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转帖:扁鹊“六不治”,后世“十不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17 20: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扁鹊六不治和古代医家十不治


导读:转帖一位网友的文章,并对其中个别地方进行删改
近来关注《黄帝内经》及中医的治疗问题,发现传统医学真的很讲究天人合一及病人自身的能动性,所谓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好的医生对病人也有一定的要求,西方人二十世纪才注意到“读者”及接受者的作用,我中医一开始就强调医患的互动关系了。据说郭玉给那些当官的治病,一定要他们先住陋室,穿破衣,去掉骄浮之气才给他治,实是“医者,意也”的最好诠释。 


扁鹊,据《史记》记载,他是春秋末期的一位医生,他到处行医,治病救人,人们非常尊敬他。因为他所到之处热心给人治病,解除了人们的痛苦,所以“在赵者名扁鹊”,赵人的祖先中衍氏“鸟身人言”,他们尊鸟爱鹊,就把这个医生比作一个会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


所以,有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推测扁鹊是一个传说人物,这是不确切的,不了解历史,所以出现了错误。扁鹊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不能“虚拟化处理”。


但我们现在所称道的扁鹊,按史料记载真名叫秦越人,他“过齐,齐桓侯客待之”,长期在卢国一代行医,因此也叫卢医。有些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混称作“扁鹊”,这是不对的。而这个出生在渤海边上,古鄚州,后来“名闻天下”的秦越人,他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敬地称作“扁鹊”。


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医学家,救治赵简子靠脉诊。是他奠定了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医学的先河。


他精通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采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愈患者不计其数名闻天下。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成为后世医家学习的榜样。收入到教课书中的《扁鹊见蔡桓公》,来源于《韩非子·喻老》,与《史记》的记载略有不同,这件事虽然已过去了两年多年,现在仍为人传颂。


扁鹊言 “病有六不治”,也就是六种病人他不治。分别是: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这六种病人让神医也束手无策。



大意是说:假使桓侯能预先知道没有显露的病症,能够使好的医生及早诊治,那么疾病就能治好,性命就能保住。


人们患病的原因多种多样、疾病的发展转化也极为复杂,而医生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却远远不够。


所以针对以下六种,要慎重对待:


一是为人傲慢放纵,狂妄、骄横、不讲道理的人;


二是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身体的人;


三是对服饰、饮食、等过于挑剔、不能适应的人;


四是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


五是身体极度赢弱、不能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的人;


六是只相信鬼神、不信任医学的人。有这样的一种情形,那就很难医治了。


一、六不治

1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就像扁鹊望齐侯之色的时候,齐侯致畸上就属于骄恣不论于理。就是说不讲道理这种人。


扁鹊看他有病了,他就误解扁鹊,说扁鹊无非想谋利,把没有病的人看好当做自己的功劳,这个就是不讲理的一种表现。


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还会有一些病人,就是根本他就不可理喻。你给他讲什么道理,你告诉他不该怎么做他就说凭什么我不可以这么做,然后他就那么做。


你让他怎么做他就偏偏不怎么做。患者明事理,首先就是要相信大夫。


2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所谓轻身重财,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其实也是满多的。像一种比如说的你拼命工作,爱财如命,这都属于轻身重财。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很多人大量的都是储存了金钱,透支了健康。



现代人工作忙、压力大,有人甚至管这叫时尚叫实现自我价值,这在中医看来,非常不可取。


现在我们很多人有很多很糊涂的想法,比如说40岁之前拼命赚钱,40岁以后用钱买命。到那个时候不见得40岁之后等你有钱的,你也不见得能买来这条命。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这个才是很根本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把身体放在第二位,把外物,在外的那些名啊,利呀,利益啊,这些东西放在前面。这个,在扁鹊来看就很难治。


3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很多人现在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生活的不节制,饮食无度,还有好逸恶劳这些造成的危险。


你该几点睡觉,你就好好去睡,11点之前你如果睡了,然后你就把少阳之气,把你的胆经,把你的胆气聚敛生发起来那一点阳气,就给养好了,就像你养了一个很美妙的童年一样。


然后到了你过了一个很富足的童年的话。你才有一个很健康的青年,很有发展的壮年,然后才有一个很好的老年。


你如果在的少年阶段,你就毁坏自己,那么这样的话,你的身体就提前处在一个透支的状态。


衣食能适,简单讲就是人的行为要适应一年四时、一天十二时辰的规律,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人体能够及时适应四时变化,身体就能始终处在有机的和谐状态。


首先身体先和谐然后你在对待人接物上你再处于一个和谐。然后你肝火不旺了,你待人接物肯定不会有问题。


你待人接物不会有问题,然后社会也就相对地和谐。然后这样的话,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和谐了,社会也和谐了,这才是和谐社会。


