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师兄师弟聊医案--三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8 11:2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MINOPE=薄涛|炒白术|奖励积分 30|支持原创 希望再接再厉|1167396394]三  聊
师兄:作为一个医生,汲取大家的经验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可是也不能拘泥于这经验,遇到具体病症还要灵活对待,即使对于医学大家的经验也不例外。
师弟:听你这话音儿,是要拿某个医学大家的经验当“例如”。
师兄:朱丹溪曾言:“产后当以大补气血为主,他证从末治之。”
师弟:就是说妇女生孩子后,由于失血耗气,所以要重点补气养血,其它的病症,不作治疗的重点。
师兄:朱丹溪是因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影响颇大,这个医案中的大夫执而不通,险些危及人命,幸亏后来遇到程杏轩大夫,这才转危为安。
师弟:聊这医案之前,你先把这力挽狂澜的程大夫作个简介。
师兄:程杏轩,字文囿,是清代乾隆年间皖南名医,著有《医述》等书,这则医案是张老师从《杏轩医案》中选的。
师弟:这案发于何家何妇呢?
师兄:这产妇是许静亭的夫人,生产后十多天有些发热恶寒,请大夫来看,先用温散,不见效验,转而温补,病渐加重,现在是发热不退,口渴心烦,胸中窒闷,大便不通。
师弟:我想这程名医该出场了,没有惊涛骇浪,不显英雄本色,没有失治误治,难显名医能耐。
师兄:这许家请到了程杏轩,引到病人住的楼上。程杏轩一看,屋子门紧闭,窗严关,不透丝风。
师弟:天寒地冻,人家是怕产妇受了风寒。
师兄:恰恰相反,当时正是酷暑难耐。
师弟:这你开始不说季节我哪知道呀,这关门闭户的,我还以为是冬天呢。那待候的人可受了罪了。
师兄:梅香梅芳梅馨梅烟这几个丫环全热得香汗满腮,还不敢扇扇。
师弟:哪卫德新家的几个丫环怎么在这呢?
师兄:大概是卫家的人拖欠工资,她们集体炒了卫家的鱿鱼,你想老卫家要不是老克扣工资,能那么有钱吗?
师弟:朝代不对吧,我看……
师兄:产妇的病要紧,时间就是生命,没工夫给你扯这几个丫环的来历,咱们快让程大夫诊病吧。
师弟:好好,这么说是我误了病情了。
师兄:梅香把夫人的手腕请出,腕下垫好软巾,退在一旁。程大夫坐在床边,三指定在寸关尺,微闭双目,精心诊脉,觉指下弦数,睁眼看舌,舌苔见黄。
师弟:这脉数苔黄,都是主热,前面哪些大夫温散温补的效果表现在这了。
师兄:下了楼,坐在客厅,程大夫呷了口凉茶,说:“尊夫人的病,是产后感受外邪,众位大夫碍于产后气血亏虚,不敢放胆祛邪,姑息至今,以至病邪不能外出,郁遏在体内,所以发热。”
师弟:这程大夫分析得要言不烦。
师兄:可许静亭却将信将疑,欲言又止。程大夫见状言道:“我本来要用重剂清解,可怕你你有疑虑,所以咱先姑且让夫人服一贴柴胡饮试试,但病重药轻,未必会见效,明天再进一步治疗。”
师弟:这程大夫倒是挺照顾病家情绪的。
师兄:当然,“事不由东,累死也是空”。开了药方后,程大夫让许静亭将夫人从楼上挪到楼下,窗户打开,以免暑气蒸逼,加重病情。
师弟:这几个丫环可得感谢程大夫。
师兄:第二天,程大夫再看来看病人,脉象与病情没有变化,舌苔变黑了。
师弟:这黑苔分为热极与寒极,可得好好辨辨,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师兄:那许静亭也知道这,怀疑是寒极的阴寒之症。
师弟:他怀疑得肯定不对,要是他能辨明寒热,咱也不聊这医案了。
师兄:程大夫分析道:“阴阳两症,舌苔都可以见黑,但阴寒证黑而润滑,病的初期即可见到,是肾水凌犯心经所致。阳热症的黑苔,黑而焦干,热久方见,好象柴烧成了炭。”许问:“按你所言,前面的方子清热的劲还小了。”程大夫说:“对,热重药轻,力不胜任,我看可用白虎汤加黄芩黄连。”说着,开出药方,许静亭马上打发人去取药煎药。
师弟:这回药症对应,应该效若桴鼓了吧?
