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不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出现的错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0 23:3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认为:人体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引自《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第三章经络系统简表)这种说法,把经络系统的组成搞错了,已经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比如,最明显的错误是,经脉系统不应该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系统不应该包括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因为,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根本不是经脉,而是筋和肌表。并且,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而是血脉的分支,其实质是血脉。对此,《内经》和《难经》都有解释。验之临床,也是如此。
根据《内经》和《难经》对“经络”的解释,所谓“经络系统”,确实包括“经脉”和“络脉”。但是,“经脉”是“经”,“络脉”是“络”,“经”和“络”合称“经络”。所谓“经”,是直行主干。所谓“络”,是“经”的分支。因此,“经脉系统”专指“经”,也可以说专指“经脉”,但必须是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包括十二经的主干和奇经八脉的主干,也包括十二经别。除此之外,凡不是直行主干的“经”,都不能视之为经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都不是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所以不是“经”。十二经筋和十二经的关系,是把全身诸筋分别归属于十二经,其实际意义,是把全身诸筋按十二经的分布划分为十二部分。因此,十二经筋的循行路线和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只是大致相同,但不完全相同。十二皮部和十二经的关系,是把人的肌表分别归属于十二经,其实际意义,是把人的肌表按十二经的分布划分为十二部分,是以十二经为划分皮部的纲纪。因此,十二皮部不单纯是线状分布,而是条状或片状分布,合起来是整个人体的体表。由此证实,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都不是经脉。既然不是经脉,就不能算是经脉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经脉系统不应该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在现存于世的经典文献中,《灵枢·经脉篇》记载着十二经的分布,《灵枢·经筋篇》记载着十二经筋的分布,《素问·皮部论篇》记载着“十二皮部”的划分方法,可以充分说明,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都不是经脉。比如,《素问·皮部论篇》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并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所谓“其所生病各异”,是说皮、脉、筋、骨各有各的疾病。所谓“别其分部”和“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是把脉、筋、骨和肌表按十二经的分布划分为十二部分。因此,皮、脉、筋、骨都不是“经”,而是以十二经为纲纪把皮、脉、筋、骨划分为十二部分。所以,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的实质是筋和肌表,不是“经”,不是经脉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是有很大区别的,必须区别开。再如,所谓“络脉系统”,专指“络”,是“经”的分支,包括十二经的分支和奇经八脉的分支。除此之外,若不是“经”的分支,都不是“络”。在整个经络系统中,十二经共有二十一个分支,任脉和督脉各有一个分支,其余诸经没有分支。按左右两侧计算,十二经的分支是四十二个,再加任脉和督脉的分支,总计是四十四个分支。其中,不包括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这是因为,浮络和孙络不是“经”的分支,也不是“络”的分支,而是血脉的分支。历代文献对经络系统的记载都可证实,经络系统只是“经”有分支,“络”不再分支。“络”有两种,一种是联系“经”和“经”的“络”,共十四个,两侧合起来是二十六个,都有固定名称。另一种是联系“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络”,共九个,两侧合起来是十八个。因此,整个络脉系统,是由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的四十四个分支组成的。除此之外,不含别的。并且,《内经》对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另有解释,可以充分说明,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的实质都是血脉。比如,《灵枢·经脉篇》的记载表明,脾之大络和十四别络不同,“脾之大络”有“罗络之血”的特征,并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但“十四别络”都没这些特征。《灵枢·经脉篇》还明确指出:“络脉异所别也”,由这六个字的出处可知,这里所说的“络脉”,专指脾之大络。这里所说的“别”,指十四经之别,即“十四别络”。如: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督脉之别,名曰长强;脾之大络,名曰大包。《灵枢经脉篇》的原文特别指出:“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所谓“凡此十五”,是十四经别和脾之大络的合称。所谓“络者”,专指脾之大络。由此可以看出,凡言“别”者,都是“经”的分支,但“脾之大络”不是“别”,不是“经”的分支。很明显,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共十四个“经”有“别”,其中,“脾之大络”既不是十二经之“别”,也不是奇经八脉之“别”。所以,《灵枢·经脉篇》又指出:“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由此可知,“络脉异所别也”六个字中的“络脉”,在此专指脾之大络。这是说明,“脾之大络”有“罗络之血”和“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不同于十四经之“别”,故曰“络脉异所别”。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是经络系统的“络”,而是血脉。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脾之大络”,确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其实质,是血脉。所谓“见”,既可以说是显现,也可以说是能够看见,多见于实证。所谓“下”,是血脉下陷,但仍存在,多属虚证。所以,《灵枢·经脉篇》对“脾之大络”的解释和临床实际情况都证明,“脾之大络”的实质是血脉,不是“经”的分支,但十四别络都是“经”的分支。
对经络系统的考证,必须首先弄清哪是“经”,哪是“络”,不能把古文献所说的“络脉”都认为是经络系统的“络”。“经”是经络系统直行的主干,“络”是“经”的分支,固然都属经络系统。但古文献所说的“络脉”,不都是经络系统的“络”,而是兼有两种词义,一是指经络系统的“络”,一是指比较浅表的血脉。但血脉不是经络系统的“经”,也不是经络系统的“络”,这是有严格区别的,必须区别开。否则,很容易把“经络”和血脉混淆。比如,除“脾之大络”外,还有“胃之大络”,其实质,也是血脉。所以,“胃之大络”有“其动应衣”的特征。再如,诊小儿食指络脉,虽然也称络脉,但不是观察经络系统的“络”,而是观察血脉,即食指桡侧的静脉。如果把小儿食指络脉也认为是经络系统的“络”,肯定是错误的。
在古代,称谓不统一。经络系统的“经”,有时称“经”,有时称“脉”,有时称“经脉”,有时称“其直者”,其实质都是“经”。经络系统的“络”,有时称“络”,有时称“别”,有时称“其支者”,有时称络脉,其实质都是“络”。除此之外,“大而在里”的血脉,有时也称经脉,其实是血脉,不是“经”。比较表浅的血脉,有时也称络脉,其实质仍是血脉,不是“络”。最小的毛细血管,则称孙脉或毛脉,或称孙络、浮络。凡是血脉,无论大小,都不是“经”,也不是“络”。凡经络,都不是血脉。必须弄清“经络”和血脉的关系,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才能澄清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把孙络、浮络和脾之大络都说成是络脉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没有弄清“经络”和血脉的关系,没把“络”和血脉区别开,而是混淆了。
以上说明,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把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说成是经脉系统的组成部分,把孙络、浮络和脾之大络说成是络脉系统的组成部分,确实把经络系统的组成搞错了。因此,若按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所说的经络系统对“经络”进行研究,必然走弯路。若不挖掘出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必须影响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以上是对经络系统的探讨,欢迎批评,欢迎切磋。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7年12月11日 09:34am 时添加 -=-=-=-=-
更正:正文最后一句“必须”二字,应改为“必然”。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22:11:3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不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出现的错误

