得若失,
实之与虚,若有若无,此言实之与虚,若得若失。盖得失有无,义实相同,
互举之省文耳!
八十一难曰:经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然所谓有见如入者。
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  ,  入见气尽乃出  ,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
滑氏曰:所谓有见如入下,当欠有见如出四字,如,读为而,孟子书,望道而未之见,
而读为如。盖通用也。○有见而入出者,谓左手按穴,待气来至乃下  ,
入候其气应尽而出  也。○纪氏曰:  之出入,皆随气往来。素问曰:见其乌乌,
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努,起如发机是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文)
3=标题= 二  补泻相反
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
其损益奈何?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
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
用  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滑氏曰:是病二字,非误即衍,肝实肺虚,金当平木,如七十五难之说,若肺实肝虚,
则当抑金而扶木也。用  者乃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此所谓实其实而虚其虚,
损不足而益有馀,杀人必矣。中工,犹云粗工也。
十二难曰:五藏脉已绝於内,用  者反实其外,五藏脉已绝於外,用  者反实其内,
内外之绝,何以别之?然五藏脉已绝於内者,肾肝气已绝於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
五藏脉已绝於外者,其心肺脉已绝於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
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馀,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滑氏曰:灵枢第一篇曰:凡将用  者,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
乃可以治也又第三篇曰:所谓五藏之气已绝於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外之病处,
与阳经之合,有留  以致其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
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藏之气已绝於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
有留  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馀故躁,
此灵枢 以脉口内外言阴阳也。越人以心肺肾肝内外别阴阳,其理亦犹是也。
纪氏谓此篇言  法,冯氏谓合入用  补泻之类。
3=标题= 三    刺浅深
七十难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谓也?然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
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
滑氏曰:春夏之时,阳气浮而上,人之气亦然。故刺之当浅,欲其无太过也。
秋冬之时,阳气沉而下,人之气亦然。故刺之当深,欲其无不及也。经曰: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此之谓也。四明陈氏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秋气在分肉,冬气在骨髓,
是浅深之应也。
七十一难曰: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然  阳者,卧  而刺之。
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  荣俞之处,气散乃内  ,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滑氏曰:荣为阴,卫为阳,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各有浅深也。用  之道亦然,
阳必卧  而刺之者,以阳气轻浮,过之恐伤於荣也。刺阴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
良久,令气散乃内  ,不然,则伤卫气也。无毋通,禁止辞。
3=标题= 四  先後浅深
七十难曰: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何谓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
初下  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
初内  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
滑氏曰:致取也。春夏气温,必致一阴者,春夏养阳之义也。
初下  即沉之至肾肝之部,俟其得气,乃引  而提之,以至於心肺之分。
所谓致一阴也。秋冬气寒,必致一阳者,秋冬养阴之义也。初内  浅而浮之,
当心肺之部,俟其得气,推  而内之,以达於肾肝之分,所谓致一阳也。
此篇致阴阳之说,越人特推其理有如是者尔,凡用  补泻,自有所宜,
初不必以是相拘也。
3=标题= 五  井荥俞经合主病
六十八难曰:五藏六府,各有井荥俞经合,皆何所主?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荥,
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
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藏六府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
滑氏曰:主,主治也。井,谷井之井,水源之所出也。荥绝小水也。井之源本微,
故所流尚小而为荥,俞,输也。注也。自荥而注,乃为俞也。由俞而经过於此。
乃谓之经,由经而入於所合,谓之合,合者会也。灵枢第一篇曰:五藏五俞,
五五二十五俞,六府六俞,六六三十六俞。(此俞字,空穴之总名,凡诸空穴,
皆可以言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所行,皆井荥俞经合之所系,
而所主病各不同,井主心下满,肝木病也。足厥阴之支,从肝别贯鬲,上注肺。
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心火病也。俞主体重节痛,脾土病也。经主喘  寒热,
肺金病也。合主逆气而泄,肾水病也。谢氏曰:此举五藏之病各一端为例,
馀病可以类推而互取也。不言六府者,举藏足以该之。○项氏曰:井象水之泉,
荥象水之陂,俞象水之窬,经象水之流,合象水之归,皆取水之义也。○纪氏曰:
井之所治,不以五藏六府,皆主心下满,荥之所治,不以五藏六府,皆主身热,
俞之所治,不以五藏六府,皆主体重节痛,经之所治,不以五藏六府,
皆主喘咳寒热,合之所治,不以五藏六府,皆主逆气而泄,俱言藏不言府者,
恐未中理。
3=标题= 六  四时井荥俞经合刺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
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
冬刺合者邪在肾。
滑氏曰:荥俞之系四时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
其肝心脾肺肾,而系於春夏秋冬者,何谓也。然五藏一病辄有五也。假令肝病,
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众多,
不可尽言也。四时有数,而并系於春夏秋冬者也。  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
滑氏曰:五藏一病,不止於五,尤众多也。虽其众多,而四时有数。
故并系於春夏秋冬,及井荥俞经合之属也。用  者,必精察之。○详此篇文义,
似有缺误,今且依此解之,以俟知者。
3=标题= 七  藏府荥俞合皆以井为始
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藏六府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然井者东方春也。
万物之始生,诸  行喘息  飞蠕动当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岁数始於春,
日数始於甲。故以井为始也。  去知切蠕音软。
滑氏曰:十二经所出之穴,皆谓之井,而以为荥俞之始者,以井主东方木,木者春也。
万物发生之始,诸  者行,喘者息,息谓嘘吸气也。公孙弘传,作  行喙息,
义尤明白,  者飞,蠕者动,皆虫豸之属,凡当生之物,皆以春而生。
是以岁之数则始於春,日之数则始於甲,人之荥合则始於井也。冯氏曰:井,
谷井之井,泉源之所出也。四明陈氏曰:经穴之气所生则自井始,而留荥注俞,
过经入合。故以万物及岁月日数之始为譬也。
3=标题= 八  藏府井荥为五六
六十二难曰:藏井荥有五,府独有六者,何谓也?然府者阳也。三焦行於诸阳,
故置一俞,名曰原,府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滑氏曰:藏之井荥有五,谓井荥俞经合也。府之井荥有六,以三焦行於诸阳,
故又置一俞而名曰原,所以府有六者,与三焦共一气也。虞氏曰:此篇疑有缺误,
当与六十六难叁考。
3=标题= 九  阴阳井荥木金相生不同
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
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滑氏曰:十二经起於井穴,阴井为木。故阴井木生阴荥火,阴荥火生阴俞土,
阴俞土生阴经金,阴经金生阴合水,阳井为金。故阳井金生阳荥水,阳荥水生阳俞木,
阳俞木生阳经火,阳经火生阳合土。
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金者,
乙之刚也。阴井乙木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
馀皆仿此。
滑氏曰:刚柔者,乙庚之相配也。十干所以自乙庚而言者。盖诸藏府穴,皆始於井,
而阴脉之井始於乙木,阳脉之井始於庚金。故自乙庚而言刚柔之配。
而其馀五行之配,皆仿此也。丁氏曰:刚柔者,谓阴井木,阳井金,庚金为刚,
乙木为柔,阴荥火,阳荥水,壬水为刚,丁火为柔,阴俞土,阳俞木,甲木为刚,
己土为柔,阴经金,阳经火,丙火为刚,辛金为柔,阴合水,阳合土,戊土为刚,
癸水为柔。盖五行之道,相生者母子之义,相克相制者夫妇之类。故夫道皆刚,
妇道皆柔,自然之理也。易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其是之谓欤。
3=标题= 十  出井入合
六十五难曰:经言所出为井,所入为合,其法奈何?然所出为井,井者东方春也。
万物之始生。故言所出为井也。所入为合,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藏,
故言所入为合也。
滑氏曰:此以经穴之流注始终言也。
3=标题= 十一  欲刺井当刺荥
七十三难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
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
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
滑氏曰:诸经之井,皆在手足指梢,肌肉浅薄之处,气少不足使为补泻也。
故设当刺井者,只泻其荥,以井为木,荥为火,火者木之子也。详越人此说,
专为泻井者言也。若当补井,则必补其合。故引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
泻者不可以为补,各有攸当也。补泻反则病益笃,而有实实虚虚之患,可不谨哉。
(武按,滑氏谓经意为泻井而补,补井补合之言,端自泻南方补北方意也。)
3=标题= 十二  经脉流注
二十三难曰: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也?然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
以荥於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
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
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於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
滑氏曰:因者随也。原者始也。朝犹朝会之朝,以用也。因上文经脉之尺度,
而推言经络之行度也。直行者谓之经,旁出者谓之络,十二经有十二络,
兼阳络阴络脾之大络,为十五络也。谢氏曰:始从中焦者。盖谓饮食入口藏于胃,
其精微之化,注手太阴阳明,以次相传,至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也。络脉十五,
皆随十二经脉之所始,转相灌溉,如环之无端,朝寸口人迎,以之处百病,
而决死生也。寸口人迎,古法以侠喉两傍动脉为人迎。
至晋王叔和直以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後世宗之,
愚谓昔人所以取人迎气口者。盖人迎为足阳明胃经,受谷气而养五藏者也。
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朝百脉而平权衡者也。○此事难知云:寅手太阴肺,始於中焦,
终於大指内廉出其端;卯手阳明大肠,始於手大指次指之端,终於上侠鼻孔;
辰足阳明胃,始於鼻交  中,终於入大指间出其端;已足太阴脾,始於足大指之端,
终於注心中;午手少阴心,始於心中,终於小指之内出其端;未手太阳小肠,
始於小指之端,终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於颧。申足太阳膀胱,始於目内眦,
终於小指内侧出其端;酉足少阴肾,始於小指之下,终於注胸中;戌手厥阴心包,
始於胸中,终於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亥手少阳三焦,始於小指次指之端,终於目锐眦;
子足少阳胆,始於目锐眦,终於小指次指内出其端,其支者,上入大指歧骨内出其端,
贯爪甲出三毛;丑足厥阴肝,始於大指聚毛之上,终於注肺中。
3=标题= 十三  奇经八脉
二十七难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於十二经,何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  ,
有阴  ,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於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滑氏曰: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於十二经。故曰奇经,
奇对正而言,犹兵家之云奇正也。虞氏曰:奇者奇零之奇,不偶之义。
谓此八脉不系於正经阴阳,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奇经也。此八脉者。
督脉督於後,任脉任於前,冲脉为诸阳之海,阴阳维则维络於身,带脉束之如带,
阳  得之太阳之别,阴  本诸少阴之别云: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於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
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剏沛妄作,圣人不能复图也。
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拘也。
滑氏曰:经络之行,有常度矣。奇经八脉则不能相从也。故以圣人图设沟渠为譬,
以见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而为此奇经也。然则奇经盖络脉之满溢而为之者欤,
或曰此络脉三字,越人正指奇经而言也。既不拘於经,直谓之络脉亦可也。此篇两节,
举八脉之名,及所以为奇经之义。
二十八难曰: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於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
起於下极之俞,并於脊里,上至风府,入属於脑,任脉者,起於中极之下,以上毛际,
循腹  ,上关元,至喉咽,冲脉起於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带脉者,起於季侸,回身一周,阳  脉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阴  脉者,亦起於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於身,
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也。故阳维起於诸阳会也。阴维起於诸阴交也。
比於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於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
入於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滑氏曰:继,脉经作系。○督之为言都也。为阳脉之海,所以都纲乎阳脉也。
其脉起下极之俞,由会阴历长强,循脊中行至大椎穴,与手足三阳之脉交会,
上至  门与阳维会,至百会与太阳交会,下至鼻柱人中与阳明交会。
任脉起於中极之下曲骨穴,任者妊也。为人生养之本,冲脉起於气冲穴,至胸中而散,
为阴脉之海,内经作并足少阴之经,按冲脉行於幽门通谷而上,皆少阴也。当从内经,
此督任冲三脉,皆起於会阴。盖一源而分三歧也。带脉起於季侸下一寸八分,
回身一周,犹束带然,阳  脉起於足跟中申脉穴,循外踝而行。
阴  脉则起於跟中照海穴,循内踝而行,    也。以二脉皆起於足。
故取    超越之义,阳维阴维,维络於身,为阴阳之纲维也。阳维所发,别於金门,
以阳交为俕,与手足太阳及  脉会於  俞,与手足少阳会於天  ,及会肩井,
与足少阳会於阳白,上本神临泣正营脑空,下至风池,与督会於风府係门,
此阳维之起於诸阳会也。阴维之俕曰筑宾,与足太阴会於腹哀大横。
又与足太阴厥阴会於府舍期门,又与任脉会於天突廉泉,此阴维起於诸阴之交也。
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十二字,当在十二经亦不能拘之之下,则於此无所间,
而於彼得相从矣。其受邪气畜云云十二字,谢氏则以为於本文上下当有缺文,
然脉经无此,疑衍文也。或云当在三十七难关格不得尽其命而死矣之下,
因邪在六府而言也。
3=标题= 十四  十五络脉
二十六难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馀三络者,是何等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
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  之络也。阴络者,阴  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滑氏曰:
直行者谓之经,傍行者谓之络,经犹江汉之正流,络则沱潜之支派,每经皆有络,
十二经有十二络,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络肺之类。今云络有十五者,
以其有阳  之络,阴  之络,及脾之大络也。阳  阴  ,见二十八难,谓之络者,
盖奇经既不拘於十二经,直谓之络亦可也。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三寸,
布胸侸,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四明陈氏曰:阳  之络统诸阳络。
阴  之络能统诸阴络,脾之大络,又总统阴阳诸络,由脾之能溉养五藏也。
3=标题= 十五  奇经病
二十九难曰: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於阳,阴维维於阴,阴阳不能自相维,
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  为病,
阳缓而阴急,阳  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滑氏曰:此言奇经之病也。阴不能维於阴,则怅然失志,阳不能维於阳,
则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行诸阳而主卫,卫为气,气居表。故苦寒热,
阴维行诸阴而主荣,荣为血,血属心。故苦心痛,两  脉病,在阳则阳结急,
在阴则阴结急,受病者急,不病者自和缓也。冲脉从关元至咽喉。故逆气里急,
督脉行背。故脊强而厥,任脉起胞门行腹。故病苦内结,男为七疝,女为瘕聚也。
带脉回身一周。故病状如是,溶溶,无力貌,此各以其经脉所过而言之,
自二十七难至此,义实相因,最宜通玩。
3=标题= 十六  十二经以原为俞三焦以俞为原
六十六难曰:经言肺之原出於太渊,心之原出於大陵,肝之原出於太冲,
脾之原出於太白,肾之原出於太溪,少阴之原出於兑骨,神门穴也胆之原出於丘墟,
胃之原出於冲阳,三焦之原出於阳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肠之原出於合谷,
小肠之原出於腕骨。
滑氏曰:肺之原太渊至肾之原太溪,见灵枢第一篇,其第二篇曰:肺之俞太渊,
心之俞大陵,肝之俞太冲,脾之俞太白,肾之俞太溪,膀胱之俞束骨,过於京骨为原,
胆之俞临泣,过於丘墟为原,胃之俞陷谷,过於冲阳为原,三焦之俞中渚,
过於阳池为原,小肠之俞後溪,过於腕骨为原,大肠之俞三间,过於合谷为原,
盖五藏阴经,止以俞为原,六府阳经,既有俞,仍别有原。或曰:
灵枢以大陵为心之原,难经亦然,而又别以兑骨为少阴之原,诸家  灸书,
并以大陵为手厥阴心主之俞,以神门在掌後兑骨之端者,为心经所注之俞,
似此不同者何也。按灵枢七十一篇曰:少阴无输,心不病乎。歧伯曰:
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於掌後兑骨之端也。其馀脉出入屈折,其行之疾徐,
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又第二篇曰:心出於中冲,溜於劳宫,注於大陵,
行於间使,入於曲泽,手少阴也。(按中冲以下,并手心主经俞,灵枢直指为手少阴,
而手少阴经俞,不别载也。)又素问缪刺篇曰:刺手心主少阴兑骨之端各一  ,立已。
又气穴篇曰:藏俞五十穴,王氏主五藏俞惟有心包经井俞之穴,而亦无心经井俞穴,
又七十九难曰: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补手心主井,详此前後各经文义,
则知手少阴与心主同治也。
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
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
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滑氏曰: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以十二经之俞皆系於三焦所行气所留止之处也。
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以脐下肾间动气,乃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
三焦则为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上中下之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也。通行三气。
即纪氏所谓下焦禀真元之气,即原气也。上达至於中焦,中焦受水谷精悍之气,
化为荣卫,荣卫之气与真元之气通行达於上焦也。所以原为三焦之尊号,
而所止辄为原,犹警跸所至,称行在所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於是而取之,宜哉,
拨萃云:本经原穴无经络逆从,子母补泻,凡刺原穴,诊见动作来应而内  ,
吸则得气,无令出  ,停而久留,气尽乃出,此拨原之法。王海藏曰:
假令  肝经病了,於本经原穴亦  一  ,如补肝经来,亦於本经原穴补一  ,
如泻肝经来,亦於本经原穴泻一  ,如馀经有补泻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凡此十二原,非泻子补母之法,虚实通用。故五藏六府有病,皆取其原。
六十七难曰:五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
俞在阳。
滑氏曰:募与俞,五藏空穴之总名也。在腹为阴,则谓之募,在背为阳,则为之俞,
募犹募结之募,言经气之聚於此也。俞史记扁鹊传作输,犹委输之输,
言经气由此而输於彼也。五藏募在腹,肺之募中府二穴,在胸部云门下一寸,
乳上三肋间动脉陷中,心之募巨阙一穴,在鸠尾下一寸,脾之募章门二穴,
在季侸下直脐,肝之募期门二穴,在不容两旁各一寸五分,肾之募京门二穴,
在腰中季侸,本五藏俞在背,行足太阳之经,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五椎下,
肝俞在九椎下,脾俞在十一椎下,肾俞在十四椎下,皆侠脊两旁各一寸五分,
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者,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藏府腹背,气相通应。
所以阴病有时而行阳,阳病有时而行阴也。  法曰: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按经言行阳行阴,是必然者,而滑注则言有时,似或然也。似非经旨也。)
3=标题= 十七  八会刺穴
四十五难曰:经言八会者,何谓也?然府会太仓,藏会季侸,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
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
取其会之气穴也。
滑氏曰:太仓一名中  ,在脐上四寸,六府取禀於胃。故为府会,季侸章门穴也。
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为脾之募,五藏取禀於脾。故为藏会。
足少阳之筋结於膝外廉,阳陵泉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又胆与肝为配,
肝者筋之合。故为筋会。绝骨一名阳辅,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
诸髓皆属於骨。故为髓会。鬲俞在背第七椎下,去脊两旁各一寸半,
足太阳脉气所发也。太阳多血,又血乃水之象。故为血会。大杼在项後第一椎下,
去脊两旁各一寸,太渊在掌後陷中动脉,即所谓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即  中,为气海者也。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热病在内者,
各视其所属而取之会也。谢氏曰:三焦当作上焦。四明陈氏曰:髓会绝骨,髓属於肾,
肾主骨,於足少阳无所关,脑为髓海,脑有枕骨穴,则当会枕骨,绝骨误也。
血会鬲俞,血者心所统,肝所藏,鬲俞在七椎下两旁,上则心俞,下则肝俞,
故为血会,骨会大杼,骨者髓所养,髓自脑下注於大杼,大杼渗入脊心,下贯尾侱,
渗诸骨节。故骨节之气,皆会於此,亦通。古益袁氏曰:人能健步,以髓会绝骨也。
肩能任重,以骨会大杼也。
3=标题= 十八  上工下工治病
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
则知肝当传之於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
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滑氏曰:见肝之病,先实其脾,使邪无所入,治未病也。是为上工,见肝之病,
一心治肝,治已病也。是为中工,灵枢五十五篇曰:上工刺其未生也。
其次刺未盛者也。其次刺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
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必毁伤,因其衰也。事乃大昌,
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明  四明  高 武 撰  述
1=标题= 卷二上
2=标题= 灵素
3=标题= 一  用  方宜
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何也?歧伯曰:地气使然也。故东方之域,
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黑色理? A其病皆为痈疡,音羊其治宜砭者,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之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
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  ,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  ,
故九  亦从南方来。○形乐志苦,病生於内,治之以  石。
3=标题= 二  九  式
帝曰:  之长短有数乎!歧伯对曰:一曰    ,取法巾  ,头大末锐,去末寸半,
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二曰员  ,取法於絮  ,筒音同其身而卵其锋,  如卵形,
员其末,长一寸六分;三曰  音低  ,取法於黍粟之锐,长三寸半。四曰锋  ,
取法於絮  ,筒其身,锋其末,刃三隅,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音彼  ,取法於剑锋,
末如剑,广二寸半,长四寸;六曰员利  ,取法於咁鰽  大如咁鰽且员且锐,
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又曰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七曰毫  ,取法於毫毛,
尖如蚊虻喙,长一寸六分;八曰长  ,取法於綦  ,锋利身薄,长七寸;九曰大  ,
取法於锋  ,尖如挺,其锋微员  形毕矣。此九  之长短也。
3=标题= 三  九  应天地人时以起用
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主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
以起黄锺数焉,以  应数也。帝曰:以  应九数奈何?歧伯曰:一者天也。
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
故为之治  ,必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二者地也。
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  ,必筒其身而员其末,令毋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  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末勿陷,
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於经络之中,为瘤病也。
故为之治  ,必筒其身而锐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五者音也。
音者冬夏之分,分於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
故为之治  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
虚邪客於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  ,必令尖如咁鰽且员且锐,中身微大,
以取暴气,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经络而为痛痹,舍於经络者也。
故为之治  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
出  而养者也。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
内舍於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  ,必长其身,锋其末,
可以深取远痹,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於身,如风水之状,
而溜不能通於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  ,大如挺,其锋微员,
以取大气之不能过於关节者也。○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
身形亦应之,  有所宜。故曰九  :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
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
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  皮,二  肉,三  脉,四  筋,五  骨,
六  调阴阳,七  应精,八  除风,九  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
此之谓有所主也。
3=标题= 四  九  所宜
九  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刺热者用    ,刺寒者用毫  ,
刺大者用锋  ,刺小者用员利  ,刺痈者用铍  。○    出泻阳气,
员  者揩摩分肉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    者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令邪气勿陷,锋  者以发痼疾,铍  者以取大脓,员利  者以取暴气,
毫  者静以徐往,微以久留而养,以取痛痹,长  者可以取远痹,
大  者以泻机关之水。○病在皮肤,取以    於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
取以员利  於病所,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之    於井荥分输,病为大脓者,
取以铍  ,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员利  ,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  ,病在中者,
取以长  ,水肿不能过关节者,取以大  。○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
故其以成脓血者,其惟砭 石铍  之所取也。
3=标题= 五  五刺应五藏
凡刺有五,以应五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  ,无  伤肉,如拨毛状,
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後  之,中脉为故,
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
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亦曰岂刺;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
於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
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3=标题= 六  九刺应九变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俞也;二曰远道刺,
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
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  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皮毛也;
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  刺,  刺者,燔  以取痹也。
3=标题= 七  十二刺应十二经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
一刺後,以治心痹,刺此者傍  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
直内无拨  ,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  复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
举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痹;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
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以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
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六曰直  刺,直  刺者,
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  而深之,
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置  骨所,
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阴刺,
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後少阴也;十一曰傍  刺,傍  刺者,
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
数发  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 ]。
3=标题= 八  黑白肥瘦刺
帝曰:愿闻人之黑白肥瘦小长,各有数乎!岐伯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
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
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於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瘦人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气清,易脱於气,易损於血,
刺此者浅而疾之。○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3=标题= 九  刺常人
曰:刺常人奈何?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
刺此者无失常数也。
3=标题= 十  刺王公大人布衣
帝曰:夫王公大人,血气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  悍滑利,
其刺之浅深疾徐多少何如?岐伯曰:亭粱藿菽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疾出,
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  小而入浅,气涩则  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
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而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其  悍滑利也。
○寒痹内热,刺布衣以火  之,刺大人以药熨之。
3=标题= 十一  刺壮士
帝曰:刺壮士真骨者奈何?歧伯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
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3=标题= 十二  刺婴儿
曰:刺婴儿奈何?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  ,浅刺而疾发  ,
日再可也。
3=标题= 十三  刺脉虚实浅深
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脉浅者勿刺,按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
独出其邪气耳!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勿按其脉而刺之,微内  而久留之,
以致其孔脉气也。
3=标题= 十四  十二经气血刺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阴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
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阳明多血多气,刺阳明出血气,
太阳多血少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少阳多气少血,刺少阳出气恶血,太阴多血少气,
刺太阴出血恶气,厥阴多血少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少阴多气少血,
刺少阴出气恶血也。
3=标题= 十五  手足阴阳经脉刺
足阳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壮热,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
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
足少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太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
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
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3=标题= 十六  补泻
帝曰:余闻刺法,有馀泻之,不足补之。岐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
○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
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凡用  者,随而泻之,迎而道之,虚则实之,
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
若有若无,察後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  最妙,
补泻之时,以  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  ,邪气得泄,按而引  。
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
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必无留血,必取诛之,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  。
○  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馀食,莫之知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
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五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
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
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後乃存  ,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
可玩往来,乃施於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  ,
手动若务,  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
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努,起如发机。○刺虚者须其实,
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
神无营於众物。○义无邪下,必正其神。○小  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
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净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
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间,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
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  道毕矣。○凡用  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
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察後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  最妙,补泻之时,
以  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  ,邪气得泄,按而引  ,是为内温,
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
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  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  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
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乃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
视之独澄,切之独坚。○刺虚则实之,  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
下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盛则虚之者,出  勿按,徐而疾则实者,
徐出  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  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
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後与先者,知病先後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
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九  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泻之时者,
与气开阖相合也。九  之名,各不同形者,  穷其所当补泻也。刺实须与虚者,
留  阴气隆至,乃去  也。刺虚须与实者,阳气隆至,  下热,乃去  也。经气已至,
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浅深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
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於众物者,静志观病人,
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
令气易行也。○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於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
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馀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
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
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音也。粗守关者,
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者。
知气之虚实,用  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  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不可挂以发者。
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知其往来者,
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
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  意也。往者为逆者,
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逆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所谓虚则实之者,
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盛而当泻之也。苑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
察後与先,若无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後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  然若有得也。泻则  然若有失也。
○是故工之用  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於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
所取之处,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逆之,
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
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
推其皮盖其外门,神气乃存,用  之要,无忘其神。○泻必用方者,以气方盛也。
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纳  ,及复候其方吸而转  ,
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  。故曰泻,补必用员者,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荥,
复以吸排  也。故员与方非  也。○泻实者,气盛乃内  ,  与气俱内,以开其门,
如利其户,  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实,摇大其道,
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持  叩置,以定其宜,候呼内  ,
气出  入,  空四塞,精无从出,方实而疾出  ,气入  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
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吸则内  ,
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  ,以得气为故,候呼引  ,呼尽乃出,
大气皆出。故命曰泻,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
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  ,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
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  ,气不得出,各在所处,推阖其门,
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补泻弗失,与天地一,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浅深在志,远近如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於众物,持  之道,欲端以正,
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泻欲端以正,
补必闭肤,辅  导气,邪得淫  ,真气得居。帝曰:捍皮开腠理奈何?岐伯曰:
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知其气所在,先得其道,
稀而傖?鵄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上者引而去之,视先痛者,
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於中者,从合泻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
下气不足,积而从之,寒入於中,推而行之。○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  孔也。入虚者右手闭  孔也。○形气不足,
病气有馀,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馀,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
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
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馀,病气有馀,此谓阴阳俱有馀也。
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馀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曰刺不知逆顺,
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侾,阴阳相错,虚而泻之,
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偢鳣,皮肤薄着,毛腠夭焦,予之死期。○凡用  之类,
在於调气,气积於胃,以通荣卫,各行其道,宗气留於海,其下者经於气冲,
其直者走於息道。故厥在於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流而不止,弗之火调,
弗能取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
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  ,浅而留之,
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  ,  各有所宜,各不同形,
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刺之道毕矣。○用  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
乃後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
此必有横络盛,加於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上寒下热,
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上热下寒,视其脉虚而陷下於经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大热循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语,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
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头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
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帝曰:余闻刺法,
言有馀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何谓有馀?何谓不足?岐伯曰:有馀有五,不足亦有五,
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馀有不足,气有馀有不足,
血有馀有不足,形有馀有不足,志有馀有不足,方此十者,其气不等也。帝曰:
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
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馀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於五藏也。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
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於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是故守经隧焉。帝曰:神有馀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馀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於形,  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馀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
神气乃平,神不足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
神气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着  勿斥,移气於不足,
神气乃得复。帝曰:善,气有馀不足奈何?气有馀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血气不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
气有馀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  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
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笃相得。帝曰:善,血有馀不足奈何?岐伯曰:
血有馀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流血。帝曰:
补泻奈何?岐伯曰:血有馀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  其脉中,久留,
而视脉大疾,出其  ,无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无令恶血得入於经,以成其疾。帝曰:善,形有馀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馀则腹胀,
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帝曰:
补泻奈何?岐伯曰:形有馀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帝曰:微刺奈何?岐伯曰:
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帝曰:善,志有馀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馀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帝曰:
补泻奈何?岐伯曰:志有馀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留。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血清气浊,疾泻之则气竭,血浊气涩,
疾泻之则经可通。
3=标题= 十七  刺胸腹
刺胸腹者,必以布  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
3=标题= 十八  标本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
先中满而後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馀,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
後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
先大小便不利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3=标题= 十九    灸手
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  辞疾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
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  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
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  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傭?,爪苦手毒。
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
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弗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按龟,置龟於器下,
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3=标题= 二十  刺宜从时
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
则人血淖泽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
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也。因天之时,盛虚之时,移光定位,
正时而待之。故曰月空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
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沈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候日月之行也;八正者,
所以候八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气所在以调之也。八正之虚邪,
避之勿犯也。○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
冬气在骨髓中,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道经通。故人气在脉,
夏者经满气溢,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
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於五藏,是故邪气者,
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故用  之服者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
以避奇邪,而观百姓,审於虚实,毋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救而不胜,
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  意。○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
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
神变而止,冬刺俞窗於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其风病急,经脉常深,其气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夏者火始治,心气始强,脉瘦气弱,阳气溜溢,热薰分腠,内至於经。故取盛经,
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气浅也。所谓盛经,阳脉也。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
金得胜火,阳气在合。故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
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於合,冬者水始治,肾方闭,
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
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
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蒙於耳内,
丙丁日自乘无振挨於肩喉廉泉,戊己日乘四季,无刺足去爪泻水,
庚申日自乘无刺关骨於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
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
病在於三阳,必候其气在於阳而刺之,病在於三阴,必候其气在於阴而刺之。
3=标题= 二十一  五夺不可泻
形肉已脱,一夺也;大脱血之後,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夺也;大泄之後,
是四夺也;新产大血之後,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3=标题= 二十二  刺逆四时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八淫骨髓,病不能愈,又且少气;春刺秋分,筋挛逆气,
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气着藏,令人胀,病不愈,
又且欲言语;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懈惰。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欲无言,
惕惕如人将捕之;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秋刺春分,病不已,
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
冬刺夏分,病不愈,令人上气,发为诸痹;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
血气内着,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俴。夏刺肌肉,血气内却,
令人善悲;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
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冬刺经脉,
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
令人善忘。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
3=标题= 二十三  刺避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还死,其动为噫,中肝者五日死,其动为语。
中脾者十日死,其动为吞;中肾者六日死,其动为嚏;中肺者三日死,其动为咳。
中胆者一日半死,其动为呕,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跗上中大脉,
血出不止死,刺面上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大脉太过,
血出不止为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侶{委中穴}中大脉令人企脱色,
刺气冲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乱房,为肿根蚀,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中陷为肿。○无刺大醉,令人气乱,
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渴人。○病有侸下道二,
二岁不已,名曰息积,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毋损不足者,身羸瘦,毋用  石也。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膑出液为跛,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皿为舌难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跗中内陷气归之不得屈伸,刺阴股下三寸内陷,
令人遗溺,刺腋下侸间内陷,令人咳,刺小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小腹满。
刺侶肠内陷为肿,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  门而刺之者死於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於堂上。○新内勿刺,已刺勿内,
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
已刺勿饱;已蚀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乘车来者卧而休之,
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3=标题= 二十四  禁太过不及
病浅  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  浅,病气不泻,反为大脓,病小  大,
气泄太甚,疾反为害,病大  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  之宜,大者泻,
小者不移。○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肉伤,
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後生大病。故曰:
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瘟疟,沂音素沂然寒栗。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
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刺骨无伤髓,
髓伤则消烁,  酸解俴,然不去矣。○刺骨无伤筋者,  至筋而去,不及骨也。
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脉无伤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
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  入皮中,
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谓之久也。
{久疑作失}○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  陷脉则邪气出,
中脉则浊气出,  中脉则浊气出,  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
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
是谓病甚病益,其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  ,夺阴者死,夺阳者狂,  害毕矣。
3=标题= 二十五  五节刺
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阴气大逆,上满於胸中,慎  息肩,大气逆上,喘喝坐伏,
病恶埃烟,傯酣鄌息,取之天容,其  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廉泉,取天容者,
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发朦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刺府输,去府病,
刺此必於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於耳,此其输也。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
而疾偃其声,必应於  。○去爪者乃刺关节,肢络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经者,
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饮食不节,喜怒不时,
津液内溢,乃下留於  ,血道不通,日大不休,  仰不便,趋翔不能,此病荥然有水,
不上不下,铍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彻衣者,言尽刺诸阳之奇输,
未有常处也。是阴气有馀,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馀则外热,
内热相搏,热於怀炭,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
舌焦唇槁,腊乾嗌燥,饮食不让美恶,於天府大杼三  ,又刺中膂以去其热,
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於彻衣。○解惑者,尽知调阴阳,
补泻有馀不足相倾移也。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馀,轻重不得,
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颠倒无常,甚於迷惑,
泻其有馀,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  若此疾於解惑。
3=标题= 二十六  五藏病刺
肝病者两侸下满引小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俁俁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
如人将扪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取血者。○心病者胸中痛,
侸支满,侸下痛,膺背肩甲间痛,臂内痛,虚则胸腹大,侸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
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俕中血者。○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
善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阳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冷,阴股膝脾侶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嗌乾,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
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馀也。表里俱当泻,取之下俞。
○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下俞。○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
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
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
阳并於上,四肢争张,气满於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
真虚俇心,厥气留薄,发为自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五藏有疾,当取十二原,
十二原者,五藏之所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观其应而知五藏之害,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於太渊。
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於太冲。
太溪二,膏之原出於鸠尾。鸠尾一,盲之原出於脖  。脖  一,凡此十二原者,
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3=标题= 二十七  刺弊
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
刺之则射阳气,畜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於络,
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於阳,
其气因於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
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烦  者,
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於阴者,阴脱故烦闷,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於经,
外注於络,如是者阴阳俱有馀,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帝曰:相之奈何?曰:
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  ,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
故无失数矣。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帝曰:  入而肉着者何也?曰:热气因於  ,
则  热,热则着於  。故坚焉。○妄用砭石,後遗身沾,此治之二失也。
○  门而刺之者死於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於堂上。
3=标题=二十八  血气不同形
帝曰:余闻九  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  行,
或气与  相逢,或  以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  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
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重阳之人,    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藏气有馀,阳气滑盛而扬,
故神动而气先行,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此人颇有阴者也。多阳者多喜,
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
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  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其阴气多而阳气少,
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内藏。故  已出,气乃随其後。故独行也。
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入而气逆者,其气逆,
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工之所败,工之所失,
其形气无过焉。
3=标题= 二十九  十二络缪刺{缪如纰缪纪纲}
帝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岐伯曰:邪客於皮毛,入於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
不得入於经,流溢於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
与经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於经俞,命曰缪刺,帝曰缪刺。帝曰:
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曰:络病者,
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邪客於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侸支满。
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
邪客於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
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此新病数日已,邪客於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各一  ,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於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
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  ,左取右,右取左。
如食顷已,邪客於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
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於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
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邪客於足阳  之脉,
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
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後,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
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
各一  ,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
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内交者,立闻,
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
凡痹往来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  者随气盛衰,以为  数,
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
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渐多至十五日 十五  ,十六日十四  ,
渐少之,邪客於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各一  ,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足少阳之络,令人侸痛不得息。
亥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
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於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
各三  ,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侽,
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两胛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  数,发  立已,左刺右,
右刺左,邪客於足太阳之络,令人拘孪背急,引侸而痛,刺之从项始,
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傍刺之,三  立已,邪客於足少阳之络。
令人留於枢中痛髀不可以举,刺枢中以毫  ,寒则久留  ,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邪客於五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
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於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一日一刺,一刺不已,
五刺已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出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  。
手大指次指爪甲上一  ,立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於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
此五络皆会於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
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
各一  ,後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後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  ,立已,
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  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杯,不能饮者,
灌之立已,有痛而经不痛者,缪刺之,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身形有病,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3=标题= 三十  经刺
岐伯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於孙络,留而不去,
入於络脉,留而不去,入於经脉,内连五藏,散於肠胃,阴阳俱盛,五藏乃伤,
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於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
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3=标题= 三十一  巨刺{缪刺刺络脉巨刺刺经脉}
痛在於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邪客於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
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3=标题= 三十二  脉刺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
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
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
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阳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人迎一盛,
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傖? 均A上气和乃止。
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傖? 均A
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
傖? 均A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
必切而验之。?     A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
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傖? 均A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
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     均A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
太阳主胃,大富於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
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於中,五藏内伤,如是者因而灸之,
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3=标题= 三十三  深浅上下所宜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  ,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  ,
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
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
病生於头者头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香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各以其时为齐,
故刺肥人者秋冬之齐,刺瘦人者春夏之齐,病痛阴也。痛而以手安之不得者阴也。
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於阴者,
先治其阴而後治其阳,病先起於阳者,先治其阳而後治其阴,刺热厥者留  反为寒,
刺寒厥者留  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刺二阴也。
一阳者刺一阳也。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後刺之,
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
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  而久留之,
以致其空脉气也。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
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浅刺之,以逐邪气,
而来血气,後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後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3=标题= 三十四  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
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於上,并於上则上明而下虚,
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於下,并下则下盛而上虚,
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
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
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也。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之纲纪,
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肾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
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於肺,地气通於嗌,风气通於肝,雷气通於心,
谷气通於脾,雨气通於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明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风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治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
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於六府,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  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 与不及之理,见微则过,用之不殆。
3=标题= 三十五  气血清浊浅深刺
受谷气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浊者则下行,
清浊相干,命曰乱气。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
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於肺,浊者下走於胃,胃之清气,上出於口,肺之浊气,
下注於经,内积於海。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
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
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
3=标题= 三十六  死期不可刺
病发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病先发於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病先发於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病发於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
夏晏食。病先发於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
冬夜半,夏日昧。病先发於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
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早晡。病先发於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
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
不可刺也。间一藏及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明  四明  高  武 撰 述
1=标题= 卷二下
2=标题= 一  五乱刺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於胸中,是谓大  。
故气乱於心则烦心密嘿,  首静伏,乱於肺则  仰喘喝,按手以呼,
乱於肠胃则为霍乱,乱於臂胫则为四厥乱於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曰五乱刺者,
刺之有道乎!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曰:愿闻其道。曰:
气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俞,气在於肺者,取之於手太阴荥,足少阴俞,
气在於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於头者,取之天柱大杼,
不知,取足太阳荥俞,气在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後取其阳明少阳之荥俞。曰:
补泻奈何?曰:徐入徐出,谓之道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馀不足也。
乱气之相逆也。
2=标题= 二  气血盛衰
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
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尽,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
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指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
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善长。
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
感於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
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  毛少,外踝皮薄而软。
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而无肉,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眉有毫毛。
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少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阴之下。
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手阳明之上。
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
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
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
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
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曰:
刺之有约乎!曰:眉美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气血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馀,
肥而不泽者,气有馀而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
审察其形气有馀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曰:
冲脉任脉,皆起於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於咽喉,
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 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馀於气,
不足於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荥口唇。故须不生焉。曰:士人有伤於阴,
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曰:宦者去其宗筋,
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荥。故须不生。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
不脱於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
有气无血,唇口不荥。故须不生。
2=标题= 三  耐痛
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於  石之痛,火俓亦然,黑色而美骨者耐火俓,
坚肉薄皮者不耐  石之痛,於火俓亦然。
2=标题= 四  五逆
帝曰:余闻刺有五逆。曰:病与脉相逆,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
病泄脉洪大,二逆也。着脾不移,  肉破,身热脉偏绝,三逆也。淫而夺形,
身热色夭白,及後下血  ,血  笃重,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五逆也。
2=标题= 五  三刺谷气
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
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已知谷气至也。
2=标题= 六  热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侸满痛,手足躁,
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
脉引冲头也。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
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
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疼不可用  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
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肺热病者,先淅然厥气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
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
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肾热病者,先腰痛  酸,
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
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广州一者,
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热病从部所起者,至甚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
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
身寒而止也。热病先胸侸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於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
热病始於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冥,刺足少阴,
病甚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侸满,刺足少阴少阳,太阳之脉色荥颧骨,
热病也。荥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荥颊前,热病也。荥未交,曰今且得汗,
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热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荥在侱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後为侸痛,
颊上鬲上也。○头上五行,行五者以泄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
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冲,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云门,髁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藏俞傍五者,此十者,
以泻五藏之热也。○热病不可刺者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日婴儿热而腹满死,
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  而? A汗不  ,
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   症,齿噤  也。凡此九者,
不可刺也。
2=标题= 七  疟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後热,        然,热止汗出难已,
刺俕中出血,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俴,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易惕然,
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  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
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止,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
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则取之,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
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小腹满。
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
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
刺足太阴,肾疟者令人淅淅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    然,手足寒。
刺足太阳少阴,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
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
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太急,刺背俞,用中  ,傍五  俞各一,
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  俞,
背俞各一,适行於血也。疟脉缓大虚,便用药,不宜用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
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  血,血去必已。
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
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
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俕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
廉泉也。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
先刺头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背痛者,先刺俕中出血,
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跗髓痛病,
以      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一日一刺,疟不渴,
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2=标题= 八  腰痛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俕,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  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  仰,不可以顾。
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阳明令腰痛,不可以顾,
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於  前三  ,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足少阴令人腰痛,
痛引脊内廉,刺少阴,於内踝上二  ,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厥阴之脉
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侶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细然,乃刺之,
其病令人善言,嘿嘿然不慧,刺之三  ,解脉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俁俁然,
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俕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俕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
见赤血而已,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佛然肿,刺同阴之脉。
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  ,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佛然肿,刺阳维之脉。
脉与太阳合侶下间,去地一尺所,冲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  仰,仰则恐仆,
得之举重伤腰冲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俕阳筋之间,上俕数寸冲居,为二  出血,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  。
在  俕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
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
目俁俁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二筋为二  ,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後。
上踝二寸所,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
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  ,
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  ,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後,腰痛侠脊而痛至头。
几几然,目俁俁然欲僵仆,刺足太阳俕中出血,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
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  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俕中出血,
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大便难,
刺足少阴,如折不可以  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
腰痛引小腹控侽,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胛上,以月死生为  数,发  立已,
左取右,右取左。○腰痛不可  仰,急引阴卵,刺八侫与痛上,八侫在腰尻分。
2=标题= 九  周痹
帝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在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
在血脉之中耶,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  ,其  痛之时,
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曰:
愿闻众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
更发更休也。曰:刺之奈何?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曰:善,
愿闻周痹何如?曰:周痹者,在於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
各当其所。曰:刺之奈何?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後刺其下以脱之,
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後刺其下以脱之。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曰:风寒湿气,客於分肉之间,迫切而为  ,  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
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於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
故命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
及虚而脉陷空中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坚转弓而行之。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
亦得其事也。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2=标题= 十  癫狂
癫疾者,始生先不乐,头重头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於颜,
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
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
候之足太阳阳明手太阳,血变而止,治癫疾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
有过者泻之,置其血於瓢  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
穷骨者侱骨也。骨癫疾者,冟蘸? \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  ,呕多沃沫,
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
挟项太阳灸带脉於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癫疾者,
疾发如狂者死不治,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
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
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
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狂言惊善笑,好歌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
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
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儽?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於外者,
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後取手太阴太阳阳明,狂而新发,
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
灸骨侱二十壮。○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
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夹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
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也。○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
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病初发岁一发不治,
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  调之。
2=标题= 十一  头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
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後调足厥阴,厥头痛,头员员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
行五,先取手少阴,後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
後取足太阴,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後取足大竹太阳,厥头痛头痛甚,
耳前後脉涌有热。一云有动脉泻出其血,後取足少阳,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
手足寒至节,死不治,头痛不可取於俞者,有所击堕,恶血在於内,若肉伤痛未已,
可则刺不可远取也。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日作者可令少俞,不可已,头半寒痛,
先取手少阳阳明,後取足少阳阳明。
2=标题= 十二  痿
帝曰:五藏使人痿何也?岐伯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
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则筋急而孪,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乾而渴,
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帝曰:何以得之?
