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密(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6 05:5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
注释:
从生理角度看,神气在形体内外不停顿地出入周流,其出即谓之“来”,其入即谓之“往”。“来者为顺”,是指正常状态,如果神气不能源源不断地发生出来,必将越来越少,那就非正常了。“往者为逆”,是从病理角度言,因为这一过程也将携带外邪共同进入体内,导致疾病发生。
原文:
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注释:
那么,作为一个精明的上工,就要积极地克制“逆”的过程而扶助“顺”的过程。此所谓“逆”,是指外邪已经侵入了皮肤,也就是在病人身上发现了血络,那么为了防止邪气继续深入,就需用使用针刺的泻法;此所谓“顺”,是指由于神气发生量的减少,在病人身上没有出现血络,那么为了促使神气的发生,就需用使用针刺的补法。由于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机理截然相反,所以具体的治疗方法也就绝然不同,并且这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事情,根本不应该存在丝毫的疑惑。故云“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原文:
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注释:
这是在刺泻络脉的理论基础上再引申出刺补经脉的理论。
“逆”即“迎”,是迎面对立的意思。既然神气出外为来、入内为往,那么如果发现血络,可知其原始血气来多去少,其病机属实,那么,在治疗上应该直截了当地刺泄那些由于原始血气的蓄积所产生于皮肤表层的血络,也就是“刺络脉”,是谓“迎而夺之”。然而,假若某人有明显的病症,却没有发现血络,则证明其原始血气来少去多,那么其病机属虚,在治疗上就应该追随着原始血气的去向而深入地针刺经脉了,也就是穿越皮肤表层,直接刺入肌体的深部,是谓“追而济之”。同一种类的疾病,将迎之,抑随之,或刺经脉,或刺络脉,全在医生仔细地观察和搜寻,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法。这也就是开篇所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的全部意义。
“针道毕矣”是说只有“夺之”、“济之”(即泻与补,也就是刺络与刺经)这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原始血气来说,它的病理机制是:要么在有外邪入侵时产生血络,这种情况谓之“血实”;要么因其自身发生量的减少导致整个机体功能的减弱,而此时一定不会产生血络,这种情况即谓之“气虚”。并无第三种情况。《阴阳应象大论》:“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所谓“决之”,就是在皮肤表层浅刺其血络使之出血;所谓“掣引之”,就是深刺于经脉以获取或酸或麻或胀的针感。正确的治疗法则一定要建立在对病理机制完整理解的基础之上,故对于血气虚实而言,全部的针刺治疗实际上只有这两种方法。
原文: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注释:
基于上述,凡不见血络即谓之“虚”(又称“气虚”),用追济法补之使实,即深刺经脉获取针感。凡见血络即谓之“满”,然而血络的存在即表示原始血气的流通过程发生了淤滞,所以又谓之“宛陈”,另外原始血气的淤滞实乃外邪侵入的结果,这种情况又谓之“邪胜”,因此,“满”、“宛陈”与“邪胜”三者本来就是指同一件事情,其实就是“血实”证,故需用泻法,也就是浅刺络脉出血。所谓“除之”、“虚之”、“泄之”,也都是同义词。这是根据病理机制的不同必然推出的针刺两大原则。
原文: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注释:
这是指示具体操作手法:追济为补,补的意义在于补气,故刺经的具体手法应该是徐出针而疾按针孔,以防止气的散失;迎夺为泻,泻的意义在于泻血,故刺络的具体手法应该是疾出针而徐按针孔,以尽可能地把恶血散尽。这就叫做“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又及,补泻所使用的针具亦有不同,《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方”谓有棱有角,即指锋针(其形式类似于今之三棱针)之类;“圆”谓圆润光滑,即指毫针之类。补泻使用不同针具的目的与疾徐手法相辅相成:锋针可以尽量开大针孔,以利于出尽邪气恶血;毫针则利于深入到肌肤内部,使皮肤及皮下组织尽可能减少创伤,并且还有利于针孔尽快闭合。