所以和谐社会在很大的根基上是我们的身体,五脏六腑先和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点。


4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所谓阴阳并,是指阴阳在人体里指的就是气和血。气血如果错乱的话,那么五脏六腑就跟着乱。实际上,五脏在中医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五脏皆有神明。


比如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一些人,会出现错语或乱语。说话的时候,舌头出现僵硬。


本来要说,现在咱们马上要开会了。他心气不足,所以他去上台开会的时候,他先说:好,现在大会闭幕。


这在西方医学叫做错语,在我们中医来看首是心气不足。


又如意志这个词。这两个词,实际上意指的是脾的神明,志指的是肾的神明。


意是什么意思呢?在道医的教材里面,他认为这个意字就是相当于脾的一个功能是什么呀,就是代表人的记忆力。


实际上意指的是你脾的功能强不强,说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意是说你的关联性。比如说你头脑中记忆的东西,和你看到的事物能够马上产生关联,那个才是意。


意发挥了作用,就是你的脾,脾经足了的话,你的意才会发生作用。而这个意志里边的志呢,在这相当于肾经足,肾经足他就代表人活的是很有定力。


5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羸是什么意思呢,羸就是身体特别特别地弱,连服药都已经不能服进去了。病已经到了很深的层面,连喝药都喝不了了,那还怎么治啊?


所以这个时候,就很难治疗了。如果要治的话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灸法。但是一定要找个很好的中医师去给你救治。


什么样的医生可以算是可以托付的好医生呢?


《扁鹊传》里他就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使圣人预知为,能使良医得早而事,可机可以,生可活也。说是假使圣人能够预知生命的最初的那个细微的变化,那么这样的话。就能使名医得早而事,可以早早地从事治疗。慢慢的就可以治愈。所以形羸不能服药,就是说你不能在你身体特别特别虚弱的时候才想起来去找医生。


6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因为过去人得病比较单纯,碰到狂躁这类病就觉得好像被鬼附了身,然后就去找这些巫师去看。


其实呢,在那个写符的过程当中,画符的工具是一味中药,叫做丹砂。就是朱砂,就用那些朱砂来写这些符,画上这些符以后,把这些符他一烧,再给你喝点符水。喝的那个符水有可能就是葛根汤,那么葛根,又是入阳明胃经的。


那么我们先前说过,像精神这些病人,很大程度上会体现胃经病和肾经病上,当你处在胃经病的时候,朱砂能够安神,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它是上品药的第一味。


而这个药本身,它是重金属的,所以它可以更多地调元气上来。然后,就是再给你葛根汤,葛根入阳明胃经的。于是治好了这个病,而你以为是巫师给你治高了,其实还是中药。


二、十不治

后人在扁鹊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十不治”,也就是:


操欲慆淫,不自珍重,一也;


窘苦拘囚,无潇洒之趣,二也;


怨天尤人,广生烦恼,三也;


今日欲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四也;


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五也;


广行杀戮,六也;


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七也;


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八也;


多服汤药而敌肠胃,元气渐耗,九也;


以死为苦,然后以六亲眷属长生难割舍之想,十也。



1操欲慆淫,不自珍重,一也



就是说一再地我们人都是被欲望所驱使,淫是指过度。如果我们的欲望太过度的话,就不知道自己珍爱自己。这种病没法治。


如果我们对自己都不珍爱的话,那么就谈什么都是很虚妄的。不可以让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


《黄帝内经》里曾经说过,就是志闲而少欲。闲在古代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栅栏的意思。


就是说你要对自己的欲望有所有所约束,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要少,这样呢,首先在一个层面上,它是养生的。


他对身体会很少。然后你有了人,将来才会有别的东西。


2窘苦拘囚,无潇洒之趣,二也



很多人得病是因为寂寞,是因为没有情趣。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就比如说,有一些女士做家庭主妇,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情趣,没有更多的事情可玩的,那么你回来就天天地到贼着老公,老公这也不对了,老公那也不对了。


老公又不关心你了。老公又这了,又那了。这样就造成家庭的很不和谐。


同时呢,这还是小事,最关键的会造病。由于你情致老压抑,你就会得病。比如说像女子得乳腺增生,乳腺结核,还有子宫,子宫肌瘤这些,其实都跟我们情绪的郁闷有很大关系。


如果你过思就会伤脾,过恐就会伤志、伤肾,这样像这样性情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样就会造成方方面面的情致病。


3怨天尤人,广生烦恼,三也



古人把头发称作“三千烦恼丝”,头发跟烦恼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你一烦恼的话,那就肝淤,肝藏血,然后肝血的功能不强,你头发就慢慢慢慢干枯,然后变白。还有肾经不足,这是一个相。如果头发花白呢,像这种人就情绪特别不稳定。这种人很聪明。就是一会儿这么想,一会儿那么想,就是成天到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所以他头发一会阴,一会儿阳,就是变成花白了。如果说人们为已经出现的麻烦事儿烦恼,伤心又伤身也算情有可原,还有一种人,为将来所未知的事情发愁,则是典型的庸人自扰。


4今日欲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四也



这种人很可笑,就是有点杞人忧天的意味。就天天想着明天是怎么怎么着。老是想明天我会怎么怎么样啊,明天我会不会让车撞着啊,这不是胡思乱想吗?