曰: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
故曰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  ,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胸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
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
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内也。有渐於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
居处相湿,肌肉濡溃,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
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於肾,肾水藏也。
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於大热也。
帝曰:何以别之?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
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帝曰:如夫子言可矣。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於宗筋,
阴阳总宗筋之会,会於气冲,而阳明为之长,皆属於带脉,而络於督脉。故阳明虚,
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治之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
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帝曰:善。
2=标题= 十三  心痛
厥心痛与背相控,善  如从後触其,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
发  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太都太白。
厥心痛痛如以  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
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
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俞。○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
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阴,不已取手少阳,
心痛引小腹,上下无常处,便溲难,刺足厥阴,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
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背与心相控而痛,
所治天突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爱富三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
2=标题= 十四  胀
帝曰:脉之应於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曰:
何以知藏府之胀也。曰:阴为藏,阳为府。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於血脉之中耶!
藏府之内乎。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曰:愿闻胀之舍。曰:夫胀者,
皆在藏府之外,排藏府而郭胸侸,胀皮肤。故命曰胀。曰:脏府之在胸侸腹里之内也。
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虚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曰:
未解其意,再问?曰:夫胸腹藏府之郭也。  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
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故五藏六府,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
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曰:
愿闻胀形。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
侸下满而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腹满引背,
央央然腰髀痛,六府胀。胃胀者,腹满胃腕痛,鼻闻焦臭,妨於食,大便难。
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小腹侾胀,
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於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胆胀者,侸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  数不失,
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工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
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曰:卫气之在身也。
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
然後厥气在下,营气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曰:善,
何以解惑?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曰:善。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曰:此言陷於肉肓,
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  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
阴阳相逐,其於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
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干胀也。必审其胗,当泻则泻,当补则补,
如剘应桴,恶有不下者乎!○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曰:先泻其胀之血络,
後调其经,刺去血络也。○腹暴满,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者,
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员利  ,卫气逆而脉胀,卫气并脉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
远者三下,无问虚实,三里疾泻。
2=标题= 十五  胸侸痛
胸侸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侸,
支心贯鬲上肩,如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2=标题= 十六  大风
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
有馀则泻。○大风头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大风汗出,灸噫嘻,
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人呼噫嘻。○从风增风,刺眉头,失枕在肩上横骨间。
○病风且寒且热,  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
百日而已。
2=标题= 十七  疠风
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  ,  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骨节重,
须眉堕名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
须眉生而止  。
2=标题= 十八  偏枯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  取之,益其不足,
损其有馀,乃可复也。痱之为病,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知可治,
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於阳,而後入於阴,先取其阳,後取其阴,浮而取之。
2=标题= 十九  痿厥
痿厥为四末束  ,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无休病已止,岁以草刺鼻嚏,
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
2=标题= 二十  痈
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
故圣人自治於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
而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後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帝曰:
其已有脓血而後遭乎。不导之以小  治乎!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
故其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所取也。○微按其痈,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
稍内益深,还而刺之,无过三行,察其浮沉,以为浅深,已刺必熨,令热入中,
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大小深浅刺之,
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  ,为故止。○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
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  ,与缨脉各二,掖痈大热,刺足少阴,
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暴痈筋  ,
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痈气之息者,宜以  开除去之,
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刺冾鹡  。○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
左侸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
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侸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
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府膈下三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
及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身体有痈肿者,欲治之,
无以其所值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
2=标题= 二十一  鼠俈
鼠俈之本,皆在於藏,其末上出於颈腋之间,其浮於脉中,而未内着於肌肉,
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请从其本,引其末,乃可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
徐住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鼠俈寒热刺寒府,
寒府在附膝外解营。
2=标题= 二十二  耳鸣耳痛耳聋
耳者宗筋之所聚也。胃中空则宗筋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故耳鸣,补客主人,
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耳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
○耳聋无闻,取耳中听宫,耳鸣取耳前动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
若有乾耵聍,耳无闻也。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
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後取足。○耳聋取手阳明,不已,
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2=标题= 二十三  膝痛  胫酸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


  
二十、针灸学荟青
逐日人神歌
初一十一甘一起,足拇鼻柱手小指。初二十二二十二,外踝发际外踝位。
初三十三二十三,股内牙齿足及肝。初四十四甘四又,腰间胃脘阳明手。
初五十五甘五并,口内遍身足阳明。初六十六甘六同,手掌胸前又在胸。
初七十七二十七,内踝气冲及在膝。初八十八甘八辰,腕内股内又在阴。
初九十九二十九,在尻在足膝胫后。初十二十三十日,腰背内踝足跗觅。
禁灸穴歌 《大成》
哑门风府天柱擎,承光临泣头维平,丝竹攒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
颧髎下关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荣,渊液乳中鳩尾下,腹哀臂后寻肩贞。
阳池中冲少商穴,鱼际经渠一顺行,地五阳关脊中主,隐白漏谷通阴陵。
条口犊鼻上阴市,伏兔髀关申脉迎,委中殷门承扶上,白环心俞同一经。
灸而勿针针勿灸,针经为此尝叮嚀,庸医针灸一齐用,徒施患者炮烙刑。
禁针穴歌《医统》
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
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
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
手鱼腹陷阴股内,膝髌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九部人神禁忌歌《大成》
一脐二心三到肘,四咽五口六在首,七脊八膝九在足,轮流顺数忌针灸。
 
十二部人神禁忌歌
一心二喉三到头,四肩五背六腰求,七腹八项九足(十)膝,十一阴(十二)股是一周。
逐月血忌歌《大成》
行针须要明血忌,正丑二寅三之未,四申五卯六酉宫,七辰八戌九居巳,
十亥十一月午当,腊子更加逢日闭。
逐月血支歌
血支针灸仍须忌,正丑二寅三卯位,四辰五巳六午中;七未八申九酉部,
十月在戌十一亥,十二月于子上议。
四季人神歌《大成》
春秋左右胁,冬夏在腰脐,四季人神处,针灸莫妄施。
太乙歌
立春艮上起天留,戊寅己丑左足求,春分左胁仓门震,乙卯日见定为仇。
立夏戊辰己巳巽,阴洛宫中左手愁,夏至上天丙午日,正直膺喉离首头。
立秋玄委宫右手,戊申己未坤上游,秋分仓果西方兑,辛酉还从右胁谋。
立冬右足加新洛,戊戌己亥乾位收,冬至坎方临姚蛰,壬子腰尻下窍流。
五脏六腑并脐腹,招摇戊己在中州,溃治痈疽当须避,犯其天忌疾难瘳。
按《难经》太乙日游,以冬至日居叶蛰宫,数所在从一处至九日复反,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徐氏《针灸大全》
天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前后施。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脾病血气先合谷,后刺三阴交莫迟。如中鬼邪先间使,手臂挛痹取肩髃。
脚若转筋并眼花,先针承山次内踝。脚气酸疼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
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耳鸣腰痛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
小肠气痛先长强,后刺大敦不要忙。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条口及冲阳。
牙疼头痛兼喉痹,先刺二间后三里。胸膈痞满先阴交。针到承山饮食喜。
肚腹浮肿胀膨膨,先针水分泻建里。伤寒过经不出汗,期门三里先后看。
寒疟面肿及肠鸣,先取合谷后内庭。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
指痛挛急少商好,依法施之无不灵。此是桑君真口诀,时医莫作等闲轻。
灵光赋
黄帝岐伯针灸诀,依他经里分明说。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
灵光典注极幽深,偏正头疼泻列缺。睛明治眼努肉攀,耳聋气痞听会间。
两鼻□衄针禾髎,鼻窒不闻迎香间。治气上壅足三里,天突宛中治喘痰。
心痛手颤针少海,少泽应除心下寒。两足拘挛觅阴市,五般腰痛委中安。
脾俞不动泻丘墟,复溜治肿如神医。犊鼻治疗风邪痰,住喘脚痛昆仑愈。
后跟痛在仆参求,承山筋转并久痔。足掌下去寻涌泉,此法千金莫妄传。
此穴多治妇人疾,男蛊女孕两病痊。百会鳩尾治痢疾,大小肠俞大小便。
气海血海疗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坚。伤寒过经期门应,气刺两乳求太渊。
大敦二穴主偏坠,水沟閒使治邪癫。吐而定喘补尺泽,地仓能止口流涎。
劳宫医得身劳倦,水肿水分灸即安。五指不伸中渚取,颊车可针牙齿愈。
阴蹻阳蹻两踝边,脚气四穴先寻取。阴阳陵泉亦主之,阴蹻阳蹻与三里。
诸穴一般治脚气,在腰玄机宜正取。膏肓岂止治百病,灸得玄切病须愈。
针灸一穴致病除,学者尤宜加仔细。悟得明师流注法,头目有病针四肢。
针有补泻明呼吸,穴应五行顺四时。悟得人身中造化,此歌依旧是筌諦。
千金十一穴歌徐氏《针灸大全》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胜玉歌
杨氏《针灸大成》
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
头痛眩晕百会好,心疼脾痛上脘先,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
鸠尾穴禁灸,针三分,家传灸七壮。髀疼要针肩井穴,耳闭听会莫迟延。
针一寸半,不宜停。经言禁灸,家传灸七壮。
胃冷下脘却为良,眼病须觅清冷渊。霍乱心疼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
脾疼背痛中渚泻,头风眼痛上星专。头项强急承浆保,牙腮疼紧大迎全。
行间可治膝肿病,尺泽能医筋拘挛。若人行步苦艰难,中封太冲针便痊。
脚背痛时商丘刺,瘰疬少海天井边。筋疼闭结支沟穴,頜肿喉闭少商前。
脾心痛急寻公孙,委中驱疗脚风缠。泻却人中及颊车,治疗中风口吐沫。
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经年或变劳怯者,痞满脐旁章门决。
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壮除膈热。目内红痛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堪医。
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俞。更有天突与筋缩,小儿吼闭自然疏。
两手酸疼难执物,曲池合谷共肩髃。臂疼背痛针三里,头风头痛灸风池。
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两寸灸天枢。诸般气症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
小肠气痛归来治,腰痛中空穴最奇。中空穴,从肾俞穴量下三寸,各开三寸是穴,灸十四壮,向外针一寸半,此即膀胱经之中髎也。腿股转酸难移步,妙穴说与后人知。
环跳风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阴市虽云禁灸,家传亦灸七壮。
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施。
两股转筋承山刺,脚气复溜不须疑。踝跟骨痛灸昆仑,更有绝骨共丘墟。
灸罢大敦除疝气,阴交针入下胎衣。遗精白浊心俞治,心热口臭大陵驱。
腹胀水分多得力,黄疸至阳便能离。肝血盛兮肝俞泻,痔疾肠风长强欺。
肾败腰疼小便频,督脉两旁肾俞除。六十六穴施应验,故成歌诀显针奇。
席弘赋徐氏《针灸大全》
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阴阳男女别。
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列缺头疼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
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穴泻功如神。谁知天突治喉风,虚喘须寻三里中。
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曲池两手不如意,合谷下针宜仔细。
心疼手颤少海閒,若要根除觅阴市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
五般肘痛寻尺泽,太渊针后却收功。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
鳩尾能治五般痫,若下涌泉人不死。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
阴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思。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迟。
委中专治腰间痛,脚膝肿时寻至阴。气滞腰疼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气海专能治五淋,更针三里随呼吸。期门穴主伤寒患,六日过经犹未汗。
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
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逢人容易说。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
人中治癫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须饶。水肿水分兼气海,皮内随针气自消。
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三阴交。牙齿腰痛并咽痹,二间阳溪疾怎逃。
更有三间肾妙善,主除肩背浮风劳。若针肩井须三里,不刺之时气未调。
最是阳陵泉一穴,膝间疼痛用针烧。委中腰痛脚挛急,取得其经血自调。
脚痛膝肿针三里,悬钟二陵三阴交。更向太冲须引气,指头麻木自轻飘。
转筋目眩针鱼腹,承山昆仑立便消。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
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间针与烧。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
阳明二日寻风府,呕吐还须上脘疗。妇人心痛心俞穴,男子痃疼三里高。
小便不禁关元好,大便闭涩大敦烧。脘骨腿疼三里泻,复溜气滞便离腰。
从来风府最难针,却用工夫度浅深。倘若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寻。
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针。又不应时求气海,关元同泻效如神。
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阴交莫在迟。良久涌泉针取气,此中玄妙少人知。
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久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得其宜。
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下针麻重即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
腰连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下针一泻三补之,气上攻噎只管在。
噎不住时气海灸,定泻一时立便瘥。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
逼针泻气令须吸,若补随呼气自调。左右捻针寻子午,抽针泻气自迢迢。
用针补泻分明说,更用搜穷本与标。咽喉最急先百会,太冲照海及阴交。
学者潜心更熟读,席弘治病最名高。
回阳九针歌《聚英》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兰江赋杨氏集
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我今咏此兰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
先将此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头部须还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咽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眼目之症诸疾苦,更须临泣用针担。
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凉。
耳鸣鼻衄胸中满,好把金针此穴寻。但遇痒麻虚即补,如逢疼痛泻而迎。
更有伤寒真妙诀,三阴须要刺阳经。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
倘若汗多流不绝,合谷收补效如神。四日太阴宜细辨,公孙照海一同行,
再用内关施绝法,七日期门妙用针,但治伤寒皆用泻,要知素问坦然明。
流注之中分造化,常将水火土金平。水数亏兮直补肺,水之泛滥土能平。
春夏并荥刺宜浅,秋冬经合更宜深。天地四时同此类,三才常用记心胸,
天地人部次第入,仍调各部一般匀。夫弱妇强亦有克,妇弱夫强亦有刑,
皆在本经担与截,泻南补北亦须明。经络明时知造化,不得师传枉费心。
不退至人应莫度,天宝岂可付非人。按定气血病人呼,撞搓数十把针扶。
战退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聚英》
人中神庭风府始,舌缝承将颊车次,少商大陵间使连,乳中阳陵泉有据,
隐白行间不可差,十三穴是秋夫置。
天元太乙歌《聚英》
先师秘传神应经,太乙通玄法最灵,句句言辞多典妙,万两黄金学也轻。
每每不忘多效验,治病如神记在心。口内将针多温暖,便观患者审浮沉,
阴病用阳阳用阴,分明便取阴阳神。虛则宣补实宜泻,气应真时病绝根。
气至如摆独龙尾,未至停针宜待气。凡用行针先得诀,席弘玄妙分明说。
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列缺针。列缺头疼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
*******耳聋气闭,喘绵绵三里中。手挛脚背疼难忍,合骨仍须泻太冲。
曲地主手不如意,合谷针时宜仔细。心疼手颤少海是,欲要除根针阴市。
若是伤寒两耳聋,耳门听会疾如风。五般肘疼针尽泽,冷渊一刺有神功。
手三里兮足三里,食痞气块兼能治。鸠尾独治五般痫,若刺涌泉人不死。
大凡痃痞最直针,穴法从来著意寻,以手按痃无转动,随深随浅向中心,
胃中有积取璇玑,三里功深人不知。阴陵泉主胸中满,若刺承山饮食宜。
大椎若连长强取,小肠气疼立可愈,气冲妙手要推寻,管取神针人见许。
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肿时寻至阴,干湿风毒并滞气,玄机如此更尤深。
气攻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注解若迟,变为风证从此得。
气海偏能治五淋,若补三里效如神,冷热两般皆治得,便浊痼疾可除根。
期门穴生伤寒患,七日过经尤未汗,但于乳下双肋间,刺入四分人力健。
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分明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中,切莫逢人容易说。
牙风头痛孰能调,二间妙穴莫能逃;更有三间神妙穴,若治肩背感风劳。
合谷下针顺流注,脾内随针使气朝;冷病还须针合谷,只宜脚下泻阴交。
背脊俱疼针肩井,不泻三里令人闷,两臂并胛俱疼痛,金针一刺如圣神。
脚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挛急锋针施,阳陵泉穴如寻得,轻行健步疾如飞。
腰腹胀满治何难,三里月耑肚针承山,更向太冲行补泻,指头麻木一时安。
头痛转筋鱼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阳陵泉,腿转筋急如神取。
肠中疼痛阴陵沃,耳内蝉鸣听会招,更寻妙穴太溪是,医门行泻实为高。
浮沉腹胀水分泻,气喘息粗泻三里,更于膝中阴谷针,小便淋漓皆消尽。
环跳能除腿股风,冷风膝痹疟疾同,最好风池寻的穴,间使双刺有神功。
伤寒一日调风府,少阳二穴风池取,三五七日病过经,依此针之无不应。
心疼呕吐上脘直,丰隆两穴更无疑,蛔虫并出伤寒病,金针宜刺显明医。
男子痃癖取少商,女人血气阴交当,虚盗二汗须宜补,委中妙穴可传扬。
项强肿痛屈伸难,更兼体重腰背瘫,宜向束骨三里取,教君顷刻便开颜。
闪挫脊膂腰难转,举步多难行重赛,遍体游气生虚浮,复溜一刺人健羡。
久患腰痛背胛劳,但寻中注穴中调,行外用心须寻觅,管取从今见识高。
腰背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穴堪求,神针未出急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
小胀便澼最难医,气海中极间使宜,三里更须明补泻,下针断不失毫厘。
右《天元太乙歌》,月瞿仙所撰,今自《神应经》表寻于此。
杂治病十一证歌《针灸大全》
攒竹丝竹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外。更去大都徐泻动,风池宜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疴病不侵。依此下针无不应,各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更向大都针眼痛,太渊穴内用行针。
牙痛三分针吕细,齿疼依前指上明。更加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寻。
听会兼之与听宫。七分针泻耳中聋。耳门又泻三分许,更加七壮灸听宫。
大肠经内将针泻,曲池合谷七分中。医者若能明此理,针下之时便见功。
肩背井和肩膊疼,曲池合谷七分深。未愈尺泽加一寸,更于三间次第行。
各入七分于穴内,少风二府刺心经。穴内浅深依法用,当时蠲疾两之经。
咽喉以下至于脐,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气痛时胸结硬,伤寒呕哕闷诞随。
列缺下针三分许,三分针泻到风池。二足三间并三里,中冲三刺五分依。
汗出难来刺腕骨,五分针泻要君知。鱼际经渠并通里,一分针泻汗淋漓。
足指三间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体,有人明此是良医。
四肢无力中邪风,眼涩难开百病攻。精神昏倦多不语,风池合谷用针通。
两手三间随后泻,三里兼之与太冲。各入五分于穴内,迎随得法有神功。
风池手足指诸间,右痪偏风左曰瘫。各刺五分随后泻,更灸七壮便身安。
三里阴交行气泻,一寸三分量病看。每穴又加三七壮,自然瘫痪即时安。
疟疾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病临身便得离。
未愈更加三间刺,五分深刺莫忧疑。又兼气痛增寒热,间使行针莫用迟。
腿膝腰疼痞气攻,髋骨穴内七分穷。更针风市兼三里,一寸三分补泻同。
又去阴交泻一寸,行间仍刺五分中。刚柔进退随呼吸,去疾除疴捻指功。
肘膝疼时刺曲池,进退一寸是相宜。左病针右有针左,依此三分泻气奇。
膝痛三分针犊鼻,三里明交要七吹。但能仔细寻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时。
针灸歌《扁鹊玉龙经》
中风瘫痪经年月,曲鬓七处艾且热。耳聋气闭听会中,百会脱肛并泻血。
承浆暴哑口喝斜,耳下颊车并口脱。偏正头疼及目眩,囟会神庭最亲切。
风劳气嗽久未痊,第一椎下灸两边。肺疼喘满难偃仰,华盖中府能安然。
喉闭失音并吐血,细寻天突直无偏。瘰疬当求缺盆内,紫宫吐血真秘传。
霍乱吐泻精神脱,艾灸中脘人当活。食积脐旁取章门,气癖食关中脘穴。
脐上一寸名水分,腹胀更直施手诀。关元气海脐心下,虚惫崩中真妙绝.
呕吐当先求膈腧,胁痛肝腧目翳除,肩如反弓臂如折,曲池养老并肩髃,
泄泻注下取脐内,意舍消渴诚非虚,气刺两乳中庭内,巨阙幽门更为最。
忽然下部发奔豚,穴号五枢宜灼艾。肺俞魄户疗肺疾,疟灸脾腧寒热退。
膏盲二穴不易求,虚惫失精并上气.五痔只好灸长强,肠风痔疾尤为良.
肠痛围脐四畔灸,相去寸半当酌量.赤白带下小肠腧,咳逆期门中指长.