原文: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注释:
有血络谓之实,无血络谓之虚。血络有形成与消失的过程,根据血络的存亡变化,可以体察先实后虚抑先虚后实的病理变化。按照上述方法补虚泻实,可以使虚者得补,实者得泻。“若”是似乎仿佛而不确定的意思。这是因为,所谓的虚实,所谓的补泻,以及实施针刺补泻以后所产生的所谓的良好效果,只是针对血络而言,然而血络在大多数患者看来又是无关痛痒、无足轻重的小毛病,甚至根本算不得什么毛病,所以,就现实的功利的角度看,仔细地搜寻并针刺血络这种治疗方法,对一般的患者而言,未必都能够充分地理解,同时也未必有切实的感受,故谓之“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因此,这就需要医生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把血络对于健康的潜在危害性给患者说清楚,才能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意思:对于血络,务必全部歼灭,坚决不能放过。
原文: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注释:
能够正确而熟练地使用“九针”,是一个医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尽管对一般医生而言,只要会使用两种针法(比如用锋针泻,用毫针补)就足够了,但理论上总是要求越全面越好,所以提出“九针最妙”,是包揽全部医疗技术的意思。
原文:
泻曰迎之,迎之者,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如蚊蝱止,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必无留血,急取诛之。补曰随之,随之者,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留如还,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注释:
此节原有错简,今予厘正,以使文义相顺。古书由于长期存放,或者反复翻阅导致系绳磨损,出现错简和脱简本是常有的事情,然而必须对《内经》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辨认出错简或者脱简的地方。
“泻”即用锋针刺皮肤血络出血。血络是邪气蓄积的产物,故务必“排”、“泄”、“诛”之,以达到“必无留血”之目的。
然而刺血络之法在古代又称为“缪刺”(就是未雨绸缪的意思),《缪刺论》:“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腧,命曰缪刺。”这里所谓的“左注右,右注左”,是《内经》作者在医疗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是说血络往往在肢体两侧呈对称性分布。也就是说,如果身体左侧某部位出现血络,则右侧相应部位也将会出现,反之亦然。这是一条生理病理规律,在治疗之前务须了解,在治疗之中务须遵守。则此节所谓“令左属右”就是说在发现某侧肢体血络并进行了刺泄之后,还要在对侧肢体的相应部位查找,并且一并“诛之”。如果不知道血络有“左注右、右注左”这一规律,只是单独对某一侧肢体实施治疗而置对侧于不顾,就等于白费功夫,起不到彻底治愈的作用,因为血络会很快从对侧“回注”过来而重新出现。故只有“令左属右”,才能“其气故止”(彻底遏止住邪气的孳生蔓延)。“令”是使令,“属”是联系,不是归属。“令左属右”是说务必把左右两侧肢体联系起来看待,意即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一血络。
“如蚊蝱止”是说刺入的深度如同蚊蝱叮咬皮肉一样,即很表浅的意思,这是对用锋针点刺皮肤血络的必然要求。
所谓“补”,是在没有发现血络时用毫针针刺经脉的方法。针刺补泻的最大区别在于:一方面,泻法一定要浅刺皮肤表层的络脉,补法则一定要深刺于肌肤之内的经脉;另一方面,泻法一定要精确地刺中那些非常细小的血络,而补法则没有精确度的要求(实际上,也不存在精确地针刺腧穴的可能,因为腧穴的位置本来就是大概其设定的)。故补法的操作就显得比较随便,针刺时只要取一大概位置即可(意若妄之);先压按一下再行针刺(若行若按);刺入肌肤之后亦可稍作停留(如留如还);出针时则须迅速按闭针孔(按而引针)。这种方法又叫做“内温”,为其既能充实内部的血气,又使血气不致于通过针孔而散逸。“若”仍然是似乎仿佛而不确定的意思。
原文: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注释:
此节又是针对刺泄血络而言。“坚”,坚硬。“坚者为宝”是说用于刺泻血络的针(即锋针之类)务必要选钢性好的材料制作方为上品,否则锐利程度不够,就不能快速地刺破皮肤表层的血络,徒增患者痛苦,还达不到放血的目的。另外,持针一定要既“正”且“直”,不能够刺偏,总之是要准确刺中血络才行。这就要求医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在患者的皮肤毫毛之间,审视其间有血络(又有称“血脉”者),则刺之无殆。“属”通“瞩”,“瞩意”即精神集中、仔细观察的意思。
原文: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注释:
“悬”谓悬浮,“阳”指表层,血络本来在皮肤表层,呈悬浮状态,则“悬阳”仍是指皮肤表层的血络。
“卫”乃“维”之音误,在古汉语,“维”即网络分支的意思,它的本义是鱼网的细小网格,所以维与络实际上是同义词。《史记·扁鹊传》:“中经维络。”所谓“两维”者,本来是指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和阳维脉,而阴阳维脉其实就是包裹于整个皮肤表层的所有分支络脉的统称(关于阴阳维脉,在我的《奇经八脉揭密》一书中另有论证)。因此,血络的出现在本质上又属于络脉系统(阴阳维脉)自身的病态,所以刺血络就相当于刺“两维”。
“神属勿去”同“神在秋毫,属意病者”是一个意思,是说医生的注意力要集中,观察要仔细,这样才可以全面了解疾病(邪气)的存亡。
原文:
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注释:
说了半天,到底血络(或称“血脉”)是个什么样子呢?此乃给出明确的指示:所谓血络,就是悬浮在皮肤表层的一种丝丝络络的现象,它垂直于腧穴方向而横向延伸,并且可视可扪。 “横”,是《内经》作者形容络脉的专业术语,如《脉度》:“支而横者为络”。
原文: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鑱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鑱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楷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注释:
详细地罗列九针之名及其形状、作用,标志着一整套全新的医疗器具的正式诞生,同时也等于公开地宣布,以金属针具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整套全新的医疗学理论体系正式诞生。
所谓鑱针,即取皮肤血络之针。由于血络在皮肤的最表层,而皮肤表层被阳气(也就是神气)所笼罩,故刺泻血络即相当于“去泻阳气”,此所以把鑱针排在第一位也。如今鑱针失传(市无销售),可以三棱针替代,盖今日之三棱针与古代的锋针类似,由“锋针者刃三隅”可知。锋针的“以发痼疾”,其实是指顽固的血络,有的人终身携带血络,在古人即谓之痼疾,故必以锋针刺泻之。由此可知锋针与鑱针的作用相当而力量尤强。
毫针所谓“以取痛痹”者,是说毫针具有“通经脉”的作用。盖古人的病理学是“不通则痛”、“闭塞为痹”,故以毫针治疗肌肤深层的痛痹。
其它的几种针随着相关的经文再作诠释。
原文: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
注释:
此节是针对刺血络而提出的注意事项。
按照古人的理论,对于任一个腧穴通道而言,它由表至里大约可分三层:最表层是气;中间层是血;最里层是精。在生理状态下,表层的气其实就是原始血气,即神气,而其来源又是最里层的精,故在每一个腧穴内部都存在着气--血--精--气的微循环机制(这种情况与现代医学理论中血液在毛细血管网中的微循环机制相当)。《调经论》:“夫阴与阳,皆有腧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就是指这微循环而言。
由于血络乃原始血气与外邪共同蓄积于皮肤表层,而皮肤表层当然亦是腧穴的表层,所以说“邪气在上”。
所谓“浊气”,不是污浊之气,而是指正常的血液。《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这个“浊气”即指血液。则“浊气在中”即血液在中间层的意思。
“清气”指精,气、血、精三者比较而言,精最为粘滞稠重,又有清冷宁静的品性,故谓之“清气在下”。
针刺放血的目的,只是使表层的邪气出,所以只要针陷脉即可,也就是轻轻点刺皮肤表层的意思。千万不要“针中脉”,当然更不要“针太深”。否则用锋针刺入深层组织,一方面造成无谓的感染,另一方面,万一刺破大的血管,势必损失正常的血液,无端地消耗正气,徒使“病益”。所谓“针陷脉”,是稍微刺破皮肤,取最表层之意。
原文:
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
注释:
上一句是从血气在腧穴内部的微循环角度提出刺络脉的注意事项,此句则从血气在经脉中的大循环角度提出刺经脉的注意事项。正常的血气沿十二经脉周而复始地顺序流动即谓之大循环,这种情况与现代医学理论中血液在周身的大循环相当。毫针本来是用于刺经的,故毫针的使用其实就是针对十二经脉大循环的。此句的意思是,虽然毫针有追而济之的补益作用,但并不是说可以用毫针任意针刺任何一条经脉上的任意一个气穴,都能够达到补益血气、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只有选择与病相宜的经脉及腧穴,才可以施加针刺。否则的话,则将损不足而益有余,导致病益甚。不可把“皮肉筋脉”看死,这是对全部肌体的概括性称谓,在此则是十二经脉的代称。
原文:
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注释:
此句乃进一步申明之所以一定要禁止乱施针刺的理由。
“五脉”即五脏五腑之脉,“三脉”即三阴三阳之脉。故“五脉”、“三脉”实即全身经脉全部气穴之统称。盖古人对数字有一种自发的神秘感,故经常用数字表示一些自然规律方面的概念。五与三这两个数字在《内经》作者本来具有维持生命的涵义,如《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故所谓“五脉”、“三脉”,也就是指维持生命的根本。在《内经》作者看来,生命体与大自然之间存在着息息相通的机制,必须时时刻刻依赖于与自然之气(天气)的沟通与交流,故保证肌体与天气的相互沟通是生命的前提条件,此即谓之“通天者生之本”。人体除九窍外,还有全身十二经脉通过365气穴也与天气相通,这也是寿命之本,也要加意保护才行。然而既然是针刺治病,必须采取针刺腧穴的方法,那么无论多么圆润光滑的毫针,也会对皮肤和腧穴造成损伤,所以针刺治病,实乃既病以后的非常手段、无奈之举,那么在治疗中只能精心选取尽可能少量的腧穴进行针刺,才不失两全。如果漫无目的,或者误以为刺经脉就是“追而济之”,务求多多益善,则势必伤害通天之道。如果妄然针刺全身的经脉(五脉或者三脉),就会损及寿命之本,是有生命危险的。“恇”指虚羸衰弱;“狂”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热盛躁狂,而是指正气衰竭以后出现的失志谵语,是为死亡将临的征兆。
实际上,《生气通天论》所谓“其生五”是指五阴,即五脏也,所谓“其气三”是指三阳,即六腑也,五脏六腑就是人的“寿命之本”。则本篇所谓“五脉”、“三脉”者,其实是指五脏六腑的根本点,都集中于人体的纵横中心线上,即膏肓也,此乃生命的根本之所在,在针刺操作中,务必非常的小心谨慎才行,对于粗工,为保险起见,干脆就规定为针刺的禁忌点,因为一旦刺中,将有生命危险,所以最后说“针害毕矣”。膏肓之说以及针刺禁忌的原理见于后文。
原文: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注释:
此句讲采用毫针针刺经脉的补虚法,必须以针下出现酸麻胀感方表明补法生效。针感的出现意味着体内的正气已经被引导至针下局部,叫做“致气”或“气至”(这也就是《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气虚则掣引之”的过程),说明补法已经生效,同时患者有一种豁然轻松的感觉,那么治疗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此时便可出针,也不必复刺。反之,如果针刺以后没有出现酸麻胀感,便说明正气没至,尚未达到掣引的效果,最大的可能是针刺位置没有选正,须出针后再按再刺,直待取得针感为止,无须考虑复针的次数,这样才能保证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是使用毫针的全部要领。
九针中另外的几种针具(例如铍针、长针、大针等等),乃是为治疗特殊的病种所设,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可用来治疗一般的内科疾病。
2
发表于 2007-6-3 07:39:25 | 只看该作者

<九针十二原>揭密(2)

针刺目的有调气虚实,去瘀血,楼主解释内经有些混淆。“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三者不同。
但在下很赞同楼主对“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的解释。
3
发表于 2007-6-7 21:46:31 | 只看该作者

<九针十二原>揭密(2)

恕直言,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玩文字笔墨的“空谈”。且于“华而不实中”而带有曲解。因为最基本的基础并未握据!
4
发表于 2007-6-19 06:14:42 | 只看该作者

<九针十二原>揭密(2)

.....o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3:18 , Processed in 0.0502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