师兄:当然,夫人服药后,程大夫在客厅喝茶,脸上充满自信,好象诸葛亮遣兵派将后,在等待胜利的消息。许静亭在旁坐陪,心中忐忑,但看程大夫表情,心中稍安。一会梅香来报:“夫人热已经退了,手足有点凉。”
师弟:这下许某人应该安心放心宽心了。
师兄:许静亭一高兴,说了句戏词--“知道了,再探。”
师弟:再探准又有喜报来。
师兄:梅香说了声“得令”,刚转身要走,梅烟急匆匆赶来,说:“夫人全身都冷得很,老爷快看看怎么吧。”许静亭闻言,惊得周身发冷,“好一似冷水泼头,怀里报着冰”。
师弟:你说的这是杜十娘呀,还是许静亭?
师兄:兴他说戏词,就不准我说句戏词,这句形容他当时的情景正合适。他对程大夫说道:“我就怕是阴症,这下危险了。”
师弟:这程大夫怎么说呢?
师兄:程大夫胸有成竹,神情不改,徐徐言道:“不必忧虑。如果是阴症,以前服那么多温补药早该起效了,昨天服清热柴胡饮子就该加重了,还能活到现在?这种情况,就是张仲景所说的‘热深厥深’。不妨再观察观察。”
师弟:程大夫若不是熟读经典,心有定见,安能如此。
师兄:果然到了傍晚,夫人身上不冷了,不但不冷,而且发热心烦,渴欲饮水。
师弟:这是体内的郁热散出来了。
师兄:程大夫让取井水给她,她一气喝完,觉得非常爽快。
师弟:从病人的好恶判断,定是阳症无疑。
师兄:程大夫认为,与其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于是又开了一付玉烛散泻下。
师弟:这是要从大便泻出郁热。
师兄:开始服了一付不见动静,又服一付才泻下,热势减轻。此后改用玉女煎清热善后,几天后症状消失,病就好了。
师弟:这病一波三折,多亏程大夫医术高明,临事不惑,有胆有识,确有主持。这许静亭应该好好谢谢程大夫,送块金匾,这词我都替他想好了--“妙手回春”。
师兄:就你这词,俗不可耐,岂能对得起程大夫的精妙医术。那许静亭一虑刚平,又生一虑,还没有想到送匾。
师弟:这母子平安的,他还忧虑什么?
师兄:怕这次服凉药太多,以后夫人宫寒不孕。
师弟:这可是生了一胎了,再生可得申请指标。
师兄:你以为是现在呀,当时可是鼓励生育。
师弟:昨天刚学过计划生育,我这根弦绷得太紧了,见二胎就敏感。
师兄:程大夫安慰他说:“《内经》明言:‘有故无殒’,这寒药是针对热邪的,药的寒性应该都被热邪抵消,不会伤及身体的。”
师弟:这下许静亭放心了吧。
师兄:事实证明了程大夫所言,以后二十多年里,这夫人连着怀孕生子,又给生他了好几个孩子。
师弟: 我看通过学习这个医案,要正确处理一般经验与具体临床的关系。
师兄:对于经验既要充分重视,又要不被拘泥,因为经验多有针对性,时代性,个体性,局限性,未必可以以此推彼,推之四海而皆准。“产后多虚”这一经验,在现代社会就未必是普遍规律。
白术;确实,现代经济发展,基本上一胎化了,产前即补,产后再补,所补的常常等于或超过所损的,产后多虚确不多见。
2
发表于 2006-12-28 11:52: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师兄师弟聊医案--三聊

精彩!