大敦二穴足大指,血崩血衄宜细详。项强天井及天柱,鼻塞上星真可取。
人门挺露号产疒貴,,阴跷脐心二穴主。妇人血气痛难禁,四满灸之效可许。
脐下二寸名石门,针灸令人绝子女。肩髃相对主痿留,壮数灸之直推求。
腹连殗殜骨蒸患,四花一灸可无忧。环跳取时须侧卧,冷痹筋挛足不收。
转筋速灸承山上,太冲寒疝即时瘳。脚气三里及风市,腰痛昆仑曲月秋里。
复溜偏治五淋病,涌泉无孕须怀子。阴中湿痒阴跷间,便疝大敦足大指。
癫邪之病及五痫,手足四处艾俱起。风拄地痛足髃疼,京历付阳与仆參。
心如锥刺太溪上,晴痛宜去灸拳尖。历节痛风两处穴,飞扬绝骨可安痊。
脾虚腹胀身浮肿,大都三里艾宜燃。赤白痢下中膂取,背脊三焦最宜主。
臂疼手痛手三里,腕骨肘髎与中渚。目骨更取穴譩譆,肩背痛兼灸天柱。
腰俞一穴最为奇,艾灸中间腰痛食。醉饱俱伤面目黄,但灸飞扬及库房。

飞腾八法起例
《扁鹊玉龙经》
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
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
戊癸辰戌五,巳亥属之四。
右并以日时天干、地支配合得数,以九除之,取零数,合卦定穴。
八卦数例
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男寄坤,女寄艮),六乾,七兑,八艮,九离。上以干支九数除,零合卦。
乾属公孙艮内关,震宫居外巽溪间。(外关,后溪)
离居列缺坤申脉,照海临泣兑坎观。(兑照海,坎临泣)
上以九除,零数合卦定穴。
灵龟八法歌诀《针灸大全》
九宫图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木居中,寄予坤局。
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
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
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
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
八法交会八脉
公孙二穴,父,通冲脉
内关二穴,母,通阴维脉合于心胸、胃。
后溪二穴,夫,通督脉
申脉二穴,妻,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
临泣二穴,男,通带脉
外关二穴,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列缺二穴,主,通任脉
照海二穴,客,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八法交会歌
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
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
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际配八卦歌
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
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
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
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八穴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疴,
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和。
左针有病知高卞,以意通经广按摩,
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刺法启玄歌(五言)
八法神针妙,飞腾法最奇,
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
上下交经走,疾如应手驱,
往来依进退,补泻逐迎随。
用似船推舵,应如弩发机。
气聚时间散,身疼指下移。
这般玄妙诀,料得少人知。
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
戊癸甲寅定时候,五门得合是元因。
八法逐日干支歌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支干即得知。
八法临时干支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
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
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其法上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以日时干支算计何数,阳日除九数,阴日除六数。阳日多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多或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剩下若干,同配卦数日时,得何卦,即知何穴开矣。假如甲子日戊辰时,以日上甲得十数,予得七数,以时上戊得五数,辰得五数,共成二十七数,此是阳日。以九除去,二九一十八,余有九数,合离卦,即列缺穴开也。假如乙丑日壬午时,以日上乙为九,丑为十,以时上壬为六,午为九,共成三十四数,此是阴日。以六除去,五六三十数,零下四数,合巽四,即临泣穴开也。余仿此。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针灸大全》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脐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荣少府心,
已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水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水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洋。
丁日未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元,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火支沟刺必痊。
己日已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直,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已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
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
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已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尽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补泻雪心歌
《聚英》
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
捻指向外泻之方,捻指向内补之快。
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拽,
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拽。
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
补泻又要识迎随,随则为补迎为泻,
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
男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
两手阳经上走头,阴经胸走手指辍,
两足阳经头走足,阴经上走腹中结。
随则针头随经行,迎则针头迎经夺,
更为补泻定吸呼,吸泻呼补真奇绝。
补则呼出却人针,□力 声针用三飞法,
气至出针吸气入,疾而一退急扪穴。
泻则吸气方入针,要知祖气通身达,
气至出针呼气出,徐而三退穴开捺。
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受汝心已雪,
正是补泻玄中直,莫向人前轻易说。
刺法启玄歌
《大成》
十二阴阳气血,凝滞全凭针炳,
细推十干五行,谨按四时八节,
出入要知先后,开合慎毋妄别。
左手按穴分明,右手持针亲刺,
刺荣无伤卫气,刺卫毋伤荣血。
循扪引道之因,呼吸调和寒热,
补即慢慢出针,泻即徐徐闭穴,
发明难素玄微,俯仰岐黄秘诀。
若能劳心劳力,必定愈明愈哲,
譬如闭户造车,端正出门合辙。
倘逢志士细推,不是知音莫说,
了却个人规模,便是医中俊杰。
脚不过膝手不过肘歌
《聚英》
阳日阳时气在前,血在后兮脉在边;
阴日阴时血在前,气在后兮脉归泉。
阳日阳时针左转,先取阳经腑病看;
阴日阴时针右转,行属阴经脏腑痊。
阳日阳时针左转,先取阳经腑病看;
阴日阴时针右转,行属阴经脏腑痊。

针内障秘歌
杨氏
内障由来十八般,精医明哲用心看,
分明—一知形状,下手行针自入玄。
察他冷热虚和实,多惊先服镇心丸,
弱翳细针粗拨老,针形不可一般般。
病虚新瘥怀妊月,针后应知将息难,
不雨不风兼吉日,清斋三日在针前。
安心定志存真气,念佛亲姻莫杂喧,
患者向明盘膝坐,医师全要静心田。
有血莫惊须住手,裹封如旧勿频看,
若然头痛不能忍,热茶和服草乌烟。
七日解封方视物,花生水动莫开言,
还睛圆散坚心服,百日冰轮彻九渊。
针内障要歌
内障金针针了时,医师治法要精微,
绵包黑豆如球子,眼上安排慢熨之,
头边镇枕须平稳,仰卧三朝莫厌迟。
封后或然微有痛,脑风牵动莫狐疑,
或针或熨依前法,痛极仍将火熨宜。
盐白梅含止咽吐,大小便起与扶持,
高声叫唤私人欲,惊动睛轮见雪飞。
三七不须汤洗面,针痕湿着痛微微,
五辛酒面周年慎,出户升堂缓步移,
双眸了了康宁日,狂吝嗔予泄圣机。

阳针男歌
《聚英》
午前要知寒与热,左捻为补右为泻,
提针为热插为寒,此是神仙真妙决。
阴针女歌
午后要知寒与热,右捻为补左为泻,
插针为热提为寒,女人反此须分别。
烧山火歌
四肢逆冷最难禁,憎寒不住病非轻,
拨忙运起烧山火,恩人时下得安宁。
透天凉歌
浑身却似火来烧,不住时时热上焦,
若还依法行针刺,搜除热毒病能消。
苍龙摆尾歌
苍龙摆尾气交流,血气奋飞遍体周,
任君疼痛诸般疾,一插须交万病休。
赤风摇头歌
下水船中一舵游,犹如赤风上摇头,
迎随顺逆须明辨,休得劳心苦外求。
子午捣臼歌
子午捣臼达者稀,九八七出莫更移,
万病自然合天数,放教病者笑微微。
提气法歌
《聚英》
提气临时最有功,祛除顽痹与诸风,
分明漏泄神仙诀,留此玄微在世中。
又曰:转针千遭,其病自消。
过关歌
以下本《聚英》
苍龙先摆尾,赤凤后摇头,
上下伸提切,关节至交流。
流气歌
痃癖气块病初遭,时时发热病煎熬,
手中在为流注法,腹间气块渐渐消。
纳气歌
纳气还与进气同,一般造化两般工,
手中用气丁宁死,妙理玄玄在手中。
提针歌
提针之时最有功,祛除顽痹与诸风,
寻思得通真仙诀,行针妙诀在其中。
进针歌
进针八法可用心,欲能除病与通灵,
此法秘传休妄说,论价还当抵万金。
龙虎交战歌
天降真龙从此起,克木白虎真全体,
反覆离宫向北飞,消息阴阳九六里。
龙虎飞腾歌
龙虎飞腾捻妙玄,气通上下似连山,
得师口诀分明说,目下教君病自痊。
针法歌
杨氏
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
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
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
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
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
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
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
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
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
待气停针久,三弹更熨温,
出针口吸气,急急闭其门。
泻欲迎经取,吸则内其针,
吸时须右转。依次进天人,
转针仍复吸,依法要停针,
出针吹口气,摇动大其门。

二一、 明·汪机撰··针灸问对

明·汪机撰··针灸问对
                              建档: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  张永贤副院长

1=标题= 刻针灸问对叙
石山居士校集诸方书于朴墅精舍,南涧子过之,出示针灸问对一册,南涧子受读。
作而言曰:嘻!余于斯集,重有感焉。是可刻也已,夫道仁也。夫医仁术也。
术之神者,莫捷于针俓。盖人受天地一气以生,本自流通充溢,阏注羸痼,斯病矣。
是故轩,岐,仓,扁针俓之说兴焉。方其心悟神遇,动会肯綮,游刃有间,
而目牛无全。夫亦善通天地一气,非外铄也。是故其为书也。言赜而粹,辞微而则,
旨邃而玄,後世学无根要,遂苦其奥,置而不讲,徒夸于手法取穴之末。
若今之针俓家者,扣其所以,瞠目无对,无惑乎施之靡效尔,斯集也。汇为问对,
粹以赜章,则以微着,玄以邃通。俾夫神于昔者,神于今,完天和,溥仁术者,
其斯取的无穷焉。又从而引伸触长,以仁夫身者仁其心,时其私翳而针俓之,
认得为己之中,将周流动荡,无一息之匪仁,圣门求仁功夫,岂待别易涂辙,
则夫斯集也,进于技而几于道矣。若彼支离色取,曰求仁求仁者,其真为不知痛  ,
乌足以语此。嘻!余于斯集,重有感焉,是可刻也已。居士姓汪氏,讳机,字省之,
别号石山,夙业儒,医其馀事,而他方书称是,已悉有刻云。
嘉靖壬辰年菊月南润程  子砺书
1=标题= 针灸问对序
客有过余者,坐间语及针灸,盛称姑苏之凌汉章,六合之李千户者,皆能驰名两京,
延誉数郡,舍此他无闻焉。余曰:休歙有商于彼者,亦尝从之游而授其业矣。
因得闻其详焉。语凌则曰:熟于穴法,凡所点穴,不必揣按,虽隔衣针亦每中其穴也。
语李则曰:用意精专,凡所用穴,必须折量,以墨点记,方敢始下针也。余尝论之,
凌则尚乎简略,李则尚乎谨密,取穴之法,简略者终不及谨密者之的确也。但素,
难所论针灸,必须察剎以审其病之在经在络。又须候气以察其邪之已至未来,
不知二家之术,亦皆本于素,难否乎!客曰:皆非吾之所知也。余因有感,乃取灵枢,
素难及诸家针灸之书,穷搜博览,遇有论及针灸者,日逐笔录,积之盈箧,不忍废弃,
因复序次其说,设为问难以着明之,遂用装潢成帖,名曰针灸问对。
以便老景之检阅焉,庶或亦有补于针灸之万一也。後之精于此者,尚惟改而正之,
幸甚。
嘉靖庚寅冬长至日祁门朴墅汪机省之序,







1=标题= 卷之上
新安祁门朴墅汪机省之编辑
同邑门生石墅陈桷惟宜较正
2=标题= 或曰: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
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厥後方药之说肆行,而针灸之法,仅而获存者。何也?
曰:内经上古书也,上古之人,其知道乎!劳不至倦,逸不至流,食不肥鲜,
以戕其内,衣不蕴热,以伤其外。起居有常,寒暑知避,恬  虚无,精神内守,
病安从生。虽有贼风虚邪,莫能深入,不过凑于皮肤,经滞气郁而已,以针行滞散郁,
则病随已,何待于汤液醪醴耶,当今之世,道德已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纵欲以竭其精,多虑以散其真,不知持满,不解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寒暑不避,故病多从内生,外邪亦易中也。经曰:针刺治其外,
汤液治其内,病既属内,非藉汤液之荡涤,岂能济乎?此和缓已後,方药盛行,
而针灸罕用者,实由世不古若。人非昔比,病有深浅,治有内外,非针灸宜于古,
而不宜于今,汤液宜于今,而不宜于古也。经曰:上古作汤液,为而弗服,中古之时,
服之万全,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针灸治其外,虽形弊血尽而功不立。
此之谓也。
或曰:针灸宜于古,而不宜于今,吾已闻命矣。然今之病,亦有针灸而愈者。何也?
经曰:病之始起者,可刺而已;又曰:邪之新客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
逢而写之,其病立已,盖病之初起,邪之新客,当此之时,元气未伤,邪气尚浅,
以针除之,甚得其宜,学者察识于此,而于用针治病,亦可以知其大概矣。故曰: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
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剎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
事必大昌。
或曰:九针之所主,皆外伤欤,抑亦有内伤欤。
经曰:一日  针,头大末锐,令无得深入,主病在皮肤无常者;二曰员针,筒身员末,
主无伤肉分,主病在分肉间者;三曰  针,大其身,员其末,主病在血剎,按剎取气,
令邪出也。四曰锋针,筒其身,锋其末两三隅,主四时八风,客于经络为痼病者,
令可以泄热出血而发痼病也。五曰铍针,末如剑锋,主寒与热争,两气相搏,
合为痈脓,可以取大脓也。六曰员利针,令针如  ,且员且锐,微大其末,反小其身,
主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  ,令可深内以取之也。七曰毫针,尖如蚊虻喙,长一寸六分,
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主邪客经络,而为寒热痛  者也。八曰长针,锋利身薄,主深邪
远  ,八风内舍于骨解腰脊骨腠间也。九曰大针,大如梃尖,微员,
主淫邪流溢于节解皮肤之间,以写机关之水也。九针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
疾弗能移,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写,病小针大,气写大甚,
病大针小,气不泄泄,机按。今之针士,决痈用锋针铍针。其他诸病,
无分皮肤肌肉血剎筋骨,皆用毫针,馀者置而不用,甚有背于经旨矣。
于此而知九针所主,多系外邪薄凑为病,用针施泻,深中病情,使今之人而有是病,
针亦在所必用。若夫病邪大甚,元气已伤,决非针之所能济矣。假如痨瘵阴虚火动,
法当滋阴降火,针能滋阴否乎,痿症肺热叶焦,法当清金补水,针能补水否乎?经曰:
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是也。知此则病之可针不可针,
亦可以类推矣。奈何世之专针科者,既不识剎,又不察形。但问何病,便针何穴,
以致僄针成痼疾者有矣。间有获效,亦偶中耳,因而夸其针之神妙,宁不为识者笑耶!
或曰:针灸当明经络,可晓以否?
曰:直行者,谓之经,经有十二。所以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
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
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厥阴,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
厥阴复注手太阴也。{此则荣气之行也,然卫气昼但行于阳,而不行于阴,夜但行于阴,
而不行于阳,不与荣同道,不与息数同应。}
又曰: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是故守经隧焉。{隧,潜道也。经剎行而不见,故谓之经隧,详见阳经外络内。
阴经内络外条。}旁出者,谓之络。{经之横支,交接别经者。}十二经有十二络。
{如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络肺之类。}兼阳  络,阴  络,脾之大络,
为十五络也。皆从十二经之所始,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人迎也。又曰孙络。
{小络也,经剎为  ,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又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
络剎之渗灌诸节者也。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非髀肉筋骨也。}
2=标题=问曰:荣卫之气,亦有别乎?
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  陈于六府,乃能入于剎也。故循剎上下,
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  疾滑利,不能入于剎也。
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  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
不与风寒湿气合也。详见井荥俞经合注
或曰:经剎与络剎异乎?
曰:经剎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诸剎之浮而常见者,皆络剎也。诸络剎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
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剎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
以写其邪而去其血,留之发为  也。凡诊络剎,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鱼际络青,
胃中寒,鱼际络赤,胃中热,其暴黑者,留久  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
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皆多血络,必间日一取,大血尽而止,乃调其血实。
或曰:经病络病,治有异乎?
经曰: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
入舍於络剎。{络剎,血剎也,非十五络之络,}留而不去,入舍於经剎,内连五藏,
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
则治其经焉。{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
而右剎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左刺右,右刺左,必中其经,非络剎也。}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
{即前血络,外不得出,内不得入故也。}而生奇病也。{病在血络谓奇邪}
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
不入于经俞。故曰缪刺。{络病,其痛与经剎缪处也,亦宜左刺右,右刺左,
虽与巨刺同,此刺络而彼刺经也。}
或曰:十二经剎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剎,治之亦有法乎?
曰:五藏得六府,相为表  ,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剎,
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
病在骨,调之骨。  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  为上,身形有痛,九候无病,
则缪刺之。{缪刺者,刺络剎,左痛刺右,右痛刺左,痛在于左,而右剎先病者,
巨刺之。{巨刺者,刺经剎也,左痛刺右,右痛刺左,}必谨察其九候,针道毕矣。}
或曰:经病亦有宜刺者乎?
经曰:肝病,实则两胁痛引少腹,善怒;虚则目俁俁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
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非其络病,故取其经,取厥阴治肝气,
少阳调气逆。}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胁中气满,独异于常,
乃气逆之诊,随其左右,有则刺之。}心病,实则胸中痛,胁支满痛,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与腰相引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本下血,其变病,
刺俕中血。{或呕变也,俕在掌後,去腕半寸。}脾病,实则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
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
肺病,实则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侶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嗌乾,取其经,太阴,足太阳外,厥阴内血。{太阳外,厥阴内,则少阴也。
视少阴足剎,左右有血满异常者,刺之。}肾病,实则腹大胫肿,喘咳身重,
寝汗憎风,虚则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注云:
凡刺之道,虚补实写,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是谓得道,经络有血,刺而去之。
是谓守法,犹当揣形定气,先去血剎,而後乃调 有馀不足也。}
或曰:六府病形刺法何如?
经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冬日重感于寒则泻,当脐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
取巨虚上廉。胃病者,腹胀,胃  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取之三里。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  而痛,时窘之後,当耳前热,若寒甚,
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间热,若剎陷者,此其候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胀,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为胀,取之委阳,膀胱病者,
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剎陷。
及胫踝後足小指外廉皆热,取之委中。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中澹澹,
恐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剎之陷下者。
灸之,取阳陵泉。{凡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肉节,则皮肤痛,中筋,
则筋缓,邪气不出,补写反,则病益笃。}
或曰:精气津液血剎,亦有别乎?
经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  肤,充身,
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
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
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剎。精脱者,耳聋,气脱者,
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
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剎空虚。
或曰:病有在气分者,在血分者,不知针家亦分气与血否?
曰:气分血分之病,针家亦所当知,病在气分,游行不定,病在血分,沉着不移,
以积块言之,腹中或上或下,或有或无者,是气分也。或在两胁,或在心下,
或在脐上下左右,一定不移,以渐而长者,是血分也。以病风言之,或左足移于右足,
或右手移于左手,移动不常者,气分也,或常在左足,或偏在右手,着而不走者,
血分也。凡病莫不皆然,须知在气分者,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
在左取右,在右取左,在血分者,随其血之所在,应病取之,苟或血病写气,
气病写血,是谓诛伐无过,咎将谁归。
或曰:三阴三阳,气血多少之刺,可得闻乎?
曰:经曰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手少阴心,
足少阴肾,手太阴肺,足太阴脾六经,少血多气。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
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四经,多血少气。故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厥阴,
出血恶气,刺少阳,太阴,少阴,出气恶血。故曰:知藏府血气之多少,
而用补写是也。
或曰:形气病气,何以别之?
经曰:形气不足,病气有馀,是邪胜也?急写之,形气有馀,病气不足,急补之,
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老者绝灭,
壮者不复矣。形气有馀,病气有馀,此阴阳俱有馀也。急写其邪,调其虚实。故曰:
有馀者写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夫形气者,气谓口鼻中喘息也。
形谓皮肉筋骨血剎也。形胜者,为有馀,消瘦者,为不足,其气者,审口鼻中气,
劳役如故,为气有馀也。若喘息气促气短,或不足以息者,为不足。故曰:形气也,
乃人之身形中气血也。当补当写,不在于此,只在病来潮作之时,病气精神增添者,
是病气有馀,乃邪气胜也。急当写之,病来潮作之时,精神困穷。
语言无力及懒悟者,为病气不足,乃真气不足也。急当补之,若病人形气不足,
病来潮作之时,病气亦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禁用针,宜补之以甘药,不已,
脐下气海穴取之。}
或曰:病有藏府阴阳内外高下,何别何治?愿详言焉。
经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以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
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腧,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
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剎络。
又曰: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
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
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
此谓不表不  ,其形不久。
经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伤形乃应,风伤筋剎,筋剎乃应,
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治此者,病九日,三刺而已,病一月,十刺而已,多少远近,
以此衰之,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帝曰:内外之病,难易之治何如?
伯高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日,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
经曰: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
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
取之阳之陵泉。经曰: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痛者,阴也。
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  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
後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後治其阴。{病在上者,下取之,在下者,上取之,
病在头者,取之足,在腰者,取之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
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经曰: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
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足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
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或曰:经言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谓也?
经曰:从後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
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假令心病由中风得之,为虚邪,木在火後,生火为母也。
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土在火前,为子也。中湿得之,为贼邪,水克火也。
伤寒得之,为微邪,火胜金也,伤暑得之,为正邪,火自病也。
或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针治亦当别乎?
经曰: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
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此正经自病也。盖忧思喜怒,
饮食动作之过,而致然也。风喜伤肝,暑喜伤心,饮食劳倦喜伤脾。
{劳倦亦自外至}寒喜伤肺,湿喜伤肾,此五邪所伤也。盖邪由外至,所谓外伤也。
凡阴阳藏府,经络之气,虚实相等,正也。偏实偏虚,失其正,则为邪矣。由偏实也。
故内邪得而生,由偏虚也。故外邪得而入,机按。经言凡病皆当辨别邪正内外虚实,
然後施针补写,庶不致僄。或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写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
何谓也?
经曰:虚者补其母,母能令子实也,实者写其子,子能令母虚也。假令肝病虚,
则补厥阴之合,曲泉,实则写厥阴之荥,行间,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病。
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如井主心下满之类,正经自病,所谓忧愁思虑则伤心,
强力入水则伤肾之类是也。不虚不实,是诸藏不相乘。故云自取其经,{重解卷未}
或曰:经言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益有馀。何谓也?
