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53|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林改错何以越改越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6 17:4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脏象学说,本质上是在研究讨论生理学的内容。王清任老先生却从解剖学角度去“改错”中医的脏象学说,结果是越改越错,自然不能被中医界所认可了。你自身就是错误的理解与修正,怎么能要求大家去认可与接受呢?
2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7:45:38 | 只看该作者
脏象学说:中医的脏象概念,源于解剖,而又高于解剖。是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而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的集合。

我对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中医理论本质及治病机理)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039
3
发表于 2017-8-29 16:0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29 16:05 编辑

         不敢苟同!           

     王清任先生是在找中医理论的解剖基础,怎么会是错的呢?总不能不要解剖吧?
     比如说,中医脏象学说的“脾主运化”,明明就是就是错误的,怎能不让人家改呢?王清任先生发现了这样的错误,所以,要改。要改成器官与功能的对号入座,并不是改脏腑功能。所以,不能说越改越错。
     如果偏要站在功能上说人家求真实解剖错了,是认识不到位。


4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16:2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8-29 08:24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8-29 08:02
不敢苟同!           

     王清任先生是在找中医理论的解剖基础,怎么会是错的呢?总不能不 ...

比如说,中医脏象学说的“脾主运化”,明明就是就是错误的,怎能不让人家改呢?王清任先生发现了这样的错误,所以,要改。要改成器官与功能的对号入座,并不是改脏腑功能。所以,不能说越改越错。

——中医的脾,明明不是西医的脾脏,只是名称相同,其概念内涵完全不一样。却去修正西医的脾脏与中医的运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不一定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或不自觉的)。在任何学术研究中,偷换概念都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是大忌。
5
发表于 2017-8-29 16:3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8-29 08:54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8-29 16:20
比如说,中医脏象学说的“脾主运化”,明明就是就是错误的,怎能不让人家改呢?王清任先生发现了这样的 ...

      中医的脾,当然不是西医的脾。可是古中医就是这么认为的,《难经》说的明明白白,中医的脾就是解剖上的脾和胰。否则,在引入西医进行翻译时,不可能翻译成“脾”。
      中医的脾不是西医的脾,是现代人证实的,可古人不知道。用现代医学证实的事实,来掩饰古人的错误,非要说其正确,实在没有必要。
      中医的脾若不是指解剖上的脾,显然陈先生没有记住《难经》原文是怎么说的。中医的脾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明明是张冠李戴,错了就是错了,偏要说中医的脾不是西医的脾,这样并不能抬高中医。
       《难经》说的明明白白,中医的脾就是解剖上的脾和胰,不是我偷换概念,是陈先生没弄明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17-8-29 16:4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29 16:58 编辑

        《难经。42难》说:“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请看:难经上说的是不是解剖的脾?还说不说我偷换概念啦?
7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16:55:0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8-29 08:37
中医的脾,当然不是西医的脾。可是古中医就是这么认为的,《难经》说的明明白白,中医的脾就是解剖 ...

——难经中的脾,脾的本义,不等于是今天中医基础理论中应用的"脾”的内涵。如同中医的经络,本意是血管,但今天的中医基础理论中,经络不是血管。中医的证,本意是症(通假字),但今天的中医基础理论中,是不能作症来理解的,而是病理改变。

点评

难经中的脾,脾的本义,不等于是今天中医基础理论中应用的"脾”的内涵。——那等于啥?  发表于 2017-8-29 16:57
再看上面那个贴子,第6贴。还犟呢?  发表于 2017-8-29 16:56
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16:57:1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五脏的初始概念,毫无疑问是对解剖学器官的认识反映,即所谓的“源于解剖”。但在数千年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其内涵被逐渐改变,机体诸多相关或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被人为主观的划分归结到五脏名下,此时的五脏,即不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概念,而是生理的、功能结构的概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8-29 17:00:0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8-29 16:57
中医五脏的初始概念,毫无疑问是对解剖学器官的认识反映,即所谓的“源于解剖”。但在数千年的理论发展过程 ...

       面对错误,还犟呢?再犟三天,还是你认识错误。不跟你说啦。
10
发表于 2017-8-29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8-29 16:57
中医五脏的初始概念,毫无疑问是对解剖学器官的认识反映,即所谓的“源于解剖”。但在数千年的理论发展过程 ...

       又说错了。
       《内经》与《难经》是同一时代的产物,至今只有1800年,哪来几千年的发展。那种套话,是没有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2:53 , Processed in 0.0624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