已整理至《论坛文帖回顾》区。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系列。
【整理】师兄师弟聊医案——炒白术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185&show=0
3
发表于 2006-12-29 20:55: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师兄师弟聊医案--三聊

写的很好
我把原文贴上 以作对比
  乾隆 乙巳 仲夏,岩镇许静翁夫人病,延诊。据述∶产后十二朝,初起洒淅寒热,医投温散不解,即进 温补,病渐加重,发热不退,口渴心烦,胸闷便闭。时值溽暑,病患楼居,闭户塞牖。诊脉 弦数,视舌苔黄。告静翁曰∶夫人病候,乃产后感邪,医药姑息,邪无出路,郁而为热。今 日本欲即用重剂清解,恐生疑畏,且与一柴胡饮试之,但病重药轻,不能见效,明早再为进 步。并令移榻下楼,免暑气蒸逼。诘朝视之,脉证如故,舌苔转黑。众犹疑是阴证。予曰∶ 不然。阴阳二证,舌苔皆黑。阳证舌黑,黑而润滑,病初即见,肾水凌心也。阴证舌黑,黑 而焦干,热久才见,薪化为炭也。前方力薄,不能胜任,议用白虎汤加芩连。饮药周时,家 人报曰∶热退手足微冷。少顷又曰∶周身冷甚。静翁骇然,亦谓恐系阴证,服此药必殆。予 曰无忧。果系阴证,前服温补药效矣 ,否则昨服柴胡饮死矣,安能延至此刻。此即仲景所谓热深厥亦深也,姑待之。薄暮厥回复 热,烦渴欲饮冷水,令取井水一碗,与饮甚快。予曰∶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竟与玉烛 散下之。初服不动,再剂便解黑矢五六枚,热势稍轻,改用玉女煎数剂,诸候悉平,调养经 月而愈。众尚虑其产后凉药服多,不能生育。予曰无伤。经云有故无殒,至今廿载,数生子 女矣,壬戍岁,与订朱陈焉。
4
发表于 2006-12-29 20:57: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师兄师弟聊医案--三聊

程杏轩是新安医学的创始人之一,《杏轩医案》三集集中反映了程氏的学术观点,对指导临床医者用药有较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其在治吴春麓案中曰:“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热,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在程氏看来,药物本来就是补偏救弊的,故治病当取药物之偏,以拯疾病之偏。设用药不取其偏,则茶果汤药不能取效,反误病机。但若维护身体健康,或对一些慢性病,则宜适其寒温之性,以平为期,不必用大寒大热之药,矫枉过正,以免病未康复,而身体先损,导致药伤正气的不良后果。
1 攻病当取其偏
程氏指出治病就是以药物之偏,纠正疾病之偏胜,不问药物有毒与否。答鲍北山案曰:“凡攻疾之药,俱是有毒,不独附子为然,但有病则病当,彼性攻寒不逮,何暇留连作毒……故第论用之当不当,不必问其毒不毒,苟用之不当,即无毒亦转为大毒。”程氏对药物的有毒无毒分析得十分精辟。其在临床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大病重病,屡用附子不畏其热,重用石膏不畏其寒。如治郑鹤呜夹阴伤寒案:“苟真阳飞越,重阴用事,须取单骑突入重围,搴旗树帜,使既散之阳,望旗争趋,若加合阴药,反牵制其雄入之势,定方单用姜附参草四味”。又治次郎脾肾阳虚案:“两阅月,始得痊愈,共计服过附子一斛,硫黄丸二两,干姜六两,鹿茸一架,党参三斛,高丽人参共十余两,其他肉桂、吴萸、川椒等不可胜计。”可见程氏临证,审是阴寒证,虽附桂参茸,久服重用不嫌其燥,而对大热之证,亦是放胆使用大寒之品。如治巴声茂生案:“前方清药力轻,故不胜任,于是重用石膏为君,佐以犀角、酒炒黄连、元参、升麻、连翘、赤芍、牛蒡、紫草之属”。并强调热证投凉药贵在早,不必顾忌多端,错失良机。如治乃郎湿温证案:“拯溺救焚,急不及待,今舌欲焦,邪热燔灼,胃津已伤,倘到明日,舌若变黑,而成胃实,则非白虎所能胜任”。有病则病当之,有是病则用是药,不必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张景岳曰:“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凡久远之病,则当要其终始,治从乎缓;若新暴之病,虚实既得其真,即当以峻剂直攻其本,拔之甚易。若逗迁畏缩,养成深固之势,则死生系之,谁之罪也”。大病重病须用大药毒药治其偏,姑息养奸是不能取效的。
2 守住正气,王道无近功