经曰:此谓病有虚实也。假令肝木实,肺金虚,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
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所谓实其实,虚其虚,
损不足,益有馀也。
或曰:七情所伤之病,何以察识?亦可以刺否?
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邪僻不生,长生久视。故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
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  乱,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恐惧而不解,
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
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
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心脏剎,剎舍神,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
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
以知其气之虚实而谨调之也。又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
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  。凡此八虚者,
皆机关之宝,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
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
或曰:八正之候何如?
经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立于呿竓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
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从其所居之乡来者,为实风。主生养万物,
从其冲後来者,为虚风,主伤人杀害,故圣人谨候虚风而避之。邪弗能害,}
其以夜半至也,民皆卧而弗犯,故其岁民少病,以画至也。民皆懈惰而中之,
故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
风从西方来者,民皆又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
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而岁之和而少贼风,则民少病而少死,
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或曰:诸病逆顺,可得闻乎?
经曰:腹胀身热剎大,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剎大,二逆也。衄而不止剎大,
三逆也。咳且溲血脱形,其剎小劲,四逆也。咳脱形身热,剎小以疾,五逆也。
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一逆也。腹胀便血,
剎大时绝,二逆也。咳溲血脱形,剎搏,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剎小而疾,四逆也。
咳呕腹胀飧泄剎绝,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而死矣。工不察此而刺之,是谓逆治。
五夺者:形肉已夺,一也;大夺血之後,二也;大汗出之後,三也。大泄之後,四也;
新产及大血之後,五也。此皆不可写。热病剎静,汗已出,剎盛躁,一逆也;病泄,
剎洪大,二逆也;着  不移,肉破,身热,剎偏绝,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
色夭然白,及後下血  笃重,四逆也;寒热夺形,剎坚搏,五逆也。小儿病,
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或曰:经言  病有众  ,有周  ,何分别耶?
经曰:众  者,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
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周  者,在于血剎之中,随剎以上,
随剎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後刺其上以脱之,
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後刺其下以脱之,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于皮,
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曰周  。
2=标题= 问曰:经言凡  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刺之以月,死生为数。何也?
经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  数,针过其数。则曰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写,
左刺右,右刺左,不已,复刺之,如其法。{言所以约月,死生为数者,
随气之盛衰也。}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渐多之,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
渐少之。{如是刺之则无过数,无不及矣。}
或曰:经言热病有五十九刺,可得闻欤?
经曰:热病三日,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写其热,而出其汗,
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  ,五指间各一。
凡八  ,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  ,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  ,
耳前後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  ,巅上一,俿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
天柱二也,热病七日八日。剎口动,喘而短{一作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
浅刺手大指间,热病汗且出,及剎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
写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之内踝上横剎以止之,热病七八日。剎微小,
病溲血,口中乾,日半死,剎代者,一日死,热病已得汗,剎尚躁,喘且复热者死,
热病七八日,剎不躁,躁不散数,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热病剎尚盛躁,
不得汗者死,剎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乾,阳热甚,
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又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
哕者死,二曰:泄而腹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
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
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  ,
口噤  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或曰:刺热病亦有异乎?
或曰:寒热瘰倁在颈腋者,何气使然?
经曰:此皆鼠俈寒热之毒气,留于而不去也。鼠俈之本,皆在于藏。
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浮于剎中,而未内着于肌肉,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去之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
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已,若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剎,上下贯瞳子,见一剎,
一岁死,见一剎半,一岁半死,见二剎,二岁死,见二剎半,二岁半死,见三剎,
三岁死,见赤剎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或曰:痈疽何以治之。
经曰:痈疽之生,脓血之成,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
愚者遭其已成者,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已有脓血。
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所取也。
所谓多害者,观逆顺也。其白眼青,黑眼小,一逆,内药而呕,二逆,腹痛渴甚,
三逆,肩项不便,四逆,音嘶色脱,五逆。除此五者,顺矣!
或曰:水肿之病,宜刺乎?
经曰:经剎满则络剎溢,络剎溢则缪刺之,以调其络剎,使复其形而不肿,缪刺者,
不分隧穴而刺之,大法,水溢于表,或腹胀,或四肢肿而气稍实,剎浮洪者,
宜行此法,或病孤危,剎微弱者。今亦往往而缪刺之,祸不旋踵,盖不审经言,
剎络满溢,宜缪刺之理也。
或曰:人有肥瘦白黑小长,刺法同乎否乎?
经曰:年质壮大者,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婴儿者,
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肥人者,广肩,
腋项 肉薄,皮厚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刺此者,深而留之,
多益其数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血清气滑,易脱于气,
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壮士真骨者,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
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常人者,
视其黑白,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血气调和,刺此者,无失常数也。
或曰:匹夫大人,刺法同乎?
经曰:气滑则出疾,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浊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
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
此皆因气  悍滑利也。又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
凡刺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以秋冬之齐,刺瘦人以春夏之齐。
经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气贲响,
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  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刺营者出血,
刺卫者出气,刺寒  者内热,刺布衣者以火  之,刺大人以药熨之。
以熨寒  所刺之处,令热人至于病所,起步内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
所谓内热也。
或曰:三虚三实者,何谓也?
经曰:三虚者,乘年之衰,逢月之虚,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故论不知三虚,反工为粗,三实者,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
不能危之也。
或曰:人身有四海,何也?
经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
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上下,
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气海有馀者,气满胸中,
息面赤,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馀。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
不足,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馀。则腹满,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髓海有馀。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治此者,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
或曰:诸家言某穴主某病,其说亦可从乎?
曰:治病无定穴也。邪客于人,与正周流上下,或在气分,或在血分,无有定止。
故喻用针,正如用兵,彼动则此应,或出以奇,或守以正,无有定制,医者不究病因,
不察传变,惟守某穴主某病之说,执中无权。按谱施治,譬之狂潦泛溢。
欲塞下流而获安者,亦偶然耳!夫病变无穷,灸刺之法亦无穷,或在上,下取之,
或在下,上取之,或正取之,或直取之,审经与络,分血与气,病随经所在,
穴随经而取。庶得随机应变之理,岂可执以某穴主某病哉!或曰:此固然矣。
但学者望洋无下手处。曰:譬犹匠者,教人以规榘,取方圆也。规榘之法在师,
方圆之法则在子弟。夫圣人之于针非经络孔穴,无以教後学,後学非经络孔穴,
无以传之师,苟不知通变,徒执孔穴。所谓按图索骥,安能尽其法哉!故曰:粗守形,
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中,此之谓也。
或曰:八穴治病,多有效者,何如?
曰:人身正经十二,奇经有八,大络十五,小络三百馀,皆所以行气血也,圣人取穴,
三百六十有六,按岁之三百六十六日也。後人以为未尽,更取奇穴,是犹置闰月也。
故经络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认,不知经络,无以知血气往来,不知孔穴,
无以知邪气所在,知而用,用而的,病乃可安,今之用八穴者,络穴六,经穴二,
馀络馀经,置而不用,速求巧捷,遂悖圣经。又有六十六穴,拘于日时开阖,
用之犹未周备,而况拘于八穴者乎!盖八穴病在气分,则有可劫之功。若在血分,
徒损元气,病何由安,正是血病而泻气也。邪在血分,则直求病之所在,而取之可也。
今人泥而不用,良可笑耶!
或曰:  中,鸠尾,中庭,人亦有针之者,宁无禁乎。
曰。心为一身之主,至贵不可犯,  中,鸠尾,巨阙,心之宫城也。心主虚怯,
不能主事,往往为邪所乘,或为痰饮所迷,或为瘀血所积,以致痞满疼痛者有之,
或神不内守,发为癫狂者有之,用针之士,多於  中,鸠尾,中庭针之,
亦犹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孺子,事有差僄,则将倾覆社稷,荼毒生灵,
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夫针三穴亦然,犯真心,死不可救,必须自揣己才,
果有如伊周之能,可以扶危持颠,方能保心于无危也。
或曰:针三阴交,主何病也?
曰: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太阴脾经循内踝上直行,厥阴循内踝前交入太阴之後,
少阴肾经循内踝後交出太阴之前,故谓之三阴交,脾主中,肾肝主下,中下焦气,
一穴可以尽之。故非危疾急证,与三阴俱有干者,不可轻刺,脾肾气常不足,
肝虽有馀,亦是宿血之藏,僄刺则脱人元气,不可不慎。
或曰:伤寒刺期门穴者,何如?
曰:十二经始于手太阴之云门,以次而传,终于足厥阴之期门,期门者,肝之募也。
伤寒过经不解,刺之,使其不再传也。妇人经剎不调,热入血室,刺之,
以其肝藏血也。胸满腹胀,胁下肥气,凡是木郁诸疾,莫不刺之,以其肝主病也。
经云:穴直乳下两肋端。又曰:在不容傍一寸五分,古人说得甚明,令人不解用也。
或曰: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何谓也?
经曰:中心,一日死,中肝,五日死,中脾,十日死,中肾,六日死,中肺,三日死,
中胆,日半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胸腹者,
必以布?   均A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跗上,中大剎,血出不止死,
刺面,中溜剎,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剎太过,血出不止为  ,
刺足下布络中剎,血不出为肿,刺俕中大剎,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剎,血不出,
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
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无刺大醉,无刺大怒,无刺大劳,无刺大渴,
无刺大饥人,无刺新饱人,刺阴股中大剎,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剎,为聋。
刺膝膑出液为跛,刺臂太阴剎,出血立死,刺足少阴剎,重虚出血,为舌难言。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刺肘中内陷,为不屈伸,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为遗溺。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少腹满,刺侶肠内陷,为肿。
刺眶上陷骨中,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又曰:无刺浑浑之剎,    之热,
漉漉之汗,如大风大雨,严寒盛暑,卑湿烦燥,便黑吐血,暴然失听,失明失意,
失神失便溺,及七情五伤,皆不可刺。乘车马远来,亦候血气定,然後刺之,机按。
今医但问某病,便针某穴,求其如经所言,不犯针禁,不夭人寿者,几何人哉,!
2=标题= 问曰:针刺失宜,亦能杀人否乎?
经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
迎而夺之而已矣。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藏之气尽矣。
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气之息道,一呼一吸为一至,故此云五里者,五至而已,
过其数,藏气尽,更过其数,极其输矣。五往者,五至已往,则六至七至也。}
所谓夺其天气者也,非能绝 其命而倾其寿乎。又曰:  ,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
入门而刺之,死于堂上。{机按。胃经固多气血,若写之太过,则夭寿矣。
夫以多气多血之经,尚戒写之太过,馀经可轻写乎。}
或曰:针灸宜避天忌日,何也?
经曰: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子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已卯,左手应立夏,
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
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
六府膈下三藏应四季中州,其日戊巳,大禁太乙所在日。{即前所云}凡此九者,
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身有痈肿欲治之,无以其所值之日溃治之,
是谓天忌日也。又曰:春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夏三月,人气在右,
无刺右足之阳,秋三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冬三月,人气在左,
无刺左足之阴。
或曰: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
曰:荣为阴,行于剎中,卫为阳,行于剎外,各有浅深,故针阳必卧针之,
以阳气轻浮,过之恐伤于荣也。刺阴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气散,
乃内针,不然,则伤卫气也。
或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剎,刺剎者,无伤皮,
何谓也?
曰:此谓刺浅,不至所当刺之处也。如病在骨,当刺至骨,但针至筋而去,则伤筋矣。
或曰: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何谓也?
曰:此戒过分太深也,如病在皮中,针至皮中而止,无令深入伤肉也。
或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何谓也?
经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浅深之应也,是知春夏之气,
浮而上,人之气亦然。故刺之当浅,欲其无太过也,秋冬阳气沉而下,人之气亦然,
故刺之当深,欲其无不及也。经曰:必先岁 气,无伐天和,此之谓也。
或曰: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何谓也?
难经曰:致,取也,春夏气温,必致一阴者,春夏养阳之义也。
初下针则沉之至肾肝之部,候其得气,乃引针而提之至於心肺之分,所谓致一阴也。
秋冬气寒,必致一阳者,秋冬养阴之义也。初内针浅而浮之当心肺之部,候其得气,
推针纳之达肾肝之分,所谓致一阳也。此则古人特推其理,有如此耳,凡用针补写,
自有所宜,初不必以是相拘也。
或曰:针家亦诊剎否?
经曰:凡将用针,必先诊剎,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藏之气,已绝于内,
{言剎口气内绝不至}用针者,反实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其阳气,
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五藏之气,已绝于外,
{言剎口气外绝不至}用针者,反实其内,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
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其死也。阴气有馀故躁。故曰:上工平气,
中工乱剎,下工绝气危生。{机按。此言工不诊剎,妄行针刺,故不免于绝气危生。}
经曰:持其剎口人迎,以知阴阳有馀不足,平与不平也,不病者,剎口人迎应四时也。
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剎,不结动也。是谓平人,少气者。
剎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而阴竭,写阴则阳脱。
如此亦弗灸,可将以甘药,不已者,因而写之,则五藏气坏矣。又曰:寸口主中,
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
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
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  ,代则乍甚乍间,盛则写之,
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见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数,名曰 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温,以验其藏府之病,寸口大,平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
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
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
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  ,代则乍痛乍吐,盛则写之,虚则补之,
紧则先刺而移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後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血结于中,
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
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藏府之病也。
人迎与太阴剎口俱四倍已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人迎一盛,写足阳明,
补足厥阴,二写一补,日一取之,人迎二盛,写足太阳,补足太阴,二写一补,
二日一取之,人迎三盛,写足阳明,补足太阴,二写一补,日二取之,剎口一盛,
写足厥阴,补足少阳,二补一写,日一取之,剎口二盛,写足少阴,补足太阳,
二补一写,二日一取之,剎口三盛,写足太阴,补足阳明,二补一写,日二取之。
所以日二取之,太阴主胃,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已上补写,皆必切而验之,
傖? 均A上气和乃止。}人迎与剎口俱盛三倍已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
则血剎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
则变易而为他病矣。{机按。此节全凭剎盛衰,以知病在何经,乃可随病以施针刺也。
苟不诊视,则经剎之虚实,补写之多寡,病症之死生,  然皆无所知矣。
于此而妄施针灸,宁免粗工之诮哉!故集见于此,俾後之针士,必先以诊视为务也。}
经曰:剎之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者小者,血气皆少,滑者,
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少血多气,微有寒,刺急者,深纳而久留之,缓者,
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大者,微写其气,无出其血,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
以写阳气而去其热,涩者,必中其剎,顺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
疾按其  ,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经曰:凡刺之属,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
已补而实,已写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出者,阴与阳未能调,痛虽不随针,
病必衰去矣。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後写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
後写其阳而和之,三剎动於足大指之间。{三剎盛虚和也}必审其实虚,虚而写之,
是谓重虚,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动剎而实且疾者,疾写之,
虚而徐者,则补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剎实者,深刺之,
以写其气,剎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剎,独出其邪气,久病者,
邪气深入,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其血脉,刺道毕矣。机按。
{此节不惟详于刺法,而亦详于诊法,但诊则以指行间动剎也。剎实而疾,
则深刺以写,剎虚而徐,则浅刺之补,剎气剎来,谷气剎来,徐而和,
学者于此而察识之,则临病施针,庶免妄治之失矣。}
经曰:必先明知十二经络之本末,皮肤之寒热,剎之盛衰滑涩,其剎滑而盛者,
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而涩者,为痛  ,寸口与人迎,剎小大等及浮沉等者,
病难已,大便赤办,飧泄,剎小,手足寒难已,手足温而易已。
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机按。今之针士,多不诊剎,
未免有僄刺害论焉。}
或曰:针家亦察色否?
经曰: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藏,决死生,视其血剎,察其色,以知其寒热  。
故目赤色,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病在胸中,
诊血剎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  ,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身痛。
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剎诊目痛,赤剎从上下者太阳病,
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耳间青剎起者,掣痛。{机按。切剎观色,
医之大要,今之针士,置而弗论,此刺法所以不古,若而,俞疾亦十无一二也。
故集次灵枢察色数条于此,後之学者,扩而充之,庶几如经所谓能合色剎,
可以万全者矣。}
或曰:经云五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府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剎十二,
络剎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
所入为合。又云: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者,何谓也?
曰:井譬如谷,井,泉源之所出也。经穴之气所生,则自井始,而溜荥注俞,
过经入合。{合者,会也,如水会于海。}又以井主东方木,木者,春也。
万物发生之始,故阴井属乙木,乙,阴木也。乙与庚合,故阳井属庚金,庚,阳金也。
阴木柔,阳金刚,刚柔相配,夫妇之道。则有父子之相生,是以肝木大敦阴井,
木生阴荥行间火,火生阴俞太冲土,土生阴经中封金,金生阴合曲泉水,
心之少冲井木,少府荥火,神门俞土,灵道经金,少海合水,脾之隐白井木,
大都荥火,太白俞土,商  经金,阴陵泉合水。肺之少商井木,鱼际荥火,
太渊俞土,经渠经金,尺泽合水。肾之涌泉井木,然谷荥火,太溪俞土,复溜经金,
阴谷合水。心包之中冲井木,劳宫荥火,大陵俞土,间使经金,曲泽合水,
此阴经之穴,以次而相生也。胆之窍阴阳井,金生阳荥侠溪水,水生阳俞临泣木,
木生阳经阳辅火,火生阳合阳陵泉土。小肠少泽井金,前谷荥水,後溪俞木,
阳谷经土,小海合火。胃之厉兑井金,内庭荥水,陷谷俞木,解溪经火,三里合土,
大肠之商阳井金,二间荥水,三间俞木,阳溪经火,曲池合土。膀胱之至阴井金,
通谷荥水,束骨俞木,昆仑经火,委中合土,三焦之关冲井金,液门荥水,中渚俞木,
支沟经火,天井合土,此阳经之穴,以次而相生也,六府又有原者。经曰:
以三焦行于诸阳。故又置一俞,而名曰原,五藏则以俞为原。肺俞太渊,心俞大陵,
肝俞太冲,脾俞太白,肾俞太溪是也。膀胱俞束骨,过于京骨为原,胆俞临泣,
过于  墟为原,胃俞陷谷,过于冲阳为原,三焦俞中渚,过于阳池为原,小肠俞後溪,
过于腕骨为原,大肠俞三间,过于合谷为原。盖五藏阴经,止以俞为原,六府阳经,
既有俞,仍别有原也,藏之俞,府之原,皆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
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病也。名之曰原,以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
三焦则为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上中下之三气,经历于藏府也。故曰:下焦禀真元之气,
即原气也。
经曰: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言井荥俞经合,手不过肘,
足不过膝。}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
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
络剎之渗灌诸节者也。}五藏有疾,应出十二原,明知其原,傡? 部A而知五藏之害矣。
或曰:五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何谓也?
难经曰: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募在阴,俞在阳,募与俞,五藏孔穴之总名也,
在腹为阴,谓之募。言经气聚于此也,在背为阳,谓之俞。言经气由此而输于彼也。
募在腹者,肺募中府,心募巨阙,脾募章门,肝募期门,肾募京门,俞在背者,
肺俞在背第三椎下,心俞在第五椎下,肝俞在第九椎下,脾俞在十一椎下,
肾俞在十四椎下,皆侠脊两傍各一寸五分,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者,阴阳经络,
气相交贯,藏府腹背,气相通应,所以阴病有时而行阳,阳病有时而行阴也。
针法曰: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或曰:六府各有俞。{背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饮食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针治奈何?经曰:五藏有俞,{井荥俞经合之俞}六府有合,{六府合穴}各有所发,
各随其过。{经剎所经过处则病瘳矣。}
或曰:灵枢难经以大陵为心之原,而又别以兑骨为少阴之原,诸家针灸书,
并以大陵为手厥阴心主之俞,以神门在掌後兑骨之端者,为心经所注之俞,
似此不同者。何也?
灵枢七十一篇曰:少阴无俞,心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
故独取其经于掌後兑骨之端也。其馀剎出入屈折,行之疾徐,
皆如手少阴心主之剎行也。又第二篇曰:心出于中冲,溜于劳宫,注于大陵,
行於行间,入于曲泽,手少阴也。{按中冲以下,并手心主经俞,灵枢直指为手少阴,
而手少阴经俞,不别载也。}素问缪刺篇曰:刺手心主少阴兑骨之端,各一  ,
又气穴篇曰:藏俞五十穴。{王注}五藏俞惟有心包络井俞之穴,而亦无心经井俞穴。
又七十九难曰:假令心病,写手心主俞,补手心主井,详此前後各经文义,
则知手少阴与手心主同治也。
或曰:井荥俞经合,主何病也?
曰:六十八难注云:心下满,肝木病也。足厥阴之支,从肝贯膈,上注肺。
故井主心下满也,荥主身热,心火病也。俞主体重节痛,脾土病也。经主喘咳寒热,
肺金病也,合主逆气而泄,肾水病也。此举五藏之病,各一端为例,
馀病可以类推而互举也。不言六府者,举藏足以该之。
或曰:诸经之井,皆在手指足指梢,肌肉浅薄之处,不足使为补写也。刺之奈何?
经曰:设当刺井者,只写其荥,以井为木,荥为火,火者,
木之子也此专为写井者言也。若当补井,则必补其合。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写,
写者不可以为补,各有攸当也,补写反,则病危,可不谨哉!
或曰:经以井荥俞经,各系于四时,何谓也?