5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五也



就是说如果工作了一天辛辛苦苦回来了。然后家里人老是叨唠来,叨唠去,天天在那说起来没完没了的话。使得这个人,耳目皆成荆棘。就是耳朵里也不清爽,眼睛也不清爽。看的什么都不舒服。回到家看到什么都不舒服。这也会造病。


6广行杀戮,六也



就跟那个扁鹊的六不治就很像了。他说听信巫师啊,祷啊,这些,广行杀戮。中国文化还讲一句话,就是如果杀生以求生的话,你像你要是听巫师啊,他过去的巫师就是经常会祭祀,就会宰一些畜生。那么这个从中国的医学的本质上来说,就是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如果你靠杀生的方式来求生的话,那么你离生命的本意就越来越远,对生命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益处。所以这是第六条。


7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七也



就是起居没有调适好,在《黄帝内经》第一篇他就专门去讲起居和饮食的。叫做“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这个“常”是什么呢?你一定要像就是比如太阳升起的时候,人的阳气也随之而升,这样呢,太阳落山的时候,然后天地万物之气都收敛了。人的气也就应该收敛。那么你如果这样的话,你就算顺应了自然。就是顺其自然。


饮食它讲究过午不食。如果做不到的话,最好每顿饭保持着七八分饱的这么一个状态。然后就是吃当季的食物。


8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八也



就是我们说,不愿意说自己有病的事儿。比如人家一看你脸色不好,一说你有病就不高兴。这都是讳疾忌医。


那么“虚实寒热妄投”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没找对医生,这样呢,就使得虚实寒热妄投,你本来是热症,他就给你就是又误下了热药,如果你本来是寒症,又给你误下了寒凉药,那么这样都会很危险,就会造成你的病难以挽回。


所以这一条呢,实际上也是在说医生,就是第一你医病人里判断不准确,你找错了医生,这样医生下错药以后,会造成你身体的无法挽回。因为这个吃药和扎针什么还不一样,扎扎进去拔出来就可取了。


如果我们扎的不是要害地,对身体的损伤也不会太大。你这个药一喝下去,脏腑无语啊,脏腑也不会说话,它也不会喊,他错了,错了。


赶快给我换过来。你喝进去以后,他对人体会有很大的影响。这样呢,我们身体里边,就是也会造成,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些影响


9多服汤药而敌肠胃,元气渐耗,九也



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说,古代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没事儿就想喝这药,或者没事儿就补着,成天到晚地,病人现在也就,有一个问题动不动就去找大夫,说你给我补补吧。


老是觉得自己虚,现在生活都已经很好了。谈不上很虚。营养啊,都是,都谈不上很缺失,但是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我们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性。所以呢,如果你没事儿就去瞎吃药,瞎吃补药的话。


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对肠胃产生很大的药性,肠胃就负担不起,肝啊,胆啊,就负担不起这些,这些药啊,这些药性啊他就负担不起。


这样就会对元气逐渐地造成损耗,那么这就是乱吃药也会造成我们身体的很多病变。


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也奉劝大家,就是能靠锻炼身体的方式,能靠洗洗脚,喝点姜糖水啊,能把这些问题解决的,就不要去乱吃药。


10以死为苦,然后以六亲眷属长生难割舍之想,十也



就是很多人惧怕死亡。经常地牵挂不断,其实牵挂也会造成我们人体的很多病。现在我们就是说有一些老太太,就觉得我生活都没有负担了,挺好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


最起码的,你希望别人说你好。所以一出去,别人说你哪哪哪不好,或者人家说一说人家家的孩子买了别墅了。


然后你本来觉得你儿女混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你们家没买别墅,这样呢,你又郁闷住了,然后你就生病。


像这种病,都属于自找的。都属于自找的病啊。就是说的你自己放不下,活得不通透,自己生出来的一些病。所以传统文化一再教育我们,就是人活得要通透一些。


《庄子-大宗师》中提到“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说泉水乾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那么就是说,庄子就这样表现的非常恩爱的话,不如相望于江湖。


不如大家都在大海里,各游各的。就是各自去游。就是不用互相地来怜悯对方和心疼对方,每个人都保持自己健康的那种发展,这样才能够,好像是没什么情事,实际上这是一个大和谐,大融合的状态。