程氏对邪盛正虚之人,十分注意养护正气。其在治方侣丰案曰:“邪气如贼,其来在外,元气如民,其守在中,足民即所以强中,强中即所以御外”。治伏暑危证又曰:“不患邪之不除,而患正之不守”。守住正气,即取得治病的主动权,扶正亦可驱邪。对慢性病或体弱患者,用药要注意平正通达,宜养宜和,不可只求速效,王道无近功。如治吴春麓不寂眩晕案:“以为无虚不作眩,治当上病疗下,滋苗灌根,精矣,精矣,暂服煎剂,再订丸方,王道无近功”。又治鲍子钦案:“凡治病,补虚与攻实不同,攻实可求速效,补虚本无近功,服药病既不增,虚能受补,即为见效”。程氏这种治慢性病施行王道,守住正气,积量变到质变,终可战胜之的观点,对今天中医临床治病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笔者临床曾治一例产后蓐劳之妇蔡某,28岁,1996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半年前生育一女,已殇。此后情怀不畅,复加劳累,渐至纳谷不思,干呕便溏,头昏乏力,汗多畏风,形瘦如柴,月水不行,心悸盗汗,脉细弱。西医检查除中度贫血外,无其他阳性体征。笔者按蓐劳论治,前后2次住院中西药治疗不效。又历时半年余,渐至卧床不起,近乎奄奄一息,脉细如丝,形容憔悴。家属及本人对治疗已不抱希望,要求开些中药,以尽人事。遂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方用:柴胡10g,枳实10g,白术10g,半夏10g,陈皮10g,当归10g,白芍12g,党参12g,茯苓15g,麦芽15g,谷芽15g,木香6g,砂仁5g,甘草5g,生姜3片,红枣5枚。上方连进10余剂后,纳谷渐香,精神较前好转,病情似有转机。病人见有效,要求继续治疗。守方香砂六君子汤、四逆散、逍遥散、参苓白术散等方出入,共服百余剂,病情逐渐康复,不仅纳谷正常,精神饱满,诸恙尽失,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均正常,体重亦增加5kg,与前相比,判若二人,并于次年再次怀孕得一子,随访多年一直正常。笔者诊此病人时,也是信心不足,认为久病体弱,形肉似脱,况久治无效,恐治愈希望不大。不料坚持用药,待其正气来复,竞能康复如初。因而想起《内经?五常政大论》的一段论述:“帝曰: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歧伯曰:……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3 情志之病,未可全凭药力
有些慢性病往往与精神情志因素有关,程氏教人凡治精神情志病,不可操之过急,宜结合精神调摄,未可全凭药力。治家凡生怔忡案:“神者,伸也,人之神好伸而恶郁,郁则伤神,孔圣二论首揭说乐,佛家般若经首称自在,庄生著南华,首标逍遥游,情志中病,未可全凭药力。”治鲍觉生案也曰:“内伤日久,原无速效,况病关情志,当内观静养,未可徒恃药力”。又治堂妹吐案:“予见此证数人,药皆罔效,然亦无损……可见情志中病,药饵难疗。”似此情志之病,攻寒则热生,疗热则寒臻,攻实不能,补虚又止。只有注意自身精神调节,适当配合平调气血之药方可痊愈。否则,“心”病之根不除,“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徒恃药饵,疾终难痊愈。
4 不药得中医之效
程氏多次强调病情诊断不明,不要乱服药,与其付诸庸医杂投,不如暂为观察,常可收不药得中医之效。如治柳荫千无故发斑、多方无效案:“诊脉和平,询其寝食如常,别无他疾,予日勿药……后斑退无恙,设当时杂投汤药,不几踵富竭女子之复辙乎。”程氏族妇及堂弟媳患头眩、久治不愈,“予生平所见眩晕之疾,未有甚于此二者,且病中诸治不应,后皆不药自痊”。程氏自身患腹痛久不已,百治无效,烙守不药得中医之诫,终一日大便屙血而痊愈。其深有感触言:“予疾将十年,固未能自知瘀蓄于先,然不药稳持,尚不失为中驷……予见败坏之证,自萎者十之二三,药伤者十之七八,药本生人,而反杀人,可不惧哉。自今以往,伏愿医家,证未审明勿轻用药,病家疾如可待,勿急求医,如此或亦可为卫生之一助耳。”倘若程氏不知医,补泻药饵杂投,不殒于病,而殒于药矣。而如今临床上,有些就诊者,原本身体健康,仅是某项化验结果稍有异常,医者不予详细辨证,或为营利所驱,即予大剂清热解毒活血之品,一服辄数月半年,美其名曰1疗程。笔者观其结果未必有大效,而药伤脾胃者有之,元气大伤者有之,愈服而化验指标愈高者亦有之,凡此,程氏之训,能不引以为戒乎。
--------------------------------------------------------------------------------
5
发表于 2006-12-29 21:2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师兄师弟聊医案--三聊

滑伯仁治一产妇恶露不行,脐腹痛,头疼寒热,众皆以为感寒,温以姜附,益大热,手足搐搦,语谵目撺,诊其脉,弦而洪,面赤目闭,语喃喃不可辨,舌黑如烚,燥无津润,胸腹按之不胜手,盖燥剂搏其血,内热而风生,血畜而为痛也。曰:﹁此产后热入血室,因而生风,即先为清热降火﹂。治风凉血之剂两服,颇爽,继以琥珀牛黄等,稍解人事,后以张从正三和散行血破瘀,三四服,恶露大下如初,时产己十日矣,于是诸证悉平。
6
发表于 2007-1-21 21:52: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师兄师弟聊医案--三聊

炒白术的文章有点现代"素问"的味道.感谢薄涛添加的现代医案.
7
发表于 2009-8-24 08:06: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师兄师弟聊医案--三聊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0:23 , Processed in 0.1526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