经曰: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
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也。
或曰:南唐何若愚谓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气之母,二经尊重,不系五行所摄,
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故只言十经,阴阳二剎,逐日各注井荥俞经合,各五时辰毕,
每日遇阳干合处,注於三焦,遇阴干合处,注于包络。
此二经亦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也。阳干注府,阴干注藏,如甲日甲戌时,
胆气初出为井,然甲与己合,己巳时,脾出血为井,又如乙日乙酉时,肝出血为井。
然乙与庚合,庚辰时,大肠出血为井,阴阳并行,流注无休,阳日,气先剎外,
血後剎内,阴日,血先剎外,气後剎内,交贯而行,甲戌时,至甲申为阳干合处,
己巳时,至己卯为阴干合处,馀经日辰皆依此推,阳日阳时,则阳经穴开,病在阳经,
宜俟阳经穴开针之,阴经亦然。假如胆属足少阳阳木,故甲日甲戌时,
胆引气出窍阴。{井木}丙子时,流于小肠前谷。{荥火}戌寅时,注于胃陷谷。
{俞土}并过本原  墟,庚辰时,经于大肠阳溪。{经金}壬午时,入于膀胱委中。
{合水}此五府井荥俞经合穴开时也。至申申时,气纳三焦之关冲{井}液门{荥}中渚{俞}
阳池{原}支沟{经}天井{合}穴亦开焉。肝属足厥阴乙木,故乙日乙酉时,
肝引血出大敦,{井木}丁亥时,流于心之少府,{荥火}己丑时,注于脾之太白,
{俞土}辛卯时,经于肺之经渠,{经金}癸巳时,入于肾之阴谷,
{合水}此五藏井荥俞经合穴开时也。至乙未时,
血纳包络之中冲{井}劳宫{荥}大陵{俞}间使{经}曲泽{合}穴亦开焉。
小肠属手太阳阳火,故丙日丙申时,小肠引气出少泽,{井火}戊戌时,流于胃内庭,
{荥土}庚子时,注于大肠三间,{俞金}过本原腕骨,壬寅时,经膀胱昆仑,
{经水}甲辰时,入胆腕骨,{合木}丙午时,气纳三焦。心属手少阴阴火,
故丁日丁未时,心引血行少冲,{井火}乙酉时,流于脾大都,{荥土}辛亥时,
注于肺太渊,{俞金}癸丑时,经于肾复溜,{经水}乙卯时,入于肝曲泉,
{合木}丁巳时,血纳包络。胃属足阳明阳土;故戊日戊午时,胃引气出厉兑,
{井土}庚辰时,流于大肠二间,{荥金}壬戌时,于膀胱束骨,{俞水}并过本原冲阳,
甲子时,经于胆阳辅,{经木}丙寅时,入于小肠少海,{合火}戊辰时,气纳三焦。
脾属足太阴阴土;故己日己巳时,脾引血行隐白,{井土}辛未时,
流于肺鱼际,{荥金}癸酉时。注于肾太溪,{俞水}乙亥时,经于肝中封,
{经木}丁丑时。入于心少海,{合火}己卯时,血纳包络。大肠属手阳明阳金,
故庚日庚辰时;大肠引血出商阳,{井金}壬午时,流于膀胱通谷,{荥水}甲申时,
注于胆临泣,{俞木}丙戌时,经于小肠阳谷,{经火}戊子时,入于胃三里,
{合土}庚寅时,气纳三焦。肺属手太阴阴金;故辛日辛卯时,肺引血行少商,
{井金}癸巳 时,流于肾然谷,{荥水}乙未时,注于肝太冲,{俞木}丁酉时,
经于心灵道,{经火}己亥时,入于脾阴陵泉,{合土}辛丑时,血纳包络。
膀胱属足太阳阳水;故壬日壬寅时,膀胱引气出至阴,{井水}甲辰时,流于胆侠溪,
{荥木}丙午时,注于小肠後溪,{俞火}并过本原京骨,戊申时,经于胃侠溪,
{经土}庚戌时,入于大肠曲池,{合金}壬子时,气纳三焦。肾属足少阴阴水;
故癸日癸亥时,肾引血出涌泉,{井水}乙丑时,流于肝行间,荥木丁卯时,
注于心神门,{俞火}己巳时,经于脾商  ,{经土}辛未时,入于肺尺泽,
{合金}癸亥时,血纳包络。三焦属手少阳,壬子时,三焦出关冲,{井金}甲寅时,
流于液门,{荥水}丙辰时,注于中渚,{俞木}并过本原阳池,戊午时,经于支沟,
{经火}庚申时,入于天井,{合土}心主包络属手厥阴,癸丑时,包络出中冲,
{井木}乙卯时,流于劳宫,{荥火}丁巳时,注于太溪,{俞土}己未时,经于间使,
{经金}辛酉时,入于曲泽,{合水}何公此法刊布,古今名曰子午流注。盖谓左转从子,
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于经亦有据乎?
曰:此皆臆说,素难不载,不惟悖其经旨,而所说亦自相矛盾者多矣?
彼谓阳日阳时阳经穴开,故甲子日甲戌时,甲胆窍阴井开,此固然也,丙子时,
属于乙丑日辰,乃阴日阳时也。而谓丙小肠前谷荥穴开,其与阳日阳时之说,
合乎否乎?经曰: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因其阴气,则入阴经,
因其阳气,则入阳剎,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四时之气所在,如春气在经剎,夏气在孙络,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之类。故曰: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亦因四时之气所在而刺之也。又曰: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盖言谨候其气之所在之时而刺之,是谓逢时。如病在三阳,
必候其气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候其气在于阴分而刺之。故古人刺法,
惟以气之所在之处,穴俞为开,气之不在之处,穴俞为阖并无所谓阳日阳时阳穴开,
阴日阴时阴穴开之说。又尝考之经曰:补写以时,与气开阖相合者,气当时刻谓之开,
已过未至谓之阖。盖邪来朝应之时,如波陇起,察其在何穴分,即于此时而刺之。
谓之开,若依何公某穴某时某穴开,宜刺某穴。或遇邪至所定时穴刺之固宜,
或邪已过未至,亦依其所定时穴刺之,宁不反增其病耶!经曰:
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在,反之则生乱气,此之谓也。经曰:阴井木,阳井金,
阴荥火,阳荥水,阴经土,阳经木,阴俞金,阳俞火,阴合水,阳合土。
今何公尽变其法,皆以十干配之十经,取干旺日时而注井荥俞经合。
故甲日甲时取属甲胆,而甲胆阳井之金,亦依日干而变为木,小肠前谷荥水,
亦依日干而变为火,然三焦包络,又依难经而无所变,颠倒错乱如此,与经合乎否乎?
周身十二经,各有井荥俞经合,其所主病,亦各不同。假如病在肝,
宜针肝之荥穴行间,乃曰乙日肝之 荥穴不属行间,而属心之荥穴少府,
舍肝之荥而针心之荥,是谓乱经。病可去乎?不可去乎?又谓阳日气先血後,
阴日气後血先。此亦不通之论,就以彼之所言,证之彼云:甲与己合,己日己巳时,
脾引血出,甲戌时,胆引气行,固合阴日血先气後说矣。然甲日己巳时居前,
而脾亦可引血先出,甲戌时居後,而胆亦可引气後行。如此,则阳日血亦可先,
气亦可後矣。何其言之不审耶!机按。经曰荣者水谷之精气,其始从中焦,
注手太阴阳明,以次相传,至足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入于剎,与息数呼吸应,
此经剎行度终始也。荣气一周于身,外至身体四肢,内至五藏六府,无不周偮鶦
故其五十周无阴阳画夜之殊,与卫气之行不同,卫者,水谷之悍气,出于上焦,
行于剎外,温分肉,充皮肤,司开阖,不与剎同行,不与息数同应。
昼但周阳于身体四肢之外不能入五藏六府之内,夜但周阴于五藏六府之内,
不能出身体四肢之外,故必五十周,至平旦方与荣大会于肺手太阴也。荣卫之行,
各有常度如此,而谓阳日气先血後,阴日气後血先,不自知其乱经旨也大矣。
岂可为法于天下,可传於後世哉!{难经言,荣气之行,常与卫气相随上下,
由息而动,巢元方谓气行则血行,气住则血住,似皆未达荣卫异行之旨也。}
或曰:指微赋言,养子时刻注穴者,谓逐时干旺气,注藏府井荥之法也。
每一时辰相 生养子五度,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昼夜十二,时血行过六十俞穴也。
假令甲日甲戌时,胆统气出窍阴穴为井,木气流至小肠为荥,
火气过前谷穴方注至胃为俞,土气过陷谷穴并过本原  墟穴,行至大肠为经,
金气过阳溪穴,入于膀胱为合,水气入委中穴而终,是甲戌时,木火土金水相生,
五度一时辰,流注五穴毕也。与七韵中所说,亦相通否?
曰:荣卫昼夜各五十度周于身,皆有常度,无太过,无不及,此平人也。为邪所中,
则或速或迟,莫得而循其常度矣。今何公于七韵中谓井荥俞经合五穴,每一穴占一时,
如甲日甲戌时,胆出窍阴,丙子时,流于小肠前谷,戊寅时,流于胃合谷,
并过本原  墟,庚辰时,行于大肠阳溪,壬午时,入于膀胱委中,再遇甲申时,
注于三焦,六穴带本原,共十二穴,是一日一夜,气但周于此数穴也。
且五藏五府十经,井荥俞经合,每一穴占一时,独三焦六穴占一时,包络五穴占一时,
而赋乃言甲戌一时,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时,流注五穴毕,与韵中所语大不相合,
赋与韵出于一人,何其言之抵牾若是。不知不善于措辞耶!不知赋韵两不相通耶!
赋注又言,昼夜十二时,血气行过六十俞穴,考其针刺定时昼夜周环六十首图,
乃知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之说矣。假如甲日甲戌时,甲,阳木也。故胆始窍阴木,
木生前谷火,火生陷谷土,过  墟原,土生阳溪金,金生委中水,再遇甲申时,
注于三焦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六穴,不特甲戌时为然。一日之中,
凡遇甲时,皆如甲戌时所注之穴也。又如乙日乙酉时,乙,阴木也。故肝始大敦木,
木生少府火,火生太白土,土生经渠金,金生阴陵水,再遇乙未时,注于包络中冲,
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五穴,不特乙日乙酉时为然,一日之中,凡遇乙时,
皆如乙酉时所所注之穴也。所注皆在本日本时本经,注于井穴,已後时辰,不注井穴,
已前时辰,如癸日癸亥时,主肾注于井,次至甲子时,胆经所注,
一如甲日甲戌时所注之穴也。次至乙丑时,肝经所注,一如乙日乙酉时所注之穴也。
次至丙寅时,小肠所注,一如丙日丙申时所注之穴也。举此为例,馀可类推。
此所谓昼夜十二时,气血行过六十俞穴也。但与七韵所说不合,莫若删去七韵,
存此说,庶免後人心蓄两疑,犹豫而不决也。虽然,二说俱与素难不合,
无用其法,犹辨论之不置者,将使读者不待思索,一览即解其意矣。
曰:古语微奥,必须沉潜玩味,乃能深契,今人喜简厌繁,但求熟于歌赋,其于圣经。
2=标题= 问曰:保命全形论所言刺法,故圣传心之要典也。今之针士,略无一言以及之,何耶?
视为虚文,孰肯留心于此哉!今吾子有志于此,可谓知本者矣。敢详述之于左。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专其精神,不妄动乱,刺之真要,其在兹乎。}
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後乃存针。{先定五藏之剎,备循九候之诊,而有太过不及者,
然後乃存意于用针之法。}众剎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
{众剎谓七诊之剎,众凶谓五藏相乘,外内相得,言形气相得也。无以形先,
言不以己形之盛衰寒温,料病人之形气,使同于己。}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玩谓玩弄,言精熟也。经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此其类也。}人有虚实,
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  。{人之虚实,非其远近而有之,
盖由气血一时之盈缩耳,然其未发,则如云垂而视之可久,至其发也。
则如电灭而指所不及,迟速之殊,有如此矣。○  ,音舜,太素作  。}手动若务,
针耀而匀。{手动用针,心如专务于一事,针耀而匀,谓针形圆净,上下勺平也。}
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冥冥,言血气变化之不可见也。
故静意视息,以义斟酌,观所调适经剎之变易耳!虽且针下用意精微,而测量之,
犹不知变易形容谁为其象也。○新校正云:观其冥冥者,形容荣卫之不形于外,
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叁伍相合而调之,
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其冥冥。}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
不知其谁。{乌乌叹其气至,稷稷嗟其已应,言所针之得失,如从空中见飞鸟之往来,
岂复知其所使之元主耶!是但见经盈虚而为信,亦不知其谁之所召遣耳!}伏如横弩,
起如发机。{血气之未应,针则伏如横弩之安静,其应针也。则起如机发之迅疾。}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言血气既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然其虚实。
岂留呼而可为准定耶!虚实之形,何如而约也。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
须其虚。{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刺实须其虚者,
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言要以气至有效而为约,不必守息数而为定法。}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勿变更也,无变法而失经气也。}深浅在志,远近若一,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深浅在志,知病之内外也。远近如一,
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不敢堕也。手如握虎,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
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2=标题= 问曰:灵枢第一篇,针之大经大法,不可不读也。其中义有不可晓者,奈何?
曰:此上古之书,传写已久,其中多有缺僄,但当通其所可通,缺其所可疑也。
岐伯曰: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
粗守形,{守刺法也}上守神,{守人之血气有馀不足,可补写也。}神乎神,客在门。
{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正气客,邪气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
恶知其原。{先知邪正,何经之疾,然後乃知所取之处也。}刺之微,在速迟,
{徐疾之意也}粗守关。{守四肢而不知血气邪正之往来也}上守机。{知守气也}机之动,
不离其空。{知气之虚实,用针之疾徐也。}空中之机,清静而微。{针以得气,
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
{气虚不可写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言气易失也}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言不知补写之意,血气已尽,邪气不下也。}知其往来,{知气之逆顺盛虚也}
要与之期。{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暗乎。{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
{尽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言气之虚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言形气之平,平者,
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言知所取之处也}迎而夺之,{写也}恶得无虚,
追而济之,{补也}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虚则实之,
{言气口虚而当补也}满则写之。{言气口盛而当写也。○针解曰:气虚则实之者,
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写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亦寒也。}宛陈则除之,
{去血剎也}邪胜则虚之,{言诸经有盛者,皆写其邪也。○针解曰:出针勿按穴,
俞且开,故得经虚,邪气发泄也。}徐而疾则实,{言徐内而疾出也。○针解曰:徐出,
谓得经气已久,乃出之疾,按谓针出穴已疾,速按之,则真气不泄,经剎气全,故实。}
疾而徐则虚,{言疾内而徐出也。○针解曰:疾出,谓针入穴已至於经剎,则疾出之。
徐按,谓针出穴巳徐缓,按之则邪气得泄,精气复间,故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针解曰: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
寒温谓经剎阴阳之气,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言其冥昧不可即而知也。不可即知,
故若无,慧然神悟,故若有也。}察後与先,若亡若存,{言气之虚实,补写之先後也。
察其气之巳下与常存也。}为虚与实,{针解曰: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
若得若失,言补则秘然若有得,写则  然若有失也。○针解曰:若得失者,离其法也。
妄为补写,离乱大经,僄补实者,转令若得,僄写虚者,转令若失也。○难经曰:
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气来实牢濡虚,
以随济迎夺而为得失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谓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言虚与实,
若得若失,谓补者秘然。若有得也,写者  然,若有失也。得失有无,义实相同,
故交举而互言之。}虚实之要,九针最妙。{针解曰:为其各有所宜也。热在头身,
宜  针,肉分气满,宜员针,僄气虚少,宜  针,写热出血,发泄痼病,宜锋针,
破痈肿,出脓血,宜铍针,调阴阳,去暴  ,宜利员针,刺治经络中痛  ,宜毫针,
深居骨解腰脊节凑之间者,宜长针,虚风舍于骨解皮肤之间者,宜大针,
此谓各有所宜也。}补写之时,{与气开阖相合也。气当时刻谓之开,
巳过未至谓之阖。}以针为之,{九针各不同形,长短锋颖不等,或补或写,
宜随其疗而用之也。○机按。此节示人当知圆机活法,不可守经无权,
与夫邪正之所当别,虚实之所当知,补写之所当审,皆针家之要务,
学者不可不熟读也。}
写曰必持纳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写,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
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
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剎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剎者,在输横居,
视之独澄,切之独坚。{机按。上节文义不相蒙,恐有脱僄,且针解篇亦置之不释,
可见非错简则衍文。}
2=标题= 问曰:灵枢首篇,多有脱僄,既闻命矣。其中云:悬阳两卫,亦有义乎否乎?
曰:此节文义,亦不甚莹,今姑随文释义,以俟明哲正焉,悬者,悬远也。
谓皮肤浮浅之气,为天之阳与地之阴,相悬隔也。故曰悬阳,卫者,气也,行于阳,
为卫之阳,行于阴,为卫之阴。故曰两卫,总而言之,悬阳两卫,同一气也。
分而言之,皮肤者为悬阳,肌肉者为卫之阳,筋骨者为卫之阴。经曰:内有阴阳,
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
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剎是也。神属勿去者,正气犹相附属也。经曰:
身居静处,占神往来。又曰:入藏者死,以神去也。存亡者,死生也。
血剎在腧横居者,言邪入血剎,注于穴腧,则横逆也。经曰:血气扬溢是也,澄者,
静而明也。经曰:沉而留止。又曰:病深专者,刺大藏是也。坚者,强而急也。经曰:
察其剎之缓急,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是也。盖谓工之用针,当知气之邪正,
病之生死也,初则浅之,以候皮肤之气,次则深之,以候肌肉之气。又次则深之,
以候筋骨之气,若邪虽内舍,而神犹附属者,则病尚可以生也。或邪入血剎,
注于经腧而横逆者,则神将去矣。邪之横逆,审而视之,则渊澄而可见,切而按之,
则劲急而可辨,用针之际,岂可不谨候乎!







1=标题= 卷之中
2=标题= 问曰: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然古今所论迎随之义,
及所用迎随之法,各各不同,愿发明之。
曰:素难所论,刺法之正也。今医所传,无稽之言也。不求诸古而师诸今。
所谓下乔木,入幽谷,岂能升堂而入室哉,兹以古法释之于前,以今法辨之于後,
则古是今非,判然如黑白矣。岐伯曰: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言邪之将发也。
先迎而亟夺之,无令邪布。故曰: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又曰:方其来也。
必按而止之,此皆迎而夺之,不使其传经而走络也。仲景曰:太阳病,
头痛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刺疟论曰:疟方欲热,刺跗上动剎,开其孔,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
太阴,足阳明太阴,随井俞而刺之,出其血,此皆迎而夺之之验也。夫如是者,
譬如贼将临境,则先夺其便道,断其来路,则贼失其所利,恶得不虚,而流毒移害,
于此而可免矣。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言邪之已过也。随後以济助之,无令气忤。
故曰:视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之,而刺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
神气乃平,谓但通经剎,使其和利,抑按虚络,令其气致。又曰:太阴疟病至则善呕,
呕已乃衰,即取之,言其衰即取之也。此皆随而济之,因其邪过经虚而气或滞郁也。
经曰:刺微者,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按摩其病处,
手不释散,着针于病处,亦不推之。使其人神气内朝于针,移其人神气令自充足,
则微病自去,神气复常。}岐伯曰: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谓行未行之气,
移未复之剎,此皆随而济之之证也。所以然者,譬如人弱难步,则随助之以力,
济之以舟,则彼得有所资,恶得不实其经,虚气郁于此而可免矣。迎夺随济,
其义如此。{他章又曰:追而济之,注云:追,补也。或云:追随同一意,灵枢曰: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此又似徐缓之意,
後人训随有随即之意,谓邪去经虚,随即用补以助之。○愚谓补法兼此数义,
故其所释,各有不同。}难经曰:迎而夺之者,写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
假令心病,火也。土为火之子,手心主之俞,大陵也。实则写之,是迎而夺之也。
木者,火之母,手心主之井,中冲也。虚则补之,是随而济之也。迎者,迎于前,
随者,随其後。此假心为例,馀可类推,补写云手心主。所谓少阴无俞,
手少阴与手厥阴同治也。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内为阴,外为阳,  为阴,表为阳,
察其病之在阴在阳而调之也。如阴虚阳实,则补阴写阳,阳虚阴实,则补阳写阴,
或阳并于阴,阴并于阳,或阴阳俱虚俱实,皆随其所见而调之。{一说男外女内,
表阳  阴,调阴阳之气者,如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类也。}
机按。素难所论,迎随不同者,素问通各经受病言,难经主一经受病言。
病合于素问者,宜依素问各经补写之法治之,病合于难经者,
宜从难经子母迎随之法治之,各适其宜,庶合经意。又按,玄珠经曰:五运之中,
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其法,太阳司天,取九月,写水之源,阳明司天,取六月,
写金之源,少阴司天,取三月,写火之源,太阴司天,取五月,写土之源,厥阴司天,
取年前十二月,写木之源,乃用针迎而取之之法也。详此迎取之法。
乃治气运胜实淫郁,故用此法以治之,与素难之法不同也。
赋曰: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手之三阳,
从手上走至头,手之三阴,从腹下走至手,拈针逆其经为迎,顺其经为随。
假如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拈针以大指向後,食指向前,为逆其经而上,故曰迎。
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後,为顺其经而下,故曰随。三阴亦准此法。
机按。经曰:迎者迎其气之方来而未盛也。写之以遏其冲,何尝以逆其经为迎,
随者随其气之方往而将虚也。补之以助其行,何尝以顺其经为随?所言若是,
其诞妄可知矣。岂可示法于人哉!