所以这是庄子里边就是在讲这个故事,大家没事儿要好好想想,不要老牵挂那么多。


这个我也想,那个我也想。首先先管好自己,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第一不要贪生怕死,要想的通透一些,第二呢,要管好自己,让生命能够尽量地活得灿烂一些。

三、“六不治”的启示

1“不治”不是“不能治”“不给治”而是“不好治”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持科学的态度,在《史记》里指出“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医生并没有完全放弃的意思,而是说“重难治”所以我们应该将“不治”正确的理解为“不好治”。不应该理解为“不可治”、“不能治”甚至“不给治”。


作为扁鹊他对待患者的态度肯定是积极的,这是医德问题。他凭借高超的医术,针对各地风俗习惯和疾病谱的不同,积极调整治疗手段:有时做妇科医生,有时又不得不成为小儿科医生,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因此可以肯定扁鹊具有很好的医德。文章的结构安排也不难看出,司马迁对扁鹊及其“六不治”也是持肯定态度的。


2“病本工标”,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这里所说的“病为本”,应该就是指以病人为本;“工为标”,即医生为标。明确提出在医患关系中,患方所处的重要地位。


如果病人对治疗缺乏主动性,或拒绝治疗,或不遵医嘱,或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医生,就属于本末倒置。当然,提高医生自身的技术水平,就是另一个层面的要求了。


3树立正确的“疾病观”



从我国道医理论上看是站在整体的高度、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疾病的。人之所以生病,首先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发生不谐调,然后才使各种致病因素有了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障碍。


因此,人体任何部位出现问题,都是内、外环境不协调的结果。“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疾病的发生发展,不过是“正”、“邪”斗争的具体表现。致病因素是必要条件,患者个人的先、后天因素是决定条件。


因此,患病以后,道医提倡清心寡欲,主动调整节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些观点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扁鹊的“六不治”所描述的狂妄骄横、重财轻身、衣食不适、迷信鬼神等,就是典型的不协调、不适应,对疾病的防治和治疗都是极为不利的。


同时,这些情况又不大可能依靠医生单方面医术来解决,需要医生、患者、家属、甚包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如果病人对医生缺乏起码的信任,不愿意与医生沟通,甚至根本拒绝治疗,则必然使医生的诊疗技能无地放矢,或诊疗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树立正常的“疾病观”尤为重要。


4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我们古代医学强调:疾病的康复“三分治,七分养。”扁鹊就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


从蔡桓公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


他认为对疾病只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初起阶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同时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这些都说明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这就说明了预防的重要性。


言之及此,由“不治”观“治”,使我们不难理解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疾病观”面对并不严重的疾病,我们不可讳疾忌医,应该积极治疗,不可因小失大,以到追悔莫及。


真的要面对“不可治之病”时,我们也应该坦然面对,人的生命终要完结,微笑面对死亡,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但是最让人们警醒的应该是积极预防,防患未然不要等到“疾病”出现了才寻求弥补结果,结果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人生的疾病如此,可人生的工作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读后受益无穷,不知大家有何看法?留言区一起讨论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20:11:29 | 只看该作者
我对其中,关于扁鹊生平不确切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因为我1993年之前,专门主持过河北省卫生厅有关课题研究,11位国内著名专家进行过鉴定,1996年出版了《扁鹊神医之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出版了《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两本书,所以,在这方面占有资料比较多,有比较可信的考证意见。
前人、以及目前很多学者,对于扁鹊的生活年代有错误的认识,《辞海》就说他生活在公元前407--前310年,这是错误的。因为,扁鹊诊治赵简子发生在公元前497年之前,赵简子死于公元前475年,扁鹊不可能生于公元前407年。
另外是,关于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很多人有错误的认识。他们没有认真考辨有关资料,认为凡是古籍记载的都是真实可信的资料,因此,发生了错误。认为,先秦有很多人都叫扁鹊。这是把扁鹊虚拟化、淡化、虚无化的处理,是违背历史真实状况的。
第三,扁鹊是哪里人?他不是“泰山卢人”。
西汉杨雄《法言》说的“扁鹊卢人也,故医多卢。夫欲售伪者必假真!”他是在笑话,欺世盗名的骗子,假冒扁鹊居卢行医(不是出生地),而到处说我们卢地特产名医,我和扁鹊都是“卢医”,所以都有名,别的地方没有扁鹊,也不出名医。这种荒谬的逻辑,有人看不出来,所以出现了贻笑大方的事情。
各种误说,都需要澄清。因此,有这样的修改补正。
作者关于扁鹊“六不治”和后人“十不治”的论述,有一定道理,故转贴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曹东义
2017、10、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2:04 , Processed in 0.0484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