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形而上学》——论形式与质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6 15:4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形而上学》
作  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成书时间:公元前4世纪
类  别: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进入
书海领航
古希腊的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曾经被恩格斯称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他的《形而上学》被公认为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标志,在西方长期享有极高的权威性。亚里士多德死后,一直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才又出现大致能和他相匹敌的哲学家,比如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等。
亚里士多德做过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院,收了很多门徒,讲授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诗学等课程。由于他的教学活动在运动场里的散步区进行,边走边讨论问题,因此他和弟子们又被称为“逍遥学派”。在西方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两大类,一类是对话体的,供一般人阅读;另一类是授课的讲稿、笔记。《形而上学》属于第二类,它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代表作。原名《物理学后诸篇》,由于其中所涉及的都是非常抽象的命题,所以中文译者根据《易经》里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给它另取了个高雅的名字,叫做《形而上学》。如果按照内容来衡量的话,那它的确是符合形而上的“道”了。在漫长的西方哲学史当中,它的权威性几乎同中世纪基督教教义的权威性一样,不容置疑。
不过,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后来的形而上学思想并不是一回事。在欧洲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流行着一股思潮,当时科学家们将自然界划分为各个部分,并从外部分门别类地加以考察。这种方法由大哲学家培根等人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上面,就形成了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学思想。形而上学思想的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这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有根本的不同,因为他的“形而上学”谈及实体问题时,既包含着唯物的色彩,也包含着唯心的色彩。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广博学识使他的哲学体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包容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亚里士多德才得以确立他在西方哲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形而上学》不但集中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而且它还被后人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其中的许多名词、术语、观念已深入西方各门学科领域,直至今天还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对于我们了解亚里士多德本人的思想乃至古希腊哲学面貌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内容梗概
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述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形成和性质。他把广义的知识或科学分为三大类,即实践的科学、制作的科学及理论或思辨的科学。制作科学(如诗歌)的任务是制造,其目的体现在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实践科学(如政治和伦理)包含行动的目的,其意义体现在行动或活动本身。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科学是自足的科学,尽管它们不直接指导具体的生产和制作活动。因此,实践科学要高于制作科学。但是,实践科学一般不包括自己的工作对象,比如,政治不包括作为其工作对象的城邦和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科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全自足的科学。真正自足的科学是理论科学,这其中就有“形而上学”。它不仅包括行动的目的,而且还包括自己的工作对象,即思辩的内容。所以,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命名为“第一哲学”。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普遍的存在,而其他各学科则是从这个全体上割取一部分进行专门化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原初有四种最基本因素:第一,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原始材料。第二,形式因,即事物的本质、整体。第三,动力因,即各种质料运动和变化的缘由。第四,目的因,即事物所要寻求的目标。这就是著名的“四因说”。在这四种因素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质的概念,但他认为“质料”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并且他把形式因看成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认为四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一切事物都是将质料形式化,达到其目的。质料只具有潜在性,形式才是现实存在。通过这番论证,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以及德谟克里特的唯物主义原子论。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实体”问题。他把“实体”定义为一切事物相关的本原,即等同于他所说的“作为存在的存在”。他还推论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一感性的实体,作为一切运动的第一发动者,实际上指的就是神。亚里士多德最终在神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认为,神的活动是理论科学之“自我实施”的最佳典范,神是“思想的思想”,是宇宙万物的最初的动因和最终的目的。
精彩篇章推荐
1.卷一章三 论述了四因说,宇宙万物都具有四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2.卷十二章十 论善,善在宇宙间独立于万物之上,为万物作安排,是根本的原因。
精彩语言辑录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真理像谚语的门户,没有人会错入,以此为喻,则学问不难。
同样属性在同一情况下不能同时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主题。
现在各物必出于先在各物。
一个部分,可以是形式,或是形式与物质的结合体,或是物质的部分。
一事物的真相就在于这事物的本身。
一切潜能或如感觉,秉于内涵,或如吹笛得之于实习,或如艺术得之于研究;凡由实习与理知所得的潜能,必先经操练。非理知潜能之内涵于蕴受者,不假操练而自备。
由于思想活动,理性才获其至善。
各级差异的系列,溯到其全异处便抵达这系列的终点,终极以外,更无事物;一切事物既尽包于两极之间,故以终为全,既称为“全”,便无所仗于它物了。
2
发表于 2004-12-6 16:38:2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形而上学》——论形式与质料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4/12/06 04:59pm 第 4 次编辑]

欢迎大家来游戏!
同样属性在同一情况下不能同时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主题。------有特例,当属性为不可知时。
现在各物必出于先在各物。----发挥一下,如果现在各物不能完全解释先在各物,那么对现在各物的划分同样不能完全解释先在各物(红箱定律)。--“芝诺悖论”另解
各级差异的系列,溯到其全异处便抵达这系列的终点,终极以外,更无事物;一切事物既尽包于两极之间,故以终为全,既称为“全”,便无所仗于它物了。----说的就是"0""1"间的轮回,色既空,空既色。
3
发表于 2004-12-7 20:57: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形而上学》——论形式与质料

“在这四种因素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质的概念,但他认为“质料”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并且他把形式因看成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认为四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一切事物都是将质料形式化,达到其目的。质料只具有潜在性,形式才是现实存在。”由此可见一些热衷于医学的实体性、实证性观点的片面性,反之正说明中医学的科学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3:33 , Processed in 0.1061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