赋曰:迎者迎于前,随者随于後,迎接犹提也。随送犹按也。针在孔穴之内。
如舟在急流之中,拽上曰逆,撑下曰顺,拽上犹提也。撑下犹按也。故曰:
迎而夺之有分寸,随而济之有浅深。又曰:动退空,歇迎夺右而写凉,推内进,
搓随济左而补暖,动退空三字,明言提而出也。推内进三字,明言按而入也。
迎随即提按也。
机按。经言提针为写,按针为补。是知提按只可以言补写,不可以释迎随之义。
赋曰:吸而拈针,左转为写为迎,呼而拈针,右转为补为随。
机按。经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写。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
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
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呼谓气出,吸谓气入,转谓转动,
扪循谓手摸,欲气舒缓,切谓指按。使经脉宣散,推按谓排蹙其皮,以闭穴,
弹怒使剎气侾满爪下,置针准定,审视气已平调,则慎守勿更改,使疾更生也。
即此观之,则呼吸亦可以言补写,不可以释迎随,且古人用针。但曰转曰动而已,
并无所谓左转为写,右转为补,可见赋中所说,率多无稽之谈,学者师之,
宁免谬妄。}
或曰:针灸书有针法歌括,又有宏纲陈氏针法,今详述之,以求质正,
庶使知有所适从也。歌曰: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
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其嗽天部,停针再至人,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
{掐穴着力重些,最好令嗽一声,左右用针转入孔穴,则针易入不差,病人亦不知痛。}
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待气停针久,三弹更熨温,
出针口吸气,急急闭其门,写欲迎经取,吸则内其针,吸时须右转,依次进天人,
转针仍复吸,依法要停针,出针吹出气,摇动大其门。{凡出针不可猛出,
猛出必见血也。必须作两三次徐徐转而出之,有晕针者,夺命穴救之,
穴在手膊上侧筋骨陷中,从肩至肘,正在当中即是,虾蟆儿上边也。}宏纲陈氏谓,
取穴既正,用左手大指掐穴,右手置针穴上,令嗽一声,随嗽内针至分寸,
候针数穴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 退搓拈,如手颤之状,
谓之催气。约行五六次,觉针下沉紧,却用写法,令患人呼气一口,随呼转针,
如针左边,以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大指推前,食指向後,轻提针头左转,若针数穴,
俱依此法,转毕仍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却用食指连搓三下,谓之飞。
却轻提住针头左转,略退半分许,谓之三飞一退,依此行至五六次,觉针下沉紧,
是气至极矣。再轻提住针头,左转一二次,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
大指向前,食指向後,依前法轻提针头右转,是针右边写法,欲出针时,令咳一声,
随咳出针,此谓之写。补则依前法催气毕,觉针下气至,却行补法。
令患人吸气一口,随吸转针,如针左边,捻针头转向右边,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针,
以大指向後,食指向前,仍  针深入一二分,使真气深入肌肉之分,如针右边,
捻针头转向左边,以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针,食指向前,大指向後。
仍捻针深入一二分。若针数穴,俱依此法,行毕停少时,却用手指於针头上轻弹三下。
如此三次,仍用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连搓三下,谓之飞。将针深进一二分,
轻提针头转向左边,谓之一进三飞,依此法行五六次,觉针下沉紧,或针下气热,
是气至足矣。令病人吸气一口,随吸出针,急以手按其穴,此谓之补,
机按。已上二法,大同小异,但陈氏以搓为飞,他家以进为飞,无从可考,莫知谁是,
其馀有可议者,详辨於後,兹不复赘。
或曰:拈针之法,有左有右,有内有外,男子左写右补,女人右写左补,何谓也?
曰:以食指头横纹至指梢为则,拈针以大指食指相合,大指从食指横纹拈上,
进至指梢为左为外,从指梢拈下,退至横纹为右为内,内针之时,须一左一右,
拈入穴俞,经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谓当刺时。
先以左手压按弹怒爪切,使气来如动剎应指。然後以右手持针刺之,待气至针动,
因推针而内之,是谓补。动针而伸之,是谓写。古人补写心法,不出乎此,
何尝有所谓男子左写右补,女人左补右写也哉?是知补写转针,左右皆可,
但当识其内则补,伸则写耳!後人好奇,广立诸法,徒劳无益。
或曰:今针家有十四法,又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龙虎交战,
龙虎升腾,子午捣臼,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抽添法,调气,进气,
纳气,留气,种种诸法,亦可师欤否欤?
曰:此法多出针针赋,观其自序可谓得之难,宝之至,考其针法,合理者少,
悖理者多,错杂紊乱,繁冗重复,今敢条陈,以俟明哲。
3=标题= 三才法
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号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号曰人才。又停进针,
刺至筋骨之间,号曰地才。得气补之,再停良久,退针人部,待气沉紧,倒针朝病,
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写者吸气,针至天部,少停直至地部,得气写之,
再停良久,退针人部,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施法同前,少停者,三息也。再停者,
五息也。
经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者,谓徐出针而疾按之,则真气不泄而实也。
疾出针而徐按之,则邪气得出而虚也。赋言内针作三次进,出针作三次退,
与经文徐而疾,疾而徐之意,大不相合,且针出内而分三才,肉厚穴分,用之无碍,
肉薄去处,法将何施,故针者惟当察其肉之厚薄,而酌其宜,庶几无害。经曰:
刺有浅深,各正其理,此之谓也。他篇又云:补法三次进,一次退。{假如此穴五分,
先针入二分,候得气,再入二分,候得气,更入一分,撞五分止,然後急出其针,
便以左手大指按其针孔,勿令出血。}写法一次进,三次退。{假如此穴合针五分,
便针入五分,候得气,便退针二分,少停,又退二分,少停,候得气,则起针,
慢出不闭针孔,令其气出,}与此补作三次进,二次退,写作二次进,三次退,
前後所言,亦自相矛盾矣。经曰:义无斜下者,欲端以正也。谓指直刺,针无左右也。
惟针阳分,或卧针取之,赋言倒针朝病,与经相反,其曰飞经走气,考经无载,
不敢妄议。
3=标题= 候气法
病未退者,针下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拨其针,未可出针。
出则病复,再须补写,停以待之,直候病势已退,针下微松,如鱼吞钓之状,
乃真气至也。方可出针豆许,搓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急扪其穴,写者呼之去徐,
不闭其穴。
经曰: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气所在,
以时调之也。然八正谓八节之正气也。八风者,{东方婴儿风,南方大弱风,
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
虚邪也。谓乘人之虚而为病者也。以时至者谓天应,太乙移居以八节之前後,
风朝中宫而至者也。{义具天元玉册。○如立春节前後数日,宜东北风,
若于此时而得西南风,乃从後冲来,谓之虚邪。如春分节前後数日,宜东风,
若遇西风,亦谓之虚邪,应时者为正,冲时者为邪。}八正虚邪,宜避之而勿犯,
若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藏,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四时之气所在,谓春气在经剎,夏气在孙络,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也。机按。
此以八节之正气,候八风之虚邪,应时而来者,谓之正,非时而至者,谓之邪。
人能候而避之,无用于针刺也。或有所犯,当随四时之气所在而调之。
此亦候气之法也。故集见于此。
经曰:凡刺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如二分二至前後五日,
气未定也。然候日月者,谓候日之寒温,月之空满也。月始生,则血气始精,
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
形独居,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
是谓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标幽赋谓,午前卯後,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
月死朔而速冷,此以月之生死为期,午前卯後者,辰巳二时也。当此之时,太阴月生,
是故月郭空无写,宜疾温之,离左酉南者,未申二时也。当此之时,太阴月死,
是故月郭盈无补,宜速冷之,将一月比一日也。又云:望不补,晦不写,弦不夺,
而朔不济者,望,每月十五日也。晦,每月三十日也。弦,有上下弦,上弦,
或初七或初八,下弦,或二十二或二十三,朔,每,月初一日也。}四时八正之气者,
谓四时正气,八节之风,来朝于太乙者也。{义具天元玉册中}谨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
气定乃刺者。谓八节之风,气静定乃可以刺经络之虚实。故历忌云:八节前後各五日,
不可刺灸,以气未定故也。机按。此亦因天时而用针刺,皆候气之法也。故附次焉。
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阳分,水下二刻,人气在阴分,故病在三阳。
必候气在阳分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候气在阴分而刺之。谨候气之所在,是谓逢时,
是知气之所在,谓之实,谓之来,气之不在,谓之虚,谓之去。故云刺实者,
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之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也。故曰: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此之谓也。又曰:邪气者,
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
则乱气不生,失时反候者。如春气在经剎,反刺络剎,令人少气,夏气在孙络,
反刺经剎,令人解剎,秋气在皮肤,反刺筋骨,令人寒栗,冬气在骨髓,反刺肌肉,
令人善忘,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在,反之则生乱气。
经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
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
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切,急也。疾出其针也。大气,大邪之气。}补虚者,
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孔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
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神乃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
远气乃来,是谓追之。{言但闭密其穴俞,勿令其气散写,近气,巳至之气,远气,
未至之气,欲动经气而为补,必候水刻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得时而调之追补也。}
经曰:邪气中人,因其阴气,则入阴经,因其阳气,则入阳剎,无常处也。在阳与阴,
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遇,早遏其路。{谓即写之,径路既绝,
则邪气无能为矣。此所谓迎而夺之也。}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
舍于血剎之中,如涌波之起,时来时去,不常在于所候之处。故曰:方其来也。
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又曰:无逢其冲而写之。{冲,谓应水刻数之平气也。
工以为邪而写之,则僄矣。}故曰:其来不可逢也。候邪不审。若邪已过而写之,
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畜。故曰:其往不可追也。{邪巳随经剎流去,
不可复追使还也。}待邪至时,发针写矣。若先若後,血气巳虚,其病不可取。故曰:
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机者,动之微,应之速,椎者,动之甚,觉之迟,
智者,动之微而即知。故先时而早治,愚者,动之甚尚不觉。故後时而失治,
机微椎大,因以喻之。}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亦不发。{发,
微物也。不可挂以发,比发更微矣。言气微动,知机者而即知也。故曰:上工之取气,
乃救其萌芽是也。椎者,大杵也。言气巳大动,彼冥顽者,犹且不觉,正如以杵撞击,
亦不知也。故曰: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时是也。}
经曰: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
察其左右上下气候不相类及相减者,审其病藏以期之。{期,谓病在阳,
则候气在阳分而刺之,病在阴,则候气在阴分而刺之,如水下一刻,人气在阳分是也。}
故曰:不知三部九候病剎之处,不可以为工。
经曰:三部九候者,头为上部,手为中部,足为下部,部各有三候,三而三之,
合则为九:上部天,两额动剎候头角之气。上部地,两颊动剎候口齿之气。上部人,
耳前动剎候耳目之气。中部天,手太阴经渠动剎以候肺。中部地,
手阳明合谷动剎以候胸中。中部人,手少阴神门动剎以候心。下部天,
足厥阴五里动剎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阴太溪动剎以候肾。下部人,
足太阴箕门动剎以候脾胃。经曰:人身三阴三阳,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难经云:
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
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此三阴三阳之王时日也。少阳之至,
阳气尚微,故其剎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犹有阴也。故其剎大而短,
太阳之至,阳盛极也。故其剎洪大而长,阳极盛,则变而之阴。
故夏至後为三阴用事之始,太阴之至,阴气尚微。故其剎紧大而长,少阴之至,
阴渐盛也。故其剎紧细而微,厥阴之至,阴极盛也。故其剎沈短以敦,阴盛极,
则变而之阳,仍复三阳用事之始也。此则三阴三阳之王剎,
春温夏暑秋凉冬寒,故人六经之剎,亦随四时阴阳消长送运而至也。故曰:
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不可以为工。{逆从,谓病有可治不可治也。}
经云:厥阴之至,其剎弦,少阴之至,其剎钩,太阴之至,其剎沉,少阳之至,
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亦随天地之气卷舒也。
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类,则五运六气四时,亦皆应之而见于剎耳!难经所论,
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
经曰:客气谓六气更临之气,主气谓应四时正王,春夏秋冬也。○五藏各以时受病,
非其时,传以与之。{时,谓王月,如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邪之类,
非王月受邪,故各传以与之。}○邪气客于身,取之以时。故曰:春取络剎,夏取分腠,
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其时为齐,络剎治皮肤,分腠治肌肉,
气口治筋剎,经输治骨髓。{邪者,不正之名,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皆是邪,
候可取之时而取之,如春气在经剎之类。}○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行者,
更贵更贱,{当时贵,失时贱。}以知死生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机按。
赋言针下沉紧,为邪气盛,针下微松,为正气至,此但可以候气于针下也。
必须叁究素难诸说,始知四时八节,何者为邪?何者为正?犯之而有其时,
中之而有其处,或以波陇之起,而察其外,或以三部九候,而诊其内,
知剎之异于常者为邪,审剎之应于时者为正。如此,则取之以时,治之有准,
庶几万举而万全也。苟不知此,徒以赋言针下沉紧为邪,微松为正,
或逢其冲而僄作邪者有也。或追其往而谬为正者有也。宁免偏之为害哉!
故比次素难诸说于此,实所以发赋之所未发欤?
或曰:灵枢经言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二刻,人气在少阳,三刻,人气在阳明,
四刻,人气在阴分,是一时辰,气周于身仅二度,一日一夜,气周于身只得二十五度,
与日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昼夜周身五十度之说不合,今医才言候气。
多从此说,是欤非欤?
灵枢卫气行篇云:荣气周身五十度,无分昼夜,卫气昼但行阳二十五度,不能入于阴,
夜但行阴二十五度,不能出于阳,荣卫虽不同行,而周于身五十度皆同也。
故水下一刻,人气在三阳,水下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三刻,人气在三阳,
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是一时八刻,周身四度有奇,方合昼夜周身五十度之说,
此指荣气言也。他篇又谓,一时八刻,周身二度,虽亦灵枢经文,以理言之,
当从衍也。
3=标题= 十四法
一切  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于穴傍上下左右四围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
令血气宣散,次用爪法,爪者,掐也。用左手大指甲,着力掐穴,右手持针插穴有准,
此下针之法也。
二摇  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曰摇以行气,
此出针法也。
三退  凡施补写,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写三吸,写时,出针宜补三呼。
再停少时,方可出针。又一写法,一飞三退,邪气自退,其法,一插至地部,
三提至天部,插针宜速,提针作三次出,每一次,停三息,宜缓,提时亦宜吸气,
故曰退以清气,飞者,进也。
四动  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
须摇五息,一吹一摇,按针左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曰:动以运气,
白虎摇头亦用此法。又曰:飞针引气,以大指次指拈针,来去上下也。
五进  下针後,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为右,
春夏秋冬各有浅深。又有补法,一退三飞,真气自归,其法,一提至天部,
三进入地部,提针宜速,进针三次,每停三息,宜缓,进时,亦宜吹气。
故曰进以助气。
六循  下针後,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不至,
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
七摄  下针之时,气或僈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指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
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
八努  下针至地,复出入部,补写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捻住针头,
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拨驽机之状。按之在前,
使气在後,按之在後,使气在前,气或行迟,两手各持其针,仍行前法。
谓之龙虎升腾,自然气血搬运。故曰努以上气,一说,用大指次指拈针,名曰飞针,
引气至也。如气不至,令病人闭气一口,着力努之,外以飞针引之,则气至矣。
九搓  下针之後,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
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曰:搓以使气,机按。
经曰针入而肉着者,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着于针,故坚焉,兹谓转紧缠针,
与经不同。
十弹  补写之,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用大指弹之,像左补也。
用次指弹之,像右写也。每穴各弹七下,故曰弹以催气。
十一盘  如针腹部软肉去处,  用盘法,兼子午捣臼提按之诀,其盘法如循环之状,
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写。故曰盘以和气,如针关元,
先刺入二寸五分,退出一寸,只留一寸五分,在内盘之,且如要取上焦之病,
用针头迎向上,刺入二分补之,使气攻上,脐下之病,退出二分,
十二扪  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一说,痛处未除,
以手扪摩痛处,外以飞针引之,除其痛也。
十三按  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剎之状,毋得那移,再入每次按之,
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
十四提  欲写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提之,
令细细吸气五口,其法提则气往,故曰提以抽气。
经曰:针有补写之法,非必呼吸出纳针也。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其所,针荥俞之处,弹而怒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
如动剎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写。不得气,
乃与男外女内。又不得气者死,注言,弹而怒之,鼓勇之也。{或以拇指拉其中指,
令中指搏击其穴,或以食指交于中指,令食指弹其针处也。}爪而下之,掐之稍重,
皆欲致其气之至也。气至指下,如动剎之状,乃乘其至而刺之,顺,犹循也。乘也。
停针待气,气至针动,是得气也。因推针而内之,是谓补。动针而伸之,是谓写。
此古人补写,非呼吸出内者也。若停针候气,久而不至。
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于卫气之分,女子则深其针而候之于荣气之分。
如此而又不得气,病不可治矣。前言气来如动剎状,未刺之前,左手所候之气也。
後言得气不得,针下所候之气也。机按。古人针法,压按弹怒爪切,多用左手,
施之于未刺之先,以致其气,气至,顺针刺之,别无法也。今之针法,虽十有四,
多用右手,施之于既针之後,未针之前,不闻有致气之说,古人针入气至,
补则推而内之而已,写则动而伸之而已,气若不至,停针待之而已,待之不至,
不过男则浅针候之于卫分,女则深针候之于荣分,何尝有所谓飞针引气?
提针运气种种诸法者哉!且今之十四法,字虽异而法实同,言虽殊而意则复,
观其设心,无非夸多  能,巧施手势,以骇人之视听也。殊不知众人信之,
乌可与识者道哉!兹焉援古证今,知针者必有所别。
青龙摆尾  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又云:青龙摆尾行气,
龙为阳属之故,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持针摇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缓,
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如龙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
白虎摇头  似手摇铃,退方进员,兼之左右,摇而振之。又云:行针之时,开其上气,
闭其下气,气必上行,开其下气,闭其上气,气必下行。如刺手足,欲使气上行,
以指下抑之,欲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进则左转,
退则右转,然後摇动是也。又云:白虎摇头行血,虎为阴属之故,行针之时,
插针地部,持针提而动之,如摇铃之状,每穴各施五息,退方进员,非出入也。
即大指进前往後,左右略转,提针而动之,似虎摇头之状,兼行提者,提则行荣也。
龙补虎写也。
苍龟探穴  如入土之像,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又云:得气之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
缓缓进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内也。左右,拈针也。}又云:
下针用三进一退,将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
盘而剔者,行经剎也。
赤凤迎源  展翅之仪,入针至地部,提针至天部,候针自摇,复进其源,上下左右,
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吸而右退,呼而左进,
此即上下左右也。}又云:下针之时,入天插地,复提至天,候气入地,针必动摇,
又复推至人部,持住针头,左盘按而捣之,如凤冲风摆翼之状,盘而捣者,行络剎也。
凤补龟写也。
已上四法,通关过节者也。
龙虎交战  下针之时,先行龙而左转,可施九阳数足,後行虎而右转。又施六阴数足,
乃首龙尾虎以补写。此是阴中引阳,阳中引阴,乃反复其道也。又云:
先于天部施青龙摆尾,左盘右转,按而添之,亦宜三提九按,即九阳也令九阳数足。
後于地部行白虎摇头,右盘左转,提而抽之,亦宜三按六提,即六阴也令六阴数足。
首龙尾虎而转之,此乃阴阳升降之理,住痛移疼之法也。
龙虎升腾  先于天部持针左盘按之一回,右盘按之後一回,用中指将针腰插之,
如拨弩机之状,如此九次,像青龙纯阳之体,却推针至地部,右盘提之一回,
左盘提之後一回,用中指将针腰插之,如此六次,像白虎纯阴之体,按之在後,
使气在前,按之在前,使气在後。若气血凝滞不行,两手各持其针行之,
此飞经走气之法也。
子午捣臼  下针之後,调气得匀,以针上下,行九入六出之数,左右转之。
导引阴阳之气,百病自除。谚云:针转千遭,其病自消,此除蛊膈膨胀之疾也。
烧山火  针入先浅後深,约入五分,用九阳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针穴,
方可插针,令天气入,地气出,寒可除矣。又云:一退三飞,飞,进也。如此三次,
为三退九进,则成九矣。其法,一次疾提至天,三次慢按至地。故曰疾提慢按,随按,
令病人天气入,地气出,谨按生成息数,病愈而止,一说,三进三退者,三度出入,
三次则成九矣。九阳者,补也。先浅後深者,浅则五分,深则一寸。
透天凉  先深後浅,约入一寸,用六阴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退出五分,
令地气入,天气出,热可退也。又云:一飞二退,如此三次,为三进六退,
即六阴数也。其法,一次疾插入地,三次慢提至天。故曰:疾按慢提,随提,
令患人地气入,天气出,谨按藏府生成息数,病自退矣。一说,一度三进三退,
则成六矣。六阴者,补也。
阳中隐阴  先寒後热浅以深,针入五分,行九阳之数,热至,便进针一寸,
行六阴之数,乃阳行阴道之理,则先补後写也。
阴中隐阳  先热後寒深而浅,先针一寸,行六阴之数,寒至,便退针五分之中,
行九阳之数,乃阴行阳道之理,则先写後补也。补者,直须热至,写者,直待寒侵,
抽添法  针入穴後,行九阳之数,气至慢慢转换,将针提按,或进或退。
使气随针到于病所,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又云:抽添,即提按出纳之状,
抽者,拨而数拨也。添者,按而数推也。取其要穴,先行九阳之数,得气,随吹按添,
就随吸提抽,其实在乎动摇出内,呼吸同法,以动摇出内,呼吸相兼并施。故曰:
同法,谨按生成息数足效也。此治瘫痪半身不遂之疾。
调气法  下针至地,复出于人,欲气上行,将针右拈,欲气下行,将针左拈,欲补,
先呼後吸,欲写,先吸後呼,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退搓拈,
直待气至。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後,按之在後,使气在前,
运气走至病所,再用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若关节阻滞,
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四法,通经接气,驱而运之,然用循摄爪切,无不应矣。
进气法  针入天部,行九阳之数,气至,速卧倒针,候其气行,令病人吸气五七口,
其针气上行,此乃进气之法,可治肘臂腰脚身疼,亦可龙虎交战,走注之病,左拈九,
右拈六,是亦住痛之针。
纳气法  下针之时,先行进退之数,得气,便卧倒针,候气前行,催运到于病所,
便立起针,复向下纳,使气不回。又云:下针之後,如真气至,针下微微沉紧。
如鱼吞钓之状,两手持针,徐徐按倒,令针尖向病,使气上行至病所,扶针直插,
复向下纳,使气上行不回也。
留气法  用针之时,先进七分之中,行纯阳之数,若得气,便深入伸提之,
却退至原处。又得气,依前法,可治倂癖症瘕之病。
经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邪气}皆出。故命曰写,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
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
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
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正气}留止。故命曰补,注云:
呼谓气出,吸谓气入,转谓转动,扪循谓手摸,欲气舒缓,切谓指按。使经剎宣散,
推按谓排蹙其皮以闭穴,弹怒使剎气满侾爪下,置针准定,通而取之,以常法也。
适平调也。审视气已平调,则慎守勿更改,使疾更生也。机按。古人用针,于气未至,
惟静以久留,待之而已,待之气至,写则但令吸以转针,补则但令呼以转针,
如气已至,则慎守勿失,适而自护也。何其简而明?切而当哉,舍此之外,
别无所谓法也。今人於气之未至也。安知静以久留,非青龙摆尾,则赤凤迎源,
非进气,则留气,气之已至也。安知慎守勿失,非白虎摇头,则苍龟探穴,非调气,
则纳气,阴中隐阳,阳中隐阴,或施龙虎交战,或或行龙虎升腾,或用子午捣臼,
或运抽添秘诀,无非巧立名色,聋瞽人之耳目也。岂肯用心扩充其古法之未备,
拯救其时习之难变哉,且其所立诸法,亦不出乎提按疾徐左拈右拈之外。
或以彼而叁此,或移前而那後,无非将此提按徐疾左拈右拈六法,交错而用之耳!
