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脾主四肢肌肉”在骨伤科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10 14:1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脾主四肢肌肉”在骨伤科的应用
佛山市中医院 陈逊文  朱永展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车祸、工伤随之增加,严重复合伤造成大量的病人肢体出现皮肉缺损,骨质外露,功能丧失,成为骨伤科的难治之症。我们通过观察20~40岁病例6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受伤原因车祸致伤50例,机器压伤10例。伤后来诊时间为3~6小时。其中小腿受伤36例,前臂损伤24例。创面面积为8~10cm2。早期彻底清创后,骨折予适当的固定,骨折外露予周围肌肉覆盖。术后抗炎对症治疗。肌肉外露的部分予黄油纱外敷(本院制剂)。患者无发热,白细胞正常后,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兼血瘀者加丹参、田七、川芎、红花,兼热毒者加银花、地丁、皂角刺、山甲,1日1剂。结果发现运用补脾法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还有减少创伤后骨感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的作用。
  创伤病人一般都会有骨折筋伤,皮破血流或皮肉缺损,临床上常出现神疲、体倦、乏力、纳呆等脾气虚、脾失健运的表现。人藏先天之精,又要靠后天之精的培养和补充,才能维持人的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创伤后组织的修复等各种正常的生理活动。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的脾胃功能健全,就能化生精、气、血、津液,使经络、脏腑、全身的肌肉、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针对创伤病人的这些症状,在中医“脾主四肢肌肉”理论的启发下,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党参、白术、云苓益气健脾,淮山药助党参健脾益气,扁豆、苡仁助白术、云苓健脾渗湿,防止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阻滞气机。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通调水道,通利肺气,甘草健脾和中。加黄芪加强益气健脾之功,又能利水消肿、托毒生肌。诸药合用,补其中气,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运化之职。结果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B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3:49 , Processed in 0.0490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