有小指那么粗,?????这是“经”或“络”吗?
3
发表于 2007-12-13 08:33:1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不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出现的错误


楼主经络学见解有了进步和提高!
4
发表于 2008-1-13 12:31:4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不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出现的错误


    哲医对于经典的考证,方法对路,结论正确,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经络非常有益。
    原创:再论经络
    一、经络不合阴阳,不合阴阳则推以象。经络是古人比象思维的产物,是一个人为设置的人体的坐标系而已。直干为经,分支为络,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二、所以,神经、血管皆属于经络但都不是经络。可以肯定的是,经络的物质基础不会超出现代医学的解剖发现,但现代医学的解剖发现又绝不同于中医的经络。
    三、经络的功能是交通联络,所以能够“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四、经络其实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一种理论,一种技术。中医不识经络是因为没有读懂经文,西医没有经络是因为不识经络。西医不懂经络思维,所以虽然有神经血管但是没有经络,虽然认识神经血管但是不认识经络。
5
发表于 2008-1-15 13:25:1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不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出现的错误

【原创】经络究竟是什么?
作者:丹江游子http://www.tcmbbs.com/read.php?tid=18308&page=1&toread=1
经络是一种活气的凝固态,是由能量、质量和信息三种物质所构成的。它与人体是生之与存,死之与去,是摸不着也看不见的,是无法用现代仪器和西医解剖学所能完全检测和找到的。
经络的存在与否,气血的充盈和通畅与否,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和对治疗疾病的预后转归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研究和指导作用。
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变化,只有有着特异体质的人或在气功真正的松静状态下才能感觉和体察得到的,当然有特异透视功能的人就能清晰地看到经络穴位和里面的气血运行变化了。
我在1989年,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多个实验,也是在无意之中发现的,当时纯属玩的。某天,我给一位10岁的小女孩发功看其敏感程度如何,未曾想她特别敏感,约10分钟左右她能看到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骨骼系统,但她不知道是什么名称,我让她详细描述其看到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大小和内外的运动变化,并用笔描绘下来,然后一一告诉她是什么名称,她才能知道。随即让她给其父亲诊病,她去就指出其父的骨折部位,让在场的人不信也不行。因为我当时是在给其父亲治疗骨折的,其父亲患骨折20余天,请我去诊治的当天晚上发现的。
某天后,又给一9岁男孩发功玩时,该男孩也有此功能。我在想中医经络学说中的经络俞穴不也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吗?那就让其也看看又如何呢?结果他看到了经络及其气血在人体上的运行变化情况和俞穴的大小深浅等情况,尤其是他对督脉的循行描述,更让我不得不佩服,几乎和《内经》中关于督脉的描述一摸一样。
这之后,我做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凡是具备深层看气功能的人,就已具备了查看经络俞穴的功能。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去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和人体特异功能现象,一味地去追求用现代科学的所谓科学术语来解释人体身上所固有的经络俞穴概念是永远也行不通的,除非现代科学能把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完全破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1 02:30 , Processed in 0.0686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