舍此别无奇能异术之可称焉。是古非今,难逃僭  ,知我者,必以我为不得已焉。
又按,素问扪循切散弹怒爪下推按,是施于未针之前,凡此不惟补可用,
而写亦可用也。故曰:通而取之也。
问曰:赋言生成息数,不足为生,太过为成,补生写成,各依藏府息数,补冷之时,
令患人天气入,地气出,谨按生成息数足,病人自觉和暖矣。写热之时,
令患人地气入,天气出,谨按生成息数足,病人自觉清凉矣。生成息数者,
即手阳九息,足阳十四息,手阴七息,足阴十二息是也。赋云:要知接气通经,
须明上接下引,接引要知交会,息数谨按生成,经剎尺寸长短,应天常度,
呼吸动摇出纳,数法同行。注云:阳经上接下引,阴经下接上引,交会者,
如手太阳交会足太阳,手少阳交会足少阳,手阳明交会足阳明,足太阴交会手太阴,
足少阴交会手少阴,足厥阴交会手厥阴,若知上下交会,须知接气引经,
谨按生成息数者,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六寸,手足三阳,手九呼而足十四呼,
以行卫气,过经四寸,手足三阴,手七吸而足十二吸,以行荣血,过经七寸,
手三阳经,施针定息,皆用九呼,足三阳经,施针定息,皆用十四呼。呼者,
使卫气上行也。手三阴经,施针定息,皆用七吸,足三阴经,施针定息,皆用十二吸,
吸者,使荣气下行也。假如两手三阳经,从手上行至头,经长五尺,施针用九息者,
一息气行六寸,九息气行五尺四寸,除准经长五尺,仍馀四寸,为催气过他经四寸,
令气不回也。此为上接,接则宜补。两足三阳经,从头下行至足,经长八尺,
施针用十四息者,一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四息气行二尺四寸,共八尺四寸,
除准经长八尺,仍馀四寸,为催气过他经四寸,令气不回。此为下引,引则宜写,
两手三阴经,从胸下至手,经长三尺五寸,施针用七息者,一息气行六寸,
七息气行四尺二寸,除准经长三尺五寸,外馀七寸,为催气过他经七寸,令气不回,
两足三阴经,从足上至胸,经长六尺五寸,施针用十二息者,一息气行六寸,
十息六尺,二息二六一尺二寸,共七尺二寸,除准经长六尺五寸,仍馀七寸,
为催气过他经七寸,令气不回,此即应天常度也。生成,者不足{短经}为生,
太过{经长}为成,补生写成。呼吸动摇出纳同行者。假如阳经十四息,
随呼按而动之,就随吸提而动之,如此就完了一十四息之数,馀经仿此,同行者,
呼吸动摇出纳三法,一时并用也。假令足有疾,手无疾,补手三阳,写足三阳,
手有疾,足无疾,写手三阴,补足三阴,指微赋注云:生成数者,
依天地生成之数也。足太阳经,手少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络,手少阴络,
手厥阴络,此三经三络,皆迎六分,随一分也。手太阳经,手少阴经,手厥阴经,
足太阳络,手少阳络,手太阴络,此三经三络,皆迎七分,随二分也。足少阳经,
足厥阴 经,手阳明络,足太阴络,此二经二络,皆迎八分,随三分也。手太阴经,
手阳明经,手太阳络,足厥阴络,此二经二络,皆迎九分,随四分也。足阳明经,
足太阴经,足少阳络,足少阴络,此二经二络,皆迎一寸,随五分也。斯皆经络相合,
补生写成,不过一寸,盖取五行生成之数,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类。
经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乃二十八宿之成,应水漏刻者也。从房至毕十四宿,
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为阳,主昼,从昴至心亦十四宿,水下五十刻,
终日之度也。为阴,主夜,灵枢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三阳,水下二刻,
人气在阴分。又曰: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以至日行二十八舍,
人亦行于身五十周,与十分身之四。又曰: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
合漏水百刻,都行八百一十丈,以分昼夜也。故人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周於身,
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也。机按。此则人气应天之常度也。一呼剎行三寸,
一吸剎行三寸,呼吸定息,剎行六寸,乃言无病人也。人有所病,则血气僈滞,
经络雍塞,莫能循其常度而行矣。经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天阴日寒,
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此人气因天时而失常度也。病挟热者,呼吸必疾而剎行速,
病兼寒者,呼吸必慢而剎行迟,此人气因其病而失常度也。若依其法,
接某经当几呼过几寸,岂能一一中其肯綮者耶!素难虽不明言接气通经,
始初针砭之设,莫非接气通经法也。经曰: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
病先起阴者,先治阴而後治阳,病先起阳者,先治阳而後治阴。又曰:身形有痛,
九候无病,则缪刺之,缪刺者,左痛刺右,右痛刺左,此刺络也。又曰:邪客於经,
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或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巨刺者,
左痛刺右,右痛刺左,此刺经也。气陷而邪下,从其经上取之,以掣其气上也。
气逆而邪上,随其经下取之,以引其气下也。病若在中,则傍取之,{左刺右,
右刺左。}
又曰:气积於胸中者,上取之,写人迎,天突,喉中,积於腹中者,下取之,
写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傍取之,上下取之,{上,天突,人迎,下,气街,
三里。}与季胁之下一寸,重者,鸡足取之,诊视其剎,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
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又曰: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亦同。}
又曰: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写之时,何所置气?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
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荣气。盖补则取浮气之不循经者,以补虚处,
写则从荣置其气而不用,犹弃置之也。然病有虚实不一,补写之道亦不一,
是以阳气不足,{浮气}而阴气有馀,则先补阳而後写阴以和之,阴气不足,
而阳气有馀,则先补阴而後写阳以和之。如此,则荣卫自然通行矣。又曰:用针者,
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弹而按之,视其应动者,乃後取之而下之,
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亦自己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
此必有横络盛加於大经,令之不通,视而写之,此所谓解结也。上寒下热,
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背令热,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上热下寒,视其虚剎而陷之於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大热遍身,狂言,妄闻妄见,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写之,
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剎,久持之卷而切推,
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凡此莫非通经接气,
但不以呼吸多少,而为经剎长短之候耳!指微赋注所释,譬犹援儒入释,以璞乱玉。
何其谬哉?或曰:今医用针,动辍以袖覆手,暗行指法,谓其法之神秘,弗轻示人,
惟恐有能盗 取其法者,不知果何法耶!
曰:金针赋十四法,与夫青龙摆尾等法,可谓已尽之矣。舍此而他,求法之神秘,
吾未之信也。况此等法,证之于经,则有悖于经,质之于理,则有违于理,彼以为神,
我以为诡,彼以为秘,我以为妄,固可以愚弄世人,实所以见鄙识者,古人有善,
惟恐不能及人,今彼吝啬至此,法虽神秘,殆必神亦不佑,法亦不灵也。奚足尚哉!
或曰:今医置针于穴,略不加意,或谈笑,或饮酒,半晌之间。又将针拈几拈,
令呼几呼,仍复登筵,以足其欲,然後起针,果能愈病否乎。
曰:经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又云: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
又云: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又云: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凡此数说,
敬乎怠乎。又云: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谓气来实牢者为得,
濡虚者为失,气来实牢濡虚,以随济迎夺而为得失也。
又曰:有见如{如读为而}入,有见如出。盖谓入者,以左手按穴,待气已至,乃下针,
针入候其气尽,乃出针也。
又曰: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寒则留之,热则疾之,留者迟也。疾者速也。凡补者,
按之迟留,写者,提之疾速也。
又曰: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刺阴而一刺阳,
刺寒厥者,二刺阳而一刺阴,机按。已上数条,此皆费而隐者也。敬者能之乎。
怠者能之乎。古人所以念念在兹,不敢顷刻而怠忽者,惟恐虚实得失,
而莫知寒热疾留而失宜也。因摭而辑之于此,庶使後学将以逞今之弊,
而变今之习也欤?
或曰:诸家针书,载某穴针几分,留几呼,灸几壮,出於经欤否欤?
曰:于经不载,多出于经传也。经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浅深不得,反为大贼,
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古人治法,惟视病之浮沉,而为刺之浅深。
岂以定穴分寸为拘哉。又谓某穴宜留几呼,悖理尤甚,经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
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又曰:刺之而气不至,
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
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又曰:气血之未应针,
则伏如横弩之安静,其应针也。则起如机发之迅疾,然其气血流注,
岂留呼而可为准定耶。又曰: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不以息之多数而便去针。
是古人用针,惟以气至为期,而不以呼之多少为候。若依留呼之说,气至则可,
气若不至,亦依呼数而去针,徒使破皮损肉,有何益于病哉。故曰:凡刺之害,
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  ,致气则生为痈疽是也。
又谓某穴宜灸几壮,亦非至言,惟当视其穴俞,肉之厚薄,病之轻重,
而为灸之多少大小则可耳!不必守其成规,所言某穴针几分,灸几壮,谓病宜针某穴,
则宜入几分,病宜灸,则宜灸几壮,针则不灸,灸则不针也。不知其说者,既针复灸,
既灸复针,为害不浅。
或曰:经言足阳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剎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
不深不散,不留不写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
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
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
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剎涩,
刺而过此者,则脱气,此则古之法也。今观前篇所云:则此篇所论,亦皆非欤?
曰:此古人特论其理之常如此耳!凡用刺法,自有所宜,初不必以是为拘也。经曰:
邪气在上。{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浊气在中,{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在于肠胃,
故曰浊气在中。}清气在下,{言清温地气中人,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
故针陷剎,则邪气出。{取之上}针中剎,则浊气出,{取之阳明合}针太深,
则邪气反沉而病益。{浮浅之病,不欲深刺,深则邪反入。故曰反沉,}又曰:
少长小大肥瘦,以心撩之。又曰:其可为度量者,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
若夫瘠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是谓因适而为之真者是也。
或曰:金针赋言,诸阳之经,行于剎外,诸阳之络,行于剎内,诸阴之经,行于剎内,
诸阴之络,行于剎外,是欤非欤?
经曰:经剎十二,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剎浮而常见者,皆络剎也。又日,
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又曰:诸络剎,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
复合于皮,{十四经发挥以十二经之支剎,伏行分肉之间者,皆释为络剎,
则络剎亦伏行分肉之间者,而不浮见,亦能经大节而不行绝道,
亦当经剎十六丈二尺之数,而非不当数也。似涉於僄,}经曰:百病必先于皮毛,邪,
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乃血络,非大络。}留而不去,传入于经,
又渐传于藏府。机按。经言则知诸经皆属于内,诸络皆属于外,经中只言内经外络,
未尝言阴阳也。且如荣行剎中,卫行剎外,荣气之行,无分昼夜,卫气昼但行阳,
夜但行阴,素难尝言之矣。今谓阳经外,阳络内,阴经内,阴络外,经无明文,
不知何据。
或曰:赋言男子气,早在上,晚在下,女子气,早在下,晚在上,午前为早,
午後为晚,从腰已上为上,从腰已下为下,男子早针,气乃上行,晚针,气乃下行,
女子早针,气乃下行,晚针,气乃上行,其说亦有据乎。
经曰:荣气行於剎中,周身五十度,无分昼夜,至平旦与卫气会于手太阴,
卫气行於剎外,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至平旦与荣气会于手太阴。机按。
卫气之行,但分昼夜,未闻分上下也。男女藏府经络,气血往来,未尝不同也。
今赋所言如是,似涉无稽之谈,安可为法于人哉。
或曰:赋言补写之法,男用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後右转,吸之为写,
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女用大指退後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左转,呼之为写,
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午前如此,午後反之,其法是欤非欤。
经曰: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此论一年阴阳之升降也。即此,一日阴阳之升降,午前阳升阴降,午後阴升阳降,
无分于男女也。考之素难,男女藏府经络穴俞血气,昼夜周流无不同,
今赋言午前午後,男女补写颠倒错乱如此,悖经旨也甚矣。故曰:
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又曰:刺实须其虚者,针下寒也。
刺虚须其实者,针下热也。曰寒曰热,惟针下为候,何尝以提按而分男与女哉?
或曰:针法刺左边之穴,将针右拈,而气上行,将针左拈,而气下行,刺右边反之,
欲补,先呼後吸,欲写,先吸後呼,其法亦可师欤。
曰:经络周于人身,无有左右上下之别,今针左右不同如此,将谓左之经络与右,
上与下,两不相同耶!经曰:刺不知经络之往来,血气之流行,不足以为工,
此亦可谓不知经络之往来矣。呼补吸写,古今皆同,予毋容议。
或曰:丹溪言针法,浑是写而无补,何谓也。
经曰: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针乃砭石所制,既无气。又无味,
破皮损肉,发窍于身,气皆从窍出矣。何得为补,经曰:气血阴阳俱不足,勿取以针,
和以甘药是也。又曰:写必用方,补必用员,盖谓以气方盛,以月方满,以日方温,
以身方定,以息方吸而内针,复候其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
写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者,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宣其不行之气,
令其行也。移其未复之剎,使之复也。夫写,固写其盛也。于补亦云:宣不行之气,
移未复之剎,曰宣曰移,非写而何?且考素问九针之用,无非写法,丹溪之言,
岂无所本哉。经中须有补法,即张子所谓祛邪实所以扶正,去旧实所以生新之意也。
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故云补也。
虞氏曰:针刺虽有补写之法,余恐但有写而无补焉,谓写者,迎而夺之。
以针迎其经剎之来气而出之,固可以写实也。谓补者,随而济之。
以针随其经剎之去气而留之,未必能补也。不然内经何以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
此阴阳皆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竭其气,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若此等语,
皆有写无补之谓也。







1=标题= 卷之下
或曰:病有宜灸者,有不宜灸者,可得闻欤?
曰: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则沉寒痼冷,二则无剎,知阳绝也。
三则腹皮急而阳陷也。
舍此三者,馀皆不可灸,盖恐致逆也。针经云:陷则灸之,天地间无他,
惟阴与阳二气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陷下者,阳气下陷入阴血之中,
是阴反居其上,而覆其阳剎,证俱见寒,在外者,则灸之。{夫病有邪气陷下者,
有正气陷下者,邪气陷下者,是经虚气少邪入。故曰感虚乃陷下也。
故诸邪陷下在经者,宜灸之,正气陷下,宜药升之,如补中益气之类。}
经曰:北方之人,宜灸俓也。为冬寒大旺,伏阳在内,皆宜灸之,以至理论,
则肾主藏,藏阳气在内,冬三月,主闭藏是也。若太过则病,固宜灸俓,
此阳明陷入阴水之中是也。
难经云:热病在内,取会之气穴,为阳陷入阴中,取阳气通天之窍穴,
以火引火而导之,此宜灸也。若将有病者,一概而灸之,岂不僄哉。仲景云:
微数之剎,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剎中,火气虽微,
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云:剎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
因火而盛,病从腰已下必重而  ,名火逆也。剎浮热甚而灸之,此为异实,因火而动,
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
并中髓也。经之所见,邪之所在,剎沉者,邪气在内,剎浮者,邪气在表。
世医只知剎之说,不知病证之禁忌。若表见寒证,身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不渴,
欲覆厚衣,常恶寒,手足厥,皮肤乾枯,其剎必沉细而迟,但有一二证,皆宜灸之,
阳气下陷故也。若身热恶热,时见躁作,或面赤面黄,嗌乾咽乾口乾,舌上黄赤,
时渴,咽嗌痛,皆热在外也。但有一二证,皆不宜灸,其剎必浮数,或但数,
亦不可灸,灸之,灾患立生,若有鼻不闻香臭,鼻流清涕,眼睑时  ,或欠或嚏,
恶寒,其剎必沉,是剎证相应也。或轻手得弦紧者,是阴伏其阳也。虽面赤亦宜灸,
不可拘于面赤也。机按。素难诸书,皆言阳气陷下者,剎沉迟也。剎证俱见寒在外者,
冬月阴寒大旺,阳明陷入阴水之中者,并宜灸之,设剎浮者,阳气散于肌表者,
皆不宜灸。丹溪亦曰:夏月阳气尽浮于表,今医灼艾,多在夏月,
宁不犯火逆之戒乎或者因火而生热胀发黄腰  咽燥唾血者,往往有之,
尚不知为火逆所致,宁甘心於命运所遭,悲夫,经曰:春夏养阳,以火养阳,
安有是理,论而至是,虽愚亦当有知者焉。
或曰:嗽病多灸肺俞,风门何如?
曰:肺主气属金,行秋之令,喜清而恶热,受火所制,为华盖,居四藏之端,
饮食入胃,热气上蒸,兼之六部有伤,痰火俱作,发而为咳为嗽,其痰多者,
显是脾之湿浊,随火上升为嗽,其痰少者,肺火抑郁,不得宣通为咳,咳形属火,
痰形属湿,风门,肺俞二穴,明堂,铜人皆云治嗽,今人见有痰而嗽,无痰而咳,
一概於三伏中灸之,不计壮数,二穴切近华盖,而咳与嗽本因火乘其金。
兹复加以艾火燔灼,金欲不伤 得乎,况三伏者,火旺金衰。故谓之伏,平时且不可灸,
而况於三伏乎,夫治嗽,当看痰与火熟急,无痰者,火旺金衰,十死七八,泻火补金,
间或可生,痰多者,湿盛也。降火下痰,其嗽自愈,纵灸肺俞,风门,不过三壮五壮,
泻其热气而已,固不宜多灸,三伏之中,更不宜灸也。
或曰:头目之疾,灸之何如?
曰:手之三阳,从手至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督剎自尾闾抵脊,上头至人中,
头者,手足三阳与督剎所会之地。故冬月之寒,头无所畏,美酒之饮,面为之赤,
是皆诸阳所致也。今有头风头晕,中风发致眼目耳鼻等疾,卍於头部诸穴,多灼艾炷,
是犹抱薪救火,安能济耶!当看病在气分血分,分类施治,庶得其宜,纵使应灸,
亦不过三壮五壮,以泻热气而已,眼目疼痛,多由血热,岂宜妄灸助热,以伤其血哉。
或曰:人言无病而灸,以防生病何如?
曰:人之有病,如国之有盗,须用兵诛,其兵出于不得已也。针灸治病,
亦不得已而用之,人言无病而灸,如破船添钉。又言,若要安,膏肓,三里不要乾,
此世俗之通 论,予独以为不然。夫一穴受灸,则一处肌肉为之坚硬,果如船之有钉,
血气到此,则涩滞不能行矣。昔有病跛者,邪在足少阳分,自外踝以上,
循经灸者数穴,一医为针临泣,将欲接气过其病所,才至灸瘢,止而不行,
始知灸火之坏人经络也。或有急证,欲通其气,则无及矣。邪客经络,为其所苦,
灸之不得已也。无病而灸,何益于事?
或曰:膏肓治百病,而诸家取穴之法不同,何欤?
曰:高下各去胛骨,一侧指许是穴,不可失之狭,狭则内犯大筋,不可失之阔,
阔则外犯胛骨,必须大筋之外,胛骨之内,空处按之,觉与前胸乳间膈膜相应,
乃是真穴,旧传取两乳间量则,分作八寸,以比横寸之则,量之于背。
盖人有生而背突者,背常阔,而胸常狭,胸突者,胸常阔,而背常狭,
安能保其无过与不及焉。又有儿时偏卧一边,以致背有边阔边狭者,
亦不可以边之阔狭为拘,但当随其一边阔狭,相去胛骨一侧指许为正也。人之项,
有二大筋,夹脊而下,两筋外空,为第二行穴俞,穴俞外。又有二大筋,大筋外空,
为第三行穴俞,膏肓系在三行魄户之下,神堂之上。若点穴,不出胛骨一侧指许,
则伤筋骨,非真穴也。世人又有四肋三间之说,揣按自大椎至三节之下,四节之上,
准望於三四柱间定穴,指为四肋三间,用之不疑,瘦人椎骨分晓,用之可也。
肥人揣按实难。又以指节寸量开三寸取穴,背高而狭者,全不合四肋三间之说矣。
尝是灸一骨立之人,用侧指许法点之,方大悟四肋三间之妙。盖人之胛骨,微有少曲,
胛骨下廉上廉四肋之内,自有三间,膏肓正在四肋三间之中,即非脊骨三四椎之间也。
世人多灸之者。盖膏肓神明所居,或为邪干,则脂膏销铄,肓膜瘦薄,
灸之而病或安者,以三焦主气,为诸阳之府,气病

二二、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劳宫为鬼窟,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狐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五针鬼路,即申脉(火针),三下。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七针鬼牀,即颊车,入五分。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十二针鬼臣,即曲池(火针),入五分。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刺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法甚效。更加间使、后溪二穴尤妙。
   男子先针左起,女子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
   刺入十三穴尽之时,医师即当口问病人;何妖何鬼为祸,病人自说来由,用笔一一记录,言尽狂,方宜退针。

















  
10
发表于 2005-10-26 13:11:21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汇编

至此已是洋洋60多万字节的《针灸汇编》了啊!让后来者分享吧。
为了弘扬国宝,希望能置顶------         则更加功德无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3:42 , Processed in 0.3053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