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22 12:02 编辑
【2】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经脉篇》: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注释]:
(1)大指次指:指食指,亦名示指,即第二指。
(2)上廉:指前臂桡侧。
(3)出:由深部向浅表循行。
(4):两骨之间:指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
(5)入:由浅表向深部循行。
(6)两筋:指伸拇长肌腱与伸拇短肌腱。
(7)髃 骨:指肩端骨,相当于肩胛冈之肩峰突,俗称肩头。
(8)柱骨之会上:柱骨,即天柱骨,指颈椎骨,亦名项骨。会上,指交会于颈椎和胸椎结合处,相当于大椎穴。
(9)下:由上向下循行。
(10)贯:通贯而过。
(11)颊:指下颌部位。
(12)挟:并行于两边。
(13)人中:位于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穴名水沟。
[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经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进入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沿前臂背面桡侧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上行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会于督脉大椎穴,向前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水沟穴处,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图2缺)
【3】足阳阳胃经
《灵枢•经脉篇》: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校勘]:
1,“鼻”下原有“之”字,据《脉经》删去。
2,“膝”原作“廉”,据《脉经》改正。
[注释]:
(1)():指鼻梁凹陷处,亦称鼻基,或称山根。
(2)纳:藏的意思。
(3)太阳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
(4)承浆:腧穴名称,在颏唇沟中央,属任脉。
(5)颐:指下巴颏。
(6)大迎:腧穴名称。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
(7)颊车:腧穴名称。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8)客主人:腧穴名称,即上关穴。在耳前颧骨上缘。
(9)额颅:指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10)人迎:腧穴名称。在结喉两侧,颈动脉博动处。
(11)气街:腧穴名称,即气冲穴。在少腹下方,横骨两侧腹股沟处。
(12)胃口:指胃下口,即幽门处。
(13)髀关:腧穴名称,在大腿前方上端的交纹处。
(14)伏兔:腧穴名称。在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如兔,故名。
(15)髌:指膝盖骨,亦称髌骨。
(16)足跗:指足背。
(17)中指内间:“指”与“趾”通。内间,指中趾内侧趾缝。外间,指中趾外侧趾缝。
[语译]: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两侧(迎香穴),挟鼻上行,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穴),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内承浆穴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额角(头维),与督脉会于神庭穴处。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历兑穴)。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中趾外侧端。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图3缺)
【4】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篇》: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内,循胫骨后,闪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逆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校勘]:
1,原无“循”字,据《脉经》补。
[注释]:
(1)白肉际:亦称赤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处。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故称白肉。
(2)核骨:亦名覆骨,即第一跖骨小头,形如果核,故名。
(3)踝:指胫骨下端两侧隆起的圆骨,内侧称内踝,外侧称外踝。
(4)踹:指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指食管,或称食道。
(7)舌本:指舌根。
[语译]: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经过第一趾趾关节之后,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的前面,上行沿膝、股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联系舌根,散布于舌下。
分支,从胃分出,上行通过横膈,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图4缺)
【5】手少阴心经
《灵枢•经脉篇》: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直行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注释]:
(1)心系:指与心脏所连属的组织器官。如与心连接的韧带和大血管等。
(2)咽:指咽喉。
(3)目系:指眼球与脑相连属的组织。
(4)却:进而复退的意思。
(5)太阴:指手太阴肺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掌后锐骨:指腕关节处的豌豆骨。
[语译]: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经过横膈,向下联络小肠。分支:沿食道上行,联系“目系”。直行者:上行于肺部,再向出于腋窝部(极泉穴),沿上臂内侧后缘、肱二头肌内侧沟,到达肘窝内侧,沿前臂内侧后缘、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经小指桡侧至末端(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图5缺)
(96——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